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ar Properties of Plasma Transferred Arc Fe-based Coatings Reinforced by Spherical WC Particles 被引量:2
1
作者 范丽 董耀华 +2 位作者 CHEN Haiyan DONG Lihua YIN Yanshe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9年第2期433-439,共7页
Fe-based coatings reinforced by spherical WC particles were produced on the 304 stainless steel by plasma transferred arc(PTA) to enhance the surface wear properties. Three different Fe/WC composite powder mixtures co... Fe-based coatings reinforced by spherical WC particles were produced on the 304 stainless steel by plasma transferred arc(PTA) to enhance the surface wear properties. Three different Fe/WC composite powder mixtures containing 0 wt%, 30 wt%, and 60 wt% of WC were investigate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Fe/WC composite PTA coatings were evaluated systemically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The wear properties of the three fabricated PTA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on a BRUKER UMT TriboLab.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worn tracks and wear debri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SEM and 3 D non-contract profil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icrohardness on the cross-section and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fabricated coatings increase dramatic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adding WC contents. The coating containing 60 wt% of WC possesses excellent wear resistance validated by the lower coefficients of friction(COF), narrower and shallower wear tracks and smaller wear rate. In the pure Fe-based coating, the main wear mechanism is the combination of adhesion and oxidative wear. Adhesive and two-body abrasive wear are predominated in the coating containing 30 wt% of WC, whereas threebody abrasion wear mechanism is predominated in the coating containing 60 wt% of 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TRANSFERRED arc(PTA) metal matrix composite coatings(MMCs) SPHERICAL tungsten carbide FE-based alloys WEAR resistance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
2
作者 陈倩倩 张毅 +2 位作者 张健豪 刘攀 张欣耀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6-1580,共5页
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框架材料,准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有利于从源头上指导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通过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等关键参数考察,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量为0.025~0.050 g... 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框架材料,准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有利于从源头上指导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通过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等关键参数考察,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量为0.025~0.050 g,助熔剂组合为0.4 g铁+0.2 g锡+1.5 g钨。采用合金钢、生铁和高碳铬铁标准样品校准碳硫分析仪,建立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试样测定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实验验证,证明方法用于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分析切实可行。方法在含量为0.006%~9%线性良好,实际样品中碳测定结果的精密度(RSD,n=6)为0.50%~1.3%,加标回收率为93.0%~100%。方法满足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快速准确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铝基复合材料 中子吸收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镍镀层氢释放规律
3
