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茎叶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饲料在肉羊育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天润 李进蓉 +2 位作者 盖永红 张举军 马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5,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马铃薯茎叶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饲料在肉羊育肥中的应用效果。将80%马铃薯茎叶与20%玉米秸秆混合,制作青贮饲料,使用V-Score评分体系对混合青贮饲料进行品质评价。选取4月龄小尾寒羊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对照组... 试验旨在研究马铃薯茎叶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饲料在肉羊育肥中的应用效果。将80%马铃薯茎叶与20%玉米秸秆混合,制作青贮饲料,使用V-Score评分体系对混合青贮饲料进行品质评价。选取4月龄小尾寒羊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试验组饲喂马铃薯茎叶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饲料。结果显示,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结果为良好。试验组育肥羊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秆混合制作青贮饲料可行,混合青贮可以有效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了育肥羊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茎叶 玉米秸秆 混合青贮 肉羊 生长性能
下载PDF
玉米茎基腐病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郑天翔 杨娜 +6 位作者 周海瑛 梁冰倩 马金 雷鑫 王丽娟 李会文 雷玉明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为探明玉米茎基腐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碳源、氮源下对其进行纯培养。结果表明:该病由镰孢菌引起;菌落形态为圆形,低度突起,乳白色,少透明;菌丝为有隔菌丝,分生孢子为卵圆形或圆柱... 为探明玉米茎基腐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碳源、氮源下对其进行纯培养。结果表明:该病由镰孢菌引起;菌落形态为圆形,低度突起,乳白色,少透明;菌丝为有隔菌丝,分生孢子为卵圆形或圆柱形,有一至二个隔膜;25℃是该菌的最佳生长温度;最适宜生长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淀粉和蛋白胨;最适宜生长的PH值是8;且该病原菌对光照具有敏感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茎基腐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基腐病 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茎秆质量和根系表型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勇 徐田军 +6 位作者 吕天放 邢锦丰 刘宏伟 蔡万涛 刘月娥 赵久然 王荣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79,共10页
以京农科728等24个我国玉米生产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6.0(D1)和9.0(D2)万株/hm^(2)共两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并明确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参试品种的茎秆力学和根系性状差异,为耐密高产品种选择和育种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 以京农科728等24个我国玉米生产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6.0(D1)和9.0(D2)万株/hm^(2)共两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并明确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参试品种的茎秆力学和根系性状差异,为耐密高产品种选择和育种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1)参试玉米品种的抗倒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京2416为父本组配的京农科728等18个品种全生育期均未发生倒伏倒折,抗倒能力强;郑单958在生理成熟前未发生倒伏,而在生理成熟期D2密度下倒伏倒折率高达89.40%;先玉335在大喇叭口期发生根倒,倒伏率高达68.56%,生育后期未发生倒伏。(2)随种植密度增加,参试品种的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均呈升高趋势。以京2416为父本组配的京农科728等18个品种的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平均为272.13 cm、106.44 cm和39.11%,显著低于郑单958和先玉335。(3)随种植密度增加,参试品种的茎皮穿刺强度、茎秆抗折力、根系长度和根系干物重均呈降低趋势,平均为40.61 N/mm^(2)、205.06 N、217.35 m/plant和14.29 g/plant;产量呈升高趋势,平均为11724.48 kg/hm^(2)。与郑单958和先玉335相比,以京2416为父本组配的京农科728等18个品种的茎皮穿刺强度、茎秆抗折力、根系长度、根系干物重和产量具有明显优势,且耐密抗倒性强,产量潜力高,是耐密高产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夏播玉米 茎秆质量 根系表型性状 影响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和甜叶菊秆混贮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霞 焦婷 +5 位作者 马淑敏 陈鑫 王正文 牧仁 赵生国 林伟山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3-50,共8页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混贮的青贮品质。