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inal码的噪声式隐蔽传输
1
作者 黄英 雷菁 +1 位作者 万泽含 安宁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53-2164,共12页
突破传统噪声式隐蔽的局限,探索隐蔽安全与可靠性统一的传输方案设计有其重要意义及实用价值。基于Spinal码的高斯映射方式,提出一种噪声式的隐蔽传输方案,将Spinal编码输出的噪声式符号与干扰噪声间歇式交替发送,保证噪声信号的不间断... 突破传统噪声式隐蔽的局限,探索隐蔽安全与可靠性统一的传输方案设计有其重要意义及实用价值。基于Spinal码的高斯映射方式,提出一种噪声式的隐蔽传输方案,将Spinal编码输出的噪声式符号与干扰噪声间歇式交替发送,保证噪声信号的不间断,同时依托编码提升隐蔽消息的传输性能,从而实现隐蔽安全与可靠传输的统一,能较好地对抗检测攻击。Spinal码的无码率特性,哈希函数结构带来的非线性、随机性,以及编码符号的噪声式特性,保证了本方案具有信道适应性且可行性强。利用NIST进行了码的随机性测试,各项指标值均通过,表明编码符号具备随机性;结合星座图及符号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随着参数c的增加,Spinal码的编码符号逐渐符合高斯分布;利用多阶多分辨率分析(multi-resolution analysis,MRA)方法及KL距离对信号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参数c等于15时,无法分辨隐蔽信号与干扰噪声;结合Spinal码的误码率上界,仿真得出当码长n小于等于256时,3 dB以上就可实现10-5传输性能。上述结果综合表明,当Spinal码的编码参数c大于等于15时,本方案可实现通信传输的隐蔽安全与可靠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码 隐蔽性 高斯映射 随机性 多分辨率分析
下载PDF
基于周期插值的自编码扩频系统自干扰抑制
2
作者 孙志国 毛慧敏 +1 位作者 王震铎 宁晓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9-495,共7页
针对自编码扩频系统存在误码传递产生的自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伪随机序列周期插值的自编码扩频系统,该方法采用周期的插入伪随机序列,改变自编码扩频通信系统的扩频序列的产生方式,隔断在接收端采用恢复的信息码元作为解扩序列对接... 针对自编码扩频系统存在误码传递产生的自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伪随机序列周期插值的自编码扩频系统,该方法采用周期的插入伪随机序列,改变自编码扩频通信系统的扩频序列的产生方式,隔断在接收端采用恢复的信息码元作为解扩序列对接收到的序列进行解扩产生的误码传递。本文构建了基于伪随机序列周期插值的自编码扩频系统,推导了基于伪随机序列周期插值的自编码扩频系统的理论表达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与瑞利信道情况下均可改善系统在低信噪比时的误码性能;通过倒谱分析表明基于伪随机序列周期插值的自编码扩频系统无周期性,未改变系统的隐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编码扩频 周期插值 伪随机序列 自干扰 误码传递 低信噪比 倒谱 隐蔽性能
下载PDF
基于扩频Manchester码的可靠自同步网络隐蔽时间通信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晓军 程光 +2 位作者 周爱平 潘吴斌 朱琛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0,共8页
针对包间延迟网络隐蔽时间信道存在的鲁棒性差、同步机制脆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 anchester编码的可靠自同步网络隐蔽时间通信模型.首先,对秘密消息进行扩频操作,得到扩频码.然后,将流持续时间划分为若干相同长度时隙,每相邻两时隙构... 针对包间延迟网络隐蔽时间信道存在的鲁棒性差、同步机制脆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 anchester编码的可靠自同步网络隐蔽时间通信模型.首先,对秘密消息进行扩频操作,得到扩频码.然后,将流持续时间划分为若干相同长度时隙,每相邻两时隙构成一对,通过调整时隙对内包数量来模拟扩频码对应的Manchester编码中0和1的编码过程,以实现扩频码在流中的嵌入.同时,采用时间偏移量指示同步位置,使得调制后的流呈现自同步性,以便接收端准确恢复秘密消息.实验结果表明,与包间延迟方法相比,该模型能使收发双方更快速准确地保持同步,在不同网络负载下,秘密消息检测错误率最大值降低约85%,显著提升了对网络干扰因素的抵抗能力,且在网络流量较大时呈现出更好的隐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网络隐蔽时间信道 Manchester编码 鲁棒性 隐蔽性
下载PDF
隐蔽通信中的Turbo码并行译码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旦峰 朱铁林 薛睿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5,共5页
针对隐蔽通信的低信噪比应用背景,引入高效信道编码Turbo码提高系统可靠性,并提出一种基于尾比特插入的并行译码算法以减小译码时延并提高码字的保密性.该算法在编码过程中周期插入归零比特使编码器回归到确知状态,译码器根据尾比特的... 针对隐蔽通信的低信噪比应用背景,引入高效信道编码Turbo码提高系统可靠性,并提出一种基于尾比特插入的并行译码算法以减小译码时延并提高码字的保密性.该算法在编码过程中周期插入归零比特使编码器回归到确知状态,译码器根据尾比特的位置划分子块并确定各并行子译码块的初始化值.所插入尾比特可看作"伪信息",具有随机性,增强了通信的保密性.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并行译码,所提译码方案在提高Turbo码译码速率减小译码延时的同时,不会因为边界条件模糊而产生性能损失,适用于极低信噪比的隐蔽通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通信 TURBO码 并行译码 尾比特
