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reverse leakage current of Schottky contacts on free-standing GaN at high reverse biases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勇 苏静 +2 位作者 吴红艳 杨翠红 饶伟锋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03-405,共3页
In this work, a dislocation-related tunneling leakage current model is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reverse current–voltage(I–V –T) characteristics of a Schottky barrier diode fabricated on free... In this work, a dislocation-related tunneling leakage current model is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reverse current–voltage(I–V –T) characteristics of a Schottky barrier diode fabricated on free-standing GaN substrate for reverse-bias voltages up to-150 V. The model suggests that the reverse leakage current is dominated by the direct tunneling of electrons from Schottky contact metal into a continuum of states associated with conductive dislocations in GaN epilayer.A reverse leakage current ideality factor,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scattering effect at metal/GaN interfac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simulated I–V curves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epitaxial GaN Schottky contact leakage current tunneling dislocations ideality factor
下载PDF
Formation of a 40 A DC Current Arc During the Opening of Silver Contacts
2
作者 M'hammed ABBAOUI André LEFORT +3 位作者 Erwann CARVOU Damien SALLAIS James Brian Alexander MITCHELL Noureddine BEN JEMAA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71-478,共8页
The erosion of silver contacts due to break arcs with length proportional to time and of variable duration has been measured by weighing the contacts following 5000 openings at a constant current equal to 40 A.The exp... The erosion of silver contacts due to break arcs with length proportional to time and of variable duration has been measured by weighing the contacts following 5000 openings at a constant current equal to 40 A.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for arc durations shorter than 60 μs,the transfer of metal from the anode to the cathode occurs,but after passing this stage,when the two electrodes are separated by greater distances,each will display erosion.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diffusion of material outside the space between the two electrodes.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se results,we have applied a classical model of the physical phenomena occurring at the root of the arc.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for an arc duration of less than15 μs,no distinct cathode root is seen to exist,but beyond this,several spots appear gradually on the cathode for arc duration up to 50 μs,after which they merge into a single spot.The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is reasonable up to 60 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 root cathode spot anode spot EROSION contacts current density
下载PDF
