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在结果中检索
在结果中去除
年份
2021
1
学科
医药卫生
1
期刊收录
生物医学检索系统
1
主题
HUB
1
GENES
1
PROGNOSIS
1
ROBUST
1
BIOINFORMATICS
1
HEPATOCELLULAR_CARCINOMA
1
期刊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1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随机骨料模型的开裂模拟
1
作者
王青原
许颖
钱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7-1046,共10页
在试验表征及工程实践中,仿真可以准确反映裂缝的发展规律.采用内聚力模型来研究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的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开裂损伤破坏行为.在三点弯曲试验中的受力破坏的全过程研究中,对I型断裂能、II型断裂能、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在试验表征及工程实践中,仿真可以准确反映裂缝的发展规律.采用内聚力模型来研究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的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开裂损伤破坏行为.在三点弯曲试验中的受力破坏的全过程研究中,对I型断裂能、II型断裂能、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刚度)这5个控制单元开裂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反演研究.通过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开裂的试验结果,对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与参数化模型结果进行逆推分析,得到了控制因素在模拟中适用的参数范围.然后结合不同配合比试件的骨料定量化信息,对3个骨料面积不同的模型,应用已得到的参数范围中值来模拟获得裂缝扩展的定量结果,并对照模拟与试验的力学性能和裂缝量化结果验证参数范围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断裂参数
三点弯曲试验
裂缝扩展
细观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Y型通风高位钻孔抽采被保护层卸压瓦斯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朱红青
张民波
+1 位作者
王宁
申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防止被保护层卸压瓦斯大量涌向保护层工作面,进而造成Y型通风工作面回风巷和采空区瓦斯超限,依据保护层开采卸压理论以及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三带"中的瓦斯运移规律,采用在Y型通风工作面布置高位钻孔抽采被保护层卸压瓦斯,...
为防止被保护层卸压瓦斯大量涌向保护层工作面,进而造成Y型通风工作面回风巷和采空区瓦斯超限,依据保护层开采卸压理论以及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三带"中的瓦斯运移规律,采用在Y型通风工作面布置高位钻孔抽采被保护层卸压瓦斯,并在羊东矿现场对高位钻孔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终孔位置高度设计为24 m,倾向控制范围设计为9.5~60.0 m,终孔间距设计为10 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位钻孔瓦斯抽采率为60.8%,回风巷平均瓦斯体积分数维持在0.27%,最高为0.46%,杜绝了Y型通风工作面回风巷和采空区瓦斯超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通风
高位钻孔
被保护层
裂隙三带
卸压
瓦斯抽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装配式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抗弯试验研究
3
作者
姜开明
宋启港
+2 位作者
周剑
吕长荣
王阳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为了解装配式波形钢腹板-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某装配式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10制作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波形钢腹板-普通混凝土(NC)组合梁各1组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腹板...
为了解装配式波形钢腹板-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某装配式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10制作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波形钢腹板-普通混凝土(NC)组合梁各1组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腹板形式、桥面板强度对组合梁负弯矩区破坏形式、裂缝分布规律及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适用于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的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3组试件均呈典型的受弯破坏特征;UHPC板裂缝分布细而密,NC板裂缝分布宽而粗;相比平钢腹板,波形钢腹板可提高组合梁桥面板的开裂荷载;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的下翼缘板受压应变强化效应较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更加显著,二者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接近;桥面板采用UHPC相比NC开裂荷载可提高1倍,且初始抗弯刚度可提高43%;相比塑性屈服理论,所提出的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的极限抗弯承载力与试验值更接近,可以用于工程估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工字钢-混组合梁桥
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
负弯矩区
开裂荷载
抗弯承载力
刚度
三点弯曲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纹尖端塑性区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强
王芳
+1 位作者
黄小平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9,共10页
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大小与其三维约束状态有关,而三维约束状态不仅与板厚还与外载荷、材料性质有关。因此不论是薄板还是厚板,用平面应力或者平面应变来模拟其状态都有局限性。现阶段对于三维约束状态下的裂纹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可以准确计...
