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owline and Snow Cover Monitoring at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n a Mountainous River Basin Based on a Timelapse Camera at a Daily Scale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Jun-feng CHEN Ren-sheng WANG Ga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60-69,共10页
Snowline change and snow cover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 steep alpine basins of the Qilian Mountainous region because fast changes in snow cover cannot be observed by current sensing methods... Snowline change and snow cover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 steep alpine basins of the Qilian Mountainous region because fast changes in snow cover cannot be observed by current sensing methods due to their short time scale. To address this issue of daily snowline and snow cover observations, a groundbased EOS 7D camera and four infrared digital hunting video cameras(LTL5210A) were installed around the Hulugou river basin(HRB)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along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38°15'54 "N, 99°52'53" E) in September 2011.Pictures taken with the EOS 7D camera were georeferenced and the data from four LIL5210 A cameras and snow depth sensors were used to assist snow cover estim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me-lapse photography can be very useful and precise for monitoring snowline and snow cover in mountainous regions. The snowline and snow cover evolution at this basin can be precisely captured at daily scale. In HRB snow cover is mainly established after October, and the maximum snow cover appeared during February and March. The consistent rise of the snowline and decrease in snow cover appeared after middle part of March. This melt process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监测 山区流域 时间尺度 高空间分辨率 雪线 相机 青藏高原东北缘 量表
下载PDF
Impact factors and citation times of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 covered by ISI JCR(2000-2003)
2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Impact factors and citation times of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 covered by ISI JCR 2003 ISI
下载PDF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now Cover Area in the Pamirs from 2010 to 2020
3
作者 Bihu Wang Liangjun Zhao Yuansong Li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CAS 2023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of snow cover changes in the Pami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evention of snow disasters around the Pamirs and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e the 2010-...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of snow cover changes in the Pami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evention of snow disasters around the Pamirs and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e the 2010-2020 snow cover product MOD10A2, Synthesis by maximum,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now cover area in the Pamirs in the past 11 years have been obtained. Research indicates: In terms of interannual changes, the snow cover area of the Pamir Plateau from 2010 to 2020 generally showed a slight decrease trend. The average snow cover area in 2012 was the largest, reaching 54.167% of the total area. In 2014, the average snow cover area was the smallest, accounting for only 44.863% of the total area. In terms of annual changes, there are obvious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seasons. The largest snow area is in March, and the smallest snow area is in August. In the past 11 years, the average snow cover area in spring and summer showed a slow decreasing trend, and there was almost no change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terms of space, the snow cover area of the Pamirs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altitude, and the high snow cover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Karakoram Mountains and other areas with an altitude greater than 5000 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IRS Snow cover Area MOD10A2 Space-time Change
下载PDF
积雪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特征和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党宁 马望 +5 位作者 代泽成 胡玉香 王志瑞 王正文 姜勇 李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5,共18页