作者 王楠 崔庆新 +5 位作者 李思振 王景润 徐俊杰 赵潋景 吕振兴 佟晓波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率、低热膨胀以及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空间微波组件管壳产品。为满足其应用于天线微波组件时的导电、焊接、散热等功能特性要求,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需要进行化学镀镍,此过程会引入氢,由此对释氢...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率、低热膨胀以及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空间微波组件管壳产品。为满足其应用于天线微波组件时的导电、焊接、散热等功能特性要求,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需要进行化学镀镍,此过程会引入氢,由此对释氢、控氢提出明确需求。基于此,对铝基碳化硅镀镍的氢分布进行研究,采用SEM、XRD等方法分析材料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基材与镀层均存在一定的孔隙结构,为氢的存贮提供场所;采用氢微印的实验方法表征氢的分布,结果表明铝基碳化硅镀镍中的氢规律为:铝基碳化硅镀镍后,氢分布在镀镍层和镀层下浅层基体中,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氢自发向深层基体扩散;氢主要分布在Al基体中,SiC颗粒上较少,且主要分布在基材及镀层中的微孔及位错缺陷处。采用TDS对不同温度除氢后的铝基碳化硅镀镍的氢释放量进行测试,表明高温除氢后释氢明显降低,且温度高有利于氢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化学镀镍 氢释放规律 微波组件管壳
下载PDF
基于SiCp/Al复合材料的铣削力研究
4
作者 张贤让 唐照芳 《现代机械》 2024年第5期34-41,共8页
建立了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p/Al)的本构方程以及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p/Al)的铣削力理论模型。通过实验探究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进给量、进给速度的增大,切削力也相应增大;随着主轴转速的升高,切削力有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铣削力 切削加工 铣削
下载PDF
B_4C_p+SiC_w/MB15Mg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结构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桢干 顾明元 +1 位作者 陈煜 张国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3-448,共6页
采用真空压力浸渍法和热挤压法制备了碳化硼颗粒和碳化硅晶须混杂增强MB15Mg合金复合材料.通过配备能量色散谱仪(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仪(EELS)的分析型电镜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界面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硼颗粒表面的玻璃态... 采用真空压力浸渍法和热挤压法制备了碳化硼颗粒和碳化硅晶须混杂增强MB15Mg合金复合材料.通过配备能量色散谱仪(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仪(EELS)的分析型电镜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界面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硼颗粒表面的玻璃态氧化硼和Mg发生界面反应4Mg(1)+B2O3(1)=MgB2(s)+3MgO(S);液态Mg对碳化朋颗粒发生润湿,加强了界面结合,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由于高温时氧化硼的可流动性,在碳化硼颗粒附近的碳化硅晶须和基体的界面区域也发生了类似的反应而远离碳化硼颗粒的碳化硅品须和Mg基体成平直界面,界面上有β(MgZn2)相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碳化硅晶须 复合材料 界面 微结构
下载PDF
激光原位制备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及其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吴朝锋 马明星 +3 位作者 刘文今 钟敏霖 张伟明 张红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3-1018,共6页
通过在高碳当量铁基熔覆粉末中复合添加多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激光原位制备的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涂层具有颗粒析出密度大、尺、寸分布均匀的优点.通过在铁基熔覆粉末中单独添加Ti,复合添加Ti+Zr以及Ti+Zr+WC的方式,运用激光熔覆技术... 通过在高碳当量铁基熔覆粉末中复合添加多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激光原位制备的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涂层具有颗粒析出密度大、尺、寸分布均匀的优点.通过在铁基熔覆粉末中单独添加Ti,复合添加Ti+Zr以及Ti+Zr+WC的方式,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中碳钢表面制备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镜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颗粒相结构及颗粒相与熔覆层基体相之间的界面.通过环块磨损实验,对比渗碳淬火工艺研究了颗粒增强涂层的耐磨性能,并对磨损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涂层微观结构是典型的亚共晶介稳组织,原位合成的颗粒是一种复合碳化物,界面处结合牢固,激光原位制备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颗粒增强 复合碳化物 铁基复合涂层 耐磨性
下载PDF
激光原位制备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中碳化物相的形貌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朝锋 马明星 +4 位作者 吴爱平 刘文今 钟敏霖 张伟明 张红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91-1098,共8页
