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消极”的庄子不消极
1
作者
徐春根
《嘉应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1-37,共7页
一般人总是以为,庄子厌世,避世,对于人生持一种悲观消极态度。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庄子乐观,豁达,热爱生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在始终追求人格独立与自由、安贫乐道等个人修为上,同时还表现于胸怀天下、悲悯群生,满怀深...
一般人总是以为,庄子厌世,避世,对于人生持一种悲观消极态度。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庄子乐观,豁达,热爱生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在始终追求人格独立与自由、安贫乐道等个人修为上,同时还表现于胸怀天下、悲悯群生,满怀深情地构思和向往着一个自由、祥和、"太和万物"的"至德之世"。庄子构设的"至德之世",公权力得到充分有效抑制,天赋之民权得到空前伸张,人们直接把生活当成审美,诗意地栖居于天地之间。显然,庄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尚人格及其对于理想社会的异常之思,对于今天的人类,化解人与自我、人与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实现把以功利为主导的人生价值取向转换成以审美为导向的人生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人格独立
崇尚自由
安贫乐道
无以人灭天
曲君伸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念园林好,俯仰终宇宙——陶渊明士子精神之内涵
2
作者
刘芳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6-69,共4页
陶渊明的个人思想虽儒道兼有,但儒家之社会理想、道德修养、文艺风范却更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和人生选择。陶渊明用他辞官不就归隐田园的生活实践,将士子精神融入躬耕田园与守望家国中,呈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安贫乐道的人格修养...
陶渊明的个人思想虽儒道兼有,但儒家之社会理想、道德修养、文艺风范却更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和人生选择。陶渊明用他辞官不就归隐田园的生活实践,将士子精神融入躬耕田园与守望家国中,呈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安贫乐道的人格修养、自然超脱的个性追求,并对后世文人的审美心理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士子精神
家国情怀
安贫乐道
自然超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安性定 清贫自守——元代画家吴镇的墨菜图题诗赏析
3
作者
李杰荣
《河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4-97,共4页
元代画家吴镇画《墨菜图》并题诗,通过鉴赏分析题诗,可知吴镇心安性定,清贫自守。历代士人的题诗,也丰富了《墨菜图》的内涵。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义门吴氏谱》,经学者考证,认为吴镇出身于富庶家族,但据吴镇诗画,吴镇是一生过着清贫...
元代画家吴镇画《墨菜图》并题诗,通过鉴赏分析题诗,可知吴镇心安性定,清贫自守。历代士人的题诗,也丰富了《墨菜图》的内涵。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义门吴氏谱》,经学者考证,认为吴镇出身于富庶家族,但据吴镇诗画,吴镇是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镇
墨菜图
题诗
清贫自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居常待其尽”——陶渊明生命精神的一种解读
4
作者
于东新
白晓洁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陶渊明以“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调和个体心境,滋养出诗文创作中自然闲淡的风格。“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首先体现在陶渊明的顺化思想中,他不仅守其本性,具备强烈的返归意识,而且在动荡世界中持一颗平常之心,顺势而为,调和痛苦而...
陶渊明以“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调和个体心境,滋养出诗文创作中自然闲淡的风格。“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首先体现在陶渊明的顺化思想中,他不仅守其本性,具备强烈的返归意识,而且在动荡世界中持一颗平常之心,顺势而为,调和痛苦而化解生命迁移中所引起的焦虑;其次,陶渊明亦在平常的生活中寻求瞬间的满足,兼及雅俗,化于日常,他把躬耕劳作作为“常业”,却收获以生命永恒之乐;最后,作为诗人,陶渊明以文字陶写性情,宁静淡泊,其生命理想的最高实现方式是借助文字在人世之中开辟出独立的审美空间,将现实人生化为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生命精神
“居常待其尽”
审美境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穷而工”与先秦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效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3-86,共4页
"诗穷而工"是中国传统诗论中的一个著名论点。然而它却与先秦的儒家文化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先秦儒家对待贫穷的方式是"安贫乐道"。"诗穷而工"与"安贫乐道"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实质上...
"诗穷而工"是中国传统诗论中的一个著名论点。然而它却与先秦的儒家文化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先秦儒家对待贫穷的方式是"安贫乐道"。"诗穷而工"与"安贫乐道"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实质上"安贫乐道"的儒家精神正是"诗穷而工"的深层次内核。体现了古代文人在儒家思想和诗歌的地位不断上升互动的过程中,在共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相似的人生历程上的诗歌美学的集体性认同,是对积极人生、社会责任和生命体验上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儒家
“安贫乐道”
“诗穷而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苏轼“和陶诗”之安贫固穷与饮酒主题
6
作者
李欢喜
《河套学院论坛》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和陶诗"是苏轼晚年在特殊生活境遇中的产物,是作者在残酷的政治环境中的一种自觉的创作方式,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晚年的心路历程。安贫固穷与借饮酒来达到适意自在的境界是"和陶诗"的两大主题。"和陶诗&qu...
