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主义视角下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薛利利 谢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55-57,共3页
本研究从建构主义视角下分析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并结合调查探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在育人与外显输出体育行为的建构主义思想。从学习者主动建构视角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主要包含当前校园体育文化的发... 本研究从建构主义视角下分析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并结合调查探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在育人与外显输出体育行为的建构主义思想。从学习者主动建构视角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主要包含当前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功能、建构主义视角下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和建议四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校园体育文化 大学生 体育行为
下载PDF
当代西方语篇阅读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的演进 被引量:6
2
作者 冷英 莫雷 贾德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83-1485,1482,共4页
在探讨阅读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理论与模式 ,当代西方语篇阅读研究的建构 -整合模型、建构主义模型和记忆基础模型沿着Kintsch提出的语篇表征三个层次理论 ,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语篇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看法 ,建... 在探讨阅读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理论与模式 ,当代西方语篇阅读研究的建构 -整合模型、建构主义模型和记忆基础模型沿着Kintsch提出的语篇表征三个层次理论 ,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语篇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看法 ,建构整合模型主要考察了语篇表征中课文基础表征建构的信息活动过程 ,建构主义模型和记忆基础模型主要探讨了语篇表征中情境模型的建构和更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西方 语篇阅读 信息加工理论 建构-整合模型 建构主义模型 记忆基础模型 情境模型
下载PDF
种族内隐理论: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
3
作者 于海涛 张雁军 金盛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2-766,共5页
在种族方面普通民众有两种相反的观点:种族本质论和社会建构论。研究表明,个体持有的种族内隐理论不仅会影响人们对种族信息的组织和编码、对种族差异的知觉;而且,少数种族个体持有的种族内隐理论还会影响他们对主流文化的适应和文化框... 在种族方面普通民众有两种相反的观点:种族本质论和社会建构论。研究表明,个体持有的种族内隐理论不仅会影响人们对种族信息的组织和编码、对种族差异的知觉;而且,少数种族个体持有的种族内隐理论还会影响他们对主流文化的适应和文化框架转换。未来研究应该扩展内隐理论的成分、创新内隐理论的启动方法、探索内隐理论的改变途径、具体化内隐理论对行为的影响。中国研究者还需要关注民族内隐理论是否存在独特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理论 种族本质论 社会建构论群际关系 多元文化观
下载PDF
目标包含结构的文本阅读中目标信息的激活 被引量:5
4
作者 冷英 莫雷 +1 位作者 吴俊 王穗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4,共8页
探讨读者在阅读目标包含结构的文本时,目标信息恢复激活的条件。运用移动窗口技术,采用3(已经实现、尚未实现与控制条件)×3(强目标愈合信号、弱目标愈合信号与无目标愈合信号)的实验设计。结果是子目标实现与否有主效应,目标愈合... 探讨读者在阅读目标包含结构的文本时,目标信息恢复激活的条件。运用移动窗口技术,采用3(已经实现、尚未实现与控制条件)×3(强目标愈合信号、弱目标愈合信号与无目标愈合信号)的实验设计。结果是子目标实现与否有主效应,目标愈合信号有主效应,目标实现条件和目标愈合信号有交互作用。结论是在目标包含结构的文本阅读中,目标信息表现出恢复激活的方式,目标愈合信号是目标信息恢复的必要条件,弱的目标愈合信号就可以激活长时记忆中已实现的目标信息,而较强的目标愈合信号才能激活长时记忆中尚未实现的目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包含结构 建构主义 恢复激活与整合
下载PDF
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中需要澄清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9
5
作者 陆俭明 吴海波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并非构式的本质特点,这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共性。构式必须是一个结构体,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其音和义之间只有象征关系,没有内在的结构性的组成关系,所以不能视为构式,把语素也看作构式将会使构式的形... "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并非构式的本质特点,这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共性。构式必须是一个结构体,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其音和义之间只有象征关系,没有内在的结构性的组成关系,所以不能视为构式,把语素也看作构式将会使构式的形式"不同质"。学界还存在着新兴的"构式主义"与传统的"原子主义"之争,本文认为"构式主义"更符合实际的语言生活,并陈述了理由。本文最后指出,构式语法理论引导人们关注构式的整体性,关注语句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这很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不过鉴于构式理论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方法论价值,目前尚不宜对此理论作过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构式理论 构式主义
下载PDF
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初探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莉萍 叶浩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9-103,共5页
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形态,既是外在的社会学、后现代哲学和社会文化基础,也是心理学内部对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反应,是心理学为摆脱危机而寻找的一条出路。本文在对后现代社会建构主... 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形态,既是外在的社会学、后现代哲学和社会文化基础,也是心理学内部对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反应,是心理学为摆脱危机而寻找的一条出路。本文在对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论述的基础上,从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学现代叙事的批判、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与理论体系的重构两方面介绍了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 后现代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
下载PDF
语篇阅读推理模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7
作者 范琳 刘振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8,共6页
