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8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uencing Factors of Load Carrying Capacity and Cooperative Work Laws of Metro Uplift Piles
1
作者 Bo Liu Haoran Li Shuya Liu 《Structural Durability & Health Monitoring》 EI 2020年第3期249-264,共16页
The buoyancy of groundwater can reduce th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cause the metro tunnels to float as a whole,which threatens the safety of structures seriously.Therefore,uplift piles are set up to improve t... The buoyancy of groundwater can reduce th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cause the metro tunnels to float as a whole,which threatens the safety of structures seriously.Therefore,uplift piles are set up to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In this paper,FLAC3D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calculation models of pile foundation.The bearing failure process of uplift piles was simula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single pile load bearing capacity as well as the cooperative work laws of pile groups.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of pile top under different length-diameter ratios,pile soil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pile types are obtained,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creasing the length-diameter ratio and the pile-soil interface roughness properdly can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uplift piles.Besides,changing the shapes of constant pile section can also improve it,which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concerning of saving material cost.In the loading process of pile groups,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corner pile is the biggest,the side pile is the next,and the center pile is the smallest.The d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ile top are as follows:the center pile is the biggest,the side pile is the next,and comer pile is the smallest.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the uplift resistance of group piles can be enhanced pertinently,and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up lift piles in the actual engine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ift pile length-diameter ratio utimate bearing capacity cooperative work
下载PDF
Robot Position Control Using Force Information for Cooperative Work in Remote Robot Systems with Force Feedback
2
作者 Satoru Ishikawa Yutaka Ishibashi +1 位作者 Pingguo Huang Yuichiro Tateiw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This paper proposes robot position control using force information for cooperative work between two remote robot systems with force feedback in each of which a user operates a remote robot by using a haptic interface ... This paper proposes robot position control using force information for cooperative work between two remote robot systems with force feedback in each of which a user operates a remote robot by using a haptic interface device while observing work of the robot with a video camera.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by experiment. As cooperative work, we deal with work in which two robots carry an object together. The robot position control using force information finely adjusts the position of the robot arm to reduce the force applied to the object. Thus, the purpose of the control is to avoid large force so that the object is not broken. In our experiment, we make a comparison among the following three cases in order to clarify how to carry out the control effectively. In the first case, the two robots are operated manually by a user with his/her both hands. In the second case, one robot is operated manually by a user, and the other robot is moved automatically under the proposed control. In the last case, the object is carried directly by a human instead of the robot which is operated by the user in the second case. As a result,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ntrol can help each system operated manually by the user to carry the object smooth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Robot System Haptic Interface Device Force Feedback cooperative work Robot Position Control EXPERIMENT
下载PDF
DEEPER WATERS OF 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Interview with Yu Xingjun,Chinese leader of the Joint Working Group for Lancang-Mekong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
3
作者 Yu Xingjun 《China Report ASEAN》 2020年第1期16-17,共2页