"和陶诗"是苏轼晚年在特殊生活境遇中的产物,是作者在残酷的政治环境中的一种自觉的创作方式,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晚年的心路历程。安贫固穷与借饮酒来达到适意自在的境界是"和陶诗"的两大主题。"和陶诗"中多次抒写了诗人安贫固穷、追求闲适的意向和通过饮酒来达到适意自在的旨趣,这种顺达的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诗人度过生命中的难关。苏轼的饮酒是饮出了深意的,既有追求适意忘我的一面,又有在醉态中激情创作的一面,还有诗人不能忘怀现世于酒中观照现世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和陶诗
适意
饮酒
原文传递
题名
“消极”的庄子不消极
1
作者
徐春根
机构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1-37,共7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1XZX0)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委托课题(10KYKT20)
文摘
一般人总是以为,庄子厌世,避世,对于人生持一种悲观消极态度。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庄子乐观,豁达,热爱生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在始终追求人格独立与自由、安贫乐道等个人修为上,同时还表现于胸怀天下、悲悯群生,满怀深情地构思和向往着一个自由、祥和、"太和万物"的"至德之世"。庄子构设的"至德之世",公权力得到充分有效抑制,天赋之民权得到空前伸张,人们直接把生活当成审美,诗意地栖居于天地之间。显然,庄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尚人格及其对于理想社会的异常之思,对于今天的人类,化解人与自我、人与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实现把以功利为主导的人生价值取向转换成以审美为导向的人生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庄子
人格独立
崇尚自由
安贫乐道
无以人灭天
曲君伸民
Keywords
Zhuangzi
in
dependent personality
advocat
in
g freedom
contented in poverty and devoted to tao
have the whole world
in
m
in
d
for the gr
and
est forms of great virtue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念园林好,俯仰终宇宙——陶渊明士子精神之内涵
2
作者
刘芳
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6-69,共4页
文摘
陶渊明的个人思想虽儒道兼有,但儒家之社会理想、道德修养、文艺风范却更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和人生选择。陶渊明用他辞官不就归隐田园的生活实践,将士子精神融入躬耕田园与守望家国中,呈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安贫乐道的人格修养、自然超脱的个性追求,并对后世文人的审美心理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
士子精神
家国情怀
安贫乐道
自然超脱
Keywords
tao
Yuan-m
in
g
scholar spirit
devotion
to
family
and
country
be content with a simple but virtuous life
natural
and
detached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安性定 清贫自守——元代画家吴镇的墨菜图题诗赏析
3
作者
李杰荣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河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4-97,共4页
基金
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广东优秀教学团队"专项资助项目
文摘
元代画家吴镇画《墨菜图》并题诗,通过鉴赏分析题诗,可知吴镇心安性定,清贫自守。历代士人的题诗,也丰富了《墨菜图》的内涵。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义门吴氏谱》,经学者考证,认为吴镇出身于富庶家族,但据吴镇诗画,吴镇是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的。
关键词
吴镇
墨菜图
题诗
清贫自守
Keywords
Wu Zhen
"
in
k Vegetable Pa
in
t
in
g"
Postscript
Be
in
g
contented
in
poverty
and
devoted
to
th
in
gs spiritual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居常待其尽”——陶渊明生命精神的一种解读
4
作者
于东新
白晓洁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文摘
陶渊明以“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调和个体心境,滋养出诗文创作中自然闲淡的风格。“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首先体现在陶渊明的顺化思想中,他不仅守其本性,具备强烈的返归意识,而且在动荡世界中持一颗平常之心,顺势而为,调和痛苦而化解生命迁移中所引起的焦虑;其次,陶渊明亦在平常的生活中寻求瞬间的满足,兼及雅俗,化于日常,他把躬耕劳作作为“常业”,却收获以生命永恒之乐;最后,作为诗人,陶渊明以文字陶写性情,宁静淡泊,其生命理想的最高实现方式是借助文字在人世之中开辟出独立的审美空间,将现实人生化为审美境界。
关键词
陶渊明
生命精神
“居常待其尽”
审美境界
Keywords
tao
Yuanm
in
g
life spirit
“Be Content with a Life of
poverty
While Wait
in
g for the End of Life”
aesthetic realm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穷而工”与先秦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效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3-86,共4页
文摘
"诗穷而工"是中国传统诗论中的一个著名论点。然而它却与先秦的儒家文化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先秦儒家对待贫穷的方式是"安贫乐道"。"诗穷而工"与"安贫乐道"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实质上"安贫乐道"的儒家精神正是"诗穷而工"的深层次内核。体现了古代文人在儒家思想和诗歌的地位不断上升互动的过程中,在共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相似的人生历程上的诗歌美学的集体性认同,是对积极人生、社会责任和生命体验上的认同。
关键词
诗
儒家
“安贫乐道”
“诗穷而工”
Keywords
poem
Confuciam "
contented
in
poverty
and
devoted
"
"
poverty
and
exquisi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苏轼“和陶诗”之安贫固穷与饮酒主题
6
作者
李欢喜
机构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河套学院论坛》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文摘
"和陶诗"是苏轼晚年在特殊生活境遇中的产物,是作者在残酷的政治环境中的一种自觉的创作方式,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晚年的心路历程。安贫固穷与借饮酒来达到适意自在的境界是"和陶诗"的两大主题。"和陶诗"中多次抒写了诗人安贫固穷、追求闲适的意向和通过饮酒来达到适意自在的旨趣,这种顺达的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诗人度过生命中的难关。苏轼的饮酒是饮出了深意的,既有追求适意忘我的一面,又有在醉态中激情创作的一面,还有诗人不能忘怀现世于酒中观照现世的一面。
关键词
苏轼
和陶诗
适意
饮酒
Keywords
Su Shi
'He
tao
shi'
Endur
in
g
poverty
with firmness
and
content
Dr
in
k
in
g w
in
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消极”的庄子不消极
徐春根
《嘉应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静念园林好,俯仰终宇宙——陶渊明士子精神之内涵
刘芳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心安性定 清贫自守——元代画家吴镇的墨菜图题诗赏析
李杰荣
《河西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居常待其尽”——陶渊明生命精神的一种解读
于东新
白晓洁
《铜仁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诗穷而工”与先秦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黄效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苏轼“和陶诗”之安贫固穷与饮酒主题
李欢喜
《河套学院论坛》
200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