【方法】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按100∶0(CK组)、90∶10(Ⅰ组)、80∶20(Ⅱ组)、70∶30(Ⅲ组)、60∶40(Ⅳ组)和50∶50(Ⅴ组)比例混贮的效果。【结果】随着体外发酵时间的...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混贮的青贮品质。【方法】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按100∶0(CK组)、90∶10(Ⅰ组)、80∶20(Ⅱ组)、70∶30(Ⅲ组)、60∶40(Ⅳ组)和50∶50(Ⅴ组)比例混贮的效果。【结果】随着体外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总产气量逐渐升高。其中Ⅰ组产气增长速率最大,48 h产气量(GP_(48h))最高(157.92 mL/g),且显著高于除Ⅱ组以外的其他组(P<0.05);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干物质降解率(DMD)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逐渐增加,其中Ⅴ组DMD_(48h)和ADFD_(48h)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随甜叶菊秆添加比例的增加,各处理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_(48h))和ADFD_(48h)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Ⅰ和Ⅱ组NDFD_(48h)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甜叶菊秆添加量的增加,发酵液pH值降低,各处理pH值介于6.52-7.18,且发酵时间与pH值呈负相关;发酵液氨态氮(NH_(3)-N)浓度介于10.51-17.81 mg/dL,在瘤胃微生物活动的适宜浓度范围内;不同处理混合青贮的体外乙酸和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K组丙酸含量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比例甜叶菊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体外发酵参数关联值为Ⅰ组>Ⅲ组>Ⅱ组>Ⅳ组>CK组>Ⅴ组。【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和甜叶菊秆以90∶10的比例混合时,发酵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产气 玉米秸秆 甜叶菊秆 混合青贮
下载PDF
不同添加物和青贮时间对辣木茎叶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雯 王福军 +5 位作者 蔡明 刘彦培 刘建勇 金杰 廖承飞 黄必志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9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淀粉类添加物和青贮时间对云南楚雄市干热气候环境下生长的辣木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以PKM1品种辣木为材料进行茎叶青贮,共设5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物(CK组),试验组分别添加3%玉米粉(Y_(1)组)、5%玉米粉(Y_(2)组)、3... 试验旨在研究淀粉类添加物和青贮时间对云南楚雄市干热气候环境下生长的辣木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以PKM1品种辣木为材料进行茎叶青贮,共设5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物(CK组),试验组分别添加3%玉米粉(Y_(1)组)、5%玉米粉(Y_(2)组)、3%麦麸粉(M_(1)组)、5%麦麸粉(M_(2)组),分别贮藏30、45 d后评价青贮饲料品质。结果显示,添加物对辣木茎叶青贮品质的改善作用最显著,其次是贮藏时间,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青贮品质影响较小。发酵30、45 d后,Y_(2)组、M_(1)组和M_(2)组辣木茎叶青贮的感官评价均达到一级优良;Y_(1)组达到二级尚好,CK组等级为三级中等;青贮30 d试验组辣木茎叶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P<0.05)。根据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发现,青贮30 d各组的综合排名为M_(1)组>Y_(2)组>M_(2)组>Y_(1)组>CK组;青贮45 d各组综合排名为Y_(2)组>M_(1)组>M_(2)组>Y_(1)组>CK组。研究表明,辣木茎叶青贮30 d时添加3%麦麸粉,青贮45 d时添加5%玉米粉可以更好地改善辣木青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茎叶 玉米粉 麦麸粉 青贮品质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近中期疗效评价
6
作者 钱军 王丽 +6 位作者 魏建仝 李旭伟 刘生发 高希春 高振华 刘志侠 苏秦柳晔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14,共6页
目的:评价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采用OxfordⅢ活动平台行UKA术治疗的77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膝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评价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采用OxfordⅢ活动平台行UKA术治疗的77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膝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患膝关节活动度(ROM)、患肢机械轴股骨-胫骨角(mFTA)、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评估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关节遗忘评分(FJS),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的关节假体生存情况。