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大小与其三维约束状态有关,而三维约束状态不仅与板厚还与外载荷、材料性质有关。因此不论是薄板还是厚板,用平面应力或者平面应变来模拟其状态都有局限性。现阶段对于三维约束状态下的裂纹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可以准确计算塑性区大小的公式。文章用有限元对小范围屈服下,含I型中心穿透裂纹板裂纹尖端的三维塑性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硬化指数、屈服强度以及泊松比对塑性区大小的影响。计算从平面应力逐渐过渡到平面应变,结果与现有理论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进而给出了一个计算裂纹尖端塑性区大小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尖端塑性区
三维约束
有限元
中心穿透裂纹
幂硬化
泊松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的双G准则
被引量:
33
5
作者
赵艳华
徐世烺
吴智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8,51,91,共8页
断裂力学基本上有两种分析裂缝稳定性的方法 :应力强度因子法和能量法。在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描述上两者应该是等效的。针对目前大多数混凝土断裂模型以应力强度因子型的断裂韧度作为判定准则 ,本文尝试从能量的角度出发 ,结合线弹性断裂...
断裂力学基本上有两种分析裂缝稳定性的方法 :应力强度因子法和能量法。在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描述上两者应该是等效的。针对目前大多数混凝土断裂模型以应力强度因子型的断裂韧度作为判定准则 ,本文尝试从能量的角度出发 ,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和虚拟裂缝区上的黏聚力分布 ,以能量释放率G作为断裂性能判定参数 ,建立了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的双G准则。与双K断裂参数相对应 ,双G准则引入了两个重要的裂缝扩展判定参量 :起裂断裂韧度GiniIc 和失稳断裂韧度GunIc 。其中 ,起裂断裂韧度GiniIc 对应于起裂荷载Pini和初始裂缝长度a0 ;失稳断裂韧度GunIc 对应于极值荷载Pmax和临界有效裂缝长度ac。根据线性渐进叠加假定 ,可以把 (Pini,a0 )和(Pmax,ac)代入线弹性断裂力学相对应的公式直接求得GiniIc 和GunIc 。考虑到起裂荷载Pini的不易确定性 ,本文引入黏聚力分布引起的能量损耗GcIc,通过三者GiniIc 、GunIc 和GcIc的关系 ,给出了起裂断裂韧度GiniIc 和失稳断裂韧度GunIc的适用计算公式 ,并通过三点弯曲梁实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混凝土
双K准则
应力强度因子
能量释放率
黏聚力
三点弯曲梁
虚拟裂缝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井“三圈”耦合瓦斯抽采技术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延河
赵晓举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地面井瓦斯抽采浓度低、产气量少、抽采周期短的问题,通过“三圈”对地面井瓦斯运移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同时优化地面井布井位置,在首山一矿开展了采动区、采空区地面井瓦斯抽采试验。结果表明,采动裂隙圈影响地面井的单日产气量,...
针对地面井瓦斯抽采浓度低、产气量少、抽采周期短的问题,通过“三圈”对地面井瓦斯运移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同时优化地面井布井位置,在首山一矿开展了采动区、采空区地面井瓦斯抽采试验。结果表明,采动裂隙圈影响地面井的单日产气量,采空区裂隙圈影响地面井的产气周期,覆岩垂直裂隙圈影响地面井的产气浓度,回采作业对于上覆邻近煤层具有一定的卸压效果。采动井布置在采动裂隙圈、采空区裂隙圈和覆岩垂直裂隙圈耦合区域内,抽采浓度高,单井产气量高且产气周期长,其中SSCD-06采动井布置于“三圈”耦合区域内,产气浓度持续100%,最高日抽采量可达4.1万m^(3),已持续产气260 d,累计产气260.7万m^(3)。研究结果验证了地面井“三圈”耦合瓦斯抽采技术的优越性,对优化地面井瓦斯抽采布置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井
裂隙圈
“三圈”耦合
瓦斯抽采
覆岩变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三峡地区地球物理异常带的地表地质特征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永成
《华南地震》
2000年第1期61-65,共5页
通过对长江三峡地区(巴东-宜昌段)野外地质调查获得的实际资料研究,认为沿长江北西西向地球物理异常带在地表存在着相应的断层破碎带及裂隙密集带。地下深处与地球物理异常带相对应的基底断裂已切穿中、新生代沉积盖层,在地表形成...
