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ibutions to Hom-Schunck optical flow equations-part I: Stability and rate of convergence of classical algorithm 被引量:2
1
作者 DONG Guo-hua AN Xiang-jing FANG Yu-qiang HU De-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09-1918,共10页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which implies converg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ir classical iterativ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using methods of heat equations and energy integral after embedding the discrete iterat...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which implies converg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ir classical iterativ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using methods of heat equations and energy integral after embedding the discrete iteration into a continuous flow.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depends explicitly on smoothness of the image sequence, size of image domain, value of the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and finally discretization step. Specifically, as the discretization step approaches to zero, stability holds unconditionally. The analysis also clarifies relations among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the original variation formulation and the PDE system. The proper regularity of solution and natural images is briefly surveyed and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claims both on convergence and exponenti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low Hom-Schunck equations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convergence convergence rate heat equations energy integral and estimate Gronwall inequality natural images REGULARITY
下载PDF
变截面半圆通道内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工水力性能研究
2
作者 彭斌 孙振豪 +2 位作者 朱兵国 施佳宝 张朋成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2,共10页
建立了不同半圆通道的数学和物理模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在等截面半圆通道、渐扩型和渐缩型通道内的热工水力换热性能,并分析了不同通道和压力对S-CO_(2)在变截面半圆... 建立了不同半圆通道的数学和物理模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在等截面半圆通道、渐扩型和渐缩型通道内的热工水力换热性能,并分析了不同通道和压力对S-CO_(2)在变截面半圆通道内的热工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均匀截面半圆通道,渐扩型通道恶化传热,渐缩型通道强化传热;入口和出口半径比为1.0:0.5的渐缩型半圆通道的总体换热系数最大提升了39.93%,流动传热综合性能评价因子PEC最大为1.346;当压力越靠近临界压力或热通量较低时,传热性能越高。最后,从场协同性和湍动能分布的角度解释了渐缩型变截面通道强化传热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S-CO_(2)循环系统冷却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渐扩型通道 渐缩型通道 传热强化 湍流 场协同
下载PDF
Distinct and shared endothermic strategies in the heat producing tissues of tuna and other teleosts 被引量:1
3
作者 Baosheng Wu Xueli Gao +19 位作者 Mingling Hu Jing Hu Tianming Lan Tingfeng Xue Wenjie Xu Chenglong Zhu Yuan Yuan Jiangmin Zheng Tao Qin Peidong Xin Ye Li Li Gong Chenguang Feng Shunping He Huan Liu Haimeng Li Qing Wang Zhenhua Ma Qiang Qiu Kun W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2629-2645,共17页
Although most fishes are ectothermic,some,including tuna and billfish,achieve endothermy through specialized heat producing tissues that are modified muscles.How these heat producing tissues evolved,and whether they s... Although most fishes are ectothermic,some,including tuna and billfish,achieve endothermy through specialized heat producing tissues that are modified muscles.How these heat producing tissues evolved,and whether they share convergent molecular mechanisms,remain unresolved.Here,we generated a high-quality genome from the mackerel tuna(Euthynnus affinis)and investigated the heat producing