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iO-66-NH_(2)的改性及其吸附Cu^(2+)性能
1
作者 袁近秋 吕章怡 +3 位作者 梁宇宁 毕明春 高彦华 陈颖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的UiO-66-NH_(2),用多巴胺(DA)对其进行后合成改性,制备了UiO-66-NH_(2)/PDA复合材料,用于去除重金属Cu^(2+)。探究了pH、初始ρ(Cu^(2+))、接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u^(2+)...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的UiO-66-NH_(2),用多巴胺(DA)对其进行后合成改性,制备了UiO-66-NH_(2)/PDA复合材料,用于去除重金属Cu^(2+)。探究了pH、初始ρ(Cu^(2+))、接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数据分别符合准二级和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初始ρ(Cu^(2+))=50 mg/L,pH=5.5,t<30 min,Cu^(2+)去除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 Cu^(2+) 吸附 功能化 多巴胺
下载PDF
Cu^(2+)印迹交联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对水中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卢文静 雷超 +3 位作者 万俊力 杨红 龙颖 陈春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70,共6页
研究利用离子印迹技术,以壳聚糖为基材、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得Cu^(2+)印迹交联壳聚糖树脂微球,并用于水中Cu^(2+)的吸附。结果表明,正交实验确定优化的制备条件:壳聚糖质量分数4%、Cu^(2+)印迹量500 mg/L、交联剂1m L。单因素实验确... 研究利用离子印迹技术,以壳聚糖为基材、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得Cu^(2+)印迹交联壳聚糖树脂微球,并用于水中Cu^(2+)的吸附。结果表明,正交实验确定优化的制备条件:壳聚糖质量分数4%、Cu^(2+)印迹量500 mg/L、交联剂1m L。单因素实验确定的吸附条件:p H为5.0、温度25℃时,此时吸附容量可达到95.0 mg/g,显示良好的Cu^(2+)吸附能力。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2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以表面反应过程控制的化学吸附为主,为放热、自发过程;当Zn^(2+)、Cd^(2+)、Pb^(2+)分别与Cu^(2+)共存时,印迹微球对Cu^(2+)的选择吸附系数最大,达到28.7以上,离子选择性极高;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对Cu^(2+)的吸附率仍达到96.8%,材料的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印迹 交联壳聚糖 铜离子 吸附
下载PDF
基于荧光增强机理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Cu^(2+)荧光受体分子的合成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莹莹 杨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58,共5页
设计合成了荧光受体分子1-(2-取代基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1;2,取代基=O—CH3;H),采用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在乙腈中应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Zn2+,Cu2+,Pb2+,Cd2+,Hg2+,Ni 2+,Mg2+和Ca2+)的响应.... 设计合成了荧光受体分子1-(2-取代基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1;2,取代基=O—CH3;H),采用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在乙腈中应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Zn2+,Cu2+,Pb2+,Cd2+,Hg2+,Ni 2+,Mg2+和Ca2+)的响应.结果发现,受体分子1和2均对Cu2+表现出良好的荧光识别作用,尤其是受体分子2,其荧光增强613倍,检测限达到3.05×10-8 mol/L,对Cu2+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实现了基于荧光增强法识别Cu2+.初步探讨了荧光增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荧光增强法 分子识别 1-(2-甲氧基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 1-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
下载PDF
Cu^2+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荧光传感器检测2-巯基苯并噻唑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敏 范哲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3-698,共6页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量子点表面的特定官能团与Cu2+进一步结合后,形成N-GQDs-Cu2+络合物,有效地猝灭了荧光。加入2-巯基苯并噻唑(MBT)时,由于MBT与Cu2+具有强作用力,使得Cu2+从量子点表面解离下来,量...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量子点表面的特定官能团与Cu2+进一步结合后,形成N-GQDs-Cu2+络合物,有效地猝灭了荧光。加入2-巯基苯并噻唑(MBT)时,由于MBT与Cu2+具有强作用力,使得Cu2+从量子点表面解离下来,量子点荧光恢复。据此构建了一种基于Cu2+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高灵敏荧光传感器用于MBT的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MBT在0.4~40.0μmol/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恢复强度呈良好线性,检出限为0.1μmol/L。该方法用于实际水样中MBT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5.0%~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 荧光传感器 铜离子 2-巯基苯并噻唑(MBT)
下载PDF
溶剂热法对V_(2)O_(5)电极材料的改性
5
作者 余张旻 李志义 +2 位作者 魏炜 刘凤霞 刘志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5-199,204,共6页
采用溶剂热法在五氧化二钒(V_(2)O_(5))中掺杂铜离子,研究了不同乙醇与水体积比对产物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醇与水体积比的增大,首次充放电容量不断增加,移动电荷电阻逐渐减小,产物形貌从片状、球状最终变为棒... 采用溶剂热法在五氧化二钒(V_(2)O_(5))中掺杂铜离子,研究了不同乙醇与水体积比对产物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醇与水体积比的增大,首次充放电容量不断增加,移动电荷电阻逐渐减小,产物形貌从片状、球状最终变为棒状。与普通溶剂热法相比,超临界乙醇法制备的产物具有较低的移动电荷电阻(10Ω)和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379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2)O_(5) 超临界流体 溶剂热法 正极材料 铜离子