Distinction between critical current effects and intrinsic anomalies in the point-contact Andreev reflection spectra of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ors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格 魏忠旭 +12 位作者 Jérémy Brisbois 贾艳丽 黄裕龙 周花雪 倪顺利 Alejandro V Silhanek 单磊 朱北沂 袁洁 董晓莉 周放 赵忠贤 金魁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51-459,共9页
In this work,we discuss the origin of several anomalies present in the point-contact Andreev reflection spectra of(Li1-xFex)OHFeSe,LiTi2O4,and La2-xCexCuO4.While these features are similar to those stemming from int... In this work,we discuss the origin of several anomalies present in the point-contact Andreev reflection spectra of(Li1-xFex)OHFeSe,LiTi2O4,and La2-xCexCuO4.While these features are similar to those stemming from intrinsic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such as Andreev reflection,electron-boson coupling,multigap superconductivity,d-wave and p-wave pairing symmetry,they cannot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modified Blonder–Tinkham–Klapwijk(BTK) model,but require to consider critical current effects arising from the junction geometry.Our results point to the importance of track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dips and peaks in the differential conductance as a function of the bias voltage,in order to correctly deduce the properties of the superconducting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 current effect point-contact Andreev reflection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or
下载PDF
Research on Non-Contact Weak Current Detection Technology
4
作者 Bo Chen Sai Wu +4 位作者 Rui Wang Changlei Liu Jindong Lu Kui Deng Liang Ge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8年第4期67-75,共9页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e weak curren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all fields of lif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user to carry, the study of contactless weak current m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e weak curren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all fields of lif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user to carry, the study of contactless weak curren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s also emerging. This article’s design idea i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reluctance sensor device built non-contact weak current detection system. The system uses the reluctance sensor HMC1002 to collect the current signal and the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to compensate the temperature. The signals collected by the reluctance sensor and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re extremely weak. After being amplified by the amplifying circuit, the signal is conducive to subsequent detection and processing. Filter circuit can filter out interference signal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accuracy.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algorithm of the microcontroller will convert the signal voltage, easy to read and store, thus designing a non-contact current measurement capable of detecting weak currents and achieving higher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K current Reluctance SENSOR NON-contact TEMPERATURE Compensate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地铁刚性接触网弹性与弓网受流质量影响研究
