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与退耕还林时空变化研究——以延河流域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卫建军 李新平 +1 位作者 杨勤科 梁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随着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利用中巴卫星数据CBERS对陕北延河流域下游近10a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延河下河地区林地面积增加了8%,草地增加了2... 随着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利用中巴卫星数据CBERS对陕北延河流域下游近10a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延河下河地区林地面积增加了8%,草地增加了20%,耕地减少了38%,并且有1.03%的耕地变为林地,57.49%的耕地变为草地。实现了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为黄土丘陵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调查及动态监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CBERS 土地利用变化 退耕还林草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退耕还林后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态势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苏鑫 王继军 +1 位作者 李慧 牛艳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6-190,共5页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该县收入结构由1990年的种植业:畜牧业:工副业:林业为31.5:7:10.5:1;演变为2006年的3.4:3.2:3.4:1;土地利用结构由1999的耕地:林地:人工草地为1:2:5调整为2006年的1:1...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该县收入结构由1990年的种植业:畜牧业:工副业:林业为31.5:7:10.5:1;演变为2006年的3.4:3.2:3.4:1;土地利用结构由1999的耕地:林地:人工草地为1:2:5调整为2006年的1:14:10。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人口、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畜牧业收入、工副业收入、人均纯收入、粮食单产和森林覆盖率等8个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阶段:1990—1996为第二阶段初期,1997—2002为第二阶段中后期,2003—2006为第三阶段初期。针对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实现农业资源与产业的优化耦合,需要调整林分结构,发展林草及其相关产业,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增加劳务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演变过程 发展阶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吴起县
下载PDF
延安示范区土地利用与退耕还林的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国建 张晓萍 +1 位作者 李锐 杨勤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418-422,共5页
以航片等资料为基础,借助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并且首次引入退耕指数、退耕弹性系数等指标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评价。... 以航片等资料为基础,借助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并且首次引入退耕指数、退耕弹性系数等指标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评价。揭示了该区各类用地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以及退耕还林的强度和规模。阐明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退耕还林的关系特点,为区域水土保持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区 时空变化 延安 2000-2003年 土地可持续利用 遥感影像解译 数理统计方法 空间分析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类型 退耕还林工作 土地利用变化 数量变化 空间特征 生态建设 弹性系数 区域差异 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
下载PDF
长江流域陡坡耕地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新卫 张定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10,共4页
基于县域坡耕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分析了长江流域15°以上陡坡耕地资源数量与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当前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不宜耕种部分生态退耕和不退耕部分治理改造两个方面对长江流域陡坡耕地资源持续利用进行... 基于县域坡耕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分析了长江流域15°以上陡坡耕地资源数量与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当前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不宜耕种部分生态退耕和不退耕部分治理改造两个方面对长江流域陡坡耕地资源持续利用进行探讨,确定了近期合理的生态退耕规模与科学退耕方式,并分析比较了未退陡坡耕地治理改造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耕作措施的适用性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耕地 持续利用 生态退耕 治理改造 长江流域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程度研究——以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国建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4-279,共6页
文章在分析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退耕指数、退耕影响系数等指标研究退耕还林草对示范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示范区已退耕坡耕地36.07%,平均每年退耕12.02%,... 文章在分析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退耕指数、退耕影响系数等指标研究退耕还林草对示范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示范区已退耕坡耕地36.07%,平均每年退耕12.02%,全区的退耕影响系数高达4.76,该结果表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很大,它推动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分乡镇的研究显示,退耕对示范区各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除2个乡镇的退耕影响系数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外,其他7个乡镇都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示范区 土地利用 退耕还林草 时空变化 退耕指数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下陕北养羊业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
6
作者 权松安 王继军 +2 位作者 田发展 薛瑞 彭珂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283-285,295,共4页
陕北老区养羊业发展历史悠久,养羊业是其畜牧主导产业中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人们经常强烈地干预着的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经济子系统之一。在全面分析陕北老区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加入WTO新形... 陕北老区养羊业发展历史悠久,养羊业是其畜牧主导产业中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人们经常强烈地干预着的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经济子系统之一。在全面分析陕北老区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加入WTO新形势对该区养羊业的影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后,认为现阶段陕北养羊业必须放弃传统的放牧养羊生产体系,提出发展高效设施养羊是实现陕北老区养羊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禁牧 退耕还林还草 WTO 养羊业 陕北老区
下载PDF
中国退耕还林(草)的发展历史阶段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彭珂珊 王继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土地荒漠化是我国21世纪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近几年来水旱灾害频发和沙尘风暴加剧的根源,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在分析了国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建国5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的5个阶段,可供决策部门在制订计划时参考。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工程 发展阶段 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完善的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前提 被引量:6
8
作者 姚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8-270,共3页
1999年以来,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开展的退耕还林的试点工作,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第一批退耕还林工程现已进入成果巩固阶段,但是,原有的政策措施已不适应成果... 1999年以来,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开展的退耕还林的试点工作,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第一批退耕还林工程现已进入成果巩固阶段,但是,原有的政策措施已不适应成果巩固阶段的要求。为把退耕还林工作扎实、稳妥、健康地向前推进,必须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的政策措施。针对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后续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科学规划 后续政策
下载PDF
搞好退耕还林需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有华 王晓斌 刘润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通过对山西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两年来各种情况的调查,考虑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因素,提出搞好退耕还林需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是:吃饭问题,烧柴问题,花钱问题,林权证的发放问题,生态林转移支付与永续利用问题,污染防治问题,替代产业扶... 通过对山西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两年来各种情况的调查,考虑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因素,提出搞好退耕还林需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是:吃饭问题,烧柴问题,花钱问题,林权证的发放问题,生态林转移支付与永续利用问题,污染防治问题,替代产业扶持问题,生态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解决 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