tissues of this fish by single-nucleus and bulk RNA sequencing.Compared with other teleosts,tuna-specific genetic variation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muscle differentiation.Single-nucleus RNA-seq revealed a high proportion of specific slow skeletal muscle cell subtypes in the heat producing tissues of tuna.Marker genes of this cell subtyp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elative sliding of actin and myosin,suggesting that tuna endothermy is mainly based on shivering thermogenesis.In contrast,cross-species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ndothermy in billfish relies mainly on 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Nevertheless,the heat producing tissues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do share some tissue-specific genes,including vascular-related and mitochondrial genes.Overall,although tunas and billfishes differ in their thermogenic strategies,they share similar expression patterns in some respects,highlighting the complexity of convergent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HERMY TUNA convergent evolution divergent strategies heat producing tissues
原文传递
冷却条件下渐扩/渐缩管内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的传热特性
4
作者 朱兵国 何吉祥 +1 位作者 徐进良 彭斌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2-1072,共11页
采用SSTk-ω湍流模型,数值计算了冷却条件下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SCO_(2))在三种水平管(等截面管、渐扩管和渐缩管)内的传热特性,研究了不同运行参数(压力、质量流量及热通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截面管相比,渐扩管有效地强... 采用SSTk-ω湍流模型,数值计算了冷却条件下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SCO_(2))在三种水平管(等截面管、渐扩管和渐缩管)内的传热特性,研究了不同运行参数(压力、质量流量及热通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截面管相比,渐扩管有效地强化了传热,采用渐扩管时,SCO_(2)的总传热系数最大提高了47.98%。然而,相比等截面管,渐缩管却削弱了传热。最后,从类冷凝和湍流场分布的角度阐明了传热强化的物理机理。为SCO_(2)冷却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渐扩/渐缩管 传热强化 类冷凝 湍流
下载PDF
强化传热管内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亚君 欧阳荣 +1 位作者 邓先和 李志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3,48,共4页
对普通缩放管、改型缩放管和光滑管进行了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得到了这三种传热管的沸腾换热系数与热流密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普通缩放管和改型缩放管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系数分别是光滑管的 1 .0 6倍和 1 .2 5倍 ,改型缩... 对普通缩放管、改型缩放管和光滑管进行了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得到了这三种传热管的沸腾换热系数与热流密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普通缩放管和改型缩放管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系数分别是光滑管的 1 .0 6倍和 1 .2 5倍 ,改型缩放管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系数比普通缩放管提高 1 8% ,并分析了改型缩放管比普通缩放管沸腾换热性能好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改型缩放管 沸腾 换热
下载PDF
渐扩渐缩波纹通道内脉动流的传热强化 被引量:28
6
作者 谢公南 王秋旺 +1 位作者 曾敏 罗来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曲线坐标系下压力与速度耦合的SIMPLER算法,数值研究了周期性渐扩渐缩波纹通道内脉动流动与换热情况,流动RP数的范围为10~1000,Pr数为0.7。计算考察了不同愚数、脉动频率以及振幅对通道内强化传热和压力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 采用曲线坐标系下压力与速度耦合的SIMPLER算法,数值研究了周期性渐扩渐缩波纹通道内脉动流动与换热情况,流动RP数的范围为10~1000,Pr数为0.7。计算考察了不同愚数、脉动频率以及振幅对通道内强化传热和压力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稳态下如数大于40以后,流动出现分离,胎数大于600以后,流动显得复杂和混乱:受入口脉动流的影响,通道内的旋涡发生周期性的脱落、增长和迁移,从而增强了流体之间的扰动和掺混,强化了传热;传热的强化效果随着流动如数、脉动频率以及振幅的增大而增强;另外,流动阻力随着无量纲时间呈正弦规律变化,但与脉动频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换热 周期性渐扩渐缩波纹通道 脉动流动 传热强化
下载PDF
缩放管污垢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建国 徐志明 +1 位作者 周立群 杨善让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6-688,共3页
