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passive control of shock 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on NACA0012 airfoil using jagged wall 被引量:3
1
作者 Mojtaba Dehghan Manshadi Ramin Rabani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792-804,共13页
Shock formation due to flow compressibility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boundary layers has adverse effects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rag increase and flow separ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app... Shock formation due to flow compressibility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boundary layers has adverse effects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rag increase and flow separ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appraise the practicability of weakening shock waves and, hence, reducing the wave drag in transonic flight regime using a two-dimensional jagged wall and thereby to gain an appropriate jagged wall shape for future empirical study. Different shapes of the jagged wall, including rectangular, circular, and triangular shapes, were employed. The numerical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involving transonic flow over the NACA0012 airfoil, and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closely match previous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The impact of parameters, including shape and the length-to-spacing ratio of a jagged wall, was studied on aerodynamic forces and flow fiel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pplying a jagged wall metho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an airfoil changes the shock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and disintegrates it, which in turn leads to a decrease in wave drag.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maximum drag coefficient decrease of around 17 % occurs with a triangular shape, while the maximum increase in aerodynamic efficiency(lift-to-drag ratio)of around 10 % happens with a rectangular shape at an angle of attack of 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gged wall Passive flow control shock 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Aerodynamic efficiency
下载PDF
Shock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control by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2
作者 孙权 崔巍 +3 位作者 李应红 程邦勤 金迪 李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7期552-559,共8页
The potential of controlling shock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s (SWBLIs) in air by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 tion is demonstrate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in a Mach 3 in-draft air tunnel. The separation-inducin... The potential of controlling shock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s (SWBLIs) in air by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 tion is demonstrate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in a Mach 3 in-draft air tunnel. The separation-inducing shock is generated with a diamond-shaped shockwave generator located on the wall opposite to the surface electrodes, and the flow properties are studied with schlieren imaging and static wall pressure probes. The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separation phenomenon is weakened with the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 which is observed to have significant control authority over the inter- action. The main effect is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reflected shock. Perturbations of incident and reflected oblique shocks interacting with the separation bubble in a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supersonic test section are produced by the plasma actuation. This interaction results in a reduction of the separation bubble size, as detected by phase-lock schlieren images. The measured static wall pressure also shows that the separation-inducing shock is restraine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control through heating is the primary control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ck boundary layer PLASMA flow control
