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湿循环作用下压实黄土裂隙演化特征
1
作者 胡长明 胡婷婷 +4 位作者 朱武卫 袁一力 杨晓 柳明亮 侯旭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3,112,共9页
为了解干湿循环作用下压实黄土裂隙演化规律,通过自制装置开展考虑不同干密度和干湿循环路径的干湿循环裂隙试验,获取土样表面裂隙发育图像。采用PCAS软件对土样裂隙进行定量化分析,获得裂隙形态特征参数,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C)法获... 为了解干湿循环作用下压实黄土裂隙演化规律,通过自制装置开展考虑不同干密度和干湿循环路径的干湿循环裂隙试验,获取土样表面裂隙发育图像。采用PCAS软件对土样裂隙进行定量化分析,获得裂隙形态特征参数,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C)法获得土样应变场。结果表明:①压实黄土裂隙发育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长可划分为裂隙缓慢发展、快速增长和裂隙缓滞发展3个阶段;②裂隙发育程度受干密度、干湿循环路径共同影响,干密度越大,裂隙越难发育,干湿循环幅度越大、下限含水量越低,裂隙发育越充分;③裂隙中心线部位第一主应变随距起裂点距离的增大呈线性减小趋势,裂隙尖端、裂隙临近区块土体所受挤压作用随远离裂隙程度增大而减弱。研究成果可为压实黄土裂隙演化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干湿循环 裂隙发育 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 应变场
下载PDF
黄土隧道仰拱裂缝成因分析及加固处治措施
2
作者 孙照玉 左鲁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36,82,共7页
针对某在建高速公路黄土隧道仰拱填充层纵向裂缝成因分析及加固问题,通过对裂缝现场调查,并结合施工过程含水率与地基承载力值测试结果、仰拱基底围岩状况调查、现场破检及取芯检测、地质补勘调查、监控量测等手段综合分析,指出黄土隧... 针对某在建高速公路黄土隧道仰拱填充层纵向裂缝成因分析及加固问题,通过对裂缝现场调查,并结合施工过程含水率与地基承载力值测试结果、仰拱基底围岩状况调查、现场破检及取芯检测、地质补勘调查、监控量测等手段综合分析,指出黄土隧道仰拱基底地基软化,承载能力下降是黄土隧道内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钢管桩拱脚加固+仰拱基底增设渗水盲沟”综合处治方案,为同类隧道病害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仰拱 纵向裂缝 含水率 基底软化
下载PDF
Main geological and mining factors affecting ground cracks induced by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3
作者 Xugang Lian Haifeng Hu +1 位作者 Tao Li Dongsheng 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20年第2期362-370,共9页
As one of the largest coal-rich provinces in China,Shanxi has extensive underground coal-mining operations.These operations have caused numerous ground cracks and substantial environmental damage.To study the main geo... As one of the largest coal-rich provinces in China,Shanxi has extensive underground coal-mining operations.These operations have caused numerous ground cracks and substantial environmental damage.To study the main geological and mining factors influencing mining-related ground cracks in Shanxi,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13 mining-induced surface cracks in Shanxi.Based on the results,the degrees of damage at the study sites were empirically classified into serious,moderate,and minor,and the influential geological and mining factors(e.g.,proportions of loess and sandstone in the mining depth,ratio of rock thickness to mining thickness,and ground slope)were discussed.