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药剂配方种子包衣对玉米出苗安全性及玉米丝黑穗病和蚜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微 张晓翔 +6 位作者 彭辉 王彪 王永生 仪美芹 王晶杰 杜鹏 宋震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应用600g/L吡虫啉FSC、44%吡虫·氟虫腈FSC、300g/L氯氰菊酯FSC、60%戊唑醇FSC、4.23%甲霜·种菌唑ME 5种药剂不同配方包衣‘先玉335’和‘金庆’2个玉米品种种子,验证各药剂对当地玉米出苗的安全性、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对... 应用600g/L吡虫啉FSC、44%吡虫·氟虫腈FSC、300g/L氯氰菊酯FSC、60%戊唑醇FSC、4.23%甲霜·种菌唑ME 5种药剂不同配方包衣‘先玉335’和‘金庆’2个玉米品种种子,验证各药剂对当地玉米出苗的安全性、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对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包衣后对出苗安全,且有很好的保苗、壮苗、增产作用,增产率最高可达19.6%。吡虫啉400、500、600、80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以及吡虫·氟虫腈240、48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对丝黑穗病防效均可达84%以上。吡虫啉80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以及吡虫·氟虫腈240、48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对‘先玉335’玉米上的蚜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1.6%以上。吡虫啉500、60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以及吡虫·氟虫腈48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对‘金庆’玉米上的蚜虫防治效果较为突出,防效可达81.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蚜虫 丝黑穗病 防治效果 吡虫·氟虫腈 吡虫啉
下载PDF
温度对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永宏 苏丽 仵均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研究了温度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Fitch种群存活率、生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蚜种群的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倍增时间及稳定年龄组配等种群参数。在 1 0℃和 3 5℃条件下 ,玉米蚜若蚜的死亡... 研究了温度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Fitch种群存活率、生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蚜种群的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倍增时间及稳定年龄组配等种群参数。在 1 0℃和 3 5℃条件下 ,玉米蚜若蚜的死亡率较高 ,特别是 4龄若蚜 ;2 5℃最适宜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玉米蚜 种群增长
下载PDF
棉蚜为害玉米初报 被引量:5
3
作者 闫占峰 王振营 何康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6-207,共2页
在河北省廊坊地区玉米田蚜虫种类除了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禾谷缢管蚜[R.padi(Lin-naeus)]、荻草谷网蚜[Macrosiphum(Sitobion)miscanthi(Takahashi)]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等蚜虫外,还发现一种... 在河北省廊坊地区玉米田蚜虫种类除了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禾谷缢管蚜[R.padi(Lin-naeus)]、荻草谷网蚜[Macrosiphum(Sitobion)miscanthi(Takahashi)]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等蚜虫外,还发现一种在玉米生长前期在下部叶片取食,玉米生长中后期向植株中上部转移为害的蚜虫,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该种为棉蚜,这是棉蚜为害玉米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蚜虫 棉蚜
下载PDF
蚜虫危害对玉米鞘腐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尹海峰 曹志艳 +3 位作者 王宽 李朋朋 贾慧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明确玉米鞘腐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本研究通过测定交互接种蚜虫和层出镰孢后玉米鞘腐病的发病程度,初步确定蚜虫危害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不携带和传播层出镰孢菌,但蚜虫排泄的蜜露能够促进层出镰孢的生长;接种层出镰... 为明确玉米鞘腐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本研究通过测定交互接种蚜虫和层出镰孢后玉米鞘腐病的发病程度,初步确定蚜虫危害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不携带和传播层出镰孢菌,但蚜虫排泄的蜜露能够促进层出镰孢的生长;接种层出镰孢后再接种蚜虫的处理发病率、病情指数均较只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显著性增加;‘郑单958’和‘浚单20’接种层出镰孢后再经机械刺伤并涂抹松三糖溶液的处理发病率较只接种层出镰孢的处理分别增加了22.22%和11.33%,病情指数分别增加了9.12和13.03。表明蚜虫取食造成的伤口及排泄产生的蜜露会加重玉米鞘腐病的发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鞘腐病 玉米蚜 层出镰孢
