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BINARY COPPER-BASE ALLOYS
1
作者 Li, Baomian Liu, Hongcheng Li, Anguo Shenyang Institute of Gold Technology, Shengyang 110015,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1993年第3期61-65,共5页
The effect of Al, Zn, Sn, Mn, Si and Ni on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binary copper-base alloys has been researched systemat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alloying elements decrease the red con... The effect of Al, Zn, Sn, Mn, Si and Ni on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binary copper-base alloys has been researched systemat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alloying elements decrease the red content of an alloy at different levels bu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yellow color. Al and Zn enhance the yellow content of an alloy, whereas Sn, Mn, Si and Ni decrease the yellow content. When the alloys with different karat gold colors are imitated, Al and Z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lor mixing elements and Sn, Mn, Si and Ni can be used as auxili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y color alloying elements red CONTENT yellow CONTENT BINARY copper-base ALLOYS zinc aluminum
下载PDF
用于铜离子检测的静电纺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赵美奇 陈莉 +2 位作者 钱现 李晓娜 杜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针对铜离子检测费用高、难以现场检测及检测探针的污染问题,以天然染料紫胶红为铜离子识别单元,聚丙烯腈(PAN)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紫胶红/PAN/PVP纤维膜。借助旋转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X... 针对铜离子检测费用高、难以现场检测及检测探针的污染问题,以天然染料紫胶红为铜离子识别单元,聚丙烯腈(PAN)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紫胶红/PAN/PVP纤维膜。借助旋转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纺丝液中PAN/PVP质量分数及PAN与PVP质量比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纤维膜对铜离子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当PAN/PVP质量分数为10%时,纺丝液黏度为300.0 mPa·s,紫胶红与PAN/PVP基纤维膜复合效果较好,纤维形貌良好,平均直径为(171.6±1.9) nm;当PAN与PVP质量比为7∶3时,纤维平均直径为(149.7±0.7) nm,紫胶红/PAN/PVP纤维膜的水接触角为64.1°;紫胶红/PAN/PVP纤维膜在干扰离子溶液中的色相值与颜色无明显变化,而在铜离子溶液中色相变化明显,且产生由红到黄的颜色响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纤维膜在0.03 mmol/L铜离子溶液中能产生由红到黄的颜色响应,随铜离子浓度递增,纤维膜颜色响应增强,满足复杂水体环境中铜离子的可视化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紫胶红 聚丙烯腈 聚乙烯吡咯烷酮 铜离子检测 颜色响应 纤维膜
下载PDF
高温铜红釉的研制及主要因素对呈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丁二宝 曹春娥 +3 位作者 卢希龙 徐彦乔 陈云霞 沈华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6-60,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出高温铜红釉的基础配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硅钙比、硅铝比及铜锡比对釉面和呈色的影响,采用SEM和色度仪等测试手段对釉的显微结构与呈色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铜红釉呈色良好的配方为:石英35%、高岭土10%、碳酸钙...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出高温铜红釉的基础配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硅钙比、硅铝比及铜锡比对釉面和呈色的影响,采用SEM和色度仪等测试手段对釉的显微结构与呈色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铜红釉呈色良好的配方为:石英35%、高岭土10%、碳酸钙18%、氧化铜0.5%、氧化锡1.2%、钠长石20%、钾长石15%。随硅钙比的升高,釉色由紫蓝色调向红色调变化,并且析晶趋势逐渐变大;硅铝比对釉面呈色影响较大,在硅铝比为12.16时a*为最大值26.93,此时,釉面呈色鲜艳均匀、效果良好。随铜锡摩尔比的增大,色度值a*先增大后减少,在铜锡摩尔比为1.2左右时,釉面呈色效果良好,光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铜红釉 呈色 配料组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uO在釉中的多种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龙龙 王芬 +1 位作者 朱建锋 施佩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5,共4页
钧红及其他铜红釉以其釉色鲜艳红亮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但铜红釉烧成过程中,对气氛温度等因素极其敏感,从而使釉色易于色变而失却美观。本研究以生料石灰碱釉为基础配方,采用三角配料法,以石英,长石,方解石为变量,研究了组成、烧成制度对... 钧红及其他铜红釉以其釉色鲜艳红亮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但铜红釉烧成过程中,对气氛温度等因素极其敏感,从而使釉色易于色变而失却美观。本研究以生料石灰碱釉为基础配方,采用三角配料法,以石英,长石,方解石为变量,研究了组成、烧成制度对铜红釉呈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铜蓝,铜蓝紫及其暗灰釉的形成原因,得出了铜红釉、铜蓝釉的最佳配方;探讨了组成、烧成制度对釉面变色的影响,获得了最佳铜红釉组成与工艺控制条件。通过研究得出,硅和钙的含量对铜红釉的着色有显著影响,硅钙比越小,硅铝比越小,越易形成铜红色;硅铝比越大,釉面易发灰、发黑;硅铝比和硅钙比适中时,形成铜蓝釉和蓝紫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红釉 多种呈色 基础组成 烧成制度 形成机理