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冬季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积雪不连续、融雪提前及雪盖面积缩小等现象。然而相较于氮沉降、增温、降水变化等全球变化因子,目前尚缺乏积雪因子对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影响的系统报道。为加深人们对积雪特征变化生... 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冬季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积雪不连续、融雪提前及雪盖面积缩小等现象。然而相较于氮沉降、增温、降水变化等全球变化因子,目前尚缺乏积雪因子对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影响的系统报道。为加深人们对积雪特征变化生态后果的认知,综述了积雪深度和融雪时间变化对植被物候和群落组成、凋落物分解、土壤碳氮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食物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模拟积雪变化手段不同和复杂的气候、土壤背景,生态系统各要素对积雪特征变化的响应规律存在较大的分异和不确定性。例如,在未来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和融雪提前情景下,植被物候提前,生长季延长,导致生产力增加和凋落物数量增加,禾草比例减少导致凋落物质量增加,早春温度高刺激微生物活性,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促进土壤碳氮周转过程。但积雪减少和融雪提前导致的早春低温和夏季干旱也可能引起植被生产力下降,凋落物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低,分解速率低,从而减缓碳氮周转过程。此外,积雪特征变化对植被特征和土壤碳氮过程影响相关研究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1)积雪深度和融雪时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效应仍缺乏关注,且积雪变化对后续生长季是否存在持续效应也不明确;2)积雪因子对植被、土壤碳氮动态过程和土壤生物的影响,各生态要素研究相对较为独立;3)积雪变化引起对土壤地化循环过程影响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缺乏组学数据支撑;4)缺乏遥感手段反演各类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的积雪参数。应加强植被群落-土壤碳氮过程-土壤微食物网生态关联研究、基于基因组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生态功能研究和遥感相关技术研究,以期为发展积雪生态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融雪时间 植物群落组成 凋落物分解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温室气体 土壤生物
下载PDF
氯盐与硫酸盐复合侵蚀下钢筋混凝土锈裂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俞小彤 常西栋 +2 位作者 周文涛 廖迎娣 陈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评估海洋、盐湖等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探究氯盐与硫酸盐复合侵蚀下钢筋混凝土锈裂特性。通电腐蚀5%(质量分数)NaCl、5%NaCl+5%Na_(2)SO_(4)溶液中钢筋混凝土试件,对比分析混凝土表观形貌、钢筋锈蚀特征... 为评估海洋、盐湖等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探究氯盐与硫酸盐复合侵蚀下钢筋混凝土锈裂特性。通电腐蚀5%(质量分数)NaCl、5%NaCl+5%Na_(2)SO_(4)溶液中钢筋混凝土试件,对比分析混凝土表观形貌、钢筋锈蚀特征。设计伴随的混凝土腐蚀试验,类比保护层腐蚀劣化,分析混凝土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硫酸盐的存在改变胀裂前混凝土形貌,使得单一氯盐侵蚀下的“白须”消失,表面粉化并出现盐结晶,延长胀裂时间;复合侵蚀下钢筋锈蚀率低于单一氯盐侵蚀,二者均显著低于法拉第定律理论值;锈胀裂缝宽度与钢筋锈蚀率线性相关,硫酸盐的存在增大裂缝随钢筋锈蚀发展的速率;通电环境中,受腐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劈裂抗拉强度不断降低。提出受腐蚀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演化经验公式。在经典锈胀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锈蚀产物对裂缝的填充作用,并将硫酸盐的影响考虑至混凝土抗拉强度、钢筋腐蚀电流密度中,建立复合侵蚀下钢筋混凝土胀裂时间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硫酸盐侵蚀 混凝土腐蚀 锈胀力 胀裂时间
下载PDF
云南省近20年间地表覆盖变化及其对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影响研究
6
作者 吴亮 王瑛 +4 位作者 杨霞 董草 曾双贝 苏晓毅 庞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对GlobeLand30涉及云南省2000、2010、2020年共15个分幅图进行地表解译,利用点数测算法对各类地表覆盖测算面积,并对地表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对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间云南省9种地表覆盖类型中耕地... 对GlobeLand30涉及云南省2000、2010、2020年共15个分幅图进行地表解译,利用点数测算法对各类地表覆盖测算面积,并对地表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对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间云南省9种地表覆盖类型中耕地、林地、草地和灌木地呈“1增3减”、湿地和冰川永久积雪覆盖有所减少、水体先减后增、裸地先增后减、人造地表持续增加等变化特征。全省16个州(市)人造地表扩占耕地并非主导,多数州(市)的林、草、灌地表覆盖面积有所减少,人造地表扩占林草灌是首要矛盾。承载自然保护地的5种主要地表覆盖减少,提出监测地表覆盖变化以维护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建设稳定性,以省级地表覆盖的视角研发省级荒野地图作为规划底数底图,识别最不被打扰的地理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 时空变化特征 自然保护地 云南省
下载PDF
不同时间添加蚯蚓对矸石覆土生理生态的影响
7
作者 王兴明 陈继旺 +5 位作者 范廷玉 储昭霞 董众兵 董鹏 梁淑英 邓瑞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8-1098,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时间添加蚯蚓对矸石覆土中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生理生态的影响,采用土柱试验,设置两种覆土厚度[30 cm(M)、50 cm(N)],每组覆土分别设4个处理组:单独种植香根草(CK)、接种蚯蚓20 d后添加香根草(A)、同时接种蚯蚓和... 为探究不同时间添加蚯蚓对矸石覆土中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生理生态的影响,采用土柱试验,设置两种覆土厚度[30 cm(M)、50 cm(N)],每组覆土分别设4个处理组:单独种植香根草(CK)、接种蚯蚓20 d后添加香根草(A)、同时接种蚯蚓和添加香根草(B)、添加香根草20 d后接种蚯蚓(C)处理,分析覆土理化性质及香根草生理生态指标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CK相比,A、B和C处理均能使覆土pH显著降低趋向中性(P<0.05),提升覆土电导率(EC)、有机质(OM)、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与CK相比,不同时间接种蚯蚓均能增加香根草发芽率、总重和叶绿素a含量,其中B处理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A处理叶绿素b含量和C处理根系总长较CK均显著提高(P<0.05)。与CK相比,B处理降低香根草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效果较强,30和50 cm厚度覆土下B处理香根草可溶性蛋白较CK分别降低9.34%和4.69%(P<0.05),50 cm厚度覆土下脯氨酸含量较CK降低了5.55%(P<0.05),而A处理能显著提高香根草丙二醛含量。同一覆土厚度下,A处理仅在30 cm条件下显著降低香根草过氧化氢酶活性;B、C处理香根草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较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A、C处理中覆土OM、TN是影响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主要环境因子,而B处理中覆土OM、TP是影响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蚯蚓-香根草联合应用于复垦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香根草 生理生态特性 矸石覆土 覆土厚度 不同协同时间 土柱试验