下载PDF
二维IP时间隐通道的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昌达 章乐 周从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85-2293,2299,共10页
基于IP数据包传输间隔时间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但它易受网络延迟与时延抖动的干扰,且带宽较低。而基于数据包标识号传输顺序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易受网络中路由选择等因素的干扰,又因为统计数据显示只有0.1%至3... 基于IP数据包传输间隔时间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但它易受网络延迟与时延抖动的干扰,且带宽较低。而基于数据包标识号传输顺序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易受网络中路由选择等因素的干扰,又因为统计数据显示只有0.1%至3%的IP数据包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会出现错序现象,这决定它可使用的带宽十分有限。在研究上述两类不同类型IP时间隐通道的基础上,提出二维IP时间隐通道的概念,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均表明,二维IP时间隐通道融合了两类不同IP时间隐通道的优点,具有隐蔽性高、鲁棒性好,以及相对较高的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时间隐通道 二维 带宽 纠错编码
下载PDF
散斑和云纹的编码、解码防伪技术
6
作者 黄义春 樊涤心 +1 位作者 王祥林 唐光裕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EI 200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提出了“编码散斑隐型密码”、“Moire条纹显型密码”、“编码Moire条纹隐型密码”的概念和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实用防伪技术,直接用于商品包装防伪,亦可与全息防伪、荧光防伪、热敏防伪等相结合,提高现行防伪技术的综合防... 提出了“编码散斑隐型密码”、“Moire条纹显型密码”、“编码Moire条纹隐型密码”的概念和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实用防伪技术,直接用于商品包装防伪,亦可与全息防伪、荧光防伪、热敏防伪等相结合,提高现行防伪技术的综合防伪性能。该技术解码过程简单,极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伪 编码散斑 Moire条纹 隐型密码 商品包装
下载PDF
基于DNA编码的网络隐蔽存储信道设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45,共5页
针对网络隐蔽存储信道如何隐秘而高效地传输秘密信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NA编码机制的网络隐蔽存储信道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数据包报头中合法字段传送秘密信息。发送方先将秘密信息借用DNA编码机制得到二进制序列,再利用Arnold变换对二... 针对网络隐蔽存储信道如何隐秘而高效地传输秘密信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NA编码机制的网络隐蔽存储信道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数据包报头中合法字段传送秘密信息。发送方先将秘密信息借用DNA编码机制得到二进制序列,再利用Arnold变换对二进制序列进行置乱,最后将置乱后的随机二进制序列嵌入到多个数据包报头中,接收方可采用相反的过程恢复隐秘信息。在TCP/IP网络中构建了该隐蔽信道及实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该方法不仅使用的数据包数量最少,而且平均时间开销也减少了22%左右,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隐蔽存储信道 信息安全 DNA编码 ARNOLD变换
下载PDF
基于FTP目录编码的隐蔽信道 被引量:5
8
作者 姚诚 唐彰国 +1 位作者 李焕洲 张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44-2948,共5页
通过对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的研究,提出一种FTP协议信息隐藏方法。通过将特定目录编码,将秘密信息嵌入正常的更改工作目录命令(change working directory,CWD)实现隐蔽通信。对比已有的几种FTP隐蔽信道,对其隐蔽... 通过对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的研究,提出一种FTP协议信息隐藏方法。通过将特定目录编码,将秘密信息嵌入正常的更改工作目录命令(change working directory,CWD)实现隐蔽通信。对比已有的几种FTP隐蔽信道,对其隐蔽性、鲁棒性和容量进行分析,该隐蔽信道在隐蔽性和鲁棒性相同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编码大幅提高单条命令的隐藏容量,在编码数目大于一定值时,隐藏容量将高于目前已有的几种FTP隐蔽信道。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传输协议 隐蔽信道 隐藏容量 命令 编码
下载PDF
散斑技术在防伪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义春 王祥林 +1 位作者 唐光裕 赵世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3-165,共3页