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three factors(proportion of loess,ratio of rock thickness to mining thickness,and ground slope)play a decisive role in ground cracks and can be respectively considered as the critical material,mechanical,and geometric conditi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mining surface disasters.Together,these three factors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occurrence of serious discontinuous ground deformation.The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help prevent and control ground damage caused by coal mining.The findings also provide a direct reference for predicting and eliminating hidden ground hazards in min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layer Main geological and mining factors Ground cracks Ground slope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下载PDF
Key Techniq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被引量:9
4
作者 Yong Zhao Huawu He Pengfei Li 《Engineering》 2018年第2期90-95,共6页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Zhengzhou-Xi'an high-speed railway project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China's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and 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rogress being made in ...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Zhengzhou-Xi'an high-speed railway project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China's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and 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rogress being made in both design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tech- 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problems of the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on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including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surface settlement and cracking control, and safe and rapid construction methods. On this basis, the key construction tech- niques of loess tunnels with large sections for high-speed railway are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ess strata surrounding large tunnel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ge of the loess, and be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the plastic index and the water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buried depth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tunnel excavation disturbance, if the tensile stress exceeds the soil tensile or shear strength, the surface part of the sliding trend plane can be damaged, and visible cracks can form. The press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a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 should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buried depth,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formula. A three-bench seven-step excavation method of construction was used as the core technology system to ensure the safe and rapid construction of a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 following a field test to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nd determine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stabilize the tunnel face. The conclusions and methods presented her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vealing the strata and supporting mechanics of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and in optimizing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Surface cracking Design load Three-bench seven-step excavation method