在流速0.34 m/s,管外水浴温度60℃和相同管内工质入口温度的条件下,分别在实验室进行了缩放管及其对应光管管内污垢的对比实验。实验的污垢种类是浓度为1000 mg/L的MgO颗粒污垢、硬度800 mg/L的人工硬水作为工质的CaCO3析晶污垢和MgO颗... 在流速0.34 m/s,管外水浴温度60℃和相同管内工质入口温度的条件下,分别在实验室进行了缩放管及其对应光管管内污垢的对比实验。实验的污垢种类是浓度为1000 mg/L的MgO颗粒污垢、硬度800 mg/L的人工硬水作为工质的CaCO3析晶污垢和MgO颗粒与CaCO3析晶混合污垢。结果表明,缩放管具有较好的阻垢性能,但诱导期小于对应光管的诱导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传热 污垢
下载PDF
缩放管内间隔插入旋流片的复合强化传热 被引量:7
8
作者 洪蒙纳 邓先和 +1 位作者 黄阔 李志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9,25,共5页
为了获得较好的传热性能,提出一种在缩放管内间隔插入旋流片的复合强化传热方法,对以4种不同间隔插入旋流片的缩放管进行了传热与流阻实验研究,并与普通光滑圆管、缩放管空管、内插旋流片的光滑圆管三种结构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获得较好的传热性能,提出一种在缩放管内间隔插入旋流片的复合强化传热方法,对以4种不同间隔插入旋流片的缩放管进行了传热与流阻实验研究,并与普通光滑圆管、缩放管空管、内插旋流片的光滑圆管三种结构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3 400<Re<20 000),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强化传热效果增强;缩放管内插入长68mm、旋转角为180°的旋流片,当旋流片间隔为700mm时,其强化传热性能最佳,传热综合因子分别比光滑圆管、缩放管空管、内插旋流片的光滑圆管提高了21%、15%和16%,说明缩放管内间隔插入旋流片,具有良好的复合强化传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旋流片 缩放管
下载PDF
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的复合强化传热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杨君 邓先和 李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90-2193,共4页
提出了由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的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结构,对壳程工质为空气时,4种类型旋流片和空心环分别支撑缩放管管束的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进行了相互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工质为空气时,270-20.3、180-20.3两种旋流片分别... 提出了由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的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结构,对壳程工质为空气时,4种类型旋流片和空心环分别支撑缩放管管束的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进行了相互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工质为空气时,270-20.3、180-20.3两种旋流片分别与缩放管管束配合,均具有优良的复合强化传热性能。尤其是270-20.3旋流片与缩放管管束配合,当Reynolds数为2000~20000时,其强化传热综合评价因子比空心环与缩放管管束配合时平均高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片 缩放管 管束 强化传热
下载PDF
1979年5月东南亚夏季风的建立和青藏高原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辉 宋正山 朱抱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58-866,共9页
东南亚夏季风开始于5月,它是大气环流向夏季环流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用FGGE-IIb全球网格点资料,分析1979年4月26日到5月25日,大范围(40°S~50°N,30~160°E)温度、湿度和风场... 东南亚夏季风开始于5月,它是大气环流向夏季环流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用FGGE-IIb全球网格点资料,分析1979年4月26日到5月25日,大范围(40°S~50°N,30~160°E)温度、湿度和风场变化特征,计算了垂直速度、辐散风场、热源和水汽汇收支,研究了东南亚夏季风的性质和来源,其中着重分析了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与东南亚夏季风建立的关系。东南亚夏季风建立的主要因素是中纬度的环流形势,来自热带海洋的西南气流和青藏高原的作用。东南亚夏季风开始时,高空大气环流发生调整,青藏高原上空为波脊,两侧为波槽。低空东南亚夏季风区的辐合气流有四个来源:1)同经度范围的偏南辐散风,2)高原南侧的偏西辐散风,3)高原东侧的偏北辐散风,4)西太平洋上的偏东辐散风。分析表明,东南亚夏季风降水受高原西南侧的中纬度西风带波动影响。低空西南气流来源于80~120°E的南半球热带地区,西南气流输送水汽并且加强低空辐合。主要的热源位于东南亚,主要是潜热释放形成的,它是驱动东南亚夏季风环流的主要机制。整个分析期,青藏高原是一热源,抬升的感热加热和动力作用形成和维持了高原上空的高压脊和两侧的波槽,从而有助于东南亚夏季风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青藏高原 热源 水汽汇 水汽辐合 季风
下载PDF
几种强化传热管的流阻和传热性能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亚君 李军 +1 位作者 邓先和 李志武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4年第5期5-7,共3页
对螺旋槽管、横纹管和 2种不同结构尺寸的缩放管进行了流阻和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得到了这 4种强化管的流阻和传热系数 ,并与光滑管进行了对比。通过综合评价 ,在实验范围内 ,其综合性能按优劣依次为螺旋槽管、横纹管、缩放管 1、缩放管 2。
关键词 传热管 螺旋槽管 横纹管 缩放管 流阻
下载PDF
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Ⅰ) 场协同控制机理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颖 邓先和 丁小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59-1763,共5页
通过对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模拟研究 ,考察了热边界层厚度、湍流强度及时均速度与时均温度梯度之间夹角的变化规律 ,得出了影响对流换热强度的场协同作用沿流动方向的分布规律 .通过讨论两种不同结构尺寸缩放管的换热情况 ,发现流... 通过对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模拟研究 ,考察了热边界层厚度、湍流强度及时均速度与时均温度梯度之间夹角的变化规律 ,得出了影响对流换热强度的场协同作用沿流动方向的分布规律 .通过讨论两种不同结构尺寸缩放管的换热情况 ,发现流体在收缩段可获得较好的场协同作用 ,增强换热能力 ,而在扩张段场协同作用的效果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湍流换热 场协同