下载PDF
玉米品种抗蚜性鉴定评价方法与标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禹田 贾永超 +5 位作者 柴正群 吴迪 Nawaz Haider Bashir 马丽 陈国华 李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6-1403,共8页
本研究以玉米蚜为研究对象,在云南省昭通地区通过田间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研究了玉米蚜田间种群动态,评价了27个不同品种玉米的抗蚜性,探索了更为简便的玉米抗蚜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玉米蚜在田间的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抽雄散粉期... 本研究以玉米蚜为研究对象,在云南省昭通地区通过田间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研究了玉米蚜田间种群动态,评价了27个不同品种玉米的抗蚜性,探索了更为简便的玉米抗蚜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玉米蚜在田间的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抽雄散粉期和蜡熟期;采用玉米整个生育期蚜量比值法比较不同品种玉米的抗性,发现高抗品种有6个、抗性品种有6个、中抗品种有6个、感虫品种有4个、高感品种有5个,玉米蚜的种群数量在不同品种玉米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玉米蚜暴发时期到玉米完熟期的蚜量比值来评价玉米抗蚜性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玉米蚜 蚜量比值 种群动态 抗虫性
下载PDF
马齿苋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 被引量:7
6
作者 邹玉 邵鸣 +1 位作者 王涛 许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马齿苋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马齿苋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率。[结果]提取物浓度为100 mg/m L、温度为25℃、时间为48 h时马齿苋提取物... [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马齿苋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马齿苋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率。[结果]提取物浓度为100 mg/m L、温度为25℃、时间为48 h时马齿苋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最高。提取物浓度对马齿苋拒食活性影响最大,其次为时间因素。[结论]试验结果为开发以马齿苋为原料的植物性杀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提取物 玉米蚜 拒食活性
下载PDF
玉米抗玉米蚜种质的鉴定与抗性位点的定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炜 李兴华 +5 位作者 王江浩 张动敏 张全国 王立伟 魏剑锋 李荣改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86-2396,共11页
玉米蚜是世界性的玉米害虫,利用玉米自身的抗性是控制玉米蚜虫危害的重要途径。为培育抗蚜新品种,提高玉米的抗性,首先需要鉴定筛选抗性种质,明确其抗性遗传模式,发掘抗性基因。本研究首先对新收集的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抗玉米蚜鉴定... 玉米蚜是世界性的玉米害虫,利用玉米自身的抗性是控制玉米蚜虫危害的重要途径。为培育抗蚜新品种,提高玉米的抗性,首先需要鉴定筛选抗性种质,明确其抗性遗传模式,发掘抗性基因。本研究首先对新收集的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抗玉米蚜鉴定,然后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鉴定出的高抗蚜玉米自交系携带的抗性位点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98份玉米种质资源中有5份表现高抗玉米蚜,其中高抗蚜自交系32t33的抗蚜性受多基因控制,表现数量遗传特征,测序分析在第3、第5染色体上获得了2个与抗蚜性状关联的区域,其大小分别为19.66和6.34 Mb,并在关联区域初步筛选出5个抗蚜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玉米的抗蚜基因资源,为最终分离出抗性基因、明确抗蚜的遗传机制和培育抗蚜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蚜 种质资源 抗蚜性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温度对小麦上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永宏 仵均祥 苏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研究了温度对玉米蚜种群存活率、生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蚜的种群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倍增时间及稳定年龄组配等种群参数。结果表明 ,在 10 ,35℃条件下 ,玉米蚜若蚜的死亡率较高 ,特别是 4龄若... 研究了温度对玉米蚜种群存活率、生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蚜的种群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倍增时间及稳定年龄组配等种群参数。结果表明 ,在 10 ,35℃条件下 ,玉米蚜若蚜的死亡率较高 ,特别是 4龄若蚜 ;随着温度的升高 ,成蚜的存活率降低 ,产仔期变短 ,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逐渐增大 ,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和种群倍增时间逐渐缩短 ;15~ 2 5℃时的产仔量显著高于 10和 30℃。 2 5℃最适宜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小麦 玉米蚜 群增长
