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ragic Hero:"An Enemy of the People"
1
作者 杨娟娟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4期197-198,共2页
This thesis employs Aristotle’s thoughts about tragedy to analyze the play An Enemy of the People adapted by Arthur Miller.The play is a tragedy and its protagonist is a tragic hero,which can be illustrated in the ou... This thesis employs Aristotle’s thoughts about tragedy to analyze the play An Enemy of the People adapted by Arthur Miller.The play is a tragedy and its protagonist is a tragic hero,which can be illustrated in the outcome,the character,the plot,the effect and the reversal of the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学习方法 阅读
下载PDF
A Breakthrough in the Logical Deduction about the Cognition Theory
2
作者 Dongkai L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8期418-420,共3页
The contradiction would produce the power only in the condition that this contradiction stays within a substance. The movement power for the cognition is not produced b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s thinking an... The contradiction would produce the power only in the condition that this contradiction stays within a substance. The movement power for the cognition is not produced b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s thinking and the objective things, for the thinking and the objective things are not in a same substance, which is Hegel's problem. Then, where is the power for people's cognition from? This paper has a conclusion as this: The "Ego" and the "Nonego" are a pair of contradiction within a person's body. The cognition is a kind of people's movement. So, the cognition is the process moved by the power from the "Ego" and the "Nonego" of a person's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diction COGNITION people EGO Nonego
下载PDF
信访:民众诉求表达与社会矛盾化解的重要制度安排
3
作者 陈新 卢志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信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特有制度安排,深嵌于中国国家治理场景中。信访制度发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历经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其的改革重塑,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在实... 信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特有制度安排,深嵌于中国国家治理场景中。信访制度发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历经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其的改革重塑,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在实践过程中,信访制度塑造了中央政府、基层政府与信访民众等多行为主体之间复杂的关系样态,呈现出“政府回应与社会抗争”“群众路线与维稳利器”“维权之举与谋利之术”等行为逻辑。就未来改革和研究议程而言,需从宏观上将信访融入国家治理整体格局中思考,从中观上优化信访制度本身的运行逻辑,从微观上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的各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信访 群众路线 社会矛盾 法治化
下载PDF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4
作者 曲翃佼 秦国民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不仅是一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经典文献,还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巨著。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看,这部经典巨著内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思想和精辟论断,为党在新时... 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不仅是一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经典文献,还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巨著。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看,这部经典巨著内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思想和精辟论断,为党在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倾向、历史积淀、思想价值方面的参照。认真研究分析这部经典著作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对于推动新时代党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断 启示
下载PDF
何以治民:论汉唐循吏面临的矛盾及其选择
5
作者 胡博文 《唐都学刊》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汉唐循吏主要面对着以下四种与百姓相关的矛盾:一是百姓利益与循吏自己、亲人等私人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牺牲私人利益,尽心为百姓办事。二是百姓利益与下属、同僚、上司、君主等各方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以百姓利益优先,牺牲下... 汉唐循吏主要面对着以下四种与百姓相关的矛盾:一是百姓利益与循吏自己、亲人等私人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牺牲私人利益,尽心为百姓办事。二是百姓利益与下属、同僚、上司、君主等各方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以百姓利益优先,牺牲下属利益,站在了同僚、上司和君主的对立面。三是百姓利益与法律制度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为了百姓而不遵守法律制度。四是百姓与百姓利益的矛盾,对于刑事案件,循吏秉公执法;民事纠纷则以调解为主。在循吏的观念中,百姓的分量最重,法律制度次之,君主最轻。循吏在处理上述四种矛盾时,分别体现出了无私奉献、不畏权威、礼优于法、灵活权变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循吏 矛盾 选择 治民
下载PDF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贡献
6
作者 马起涛 尹世尤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分析社会主义中国的矛盾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为,通过...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分析社会主义中国的矛盾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为,通过确证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客观存在,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适用范围;通过界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和特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普遍真理性;通过规定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理论向度;通过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多重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下载PDF