下载PDF
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乔雄 杨鑫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7-1676,共20页
针对目前对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开裂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合理性认识不足等问题,结合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开裂的相关研究,对二次衬砌开裂机制研究方法、开裂原因、治理措施等3方面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讨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对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开裂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合理性认识不足等问题,结合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开裂的相关研究,对二次衬砌开裂机制研究方法、开裂原因、治理措施等3方面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讨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得出主要结论:1)黄土隧道二次衬砌裂缝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分析、数值模拟、监控量测、理论解析、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其中,调查分析、监控量测在施工阶段使用较多;数值模拟在运营阶段使用较多;理论解析、模型试验、现场试验更多的是作为研究深度的延伸。2)整理二次衬砌裂缝的分类情况,并确定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开裂的主要部位为隧道拱部及边墙处,拱部处多为纵向裂缝,边墙处则纵向、环向、斜向裂缝数量较多。3)衬砌开裂的原因由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环境恶化、设计施工不当、结构材质劣化、自然(人为)破坏等5大类因素所致,且黄土的结构与工程特性是衬砌开裂病害产生的内因,水的作用是关键因素也是主要外因。4)裂缝处治目前主要有病因处治和加固补强2类;病因处治的关键在于治水,其次为改善围岩性能,减少衬砌受力;加固补强多采用内部注浆、外部贴钢板等措施。最后,针对现阶段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开裂机制研究、裂缝分类、开裂处治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未来应建立更为全面的隧道衬砌健康监测体系及理论模型,实施精细化建模分析,确立裂缝形态与原因的直观联系,关注裂缝治理材料与手段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二次衬砌裂缝 原因分析 处治对策
下载PDF
黄土沟壑区特厚煤层开采地裂缝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芳 李杰卫 +4 位作者 张琰君 朱贵祯 朱元昊 朱宏 朱文鑫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9-235,共7页
黄土沟壑区特厚煤层开采易产生地裂缝,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危及矿区安全。本文以山西省某矿区1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采动地裂缝静态分布特征、动态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地裂缝分... 黄土沟壑区特厚煤层开采易产生地裂缝,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危及矿区安全。本文以山西省某矿区1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采动地裂缝静态分布特征、动态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地裂缝分为拉伸型、台阶型2种类型与分叉、平行2种组合方式。宽度0~5 cm的裂缝数量占52%,宽度5~10 cm的裂缝数量占28%,宽度10~15 cm的裂缝数量占14%,宽度大于15 cm的裂缝数量占6%,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发育程度更强;根据地裂缝分布位置,可以分为动态面内裂缝(工作面内且与开切眼基本平行)及永久边界裂缝(开切眼、停采线及平巷附近)2种类型。动态面内裂缝具有“山峰”活动规律,裂缝宽度呈现“先开后合再稳定”的变化特征,永久边界裂缝宽度呈现“只开不和”的变化特征,裂缝初始宽度与最大宽度满足线性正相关关系;地裂缝的形成是由下至上的动态发育过程,即“采煤—覆岩移动—地表变形—产生地裂缝”。通过构建“井下开采—覆岩移动—地裂缝产生”三维一体模型和地裂缝动态发育模型,定性分析了地裂缝的活动机理。研究成果对黄土沟壑区生态环境修复及采动损害防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特厚煤层 地裂缝 发育规律
下载PDF