下载PDF
6个糯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武德功 杜军利 +2 位作者 邢素芝 余海兵 尹金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筛选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抗性的糯玉米品种。[方法]采用蚜情指数法和大量蚜虫侵染法对6个糯玉米(Zea mays L.sinensis Kulesh)品种分别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苗期评价结果为6个糯玉米品种的抗性植... [目的]筛选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抗性的糯玉米品种。[方法]采用蚜情指数法和大量蚜虫侵染法对6个糯玉米(Zea mays L.sinensis Kulesh)品种分别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苗期评价结果为6个糯玉米品种的抗性植株百分率为30%~70%,抗性级别显示中糯1号、丰糯1号、苏玉糯2号为抗(R),品糯28、凤糯2146为中抗(MR),苏玉糯5号为感(S);6个糯玉米品种在大喇叭口期的抗性级别均为感(S)。[结论]糯玉米在苗期对蚜虫的抗性较高,在大喇叭口期对蚜虫的抗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玉米蚜 蚜情指数法 大量蚜虫侵染法 抗性评价
下载PDF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毒杀活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邵鸣 邹玉 +4 位作者 付文龙 潘悦 吴广辉 孙何傲然 许龙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2期26-28,共3页
研究不同条件下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毒杀活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计算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确定不同因素对核桃青皮毒杀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提取物浓度为100mg/mL、温度... 研究不同条件下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毒杀活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计算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确定不同因素对核桃青皮毒杀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提取物浓度为100mg/mL、温度为25℃、时间为48h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毒杀活性最高。提取物浓度对核桃青皮毒杀活性影响最大,其次为时间因素。研究可为开发以核桃青皮为原料的植物性杀虫剂,实现安全高效的防治玉米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提取物 玉米蚜 毒杀活性
下载PDF
辣蓼草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龙 邹玉 王长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5期126-127,142,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辣蓼草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率。[结果]提取物浓度为100.00 mg/m L、温度为30℃、时间为48 h时辣蓼草提取物... [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辣蓼草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率。[结果]提取物浓度为100.00 mg/m L、温度为30℃、时间为48 h时辣蓼草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最高。提取物浓度对辣蓼草拒食活性影响最大,其次为处理时间因素。[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开发以辣蓼草为原料的植物性杀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蓼草 提取物 玉米蚜 拒食活性
下载PDF
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龙 邹玉 王长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2期128-129,148,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结果]提取物浓度为100.00 mg/mL、温度为25℃、时间为48 h时,... [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结果]提取物浓度为100.00 mg/mL、温度为25℃、时间为48 h时,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最高。提取物浓度对核桃皮触杀活性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和处理时间因素。[结论]试验结果为开发以核桃皮为原料的植物性杀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皮 提取物 玉米蚜 触杀活性
下载PDF
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龙 邹玉 王长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3期146-147,188,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率。[结果]提取物浓度为100 mg/m L、温度为25℃、时间为48 h时核桃皮提取物对... [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率。[结果]提取物浓度为100 mg/m L、温度为25℃、时间为48 h时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最高。提取物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核桃皮拒食活性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结论]试验结果为开发以核桃皮为原料的植物性杀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皮提取物 玉米蚜 拒食活性