语言理解一直是认知科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其研究仅停留在句子层面上。近几十年来,语篇层次上阅读理解的推理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焦点。研究者采用实时、更为精细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对语篇阅读的推理认知过程进行了更深入细致... 语言理解一直是认知科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其研究仅停留在句子层面上。近几十年来,语篇层次上阅读理解的推理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焦点。研究者采用实时、更为精细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对语篇阅读的推理认知过程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模式。尽管这些不同理论和模式之间尚存在诸多争端,却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语篇阅读理解推理认知过程的认识,也为进行全面、深入的推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可资借鉴的宝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理解 推理 建构主义理论 最小假设模式 现时状态选择模式
下载PDF
文化差异与融合:蒙古族大学生场景知觉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虎 李杰 +3 位作者 侯友 包呼格吉乐图 田颖 刘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1-756,共6页
运用眼动技术对蒙古国蒙古族大学生、中国内蒙古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场景知觉特点进行对比,旨在从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的角度探讨文化对认知的作用。结果发现,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眼动指标无显著差异,均重视背景与前景物... 运用眼动技术对蒙古国蒙古族大学生、中国内蒙古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场景知觉特点进行对比,旨在从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的角度探讨文化对认知的作用。结果发现,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眼动指标无显著差异,均重视背景与前景物体的关系,而蒙古国大学生更加注意对前景物体的知觉,这与汉族和内蒙古蒙古族大学显著不同。文化差异影响个体的认知,文化融合会对认知产生建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知觉 蒙古族 民族建构论 文化融合
下载PDF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新明 李国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83-86,共4页
探讨了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下传统教学模式必须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实现教学过程模式的转变,建构更为有效的现代教学模式的方法,并对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演变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顺龙 周一帆 曹逸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3-47,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之后,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出离"制度建构主义"转向制度演化理路的倾向。梳理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表明,"制度建构主义"及与之匹配的新古典范式难以容纳意识形态等... 20世纪90年代之后,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出离"制度建构主义"转向制度演化理路的倾向。梳理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表明,"制度建构主义"及与之匹配的新古典范式难以容纳意识形态等重要的现实因素、难以为理解长期变迁过程、制度的多样性等提供理论支点,是诺斯理论转向的基本原因。而这一转向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演化理路在制度研究中的光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斯 制度变迁 建构理性主义 演化
下载PDF
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心理学中文化意识的衍变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杨莉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中经历了3次重大衍变。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为心理规律的干扰因素,认为理论研究应力求“去文化”;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寻求理论的“文化敏感”;文化... 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中经历了3次重大衍变。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为心理规律的干扰因素,认为理论研究应力求“去文化”;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寻求理论的“文化敏感”;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则认为心理与文化是相互灌注、相互建构的关系,因而更加关注“心理”、“意义”与“现实”的双向建构过程。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几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各自的意义、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 文化意识 特点
下载PDF
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被引量:68
12
作者 闫志刚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35,共13页
西方建构主义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概念范畴和分析框架,并产生了许多经验研究成果。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异于对社会问题的常识性理解和传统的研究视角。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题不是“有问题的”客观事实... 西方建构主义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概念范畴和分析框架,并产生了许多经验研究成果。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异于对社会问题的常识性理解和传统的研究视角。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题不是“有问题的”客观事实或状态,而是这些事实或状态被宣称成为社会问题的活动和过程。经由这些活动和过程,社会问题建构性地存在着。本文通过与传统社会问题理论的比较,着重探讨建构论所进行的社会问题新的理论研究转向及其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 社会问题建构 问题宣称活动
下载PDF
析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莉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1-959,共9页
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中萃取四个核心概念,各代表一个思想层面,以此结构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概观:(1)批判: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建构:心理是社会的建构;(3)话语:是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4)互动:社会互动应取... 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中萃取四个核心概念,各代表一个思想层面,以此结构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概观:(1)批判: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建构:心理是社会的建构;(3)话语:是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4)互动:社会互动应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 批判 建构 话语 互动
下载PDF
品格证据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1
14
作者 徐昀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3,共5页