结果:77例患者随访时间16-61个月,平均(39.6±6.8)个月;患膝VAS评分由术前(6.1±0.6)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2±0.3)分,ROM由术前的(111.7±5.6)度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20.3±8.4)度,mFTA由术前(7.1±2.2)度矫正至末次随访时的(3.2±0.9)度,OKS评分由术前的(40.8±3.6)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4.6±3.1)分,FJS评分在术后12月时为(61.7±2.2)分,末次随访时为(70.9±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例患膝残留痛,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无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以及衬垫脱位等,假体生存率100%。结论:采用OxfordⅢ活动平台行UKA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并发症少,近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内侧间室 单髁置换
下载PDF
玉米器官生长相关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时晴晴 李炎 王仰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7,共7页
作物生长相关性及其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是建立物质分配模型,模拟作物生长的重要依据。利用山西省霍泉试验站夏玉米(4a)和文峪河试验站春玉米(2a)资料分析得出:玉米茎叶比、粒茎比和根冠比随发育时间分别呈S形、指数函数和幂函数曲线变化,... 作物生长相关性及其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是建立物质分配模型,模拟作物生长的重要依据。利用山西省霍泉试验站夏玉米(4a)和文峪河试验站春玉米(2a)资料分析得出:玉米茎叶比、粒茎比和根冠比随发育时间分别呈S形、指数函数和幂函数曲线变化,霍泉茎叶比、粒茎比和文峪河根冠比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拟合精度较高。两站6a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且水分胁迫大多发生在抽雄灌浆期。水分胁迫指数σ可以很好地描述作物生长相关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其中春玉米根冠比受水分胁迫影响最大(σ值最大,为0.166),夏玉米(σ值为3.7×10^(-3))和春玉米茎叶比(σ值为1.5×10^(-4))受水分胁迫影响均较小,霍泉夏玉米粒茎比(σ值为0.065)的受水分胁迫影响较文峪河春玉米(σ值为1.0×10^(-8))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玉米生长相关性 茎叶比 粒茎比 根冠比
下载PDF
糯玉米茎粗系数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8
作者 周捷成 周富亮 +3 位作者 梁思维 李坪遥 麦嘉埼 姜先芽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研究选用11份茎粗系数差异较大的糯玉米自交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方法,对糯玉米茎粗系数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1个亲本茎粗系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较大,在-13.16~14.42之间,大小排序为:N 27-1>... 本研究选用11份茎粗系数差异较大的糯玉米自交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方法,对糯玉米茎粗系数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1个亲本茎粗系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较大,在-13.16~14.42之间,大小排序为:N 27-1>N 51>N 17>N 8>N 1>N 75>N 9-1>N 47>N 14-1>N 11-2>N 7-1;茎粗系数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11个自交系穗位高性状的GCA与其所组配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穗位高性状的广义遗传率为95.38%,表明该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由遗传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狭义遗传率为14.60%,加性效应较低,说明茎粗系数的遗传以基因间的非加性效应为主。在育种实践中,该性状可在高世代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茎粗系数 配合力 遗传参数
下载PDF
鲜食玉米收获负压除杂与二次拉茎装置参数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福君 申坤 +1 位作者 李天宇 官晓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82,共12页
为解决现有鲜食玉米收获装置对单株单穗及双穗作业,无法实现双果穗完全摘除,且易造成含杂率升高、籽粒破碎率增加等问题。设计一种鲜食玉米收获负压除杂与二次拉茎装置,以达到降低漏收率、含杂率的目的。该装置对喂入机构进行创新设计,... 为解决现有鲜食玉米收获装置对单株单穗及双穗作业,无法实现双果穗完全摘除,且易造成含杂率升高、籽粒破碎率增加等问题。设计一种鲜食玉米收获负压除杂与二次拉茎装置,以达到降低漏收率、含杂率的目的。该装置对喂入机构进行创新设计,为提高装置除杂率,减少风机功耗,对输送带打孔,应用Ansys Fluent软件对负压除杂与二次拉茎装置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最优输送带通风孔尺寸。以输送带辊筒转速、风机转速、除杂辊转速为试验因素,果穗含杂率及装置功耗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利用Optimization模块建立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当风机转速为1468 r·min^(-1)、除杂辊转速为755 r·min^(-1)、输送带辊筒转速为456 r·min^(-1)时,最优果穗含杂率为1.31%,功耗为10.73 kW·h,满足鲜食玉米收获除杂要求。研究为鲜食玉米果穗收获除杂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果穗收获 负压除杂 二次拉茎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ANSYS和ADAMS的玉米茎秆柔性体仿真 被引量:33