黄土覆盖区采动地表裂缝对土壤水分扰动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汤伏全 贾晓卉 +3 位作者 侯恩科 樊志刚 马婷 王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8,共9页
[目的]探究黄土覆盖区煤矿开采沉陷变形造成的地表裂缝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扰动效应,为采煤沉陷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典型黄土覆盖区的采煤沉陷区为模型,使用自主研制的开采沉陷地表裂缝模拟装置进行物理模拟试验... [目的]探究黄土覆盖区煤矿开采沉陷变形造成的地表裂缝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扰动效应,为采煤沉陷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典型黄土覆盖区的采煤沉陷区为模型,使用自主研制的开采沉陷地表裂缝模拟装置进行物理模拟试验,并在裂缝周围布设水分传感器,分析地表裂缝引起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利用Hydrus软件构建水文模型,结合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对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优化。采用控制变量法,利用优化后的模型计算在不同裂缝形状、地形以及初始含水量条件下裂缝周围土壤含水量与非变形区土壤含水量差值。[结果]裂缝宽度主要影响土壤水分散失量的最大值,而裂缝深度主要影响散失量最大值出现的位置;裂缝对上坡方向和下坡方向影响规律存在差异,且坡度越大,差异越明显;土壤初始含水量越小,裂缝对土壤水分扰动程度越小;当初始含水量低于20%时,地表裂缝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范围不超过15 cm。[结论]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土壤水分模拟试验结果与物理试验数据变化规律呈现一致性,利用优化后的数值计算模型可以定量地分析黄土覆盖区土壤水分对采动地表裂缝的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表裂缝 土壤水分 物理模拟装置 Hydrus数值模拟 黄土覆盖区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伊犁原状黄土水力特性劣化规律与微观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业彤 杨更社 +3 位作者 叶万军 李敬娜 王根龙 王佳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1268,共8页
新疆伊犁地区冻害严重,尤以滑坡灾害最显著,主要体现在冻融作用下原状黄土的水力特性劣化方面,然而其水力特性的劣化规律和微观机制目前并不明晰,因此本文开展了冻融前后伊犁原状黄土的水力试验和微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得... 新疆伊犁地区冻害严重,尤以滑坡灾害最显著,主要体现在冻融作用下原状黄土的水力特性劣化方面,然而其水力特性的劣化规律和微观机制目前并不明晰,因此本文开展了冻融前后伊犁原状黄土的水力试验和微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得黄土内部的胶结性和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在原位有效应力施加于冻融后的原状黄土,后续加上水分浸泡后,黄土会产生更大变形,因而冻融后原状黄土的自重湿陷性系数增加和孔隙比减小。冻融作用会使得原状黄土内部产生大裂缝和大孔径,渗流过程中水分会从大裂缝和大孔隙流失,因而冻融后原状黄土的渗透系数增加。冻融循环中的冻胀作用使得原状黄土内部自由水变成冰体,产生膨胀作用,其会破坏原状黄土的胶结性和结构完整性,同时产生大裂缝和大孔径,最终造成原状黄土的剪切强度和黏聚力降低。反复的冻融使得土颗粒发生破坏、移位,形成较为复杂的接触形式,从而使得内摩擦角减小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原状黄土 冻融作用 力学特性 自重湿陷性系数 渗透系数 内部裂缝
下载PDF
黄土隧道仰拱填充层致裂原因及处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川福 陈铖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为了避免仰拱填充层裂缝对隧道寿命及行车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依托位于甘肃省的某隧道,通过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方式,分析了4种不同浸水工况下仰拱填充层变形及开裂规律,探究了隧道仰拱填充层致裂原因,给出了仰拱填充层裂缝的... 为了避免仰拱填充层裂缝对隧道寿命及行车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依托位于甘肃省的某隧道,通过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方式,分析了4种不同浸水工况下仰拱填充层变形及开裂规律,探究了隧道仰拱填充层致裂原因,给出了仰拱填充层裂缝的处治措施。结果表明:隧道仰拱部位浸水导致仰拱填充层开裂,开裂位置大致位于浸水区域与未浸水区域的分界上,裂缝沿着隧道开挖方向平行于隧道中线分布,随着横向浸水区域的增大,仰拱填充层裂缝逐渐出现由表面向仰拱底部扩展的趋势;随着隧道横向浸水区域的增加,浸水区域土体强度降低,导致仰拱填充层出现较大沉降,未浸水区域土体强度较高,对隧道仰拱结构有一定支撑作用,使得隧道两侧仰拱填充层出现差异性沉降,在仰拱填充层顶部产生一定的负弯矩,在负弯矩的作用下,仰拱填充层表面出现了较大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后,材料发生破坏,导致仰拱填充层表面开裂;当横向软化区域为12 m时,仰拱填充层竖向位移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最大值差约10.95%,仰拱填充层开裂位置与现场裂缝位置大致相同,可确定该隧道横向浸水区域为12 m;采用钢管桩加固以及疏通排水管后,仰拱填充层变形减至8.63 mm,由此可见,采用钢管桩及排水措施对仰拱填充层处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仰拱裂缝 数值模拟 开裂机理 处治措施