下载PDF
隐蔽线索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
8
作者 王胤雅 于洪娜 +1 位作者 任智 王丽娟 《心理研究》 2024年第1期15-25,53,共12页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从不同角度考察隐蔽线索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了解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加工特点。实验1A旨在考察不同进行中任务线索条件下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表现差异;实验1B旨在考察不同干扰任务条件下的线索对基...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从不同角度考察隐蔽线索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了解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加工特点。实验1A旨在考察不同进行中任务线索条件下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表现差异;实验1B旨在考察不同干扰任务条件下的线索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2旨在考察嵌入不同的前瞻记忆任务线索和进行中任务线索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当的隐蔽线索对个体的基于时间前瞻表现具有促进作用。对于提示回溯成分的隐蔽线索,时间线索无论隐藏在进行中任务中还是干扰任务中都显著提高被试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表现。(2)与出现在干扰任务阶段中的线索相比,出现在进行中任务阶段中的线索更能提高个体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表现,说明线索越临近目标时间,促进效应越大。(3)基于时间范式的线索能够促进基于时间前瞻记忆表现,基于事件的线索则不能。本研究结果支持随机游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时间前瞻记忆 隐蔽线索 随机游动模型 任务范式 时间监控
下载PDF
林译小说封面设计的时代特色与当代启示
9
作者 陈滢 龚任界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林译小说封面设计蕴含着民国时期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对西方装饰风格的直观表达,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的政治环境、出版业的兴盛、装帧设计师群体的参与等现实因素,使林译小说封面设计发展成熟并且呈现多元化的风... 林译小说封面设计蕴含着民国时期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对西方装饰风格的直观表达,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的政治环境、出版业的兴盛、装帧设计师群体的参与等现实因素,使林译小说封面设计发展成熟并且呈现多元化的风格和手法。采用图文互证法进行挖掘与整理,发现林译小说封面设计具有鲜明的特征:版式结构紧跟潮流,色彩搭配对比和谐,图形设计中西结合,封面字体抒情达意,整体体现了兼容并蓄、参照中西的时代特色。林译小说封面设计对当代中国书籍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为设计师提供了借鉴新思路,即要发掘时代审美、提升综合素养、创新工艺技术、不断满足读者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译小说 封面设计 时代特色
下载PDF
Effects of Snow Cover on Ground Thermal Regime: A Case Stud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被引量:2
10
作者 LI Xiaofeng ZHENG Xingming +3 位作者 WU Lili ZHAO Kai JIANG Tao GU Lingji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527-538,共12页
The important effects of snow cover to ground thermal regime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of scholars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In the most of previous research, the effects were usually evaluated through the numeri... The important effects of snow cover to ground thermal regime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of scholars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In the most of previous research, the effects were usually evaluated through the numerical models and many important results are found. However, less examples and insufficient data based on field measurements are available to show natural cases. In the present work, a typical case study in Mohe and Beijicun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which both are located in the most northern tip of China, is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s of snow cover on the ground thermal regime. The spatial(the ground profile) and time series analysis in the extremely snowy winter of 2012–2013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also performed by contrast with those in the winter of 2011–2012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collected by 63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ur results illustrate the positive(warmer) effect of snow cover on the ground temperature(GT) on the daily basis, the highest difference between GT and daily mean air temperature(DGAT) is as high as 32.35℃. Moreover, by the lag time analysis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ponse time of GT from 0 cm to 20 cm ground depth to the alternate change of snow depth has 10 days lag, while at 40 cm depth the response of DGAT is not significant. This resul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research by modeling, in which the response depth of ground to the alteration of snow depth is far more than 4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温度 积雪深度 黑龙江省 热状态 时间序列分析 日平均气温 数值模型 实地测量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the Dynamics of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in the Lobo River Watershed Upstream of Nibéhibé(Center-West of Côte d’Ivoire) 被引量:1