10
作者 崔涛 刘佳 +1 位作者 张东兴 史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2-115,共4页
玉米柔性体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玉米植株与玉米收获机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系统的关键步骤。根据玉米植株参数,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茎秆模型,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接触点定义,生成ADAMS需要的模态中性文件。将建立的收获机构模型和... 玉米柔性体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玉米植株与玉米收获机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系统的关键步骤。根据玉米植株参数,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茎秆模型,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接触点定义,生成ADAMS需要的模态中性文件。将建立的收获机构模型和模态中性文件导入ADAMS后,施加载荷、约束和驱动,对茎秆的运动状态进行了模拟,得出茎秆位置、速度等试验数据,研究茎秆在机构间的运动状态,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秆 柔性体 仿真
下载PDF
关中麦田产壳玉米秸秆密度与小麦赤霉病穗率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平平 宋金东 +4 位作者 冯小军 商鸿生 杨家荣 宋梁栋 胡小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2-1028,共7页
为了准确预测关中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采用田间模拟试验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麦田产壳玉米秸秆密度与穗表赤霉菌孢子数的关系模型y=1.115+2.506x,并在实验室前期关中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麦田产... 为了准确预测关中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采用田间模拟试验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麦田产壳玉米秸秆密度与穗表赤霉菌孢子数的关系模型y=1.115+2.506x,并在实验室前期关中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麦田产壳玉米秸秆密度的小麦赤霉病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中产壳玉米秸秆密度参数的灵敏度变化范围为0.09~0.13,为中等灵敏参数。利用2014年关中15个代表县以及杨凌1986-1992年的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评价,该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在75%以上。综合来看,此预测模型使用简单,预测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玉米 产壳秸秆密度 病穗率
下载PDF
以玉米秸秆为模板制备N掺杂BiVO_4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敏 牛超 +4 位作者 董占军 车寅生 董多 郑浩岩 杨长秀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7-813,共7页
以六次甲基四胺(C6H12N4)为氮源,玉米秸秆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BiVO4(CS-BiVO4-xN),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等表征手段... 以六次甲基四胺(C6H12N4)为氮源,玉米秸秆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BiVO4(CS-BiVO4-xN),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评价N掺杂对BiVO4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掺杂没有改变BiVO4的晶型;掺杂的N取代BiVO4中部分O,以–N–V–O形式存在,产生杂质能级,N掺杂导致BiVO4表面氧空位增加,二者协调作用致使禁带宽度变窄,光吸收带边发生红移,提高了其活性。以玉米秸秆为模板制备的蜂窝状BiVO4,颗粒分散好,晶体粒径小,有效提高了BiVO4初始吸附能力,促进了光催化活性;可见光光照50 min时,CS-BiVO4-12N样品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80.9%,较CS-BiVO4(25.56%)和BiVO4-12N(28.34%)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 玉米秸秆 BIVO4 光催化剂 甲基橙
下载PDF