下载PDF
高温干燥-室温加湿循环作用下压实黄土体变和电阻率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鹏举 刘宇菠 +1 位作者 闫庆晨 轩龙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工程地质环境中,高温加速土体干燥,降雨浸湿土体。干湿循环导致土体劣化易引起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损害。所以,有必要研究干湿循环对压实黄土体变特性的影响以评价地基和路基等的稳定性。本研究制备了初始含水量为11%,不同干密度(1.5 g... 工程地质环境中,高温加速土体干燥,降雨浸湿土体。干湿循环导致土体劣化易引起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损害。所以,有必要研究干湿循环对压实黄土体变特性的影响以评价地基和路基等的稳定性。本研究制备了初始含水量为11%,不同干密度(1.5 g·cm^(-3)、1.6 g·cm^(-3)和1.7 g·cm^(-3))的3组试样。试样在80℃下干燥,然后室温下浸入去离子水中饱和,直达预定的干湿循环次数。同时,用数字LCR仪测量土样电阻率,以表征土样的结构变化。采集干燥状态试样表面图像,以分析裂隙开展情况。干湿循环结束后,进行饱和土样的恒应变速率(CRS)试验,获取压缩曲线并确定压实黄土的变形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电阻率逐渐增大,并且裂隙比增大。无竖向压力下,开始从非饱和状态高温干燥引起土样收缩,随后室温饱和使土样膨胀;之后,从饱和状态高温干燥引起土样膨胀,随后室温下饱和土样引起其收缩。另外,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弹性压缩指数增加,对于较低密度土样塑性压缩指数减小而屈服应力增大,对于较高密度土样塑性压缩指数呈现增大趋势而屈服应力减小。本研究可为工程实践中压实黄土工后沉降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干湿循环 体变 裂隙 电阻率
下载PDF
偏压黄土隧道衬砌裂损分析及加固方案研究
11
作者 贺晓铭 张好旗 +1 位作者 张班 闫正冶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根据某偏压黄土隧道衬砌裂损段落和地表裂缝的调查结果,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衬砌断面典型部位损伤系数,并进行衬砌裂损原因分析和安全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衬砌加固处理方案,同时考虑加固处理后典型部位损伤系数、截面内力、强度安... 根据某偏压黄土隧道衬砌裂损段落和地表裂缝的调查结果,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衬砌断面典型部位损伤系数,并进行衬砌裂损原因分析和安全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衬砌加固处理方案,同时考虑加固处理后典型部位损伤系数、截面内力、强度安全系数变化,并从施工工艺、材料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结果表明:陡坎地形和偏压使衬砌内力增大,冲沟沟谷汇集地表水软化土体强度,地表覆土和围岩变形难以控制,导致衬砌裂损;加固处理后多指标对比,推荐采用钎钉网喷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偏压 衬砌裂损 安全评价 加固处理
下载PDF
黄土地表裂缝渗水影响下隧道衬砌结构分析
12
作者 吕硕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2期180-183,共4页
根据黄土隧道洞顶灌溉区裂缝对水流入渗规律的影响,结合裂缝发育情况、是否渗水、渗水深度等参数,组合形成不同的分析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评价不同工况对结构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隧道洞顶裂缝发育时,在考虑洞顶渗流情况下,结构... 根据黄土隧道洞顶灌溉区裂缝对水流入渗规律的影响,结合裂缝发育情况、是否渗水、渗水深度等参数,组合形成不同的分析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评价不同工况对结构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隧道洞顶裂缝发育时,在考虑洞顶渗流情况下,结构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安全系数,土体中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影响灌区隧道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在裂缝不发育的情况下,渗流对隧道的影响直观的表现为荷载的增加,并无弱化洞周围岩的作用,其对其衬砌安全系数的影响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黄土地区 水浇地 裂缝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台缘裂缝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黄土滑坡的意义 被引量:35
13
作者 许领 戴福初 +2 位作者 邝国麟 谭国焕 涂新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90,共6页