通过对长江三峡地区(巴东-宜昌段)野外地质调查获得的实际资料研究,认为沿长江北西西向地球物理异常带在地表存在着相应的断层破碎带及裂隙密集带。地下深处与地球物理异常带相对应的基底断裂已切穿中、新生代沉积盖层,在地表形成一组北西西向断裂带,现代地震活动与这组断裂带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
断裂带
长江三峡地区
地震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塑性区阻止效应对三维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谢伟
黄其青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5-588,共4页
在应用片条合成法计算三维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基础上,推导了在小范围屈服情况下考虑塑性区影响时三维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公式,讨论了塑性区大小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其中重点考虑了塑性区对裂纹发展的阻止效应.通过对结...
在应用片条合成法计算三维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基础上,推导了在小范围屈服情况下考虑塑性区影响时三维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公式,讨论了塑性区大小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其中重点考虑了塑性区对裂纹发展的阻止效应.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给出可供工程应用参考的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塑性区对裂纹发展的阻止效应后,大多数情况下塑性区修正使应力强度因子比未考虑塑性区修正的应力强度因子要小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条合成法
三维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塑性区
小范围屈服
阻止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点弯钎焊接头裂纹扩展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9
作者
陈兴
周帼彦
+2 位作者
舒双文
王琼琦
朱奎龙
《化工机械》
CAS
2014年第6期779-783,共5页
为了研究钎焊接头裂纹起裂和扩展规律,利用内聚力模型模拟三点弯钎焊接头裂纹扩展过程。通过试验得到钎焊接头起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1 364.83N,与模拟值1 392.29N很接近。在裂纹扩展阶段,通过试验得到的载荷-张开位移曲线与模拟结...
为了研究钎焊接头裂纹起裂和扩展规律,利用内聚力模型模拟三点弯钎焊接头裂纹扩展过程。通过试验得到钎焊接头起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1 364.83N,与模拟值1 392.29N很接近。在裂纹扩展阶段,通过试验得到的载荷-张开位移曲线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内聚力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三点弯钎焊接头裂纹扩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翅式回热器
三点弯钎焊接头
内聚力模型
裂纹扩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放顶煤工作面立体自燃带动态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赵文彬
刘方顺
+3 位作者
石新岩
刘辉
王忠密
李振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4,共10页
为探究采空区自燃带动态分布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空隙、裂隙结构及氧化速率改变对采空区漏风及氧气体积分数分布特征的影响,揭示综采放顶煤自燃带由采空区后部向工作面顶煤动态变化特性。结果表明:...
为探究采空区自燃带动态分布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空隙、裂隙结构及氧化速率改变对采空区漏风及氧气体积分数分布特征的影响,揭示综采放顶煤自燃带由采空区后部向工作面顶煤动态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受采动应力及上覆岩层垮落滞后影响,顶煤裂隙及采空区空隙结构随暴露时间延长发生改变;支架后方中上部伞檐空场形成自由扩散漏风;随冒落煤岩体暴露时间增加,耗氧速率增大,顶煤裂隙结构发育,采空区垮落空间上移,中下部内部空隙结构下降,导致自燃带范围由采空区后部向综采支架顶煤范围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立体自燃带
煤体裂隙
耗氧速率
动态变化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巷道围岩复合注浆加固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付玉凯
王涛
+1 位作者
孙志勇
岳延朋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5-112,共8页
针对深部巷道围岩复杂地质条件下单一注浆方式和注浆材料不能达到理想的注浆效果问题,提出了一种深部巷道围岩复合注浆加固技术。以山西某矿3210孤岛工作面为例,阐述了复合注浆加固技术原理及应用。首先,结合现场试验区域的地质力学测...
