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Self-crosslinked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by the Method of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立军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31-636,共6页
Using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butyl acrylate(BA) and hexafluorobutyl acrylate(HFBA) as main raw materials, we prepared self-crosslinked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via soap-free em... Using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butyl acrylate(BA) and hexafluorobutyl acrylate(HFBA) as main raw materials, we prepared self-crosslinked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via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hen the conception of particle design and polymer morphology was adopted. Moreover, the influence of mole ratio of BA to MAA, pH value on the oligomer was studie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dded amount of oligomer, self-crosslinked monomer and HFBA, mass ratio of BA to MMA,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initiator on the polymeriz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were investigated and optimized.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ested with FTIR, TEM, MFT and contact angle and water absorption of the latex fil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are as follows: for preparing the oligomer, tool ratio of BA to MAA is equal to 1.0 : 1.60, and pH value is controlled within the range of 8.0 and 9.0; for preparing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the added amount of oligmer[P(BA/MANa)] is 6%; mass ratio of BA to MMA is 40 " 60; the added amount of self-crosslinked monomer is 2%, the added amount of HFBA is 15 %;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80 ℃; the mixture of potassium persulfate and sodium bisulfite is used as the initiator. The film-forming stability of the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 s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atex film, which is prepared with the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re better than that pre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ore-shell structure self-crosslinkage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ross-linked β-cyclodextrin polymer/Fe_3O_4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s 被引量:6
2
作者 Rui Xue Li Shu Mei Liu +2 位作者 Jian Qing Zhao Hideyuki Otsuka Atsushi Takahar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7-220,共4页
Cross-linkedβ-cyclodextrin polymer/Fe3O4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s were prepared via cross linking reaction on the surface of carboxymethylβ-cyclodextrin(CM-β-CD) modified Fe3O4 nanoparti... Cross-linkedβ-cyclodextrin polymer/Fe3O4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s were prepared via cross linking reaction on the surface of carboxymethylβ-cyclodextrin(CM-β-CD) modified Fe3O4 nanoparticles inβ-cyclodextrin alkaline solution by using epichlorohydrin as crosslinking agent.The morphology,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metry,X-ray diffraction(XRD) measurement,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ry (VS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linkedβ-cyclodextrin polymer Fe3O4 nanoparticles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core-shell structures
原文传递
Polymer-virus core-shell structures prepared via co-assembly and template synthesis methods 被引量:1
3
作者 SUTHIWANGCHAROEN Nisaraporn PREVELIGE Peter E.Jr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71-77,共7页
Bionanoparticles(BNPs),consisting of virus and virus-like assemblies,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for their applications such as imaging and targeted drug delivery,owing to their well-defined ... Bionanoparticles(BNPs),consisting of virus and virus-like assemblies,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for their applications such as imaging and targeted drug delivery,owing to their well-defined structures and well-controlled chemistries.BNPs-based core-shell structures provide a unique system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biological interactions such as protein-protein and protein-carbohydrate interactions.However,it is still a challenge to prepare the BNPs-based core-shell structures.Herein,we describe(i) co-assembly method and(ii) template synthesis meth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BNPs core-shell structures.These two method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systems.In system A,different polymers including poly(2-vinylpyridine)(P2VP),poly(4-vinylpyridine)(P4VP) and poly(ε-caprolactone)-block-poly(2-vinylpyridine)(PCL-b-P2VP) can form a raspberry-like structure with BNPs.In system B,polystyrene(PS) spheres end capped with free amine and BNPs can form a core-shell structure.In System C,layer-by-layer(LBL) method is used to prepare positive charged PS particles,which can be used as a template to form the core-shell structures with BNPs.These two methods may open a new way for preparing novel protein-based 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shell structures bionanoparticles VIRUS polymers co-assembly TEMPLATE synthesis layer-by-layer