11
作者 Kouakou Hervé Kouassi Arthur Brice Konan-Waidhet +2 位作者 Affoué Berth Yao Berenger Koffi Ettibou Damase Kadjo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0年第5期519-530,共12页
From medium-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 (Landsat TM, ETM+ and OLI),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are highligh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quantify the evolution of land use in the watershe... From medium-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 (Landsat TM, ETM+ and OLI),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are highligh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quantify the evolution of land use in the watershed of the Lobo River upstream of Nibéhibé between 1986 and 2019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landscape. The study method was based, on the one hand, on the processing of satellite image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A-Markov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land use by 2050. It emerged from this study that the land use maps produced made it possible to highlight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land use on the basin. For the period from 1986 to 2019, there is a decrease in the area of forests in favor of built-bare ground and crops and fallows. A land use scenario for the years 2019 and 2050 was simulated with an accuracy of 87.11%. The regressive trend in forests seems to continue in the future with current land use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Image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Space-time Modeling Lobo
下载PDF
Estimating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in Covered Carbonate Rocks Using a Discrete-State Compartment Model and Environmental Tritium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志远 周寅康 Matthias Hinderer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2年第1期30-34,共5页
Nowadays, isotope environmental technique tends to be used as a reconnaissance tool ,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o calculate the aquifer parameters particularly in carbonate rock aquifers. But, the heterogene... Nowadays, isotope environmental technique tends to be used as a reconnaissance tool ,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o calculate the aquifer parameters particularly in carbonate rock aquifers. But, the heterogeneous flow is still problematic when Lumped parameter Models are usually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sidence times and hydraulic parameters. However, Discrete State Compartment Model can provide a powerful model to heterogeneous medium. One such study was carried on in Dazha valley, where the environmental tritium was used as a tracer for determining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a discrete state compar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碳酸盐岩 大气降水 岩溶
下载PDF
基于SPEI的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干旱影响因子分析
13
作者 梅晓丹 毛学刚 +3 位作者 王强 田静 李刚 韩楚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8期16-20,共5页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也是监测和评估干旱事件的有效工具。本文以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基于FAO Penman-Monteith方法估算潜在蒸散,计算了2000—2018年3个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逐月数据;从气象因子、...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也是监测和评估干旱事件的有效工具。本文以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基于FAO Penman-Monteith方法估算潜在蒸散,计算了2000—2018年3个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逐月数据;从气象因子、水循环因子、地形因子和地表覆盖变化的4个方面,分析了多时间尺度下干旱和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和降水、相对湿度、水分盈缺呈负相关,干旱和日照时数、风速、潜在蒸散呈正相关;干旱和地形因子的相关性较为复杂;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干旱差异不明显,但干湿年份之间差异明显。本研究成果将为旱情监测和评估,以及复杂地形的干旱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 干旱指数 多时间尺度 影响因子 地表覆盖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基于GEE的奈曼旗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神宝 王永芳 +1 位作者 郭恩亮 包慧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65-1976,共12页