黄土滑坡是我国西北地区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后缘裂缝是黄土滑坡典型特征之一。陕西省泾阳南塬自1976年大面积农业灌溉以来,发生了27处50余起黄土滑坡。研究区塬边裂缝发育,滑坡密集分布的太平至蒋刘段目前共分布着28条裂缝,总延展... 黄土滑坡是我国西北地区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后缘裂缝是黄土滑坡典型特征之一。陕西省泾阳南塬自1976年大面积农业灌溉以来,发生了27处50余起黄土滑坡。研究区塬边裂缝发育,滑坡密集分布的太平至蒋刘段目前共分布着28条裂缝,总延展长度为1424m。塬边地形形态控制着裂缝的发育、成因机制,因此,根据裂缝所处塬边地形形态,将南塬裂缝发育模式分为:"U"模式、"W"模式和"Z"模式。裂缝形成后对塬边滑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坡体土体应力状态接近破坏边界面,只需较小的孔压增量和荷载即可诱发滑坡,同时,改变了地表水的入渗途径,极大地增加了地面灌溉和降雨诱发滑坡的概率。同时,裂缝的形成对于黄土滑坡的演化和群体性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台塬 黄土滑坡 台缘裂缝 发育特征 泾阳南塬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裂隙发育特征及其规律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卢全中 彭建兵 +1 位作者 陈志新 李喜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1-194,共4页
黄土中存在大量不同规模、不同成因、不同性质和不同时期的裂隙,不同裂隙之间的互相穿插、切割形成立体的网络裂隙系统。这些裂隙是分割黄土的结构面,是侵蚀土壤、洞穴的优势面,是孕育地质灾害的控制和分离面,是地下水的运移通道和储存... 黄土中存在大量不同规模、不同成因、不同性质和不同时期的裂隙,不同裂隙之间的互相穿插、切割形成立体的网络裂隙系统。这些裂隙是分割黄土的结构面,是侵蚀土壤、洞穴的优势面,是孕育地质灾害的控制和分离面,是地下水的运移通道和储存场所,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实践意义。本文对黄土裂隙进行了综合分类,系统总结了黄土高原地区自然营力作用下不同黄土裂隙的基本特征和发育规律,认为通常意义的黄土垂直节理主要是由黄土中的一部分不同成因的原生和次后期的垂向裂隙在黄土堆积过程中逐渐“生长”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黄土裂隙 发育特征及规律 垂直节理 裂隙网络
下载PDF
基于现场渗透试验的黄土滑坡体入渗特性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仲康 陈冠 +3 位作者 孟兴民 陈玺 张毅 王思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91,共7页
以天水市廖集村滑坡为例,分别在滑坡体后缘、中部和前缘部位进行原位双环渗水试验,获取渗透系数和稳定渗透深度定量指标来表征滑坡体不同部位的渗透能力,研究滑坡中水的主要入渗途径.结果表明:试验区域的渗透系数为1.00×10^(-3)~1.... 以天水市廖集村滑坡为例,分别在滑坡体后缘、中部和前缘部位进行原位双环渗水试验,获取渗透系数和稳定渗透深度定量指标来表征滑坡体不同部位的渗透能力,研究滑坡中水的主要入渗途径.结果表明:试验区域的渗透系数为1.00×10^(-3)~1.00×10^(-4)cm/s,为中等透水,入渗深度在2 m以内,滑坡体不同部位渗透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滑坡体后缘渗透系数是前缘的约12倍,原因是滑坡体后缘土层具有粗颗粒含量高且不均衡的级配特点和土层疏松的密实度特性.由高密度电法结果配合野外勘察发现,滑坡体中的水来自降雨直接入渗的贡献很小,裂隙分布位置与地下水分的赋存状态有极大相关性.雨水由裂隙快速进入坡体才是降雨入渗的主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入渗特性 双环渗水试验 黄土裂隙 天水市
下载PDF
黄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来弘鹏 杨晓华 林永贵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衬砌开裂是黄土公路隧道普遍存在的病害。为了预防和处治衬砌开裂,保证黄土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针对甘肃省榆中县新庄岭黄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病害特征,运用数值仿真、实测等手段分析了病害产生的机理和原因。结果表明,黄土浸水导致... 衬砌开裂是黄土公路隧道普遍存在的病害。为了预防和处治衬砌开裂,保证黄土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针对甘肃省榆中县新庄岭黄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病害特征,运用数值仿真、实测等手段分析了病害产生的机理和原因。结果表明,黄土浸水导致土体强度降低、变形增大,从而增大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变形压力,恶化了衬砌结构受力状况,使衬砌结构拱顶内侧及拱脚外侧被拉裂,进而使拱脚内侧被压裂。根据隧道病害状况,提出了采用环氧树脂嵌补及凿槽嵌入钢拱架法处治衬砌开裂的建议,为分析和处治黄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黄土 公路隧道 衬砌开裂 处治措施
下载PDF
拉裂-滑移式黄土崩塌的形成机制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叶万军 杨更社 +3 位作者 张慧梅 申艳军 李晓 梁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63-3568,共6页