原文传递
BT@PANI核壳粒子的绿色制备及PVDF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4
作者 王海燕 咸龙帝 +3 位作者 尚天蓉 姚佳岐 燕小斌 李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41-246,共6页
聚合物薄膜介电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和风力并网发电与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钛酸钡/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介电损耗低、击穿场强高的特点,是电容器中核心部分高介电有机薄膜材料极具潜力的选择之一。目前,迫切... 聚合物薄膜介电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和风力并网发电与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钛酸钡/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介电损耗低、击穿场强高的特点,是电容器中核心部分高介电有机薄膜材料极具潜力的选择之一。目前,迫切需要解决高极化特性与低损耗难以协同改善的问题。本工作提出以苹果酸同时作为钛酸钡(BT)表面修饰剂和聚苯胺(PANI)掺杂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BT@PANI核壳粒子,并以此为填料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基复合材料。结果显示,通过苹果酸与盐酸的两步表面改性法,可获得钛酸钡-苯胺阳离子(BT-An^(+))粒子,为此不同苯胺(An)与BT-An^(+)质量比条件下填料产物的核壳结构特征明显。当An与BT-An^(+)的质量比为0.5∶1时产物平均粒径最小,约为450 nm,粒径分布最窄,且电导率为1.46×10^(-3)S/cm。以此为填料,30%(质量分数)填充量的PVDF基复合材料在10^(3)~10^(6)Hz范围内介电常数保持在高值水平,由31仅下降到15,介电损耗在宽的频率范围内低于0.3,不仅表现出优良的频率稳定性,而且在获得较高的介电常数情况下,实现了介电损耗的有效抑制。此外,这项工作极大地降低了无机氧化性酸与有机试剂的使用率,为实现高性能介电复合材料的绿色制备提供了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介质 聚合物基体 介电性能 核壳结构 绿色制备
下载PDF
氮化硼负载BT@PANI核壳粒子协同改善复合材料介电与导热性能
5
作者 王海燕 黄齐格 +3 位作者 咸龙帝 杨千 贾晓松 白得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34-10141,共8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对氮化硼纳米片(BNNS)进行了聚多巴胺(PDA)的表面修饰,利用PDA的粘附性在BNNS表面负载钛酸钡@聚苯胺(BT@PANI)核壳粒子制备了分级结构复合填料。结果显示,BNNS单片的BT@PANI负载量对复合材料介电和导热性能影响显著;与BT@... 采用原位聚合法对氮化硼纳米片(BNNS)进行了聚多巴胺(PDA)的表面修饰,利用PDA的粘附性在BNNS表面负载钛酸钡@聚苯胺(BT@PANI)核壳粒子制备了分级结构复合填料。结果显示,BNNS单片的BT@PANI负载量对复合材料介电和导热性能影响显著;与BT@PANI/PVDF复合材料比较,所得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随频率变化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BNNS单片BT@PANI负载量最大的复合材料界面极化最弱,介电性能表现出更好的频率稳定性,20%(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和损耗值分别是14.8和0.082(10^(5)Hz),热导率降到了最低的0.64 W/mK。频率高于10^(3)Hz,这种新型复合材料介电损耗下降幅度是介电常数的2倍以上。该工作同步实现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提高、介电损耗抑制及导热性能提升,为储能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氮化硼纳米片 核壳粒子 介电性能 导热性能
下载PDF
基于夹层结构各层协同优化的聚合物基复合介质储能性能
6
作者 冯宇 高强 +3 位作者 岳东 朱博 迟庆国 陈庆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70-4580,共11页
近年来,聚合物基纳米复合介质因其具有可塑性强和功率密度大且稳定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其自身能量密度小且耐击穿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现代电气化时代高精密储能器件的要求。为了获得兼具高击穿强度和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基复... 近年来,聚合物基纳米复合介质因其具有可塑性强和功率密度大且稳定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其自身能量密度小且耐击穿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现代电气化时代高精密储能器件的要求。为了获得兼具高击穿强度和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基复合介质,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夹层结构,将铁电聚合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氯氟乙烯)(PVTC)与线性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作为外部绝缘层,将具高介电常数的核壳结构BT@AO@PDA纳米纤维添加到PVTC中作为中间极化层,构筑的正向夹层结构(绝缘层-极化层-绝缘层)实现了击穿强度和介电常数的协同提升。其中,PMMA质量分数为25%的PMMA/PVTC复合介质和3%的BT@AO@PDA/PVTC复合介质构成的正向夹层结构在562.7 MV/m电场下获得了17.25 J/cm3的高储能密度,并且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和1.42μs的超快放电速率。该工作为制备高储能柔性介质薄膜电容器提供了一种简便且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介质 共混 核壳结构 夹层结构 储能性能
下载PDF
Core@shell sulfur@polypyrrole nanoparticles sandwiched in graphene sheets as cathod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被引量:3
7
作者 Xiangyang Zhou Feng Chen Juan Y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48-455,共8页
A nano sulfur-based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featured by uniform core@shell-structured sulfur@polypyrrole nanoparticles sandwiched in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sheets conductive network(S@PPy/GS) is fabricated vi... A nano sulfur-based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featured by uniform core@shell-structured sulfur@polypyrrole nanoparticles sandwiched in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sheets conductive network(S@PPy/GS) is fabricated via a facile solution-based method. The S@PPy nanoparticles are synthesized by in situ chemical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on the surface of sulfur particles,and then graphene sheets are covered outside the S@PPy nanoparticles,forming a three-dimensional conductive network. When evaluating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PPy/GS in a lithium–sulfur battery,it delivers large discharge capacity,excellent cycle stability,and good rate capability.