低龄老年人有效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价值旨归、现实困厄与纾解路径
7
作者 何继新 邱佳美 刘怡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6,共10页
中国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呈现显著的低龄老年人参与色彩,低龄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是社会“长寿红利”与“共建共治共享”同向同行的重要抓手。低龄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旨在深化共同体治理理念、链接治理资源、重塑治... 中国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呈现显著的低龄老年人参与色彩,低龄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是社会“长寿红利”与“共建共治共享”同向同行的重要抓手。低龄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旨在深化共同体治理理念、链接治理资源、重塑治理结构、共享治理成果。面对内外环境排斥弱化低龄老年人参与意识、社会政策的隐性表达与非均衡保障、模糊性流程与清晰性动机失衡割裂、工具理性遮蔽价值理性优势及家庭捆绑责任挤压社会参与等困厄,要注重价值性引领与老年主体性再造、加强非正式契约与代际共同体形塑、推动老年健康与治理实效精准调和、突出社区主场优势以增强能力自信及合理分担家庭责任以化解多维冲突,提升低龄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性,推动积极老龄化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老年人 有效参与 基层治理共同体 主体性矛盾
下载PDF
TOWARDS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8
作者 Suzannah Linto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7年第2期217-277,共61页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s businessman Henri Dunant. This contribution challenges that narrative for overlooking, or being ignorant of, the way that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the captured enemy fighter. Traces of some of the critical principles about humane treatment that we see in our present law can actually be found in much older societies from outside of Europe. A more accurate and representative way of understanding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can and must be crafted, with the prevailing Euro-centric account balanced with practices, cultures and faiths from elsewhere. The quest to achieve more humane treatment in armed conflict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battle of the intellect. Narratives and conceptualisations that are more inclusive, recognising and appreciating of the ways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likely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communicating humanitarian ideals. This work adopts a new method of approaching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over time and space. This new framework of analysis uses six cross-cutting themes to facilitate a broader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develop a more sophisticated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he first theme is how older and indigenous societies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The second focuses on religions of the world, and what they teach or require. The third section examines the matter of martial practices and codes of ethics for combatants in certain societies. The fourth category engages with colonisation and decolonisation, and regulation (or non-regul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of war. Fifth is the issue of modernisation and the impact it has had on armed forces and fighters, including on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The final issue is the shift towards formalised agreements,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bilateral agreements and then the multilateral codification exercise that began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continues to this day. This framework for analysis leads into a final chapter, presenting a fresh and holistic view on the evolution of prisoner of war protec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t provides a different way of looking at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starting with this effort at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capture enemy fighters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prisoners of war humane treatment slavery ransom exchange killing abuse ancient societies indigenous people Hammurabi's Code religion Christianity Islam Hinduism Judaism Buddhism Sikhism martial codes ethical codes cultural norms Japan India West Africa East Africa CRUSADES Western Europe USA Henri Dunant colonisation decolonisation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Geneva Conventions1949 Additional Protocol Additional Protocol context evolution modemisation codification global understanding new perspective
原文传递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学理性解读 被引量:7
9