借助谷歌地球引擎平台(GEE),计算1991-2020年奈曼旗植被覆盖度(FVC),并利用Sen氏斜率趋势分析方法对FVC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同期气象数据,运用偏相关与残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FVC对气候因子、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91-2... 借助谷歌地球引擎平台(GEE),计算1991-2020年奈曼旗植被覆盖度(FVC),并利用Sen氏斜率趋势分析方法对FVC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同期气象数据,运用偏相关与残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FVC对气候因子、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91-2020年奈曼旗FVC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FVC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分布格局;1991-2020年奈曼旗植被覆盖各个等级相互转化,植被覆盖“低转高”的面积远大于“高转低”,表明奈曼旗植被恢复状况良好;气候因子并非研究区FVC变化的必然结果。相反,人类活动则是30年间FVC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奈曼旗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歌地球引擎 植被覆盖 长时间序列 时空特征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基于不同卷积尺度融合与近红外光谱的土地分类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锦山 陈争光 焦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0-467,共8页
为了提高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土地覆盖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以欧盟统计局发布的土壤近红外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预处理方法和不同卷积尺度融合的土地覆盖分类模型,实现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快速区分。为适应二维卷... 为了提高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土地覆盖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以欧盟统计局发布的土壤近红外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预处理方法和不同卷积尺度融合的土地覆盖分类模型,实现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快速区分。为适应二维卷积要求,将一维光谱的400~2500 nm波段的4200个波长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转换成二维图像同时提取光谱数据的频谱信息。将样本按6∶2∶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建立单一尺寸卷积核卷积神经网络(CNN)以及多尺寸卷积核融合的卷积神经网络土地覆盖分类模型,为了防止模型出现梯度消失现象,网络采用ReLU激活函数以及批标准化(BN)、Dropout等方法。并采用早停法(early stopping)训练网络,防止模型出现过拟合风险。首先,探讨了不同STFT窗口长度(64,100和128)、不同卷积核尺寸(3×3,5×5和7×7)等对模型分类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当STFT窗口长度为100、窗口重叠长度为50%时,模型总体分类准确率均最高;模型的分类准确率随卷积核尺寸的增大而降低,较小尺寸卷积核模型准确率更高,卷积核尺寸为3×3的CNN模型总体分类准确率达到了78.76%,高于卷积核尺寸为5×5和7×7的CNN模型分类准确率;不同尺寸卷积核的模型都对某一种土地覆盖类型的分类效果良好,对于耕地,3×3卷积尺寸的CNN模型分类效果最佳;对于林地,5×5卷积尺寸的CNN模型分类效果最佳;对于草地,7×7卷积尺寸的CNN模型分类效果最佳。其次,提出了基于多种尺寸卷积核融合的Fusion-CNN模型,该模型综合了不同尺寸卷积核的分类优势,模型对于3种土地覆盖类型的分类准确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模型总体分类准确率达到84.39%。Fusion-CNN模型克服了单尺寸卷积核CNN模型对于合适的卷积核尺寸选择周期长、调参步骤繁琐的缺点,能简化和加快建模过程。使用Fusion-CNN卷积融合网络可以更有效地对土壤近红外光谱的内部特征信息进行自动抽取,从而得到较高且稳定的土地覆盖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卷积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 土地覆盖分类 短时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保温被揭盖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部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凯 吴晓 +2 位作者 桑思语 许红军 高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3-642,共10页
【目的】研究保温被揭盖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部温度的影响,基于温室内部不同位置光照的需求建立保温被精准揭盖位置模型,提出一种逐时揭盖保温被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瞬态模型分析不同的揭盖方式下大寒、春分节气温... 【目的】研究保温被揭盖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部温度的影响,基于温室内部不同位置光照的需求建立保温被精准揭盖位置模型,提出一种逐时揭盖保温被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瞬态模型分析不同的揭盖方式下大寒、春分节气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变化。【结果】按照温室规格1∶1建立日光温室CFD模型,所建立模型决定系数在0.91~0.92。选取大寒、春分2个节气分析,在光照完全照射墙体时逐时揭盖分别比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室内部温度提高0.03和2.49℃;在光照完全照射地面时,逐时揭盖分别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度提高0.55和0.9℃;在光照完全照射作物层时,逐时揭盖分别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度提高0.53和0.62℃。【结论】逐时揭盖对较为严寒的大寒日前后提高温度不明显,全体平均气温最大提高了0.56℃;在春分日逐时揭盖方式全天平均温度最大可提高2.49℃。寒冷季节下,揭盖方式对温度的影响不大,可增大保温被揭起角获取更多的光照,在春分节气可减小揭起角以增加温室内部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逐时揭盖 计算流体动力学 精准控制 模型
下载PDF
基于涡黏度模型的冰封河道纵向时均流速垂向分布解析解
17
作者 王菲菲 槐文信 +2 位作者 陈海亮 孙斌 李志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73-1484,共12页