针对深部巷道围岩复杂地质条件下单一注浆方式和注浆材料不能达到理想的注浆效果问题,提出了一种深部巷道围岩复合注浆加固技术。以山西某矿3210孤岛工作面为例,阐述了复合注浆加固技术原理及应用。首先,结合现场试验区域的地质力学测试结果、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等,计算3210回风巷各破裂区的范围;其次,基于围岩分区破裂特点,提出3步注浆工艺,即浅部低压渗透注浆、深部高压劈裂注浆和补充注浆,并根据各分区的范围确定3步注浆工艺中各个钻孔的深度;然后,根据各个分区中裂隙的发育程度和裂隙开度,选择相应的注浆材料:高渗透区宜采用无机水泥注浆材料,中等渗透区宜采用超细水泥注浆材料,低渗透区宜采用高分子化学浆液进行补注;最后,根据现场注浆试验,确定不同破裂区的注浆压力参数。采用注浆加固岩体锚固力、注浆加固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和围岩完整性3个指标综合判断3210回风巷注浆加固效果:采用复合注浆加固技术后,巷帮煤体锚固力提高144%,达到230kN;顶板和巷帮围岩单轴抗压强度分别增加10.9%和18.5%,分别达到50.68 MPa和23.37 MPa;巷帮煤体波速提高15.2%,达到750 m/s。从注浆区域与未注浆区域围岩变形速率和变形量来看,复合注浆加固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围岩控制
复合注浆加固技术
破裂区划分
3步注浆工艺
复合注浆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煤矿覆岩采动裂隙带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74
12
作者
林海飞
李树刚
+3 位作者
赵鹏翔
肖鹏
潘红宇
刘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5,共8页
采动裂隙带卸压瓦斯抽采是工作面瓦斯防治的主要方法,介绍了采动裂隙动态演化规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卸压瓦斯抽采原理。根据瓦斯抽采直接通道的不同,总结提出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分类方法;基于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的大小,提出采动裂隙...
采动裂隙带卸压瓦斯抽采是工作面瓦斯防治的主要方法,介绍了采动裂隙动态演化规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卸压瓦斯抽采原理。根据瓦斯抽采直接通道的不同,总结提出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分类方法;基于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的大小,提出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技术的分级选择法。对各类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方法的优缺点、布置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述,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以及技术参数,并结合现场实例说明了各种抽采方法的效果。最后通过总结概括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采动裂隙带演化模型三维化、瓦斯高效抽采技术参数精准化以及瓦斯抽采技术装备智能化是覆岩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裂隙带
瓦斯抽采
模型三维化
参数精准化
装备智能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覆岩裂隙演化的RFPA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王俭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58,共3页
煤体采动导致煤层原始平衡应力发生变化,引起工作面前方支撑压力发生变化,使其上覆岩层发生失稳变形,形成采动应力分布的不同影响区。通过RFPA数值模拟软件,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覆岩裂隙动态演化规律进行模拟,得出覆岩随工作面推进的垮...
煤体采动导致煤层原始平衡应力发生变化,引起工作面前方支撑压力发生变化,使其上覆岩层发生失稳变形,形成采动应力分布的不同影响区。通过RFPA数值模拟软件,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覆岩裂隙动态演化规律进行模拟,得出覆岩随工作面推进的垮落高度及来压步距,同时得到采动影响下煤层底板应力变化与横三区及支撑压力峰值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演化
应力分布
支撑压力
横三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UASB反应器三相分离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宁春雪
吕建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60-266,306,共8页
为探索UASB反应器中三相分离器沉淀区以及回流缝对分离器内流场及气、液、固三相分离性能的影响,以Mixture多相流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了不同沉淀区高度(0.55,0.65,0.75,0.85m)和不同回流缝宽度(0.2,0.3,0.4,...