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is up to 1040 m Ah/g at 0.1 C,the capacity can remain 537.8 m Ah/g at 0.2 C after 200 cycles,even at a higher rate of 1 C,the specific capacity still reaches 566.5 m Ah/g. The goo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s attributed to the unique structure of S@PPy/GS,which can not only provide an excellent transport of lithium and electron ions within the electrodes,but also retard the shuttle effect of soluble lithium polysulfides effectively,thus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building bette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 sulfur Conductive polymer core@shell structure Graphene coating Lithium–sulfur battery
下载PDF
储能聚合物复合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森 庞利霞 +4 位作者 周迪 郭艳 王晓龙 方振 袁世豪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70-9079,9099,共11页
新能源动力、医疗仪器、地下勘探、高功率脉冲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介质电容器的要求越来越高。聚合物基薄膜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高击穿场强、高可靠性、低损耗、小体积等优点备受关注。但由于聚合物本身低介电常数的特点导致了其能量密... 新能源动力、医疗仪器、地下勘探、高功率脉冲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介质电容器的要求越来越高。聚合物基薄膜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高击穿场强、高可靠性、低损耗、小体积等优点备受关注。但由于聚合物本身低介电常数的特点导致了其能量密度较低,限制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而聚合物通过不同方式与其他有机或无机物的复合都是提升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介绍了聚合物基薄膜电容器与无机物的复合方式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复合方式的优势与不足,并讨论了未来聚合物基薄膜电容器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无机纳米填料 核壳结构 共混 层状结构 击穿电压 储能密度
下载PDF
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4
9
作者 黄琨 向明 +1 位作者 周德惠 胡文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8-10,38,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制备核壳式无机 -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几种方法 ,着重概述了核壳式无机 -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表征技术。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 制备 表征 干燥浴法 乳液聚合 界面聚合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刚性粒子增强增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新技术 被引量:18
10
作者 欧玉春 方晓萍 +1 位作者 郭庭泰 冯宇鹏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研究了从增强增韧填充母粒出发制备刚性粒子-硬核/弹性体-软壳结构粒子的新方法,以及制备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理论依据、实施方法及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增强增韧填充母粒制备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方法,对聚合物材料同时增强增韧的效... 研究了从增强增韧填充母粒出发制备刚性粒子-硬核/弹性体-软壳结构粒子的新方法,以及制备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理论依据、实施方法及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增强增韧填充母粒制备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方法,对聚合物材料同时增强增韧的效果好,加工过程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粒子增韧 弹性界面相 核壳结构 聚合物复合材料 云母
下载PDF
核壳型St/BVA/BA微凝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俊涛 于成芬 +2 位作者 陈守明 赵晓燕 吴其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1,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型 St/ BVA/ BA微凝胶 ,研究了不同乳化剂配比及加入方式、不同引发剂及其加入方式等对乳液聚合转化率及稳定性的影响 ;对半连续法制备的核壳结构微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 Ca2 + 稳定性、稀释... 采用种子乳液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型 St/ BVA/ BA微凝胶 ,研究了不同乳化剂配比及加入方式、不同引发剂及其加入方式等对乳液聚合转化率及稳定性的影响 ;对半连续法制备的核壳结构微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 Ca2 + 稳定性、稀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凝胶 核壳结构 乳胶粒 乳液聚合 St BVA BA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共聚物酸掺杂接枝聚苯胺的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南军义 林薇薇 田永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7-300,共4页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酸为核 ,聚苯胺为壳的导电高分子复合物。复合物的电导率随着聚苯胺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用粒径分析仪、TEM、FT -IR和DSC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酸为核 ,聚苯胺为壳的导电高分子复合物。复合物的电导率随着聚苯胺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用粒径分析仪、TEM、FT -IR和DSC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形成了核壳结构 ,由于共聚物酸起到了掺杂剂的作用 ,使制得的复合物能在环己酮、四氢呋喃等普通有机溶剂中有好的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聚苯胺 电导率 共聚物酸
下载PDF
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玉超 付雪连 +5 位作者 战艳虎 谢倩 葛祥才 陶绪泉 廖成竹 卢周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23,共6页