5
作者 杨岗 吕琨 +2 位作者 孔国伟 沈鑫 李芾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1期152-165,共14页
近年来全国地铁大面积发生弓网异常磨耗事件,特别是冬季异常磨耗已然成为常态,2022年全国有30余条地铁线路出现此现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弓网关系的影响,文章首先建立了某地铁线路刚性接触网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环... 近年来全国地铁大面积发生弓网异常磨耗事件,特别是冬季异常磨耗已然成为常态,2022年全国有30余条地铁线路出现此现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弓网关系的影响,文章首先建立了某地铁线路刚性接触网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环境温度-20~20℃下接触网刚度曲线,并分析了环境温度对接触网刚度影响规律;然后,构建地铁变刚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依据EN 50119等标准验证了其准确性,并计算了环境温度(-20~20℃)、列车运行速度(40~90 km/h)、受电弓静抬升力(70~160 N)、定位线夹卡滞工况下的弓网接触力,着重分析了环境温度对弓网接触力、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与弓网接触力、受流质量具有强正相关性,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弓网受流指标将严重恶化;线夹卡滞会对弓网接触力、受流质量带来恶劣影响,而且行车速度越高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接触网 环境温度 接触网刚度曲线 弓网接触力 受流质量 弓网耦合动力学
下载PDF
非接触式柔性自偏置磁电电流传感器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王伟杰 何星躲 +2 位作者 雍明超 王胜辉 郭旭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针对电网中现有电流传感器存在的易磁芯饱和、体积大、响应带宽窄、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自偏置磁电电流传感器。首先,测试了磁电电流传感器在零偏置状态下的磁电性能,磁电电压系数可达17.65 V/(cm·Oe),表明传感器在... 针对电网中现有电流传感器存在的易磁芯饱和、体积大、响应带宽窄、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自偏置磁电电流传感器。首先,测试了磁电电流传感器在零偏置状态下的磁电性能,磁电电压系数可达17.65 V/(cm·Oe),表明传感器在零偏置状态下具有优异的磁电响应性能;然后,通过搭建的电流测试平台对传感器电流检测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传感器在谐振及工频频率时都具有良好的电流监测能力,且在工频电流50 Hz时灵敏度为33.07 mV/A,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线性度;最后,设计的磁电电流传感器在电力电缆护层环流监测业务上进行了试点应用,运行良好,表明非接触式柔性自偏置磁电电流传感器在电网非接触电流检测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电流传感器 磁电性能 非接触电流检测 磁电电压系数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牵引回流对钢轨磁化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张耀文 王庆峰 +1 位作者 张健穹 李相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186,共5页
针对钢轨产生异常剩磁的现象,建立机车牵引回路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钢轨磁化原因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车正常运行时,接触线在钢轨处产生的磁场及钢轨之间互相耦合产生的磁场均小于0.05 mT,远小于实地测量的钢轨剩磁10 mT,影响可... 针对钢轨产生异常剩磁的现象,建立机车牵引回路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钢轨磁化原因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车正常运行时,接触线在钢轨处产生的磁场及钢轨之间互相耦合产生的磁场均小于0.05 mT,远小于实地测量的钢轨剩磁10 mT,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机车牵引电流幅值突变时,钢轨表面产生的磁场可达0.66~0.68 T,该磁场大小经等效计算接近自动过分相区地面磁钢的最小磁场大小1.1 T,从而可能导致机车主断路器异常跳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牵引回流 钢轨 磁化 剩磁有限元仿真 接触线电流
下载PDF
浸银石墨触头材料熔焊性能研究
8
作者 于冬 李庆诗 +4 位作者 张志宇 王硕 钱锡懿 朱振国 白朔 《电工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12-15,共4页
采用热等静压浸银工艺制备了AgC(30)、AgC(40)、AgC(50)、AgC(60)四种不同微观结构和性能的银石墨触头材料。利用熔焊力测试装置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银石墨触头材料的抗熔焊性能。研究表明,随着触点电流的增大,熔焊力增大;随着碳含量增多... 采用热等静压浸银工艺制备了AgC(30)、AgC(40)、AgC(50)、AgC(60)四种不同微观结构和性能的银石墨触头材料。利用熔焊力测试装置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银石墨触头材料的抗熔焊性能。研究表明,随着触点电流的增大,熔焊力增大;随着碳含量增多,熔焊力增大,抗熔焊性能减弱。AgC(30)材料具有最优的抗熔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银石墨触头材料 熔焊性能 碳含量 触点电流
下载PDF
镀银铜材料在大电流条件下的载流微动磨损特性
9