The 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LMC)mechanism was inspired by water and prioritizes water conservation.The two LMC summits both proposed enhancing cooperation i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 The 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LMC)mechanism was inspired by water and prioritizes water conservation.The two LMC summits both proposed enhancing cooperation i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Lancang-Mekong region.To help the general public around the world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ancang-Mekong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 and pool strength to support such cooperation,China Report ASEAN interviewed Yu Xingjun,senior counsel at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s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hinese leader of the Joint Working Group for Lancang-Mekong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s and achievements of Lancang-Mekong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IEW cooperATION working
下载PDF
Holding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Deng Xiaoping Theory,Striving Hard to Promote Actively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Work Report at the Third Membership Congress of the CCPIT and CCOIC
4
《China's Foreign Trade》 1998年第7期3-4,共2页
Atthebeginningof1992,ComradeDengXiaopingvisitedSouthChinaandmadeanimportantspeech,pointingouttotheentirePart... Atthebeginningof1992,ComradeDengXiaopingvisitedSouthChinaandmadeanimportantspeech,pointingouttotheentirePartyandthepeopleof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 cooperATION REPORT ECONOMIC THIRD Actively
下载PDF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orking for World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12th Sino-German Human Rights Symposium, July 13, 2014
5
作者 Cui Yuyi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4年第5期2-4,共3页
The 12th Sino-German Human Rights Symposium opened today in Beijing. On behalf of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warmest con- gratulations on the opening of the forum, extend my welco... The 12th Sino-German Human Rights Symposium opened today in Beijing. On behalf of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warmest con- gratulations on the opening of the forum, extend my welcome to Ms. Herta Daeubler-Gmelin and other German friends and my gratitude to symposium organizers and all participants for your long-term contribution to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in human rights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12th Sino-German Human Rights Symposium working for World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July 13
下载PDF
Work in Cooperation for A New Chapter in the Caus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Speech by Yang Jiechi,Vic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Inaugural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
6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6年第4期5-6,共2页
Mr Chairman, I would like to start by congratulating you,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 ment, on your assumption of the Chair of the inaugural ses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ouncil. I have every confidence that unde... Mr Chairman, I would like to start by congratulating you,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 ment, on your assumption of the Chair of the inaugural ses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ouncil. I have every confidence that under your able leadership this session will be success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ch by Yang Jiechi Vic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Inaugural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 work in cooperation for A New Chapter in the Caus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跨专业合作中的角色共识与角色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芳 孔春燕 何龙韬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年第2期32-42,共11页
随着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已经对其形成了具有一定共性的角色期待,跨专业合作因此成为可能。然而,医务社会工作在跨学科团队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仍然是角色共识不足,角色实践与角色期待差距明显,难以深度融入医疗体系... 随着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已经对其形成了具有一定共性的角色期待,跨专业合作因此成为可能。然而,医务社会工作在跨学科团队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仍然是角色共识不足,角色实践与角色期待差距明显,难以深度融入医疗体系。文章通过2023年在上海、湖北和广东三地开展问卷调查和对某市6家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部2022年的年终总结报告进行分析发现,推动医务社会工作跨专业合作发展需要同时克服外生性障碍和内生性缺陷,医务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发展是跨专业合作的核心基础,而突破瓶颈的内生性路径在于制度化知识的生产和临床技术的自主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跨专业合作 角色共识 角色实践
