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Hydrolysis Conditions for Corn Gluten Meal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金伟 楚杰 +4 位作者 史建国 刘可春 赵玉斌 王德友 牛继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4期804-806,907,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enzyme for the hydrolysis of corn gluten meal and the optimal hydrolysis conditions for the enzyme. [Method] Nine kinds of enzymes were used to hydrolyze the corn gluten meal, u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enzyme for the hydrolysis of corn gluten meal and the optimal hydrolysis conditions for the enzyme. [Method] Nine kinds of enzymes were used to hydrolyze the corn gluten meal, using the formaldehyde titra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ydrolysis degree, and 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hydrolysis conditions for double enzymes hydrol- ysis of corn gluten meal. [Result] The optimal pretreatment condition for corn gluten meal is heating at 121 ~C for 30 min. The double enzyme hydrolysis for the pro- treated corn gluten meal using 2709 alkaline protease and flavourzyme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could reach 32.4% with enzyme addition amount of 4%, hy- drolysis time of 4 h at 45℃ and pH=7.0. [Conclusion] This stud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bioactive peptides such as oligopeptide with high F value and antihypertensive peptides, further improving the corn intensive process- ing industrial ch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 gluten meal Proteolytic enzymes Bioactive peptides
下载PDF
Effects of Dietary Corn Gluten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rotein Metabolism in Relation to IGF-I and TOR Gene Expression of Juvenile Cobia (Rachycentron canadum) 被引量:10
2
作者 LUO Yiwen AI Qinghui +4 位作者 MAI Kangsen ZHANG Wenbing XU Wei ZHANG Yanjiao LIUFU Zhigu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3年第3期418-426,共9页
A growth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cobia(Rachycentron canadum,initial weight 108.2 g ± 3.0 g)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corn gluten meal(CGM) levels on the fish growth,whole body composition and pro... A growth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cobia(Rachycentron canadum,initial weight 108.2 g ± 3.0 g)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corn gluten meal(CGM) levels on the fish growth,whole body composition and protein metabolism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gene expression.Five isonitrogenous(crude protein 45%) and isoenergetic(gross energy 20 kJ g 1) practical diets were formulated by replacing 0%(the control),17.5%,35.0%,52.5%,and 70.0% of fish meal(FM) protein with CGM protein.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survival,feed intake(FI),specific growth rate(SGR),feed efficiency(FE) and protein productive value(PPV) among fish fed diets with 0%,17.5%,35.0%,and 52.5% of CGM protein.However,these indic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fish fed the diet with 70.0% of CGM protein than those in fish fed the control diet(P < 0.05).The whole-body crude protein and lipid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while the whole-body moisture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ish fed the diet with 70.0% of CGM protei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 < 0.05).When 70.0% of FM protein was replaced by CGM,plasma total protein and cholesterol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Fish fed the diet with 70.0% of CGM protein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hepatic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 expression level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However,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hepatic target of rapamycin(TOR),dorsal muscle IGF-I and TOR expression levels among dietary treatments.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52.5% of FM protein could be replaced by CGM in the diets without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growth,feed utilization and protein metabolism of juvenile cobia.The present results might be useful for developing cost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cobia dietary for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IA corn gluten meal growth performance protein metabolism gene expression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替代豆粕对肉牛生长性能、氮代谢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桂菊 赵登福 曹学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5,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玉米蛋白粉(Corn Gluten Meal,CGM)替代豆粕对肉牛生长性能、氮代谢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96头健康、37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CON组根据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配制全混合日... 文章旨在研究玉米蛋白粉(Corn Gluten Meal,CGM)替代豆粕对肉牛生长性能、氮代谢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96头健康、37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CON组根据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配制全混合日粮,其余3组在全混合日粮中分别添加2.5%(CGML组)、5.0%(CGMM组)、7.5%(CGMH组)的玉米蛋白粉(等氮替代豆粕),试验为期8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CGMH组肉牛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提高(P<0.05)。