冰盖的存在显著改变了河道水流结构,使流速垂向分布关于零切应力平抛物线面呈型。考虑到准确预测冰盖下水流流速分布是计算冰封河道流量、泥沙输移率和河床演变预估的基础,本文应用双层假定和冰盖流涡黏度模型,推导出一个物理意义明确... 冰盖的存在显著改变了河道水流结构,使流速垂向分布关于零切应力平抛物线面呈型。考虑到准确预测冰盖下水流流速分布是计算冰封河道流量、泥沙输移率和河床演变预估的基础,本文应用双层假定和冰盖流涡黏度模型,推导出一个物理意义明确且速度梯度连续的冰封河道纵向时均流速垂向分布解析解,并明确常见的冰盖流对数流速公式和双幂律流速公式的应用条件。采用水槽实测数据和原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所提出的解析解与现有对数公式和双幂律公式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并基于本文解析解探究了纵向时均流速垂向分布对各物理特征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解析解的流速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较现有对数公式和双幂律公式具有较高精度;雷诺数的较小变化并不会引起纵向时均流速垂向分布的较大改变,但流速分布对冰盖糙率与河床糙率的相对值比较敏感,且纵向时均流速的最大值偏向于较光滑边界一侧,该结论与以往基于k-ε湍流模型所得到的数值结果是一致的,再次证实了本文解析解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封河道 纵向时均流速 垂向分布 涡黏度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的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修炀景 侯蒙京 +2 位作者 田骄阳 梁天刚 冯琦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共15页
甘肃省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中起关键性作用,也为当地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甘肃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遭到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欧洲航空局全球土... 甘肃省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中起关键性作用,也为当地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甘肃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遭到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欧洲航空局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数据(CCI-LC),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2005-2019年间,裸地面积减少最多,变化率1.88%,耕地次之,变化率2.31%;草地面积增加最多,变化率1.83%,建设用地次之,变化率191.08%。2)所有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高且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变化速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综合动态度最大的时期为2010-2019年。3)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裸地之间的转入与转出以及其他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入。4)2019年整体的生态风险值较2005年明显上升。其中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最多,转化最频繁;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虽然较少,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5)2005-2019年间,Moran’s I维持在较高水平,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聚集效应强。本研究旨在为西北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变化 遥感 CCI-LC 甘肃省
下载PDF
2000-2020年珠三角30 m空间分辨率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数据集
19
作者 沈明潭 谭炳香 +1 位作者 侯瑞霞 黄逸飞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464-476,共13页
伴随着珠三角社会经济和人口密度的快速增长及城镇不断扩张,导致局部地区植被生境不断缩减,因此准确估计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珠三角植被的分布格局和时空变化特征,对珠三角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在Google Earth Engine调用Landsa... 伴随着珠三角社会经济和人口密度的快速增长及城镇不断扩张,导致局部地区植被生境不断缩减,因此准确估计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珠三角植被的分布格局和时空变化特征,对珠三角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在Google Earth Engine调用Landsat数据集,采用影像中值合成的方式获取研究区高质量无云影像,分别合成珠三角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个时期的影像,保证植被覆盖度反演基础数据源的科学合理性;选择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法分别估测出珠三角5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利用变异系数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波动性,选用Slope趋势分析来探究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Hurst指数预测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未来的发展趋势,系统地反映出珠三角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情况。本数据集通过高分辨率影像进行精度验证,精度为0.90,可为珠三角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和时空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珠三角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架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建蓉 何锦强 +2 位作者 张啟黎 文屹 罗鑫 《电力大数据》 2023年第4期56-64,共9页
输电线路严重覆冰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的机械和电气性能急剧下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线路覆冰预测技术是电网防冰、抗冰领域难点之一。本文以电网输电线路自然覆冰监测大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异常处理、缺失值填补等预处理,提出... 输电线路严重覆冰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的机械和电气性能急剧下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线路覆冰预测技术是电网防冰、抗冰领域难点之一。本文以电网输电线路自然覆冰监测大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异常处理、缺失值填补等预处理,提出一种基于覆冰拉力浮动区间的区间准确率评测方法;研究基于新型深度学习的数据驱动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构建了融合历史监测拉力、微气象数据及未来天气预报的拉力时序、一阶差分拉力时序覆冰预测模型,实现覆冰监测终端未来24小时的逐小时拉力准确预测,预知输电线路是否覆冰以及覆冰严重程度,有助于防冰、融冰决策,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覆冰 时间序列预测 深度学习 大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