下载PDF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
3
作者 黄伟 吴瀚 +2 位作者 钟翔宇 杜兆波 柳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1,共13页
从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机理以及流动控制的迫切需求入手,从自适应涡流发生器、自适应鼓包、自适应微射流以及自适应次流循环四个方面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结合AI技术发展自适应流动控... 从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机理以及流动控制的迫切需求入手,从自适应涡流发生器、自适应鼓包、自适应微射流以及自适应次流循环四个方面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结合AI技术发展自适应流动控制技术,加速控制方式智能化,可作为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宽速域飞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调节外加激励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不同区域实现局部流动加/减速、气动热防护、气动控制等功能,根据流场参数建立控制反馈回路,自适应调整局部流场结构,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流动控制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 高超声速飞行器 自主决策 分离 热流峰值
下载PDF
基于涡流发生器的内转式进气道流场组织研究
4
作者 王卫星 刘佳思 +2 位作者 刘精彩 李冬 朱家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9,共16页
内转式进气道唇罩激波/边界层扫掠干扰诱发类锥形涡并进一步发展成空间流向涡,导致低能流向压缩面侧堆积,流场参数分布不均匀。为了改善内转式进气道流场结构,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开展了涡流发生器(Vortex Generator,VG)及其几何参数... 内转式进气道唇罩激波/边界层扫掠干扰诱发类锥形涡并进一步发展成空间流向涡,导致低能流向压缩面侧堆积,流场参数分布不均匀。为了改善内转式进气道流场结构,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开展了涡流发生器(Vortex Generator,VG)及其几何参数对内转式进气道流动特性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VG安装于干扰区内,其诱导形成反向漩涡,减弱了压缩面侧流向涡强度,有效阻碍了低能流向压缩面迁移堆积,促进了低能流与主流掺混,原型进气道隔离段出口大尺度类圆形低总压区被分割成两个小尺度低总压区,有效提升了进气道流场均匀度。在研究范围内,VG高度和安装角影响进气道流动特性,随着VG高度与安装角增大,其诱导的反向漩涡增强,流场均匀度提升,总压恢复系数下降。与原型进气道相比,设计状态,通流条件下VG进气道隔离段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与畸变指数DC_(60)分别下降0.54%,36.8%;84,141倍反压条件下,VG进气道隔离段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分别上升4.60%,12.0%;有效改善了进气道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式进气道 涡流发生器 流动控制 流向涡 扫掠激波/边界层干扰
下载PDF
壁面粗糙度对隔离段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计算
5
作者 张凡 周少伟 +2 位作者 王艳华 李于来 戴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5-1734,共10页
针对粗糙度对隔离段性能影响,本文开展了不同粗糙度大小、不同粗糙度分布对相同背压下隔离段内激波串发展以及对隔离段出口气流参数影响的数值计算。隔离段进口马赫数2.0,总压0.82 MPa,总温840 K。研究结果表明:与光滑壁面相比,整体布... 针对粗糙度对隔离段性能影响,本文开展了不同粗糙度大小、不同粗糙度分布对相同背压下隔离段内激波串发展以及对隔离段出口气流参数影响的数值计算。隔离段进口马赫数2.0,总压0.82 MPa,总温840 K。研究结果表明:与光滑壁面相比,整体布置粗糙度时,边界层转捩提前,激波串起始位置向上游移动,隔离段出口气流参数下降;当粗糙带布置在50S时,随着粗糙度的增加,激波串起始位置后移;当粗糙带布置在70S时,随着粗糙度的增加,隔离段出口气流总压恢复系数升高。因此,合理布置粗糙度位置及大小能够使隔离段具有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段 气动性能 粗糙度 流动控制 边界层转捩 激波 流动损失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多层隔爆结构对威力可控战斗部能量输出的影响
6
作者 于佳鑫 李伟兵 +2 位作者 李军宝 毕伟新 罗渝松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42,共10页
为实现战斗部毁伤威力的可控输出,利用隔爆装置将炸药分隔开,形成一种轴向多层复合装药结构,通过转换3种起爆方式调节爆轰炸药比例,从而实现毁伤威力的3档可控输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隔爆材料性能及多层介质间阻抗匹配模式对冲击... 为实现战斗部毁伤威力的可控输出,利用隔爆装置将炸药分隔开,形成一种轴向多层复合装药结构,通过转换3种起爆方式调节爆轰炸药比例,从而实现毁伤威力的3档可控输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隔爆材料性能及多层介质间阻抗匹配模式对冲击波衰减性能的影响,进而将效果最优的3层隔爆结构应用于威力可控战斗部,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其3档威力区分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隔爆装置所占空间一定时,合理选择隔爆材料组成3层隔爆结构的隔爆性能优于双层隔爆结构,较单层结构有很大提升;对于双层隔爆结构阻抗逆序形式比顺序形式对冲击波的衰减作用更强;3种起爆方式下破片最大初速分别为1 500 m/s、2 000 m/s和2 300 m/s,壳体总能量分别为9.27 Terg、26.45 Terg和34.87 Terg。所提出的3层隔爆结构可有效减少装药空间的浪费,应用于威力可控战斗部后可有效实现3档威力的可控输出且区分度良好,为威力可控战斗部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力可控战斗部 多层介质隔爆结构 冲击波衰减 起爆方式
下载PDF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shock-wave/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with and without Spark Jet control 被引量:10
7
作者 Yang Guang Yao Yufeng +3 位作者 Fang Jian Gan Tian Li Qiushi Lu Lipe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17-629,共13页