为探索UASB反应器中三相分离器沉淀区以及回流缝对分离器内流场及气、液、固三相分离性能的影响,以Mixture多相流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了不同沉淀区高度(0.55,0.65,0.75,0.85m)和不同回流缝宽度(0.2,0.3,0.4,0.5m)对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沉淀区高度为0.75m,回流缝宽度为0.3m,气体分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反应器
三相分离器
沉淀区高度
回流缝宽度
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埋薄煤层工作面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
15
作者
申琳
《科技与创新》
2015年第20期8-9,共2页
某矿12101工作面开采12下煤层面临顶板三灰水威胁,三灰含水层涌水量为弱至中等,但裂隙较发育,可能会影响到12101工作面的安全开采。为了研究深部薄煤层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发育规律,采用钻孔分段注水法现场实测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
某矿12101工作面开采12下煤层面临顶板三灰水威胁,三灰含水层涌水量为弱至中等,但裂隙较发育,可能会影响到12101工作面的安全开采。为了研究深部薄煤层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发育规律,采用钻孔分段注水法现场实测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12101工作面覆岩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20.02 m,裂采比为16.7,为三灰含水层下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薄煤层
三灰含水层
导水裂缝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仰斜开采覆岩应力分布及裂隙演化规律物理模拟试验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树刚
李昊天
+2 位作者
丁洋
赵鹏翔
林海飞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7,31,共4页
为揭示仰斜开采过程中采场覆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采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仰斜开采工作面底板支承压力沿推进方向的区域划分,支承压力峰值的变化,以及采场覆岩"三带"高度与卸压裂隙区宽度等随着工作面推进的...
为揭示仰斜开采过程中采场覆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采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仰斜开采工作面底板支承压力沿推进方向的区域划分,支承压力峰值的变化,以及采场覆岩"三带"高度与卸压裂隙区宽度等随着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斜开采
支承压力
覆岩“三带”
裂隙区
相似模拟
原文传递
宏岩煤矿顺煤层钻孔最佳封孔深度研究
被引量:
5
17
作者
张志荣
赵晶
+1 位作者
陈杰
刘永茜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6-168,172,共4页
宏岩煤矿瓦斯涌出主要来自于本煤层瓦斯涌出,为提高本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确定最佳封孔深度,通过分析测试煤层巷道"三带"范围与巷道预排瓦斯宽度带,结合现场4组钻孔对比测试,分别从本煤层孔、穿层孔、封孔深度、是否带压封孔4...
宏岩煤矿瓦斯涌出主要来自于本煤层瓦斯涌出,为提高本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确定最佳封孔深度,通过分析测试煤层巷道"三带"范围与巷道预排瓦斯宽度带,结合现场4组钻孔对比测试,分别从本煤层孔、穿层孔、封孔深度、是否带压封孔4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影响本煤层瓦斯抽采浓度的主要因素是煤层巷道及钻孔"三带"中卸压带与集中应力带所产生的煤层微裂隙,采用带压封孔12 m是最理想的封孔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封孔深度
巷道三带
煤层微裂隙
抽采浓度
原文传递
基于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混凝土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被引量:
8
18
作者
王青原
陈红鸟
+2 位作者
袁波
黄兴震
赵艳兵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5,共10页
由于存在断裂过程区,混凝土材料的断裂行为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材料的断裂性能对水工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评估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混凝土的非线性断裂行为,对带预制切口的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试验,采用电子散斑干涉(ESPI)技术获得梁表...
由于存在断裂过程区,混凝土材料的断裂行为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材料的断裂性能对水工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评估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混凝土的非线性断裂行为,对带预制切口的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试验,采用电子散斑干涉(ESPI)技术获得梁表面的位移场。通过分析梁试件在15个加载步下的裂纹扩展状态,即COD(裂纹张开位移)与a(裂缝长度)的关系,分析混凝土裂纹扩展规律。鉴于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公式不适用于裂纹尖端附近的位移计算,在ESPI测量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COD-a曲线进行分段分析,建立了适用于裂缝全长度的COD-a的函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过程区
裂纹张开位移
裂纹扩展深度
三点弯曲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随机骨料模型的开裂模拟
1
作者
王青原
许颖
钱胜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市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广东省土木工程智能韧性结构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市土木工程智能结构系统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7-104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817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4A1515011980)
+1 种基金
广东省土木工程智能韧性结构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23B1212010004)
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项目(GXWD20231129175636001).