高介电常数聚合物电介质材料作为当今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前景。综述了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材料的分类及优缺点,以及从材料微观结构设计和填料界面修饰出发(如三元杂化或设计核壳和三明治结构),来获得高介电常... 高介电常数聚合物电介质材料作为当今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前景。综述了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材料的分类及优缺点,以及从材料微观结构设计和填料界面修饰出发(如三元杂化或设计核壳和三明治结构),来获得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合物复合电介质材料的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以期对高介电、低损耗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有一个更直观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拓展该类材料在电气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介电常数 低介电损耗 聚合物电介质 核壳结构
下载PDF
丙烯酸酯可再分散乳胶粉的性能与表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裴勇兵 张心亚 +1 位作者 谢德龙 陈焕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8-1043,共6页
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共聚单体合成了具有软核硬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经喷雾干燥法制得了丙烯酸酯可再分散乳胶粉。通过测试再分散液粒径及其分布、吸光度表征了乳胶粉再... 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共聚单体合成了具有软核硬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经喷雾干燥法制得了丙烯酸酯可再分散乳胶粉。通过测试再分散液粒径及其分布、吸光度表征了乳胶粉再分散性及再分散液稳定性,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再分散液的微观成膜效果,最后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测试对乳胶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乳胶粉具有良好的再分散稳定性,再分散液和原乳液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基本相同,SEM显示再分散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FT-IR表明乳胶粉的分子结构与原乳液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TEM显示再分散液粒子未发生变化仍保持核壳结构,DSC验证了制得的乳胶粉具有核-25℃和壳55℃两个玻璃化温度(Tg)。所有分析表明乳胶粉再分散液与原乳液的性能和结构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可再分散乳胶粉 核壳结构 性能 表征
下载PDF
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与表征技术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琨 向明 +1 位作者 周德惠 胡文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3-65,共3页
简要介绍了一种制备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方法——乳液聚合,概述了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表征技术。
关键词 形成机理 乳液聚合 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 表征
下载PDF
核壳结构三元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和玲 朱江安 +1 位作者 徐岩 梁军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Actyflon-G03)、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采用质量比为1/1的OP-10/SDS复合乳化剂,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共聚物乳液。研究了温度对聚合反应、氟单体含量对聚合物膜吸...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Actyflon-G03)、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采用质量比为1/1的OP-10/SDS复合乳化剂,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共聚物乳液。研究了温度对聚合反应、氟单体含量对聚合物膜吸水性及硬度的影响,采用DSC、SEM-EDX、TEM表征了共聚物膜的性能及乳胶粒子特征。结果表明:当Actyflon—G03含量为23.28%时,核壳型结构粒子呈球形分布,粒径约为80~110nm,膜吸水率最低,硬度最高,并有75.85%的最大转化率和0.58%的最低凝胶率。SEM-EDX分析显示,氟原子在成膜过程中向膜表面迁移,降低了膜的表面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核壳结构 乳液聚合
下载PDF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延梅 封麟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8,14,共4页
概述了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近况,讨论了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分类、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及其应用,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磁性 高分子微球 复合结构 核壳
下载PDF
333水性核壳结构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18
作者 和玲 梁军艳 +2 位作者 高敏 朱江安 徐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利用FT-IR、SEM-EDX、TEM、DSC等手段研究了乳液的稳定性、乳胶粒子的结构和形态,分析了氟单体含量和复合乳化剂含量对聚合物乳液性能及成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成膜性能
下载PDF
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8
19
作者 和玲 徐岩 +1 位作者 朱江安 梁军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壳的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利用FTIR,TEM,SEM—EDX和DSC等手段对乳液组成、乳胶粒子结构、膜表面及断面形态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氟/硅含量对聚合物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粒子尺寸为20~30nm,乳液膜的性能与膜表面氟和硅的含量及相容性有较大的相关性,当m(氟):m(硅单体)=3:1时,形成的膜均匀透明,吸水率较低,尺寸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 核壳结构 膜性能
下载PDF
银/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安静 罗青枝 +1 位作者 李雪艳 王德松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9-412,共4页
以硝酸银和吡咯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Ag/PPy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单体用量、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制备纳米复合微球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SEM)、紫外分光光度计(UV)、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纳米微球进行了表征。... 以硝酸银和吡咯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Ag/PPy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单体用量、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制备纳米复合微球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SEM)、紫外分光光度计(UV)、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纳米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银/聚吡咯纳米复合粒子具有棒状结构,聚吡咯对银纳米粒子进行了包覆;复合粒子圆球头部的平均直径为300-500 nm,银纳米粒子在复合微粒中呈面心立方的晶体结构;制备纳米复合粒子时,吡咯与硝酸银较适宜的物质的量比为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导电聚合物 聚吡咯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