下载PDF
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引领“三全育人”实施路径探索
8
作者 胡红钱 徐文杰 +1 位作者 郭菲菲 郑玲玲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8期180-183,188,共5页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但党建与业务工作、思想工作的融合是一个难点问题。高校教工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广大教职工和师生的纽带和桥梁,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支部党...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但党建与业务工作、思想工作的融合是一个难点问题。高校教工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广大教职工和师生的纽带和桥梁,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支部党员教师的双重身份要求其既承担党建与业务工作,又肩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该文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新时代党建要求,挖掘教师党支部在“三全育人”中的党建引领不足,探索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教师党支部的“三全育人”功能,服务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党支部 三全育人 党建 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新型阻尼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的工作机制及理论计算方法
9
作者 王永胜 郭文祥 +2 位作者 张晓研 潘远文 王彦兵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22,共12页
为解决泥石流冲击作用下传统格栅坝容易损坏问题,提出新型阻尼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阐述了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利用力法、变形协调方程与温克尔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新结构耗能与复位阶段各构件的力学计算模型,给出了立柱埋深的计算... 为解决泥石流冲击作用下传统格栅坝容易损坏问题,提出新型阻尼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阐述了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利用力法、变形协调方程与温克尔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新结构耗能与复位阶段各构件的力学计算模型,给出了立柱埋深的计算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新结构的力学特性,并将理论计算与模拟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新型阻尼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基于柔性消能理念,通过迎流面格栅与阻尼耗能撑杆协同变形来消耗泥石流冲击能量,与传统泥石流格栅坝相比,大大提高了抗冲击性能;(2)新型阻尼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受力分耗能与复位两阶段,耗能阶段变形协调使最边跨横梁在滑移支座端内力急剧突变,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复位阶段顶层竖杆与横梁内力大于其他层,应重点验算;(3)理论计算与有限元模拟的各构件内力变化趋势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可为新型阻尼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新型阻尼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 工作机制 内力计算 协同受力
下载PDF
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降温效果及力学机理研究
10
作者 董建华 师利君 吴晓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05,共1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通风降温、支挡锚固和减胀减震功能的新型框架通风锚杆冻土边坡支护结构,并阐述其工作机理。基于传热学和自然对流理论,建立新型框架通风锚杆与土体换热的计算模型,对其降温效果进行了分析;基于Winkler理论,建立冻胀...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通风降温、支挡锚固和减胀减震功能的新型框架通风锚杆冻土边坡支护结构,并阐述其工作机理。基于传热学和自然对流理论,建立新型框架通风锚杆与土体换热的计算模型,对其降温效果进行了分析;基于Winkler理论,建立冻胀和融沉阶段新型框架通风锚杆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力学简化计算模型,分析冻胀和融化阶段新型框架通风锚杆受力性能。结合算例,采用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分析了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的热学和力学效应,并通过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对比,对所提出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新型框架通风锚杆能够充分发挥冷季吸收冷量冻结土体、暖季屏蔽热量保护冻土的作用,并逐年抬升冻融交界面;②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结构支护效果良好,能够减弱土体冻胀作用,提高多年冻土边坡的稳定性;③所提出简化计算方法以期为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边坡 新型框架通风锚杆 自然对流 协同工作 融沉固结
下载PDF
“钟摆逻辑”:有限结构化的村务工作模式——基于湖北S村的经验研究
11
作者 张文明 刘江 《地方治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65-77,M0004,共14页
我国村级组织具有复杂性,在村务工作的组织模式、规范要求和具体内容等层面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发现,基层的村务工作呈现出明显的“钟摆逻辑”,即面对常规任务和特殊任务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在处理常规任务时,运用分工合作的模式,将任... 我国村级组织具有复杂性,在村务工作的组织模式、规范要求和具体内容等层面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发现,基层的村务工作呈现出明显的“钟摆逻辑”,即面对常规任务和特殊任务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在处理常规任务时,运用分工合作的模式,将任务进行条线分割,主要采用坐班制、固定工作场所及规则治理等手段;而面对特殊任务时,则结成“行动班子”,以团结合作、工作动员等方式来应对。这种在常态模式与动员模式之间的切换使得村务工作处于有限结构化的状态,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钟摆逻辑 村务工作 有限结构化 分工合作体 任务共同体
下载PDF
考虑智能网联车辆影响的八车道高速公路施工区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12
作者 过秀成 肖哲 +2 位作者 张一鸣 张叶平 许鹏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59,共7页