作者 雷贯标 杨文贤 +2 位作者 陈学军 李鹏飞 彭金方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利用化学电镀方法在T2紫铜管表面镀银制备镀银铜试样,采用自主研制的切向微动磨损试验设备在圆柱/圆柱的正交点接触模式下进行室温载流切向微动磨损试验,探究了镀银铜试样在5 A电流以及不同法向载荷(5,10,15 N)和位移幅值(30,50,70,100... 利用化学电镀方法在T2紫铜管表面镀银制备镀银铜试样,采用自主研制的切向微动磨损试验设备在圆柱/圆柱的正交点接触模式下进行室温载流切向微动磨损试验,探究了镀银铜试样在5 A电流以及不同法向载荷(5,10,15 N)和位移幅值(30,50,70,100μm)下的载流微动磨损行为及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加,镀银铜试样的载流微动磨损程度加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不同位移幅值下的摩擦因数整体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而接触电阻呈相反趋势,不同位移幅值下稳定阶段的摩擦因数相差不大;随着载荷的增加,载流微动磨损程度先变大后变小,当载荷为10 N时,磨损程度最大,此时有效接触面积较大,接触电阻较低;随着载荷的增加,稳定阶段的摩擦因数增大。镀银铜试样在磨损初期的磨损机制主要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在磨损后期主要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层,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氧化磨损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流 接触电阻 载流微动磨损 铜镀银
下载PDF
不同电流下的电弧侵蚀对浸铜碳滑板/铬锆铜接触线磨损机理的影响
10
作者 刘新龙 周朝伟 +8 位作者 王冬云 周新建 胡明捷 关欣 张武略 郑伊亭 高明生 杨文斌 肖乾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弓网之间由于短时间离线容易产生电弧,离线电弧会严重灼伤碳滑板和接触线表面,导致碳滑板服役寿命衰减和过早老化.采用了不同强度电流形成的电弧对碳滑板表面进行侵蚀处理,发现随着电流的强度增加,接触区域的离线电弧能量冲击强度和瞬... 弓网之间由于短时间离线容易产生电弧,离线电弧会严重灼伤碳滑板和接触线表面,导致碳滑板服役寿命衰减和过早老化.采用了不同强度电流形成的电弧对碳滑板表面进行侵蚀处理,发现随着电流的强度增加,接触区域的离线电弧能量冲击强度和瞬时温度逐渐提升.受电弧侵蚀之后Cu从碳滑板基体中大量析出并熔焊成瘤状物,在侵蚀区域形成不规则疏松层和扩展裂纹.接着对碳滑板进行载流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和接触电阻均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扫描电镜和三维形貌测试分析方法,揭示了经电弧侵蚀之后碳滑板/接触线的载流摩擦磨损机理和性能差异,其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侵蚀 电流 碳滑板 接触线 损伤机理
下载PDF
大电流真空电弧中阳极熔化过程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11
作者 张在秦 刘志远 +2 位作者 王闯 耿英三 王建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43-2152,2160,共11页
大电流真空开断过程中,阳极触头在电弧作用下的熔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开断结果。目前对阳极熔化的研究集中于铜及铜基合金,所涉及的材料热特性参数较为局限。为了在更大物性参数范围下剖析阳极熔化机理,该文对W、Mo、Cr、Fe四种材料开展... 大电流真空开断过程中,阳极触头在电弧作用下的熔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开断结果。目前对阳极熔化的研究集中于铜及铜基合金,所涉及的材料热特性参数较为局限。为了在更大物性参数范围下剖析阳极熔化机理,该文对W、Mo、Cr、Fe四种材料开展了阳极熔化实验研究,同时建立电弧磁流体动力学模型及阳极传热模型对熔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固定阴极为Cu的大电流燃弧实验中,四种阳极材料的临界熔化电流分别为14.0、11.9、8.6、7.5 kA;在阳极热过程模拟中,确定了阳极输入能流密度的空间与时间分布,并得到了阳极表面温度。四种材料的阳极最高温度均出现在燃弧时刻7.0 ms附近,临界电流下计算得到的阳极最高温度与相应材料熔点误差小于15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流真空电弧 触头熔化 阳极材料 磁流体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外延生长对GaN基PIN型器件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葛子琪 邹继军 +3 位作者 绍春林 赖穆人 赖兴阳 彭增涛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134-137,173,共5页
实现了PIN型GaN外延材料的生长,并深入研究了影响器件性能的关键i-GaN外延层的生长温度和生长气流等要素。结果表明,适当的生长温度和气流条能够有效改善GaN的位错密度和背景掺杂,从而提升其晶体质量;过高或过低的生长温度和低气流则可... 实现了PIN型GaN外延材料的生长,并深入研究了影响器件性能的关键i-GaN外延层的生长温度和生长气流等要素。结果表明,适当的生长温度和气流条能够有效改善GaN的位错密度和背景掺杂,从而提升其晶体质量;过高或过低的生长温度和低气流则可能导致杂质原子如C、O等并入外延材料,形成高位错和缺陷。制备了GaN基PIN型器件,并探究了不同p层掺杂浓度对其电学I-V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掺杂浓度有助于制备势垒低的欧姆接触,形成更优越的PN结特性。比较了Ni/Cr和Ni/Au两种金属接触对器件I-V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i/Au制备P型欧姆接触能够获得更低的反向漏电流。此外,相较于Cr、Au具有更优越的稳定性和耐压性。深入探讨了PIN型GaN外延材料的生长条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制备GaN基PIN型器件深入研究了掺杂浓度和金属接触对电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PIN 生长温度和气流 p层掺杂浓度 欧姆接触 漏电流