下载PDF
玉米田蚜虫消长与玉米矮花叶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洪芹 汪志和 +2 位作者 杨彦杰 祁景乔 邸垫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62-64,共3页
在玉米矮花叶病重病区抚宁县,自播种王玉米10叶1心期,每天定点定株调查有翅蚜蚜量和玉米矮花叶病病株率。田间调查结果表明,5月22日,玉米2叶期始见蚜虫,蚜株率6.6%,总蚜量7头。5月31日,玉米3叶期蚜量达到高峰,蚜株率89.6%。总蚜量366... 在玉米矮花叶病重病区抚宁县,自播种王玉米10叶1心期,每天定点定株调查有翅蚜蚜量和玉米矮花叶病病株率。田间调查结果表明,5月22日,玉米2叶期始见蚜虫,蚜株率6.6%,总蚜量7头。5月31日,玉米3叶期蚜量达到高峰,蚜株率89.6%。总蚜量366头。高峰期过后8d.6月8日始见病株,病株率1%;高峰期过后28d,6月28日,玉米9叶期,病株率达到高峰22%,并维持此高峰。生产上制定防治措施应遵循此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蚜虫消长 病害发生发展 相关性
下载PDF
核桃皮·马齿苋和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比较
15
作者 许龙 邹玉 王长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5期139-140,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核桃皮、马齿苋和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核桃皮、马齿苋和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校正死亡率的影响。[结果]马齿苋乙醇提取...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核桃皮、马齿苋和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核桃皮、马齿苋和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校正死亡率的影响。[结果]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为96.20%,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为93.64%,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为67.99%。[结论]马齿苋乙醇提取物触杀活性最强,其次是核桃皮乙醇提取物,辣蓼草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皮 马齿苋 辣蓼草 乙醇提取物 玉米蚜 触杀活性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抗性及其与瓢虫的联合控害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衍干 黄吉 +4 位作者 施伟迪 王碧媛 贾永超 禹田 李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5-819,共5页
调查了26个玉米品种(系)在云南昭通地区的玉米蚜及其捕食型天敌瓢虫的发生情况,采用蚜量比值法比较了玉米品种在田间对玉米蚜的抗性,并分析了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与益害比(瓢虫/玉米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感蚜条件下,高抗品种... 调查了26个玉米品种(系)在云南昭通地区的玉米蚜及其捕食型天敌瓢虫的发生情况,采用蚜量比值法比较了玉米品种在田间对玉米蚜的抗性,并分析了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与益害比(瓢虫/玉米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感蚜条件下,高抗品种有9个,分别为路单15号、胜玉6号、云瑞62、靖单11号、云瑞339、云瑞407、云瑞668、云瑞89、云瑞7号;抗性品种6个,分别为云瑞392、云瑞222、临玉9号、云瑞999、云瑞10号、云瑞505;中抗品种1个,为珍禾99;感蚜品种4个,分别为云瑞666、足单808、宣黄单5号、临玉8号;高感品种6个,分别为临玉10号(白粒)、大天一号、海玉92、宣黄单2号、云瑞108、师单4号。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与益害比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益害比与蚜量比值呈幂函数关系,说明玉米的抗蚜性与瓢虫对玉米蚜有明显的联合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蚜 瓢虫 抗性 益害比
下载PDF
云南两个不同生态区玉米蚜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钰淼 董晨晖 +7 位作者 柴正群 可胜杰 黄吉 陶玫 李强 杨雪超 陈国华 马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6-954,共9页