通过Zr+Ti,Ti+WC以及Zr+Ti+WC的复合添加,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中碳钢表面原位合成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涂层,研究了复合碳化物颗粒相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当Zr+Ti复合添加时,颗粒相具有包覆结构;当Ti+WC复合添加时,颗粒相易长大成花瓣... 通过Zr+Ti,Ti+WC以及Zr+Ti+WC的复合添加,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中碳钢表面原位合成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涂层,研究了复合碳化物颗粒相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当Zr+Ti复合添加时,颗粒相具有包覆结构;当Ti+WC复合添加时,颗粒相易长大成花瓣状,具有层状结构;当Zr+Ti+WC复合添加时,若WC含量较低,颗粒相具有不规则多边形特征,随着WC含量的增加,颗粒相逐渐长大成花瓣状甚至粗大的树枝晶状.通过热力学计算,对复合碳化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颗粒增强 复合碳化物 铁基复合涂层 热力学
下载PDF
新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晓燕 张家鼎 +3 位作者 吴正纯 宋润生 陈晓杰 曹泽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1-94,共4页
报导了一种新型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开发成果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银碳化钨 -石墨体系电接触材料的基础上 ,添加适量的碳化钛 ,并采用化学包覆技术在添加物粉体的表面全量镀银制成 Ag80 ( WC70 Ti C3 0 ) 1 7C3 (重量百分比 )复合粉末 ,经粉... 报导了一种新型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开发成果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银碳化钨 -石墨体系电接触材料的基础上 ,添加适量的碳化钛 ,并采用化学包覆技术在添加物粉体的表面全量镀银制成 Ag80 ( WC70 Ti C3 0 ) 1 7C3 (重量百分比 )复合粉末 ,经粉末冶金工艺制成新型复合电接触材料 .测试表明 ,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并较原有的银基复合电接触材料节银达 5 % .该材料已制成元件装配在开关上 ,并通过了开关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基电接触材料 复合材料 碳化钛 化学包覆 触头
下载PDF
单向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江 周新贵 +1 位作者 张长瑞 曹英斌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7-490,共4页
采用先驱体浸渍法制备了 3种不同纤维增强的SiC基复合材料 ,观察、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界面成分以及相应的材料性能 .研究发现 :在制备过程中Si和O会逐渐从基体扩散到纤维中 ,并导致纤维性能的劣化 .M4 0JB碳纤维受损最严重 ,所制备... 采用先驱体浸渍法制备了 3种不同纤维增强的SiC基复合材料 ,观察、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界面成分以及相应的材料性能 .研究发现 :在制备过程中Si和O会逐渐从基体扩散到纤维中 ,并导致纤维性能的劣化 .M4 0JB碳纤维受损最严重 ,所制备材料性能最差 ;采用Hi-Nicalon纤维增强的SiC基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性能 ,单向板弯曲强度达到 70 3.6MPa,断裂韧性达到 2 3.1MPa·m1/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基 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 界面 微结构
下载PDF
钴基合金—碳化钨复合涂层材料耐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新波 贾建援 +1 位作者 林化春 林晨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4,共4页
采用真空熔烧法制得钴基合金—碳化钨复合涂层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先进的测试手段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应用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碳化钨质量分数的复合涂层材料和淬火态45钢进行了磨损试... 采用真空熔烧法制得钴基合金—碳化钨复合涂层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先进的测试手段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应用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碳化钨质量分数的复合涂层材料和淬火态45钢进行了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复合涂层的耐磨性显著高于淬火钢,且其耐磨性随碳化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淬火钢的耐磨性随着载荷的增加迅速降低,而复合涂层的耐磨性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磨损 钴基合金 碳化钨
下载PDF
镍基合金─碳化铬复合涂层固体界面的结合问题 被引量:27
11
作者 林化春 丁润刚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3-36,共4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45钢表面镍基合金—碳化铬真空复合涂层固体界面的结合问题。结果表明,涂层在熔烧过程中,固体界面处不仅存在着由涂层向母材有较高的碳原子扩散,而且还有Fe,Ni,C...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45钢表面镍基合金—碳化铬真空复合涂层固体界面的结合问题。结果表明,涂层在熔烧过程中,固体界面处不仅存在着由涂层向母材有较高的碳原子扩散,而且还有Fe,Ni,Cr原子的互扩散,从而形成致密牢固的冶金结合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复合涂层 碳化铬 界面 结合
下载PDF