下载PDF
缩放管内带衰减性自旋流的复合强化传热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喜玉 邓先和 陈庆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7,34,共5页
以水、质量分数50%和85%的甘油为工质,对缩放管内分别插入的10种不同结构形式旋流片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流量范围内,以传热强化综合因子η为目标,在水为介质下,η均小于1,不适用。在质量分数50%甘油为工质下,旋... 以水、质量分数50%和85%的甘油为工质,对缩放管内分别插入的10种不同结构形式旋流片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流量范围内,以传热强化综合因子η为目标,在水为介质下,η均小于1,不适用。在质量分数50%甘油为工质下,旋流片的扭率为2.52,旋转角为180°,间距为383 mm时,η最大,在1.08—1.12;在质量分数85%甘油为工质下,旋流片的扭率为2.02,间距为288 mm,旋转角为180°时,η最大,在1.17—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旋流片 复合强化传热
下载PDF
矩形自支撑缩放管换热器强化传热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焦凤 邓先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76-2385,共10页
在新型换热器——矩形自支撑缩放管换热器的基础上,通过FLUENT软件利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在缩放段长度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缩放节距及缩放肋高对换热器管程、壳程及整体综合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缩放管的优化尺寸。研究表明... 在新型换热器——矩形自支撑缩放管换热器的基础上,通过FLUENT软件利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在缩放段长度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缩放节距及缩放肋高对换热器管程、壳程及整体综合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缩放管的优化尺寸。研究表明:对于换热器管程和壳程,缩放节距l越小,换热效果越好,阻力也越大,壳程在l=16.5mm时综合传热性能达到最佳,而管程则在l=9mm时综合传热性能最好;缩放肋高h越大,二者的换热效果越好,阻力也由于管子的粗糙程度增加而变大,此时综合传热性能管程在h=1.25mm时最好,壳程则在h=0.5mm时最好。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缩放节距与缩放肋高的增加,管程和壳程通道内的回流区不断增加,在回流区的增加造成阻力增加的同时,也改善了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协同性,从而使二者的传热性能增强。最后将管程和壳程作为一个串联的整体进行综合考虑,得到整个换热器的综合传热性能在l=15mm,h=0.75mm时达到最佳,综合因子η=1.136~1.155(壳侧Re=27900~41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支撑 缩放管 强化传热 场协同 结构优化
下载PDF
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Ⅱ) 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颖 邓先和 丁小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64-1767,共4页
根据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场协同控制机理 ,提出一种强化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改型结构 ,即保持肋高和肋距不变的前提下 ,采用平直连接收缩段和扩张段的方式 ,延长收缩段的长度 ,相应缩短扩张段的长度 ,增强管内速度场与温度梯... 根据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场协同控制机理 ,提出一种强化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改型结构 ,即保持肋高和肋距不变的前提下 ,采用平直连接收缩段和扩张段的方式 ,延长收缩段的长度 ,相应缩短扩张段的长度 ,增强管内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作用 .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 ,这种新的结构可优化缩放管中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协同关系 ,提高Nusselt数 4 6 7%~ 8 34% ,但同时也增大了阻力 7 87%~ 15 2 2 % (Re=1 5×10 4~ 5× 10 4) .与惯用的优化缩放管结构 (收缩段为扩张段 2倍 )相比较 ,改型后的缩放管的Webb性能因子 η=1 0 0 8~ 1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结构优化 换热 流动阻力
下载PDF
发散与收敛:技术关联度的演变趋势分析——以全球太阳能技术的专利计量为例 被引量:24
16
作者 栾春娟 刘则渊 王贤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95,共9页
探索和测度技术关联度及其引起的发散与收敛,对于深化技术发展的连锁模式,把握技术体系或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以全球太阳能技术领域的专利计量为案例,借助技术共类分析方法,运用平均技术共类伙伴... 探索和测度技术关联度及其引起的发散与收敛,对于深化技术发展的连锁模式,把握技术体系或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以全球太阳能技术领域的专利计量为案例,借助技术共类分析方法,运用平均技术共类伙伴和平均技术共类指数两个指标,分析和测度技术关联度的演变过程,不仅直接显示了太阳能技术在技术发散性和收敛性之间的张力中不断进步的特征,而且定量地表征和揭示了技术关联度的连锁变化所引起的发散性与收敛性两种并行不悖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关联度 技术的发散与收敛 共类分析 技术共类伙伴 技术共类指数 太阳能技术
下载PDF
考虑导热对流和辐射作用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壁温计算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友宏 李江宁 才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5-641,共7页