下载PDF
6-(N,N-Dimethylamino)-2-naphthoylacryl Acid:a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Fluorescent Sensor of Copper(Ⅱ)
6
作者 XIAO Xu-zhi CHEN Peng CHEN He-ru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09-613,共5页
A novel fluorescent probe,6-(N,N-dimethylamino)-2-naphthoylacryl acid(ACADAN)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a fluorescent sensor for Cu^2+ in aqueous media.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of fluorescence signals with... A novel fluorescent probe,6-(N,N-dimethylamino)-2-naphthoylacryl acid(ACADAN)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a fluorescent sensor for Cu^2+ in aqueous media.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of fluorescence signals without causing any discernible change of maximum fluorescence emission wavelength(λ max) was observed upon the addition of Cu^2+.Importantly,ACADAN is capable of recognizing Cu^2+ selectively in aqueous media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biologically relevant metal ions and the prevalent toxic metal ions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high sensitivity(detection limit was 0.1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N N-Dimethylamino)-2-naphthoylacryl acid copper(II) Fluorescent sensor ion recognition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下载PDF
Cu^(2+)-Fenten体系氧化处理1,4-对苯二酚废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兆超 张仑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使用1,4-对苯二酚溶液作为模拟污水,研究了铜离子芬顿体系在各种条件下对污水中1,4-对苯二酚的去除率.控制各变量,开始单因素试验,得出各因素最佳条件.之后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对于处理100 mL的... 使用1,4-对苯二酚溶液作为模拟污水,研究了铜离子芬顿体系在各种条件下对污水中1,4-对苯二酚的去除率.控制各变量,开始单因素试验,得出各因素最佳条件.之后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对于处理100 mL的量、COD为900 mg/L的含1,4-对苯二酚模拟污水,最佳硫酸铜投加使用量为50 mg,反应最佳酸碱度pH=3,最佳过氧化氢使用量为1 mL,最佳七水合硫酸亚铁的使用量为100 mg,最优时间为10 min.在最佳条件下1,4-对苯二酚去除率最高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芬顿体系 1 4对苯二酚废水 单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七水合硫酸亚铁 硫酸铜
下载PDF
胡敏酸改性膨润土同时吸附铜离子和2,4-二氯苯酚 被引量:7
8
作者 郑敏 金晓英 +1 位作者 王清萍 陈祖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67-1770,共4页
从腐殖酸中提取胡敏酸用于改性膨润土,并研究改性膨润土对铜离子和2,4-二氯苯酚混合液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量为4g/L时,在室温和pH值为4~6的条件下,对100mg/L的混合液吸附60min后效果最好。改性土对铜离子最高吸附量达到23m... 从腐殖酸中提取胡敏酸用于改性膨润土,并研究改性膨润土对铜离子和2,4-二氯苯酚混合液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量为4g/L时,在室温和pH值为4~6的条件下,对100mg/L的混合液吸附60min后效果最好。改性土对铜离子最高吸附量达到23mg/g,对2,4-二氯苯酚的最大吸附量达到16mg/g。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以及伪二级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胡敏酸 铜离子 2 4-二氯苯酚 同时吸附
下载PDF
2-(2-喹啉偶氮)-4-甲基-1,3-苯二酚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小茵 黎永坤 +2 位作者 胡秋芬 尹家元 杨光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76-578,共3页
合成了新试剂2-(2-喹啉偶氮)-4-甲基-1,3-苯二酚(QAMDHB),并研究了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2.2磷酸-磷酸二氢钾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存在下,QAMDHB与铜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Waters Porapak^(?)Sep-Park... 合成了新试剂2-(2-喹啉偶氮)-4-甲基-1,3-苯二酚(QAMDHB),并研究了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2.2磷酸-磷酸二氢钾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存在下,QAMDHB与铜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Waters Porapak^(?)Sep-Park-C_(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用乙醇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乙醇相中λ_(max)=550nm,ε=3.92×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0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喹啉偶氮)-4-甲基-1 3-苯二酚 固相萃取 光度法 测定 饮用水
下载PDF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二(2-乙基已基)膦酸体系萃取水溶液中铜离子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左丹英 朱宝库 +1 位作者 王绍洪 徐又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0-154,159,共6页