排除品格证据存在价值与事实的理由,由于品格证据立基于现代心理学的人格—行为理论,事实理由往往被忽视,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秉持的人格的建构性解构了这一理论。品格证据应该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以向善的建构作为品格证据... 排除品格证据存在价值与事实的理由,由于品格证据立基于现代心理学的人格—行为理论,事实理由往往被忽视,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秉持的人格的建构性解构了这一理论。品格证据应该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以向善的建构作为品格证据规则的建构理念,以品格原则上无相关性、但行为人的好品格具有相关性而坏品格不具有相关性作为建构原则。品格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重大的法治价值,应该慎重对待当前品格证据运用的扩张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格证据 排除理由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 向善的建构 法治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视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以北京交通大学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司显柱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126,共4页
以2003年教育部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为契机,北京交通大学从2005年开始针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培养... 以2003年教育部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为契机,北京交通大学从2005年开始针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创了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创新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教育领域中认识论的变革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景焕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3,共5页
20世纪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认识论的更新,表现为:唯理性认识论向经验认识论和建构认识论的转化;整体认识论向个体认识论的转化;接受认识论向创造认识论的转化。这些变革对教育的其他变革是基础性的和根本性的,促... 20世纪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认识论的更新,表现为:唯理性认识论向经验认识论和建构认识论的转化;整体认识论向个体认识论的转化;接受认识论向创造认识论的转化。这些变革对教育的其他变革是基础性的和根本性的,促进了相应的学生观、教育观和教育实践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教育领域 认识论 经验认识论 建构主义 个体认识论 创造认识论 教育理论
下载PDF
环境问题之建构机制:认知差异与主张竞争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文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40,共8页
传统的社会学理论认为,环境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强调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客观社会条件中去探寻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影响;而环境建构主义趋向于集中考察环境问题的议题化过程,强调环境利益相关者的活动如何使客观环境状况转化... 传统的社会学理论认为,环境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强调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客观社会条件中去探寻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影响;而环境建构主义趋向于集中考察环境问题的议题化过程,强调环境利益相关者的活动如何使客观环境状况转化为社会议题。本研究基于一个典型环境案例,在建构主义视角关照下剖析环境问题呈现的社会机制之一:面对同一环境状况,持差异性认知和相互竞争主张的不同环境利益相关者,如何推动客观环境状况被判定为有危险的、不可接受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建构主义 机制 认知 主张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的语用哲学思想再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甜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7,共6页
维特根斯坦是理论语用学的拓荒者,他的整体语用观批判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体现了他激进的反心智主义立场,他对理论语用学的贡献不可否认。维特根斯坦的整体语用观突出了他的社会构建思想,但是他对语言交际现象的解释有失公平... 维特根斯坦是理论语用学的拓荒者,他的整体语用观批判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体现了他激进的反心智主义立场,他对理论语用学的贡献不可否认。维特根斯坦的整体语用观突出了他的社会构建思想,但是他对语言交际现象的解释有失公平,他的整体语用观是不完整的。维特根斯坦的社会观和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在一些(而不是全部)语境中具有重要的解释力,他的语用哲学思想尚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 社会构建主义 语用哲学思想
下载PDF
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 被引量:3
19
作者 申富英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6-80,共5页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批评"这两个概念本身就令人容易混淆,加之它们各自阵营内部又都衍生出许多分支和派别,各分支和派别又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易于混淆的概念,因此,搞清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批评各自的发...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批评"这两个概念本身就令人容易混淆,加之它们各自阵营内部又都衍生出许多分支和派别,各分支和派别又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易于混淆的概念,因此,搞清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批评各自的发展过程、各自不同的众多分支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二者在本质上的异同,消除对它们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别批评 本质主义者 建构主义者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认知空缺的建构性补偿与再叙事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志亭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98-103,共6页
译入语读者相对于源语读者出现的认知空缺构成了文学翻译中叙事理解与重构的最大障碍。译者要对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框架作出有效预判,以便选择适当方式对认知空缺进行补偿,从而保证读者对叙事的连贯解读,并体现翻译的认知建构价值。对翻... 译入语读者相对于源语读者出现的认知空缺构成了文学翻译中叙事理解与重构的最大障碍。译者要对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框架作出有效预判,以便选择适当方式对认知空缺进行补偿,从而保证读者对叙事的连贯解读,并体现翻译的认知建构价值。对翻译再叙事进行连贯性与忠实性评估,可保障译文中认知空缺的建构性补偿获得认知叙事上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将认知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试图探究读者对文本进行叙事解读时的认知机制,从而为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补偿提供合理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认知空缺 建构性补偿 再叙事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