The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an active control device "'Spark Je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hock-induced separation control are studied using large-eddy simu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base flow is the interaction ... The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an active control device "'Spark Je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hock-induced separation control are studied using large-eddy simu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base flow is the interaction of an oblique shock-wave generated by 8° wedge and a spatially-developing Ma = 2.3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The Reynolds number based on the incoming flow property and the boundary layer displacement thickness at the impinging point without shock-wave is 20000. The detailed numerical approaches were presented. The inflow turbulence was generated using the digital filter method to avoid artificial temporal or streamwise periodicity. The , merical results including velocity profile, Reynolds stress profile, skin friction, and wall pressure were sys- tematically validated against the available wind tunne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measure- ments of the same flow condition.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trol of flow separation due to the strong shock-viscous interaction using an active control actuator "'Spark Jet'" was conducted. The single-pulsed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vice was obta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 Both instantaneous and time-averaged flow fields have shown that the jet flow issuing from the actuator cavity enhances the flow mixing inside the boundary layer, making the boundary layer more resis- tant to flow separation. Skin friction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shows that the separation bubble length is reduced by about 35% with control exe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eddy simulation shock-wave: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Spark Jet control
原文传递
一种进气道内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的新方法及其流动机理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悦 谭慧俊 +1 位作者 张启帆 程代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针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内经常存在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壁面鼓包的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概念,并对相关流动机理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形鼓包通过其迎风侧的预增压作用,外凸段膨胀波束对反射激... 针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内经常存在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壁面鼓包的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概念,并对相关流动机理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形鼓包通过其迎风侧的预增压作用,外凸段膨胀波束对反射激波的削弱作用,以及膨胀波束对边界层气流的加速作用来对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进行抑制;当激波入射点位于鼓包背风侧膨胀波区时,鼓包对边界层分离的抑制效果明显,并且适当增加鼓包高度可增加其抑制效果;对于鼓包迎风侧型线,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较小的内凹段曲率,同时在外凸段上其最大曲率点应尽量与激波入射点靠拢,而对于背风侧型线的设计则应选择相近的外凸段和内凹段曲率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 可变形鼓包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磁流体流动控制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程邦勤 孙权 +2 位作者 苏长兵 李益文 喻永贵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总结了国内外磁流体(MHD)流动控制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磁流体流动控制的3个典型实验:调节超音速进气道激波系结构,抑制流体边界层分离,减弱诱导激波强度;对磁流体流动控制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说明放电等离子体能在激励区产生高温等离... 总结了国内外磁流体(MHD)流动控制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磁流体流动控制的3个典型实验:调节超音速进气道激波系结构,抑制流体边界层分离,减弱诱导激波强度;对磁流体流动控制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说明放电等离子体能在激励区产生高温等离子体层,由于局部气体高温高压诱导出激波,形成虚拟尖劈,从而改变原有流场结构,施加磁场的主要用途是对放电电弧施加宏观的洛仑兹体积力,控制电弧运动的方向。最后,总结了磁流体流动控制的优势,并对国内MHD流动控制在航空工程上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流动控制 高超声速 激波 边界层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推覆体构造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以龙门山推覆体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言志信 马国哲 +4 位作者 龙哲 段建 任志华 彭宁波 刘子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4-493,共10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害调查及分析表明,目前以活动断裂和历史地震调查为重点的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方法存在漏判与误判特大地震问题,从而为工程安全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以龙门山活动推覆体为例,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岩...