4组中CGML组肉牛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2)与CON组相比,CGMM组、CGMH组肉牛的沉积氮、氮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CGML组肉牛的沉积氮、氮利用率高于CON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3)与CON组相比,CGMH组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均显著降低(P<0.05)。4组中CGML组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最高。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在不考虑饲料成本的情况下,肉牛全混合日粮中玉米蛋白粉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肉牛 生长性能 氮代谢 屠宰性能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对玉米蛋白粉消化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华欣 宋春丽 +4 位作者 韩赫 王志鹏 孙天颖 任健 周恪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9,共6页
研究旨在优化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粉工艺条件,从而提高玉米蛋白粉的消化性。该研究是在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最优条件作用下,以玉米蛋白粉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对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 研究旨在优化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粉工艺条件,从而提高玉米蛋白粉的消化性。该研究是在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最优条件作用下,以玉米蛋白粉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对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粉产物的游离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氨基酸和体外消化率等理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乳酸菌发酵料液比1∶4(g∶mL),接种量0.3%,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24 h。协同发酵处理后,亲水氨基酸含量从32.19 mg/g升高至35.25 mg/g,游离巯基含量由65.43μmol/g升高至88.42μmol/g,体外消化率由60.15%升高至80.42%。综上,菌酶协同发酵可显著增加玉米蛋白粉的体外消化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菌酶协同发酵 乳酸菌 体外消化 氨基酸
下载PDF
pH循环法从玉米蛋白粉制备蛋白纳米颗粒的研究及其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欣悦 徐同成 +2 位作者 周颖 黄国清 肖军霞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采用pH循环法直接从玉米蛋白粉(CGM)制备蛋白纳米颗粒(CNPs),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与利用玉米醇溶蛋白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颗粒(ZNP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pH循环法可以成功从CGM中制备CNPs,且其最优... 采用pH循环法直接从玉米蛋白粉(CGM)制备蛋白纳米颗粒(CNPs),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与利用玉米醇溶蛋白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颗粒(ZNP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pH循环法可以成功从CGM中制备CNPs,且其最优条件为碱溶pH 13.0、碱溶温度60℃、碱提料液比1∶25、回调pH 7.0,在此条件下CNPs的得率相对于CGM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达到了69.20%。与ZNPs相比,CNPs具有相近的粒径(282.37 nm)且也携带负电荷,但是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其聚集程度更低;CNPs的疏水性氨基酸质量分数稍低(50.05%),但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稍高。另外,CNPs的持水力和润湿性均显著优于ZNPs,且其接触角仅为45.5°,并表现出了更好的Pickering乳液稳定能力。因此,CGM可取代玉米醇溶蛋白作为pH循环法制备蛋白纳米颗粒的原料,这一过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对于丰富CGM的综合利用途径、推动玉米蛋白纳米颗粒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蛋白纳米颗粒 pH循环法
下载PDF
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超 陈琼 +3 位作者 李越 郭勇庆 刘德武 孙宝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0-335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评价不同添加剂对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数量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将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按照76∶24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青贮原料,在青贮时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不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 本试验旨在评价不同添加剂对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数量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将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按照76∶24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青贮原料,在青贮时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不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CON组);2)添加1×108CFU/g乳酸菌(LAB组);3)添加50 U/g纤维素酶(CE_(50)组);4)添加100 U/g纤维素酶(CE100组);5)添加1×108CFU/g乳酸菌+50 U/g纤维素酶(LAB+CE50组);6)添加1×108CFU/g乳酸菌+100 U/g纤维素酶(LAB+CE_(100)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设2个平行。混合青贮60 d后打开青贮袋取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化学成分方面,与CON组相比,青贮时组合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以显著降低混合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含量(P<0.05),其中以LAB+CE100组最高。发酵品质方面,LAB、LAB+CE50以及LAB+CE100组混合青贮饲料的pH及氨态氮(NH3-N)含量与CON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同时乳酸和乙酸含量与CON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且以LAB+CE100组最高;单独添加乳酸菌或组合添加乳酸菌与纤维素酶均可显著提高混合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数量(P<0.05),并降低不良细菌数量或抑制不良细菌的增殖。在体外产气方面,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的产气量不断升高,其中LAB+CE100组的产气速率、48 h产气量最高。在体外瘤胃发酵参数方面,各组发酵液pH均在6.56~6.84,且与发酵时间呈负相关趋势;各添加剂组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与CON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添加乳酸菌的各添加剂组发酵液中乙酸/丙酸比值与CON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组合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改善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混合青贮饲料的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其中以添加1×108CFU/g乳酸菌+100 U/g纤维素酶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纤维素酶 马蹄渣 玉米蛋白粉 混合青贮