在2013年5-9月,采取5点取样,对云南省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及普洱暖热玉米种植区玉米蚜种群动态进行定期、定点、定株的系统调查,明确云南省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种植区玉米蚜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为玉米蚜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 在2013年5-9月,采取5点取样,对云南省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及普洱暖热玉米种植区玉米蚜种群动态进行定期、定点、定株的系统调查,明确云南省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种植区玉米蚜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为玉米蚜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玉米蚜在玉米各生育期均有发生;玉米蚜在抽雄散粉期主要集中在雄穗为害,籽粒建成期以后转移集中在苞叶及雌穗为害;玉米蚜在玉米田始终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呈聚集—扩散—聚集趋势。普洱暖热玉米种植区玉米蚜种群数量在玉米进入籽粒建成期后才有所增长;玉米蚜在籽粒建成期以后主要集中在苞叶及雌穗上为害;玉米蚜在玉米田基本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始终呈扩散趋势。两地玉米蚜自然种群消长、垂直分布动态,空间动态均具有一定差异,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相对更适宜玉米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蚜 玉米种植区 数量动态 垂直分布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两类不同玉米田蚜虫发生动态数学模型与空间分布型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莹 孙宇 +1 位作者 陈玉青 杨益众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3-909,共7页
蚜虫是我国各地玉米植株上的重要刺吸类害虫。为了进一步阐述该虫的发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转基因抗性玉米上的空间分布,本文在田间系统调查蚜虫种群动态的基础上,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5种常用指标参数法,探明... 蚜虫是我国各地玉米植株上的重要刺吸类害虫。为了进一步阐述该虫的发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转基因抗性玉米上的空间分布,本文在田间系统调查蚜虫种群动态的基础上,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5种常用指标参数法,探明了玉米田蚜虫发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及在常规玉米和抗性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江苏扬州地区两类不同玉米植株上发生的蚜虫以玉米蚜为主,玉米蚜虫的发生与当日最低气温关系最密切;玉米蚜虫在玉米植株上部的分布数量可达70%~80%,其全株玉米上的蚜量(y)与玉米植株上部1/3上的蚜量(x)关系为y=1.33x;玉米蚜虫在植株上的分布为聚集分布,其聚集由自身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确定。本研究为开展转基因玉米田蚜虫的测报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蚜虫 数学模型 Iwao指数 空间分布型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抗蚜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伟 江俊起 缪勇 《生物灾害科学》 2014年第4期288-292,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安徽淮北玉米产区33个常用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差异很大。33个供试玉米品种的相对抗蚜性排序依次为:苏玉10﹥浚单20﹥郑单23﹥蠡玉13﹥秦龙14﹥先玉335﹥郑单958﹥鲁单6018﹥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安徽淮北玉米产区33个常用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差异很大。33个供试玉米品种的相对抗蚜性排序依次为:苏玉10﹥浚单20﹥郑单23﹥蠡玉13﹥秦龙14﹥先玉335﹥郑单958﹥鲁单6018﹥苏玉20﹥金赛6850﹥中农大311﹥迪卡1号﹥中科11、申源213﹥皖玉17、东单80﹥鲁单661、弘大8号、滑玉13﹥安农8号﹥浚单18、农乐988﹥齐单1号、济单8号﹥益丰29﹥中农大236﹥中迪985﹥蠡玉35、蠡玉16﹥中科4号﹥农大108﹥登海3号﹥隆平206。其中抗性最强的苏玉10与抗性最弱的隆平206,相对抗蚜指数相差达2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抗虫性 玉米蚜
下载PDF
玉米//甘蔗对玉米蚜、甘蔗绵蚜及其天敌昆虫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荆凡胜 陈斌 +3 位作者 常怀艳 赵远鹏 李正跃 张立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目的】为了明确玉米//甘蔗对玉米蚜、甘蔗绵蚜田间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方法】对比分析玉米、甘蔗间作和单作模式下玉米蚜、甘蔗绵蚜及其主要天敌昆虫的组成和多样性,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蚜虫—... 【目的】为了明确玉米//甘蔗对玉米蚜、甘蔗绵蚜田间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方法】对比分析玉米、甘蔗间作和单作模式下玉米蚜、甘蔗绵蚜及其主要天敌昆虫的组成和多样性,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蚜虫—天敌间相关性。【结果】玉米//甘蔗对玉米蚜和甘蔗绵蚜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间作模式下蚜虫发生数量和峰值均低于单作模式;天敌亚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在不同地点间差异较大,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较小;间作田蚜虫及其主要天敌间的相关性高于单作田。【结论】玉米//甘蔗影响了田间天敌昆虫群落结构,增强了害虫—天敌间相关性,可有效降低田间害虫密度,用于玉米蚜、甘蔗绵蚜的田间生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玉米//甘蔗 玉米蚜 甘蔗绵蚜 蚜虫天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