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害调查及分析表明,目前以活动断裂和历史地震调查为重点的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方法存在漏判与误判特大地震问题,从而为工程安全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以龙门山活动推覆体为例,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岩体结构控制论、拜尔利定律等普适性原理对龙门山地壳岩体结构力学特征、控震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与地震震级的线性相关性、地震震级与抗震设防烈度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对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推覆体型活动地块边界带中的滑脱层是对推覆体区域构造稳定性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构造结构面——控震结构面,地震震级与滑脱层的埋深、抗剪切强度存在显著相关性:8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20km、7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14km、6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10km,据此对研究区及邻近的古地震进行了深度核定,圈定了龙门山活动推覆体—岷山地块的6级以上强震可能发生的范围、对应Ⅶ-Ⅺ度的抗震设防烈度范围。此研究成果弥补了以往根据活动断裂-发震断裂-历史最大震级与对应地震烈度评价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因历史地震资料疏漏不全、活动断裂带研究平面与深度范围局限以及忽视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岩体力学实质而导致评价结果常常出现误判与漏判的诸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体 边界带 控震结构层 剪切滑移 区域构造 稳定性 活动地块
下载PDF
洛仑兹力控制高超声速进气道边界层分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纬仪 张新宇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空间HLLE格式、时间LU-SGS推进、sst-kω湍流模型、多块结构网格程序,对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MHD)控制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边界层分离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不施加控制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壁面静压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采用空间HLLE格式、时间LU-SGS推进、sst-kω湍流模型、多块结构网格程序,对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MHD)控制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边界层分离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不施加控制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壁面静压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进气道喉道处分离区占据喉道高度的1/3左右。通过施加MHD控制,消除了进气道内部的边界层分离,总压恢复系数从0.502提高到0.56,喉道处流场畸变系数减小了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MHD流动控制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边界层分离 数值仿真
下载PDF
高超声速进气道附面层分离无源被动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纬仪 张堃元 金志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60,共6页
为了控制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唇口反射激波诱导的附面层分离,根据其流动特征,提出了附面层泄除-吹除互相驱动的自适应、无源、被动控制方案。并采用空间HLLE格式、LU-SGS隐式推进、多块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程序对该流动现象... 为了控制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唇口反射激波诱导的附面层分离,根据其流动特征,提出了附面层泄除-吹除互相驱动的自适应、无源、被动控制方案。并采用空间HLLE格式、LU-SGS隐式推进、多块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程序对该流动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施加自适应无源被动控制后,分离区长度减小为无控制时的45%,控制区域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场均匀性提高。从而证实了自适应、无源、被动控制抑制高超声速进气道附面层分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被动控制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下载PDF
热激励在超声速进气道内对激波诱导的边界层分离的控制机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严红 王松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6-813,共8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马赫5的超声速进气道内,热激励对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控制机理。研究了热激励器放热功率(E)、热激励器展向放置数目(N)和热激励器到控制激波的距离(S)三个参数在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控制和边界层分离改善中的...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马赫5的超声速进气道内,热激励对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控制机理。研究了热激励器放热功率(E)、热激励器展向放置数目(N)和热激励器到控制激波的距离(S)三个参数在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控制和边界层分离改善中的表现。分别针对以下四种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1)E=2k W、N=2、S=0.02m;2)E=3k W、N=2、S=0.02m;3)E=2k W、N=3、S=0.02m;4)E=2k W、N=2、S=0m。分析发现:在以上四种条件下,均可观察到热激励在控制激波和改善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上有着显著的效果。热激励器的放热功率对激波的控制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本文所考虑的热激励能量范围内,放热功率越大,原激波角的改变越大,最终分离区的改变越明显;展向放置的热激励器数目N影响着输入到流场的能量密度,并且N越大,壁面附近的激波面越趋于平面。尽管N对上壁面沿展向的压力分布无明显影响,但对上壁面分离区大小有明显的影响;对比条件1和4下的计算结果,发现S=0.02m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而S=0m时流场结构几乎没有变化,这就表明热激励器必须放置在控制激波上游的一定距离处才会有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励器 激波控制 边界层分离 超声速进气道 流动控制
下载PDF
一种抑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新型无源被动控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苏纬仪 张堃元 金志光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8-743,共6页