研究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萃取器中二(2-乙基已基)辟酸萃取金属铜离子的工艺条件以及溶剂夹带,分析了原料的PH值、两相流速、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以及萃取膜面积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速、萃取膜面积对萃取率基本无... 研究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萃取器中二(2-乙基已基)辟酸萃取金属铜离子的工艺条件以及溶剂夹带,分析了原料的PH值、两相流速、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以及萃取膜面积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速、萃取膜面积对萃取率基本无影响,而水溶液的pH值和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的改变使萃取率在40%~99%之间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整个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来源于D2EHPA和Cu^2+的界面配位络合反应阻力,当铜浓度比较高时,传质阻力或传质系数与铜浓度无关,其值基本不变;而当铜浓度降低时,传质阻力随着铜浓度的降低而增大,传质系数则随着铜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膜萃取 铜离子 二(2-乙基已基)膦酸
下载PDF
2′(2呋喃亚甲基)水杨酰腙Schiff碱铜(Ⅱ)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家耀 袁若 +2 位作者 柴雅琴 叶光荣 陈时洪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6-111,共6页
首次研究了以2'-(2-呋喃亚甲基)水杨酰腙Schiff碱铜(Ⅱ)配合物[Cu(Ⅱ)-THBH]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从大到小为:SCN^-,Sa... 首次研究了以2'-(2-呋喃亚甲基)水杨酰腙Schiff碱铜(Ⅱ)配合物[Cu(Ⅱ)-THBH]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从大到小为:SCN^-,Sal^-,CLO4^-,I^-,Br^-,NO3^-,Cl^-,NO2^-,SO3^2-,SO4^2-,H2PO4^-.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10^-1~5.0×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3.4mV/dec(25℃),检测下限为1.2×10^-6mol/L.利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可见光谱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呋喃亚甲基)水杨酰腙Schiff碱铜(Ⅱ)配合物 中性载体 离子选择性电极 硫氰酸根
下载PDF
Ca^(2+)对磁黄铁矿浮选的“屏蔽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卜显忠 冯媛媛 +1 位作者 郑灿辉 高珂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0,44,共5页
以磁黄铁矿纯矿物为研究对象,采用SEM-EDS、ICP和XP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矿浆中Ca^(2+)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产生机制。对比普通水体和高钙水体中磁黄铁矿的浮选效果,发现高钙水体中磁黄铁矿回收率降低了14个百分点。通过多... 以磁黄铁矿纯矿物为研究对象,采用SEM-EDS、ICP和XP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矿浆中Ca^(2+)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产生机制。对比普通水体和高钙水体中磁黄铁矿的浮选效果,发现高钙水体中磁黄铁矿回收率降低了14个百分点。通过多种检测分析手段证明Ca^(2+)能够在磁黄铁矿被氧化后的表面上形成一层CaSO_4薄膜,这层亲水薄膜极大地阻碍了CuSO_4对磁黄铁矿的活化,进而导致难以在高钙水体中浮选磁黄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黄铁矿 钙离子 浮选脱硫 高钙水体 浮选 硫酸铜
下载PDF
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电极的研制(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志勇 冯丽娟 向灿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
首次研究以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电极,其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 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次序为:SCN-,I-,Cl O4-,Sal-,Br-,NO2-,Cl-,SO32-,NO3-... 首次研究以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电极,其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 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次序为:SCN-,I-,Cl O4-,Sal-,Br-,NO2-,Cl-,SO32-,NO3-,SO24-.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10-1~4.0×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8.5 mV/dec(25℃),检测下限为2.0×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电极的反Hof meister选择性行为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制备简单、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等优点.将电极应用于实验室废水和人的尿液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5-溴亚水杨基)-2 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 硫氰酸根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
下载PDF
N,N-双(2-氨基苯基)草酸二酰胺合铜(Ⅱ)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宁 王秀玲 江璠 《化学传感器》 CAS 2005年第3期58-60,共3页
该文以 N,N-双(2-氨基苯基)草酸二酰胺合铜(Ⅱ)[Cu(Ⅱ)-BAPO]为中性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硫氰酸根(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 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的离子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SCN^->ClO_4^->I^->SM^->NO_3^-&g... 该文以 N,N-双(2-氨基苯基)草酸二酰胺合铜(Ⅱ)[Cu(Ⅱ)-BAPO]为中性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硫氰酸根(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 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的离子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SCN^->ClO_4^->I^->SM^->NO_3^->Cl^->NO_2^->CH_3COO^->SO_4^(2-)>F^->PO_4^(3-)。该电极在 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0×10^(-5)~1.0×10^(-1)mol/L SCN^-浓度范围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67.5 mV/pSCN^-(25℃),检测下限为4.0×10^(-6)mol/L。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以及配合物本身的结构对电极电位响应行为的作用机理。将该电极用于废水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双(2-氨基苯基)草酸二酰胺合铜(Ⅱ)中性载体 离子选择性电极 硫氰酸根 铜(Ⅱ)配合物 离子电极 中性载体 氨基苯基 二酰胺 高选择性 草酸