下载PDF
全固态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纳米化复合集流体构筑
13
作者 刘泽宇 黄文泽 +6 位作者 肖阳 张俊东 孔伟进 武鹏 赵辰孜 陈爱兵 张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全固态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SSLB)是一种通过初次充电形成金属锂负极的新型锂电池,它的负极与正极容量比为1,能使任意锂化正极系统达到最大能量密度。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引入使无负极锂金属体系兼具高安全性。然而,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锂离子... 全固态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SSLB)是一种通过初次充电形成金属锂负极的新型锂电池,它的负极与正极容量比为1,能使任意锂化正极系统达到最大能量密度。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引入使无负极锂金属体系兼具高安全性。然而,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锂离子通量不均导致的界面接触损失和锂枝晶生长会不断加剧,从而造成电池循环容量迅速衰减。本文构筑了纳米化的银碳复合集流体,显著增强了全固态无负极锂金属电池中集流体-电解质界面的性能。使用该集流体的固态电池循环过程中接触良好,界面阻抗为~10Ω·cm^(-2)。从而实现了超过7.0mAh·cm^(-2)锂金属的均匀稳定沉积,并在0.25mA·cm^(-2)的电流条件下实现循环200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电池 无负极锂金属二次电池 纳米集流体 界面接触 锂金属电池
下载PDF
基于电流监测和动态电阻分析的电容器组SF_(6)断路器电寿命评估系统
14
作者 陈磊 吴诚威 +3 位作者 李澳 马飞越 于家英 邓军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电容器组SF_(6)断路器电寿命状态监测工作对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意义重大。文中融合触头磨损计算方法和动态电阻分析法对SF_(6)断路器电寿命进行评估,提出SF_(6)断路器电寿命评估判据,首先基于断路器电流监测数据计算断路器触头磨损,... 电容器组SF_(6)断路器电寿命状态监测工作对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意义重大。文中融合触头磨损计算方法和动态电阻分析法对SF_(6)断路器电寿命进行评估,提出SF_(6)断路器电寿命评估判据,首先基于断路器电流监测数据计算断路器触头磨损,对断路器电寿命状态进行判断预测,再利用动态电阻分析法印证判断出SF_(6)断路器的真实状态,兼顾触头磨损计算法的实时性和动态电阻法的准确性。基于所提判据,研发了一套融合触头磨损和动态电阻的SF_(6)断路器电寿命评估系统。该系统可基于断路器投切数据和动态电阻准确地评估SF_(6)断路器的电寿命,同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直观地呈现结果,为工作人员进行断路器状态检修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断路器 触头磨损 动态电阻 电流监测 电寿命
下载PDF
具有可控开距接触器的研究
15
作者 陈伟斌 刘向军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为了提高传统电磁式接触器分断电流的能力,并解决大开距下合闸功耗高、动铁心冲击力大、铁心磨损严重等问题,设计一种具有可控开距的接触器。通过结构改进,增大传统交流接触器结构层面可打开开距,利用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电路识别分断电流... 为了提高传统电磁式接触器分断电流的能力,并解决大开距下合闸功耗高、动铁心冲击力大、铁心磨损严重等问题,设计一种具有可控开距的接触器。通过结构改进,增大传统交流接触器结构层面可打开开距,利用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电路识别分断电流,并在分断过程中对励磁线圈施加不同宽度的脉冲电流,使接触器在不同分断电流下具有不同的开距,完成分断后触头回到小开距的平衡位置。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接触器具有可控开距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接触器 控制电路 可控开距 分断电流
下载PDF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高铁钢轨表面裂纹无损检测研究及展望
16
作者 申嘉龙 侯艳萍 +4 位作者 张晨 王飞 刘萌 孟征兵 尹武良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9,共15页
针对高铁钢轨表面产生滚动接触疲劳(RCF)裂纹导致对钢轨带来危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钢轨表面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的形成机理及扩展规律,系统归纳了高铁裂纹的无损检测与表征方法。聚焦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重点研究了ACFM技术发展及... 针对高铁钢轨表面产生滚动接触疲劳(RCF)裂纹导致对钢轨带来危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钢轨表面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的形成机理及扩展规律,系统归纳了高铁裂纹的无损检测与表征方法。聚焦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重点研究了ACFM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ACFM技术的特点及应用,通过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阐述了ACFM测量法对钢轨表面裂纹的精准量化表征的优势。结果表明:ACFM探针传感器沿45°方向扫描,通过结合ACFM信号补偿量算法可将非均匀裂纹口袋深度误差降到5.5%,垂直深度误差降到7.1%,裂纹簇误差减小到7.1%;经过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对钢轨RCF裂纹尺寸进行精准表征,最终计算的误差在10%以内。进一步讨论了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钢轨表面裂纹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ACFM技术对钢轨表面RCF裂纹的检测和表征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钢轨 滚动接触疲劳 交流电磁场 表面裂纹 尺寸表征 无损检测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GIL运行可靠性设计与研究
