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Geophysical Background of Superlarge Deposit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1
作者 PENG Cong PEI Rongfu GAO Ru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3-200,共8页
Based on the study of tens of geophysical profiles (seismic, geothermal flow and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profiles) and 3-D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its neighbouring regions, this pa... Based on the study of tens of geophysical profiles (seismic, geothermal flow and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profiles) and 3-D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its neighbouring reg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3-D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s and discusses briefly the deep geophysical background of superlarge ore deposit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Superlarge deposits are usually very few in number, but they are distributed still in certain forms such as “point”, “zone” and “area”. Most of the large-, medium- and small-sized deposits occur near the margins of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while the superlarge endogenic polymetallic deposits occur mostly in thinned mantle lithosphere, uplifts of the asthenosphere (vertical low-velocity zon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zones of lateral inhomogeneity (weak zones) in the upper mantle. The superlarge endogenic polymetallic deposits are almost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hree major ore zones in China, corresponding to the boundaries of inhomogeneous regions in the asthen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ontinent superlarge deposits mantle lithosphere ASTHENOSPHERE
下载PDF
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起源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鸿翔 徐志方 +1 位作者 马英军 刘丛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快速上涌的大陆溢流玄武岩 (CFB) ,与大陆裂开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 .CFB总体岩石及地球化学成分均一 ,富集同位素及不相容元素 ,但一些样品含有明显的亏损成分 ,反映出普遍的地幔不均一性 .来自上下地幔边界及软流圈的地幔柱提供了CFB所... 快速上涌的大陆溢流玄武岩 (CFB) ,与大陆裂开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 .CFB总体岩石及地球化学成分均一 ,富集同位素及不相容元素 ,但一些样品含有明显的亏损成分 ,反映出普遍的地幔不均一性 .来自上下地幔边界及软流圈的地幔柱提供了CFB所需的主要物质和能量来源 ,地壳混染作用对CFB的成分影响不大 ,而受俯冲带脱水流体以及热地幔柱自身与围岩发生的交代作用影响 .交代岩石圈地幔对CFB产生重要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溢流玄武岩 大陆裂开 大陆岩石圈 地幔 地幔柱 交代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起源
下载PDF
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含铜斑岩岩石成因——以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为例 被引量:62
3
作者 姜耀辉 蒋少涌 +1 位作者 凌洪飞 戴宝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7-706,共10页