下载PDF
卤离子溶液中(NH_2)_2CS对Cu阳极溶解的缓蚀作用
15
作者 李亮 王超 陈慎豪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1-214,共4页
运用恒电位稳态极化和暂态极化技术研究了 (NH2 ) 2 CS在中性NaF、NaCl、NaBr及KI溶液中对金属Cu阳极溶解的缓蚀作用 .通过比较Cu在卤离子溶液与含 (NH2 ) 2 CS卤离子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解释了 (NH2 ) 2 CS的缓蚀机制 ;并研究了扫描... 运用恒电位稳态极化和暂态极化技术研究了 (NH2 ) 2 CS在中性NaF、NaCl、NaBr及KI溶液中对金属Cu阳极溶解的缓蚀作用 .通过比较Cu在卤离子溶液与含 (NH2 ) 2 CS卤离子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解释了 (NH2 ) 2 CS的缓蚀机制 ;并研究了扫描速率对形成CuX膜的峰电位和峰电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离子溶液 (NH2)2CS 缓蚀 扫描速率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Ni 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 for simultaneous fluo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Fe^(3+)and Cu^(2+)ion facilely
16
作者 Siyuan Sun Yang Sun +4 位作者 Fan Yang Sai Che Xiaoyun Zhang Ge Zhang Yongfeng Li 《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 CSCD 202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A novel Ni 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Ni-CQDs)fluorescence probe was synthesized by facile electrolysis of monoatomic Ni dispersed porous carbon(Ni–N–C).The obtained Ni-CQDs showed a high quantum yield of 6.3%with th... A novel Ni 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Ni-CQDs)fluorescence probe was synthesized by facile electrolysis of monoatomic Ni dispersed porous carbon(Ni–N–C).The obtained Ni-CQDs showed a high quantum yield of 6.3%with the strongest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peaks of 360 nm and 460 nm,and maintained over 90%of the maximum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n a wide p H range of 3–12.The metal ions detectability of Ni-CQDs was enhanced by Ni doping and functional groups modification,and the rapid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Fe^(3+)and Cu^(2+)ions was achieved with Ni-CQDs through dynamic and static quenching mechanism,respectively.On one hand,the energy band gap of Ni-CQDs was regulated by Ni doping,so that excited electrons in Ni-CQDs were able to transfer to Fe^(3+)easily.On the other hand,the abundant functional groups promoted the generation of static quenching complexation between Cu^(2+)and Ni-CQDs.In metal ions detection,the linear quantitation range of Fe^(3+)and Cu^(2+)were 100–1000μM(R^(2)=0.9955)and 300–900μM(R^(2)=0.9978),respectively.The limits of detection(LOD)were calculated as 10.17 and 7.88μM,respectively.Moreover,the fluorescence quenched by Cu^(2+)could be recovered by EDTA2-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static quenching complexation.In this way,NiCQDs showed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the two metal ions to a certain degre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e^(3+)and Cu^(2+)coexistent.This work paves the way of facile multiple metal ion detec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lysis Ni doped CQDs Fe^(3+)detection Cu^(2+)detection ions distinction
原文传递
2-巯基苯并咪唑保护的铜纳米团簇的制备及银离子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志锋 陈思颖 +5 位作者 庞姝琳 宋爽 贾康 毛钰瑾 田芳 张彩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7-594,共8页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水合肼为还原剂,“一锅法”合成2-巯基苯并咪唑保护的,高稳定性、强荧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铜纳米团簇(Cu NCs),并用于检测水样中的银离子含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水合肼为还原剂,“一锅法”合成2-巯基苯并咪唑保护的,高稳定性、强荧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铜纳米团簇(Cu NCs),并用于检测水样中的银离子含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铜纳米团簇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光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铜纳米团簇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40和558 nm,在日光灯和紫外灯下分别为无色和橙色。Cu NCs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尺寸大小为2~3 nm。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铜纳米团簇可以选择性地被银离子猝灭,且灵敏度高,线性范围为1~40μmol/L,检测限为0.5μmol/L。该方法用于检测实际水样(自来水、湖水)中银离子的浓度,结果令人满意,表明在环境监测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团簇 2-巯基苯并咪唑 银离子 猝灭