为提升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运行效率及安全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选取智能驾驶模型和真车试验模型,分别对传统人工车辆和智能网联车辆的跟驰行为进行建模,构建了以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为效率指标... 为提升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运行效率及安全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选取智能驾驶模型和真车试验模型,分别对传统人工车辆和智能网联车辆的跟驰行为进行建模,构建了以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为效率指标、瓶颈路段速度标准差为安全指标的复合奖励值,利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分车道动态求解最佳限速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在不同智能网联车辆渗漏率条件下均能有效提升交通流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且在智能网联车辆渗漏率较低时,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当智能网联车辆渗漏率为1.0时,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提升10.1%,瓶颈路段速度标准差均值下降68.9%;当智能网联车辆渗漏率为0时,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提升20.7%,瓶颈路段速度标准差均值下降78.1%.智能网联车辆的引入能够提升至多52.0%的瓶颈下游路段交通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限速控制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八车道高速公路施工区 智能网联车辆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下载PDF
农业物料移运机器人协同作业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万金 李儒 +2 位作者 郝钦磊 曹雏清 赵立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8,共17页
为了解决机器人将农产品从收获场所转移到仓库或运输车辆存在的移动轨迹和作业轨迹相对独立且耗时长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物料移运机器人,并提出一种物料移运机器人协同作业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法,获得机器人作业系统和行驶系统协同作业... 为了解决机器人将农产品从收获场所转移到仓库或运输车辆存在的移动轨迹和作业轨迹相对独立且耗时长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物料移运机器人,并提出一种物料移运机器人协同作业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法,获得机器人作业系统和行驶系统协同作业的时间最优轨迹。该方法建立机器人协同作业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对物料移运机器人开展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并基于Lyapunov理论设计控制律减少跟踪误差,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和ADAMS联合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轨迹规划方法可使机器人在抓放料协同作业和避障协同作业中取得平滑且时间最优的运动轨迹,机器人各关节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曲线变化平缓,两履带牵引力满足机器人的要求且可快速稳定跟踪时间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移运机器人 轨迹规划 时间最优 协同作业 A*算法
下载PDF
医社协同与社区智慧健康小屋:分级诊疗路径再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玉霞 马洪波 米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38-1644,共7页
背景分级诊疗自实施以来进展缓慢,其中对多元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全面性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目的通过分析分级诊疗中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探讨能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重路径的机制创新方案,通过政策创新和路径创新,助力多元主体... 背景分级诊疗自实施以来进展缓慢,其中对多元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全面性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目的通过分析分级诊疗中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探讨能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重路径的机制创新方案,通过政策创新和路径创新,助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优化分级分流的就医秩序。方法于2022-10-10—2023-03-20选取2个国内先进城市的先进城区(X市S区和N市H区)为典型调研区,通过滚雪球抽样和目的抽样法,选取典型调研区内36位不同利益相关者(涉及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三级医院管理者、三级医院专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全科医生、健康社工师、患者等7类主体)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度访谈,运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分析方法,分析7大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纠葛和掣肘及其对分级诊疗就医秩序健康发展的制约,以探索分级诊疗的机制困境;并对X市S区和N市H区实施健康社工和社区智慧健康小屋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的典型利益相关者的访谈记录进行文本分析,以对比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深度访谈结果显示,“利益相关程度、实施意愿程度、受实施影响程度和对实施影响力”4大维度是影响7类主体实施分级诊疗的主要方面,7大主体有各自利益立场,对分级诊疗起到不同程度的助力和阻力作用,多元主体之间难以形成协同机制是问题的关键。试点地区通过推行社区智慧健康小屋、健康社会工作及其形成的医社协同新机制,有助于增强7大主体的利益相关性,实现更好的分级诊疗秩序。结论社区智慧健康小屋是医社协同新机制的物化空间,健康社工师是新机制的链接点和赋能者。借助于社区智慧健康小屋的新载体和健康社工师的新力量,建构以健康社会工作为中心的医社协同新路径,能实现就医人口的基层前置,对形成分级诊疗的就医秩序起到“增能导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治理 分级诊疗 医社协同 社区智慧健康小屋 健康社会工作
下载PDF
空间站机械臂人机系统设计与验证
15
作者 朱超 薛书骐 +4 位作者 胡成威 王春慧 吴志红 李德伦 谭丽芬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在充分调研国际空间站机械臂人机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空间站机械臂人机协同作业需求,建立了空间站机械臂“管理-设计-验证”全周期人机设计体系,通过人机项目规划、人机功能分配等管理要素,针对性地开展了空间机械臂人机系统详细... 在充分调研国际空间站机械臂人机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空间站机械臂人机协同作业需求,建立了空间站机械臂“管理-设计-验证”全周期人机设计体系,通过人机项目规划、人机功能分配等管理要素,针对性地开展了空间机械臂人机系统详细设计,最后,从仿真分析、地面验证、在轨验证三大方面对人机系统进行了全要素全流程的验证,结果表明空间站机械臂人机系统设计合理,可应用于后续航天员出舱活动,保障航天员出舱活动安全、高效。研究结果将为空间机械臂人机系统设计与验证提供体系借鉴和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机械臂 人机系统 协同作业 地面验证 出舱任务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办公流程任务分配优化
16
作者 廖晨阳 于劲松 乐祥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7-498,共12页
在办公平台中存在异构流程任务大量并行的情况,不仅需要任务执行者具有较强的能力,也对协同调度系统的性能提出了要求。采用强化学习(RL)算法,结合协作配合度、松弛度等定量分析,并基于马尔可夫博弈理论提出多智能体博弈模型,实现以总... 在办公平台中存在异构流程任务大量并行的情况,不仅需要任务执行者具有较强的能力,也对协同调度系统的性能提出了要求。采用强化学习(RL)算法,结合协作配合度、松弛度等定量分析,并基于马尔可夫博弈理论提出多智能体博弈模型,实现以总体流程配合度和最大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的优化调度系统,提高了总体执行效率。以真实的业务系统流程作为实验场景,在相同的优化目标下,对比D3QN等3种深度强化学习(DRL)算法和基于蚁群的元启发式算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任务调度 马尔可夫博弈 深度强化学习 协作度