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最佳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爱武 李长田 +2 位作者 鞠贵春 康伟 张晓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以玉米秸秆为材料,研究白腐菌对其发酵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发酵后玉米秸秆中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为指标,以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时的秸秆含水率、温度、接种量、起始pH为主要影响因素,筛选白腐菌发酵... 【目的】以玉米秸秆为材料,研究白腐菌对其发酵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发酵后玉米秸秆中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为指标,以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时的秸秆含水率、温度、接种量、起始pH为主要影响因素,筛选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结果】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优条件为:秸秆含水率为70%,温度为30℃,接种量为0.25g/kg,起始pH为4,在此条件下发酵7d,秸秆粗纤维含量由348.7g/kg下降为299.4g/kg,粗蛋白含量由58.3g/kg升高为116.6g/kg。【结论】筛选出了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为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玉米秸秆 粗蛋白 粗纤维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FeVO_4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敏 栾海燕 +1 位作者 车寅生 牛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241-245,249,共6页
以玉米秸秆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FeVO4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测试、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光催化降... 以玉米秸秆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FeVO4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测试、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评价N掺杂对FeVO4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N前后FeVO4均为三斜型,N取代了FeVO4晶格中O形成了N—Fe—O键,产生了杂质能级,N掺杂导致FeVO4表面形成了大量束缚单电子的氧空位,产生缺陷能级,二者共同作用致使带隙窄化,光吸收带红移。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N掺杂能有效提高FeVO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掺杂N为15%(摩尔分数)时,样品活性最高,光照100min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56%左右,远高于未掺杂的脱色率(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 FEVO4 溶胶-凝胶法 玉米秸秆 光催化剂
下载PDF
玉米秸型配合饲料饲喂生长育肥鹅的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臣 赵玉民 +1 位作者 吕礼良 谢德伟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6期32-35,共4页
在舍饲条件下 ,完成了玉米秸型配合饲料饲喂生长育肥鹅试验。试验期为 60d ,玉米秸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为 2 0 %、30 %和 4 0 %。试验鹅 90日龄体重对照组为 360 7g ,试验A组( 2 0 % )为 312 0g ,试验B组 ( 30 % )为 2 952g ,试验C组 ( 4... 在舍饲条件下 ,完成了玉米秸型配合饲料饲喂生长育肥鹅试验。试验期为 60d ,玉米秸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为 2 0 %、30 %和 4 0 %。试验鹅 90日龄体重对照组为 360 7g ,试验A组( 2 0 % )为 312 0g ,试验B组 ( 30 % )为 2 952g ,试验C组 ( 4 0 % )为 2 4 0 0g ;试验期相应增重为 3170、2 616、2 4 4 5和 1898g ;配合饲料的料重比相应为 2 4∶1、2 8∶1、3 0∶1和 4 6∶1;每只鹅的纯利润相应为 13 4 1、11 36、10 83和 6 2 0元。随玉米秸用量的增加 ,以上各项指标均降低。但玉米秸在 30 %以内时 ,饲料成本利润率为 1 4 9、1 55和 1 64,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 配合饲料 成本利润率 育肥
下载PDF
种子玉米籽粒果柄断裂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心平 高连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7-51,共5页
为降低种子玉米脱粒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掌握种子玉米籽粒果柄的断裂机理,该文对不同品种、不同籽粒含水率、不同施力方式下的种子玉米籽粒果柄断裂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籽粒含水率的增大,果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都减... 为降低种子玉米脱粒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掌握种子玉米籽粒果柄的断裂机理,该文对不同品种、不同籽粒含水率、不同施力方式下的种子玉米籽粒果柄断裂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籽粒含水率的增大,果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都减小,但抗拉强度增大;压力施力方式对果柄断裂力的影响程度最大,剪切力施力方式对果柄断裂力的影响程度最小;在同一分离方式下,不同品种玉米粒穗分离的难易程度不同。从而为玉米种子低损伤脱粒方式及部件研究和脱粒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玉米 籽粒果柄 断裂特性
下载PDF