下载PDF
钧瓷铜红釉呈色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士兵 刘渝珍 +3 位作者 张茂林 汪丽华 谢亚宁 王昌燧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3-418,共6页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对一枚带红釉的元代钧瓷表面进行了无损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SR-XAFS)。将釉中铜的相关标准谱作线性拟合,并与样品的近边图谱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釉层内,铜的存在状况为:37%的单价铜和63%的零价铜,零价铜主要...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对一枚带红釉的元代钧瓷表面进行了无损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SR-XAFS)。将釉中铜的相关标准谱作线性拟合,并与样品的近边图谱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釉层内,铜的存在状况为:37%的单价铜和63%的零价铜,零价铜主要以金属团簇或多聚体形式存在其中。而在红釉表面,则主要为单价铜。对延展边的处理结果表明,单价铜孤立地镶嵌在玻璃体网格结构中。铜的这些特殊存在形式导致了钧釉独特的光学性质。另外,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SRXFS)分析技术,无损测定了釉中元素的分布特征,最后,尝试对这些复杂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瓷 铜红釉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 成色机理
下载PDF
紫铜化学着古铜色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婕 梁成浩 王鹏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2-15,共4页
对紫铜的化学氧化着古铜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用SEM、EDS和电化学方法对着色后紫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120g/LNaOH,17g/L过一硫酸氢钾复盐(2KHSO5·KHSO4·K2SO4),6g/LK2S2O8,10g/LNa2SO4,室温,... 对紫铜的化学氧化着古铜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用SEM、EDS和电化学方法对着色后紫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120g/LNaOH,17g/L过一硫酸氢钾复盐(2KHSO5·KHSO4·K2SO4),6g/LK2S2O8,10g/LNa2SO4,室温,着色时间15min。经氧化着色后,铜表面的组织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完好,其阳极溶解性能和耐蚀性均得到改善。该工艺所用的着色液维护方便,操作安全,无有害气体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 着色 化学氧化 古铜色 正交试验 形貌 耐蚀性
下载PDF
自还原法制备铜红釉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池 郭晓滨 王晓刚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介绍了自还原法制备低温无铅铜红釉的工艺方法、工艺参数以及影响铜红釉呈色效果的因素。用XRD、SEM、CCM等现代测试技术 ,研究了自还原法生产的铜红釉的呈色机理。
关键词 自还原法 制备 铜红釉 工艺方法 呈色机理 工艺参数 陶瓷釉 烧成气氛
下载PDF
宋代钧窑的工艺创新 被引量:4
8
作者 丁雨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8-40,共3页
钧窑瓷器是我国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瓷器品种,其瓷器生产的工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代钧窑铜红釉与铜红彩的创制、分相釉的大量烧制、厚釉的施用等几项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创新,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且对当时... 钧窑瓷器是我国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瓷器品种,其瓷器生产的工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代钧窑铜红釉与铜红彩的创制、分相釉的大量烧制、厚釉的施用等几项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创新,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且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窑 铜红釉 铜红彩 乳光釉 厚釉 意义
下载PDF
紫铜工艺品表面氧化棕色工艺的改进
9
作者 张道权 朱嫣红 +1 位作者 傅春燕 朱军岷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5-67,共3页
采用二次着色工艺法对紫铜工艺品表面氧化棕色工艺进行了改进,所制备氧化着色膜层具有颜色均匀、附着力强、耐蚀性好、生产成本较低、流程简单等优点,并且操作过程中用水量较少,对环境污染小,具有推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紫铜 氧化棕色 二次着色 氧化膜
下载PDF
现代变色铜红釉的制作工艺与装饰研究
10
作者 揭圣茹 《景德镇陶瓷》 2022年第1期95-98,共4页
本文着重现代铜红釉的制作工艺与装饰研究。“变色铜红釉”是在传统铜红釉基础上的新创造,它的呈色效果有着波状变化,色泽由浅入深出现多种色阶,彻底改变了以往铜红釉的装饰风格,使画面的呈色效果出现新异的变化,这种变化增加了画面的... 本文着重现代铜红釉的制作工艺与装饰研究。“变色铜红釉”是在传统铜红釉基础上的新创造,它的呈色效果有着波状变化,色泽由浅入深出现多种色阶,彻底改变了以往铜红釉的装饰风格,使画面的呈色效果出现新异的变化,这种变化增加了画面的装饰感,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铜红釉 影响因素 颜色釉发展历史 工艺创新
下载PDF
硅碳棒炉中烧制石湾钧红釉初探
11
作者 陈尚贤 朱丽文 +4 位作者 胡晓洪 黄炜毫 伍思泳 詹长春 柯美云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8年第4期4-10,共7页
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改变釉料中助色剂的含量。在1260℃采用自还原法制备石湾钧红釉。通过直观分析方法、测量色度分析呈石湾地方特色钧红釉的各个配方效果,获得较佳釉料配比。
关键词 钧红釉 氧化铜 高温还原 釉面呈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