作者 韩喜平 杜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目标所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实践需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本质优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美...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目标所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实践需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本质优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着深刻的内涵,而且内涵和外延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满足,要求以强大且成熟的物质生产为保障,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主要矛盾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政策历程、机制解构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晓康 刘顺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5,共13页
复杂多发的社会矛盾是我国当代社会空间结构中难以规避的必然客观存在。新时代十年,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政策整体呈现渐进式优化特征,基本经历缺量弥合期、要素提升期和效能优化期三个阶段。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搭建起一种非排他性综合合作话... 复杂多发的社会矛盾是我国当代社会空间结构中难以规避的必然客观存在。新时代十年,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政策整体呈现渐进式优化特征,基本经历缺量弥合期、要素提升期和效能优化期三个阶段。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搭建起一种非排他性综合合作话语程序,形成党委系统领导下社会系统构建的“安全阀”、行政系统构建的“分流阀”和司法系统构建的“裁判哨”在内的三级过滤结构。社会矛盾的成功化解与社会秩序的长期维系,离不开对法治的坚持、各主体的合作及压力分担、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手段优势的发挥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四条核心经验。在新发展阶段,精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需要进一步建构整体性政策体系、在政策执行中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大范围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寓法于治 合作话语程序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
11
作者 叶一江 裴文庆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7-23,共7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是相互统一、相互支撑、环环相扣、集成一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是相互统一、相互支撑、环环相扣、集成一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坚持问题导向;要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坚持人民至上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 重要论述 系统思维 矛盾规律 人民立场
下载PDF
社会主要矛盾视域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维审视
12
作者 王安平 徐冰瑶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10,20,共6页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进行了全新探索和思考,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民...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进行了全新探索和思考,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擘画了新时代的发展蓝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遵循。当前,党和国家正努力带领人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局势,更需要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前提;正确分析主要矛盾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正确解决主要矛盾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在破解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展,集中力量团结一致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与供给侧改革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响 刘如 戴俭慧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8-38,共11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及其生成原因进行研究,以期为其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参照。研究发现,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总量、建设用地政策、... 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及其生成原因进行研究,以期为其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参照。研究发现,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总量、建设用地政策、建设用地制度、建设用地质量、建设用地市场等供给不足与需求加大之间的矛盾;其生成原因主要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执行偏差,体育用地政策部门协同制定的参与度不足,体育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制度的建立滞后,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识缺乏,地方推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的意愿不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供给侧改革应从完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保障农村体育建设用地总量;促进用地政策部门协同参与,打破体育建设用地政策壁垒;强化体育用地优先保障供给,建立体育建设用地配套制度;加强农村土地节约集约监管,提高农村体育建设用地质量;推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进程,加快构建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等路径着手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全民健身 建设用地 土地政策 供需矛盾 供给侧改革
下载PDF
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理论诠释与实现路径
14
作者 高敏 陈若松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28-32,共5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实现面临许多问题。国家可以从以下路径出发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追求:提高人民政治角色...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实现面临许多问题。国家可以从以下路径出发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追求:提高人民政治角色与地位,增加群众参政渠道;明确文化需要的核心地位,构建多元文化体系;重视民生问题解决,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发展;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我国中基层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问题及完善路径——以S省法院为样本
15
作者 唐云阳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65-85,共21页