大型斑岩铜矿不仅可以形成于陆缘弧和岛弧构造环境,而且还可以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环境。然而,对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含矿斑岩的成因仍存在很大的争论。本文以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为例,从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Pb- Hf同位素地... 大型斑岩铜矿不仅可以形成于陆缘弧和岛弧构造环境,而且还可以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环境。然而,对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含矿斑岩的成因仍存在很大的争论。本文以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为例,从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Pb- 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含矿斑岩岩石成因。结果表明,含矿斑岩属于钾玄质岩石,同时具有埃达克岩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是由至少100km深处的二辉橄榄质岩石圈地幔中交代成因的金云母-石榴石单斜辉石岩脉发生低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金沙江区域性走滑断裂系统,并导致软流圈地幔上涌,最终诱发交代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而形成含矿斑岩。它对于进一步认识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含矿斑岩的起源以及斑岩型铜矿的成因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陆碰撞造山环境 含矿斑岩 交代岩石圈地幔 玉龙斑岩铜矿带
下载PDF
INDEPTH-Ⅲ地震层析成像——藏北印度岩石圈俯冲断落的证据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文津 薛光琦 +5 位作者 赵逊 吴珍汉 史大年 刘葵 江万 熊嘉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共10页
德庆 龙尾错剖面层析速度结构剖面揭示了在高原地壳发生缩短与增厚后 ,高速的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分为两层以不同角度向北伸展到羌塘盆地的中部 ( 33°N~ 34°N之间 )。上层在拉萨地块岩石圈 (速度为 7.9~ 8.0km/s)之下向北... 德庆 龙尾错剖面层析速度结构剖面揭示了在高原地壳发生缩短与增厚后 ,高速的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分为两层以不同角度向北伸展到羌塘盆地的中部 ( 33°N~ 34°N之间 )。上层在拉萨地块岩石圈 (速度为 7.9~ 8.0km/s)之下向北伸展过程中发生断裂 ,形成若干断块 ,并下沉 ;下层以较大角度向北俯冲下去 ,并在 32°N之下进入软流圈 ;发现北部有一浅一深 2条低速带 ,可能代表地幔内温度较高的热流体的流动通道 ,并产生强烈的各向异性。浅处低速带与深部低速带有联系 ;此低速带与东部Wittlinger发现的 34.5°N深部的高温低速体没有直接联系 ,后者呈NW—SE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层析成像 地幔 热流体 低速层 反演 印度大陆高速岩石圈
下载PDF
中国大陆岩石圈壳幔韧性剪切带系统 被引量:24
5
作者 蔡学林 曹家敏 +1 位作者 朱介寿 程先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4,共19页
众多地震测深剖面的地质构造解析显示,大陆岩石圈存在既有显著差异又有密切联系的两套断裂系统,即以地壳表层脆性剪切带为主的浅层断裂系统和以切割莫霍界面的壳幔韧性剪切带为主的深部断裂系统。根据地震测深速度结构特征,结合深部构... 众多地震测深剖面的地质构造解析显示,大陆岩石圈存在既有显著差异又有密切联系的两套断裂系统,即以地壳表层脆性剪切带为主的浅层断裂系统和以切割莫霍界面的壳幔韧性剪切带为主的深部断裂系统。根据地震测深速度结构特征,结合深部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将切割莫霍界面或壳幔过渡带的壳幔韧性剪切带划分为三类(俯冲带、缝合带和剪切带)五型(大陆岩石圈边缘海沟俯冲带、大陆岩石圈碰撞缝合带、挤压型壳幔韧性剪切带、伸展型壳幔韧性剪切带和走滑型壳幔韧性剪切带)。建立起中国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由地壳表层向深部扩展以及由壳幔过渡带向地壳中上部扩展的岩石圈双向扩展模式。壳幔韧性剪切带既是无机成因天然气等深部流体的通道,又是地震活动区的发震构造之一,因此研究大陆岩石圈壳幔韧性剪切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性剪切带 地壳 岩石圈 地震测深 构造解析 幔源糜棱岩 变形动力学 中国大陆
下载PDF
湘东北地区晚燕山期细碧质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许德如 贺转利 +3 位作者 李鹏春 陈广浩 夏斌 符巩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1-332,共22页
湘东北地区发育一套晚燕山期(距今85~95Ma)的细碧质玄武岩。该岩石具碱性-拉斑质玄武岩亲和性,矿物成份以钠长石为主,呈斑状和交织结构,气孔-杏仁构造发育,富钠低钾,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可... 湘东北地区发育一套晚燕山期(距今85~95Ma)的细碧质玄武岩。该岩石具碱性-拉斑质玄武岩亲和性,矿物成份以钠长石为主,呈斑状和交织结构,气孔-杏仁构造发育,富钠低钾,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可变地亏损或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Th、U、Ti和Hf相对富集而Y、Yb、Zr、P及Nb和Ta表现适度的亏损。Nd同位素成份(εnd(t)=-1.29~0.66)则暗示该岩石并不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结合中生代华南地区特别是江南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该细碧质玄武岩应产于板内构造环境,起源于一个不太富集的陆下岩石圈地幔低度熔融,可能与晚三叠世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碰撞导致华南大陆内部因古缝合线或古深断裂活化而诱发的陆内造山事件有关。湘东北晚燕山期细碧质玄武岩是华南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的后造山阶段于距今90Ma左右开始的岩石圈沿长沙一平江断裂伸展裂陷的产物。郯庐断裂可能向南延伸至湖南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质玄武岩 陆下岩石圈地幔 陆一陆碰撞 长沙一平江断裂(陷) 晚燕山期 湘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三维结构及其地幔动力学 被引量:16