四个玉米品种抗倒性及持绿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文俊 付忠军 +3 位作者 黄玉碧 李建生 杨华 郑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试验选用在中国西南地区有代表性的中国和美国玉米品种各2个,测定其茎秆强度与弹性、根系拉力、叶片持绿度等参数。结果表明,DK007抗倒性最好,渝单8号、先玉508次之,登海11抗倒性较差;2个美国玉米品种在茎秆强度、入土根数、持绿度上优... 试验选用在中国西南地区有代表性的中国和美国玉米品种各2个,测定其茎秆强度与弹性、根系拉力、叶片持绿度等参数。结果表明,DK007抗倒性最好,渝单8号、先玉508次之,登海11抗倒性较差;2个美国玉米品种在茎秆强度、入土根数、持绿度上优于2个中国玉米品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在茎秆弹性上稍逊于2个中国玉米品种;持绿度与入土根数、根系拉力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秆强度 茎秆弹性 根系拉力 叶片持绿度
下载PDF
我国赤眼蜂工厂化繁育技术改进及防治农业害虫应用现状 被引量:73
18
作者 张俊杰 阮长春 +2 位作者 臧连生 邵玺文 史树森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8-646,共9页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即开始系统研究赤眼蜂的人工繁育与田间释放应用技术,在适于赤眼蜂规模化繁殖的中间寄主种类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几年,我国在利用大卵(柞蚕卵)和小卵(米蛾卵)为中间寄主工厂化繁育赤眼蜂技术方...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即开始系统研究赤眼蜂的人工繁育与田间释放应用技术,在适于赤眼蜂规模化繁殖的中间寄主种类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几年,我国在利用大卵(柞蚕卵)和小卵(米蛾卵)为中间寄主工厂化繁育赤眼蜂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从大卵繁蜂涉及的配套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小卵繁蜂过程中的幼虫人工饲料配方、饲养盘和成蛾收集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归纳,并介绍了一次长效放蜂技术和大、小卵蜂混合释放技术在玉米螟和水稻二化螟防治的应用。2004年以来,吉林省累计推广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近1300万hm2,我国在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最后,对赤眼蜂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工厂化生产 玉米螟 水稻二化螟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添加不同比例的全株青贮玉米对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封晔 陈思 张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4-78,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全株玉米与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正常收获前10 d左右刈割的马铃薯茎叶作为原料,在青贮过程中分别添加40%、60%和80%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结束后分析其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全株玉米与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正常收获前10 d左右刈割的马铃薯茎叶作为原料,在青贮过程中分别添加40%、60%和80%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结束后分析其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叶青贮过程中添加全株玉米可显著改善青贮的感官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增加粗蛋白质、可溶性糖和乳酸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其中以60%的全株玉米添加比例效果最佳。马铃薯茎叶青贮过程中添加全株玉米提高了青贮品质,显著降低了青贮马铃薯茎叶的乙酸、丁酸含量(P<0.05)。此外,添加全株玉米显著降低了青贮马铃薯茎叶的龙葵素含量(P<0.05),改善适口性。因此,马铃薯茎叶青贮时,将马铃薯茎叶和全株玉米按照4:6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可以提高青贮马铃薯茎叶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 马铃薯茎叶 青贮 营养价值 龙葵素
下载PDF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新华 杨中平 +1 位作者 吴永锋 查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设计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机械,为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压扁碾搓法原理,设计了一种由压辊机构、剥辊机构、清理机构等组成的茎叶分离装置,以实现对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并采用含水率为21.68%的... 【目的】设计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机械,为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压扁碾搓法原理,设计了一种由压辊机构、剥辊机构、清理机构等组成的茎叶分离装置,以实现对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并采用含水率为21.68%的玉米秸秆对分离装置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优选。【结果】影响秸秆茎叶分离率的主次因素依次是压辊间隙、剥辊速比和压辊转速。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的优选方案为:压辊间隙8mm,剥辊速比1.6,压辊转速200r/min。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率可达到92.9%。【结论】该装置可用于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有效提高了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茎叶分离 机械设计 农业废弃物 综合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