下载PDF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情报改革:措施、动因与影响
17
作者 和晓强 金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60,47,共8页
[研究目的]印度总理莫迪执政以来,在国家安全情报领域采取一些新措施,推动印度情报改革的进程。系统梳理总结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情报改革有助于了解把握印度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变化,及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对现有... [研究目的]印度总理莫迪执政以来,在国家安全情报领域采取一些新措施,推动印度情报改革的进程。系统梳理总结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情报改革有助于了解把握印度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变化,及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对现有文献资料包括印度官方信息、媒体报道、相关学术论著的梳理,结合情报学和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情报改革的措施、动因与影响。[研究结论]莫迪政府通过改革情报工作体制机制、调整情报机构组织职能、推动国际情报合作、运用先进科技成果提升情报工作能力等措施较为有效地推动了印度情报改革的进程。莫迪政府情报改革的动因既来自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需要,又来自于莫迪力图使情报机构服务于其国内执政的目的,还来自于提升印度国际影响力的考虑。调整后的印度情报工作质效有所提高,情报系统在印度的政治地位进一步强化,情报工作对于印度国家安全和大国战略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然而,这些改革措施也带来印度“情报政治化”、加剧印太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性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迪政府 情报改革 印度情报工作 国家安全 情报合作
下载PDF
国家安全视阈下情报公私合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百茹峰 苏志远 郝志恒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2,共7页
[研究目的]在公共事业领域中,基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参与的公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在国家安全视阈下,情报工作存在公私合作的实践基础,对此开展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国... [研究目的]在公共事业领域中,基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参与的公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在国家安全视阈下,情报工作存在公私合作的实践基础,对此开展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家安全中情报公私合作的理论阐释、文本结构、价值基础和实践保障展开探究。[研究结论]源于行政场域的公私合作模式,在国家安全情报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公私合作模式在《国家情报法》等法律中有结构性的文本体现。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的公私合作模式具有人民性、系统性与能动性的价值基础。应当在国家安全的宏观框架内,完善公私合作的微观设计,协同构建法律体系,衔接贯通管理机制,管控执行程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情报 情报工作 公私合作 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
19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祝超 刘伯权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5,共10页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形成合理破坏模式的关键。该文通过与普通地震动对比,阐明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谐振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及经验模态分解初步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受低频特性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与底层倾覆力矩占比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最大框架剪力分担率所在楼层与普通地震动相比出现下移,且当峰值加速度增至400 gal时,SRC框架中下部楼层剪力分担率超过40%,底部倾覆力矩占比超过70%,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SRC框架将难以保证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激励频率对于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与振型参与方式有关,低频激励(周期为0.5倍~2.0倍结构基本周期)下结构响应主要受低阶振型主导;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分量是导致框架剪力分担率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 协同工作 剪力分配 希尔伯特-黄变换
下载PDF
基于误差补偿的多模态协同交通流预测模型
20
作者 吴宇轩 虞慧群 范贵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78-2890,共13页
交通流量因受周期性特征、突发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现有模型的预测精度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多模态协同交通流预测模型(Multimodal Collaborativ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Error Compensatio... 交通流量因受周期性特征、突发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现有模型的预测精度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多模态协同交通流预测模型(Multimodal Collaborativ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Error Compensation,MCEC).针对传统预测模型不能兼顾时间序列和协变量的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特征拓展方法,该方法引入聚类算法得到节假日标签特征,将拥堵指数、交通事故图、天气信息作为拓展特征,对特征进行多尺度分解.在训练阶段,为达到充分学习各部分数据、最优匹配模型的效果,采用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 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限制动态时间规整技术(Dynamic Time Warping,DTW)以及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设计了多模态协同模型训练.在误差补偿阶段,将得到的相应过程值输入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误差补偿模块,对各分量的误差进行学习、补偿,并重构得到预测结果.使用公开的高速公路数据集对MCEC进行验证,在多个时间间隔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CEC在交通流量预测中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达到17.02%,比LSTM-SVR、ConvLSTM(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T-GCN(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MFFB(Multi-stream Feature Fusion Block)、Transformer等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MCEC模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误差补偿 多模态协同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