7
作者 蔡学林 朱介寿 +1 位作者 曹家敏 程先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8,共18页
从地球层块结构的研究思路出发,运用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对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进行构造解析,发现岩石圈中下部存在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高速块体,结合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学标志的综合... 从地球层块结构的研究思路出发,运用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对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进行构造解析,发现岩石圈中下部存在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高速块体,结合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学标志的综合研究将其称为幔块构造,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是控制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构造格局和岩石圈表层构造变形最基本条件之一。在系统研究该区岩石圈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三维几何结构基础上,建立起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八种三维几何结构型式:克拉通陆根状结构、高原陆根状结构、造山带楔状结构、碎块状结构、香肠状结构、哑铃状结构、藕节状结构和板状结构,以及岩石圈形成与构造演化四种构造类型:克拉通型岩石圈、增厚型岩石圈、减薄型岩石圈和大洋型岩石圈。文章在详细论述岩石圈各结构构造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全球最大的青藏高原具有增厚型岩石圈特性,存在大陆根,并且大陆根正在增厚过程中;地震层析成像显示,研究区存在全球最大的东亚大陆巨型裂谷体系,具有减薄型岩石圈特性,新生代晚期东亚大陆巨型裂谷体系被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叠加与改造。根据岩石圈三维结构型式,探讨了岩石圈形成机制与演化模式,东亚大陆边缘岩石圈大规模伸展拆沉减薄作用以及软流圈和地幔物质上涌加热作用与青藏高原岩石圈大规模俯冲碰撞?入增厚作用是东亚大陆及边缘海晚中生代以来地幔动力学最基本的表现型式,从而形成全球最大的青藏高原和全球最大的东亚大陆巨型裂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三维结构 高速块体 幔块构造 地震层析成像 构造解析 地幔动力学 东亚大陆 西太平洋
下载PDF
中国西北大陆岩石圈类型、岩石学结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邱瑞照 李文渊 +9 位作者 周肃 李廷栋 邓晋福 肖庆辉 陈秀法 元春华 韩九曦 王靓靓 陈玉明 陈正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1,共21页
根据西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区分出中国西北大陆以准噶尔和塔里木为代表的克拉通型岩石圈和造山带型岩石圈,而造山带型岩石圈又可以区分为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带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和包括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在... 根据西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区分出中国西北大陆以准噶尔和塔里木为代表的克拉通型岩石圈和造山带型岩石圈,而造山带型岩石圈又可以区分为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带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和包括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在内的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依据岩石学方法、壳幔演化模型和造山带形成过程以及地震波速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类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讨论了不同岩石圈类型的壳幔物质结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的地质含义及其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类型 壳幔岩石学结构 大规模成矿作用 中国西北大陆
下载PDF
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洋陆转换作用 被引量:30
9
作者 杨文采 宋海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共21页
根据近年来全球地壳上地幔探测的成果,分析了洋陆转换、地壳和岩石圈加厚的作用过程。洋陆转换作用可分为以下五个演化阶段:①同大洋扩张期的地壳增厚;②海沟发生与早期俯冲;③俯冲带成熟与沟弧盆体系形成;④俯冲带汇聚和位移;⑤陆—岛... 根据近年来全球地壳上地幔探测的成果,分析了洋陆转换、地壳和岩石圈加厚的作用过程。洋陆转换作用可分为以下五个演化阶段:①同大洋扩张期的地壳增厚;②海沟发生与早期俯冲;③俯冲带成熟与沟弧盆体系形成;④俯冲带汇聚和位移;⑤陆—岛碰撞和陆壳连接。同大洋扩张期的地壳增厚作用指发生在被动大陆边缘的地质作用。包括沉积作用,岩浆底侵作用,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压裂,形成海沟等。海沟形成后陆缘转变为主动大陆边缘,大地构造机制转换为板块俯冲作用。成熟期的洋—陆转换作用特征是海盆扩张和板块俯冲造成的洋壳缩短取得平衡。弧后盆地和弧后边缘海的打开,表明俯冲带进入完全成熟的阶段。洋脊俯冲之后过成熟期的洋—陆转换作用,其特征是海盆逐渐缩小而且板块俯冲带汇聚。这里既有密集的俯冲带又有短期打开的边缘海岭;俯冲带不断位移,既可后撤也可前冲;俯冲板块经常发生断裂和拆沉。过成熟期的板块俯冲结果是边缘海微板块的萎缩。经过陆—岛碰撞,岛弧地壳增厚,与大陆板块连为一体,成为大陆内部的一个构造单元,即显生宙的"古洋—陆转换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学 地壳上地幔探测 洋陆转换 地壳和岩石圈加厚 大陆增生