下载PDF
二价铜离子对人胰岛淀粉样蛋白(hIAPP)(11~28)多肽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澄 李琳 +4 位作者 鄢鹏 张楠 陈武超 张公军 周星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人胰岛淀粉样蛋白(hIAPP)与Ⅱ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的致病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如金属离子、pH值和温度等)对hIAPP的聚集过程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多种生物物理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二价铜离子对hIAPP... 人胰岛淀粉样蛋白(hIAPP)与Ⅱ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的致病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如金属离子、pH值和温度等)对hIAPP的聚集过程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多种生物物理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二价铜离子对hIAPP及其片段聚集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硫代黄素T(ThT)荧光的测量表明,铜离子能够明显地抑制hIAPP(11~28)聚集成纤维,其抑制程度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剧。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的结果表明,铜离子能够抑制hIAPP多肽中α螺旋结构向β折叠的转变。另外,氨基酸定点突变实验结果表明,hIAPP(11~28)中的组氨酸(His18)可能对多肽的聚集行为和金属铜离子的相互作用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人胰岛淀粉样蛋白 Ⅱ型糖尿病
下载PDF
脂肪酸-聚醚胺-CO_(2)相行为及萃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桂强 李敏 +2 位作者 李甜 孟祥浩 冯树波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8,共7页
研究了脂肪酸-聚醚胺-水络合溶剂在CO_(2)触发开关作用下的相分离行为、开关性能及萃取水溶液中铜离子效能。通过辛酸-癸酸、辛酸-月桂酸、癸酸-月桂酸3种憎水性低共熔溶剂DES和辛酸、癸酸与聚醚胺D230水溶液配伍构建了系列开关型溶剂,... 研究了脂肪酸-聚醚胺-水络合溶剂在CO_(2)触发开关作用下的相分离行为、开关性能及萃取水溶液中铜离子效能。通过辛酸-癸酸、辛酸-月桂酸、癸酸-月桂酸3种憎水性低共熔溶剂DES和辛酸、癸酸与聚醚胺D230水溶液配伍构建了系列开关型溶剂,并考察了不同脂肪酸与不同浓度聚醚胺D230水溶液配伍形成均相溶液的CO_(2)响应性能。实验发现,聚醚胺D230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0%、13%和15%时,极性逆转导致体系的相行为变化有所不同。借助脂肪酸-聚醚胺-水络合溶剂,实现了脂肪酸DES均相萃取水溶液中铜离子以及与水相的非均相分离萃取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10%聚醚胺D230水溶液与脂肪酸组合具有良好的CO_(2)开关相行为,癸酸-月桂酸DES萃取铜离子的效果最佳。实验表明铜离子萃取率达到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聚醚胺 CO_(2)响应性 低共熔溶剂 均相萃取 非均相分离 铜离子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odifie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Hollow Fibre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被引量:2
20
作者 Laizhou SONG Zunju ZHANG +1 位作者 Shizhe SONG Zhiming GAO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5-60,共6页
A novel thermally 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modify a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hollow fibre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a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pr... A novel thermally 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modify a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hollow fibre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a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prepared condition of the membrane. The optimized dosing of acrylic acid (AA), acrylamide (AM), N, N'- methylenebisacrylamide (NMBA) and potassium persulphate (KSP) designed by ANN was that AA was 40.63 ml/L; AM acted as 6.25 g/L; NMBA was 1.72 g/L and KSP was 1.5 g/L, respectively.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PVDF modified hollow fibre membrane (PVDF-PAA) was investiga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TG)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alysis. The polycrystallinity of the PVDF-PAA membrane was evalu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The complex formation of the modified membrane was ascertain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morphology of the PVDF-PAA membrane was studied by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SEM). The surface compositions of the membrane were analyz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u^2+ ion on the PVDF-PAA hollow fibre membra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iltration hollow fibre membrane Graft 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Acrylic aci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Cu^2+ 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