热等静压法制备大尺寸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锦 熊宁 +3 位作者 葛启录 王铁军 蔡静 刘桂荣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采用热等静压法制备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Al-B4C)板材,测试板材的密度和抗拉强度,并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Al-31%B4C(质量分数)板材的尺寸为3 mm×200 mm×5000 mm;Al-31%B4C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大于99... 采用热等静压法制备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Al-B4C)板材,测试板材的密度和抗拉强度,并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Al-31%B4C(质量分数)板材的尺寸为3 mm×200 mm×5000 mm;Al-31%B4C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大于99.69%,抗拉强度大于300 MPa,断后延伸率大于3%,B4C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并与基体紧密结合;Al-B4C复合材料板材的力学性能符合工程用中子吸收材料的要求。比较含不同质量分数B4C颗粒(10%、15%、20%、25%、30%、31%、35%、40%)的Al-B4C复合材料性能,当B4C质量分数为10%~40%时,随基体中B4C颗粒含量的增加,Al-B4C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相对密度均逐渐降低;当B4C质量分数为10%~35%时,随基体中B4C颗粒含量的增加,Al-B4C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大,断后延伸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 铝基复合材料 碳化硼 物理性能 板材
下载PDF
激光原位碳化铬-镍基复合涂层的组织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成虎 任靖日 贺春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为了制备陶瓷增强镍基复合涂层,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原位合成了碳化铬-镍基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特征及显微硬度。碳化铬陶瓷的形状主要有四边形(菱形)、六边形和不规则块状;四边形碳化铬为Cr3C2,六边形碳化铬... 为了制备陶瓷增强镍基复合涂层,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原位合成了碳化铬-镍基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特征及显微硬度。碳化铬陶瓷的形状主要有四边形(菱形)、六边形和不规则块状;四边形碳化铬为Cr3C2,六边形碳化铬为Cr7C3,不规则块状碳化铬成分不确定,可能为Cr3C2或Cr7C3;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达到基体的3.5倍;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致密的组织。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Cr-Ni-Fe-C,C,Cr7C3和Cr3C2四相组成,显微组织均匀致密,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该研究对激光原位碳化铬-镍基复合涂层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是有一定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碳化铬一镍基复合涂层 激光熔覆 微观组织 碳化铬 硬度
下载PDF
原位自生(Ti,W)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卫东 任英磊 +1 位作者 才庆魁 邱克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74-1077,共4页
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Fe-W,Fe-Ti和Fe-C合金,通过控制熔炼温度、熔炼时间获得了(Ti,W)C/Fe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利用X射线分析了相组成.结果表明,提高熔炼温度或延长熔炼时间可保证熔体中(Ti,W)C的充分形成,... 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Fe-W,Fe-Ti和Fe-C合金,通过控制熔炼温度、熔炼时间获得了(Ti,W)C/Fe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利用X射线分析了相组成.结果表明,提高熔炼温度或延长熔炼时间可保证熔体中(Ti,W)C的充分形成,同时通过适当提高冷却速率可获得(Ti,W)C作为惟一增强相的Fe基复合材料.(Ti,W)C比较均匀地分布在熔体中,减小与熔体间的密度差,因此可获得比较均匀的凝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复合材料 组织结构 碳化物 强化 原位生长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浸渗反应机理探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少卿 崔岩 +1 位作者 王美炫 宋颖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11,共4页
为探讨 Si CP/ Al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反应机理 ,利用 XPS鉴定了 Si C预制体浸渗前沿界面上的反应产物结构 ,采用 HRTEM研究了 Si CP/ 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 ,浸渗与未浸渗部分之间的界面上存在 Mg O,Al2 O3和 Zn O诸化合物 ... 为探讨 Si CP/ Al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反应机理 ,利用 XPS鉴定了 Si C预制体浸渗前沿界面上的反应产物结构 ,采用 HRTEM研究了 Si CP/ 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 ,浸渗与未浸渗部分之间的界面上存在 Mg O,Al2 O3和 Zn O诸化合物 ,没有发现氮的化合物。在 Si C相与铝相的界面上仅存在 Mg Al2 O4相 ,Mg Al2 O4相几乎连续地包敷在 Si C颗粒上。这表明 ,高温下 Si C与熔 Al合金接触后 ,Si C颗粒表面上的 Si O2 与 Al,Mg,Zn诸元素发生了放热反应 ,从而降低了表面张力 ,提高了湿润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反应机理 无压浸渗 界面反应 微观组织
下载PDF
激光熔覆(WC+W_2C)_p/Ni基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强 雷廷权 +1 位作者 张永忠 卢洪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0,共6页