下载PDF
从藏南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构造演化探讨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文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4,共18页
本文以INDEPTH项目对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带深部成像结果为基础,从构造演化角度探讨藏南陆.陆碰撞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作用问题。深部探测给出的碰撞带深部结构与侯增谦等地质学家提出的深部结构有较大的异同,如何协调起来... 本文以INDEPTH项目对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带深部成像结果为基础,从构造演化角度探讨藏南陆.陆碰撞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作用问题。深部探测给出的碰撞带深部结构与侯增谦等地质学家提出的深部结构有较大的异同,如何协调起来以深化对藏南陆.陆碰撞条件下成矿作用的认识,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藏南碰撞带成矿实际上是在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冈底斯岩浆弧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再经过陆-陆碰撞挤压强烈改造后的再成矿。碰撞带的深部结构构造演化的特点是:(1)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北连续俯冲了约120Ma,形成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这导致了陆缘带地壳增厚并含有大量的地幔岩浆流体物质(如南美安第斯成矿带那样);(2)在印度大陆与冈底斯陆缘弧接近碰撞时,在对挤中新特提斯大洋洋壳与大洋岩石圈地幔发生向上挤出与向下拆沉,并使部分洋壳残片和大洋岩石圈物质保存在中上地壳内;(3)两大陆岩石圈碰撞对接后,印度岩石圈地幔加深达70~80km并沿地壳底部向北推进,并将加厚地壳内大量的成矿物质、钙碱性岩浆,洋壳及新生的下地壳,以及部分地幔物质从地壳底部将其围限起来,成为后期再成矿的物质基础;(4)查明了碰撞带深部壳/幔问产生了一层中间速度层(相当于MASH层),在中上地壳部位出现一层巨大的部分熔融层;(5)在碰撞挤压下冈底斯带内产生多组断裂构造,大型逆冲断裂系与背冲断裂,并引发了含矿岩浆的再活动,并在浮力(下地壳内)和挤压力作用下多次活动上升生成斑岩型铜矿床;(6)成矿后地表遭受过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使矿床出露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 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 岩石圈地幔碎裂与拆沉 壳内大型部分熔融层 壳/幔间的中间速度层
下载PDF
微陆块属性及过程:我国东北地区岩石圈地幔性质差异之根本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阿兵 郑建平 潘少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由多个微陆块俯冲拼合所组成,是研究壳幔相互作用的理想地区。但该区岩石圈地幔性质,包括壳幔属性是否解耦、是否有古老地幔残留、导致地幔性质差异的机制是什么,都还不清楚。东北地区多地出露新生代...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由多个微陆块俯冲拼合所组成,是研究壳幔相互作用的理想地区。但该区岩石圈地幔性质,包括壳幔属性是否解耦、是否有古老地幔残留、导致地幔性质差异的机制是什么,都还不清楚。东北地区多地出露新生代玄武岩并有橄榄岩捕虏体,如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的阿巴嘎、五大连池和蛟河,兴安地块的哈拉哈、诺敏和科洛,以及与华北拼合褶皱带处的双辽、伊通和汪清等。其中阿巴嘎、哈拉哈、诺敏、科洛和蛟河的橄榄岩含有Mg#≥91.5的橄榄石,最大Re亏损年龄是2.1~1.9Ga,富集Sr、Nd同位素组成且变化范围大,反映交代作用强烈,这些特征与大陆岩石圈地幔有明显的相似性;而拼合带处的双辽、伊通、汪清及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中的五大连池地幔包体橄榄石,Re亏损年龄总体为中元古代,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交代作用弱,与大洋岩石圈地幔亲缘性更明显。这些差别总体反映出地块内部与地块边缘相比,有岩石圈地幔形成时代相对较老、亏损程度较高、地幔交代作用较强的特点。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五大连池与科洛相比,更远离贺根山-黑河断裂带,但地幔属性更饱满,反映地块内部深部作用过程可能更强烈。因此,我们认为东北岩石圈地幔性质差异的根本原因与微陆块初始属性和后来的俯冲拼合及软流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岩石圈地幔 微陆块俯冲拼合 软流圈一岩石圈相互作用 地幔不均一性
下载PDF
Layering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被引量:16
12
作者 Ling Chen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4期1030-1034,共5页