提出了“编码散斑隐型密码”概念和防伪技术,直接用于商品包装防伪,亦可与全息防伪、荧光防伪、热敏防伪等相结合,提高现行防伪技术的综合防伪性能。该技术解码过程简单,极具实用价值。
关键词 编码散斑 防伪 隐型密码 激光技术 解码片
下载PDF
基于HTTP协议组合的隐蔽信道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骋 罗森林 +1 位作者 吴倩 杨鹏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64,共8页
针对现有的存储型隐蔽信道隐蔽性较低,时间型隐蔽信道误码率高且传输速率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HTTP协议组合的隐蔽信道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浏览器应用发送HTTP请求,将HTTP请求动态分配在不同浏览器上,利用数学组合的方式嵌... 针对现有的存储型隐蔽信道隐蔽性较低,时间型隐蔽信道误码率高且传输速率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HTTP协议组合的隐蔽信道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浏览器应用发送HTTP请求,将HTTP请求动态分配在不同浏览器上,利用数学组合的方式嵌入隐蔽信息,且对访问对象、数据包时间间隔和数据包长度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了信道的隐蔽性。同时,信道基于TCP协议内部的可靠传输使其不受网络抖动的影响,从而保证信道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抵御基于应用签名的检测法、协议指纹检测法及组合模型检测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能够根据应用场景调整隐蔽性强度与信道容量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信道 数学组合编码 HTTP协议
下载PDF
针对源代码的隐蔽通道标识关键技术及其改进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支雷磊 王佳 曾庆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介绍了标识源代码中隐蔽通道的关键技术:数据流分析、别名分析和信息流安全性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并优化各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包括结构分析、别名分析、信息流分析和安全鉴别等过程的改进方法,通过改造开源编译器GCC,利用... 介绍了标识源代码中隐蔽通道的关键技术:数据流分析、别名分析和信息流安全性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并优化各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包括结构分析、别名分析、信息流分析和安全鉴别等过程的改进方法,通过改造开源编译器GCC,利用其生成的抽象语法树和控制流程图,并对Linux-0.11文件系统和示例程序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隐蔽通道标识的效率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代码 隐蔽通道标识 数据流 别名 信息流
下载PDF
有界网络抖动对数据包时间间隔测量的影响
12
作者 王昌达 王志斌 周从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92-2496,共5页
基于IP数据包传输间隔时间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但它易受数据包有界网络抖动的干扰。针对网络中的有界抖动降低IP时间隐通道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界网络抖动与IP时间隐通道通信鲁棒性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假... 基于IP数据包传输间隔时间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但它易受数据包有界网络抖动的干扰。针对网络中的有界抖动降低IP时间隐通道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界网络抖动与IP时间隐通道通信鲁棒性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假设通道中的每次抖动均在有界范围内符合均匀分布,以概率统计为理论基础,建立了IP时间隐通道中数据包时间间隔与数据包传输抖动范围的函数关系,能够用于评估有界网络抖动对于时间隐通道鲁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数学模型,在有界网络抖动环境中能够实现0误码率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时间隐蔽信道 时间间隔 抖动干扰 有界抖动 编码机制 鲁棒性
下载PDF
网络地址转换环境下的隐蔽通道构建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宇 嵩天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66,共8页