为了探索一种抑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新型无源、被动控制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分别对压缩拐角和激波入射平板两种典型流动的附面层分离进行了无源被动控制的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新型无源被动控制方法消除了20... 为了探索一种抑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新型无源、被动控制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分别对压缩拐角和激波入射平板两种典型流动的附面层分离进行了无源被动控制的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新型无源被动控制方法消除了20°压缩拐角流动所产生的分离泡;对激波入射平板所诱导的附面层分离,采用的自适应无源控制方法可将分离区长度减小为无控制时的58%、总压恢复可比无控制时提高7.2%、x=0.85m截面最大回流速度较无控制时减小了69.3%。从而验证了无源被动抑制控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被动控制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跨音速翼型上的激波/边界层干扰自适应控制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侠 蒋金贵 +1 位作者 张绵纯 肖林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0-65,共6页
在激波区使用自适应壁对跨音速翼型上的激波/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干扰)进行控制,可改变机翼的气动性能。这种被动控制可通过在翼型的激波区开一凹腔,其上覆盖一弹性橡胶膜柔壁来实现。本文给出用Navier-Stokes(N-S... 在激波区使用自适应壁对跨音速翼型上的激波/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干扰)进行控制,可改变机翼的气动性能。这种被动控制可通过在翼型的激波区开一凹腔,其上覆盖一弹性橡胶膜柔壁来实现。本文给出用Navier-Stokes(N-S)方程数值模拟这一自适应控制翼型的跨音速粘性绕流,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本特殊情况(物面边界局部地区在求解过程中有变化)的处理办法。并探讨了自适应柔壁对当代跨音速翼型绕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边界层干扰 翼型 跨音速流动
下载PDF
具有无源控制空腔时正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德旺 R.包宁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1-384,共4页
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B/L代数湍流模型计算了具有无源控制空腔时正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方法可较准确地预测激波结构、激波与附面层干扰区流动基本特征及波后流动分离状态、激波位置、波前... 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B/L代数湍流模型计算了具有无源控制空腔时正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方法可较准确地预测激波结构、激波与附面层干扰区流动基本特征及波后流动分离状态、激波位置、波前马赫数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干扰 控制问题 湍流 边界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人字形小肋”对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刚 文波 +1 位作者 张扣立 杨彦广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4,共8页
在曼彻斯特大学跨声速风洞开展激波/边界层干扰及"人字形小肋"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在马赫数1.85流场条件下,应用高速纹影、油流、皮托压力测量和基于压敏漆的壁面压力测量技术,研究"人字形小肋"流动控制方法对激波... 在曼彻斯特大学跨声速风洞开展激波/边界层干扰及"人字形小肋"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在马赫数1.85流场条件下,应用高速纹影、油流、皮托压力测量和基于压敏漆的壁面压力测量技术,研究"人字形小肋"流动控制方法对激波/边界层干扰的流动分离结构与尺寸、压力分布特性与波系特征等影响。结果显示激波/边界层干扰诱发流动分离,分离区呈现三维特征,在"人字形小肋"的作用下,分离线呈现"波浪"形且整体向上游移动,干扰区流向尺寸增大,分离区高度减小且长度略增大,再附区的压力极值降低,这些特征与叶片、尖楔等微涡发生器的影响趋势相反。下一步工作中,拟针对"人字形小肋"开展参数优化研究,"人字形小肋"可能成为降低激波/边界层干扰诱发的高热流载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形小肋 激波/边界层干扰 流动控制 风洞实验 压敏漆
下载PDF
激波-边界层被动控制概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奇正 路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8-103,共6页
本文通过运载火箭模型的跨声速风洞试验,研究了运用激波-边界层被动控制降低模型表面脉动压力和阻力的效果,并得出了开孔区表面的开孔率、开孔方式和空腔深度对脉动压力系数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激波-边界层被动控制的机理。
关键词 激波 边界层 干扰 脉动压力
下载PDF
吹除法对斜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润鹏 朱卫兵 +1 位作者 黄舜 陈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73,共8页
为了对进气道内斜激波/边界层干扰进行控制,采用RSM模型,以二维平板/楔结构为基础,研究了斜激波冲击平板诱导边界层分离现象,探讨了吹除状态下流场波系结构和壁面参数分布,分析了吹除位置和总压对分离区及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吹除... 为了对进气道内斜激波/边界层干扰进行控制,采用RSM模型,以二维平板/楔结构为基础,研究了斜激波冲击平板诱导边界层分离现象,探讨了吹除状态下流场波系结构和壁面参数分布,分析了吹除位置和总压对分离区及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吹除控制之后,流场参数得到了有效改善,吹除喷嘴靠近分离区,吹除效果更好.吹除总压并不是越高吹除效果就越好,存在一个最佳吹除压力,该压力就是使吹除喷嘴出口气流达到近似音速,这一结论如进一步得到实验证实,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除式边界层控制 激波 边界层
下载PDF
一种新型超弹吸能鞋垫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瑞萍 祁珊珊 +1 位作者 高漫 章娅菲 《中国皮革》 CAS 2020年第4期27-31,36,共6页
利用纳米流控系统特殊的能量吸收/转换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弹吸能鞋垫。该超弹吸能鞋垫内填充了蜂窝状骨架,蜂窝状骨架内包覆有由疏水性纳米多孔材料和功能流体组成的纳米流控能量吸收/转换系统。介绍了新型超弹吸能鞋垫的减震机理,... 利用纳米流控系统特殊的能量吸收/转换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弹吸能鞋垫。该超弹吸能鞋垫内填充了蜂窝状骨架,蜂窝状骨架内包覆有由疏水性纳米多孔材料和功能流体组成的纳米流控能量吸收/转换系统。介绍了新型超弹吸能鞋垫的减震机理,当鞋垫受到外界冲击时,随着外界压力对鞋垫的加载和卸载,非浸润性液体进出纳米多孔材料的疏水微孔中,实现能量的存储、释放和消耗,从而使得鞋垫对于人体足部的反冲力减小。新型超弹吸能鞋垫的吸能层能够通过自身体积变化缓冲起跳落下时的冲击力,在提高鞋垫的减震性能及舒适度的同时减小运动人员下肢运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弹吸能鞋垫 吸能层 纳米流控系统 减震 设计与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