17
作者 黎斌 刘琳 +6 位作者 梁作栋 李丽娜 曹少华 梁芳蔚 李传扬 何金良 张长虹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特高压直流GIL运行可靠性取决于内绝缘设计的可靠性。此外,导电元件直流电流密度的取值、弹簧触头的定位设计、GIL各元件中的绝缘件与金具连接处的楔形气隙的处理以及母线中支撑件的结构设计细节,都会对产品运行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不... 特高压直流GIL运行可靠性取决于内绝缘设计的可靠性。此外,导电元件直流电流密度的取值、弹簧触头的定位设计、GIL各元件中的绝缘件与金具连接处的楔形气隙的处理以及母线中支撑件的结构设计细节,都会对产品运行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不能忽视。对于运行环境十分严酷的UHV DC GIL为保证内绝缘工作可靠性和减少气体维护工作量,文中还提出了高气密性结构设计。为适应-50℃低温运行要求,产品选用了液化温度很低的N_(2)/SF_(6)混合气体,对两种气体的配比,压力特性和绝缘特性进行了讨论与计算。还有产品的局放、气体密度及微水含量的监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都会对产品运行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文中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了介绍,可供高压直流产品设计使用。对其中未解的新技术如基于冷镜露点测试原理、微机电技术制作的智能气体湿度和密度监测装置、高压直流复合绝缘套管伞面局放起始场强提出了研究方案。文中提出的诸多GIL运行可靠性设计要点,对于其他超/特高压直流气体绝缘电器可参考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密度 弹簧触头定位 楔形气隙 高气密性设计 局放微水监测预警新技术
下载PDF
考虑温度影响的电磁轨道发射装置温度场与热应力分析
18
作者 郭安新 王学智 +2 位作者 杜翔宇 卢晓全 涂鑫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6,共10页
为探究温度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电枢电流密度和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了发射装置的热载荷来源,建立了电枢温度场理论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用脉冲成形网络对发射装置供电,采用有限元法,求出接触电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考虑电磁场-温度场... 为探究温度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电枢电流密度和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了发射装置的热载荷来源,建立了电枢温度场理论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用脉冲成形网络对发射装置供电,采用有限元法,求出接触电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考虑电磁场-温度场-应力场等的情况下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比分析理想接触状态下、仅考虑接触电阻、既考虑接触电阻又考虑温度影响的3种状态下的电流密度、温度场及热应力。结果表明:3种状态下电枢最大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先急剧增大再急剧减小再缓慢减小,电枢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的变化趋势也相同,均为先缓慢上升再迅速上升最后缓慢减小趋于稳定,但考虑接触电阻与温度影响下的电枢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的峰值时间推迟,峰值增大;在发射过程中,电枢尾部首先开始熔化,随后热量向头部传播,在间隔0.3 ms后整个接触区域温度均超过熔点,电枢尾翼熔化厚度约为0.25 mm,接触电阻产生的热量发生在电枢臂尾翼纵向0.7 mm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电流密度 温度场 应力场 接触电阻
下载PDF
浅析模拟人体网络与电子产品的接触电流
19
作者 胡彩凤 刘立 +1 位作者 刘玮 贾宴 《日用电器》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接触电流是电子产品安全检测的重要项目。本文介绍了人体阻抗和模拟人体测试网络,详细分析了不同有害电流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阐述了电子产品接触电流测试原理和限值选取原则,最后结合电子产品特点,明确了电子产品标准接触电流的测试要求。
关键词 接触电流 人体阻抗 模拟人体网络 流过人体电流的限值
下载PDF
涡流探伤技术在AgMeO线材外观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白娅玲 吴小龙 +2 位作者 崔建华 罗展秀 唐更生 《电工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6-8,共3页
介绍了涡流探伤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涡流探伤技术检测AgMeO线材外观时探伤仪器、探头、拉丝速度等参数的选择,对比了线材表面标准样和不同缺陷样的测试情况,评估了小批量AgMeO材料拉丝过程进行在线外观检测的可能性。
关键词 涡流探伤 电触头材料 线材外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