下载PDF
多菌种发酵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徐畅 郑喜群 +3 位作者 刘晓兰 韩国栋 王俊彤 李冠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2-181,共10页
为提升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蛋白粉和玉米胚芽粕为主要原料,根据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1:2:3的比例混合接种制备发酵饲料。以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乳酸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 为提升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蛋白粉和玉米胚芽粕为主要原料,根据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1:2:3的比例混合接种制备发酵饲料。以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乳酸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固态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1.1 h、发酵温度36.1℃、含水量55.6%、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糖蜜=7:2:1。在此条件下,发酵饲料中可溶蛋白含量为19.96%,乳酸含量为131.5 mmol/L。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3.04%,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与β-折叠比值由0.561提高到1.072,并且发酵饲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可溶性蛋白质 抗氧化活性 氨基酸
下载PDF
蜜环菌对玉米加工副产物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效果
8
作者 王泽贤 赵宇楠 +4 位作者 高飞 孙小焯 刘立鹏 张鑫 蔡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60-66,195,共8页
以蜜环菌Am⁃07⁃22为发酵菌株,以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液比、接种量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的影响,并研究蜜环菌Am⁃07⁃22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不... 以蜜环菌Am⁃07⁃22为发酵菌株,以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液比、接种量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的影响,并研究蜜环菌Am⁃07⁃22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不同比例混合物的毒素降解效果及产物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蜜环菌降解玉米皮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7℃、料液比1∶1.5(g/mL)、接种量10%,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93.63%,蜜环菌降解玉米黄粉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7℃、料液比1∶2(g/mL)、接种量12.5%,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96.60%。蜜环菌Am⁃07⁃22固态发酵不同质量比的玉米皮、玉米黄粉(1∶1、1∶2、2∶1)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分别为95.93%、96.62%和96.97%,质量比为2∶1的玉米皮、玉米黄粉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提高,分别提高91%和52%。蜜环菌Am⁃07⁃22不仅对玉米加工副产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同时提高产物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Am⁃07⁃22 玉米赤霉烯酮 微生物降解 玉米皮 玉米黄粉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部分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生长、氨基酸沉积率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程媛媛 周洪琪 +4 位作者 华雪铭 冷向军 黄旭雄 陈莉 丁卓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2-579,共8页
分别用0%(对照组)、5%、10%、15%的玉米蛋白粉替代饲料中0%、9.10%、18.20%、27.30%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53d后,测定其生长、饲料利用、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氨基酸沉积率,旨在为玉... 分别用0%(对照组)、5%、10%、15%的玉米蛋白粉替代饲料中0%、9.10%、18.20%、27.30%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53d后,测定其生长、饲料利用、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氨基酸沉积率,旨在为玉米蛋白粉在罗氏沼虾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玉米蛋白粉组虾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玉米蛋白粉组的生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饲料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5%玉米蛋白粉组虾的生长、饲料利用显著低于对照组、5%组和10%组(P<0.05)。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不影响罗氏沼虾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也不显著影响肌肉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总量(P>0.05);对于单种氨基酸而言,除了10%和15%组的苏氨酸和15%组的丝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之外(P<0.05),其他各组各种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沉积率没有显著影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的沉积率均较高;5%组和10%组除了苏氨酸的沉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之外(P<0.05),这2组的其余氨基酸沉积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5%组除了丙氨基酸沉积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之外(P>0.05),其他氨基酸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罗氏沼虾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适宜用量为5%~10%,对鱼粉的适宜替代量为9.10%~1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玉米蛋白粉 鱼粉 生长 肌肉成分 氨基酸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摄食、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兴旺 麦康森 +2 位作者 艾庆辉 刘付志国 张彦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6-472,共7页
以鱼粉和玉米蛋白粉作蛋白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5种饲料(C0、C12、C25、C38和C50.5)分别含有0%、12%、25%、38%和50.5%的玉米蛋白粉以替代相应的鱼粉蛋白。其余1种饲料(C50.5CAA)是在饲料C50.5基础上补充1.8%晶体氨基酸混合物... 以鱼粉和玉米蛋白粉作蛋白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5种饲料(C0、C12、C25、C38和C50.5)分别含有0%、12%、25%、38%和50.5%的玉米蛋白粉以替代相应的鱼粉蛋白。其余1种饲料(C50.5CAA)是在饲料C50.5基础上补充1.8%晶体氨基酸混合物(L-lysine:1.2%,L-arg:0.6%)。经7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大菱鲆(12.51±0.02)g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下降。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为50.5%时,大菱鲆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当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超过25%时,大菱鲆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0)(P<0.05)。