中基层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是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重要支撑和基本组成。本次改革力图在中基层法院层面基本实现两审终审,并进一步发挥其在区域性治理中的司法延伸功能。在中基层法院受案情况的现状上,案件体量增长的实际现状虽然与... 中基层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是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重要支撑和基本组成。本次改革力图在中基层法院层面基本实现两审终审,并进一步发挥其在区域性治理中的司法延伸功能。在中基层法院受案情况的现状上,案件体量增长的实际现状虽然与预期判断存在一定出入,但增幅相对合理、质量稳定,案件数量变化总体符合预判,基层法院办案压力提升并不显著。在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所面临的试点问题上,一方面,重难案下沉可能与基层法院审理能力及条件间、统一管辖标准下无差别下沉与地区差异间、行政案件下沉与地方行政干预间存在一定矛盾,可能会导致案件质量隐患;另一方面,中基层法院间的提级管辖仍存在部分操作难题,制约着中基层法院职能定位的有效落实,突出表现为:下报上案件的标准过于原则化不利于案件报送、部分下报上提案件存在需求错位与动力不足、内部请示制度的存续仍会压制提审制度的功能发挥等五个方面问题。在试点改革方案推行过程中,应当纠正“人案矛盾”职能定位主导、“案件无差别下沉”“高层级法院精装减负”的片面认知,突破部分狭隘的改革举措视野。在试点问题的具体完善建议上,一是要注意试点推进的总体方法,如完善中基层法院审级职能定位的具体规范,优化相关配套机制,提高司法人员的改革意识;二是要完善法律适用咨询机制,发挥其规范内部请示制度;三是要完善提级管辖案件运行机制,例如:提高中基层法院下报上提的积极性,强化特殊类型案件的识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能定位 基层法院 两审终审 人案矛盾 下报上提 配套保障
下载PDF
白族作家马子华《他的子民们》的矛盾设置
16
作者 刘芩芹 颜文强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矛盾是小说故事发展的动力,一本好的小说其故事情节必然矛盾重重,跌宕起伏。白族文学家马子华创作的《他的子民们》就因其具有矛盾的特殊性得到茅盾先生的认可和推荐,茅盾先生更是鼓励马子华这样的边地作者创作有边地色彩的乡土文学。... 矛盾是小说故事发展的动力,一本好的小说其故事情节必然矛盾重重,跌宕起伏。白族文学家马子华创作的《他的子民们》就因其具有矛盾的特殊性得到茅盾先生的认可和推荐,茅盾先生更是鼓励马子华这样的边地作者创作有边地色彩的乡土文学。《他的子民们》的可读性就在于作者对时代矛盾和地域矛盾的把握,同时也没有忽略矛盾自身的对立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的子民们》 马子华 矛盾 土司 边地文学
下载PDF
学校体育历史上溯与未来愿景——以“矛盾论”的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邵伟德 李启迪 胡建华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100,共8页
运用矛盾论的视角分析了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归纳出三对主要矛盾"体质论与竞技论"、"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育体与育人",并深入了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对矛盾的不同运作方... 运用矛盾论的视角分析了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归纳出三对主要矛盾"体质论与竞技论"、"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育体与育人",并深入了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对矛盾的不同运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处理新课程改革中矛盾方法:处理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的矛盾需要坚持运动技术教学是体育教学本质的原则,并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年龄特征等实施不同含量的运动技术教学;运用身心发展"一元论"视角调和"育体与育人"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矛盾论 体质 运动技术 育人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促进官民共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雯雯 张立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8,共7页
官民共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官民矛盾,缺乏公众有序参与治理的沟通和引导机制妨碍着"官民共治"的实现。国家审计对协调官民矛盾、促进公众参与治理具有重要作... 官民共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官民矛盾,缺乏公众有序参与治理的沟通和引导机制妨碍着"官民共治"的实现。国家审计对协调官民矛盾、促进公众参与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审计可以提供协调官民矛盾的两类信息:"掌握事项"和"建立诚信",一定程度解决了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协调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创造了前提条件。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可以解决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公众行使其作为"委托人"和"纳税人"的权利;引导公众作为治理主体参与问责,并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有利于实现"官民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民共治 官民矛盾 国家审计 信息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邵源 张现成 刘红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39,共4页
为消除社会各界对政府办赛社会效益的质疑,推动政府办赛为民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以近年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为个案,探求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 为消除社会各界对政府办赛社会效益的质疑,推动政府办赛为民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以近年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为个案,探求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为改善民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效手段;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增强人民的民生权益保障意识,可以完善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社会规制,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可以加速政府改善民生的社会实践等促进作用。同时,政府办赛也会滋生追逐政绩,导致行为失范和办赛惠民的盲动性和效率低下性。针对政府办赛的双重社会效益,提出如下结论与建议:1)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当地政府改善民生构成倒逼机制并为改善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之间存在着既矛盾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3)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赛事举办和改善民生中的主体作用,建立起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办赛惠民决策的科学化、法治化、高效化。4)建立科学的政府办赛绩效考核机制,规避政府办赛惠民的盲动。5)政府办赛要优化公共资源,节俭办赛,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改善民生的实际需求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办赛 改善民生 矛盾性 统一性 辩证关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沫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6,共4页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或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化解和容纳矛盾或冲突的社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关键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矛盾化解机制,这个机制的构建主要是从观念范畴和实践范畴两...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或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化解和容纳矛盾或冲突的社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关键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矛盾化解机制,这个机制的构建主要是从观念范畴和实践范畴两个路径上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矛盾化解机制 人民内部矛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