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Results by Means Universal Frame of Reference
1
作者 Karol Szostek Roman Szostek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7年第11期1868-1883,共16页
It is commonly thought that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from 1887 and Kennedy-Thorndike experiment from 1932 demonstrated that the universal frame of reference (ether) does not exist and that the velocity of light... It is commonly thought that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from 1887 and Kennedy-Thorndike experiment from 1932 demonstrated that the universal frame of reference (ether) does not exist and that the velocity of light in vacuum is absolutely constant. The analysis of this experiment l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STR). The article explains why Michelson-Morley and Kennedy-Thorndike experiments could not detect the universal frame of reference. In this article, a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 of time and position than the Lorentz transformation is derived on the basis of the geometric analysis of the Michelson-Morley and Kennedy-Thorndike experiments. The transformation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universal frame of reference (UFR) exists. UFR is a frame of reference in which the velocity of light is constant in every direction. In inertial frames of reference moving in the UFR, the velocity of light may be different. The article has derived the formula for relative speed and patterns for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speed of light that can be measured in the inertial system. Finally, the anisotropy of the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has been explained by using the presented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body kinematics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anisotropy of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is the Doppler effect for observer moving in the U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matics of Bodies UNIVERSaL frame of Reference coordinate and Time Transformation One-Way Speed of Light anisotropy of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下载PDF
Kane方法的质心坐标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乐生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6-180,共5页
应用Kane方法分析机器人的动力学问题时,采用[1,2]所定义的质心坐标系与Kane所定义的质心坐标系相比,优点在于可以得到计算各杆偏角速度和偏速度以及其他有关参数的递推关系,从而使计算既通用又得到简化。
关键词 动力学 质心坐标系 机器人 Kane法
下载PDF
人体变形中局部坐标系旋转失真问题
3
作者 王成 戴树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2,共5页
分析了人体变形中选取3个基轴构建坐标系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位置-四元数的方法,解决了曲线骨架驱动的旋转失真现象.采用四元数球面线形插值和B样条四元数插值的方法构建人体变形中曲线骨架的局部坐标系,采用位置-四元数-缩放的方... 分析了人体变形中选取3个基轴构建坐标系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位置-四元数的方法,解决了曲线骨架驱动的旋转失真现象.采用四元数球面线形插值和B样条四元数插值的方法构建人体变形中曲线骨架的局部坐标系,采用位置-四元数-缩放的方式代替传统的转化矩阵,通过人体表面顶点在该坐标系下的绑定,实现人体皮肤、肌肉的变形.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局部坐标系的旋转失真现象,适用限制少,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变形 曲线骨架驱动 局部坐标系 虚拟现实
下载PDF
两种CT扫描方式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吕晓彦 吴建军 +1 位作者 汪延明 付成波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CT螺旋扫描与常规扫描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异同点,分析CT螺旋扫描的优势。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扫描一致的情况下,分别用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方式进行。并事先在CT定位体架上不同位置放置3个金属小球测出真实... 目的探讨CT螺旋扫描与常规扫描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异同点,分析CT螺旋扫描的优势。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扫描一致的情况下,分别用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方式进行。并事先在CT定位体架上不同位置放置3个金属小球测出真实坐标值。将CT图象通过联网传到Star-1000型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体架上3个小球的X、Y坐标值两种扫描影响均很小,Z坐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实际值比较都存在同向偏差,常规组好于螺旋组。从图象对比看,螺旋扫描增强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靶区显示率及对比性更清晰,但其密度相似。结论CT螺旋扫描明显优于常规扫描,更有利于确定准确的靶区范围;同时应注意框架坐标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方式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体架坐标值 图象质量
下载PDF
刀架几何误差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建亮 刘润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25-127,153,共4页
系统地分析了普通车床刀架的结构特点,以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原理为基础,以CA6140车床为例,采用Matlab编程建立了该车床刀架系统的几何误差模型。应用人机交互的模式可以对刀架系统进行快速的几何误差建模与分析。其误差敏感性... 系统地分析了普通车床刀架的结构特点,以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原理为基础,以CA6140车床为例,采用Matlab编程建立了该车床刀架系统的几何误差模型。应用人机交互的模式可以对刀架系统进行快速的几何误差建模与分析。其误差敏感性和规律分析结果可以为刀架系统的公差设计、刚度分配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架 几何误差建模 多体系统理论 齐次坐标变换
下载PDF
质心建立附体坐标系的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乐生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53-57,共5页
本文设想在进行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时直接在各杆质心建立附体坐标系,并分析了该类坐标系的建立过程,得到了相邻两杆之间的空间变换关系^(i-l)A_i,最后以斯坦福机械手为例给出其变换结果.
关键词 机器人 质心 附体坐标系 齐次变换
下载PDF
质心坐标系的牛顿-欧拉动力学方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乐生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3-37,共5页
在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中,杆的附件坐标系通常是建立在关节轴线上的.本文采用在机器人各杆的质心建立杆附体坐标系的方法,推导了机器人的牛顿-欧拉动力学递推方程.并以平面两杆机械手为例给出这种方法的结果.
关键词 附体坐标系 变换矩阵 递推方程
下载PDF
金城湾工程整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
8
作者 潘丽芳 《福建建筑》 2014年第11期75-76,69,共3页
百米高层建筑施工采用整体附着式升降式脚手架作为外防护架,适用且安全。本文结合金城湾工程项目,阐述整体附着式升降式脚手架施工技术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架体构成 架体布置 安装 使用
下载PDF
质心坐标系的运动学逆解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乐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8-42,共5页
质心坐标系的运动学逆解由于其空间变换关系中的7个结构参数中有6个是常数且取值总是非常简单以及第4列元素总是包含了第3列元素而使得求解得以简化。求解过程和结果与关节坐标系完全一致。斯坦福机械手的运动学逆解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质心坐标系 空间变换关系 运动学 逆解 机器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