当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超过38%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C0)相比显著下降(P<0.05)。C50.5CAA组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与C50.5组相比都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显著提高了大菱鲆的饲料效率(P<0.05)。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血清甘油三酯和尿素氮含量也不产生显著影响,然而,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玉米蛋白粉 鱼粉 生长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秋荣 单丽红 +2 位作者 杜斌 王彩芳 郝东波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以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品玉米蛋白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技术,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玉米黄色素.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提取实验进行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将在446nm处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作为考核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 以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品玉米蛋白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技术,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玉米黄色素.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提取实验进行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将在446nm处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作为考核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1.5h,玉米黄色素与95%乙醇的固液比为1g∶15mL,pH值为7,提取收率可达8.7%.此工艺路线中所用的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色素 超声波提取 工艺研究 紫外分光光度法 玉米蛋白粉 95%乙醇 最佳工艺条件 超声波技术 玉米淀粉 有机溶剂 正交试验 提取溶剂 考核指标 提取温度 提取收率 副产品 吸光度 提取液 固液比 pH值 实用性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摄食量、生长和肌肉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韩斌 黄旭雄 +3 位作者 华雪铭 周洪琪 丁卓平 陈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8-665,共8页
以凡纳滨对虾幼虾[体重(0.013 6±0.001 0)g]为试验对象,以鱼粉、豆粕、肉粉和花生粕为蛋白源配制对照饲料,用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配制3种与对照饲料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其中玉米蛋白粉用量为5%、10%和15%,分别替代鱼粉8.6%、1... 以凡纳滨对虾幼虾[体重(0.013 6±0.001 0)g]为试验对象,以鱼粉、豆粕、肉粉和花生粕为蛋白源配制对照饲料,用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配制3种与对照饲料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其中玉米蛋白粉用量为5%、10%和15%,分别替代鱼粉8.6%、17.2%和25.8%,饲喂凡纳滨对虾45 d,研究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摄食量、生长和肌肉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用量不超过10%,对凡纳滨对虾日均摄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5%玉米蛋白粉组的生长效果最好,其相对增重率、增长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2 542.8%、155.1%和1.58,前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两者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10%玉米蛋白粉组虾的生长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15%组虾的生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对虾肌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对虾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的影响也不显著(P>0.05)。(4)玉米蛋白粉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适宜用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玉米蛋白粉 摄食量 生长 肌肉成分
下载PDF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魏炳栋 苗国伟 +3 位作者 邱玉朗 李林 陈群 李伟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2-96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物发酵玉米蛋白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7日龄黄羽肉仔鸡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物发酵玉米蛋白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7日龄黄羽肉仔鸡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和10%发酵玉米蛋白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5%和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并且饲粮添加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饲粮添加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显著或极显著提高28日龄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以及56日龄的肾脏指数、胸腺指数(P<0.05或P<0.01);3)饲粮添加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极显著降低28日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P<0.01),饲粮添加5%和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极显著增加28和56日龄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4)饲粮添加5%和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清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1),并极显著降低28日龄血清丙二醛含量(P<0.01)。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有效促进肉仔鸡生长,优化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玉米蛋白粉 肉仔鸡 肠道微生物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中醇溶蛋白超声萃取工艺改进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秋荣 吴春丽 +2 位作者 单丽红 刘艳凯 李良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3-915,共3页
目的:探讨用超声波技术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高纯度、高收率的醇溶蛋白的工艺路线。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优选,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醇溶蛋白的含量。结果与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1h,乙醇体积分数为70%,pH值为... 目的:探讨用超声波技术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高纯度、高收率的醇溶蛋白的工艺路线。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优选,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醇溶蛋白的含量。结果与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1h,乙醇体积分数为70%,pH值为9。本工艺路线制备醇溶蛋白的收率可达27.94%,纯度达94.68%,是一条经济可行的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超声波 萃取 醇溶蛋白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制备玉米肽脱脂及水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鸿梅 郭平 +3 位作者 倪鹏 冯永巍 徐力 张学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9-251,共3页