隐蔽通道是一种利用公开通道传输秘密信息的通信技术,也是安全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一种能够穿透网络地址转换环境(NAT)的隐蔽通道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NAT对于地址和端口映射的关系,对数据包源端口号进行控制,采用编码技术对待... 隐蔽通道是一种利用公开通道传输秘密信息的通信技术,也是安全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一种能够穿透网络地址转换环境(NAT)的隐蔽通道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NAT对于地址和端口映射的关系,对数据包源端口号进行控制,采用编码技术对待通信数据进行编码,进而构建隐蔽通道。文章构建了NAT真实实验环境,测试该通道在不同参数条件、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传输速率、丢包率,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通道参数,在公网环境下该隐蔽通道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4.7KB/s;在局域网环境下可达101.1 K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地址转换 隐蔽通道 One-Hot编码
下载PDF
网络时间隐蔽通道的拟合模型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鹏 赵辉 鲍忠贵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48,154,共5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攻击手段中,网络隐蔽通道已成为威胁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其隐蔽性较高、不易被发现和传输速率高等特点,网络时间隐蔽通道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攻击手段中,网络隐蔽通道已成为威胁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其隐蔽性较高、不易被发现和传输速率高等特点,网络时间隐蔽通道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网络时间隐蔽通道的传输过程,构建了一种模型,并详细阐述了该模型中运用扩展码对隐蔽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模型下编码符号的概率分布状况,并与正常信道中的泊松分布拟合函数做了比较全面的对比。针对隐蔽通道的特性——隐蔽性和数据传输速率,首次分析了模型中的参数对其隐蔽性和传输速率的影响,并得到了二者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对今后网络时间隐蔽通道的构建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通道 隐蔽性 数据传输速率 模型 编码
下载PDF
适用于NAT环境的隐蔽通道构建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卫 嵩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03-109,共7页
针对存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情况下信息传输行为和内容的强隐蔽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NAT环境的隐蔽通道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核心在于利用传输层UDP数据包源端口号的序列变换实现隐... 针对存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情况下信息传输行为和内容的强隐蔽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NAT环境的隐蔽通道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核心在于利用传输层UDP数据包源端口号的序列变换实现隐蔽数据通信。该隐蔽通道能够有效适用于NAT环境,实现由内网地址向公网地址隐蔽的传递信息。在不同的NAT环境下对该方法进行了真实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隐蔽传输方面的可行性,并对其传输速率、隐蔽性和鲁棒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隐蔽信道在网络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能够达到2 kbit/s的传输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通道 网络地址转换 源端口号 序列编码
下载PDF
基于建立隐蔽热通道桥接物理隔离网络的新型威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琪 刘文斌 +3 位作者 丁建锋 王哲 廖翔宇 宋滔 《通信技术》 2019年第1期173-178,共6页
为了防止来自网络的攻击行为,通常将计算机设施从公共网络和其他可访问网络中分离。然而,攻击者仍然想方设法通过收买内部人员或操控供应厂商来感染这些网络。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对抗模型,展示了在物理隔离网络中可以建立隐蔽热通道来... 为了防止来自网络的攻击行为,通常将计算机设施从公共网络和其他可访问网络中分离。然而,攻击者仍然想方设法通过收买内部人员或操控供应厂商来感染这些网络。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对抗模型,展示了在物理隔离网络中可以建立隐蔽热通道来实现通信。换句话说,验证了如何利用受感染的空调系统(连接互联网)将命令发送到处于物理隔离网络中的被感染的计算机。同时,提出了一种适合热通道通信的线路编码方法和通信协议,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隐蔽热通道的可行性,计算了通道的带宽。最后,针对通过建立隐蔽热通道开展入侵行为的威胁,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隔离网络 隐蔽热通道 编码方法 通信协议 入侵行为
下载PDF