Recent seismic studies reveal a sharp velocity drop mostly at^70–100 km depth within the thick mantle keel beneath cratons, termed the 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MLD). The common presence of the MLD in cratonic re... Recent seismic studies reveal a sharp velocity drop mostly at^70–100 km depth within the thick mantle keel beneath cratons, termed the 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MLD). The common presence of the MLD in cratonic regions indicates structural and property layering of the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SCLM).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the MLD, and man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layering of the SCLM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s, and have become frontier subjects in the Earth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s
原文传递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in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ability of continents 被引量:1
13
作者 XIA QunKe HAO Yan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32期3879-3889,共11页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is one of the key layers controlling the stability of continents.Even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can influence many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and minerals.Consequently,it is a pivo...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is one of the key layers controlling the stability of continents.Even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can influence many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and minerals.Consequently,it is a pivotal task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in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about(1)the occurrence of water in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2)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water content in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and(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ontent and continent stability.Additionally,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brief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地幔 水含量 稳定性 物理性质 搜索方向 关键层 含水量 矿物
原文传递
新特提斯单向俯冲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日祥 赵盼 +1 位作者 万博 孙卫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99-1708,共10页
新特提斯洋向北单向俯冲的机制涉及两个核心问题,分别是南侧冈瓦纳被动大陆的不断裂解和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陆块诱发的俯冲起始.本文统计了大火成岩省的分布规律,发现200~80 Ma期间,与地幔柱相关的大火成岩省主要分布于南半球,暗示该时... 新特提斯洋向北单向俯冲的机制涉及两个核心问题,分别是南侧冈瓦纳被动大陆的不断裂解和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陆块诱发的俯冲起始.本文统计了大火成岩省的分布规律,发现200~80 Ma期间,与地幔柱相关的大火成岩省主要分布于南半球,暗示该时期南半球地幔温度高于北半球地幔温度.在南北半球地幔温差和地幔柱/大火成岩省作用下,引起上覆岩石圈抬升、破裂,结合新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共同诱发冈瓦纳大陆的多期裂解.由于南北半球地幔温差会造成地幔柱头岩浆向北扩散并与新特提斯洋中脊发生相互作用,在特殊情况下,会引发原来大洋中脊的堵塞和跃迁,形成新的洋中脊,促进了陆块不断向北漂移.在古特提斯洋闭合后洋壳持续俯冲引发的应力作用下,欧亚大陆南缘具有高含水特性的洋陆过渡带率先破裂并产生向北的俯冲起始.驱动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持续向北俯冲的动力,除俯冲板片的拖曳力/重力外,还应该包含南半球高地幔温度和洋中脊产生的向北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特提斯洋 单向俯冲 俯冲起始 南北半球地幔温差 欧亚大陆南缘富水岩石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