利用碳酸钠对玉米蛋白粉进行预处理,以脱脂率为判断标准,确定玉米蛋白粉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为碳酸钠质量浓度为40 g/L,添加量为16 mL/g,40℃下浸泡10 min。以处理后的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比较不同水解度玉米肽抗氧化性... 利用碳酸钠对玉米蛋白粉进行预处理,以脱脂率为判断标准,确定玉米蛋白粉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为碳酸钠质量浓度为40 g/L,添加量为16 mL/g,40℃下浸泡10 min。以处理后的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比较不同水解度玉米肽抗氧化性强弱,确定每克玉米蛋白粉最佳水解条件为50℃,pH 8.0条件下以0.06 mL碱性蛋白酶催化水解4 h,可获得30%水解度的玉米肽液体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玉米蛋白粉 碳酸钠 碱性蛋白酶 邻苯三酚自氧化
下载PDF
高F值寡肽抗疲劳作用的研究及其饮料的开发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铁华 殷涌光 +3 位作者 刘静波 陈玉江 叶海青 王海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8-312,共5页
本研究通过复合酶可控水解玉米蛋白粉制得高F值寡肽(F值为21.7),对其抗疲劳功能进行评价,并开发了功能性饮料。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游泳时间分别提高了54%(p<0.01)和38%(p<0.05),尿素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8%(p<... 本研究通过复合酶可控水解玉米蛋白粉制得高F值寡肽(F值为21.7),对其抗疲劳功能进行评价,并开发了功能性饮料。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游泳时间分别提高了54%(p<0.01)和38%(p<0.05),尿素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8%(p<0.01)和12%(p<0.05),肝糖原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2倍(p<0.001)和2.3倍(p<0.01),肌糖原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7倍(p<0.01)和1.4倍(p<0.01);游泳后0min和15min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血乳酸含量分别降低了31%(p<0.01)和27%(p<0.05),证明了玉米高F值寡肽的抗疲劳功能。其饮料最佳工艺配方为A_2B_2C_2,即添加果汁5%,砂糖8%,柠檬酸0.15%,最终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高F值寡肽 抗疲劳 功能评价 饮料
下载PDF
酶解玉米蛋白粉制备抗氧化肽 被引量:45
17
作者 张强 阚国仕 +1 位作者 陈红漫 刘剑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111,共3页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2709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水解条件,用NBT法和D2-脱氧核糖法测定水解所得玉米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9.5,E/S=10%,时间4h,温度55℃,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2709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水解条件,用NBT法和D2-脱氧核糖法测定水解所得玉米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9.5,E/S=10%,时间4h,温度55℃,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抗氧化肽对O2-·和·OH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分别为54.42%和8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酶解 抗氧化肽
下载PDF
不同变性方式对Alcalase AF2.4L酶解玉米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陈新 陈庆森 庞广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4,共3页
玉米蛋白水溶性差一直是阻碍水解度提高的瓶颈 ,采用不同方式对玉米蛋白的变性进行了研究 ,以期摸索出提高酶解玉米蛋白水解度的途径。实验表明 ,采用“变性剂A”对玉米蛋白进行预处理后 ,能显著地提高玉米蛋白在时间和水解度上的酶解水... 玉米蛋白水溶性差一直是阻碍水解度提高的瓶颈 ,采用不同方式对玉米蛋白的变性进行了研究 ,以期摸索出提高酶解玉米蛋白水解度的途径。实验表明 ,采用“变性剂A”对玉米蛋白进行预处理后 ,能显著地提高玉米蛋白在时间和水解度上的酶解水平 ,使得AlcalaseAF -2 .4L酶解玉米蛋白的水解度经过 1h酶解可达 3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酶解 水解度 白水 变性剂 预处理 水溶性 研究 瓶颈 水平
下载PDF
复合菌发酵玉米蛋白粉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22
19
作者 魏炳栋 苗国伟 +4 位作者 陈群 邱玉朗 李林 于维 李伟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44-2950,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黑曲霉、乳酸菌、酵母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玉米蛋白粉的优化条件。通过各菌种玉米蛋白粉水解驯化试验、菌种混合比例及发酵条件(温度、时间、含水量及初始p H)的正交试验,以玉米蛋白粉多肽得率为指标,确定发酵玉...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黑曲霉、乳酸菌、酵母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玉米蛋白粉的优化条件。通过各菌种玉米蛋白粉水解驯化试验、菌种混合比例及发酵条件(温度、时间、含水量及初始p H)的正交试验,以玉米蛋白粉多肽得率为指标,确定发酵玉米蛋白粉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测定发酵液中粗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含量以及多肽得率。结果显示,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接种比例为地衣芽孢杆菌4%、乳酸菌4%、酵母菌6%、黑曲霉6%,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84 h、含水量45%、初始p H为6,在此条件下多肽得率为44.03%。在发酵过程中,粗蛋白质含量和多肽得率呈上升趋势,发酵终止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5.17%,多肽得率提高了205%,还原糖含量提高了850%,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2.58%和12.37%。本试验结果可为扩大玉米蛋白粉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 玉米蛋白粉 发酵 条件优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黄粉蛋白的酶解工艺 被引量:26
20
作者 郑明洋 王元秀 +1 位作者 张桂香 孙纳新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6,共6页
利用pH-stat法测定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玉米黄粉蛋白的水解度,通过Box-Ben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水解条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中心组合试验,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水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蛋白酶水解的最适... 利用pH-stat法测定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玉米黄粉蛋白的水解度,通过Box-Ben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水解条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中心组合试验,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水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蛋白酶水解的最适条件为酶解pH11.10、酶解温度55.00℃、底物质量浓度112g/L、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酶活单位比值5:1、加酶量48000U/g、酶解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玉米黄粉蛋白水解度实测值为30.23%,模型的预期值为30.84%。采用复合酶水解可提高玉米黄粉蛋白水解度,且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玉米黄粉蛋白 响应面 酶解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