拉裂-滑移式黄土崩塌是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崩塌灾害。根据土体极限平衡方程,得到黄土斜坡后缘最大竖直拉张裂隙深度。引进水致弱化函数,分别建立了竖直裂隙面介质及潜在滑移面介质的本构方程。根据崩塌体能量守恒原... 拉裂-滑移式黄土崩塌是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崩塌灾害。根据土体极限平衡方程,得到黄土斜坡后缘最大竖直拉张裂隙深度。引进水致弱化函数,分别建立了竖直裂隙面介质及潜在滑移面介质的本构方程。根据崩塌体能量守恒原理及尖点突变理论,建立了拉裂-滑移式黄土崩塌隐患的尖点突变模型。根据该模型,探讨了拉裂-滑移式黄土崩塌的形成机制。认为黄土斜坡开挖后,后缘形成拉张裂隙,在裂隙充水的作用下,竖直拉张裂隙的剪切模量增大,潜在滑移面的剪切模量减小,当黄土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候,系统发生突变,滑裂面形成,土体重心不断向临空面移动。其重心一旦滑出陡坡,就会产生崩塌。根据极限平衡方程,结合摩尔-库仑定律,建立了拉裂-滑移式黄土崩塌隐患体的稳定性计算公式。研究结果对黄土崩塌治理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黄土崩塌 拉裂-滑移 形成机制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台塬塬顶裂缝对黄土斜坡水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武彩霞 戴福初 +3 位作者 闵弘 涂新斌 邝国麟 周跃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2-1519,共8页
针对黑方台黄土滑坡,从现场灌溉试验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分析着手,研究灌溉过程中台塬斜坡的水文响应以及对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的灌溉并不能对地下水位形成有效的补给,但是却容易引起斜坡浅部范围内体积含水量增加,从... 针对黑方台黄土滑坡,从现场灌溉试验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分析着手,研究灌溉过程中台塬斜坡的水文响应以及对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的灌溉并不能对地下水位形成有效的补给,但是却容易引起斜坡浅部范围内体积含水量增加,从而使得抗剪强度降低,最终在台缘顶部发生滑塌,台塬顶部裂缝的存在会使得浅部体积含水量增加速度加快,加速土体弱化,更易发生台塬顶部的滑塌;从长期灌溉模拟来看,裂缝的存在会加速地下水位的上升。从数据上论证了黄土斜坡受裂缝的影响特性,为研究黄土滑坡与地表水入渗的关系提供数据参考。此外,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用其模拟灌溉引起的斜坡水文响应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台塬裂缝 灌溉水入渗 现场监测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工程开挖引起的黄土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衍汇 倪万魁 +3 位作者 李征征 石博溢 戴磊 袁志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10-217,共8页
近年来,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受地形限制的影响,很多工程建设无法避开已有的黄土滑坡,使得在边坡开挖过程中产生各种变形破坏迹象,危害十分严重。笔者以富县洛阳乡某挖方边坡为例。根据其地质环境、滑坡概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情况... 近年来,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受地形限制的影响,很多工程建设无法避开已有的黄土滑坡,使得在边坡开挖过程中产生各种变形破坏迹象,危害十分严重。笔者以富县洛阳乡某挖方边坡为例。根据其地质环境、滑坡概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情况,利用工程地质分析法定性阐述了在边坡开挖过程中的破坏机理,并将整个变形破坏过程分为3个阶段:坡脚卸载差异变形阶段、压致拉裂面贯通阶段、"V"型裂缝稳定阶段;其次,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量化描述了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最后,基于边坡应力分布情况,推算出蠕滑段发育的最大深度距剪出口约93m,同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 人工开挖 蠕滑 压制拉裂 “V”型裂缝
下载PDF
西安地区黄土地层含水空间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景波 徐芹选 +2 位作者 张晓龙 孙贵贞 徐卫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105,共5页
通过对西安东郊和长安县黄土剖面野外考察、裂隙观察、统计测量、孔隙度测定和颗粒分析 ,系统地研究了黄土地层含水空间 .进而发现了密集风化裂隙含水空间的新类型 ,提出了粒间孔隙不是沉积形成的 ,而是土壤化的产物 .揭示了黄土含水空... 通过对西安东郊和长安县黄土剖面野外考察、裂隙观察、统计测量、孔隙度测定和颗粒分析 ,系统地研究了黄土地层含水空间 .进而发现了密集风化裂隙含水空间的新类型 ,提出了粒间孔隙不是沉积形成的 ,而是土壤化的产物 .揭示了黄土含水空间具有波动变化规律 ,这种变化是受古环境变化控制的 .研究表明 ,冷干时期成壤作用弱 ,含水空间发育好 ;温湿时期成壤作用强 ,含水空间发育弱 .黄土孔隙度与粉砂含量成正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风化裂隙 土壤孔隙 孔隙度垂向变化 含水空间 成壤作用 孔隙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