运用XRD、SEM及显微硬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激光熔覆Co包铸造(WC+W2C)p增强Ni基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特征,分析了Co包铸态(WC+W2C)p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冶金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过程中,(WC+W2C)p的Co包覆层完全熔化,(WC+W2C)p... 运用XRD、SEM及显微硬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激光熔覆Co包铸造(WC+W2C)p增强Ni基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特征,分析了Co包铸态(WC+W2C)p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冶金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过程中,(WC+W2C)p的Co包覆层完全熔化,(WC+W2C)p本身也发生部分溶解,其稳定性随W2C/WC比增大而降低;当熔池凝固时,(WC+W2C)p在涂层中的分布主要受激光熔池中存在的强烈对流和颗粒/凝固前沿相互作用所控制;依赖于局部成分,涂层中形成变成分的η1-M6C(M=Co、W、Ni)型碳化物,优先分布在(WC+W2C)p表面;涂层基体的典型组织由分布在γ-Ni+M23C6为主加硼化物Ni4B3、Ni3B和碳化物M7C3的伪多元共晶中的η1-M6C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铸造(WC+W2C)颗粒 NI基合金 复合涂层 微观组织 碳化钨 金属材料 镍基合金 表面处理
下载PDF
木质复合材料加工刀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鼎 熊计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共4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木质复合材料加工领域内各种刀具的市场前景、研究方向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涂层处理技术和聚晶金刚石刀具将是木工刀具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木质复合材料 涂层 硬质合金 PCD 木质复合材料 加工刀具 聚晶金刚石刀具 市场前景 材料加工 木工刀具 涂层处理 国内外
下载PDF
喷射电沉积技术制备Co-Cr_3C_2复合镀层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猛 谭俊 +1 位作者 吴迪 兰龙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85,共11页
为提高微米级硬质陶瓷颗粒在金属基复合镀层的含量,制备性能优异的防护性镀层,采用喷射电沉积的方法在直流电压下制备了Co-Cr_3C_2复合镀层,利用控制变量法探讨了电流密度、固体颗粒用量、镀液流量以及喷枪移动速度等对镀层中颗粒含量... 为提高微米级硬质陶瓷颗粒在金属基复合镀层的含量,制备性能优异的防护性镀层,采用喷射电沉积的方法在直流电压下制备了Co-Cr_3C_2复合镀层,利用控制变量法探讨了电流密度、固体颗粒用量、镀液流量以及喷枪移动速度等对镀层中颗粒含量及镀层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机理。同时,分别采用能谱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镀层的成分、硬度和摩擦因数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制备该复合镀层的较优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喷头移动速度对颗粒复合量的影响最为显著;颗粒复合量越大,复合镀层硬度越高、摩擦因数越低;在较优工艺参数下制备的Co-Cr_3C_2复合镀层的Cr_3C_2颗粒含量高达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电沉积 钴基镀层 碳化铬 复合镀层
下载PDF
电沉积制备铜基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建国 宁欣 苏建修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共3页
兼具工艺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和工艺柔性好等优势的电沉积技术,是制备单元/多元金属基复合镀层的工艺方法。以电沉积制备铜-非金属化合物复合镀层和铜-金属微粒复合镀层为主题,选取制备工艺、参数条件优化及性能表征等方面作为切入点,... 兼具工艺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和工艺柔性好等优势的电沉积技术,是制备单元/多元金属基复合镀层的工艺方法。以电沉积制备铜-非金属化合物复合镀层和铜-金属微粒复合镀层为主题,选取制备工艺、参数条件优化及性能表征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分别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镀层 电沉积 氧化铝 碳化硅 二氧化硅
下载PDF
添加碳化钨和石墨改善真空熔覆Ni-Co基合金涂层的极化行为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贵荣 宋文明 +3 位作者 王建儒 张玉福 王富强 马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4-929,共6页
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及Ni-Co+WC、Ni-Co+WC+Graphite复合熔覆层,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ZG45表面制备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随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及Ni-Co+WC、Ni-Co+WC+Graphite复合熔覆层,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ZG45表面制备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随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其自腐蚀电位相比ZG45至少提高了4.98%,腐蚀电流则降低了74.93%。在Ni-Co基合金熔覆层中添加WC和石墨(G)后其自腐蚀电位提高:同时添加WC和G时的自腐蚀电位相比只添加WC时提高了32.39%,腐蚀电流则降低了19.37%;且同时添加WC和G试样的自腐蚀电位比Ni-40%Co提高33.86%,耐腐蚀性能相比Ni-Co基合金得到了增强和改善。另外,在同时添加WC和G的试样的极化曲线上出现了钝化区,且其钝化区腐蚀电位宽度大于只添加WC的试样,说明前者的耐腐蚀性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石墨 镍钴基复合涂层 真空熔覆 极化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