一种基于HTTP/2协议的隐蔽序列信道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政祎 嵩天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7-1166,共10页
隐蔽通信技术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有效保证隐私安全的数据传输服务.现有存储类隐蔽信道一直存在隐蔽安全性疑问,而时间类信道较多选择网络及以下层协议作为载体,需额外提供复杂编码方法以降低误码率,且难以提供足够的传输速率.以新一代应... 隐蔽通信技术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有效保证隐私安全的数据传输服务.现有存储类隐蔽信道一直存在隐蔽安全性疑问,而时间类信道较多选择网络及以下层协议作为载体,需额外提供复杂编码方法以降低误码率,且难以提供足够的传输速率.以新一代应用层协议HTTP/2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隐蔽信道方法——H2CSC.该方法通过控制HTTP/2协议服务器响应的数据传输过程,通过修改待发送数据帧的发送顺序,使用组合数学编码方法在数据帧序列中隐蔽消息,充分利用了HTTP/2协议提供信道可靠性及安全性.H2CSC方法在广泛使用的Apache Web服务器中以功能模块形式予以实现,并通过真实系统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测试,使用基于修正条件熵的逻辑回归分类检测方法进行安全性测试.实验证明:H2CSC方法能够达到574bps的隐蔽通信速度,具有较高的健壮性和隐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信道 HTTP/2协议 数据帧序列 组合数学编码方法 修正条件熵
下载PDF
双码扩频技术研究及应用探讨
18
作者 谢玲 《电声技术》 2020年第7期83-86,共4页
直接扩频技术是近年的主要通信技术之一。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码分多址已经成为公认的当前移动通信的基本方式。因此,主要论述双码扩展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原则,并简要分析双码扩展系统作为隐藏渠道对动荡及其应用的抗拒程度,同时通过模... 直接扩频技术是近年的主要通信技术之一。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码分多址已经成为公认的当前移动通信的基本方式。因此,主要论述双码扩展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原则,并简要分析双码扩展系统作为隐藏渠道对动荡及其应用的抗拒程度,同时通过模拟讨论了频率增益与信道编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码扩频 抗干扰 隐蔽信道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像的无损隐秘传输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于明 程义民 +1 位作者 张玲 汪云路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2-1115,112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预测编码的图像无损隐秘传输方法。该方法用线性预测误差扩展和嵌入/提取算法,在图像无损编码压缩过程中嵌入大数据量的秘密信息,提取秘密信息后,原宿主图像信息能无损恢复。该方法已在局域网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预测编码的图像无损隐秘传输方法。该方法用线性预测误差扩展和嵌入/提取算法,在图像无损编码压缩过程中嵌入大数据量的秘密信息,提取秘密信息后,原宿主图像信息能无损恢复。该方法已在局域网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的无损嵌入算法相比,其提高了秘密信息的可嵌入容量,且对隐藏信息后的图像质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 嵌入/提取 隐秘传输 预测编码
原文传递
基于相干光码分多址技术的隐藏通信系统仿真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罗陈 卢麟 +1 位作者 朱勇 张秋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6-322,共7页
提出了光域隐藏通信的概念以及评价其性能的指标:隐藏性、可用性和稳健性,给出了基于现有光纤通信体制的三种光域隐藏通信方案及其对系统配置的要求。使用光纤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现有的光纤宿主信道的特... 提出了光域隐藏通信的概念以及评价其性能的指标:隐藏性、可用性和稳健性,给出了基于现有光纤通信体制的三种光域隐藏通信方案及其对系统配置的要求。使用光纤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现有的光纤宿主信道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码移键控(CSK)平衡调制方式和基于等效相移超结构光纤光栅(EPS-SSFBG)双边带编/解码器的系统配置方案以提高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在信噪比为—13 dB,信号完全隐藏在信道噪声中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以1.25 Gb/s的速率保持通信,能够抑制隐藏系统与宿主系统间的相互影响,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光域隐藏通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码分多址 隐藏通信 系统仿真 系统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