基于N-S方程求解了包括引射流、加力燃烧室在内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内外流一体化的流场,建立了考虑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作用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各层壁温分布的计算模型,包括隔热屏、喷管筒体、外调节片三层结构.对某航空发动机进行了多... 基于N-S方程求解了包括引射流、加力燃烧室在内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内外流一体化的流场,建立了考虑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作用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各层壁温分布的计算模型,包括隔热屏、喷管筒体、外调节片三层结构.对某航空发动机进行了多工况计算,燃气的物性随压力、温度和油气比的变化采用了一系列精度较高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密度求解器求解包含引射流在内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内外流一体化的跨声速流场是成功的.隔热屏和收扩喷管筒体沿流向温度逐渐升高,喷管筒体壁温在喉部达到最大,在扩张段逐渐降低;收扩喷管外调节片壁温与收扩喷管筒体的壁温变化规律相同,但是壁温最大值则位于喉部前某一位置.计算结果与经过试验验证程序的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收扩喷管 跨声速流场 壁温 辐射换热 导热 对流换热
下载PDF
不同结构参数缩放管传热综合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志静 王大成 冯敏 《压力容器》 2013年第11期37-41,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不同肋高和扩缩比的先扩后缩型和先缩后扩型两类缩放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管内流体流动状况、传热及阻力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先扩后缩型缩放管的传热综合性能比先缩后扩型缩放管好;通过比较,得到肋高e=1.0、扩缩...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不同肋高和扩缩比的先扩后缩型和先缩后扩型两类缩放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管内流体流动状况、传热及阻力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先扩后缩型缩放管的传热综合性能比先缩后扩型缩放管好;通过比较,得到肋高e=1.0、扩缩比γ=2的缩放管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数值模拟 传热综合性能 肋高 扩缩比
下载PDF
插入物对新型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焦凤 邓先和 宋鹏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6-802,共7页
在新型换热器——自支撑矩形缩放管换热器的基础上,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其壳程内分别插入传统插入物(旋流片)和新型插入物(折板)后传热性能与流动特性的变化,研究的雷诺数(Re)变化范围为27900~41900。结果表明,与空... 在新型换热器——自支撑矩形缩放管换热器的基础上,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其壳程内分别插入传统插入物(旋流片)和新型插入物(折板)后传热性能与流动特性的变化,研究的雷诺数(Re)变化范围为27900~41900。结果表明,与空管缩放管换热器相比,插入旋流片和折板的换热器壳程的传热系数随Re的增大分别增加了31.07%~33.08%和38.01%~46.74%;插入物在提高传热系数的同时也引起了通道内压降的增大,插入旋流片和折板时通道内压降分别增加了69.32%~77.42%和68.49%~87.16%;插入折板后壳程通道内的综合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插入旋流片的,无插入物时则最差。提高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关键是要改善通道两侧缩放管处的传热性能,减小速度场与温度场间的协同角是增强换热器传热性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支撑 缩放管 强化传热 插入物
下载PDF
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传热与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宇翔 邓先和 +2 位作者 张连山 焦凤 杨志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31,47,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以水为工质,研究了湍流时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管间的传热综合性能,并与无支撑光滑管管束、无支撑缩放管管束及旋流片支撑光滑管管束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其传热综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旋流片支撑缩... 通过数值模拟,以水为工质,研究了湍流时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管间的传热综合性能,并与无支撑光滑管管束、无支撑缩放管管束及旋流片支撑光滑管管束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其传热综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间流体速度场与温度场之间的协同性。结果表明:旋流片支撑急扩慢缩型缩放管管束相对急缩慢扩型具有更好的传热综合性能,且都比旋流片支撑光滑管管束的传热综合性能好,但二者都没有对应的无支撑缩放管管束综合性能好;具有小角度跟大扭率结构的旋流片更有利于旋流片支撑管束传热综合性能的提高;相对旋流片支撑光滑管管束与无支撑缩放管管束,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强化传热的原因在于传热场协同的增强作用更为明显。考虑管间支撑物支撑管束与抗振的必要性,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是一种高效的壳程强化传热措施,文中条件下通过优化,最大传热综合性能能达到1.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缩放管 旋流片 场协同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