文摘
在试验表征及工程实践中,仿真可以准确反映裂缝的发展规律.采用内聚力模型来研究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的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开裂损伤破坏行为.在三点弯曲试验中的受力破坏的全过程研究中,对I型断裂能、II型断裂能、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刚度)这5个控制单元开裂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反演研究.通过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开裂的试验结果,对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与参数化模型结果进行逆推分析,得到了控制因素在模拟中适用的参数范围.然后结合不同配合比试件的骨料定量化信息,对3个骨料面积不同的模型,应用已得到的参数范围中值来模拟获得裂缝扩展的定量结果,并对照模拟与试验的力学性能和裂缝量化结果验证参数范围的准确性.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断裂参数
三点弯曲试验
裂缝扩展
细观尺度
Keywords
cohesive
zone
model
fracture parameter
three
-point bending test
crack
expanding
meso-scale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Y型通风高位钻孔抽采被保护层卸压瓦斯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朱红青
张民波
王宁
申健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168)
文摘
为防止被保护层卸压瓦斯大量涌向保护层工作面,进而造成Y型通风工作面回风巷和采空区瓦斯超限,依据保护层开采卸压理论以及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三带"中的瓦斯运移规律,采用在Y型通风工作面布置高位钻孔抽采被保护层卸压瓦斯,并在羊东矿现场对高位钻孔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终孔位置高度设计为24 m,倾向控制范围设计为9.5~60.0 m,终孔间距设计为10 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位钻孔瓦斯抽采率为60.8%,回风巷平均瓦斯体积分数维持在0.27%,最高为0.46%,杜绝了Y型通风工作面回风巷和采空区瓦斯超限。
关键词
Y型通风
高位钻孔
被保护层
裂隙三带
卸压
瓦斯抽采
Keywords
Y type ventilation
high level borehole
protected seam
crack three zone
pressure released
gas drainage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装配式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抗弯试验研究
3
作者
姜开明
宋启港
周剑
吕长荣
王阳春
机构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高速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8282,52378160)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2020B47)。
文摘
为了解装配式波形钢腹板-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某装配式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10制作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波形钢腹板-普通混凝土(NC)组合梁各1组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腹板形式、桥面板强度对组合梁负弯矩区破坏形式、裂缝分布规律及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适用于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的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3组试件均呈典型的受弯破坏特征;UHPC板裂缝分布细而密,NC板裂缝分布宽而粗;相比平钢腹板,波形钢腹板可提高组合梁桥面板的开裂荷载;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的下翼缘板受压应变强化效应较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更加显著,二者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接近;桥面板采用UHPC相比NC开裂荷载可提高1倍,且初始抗弯刚度可提高43%;相比塑性屈服理论,所提出的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的极限抗弯承载力与试验值更接近,可以用于工程估算中。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工字钢-混组合梁桥
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
负弯矩区
开裂荷载
抗弯承载力
刚度
三点弯曲试验
Keywords
segmental girder bridge
steel I girder and concrete panel composite girder bridge
corrugated steel web and UHPC panel composite girder
hogging moment
zone
crack
ing load
flexural strength
stiffness
three
-point bending test
分类号
U448.218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8.21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6.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纹尖端塑性区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强
王芳
黄小平
崔维成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9,共10页
基金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1AA602021)
文摘
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大小与其三维约束状态有关,而三维约束状态不仅与板厚还与外载荷、材料性质有关。因此不论是薄板还是厚板,用平面应力或者平面应变来模拟其状态都有局限性。现阶段对于三维约束状态下的裂纹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可以准确计算塑性区大小的公式。文章用有限元对小范围屈服下,含I型中心穿透裂纹板裂纹尖端的三维塑性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硬化指数、屈服强度以及泊松比对塑性区大小的影响。计算从平面应力逐渐过渡到平面应变,结果与现有理论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进而给出了一个计算裂纹尖端塑性区大小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裂纹尖端塑性区
三维约束
有限元
中心穿透裂纹
幂硬化
泊松比
Keywords
plastic
zone
of the
crack
tip
three
dimensional constraint
finite element
center through
crack
power hardening
Poisson's ratio
分类号
TB30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的双G准则
被引量:
33
5
作者
赵艳华
徐世烺
吴智敏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8,51,91,共8页
基金
国家 973项目 :2 0 0 2CB41 2 70 9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50 1 780 1 5
文摘
断裂力学基本上有两种分析裂缝稳定性的方法 :应力强度因子法和能量法。在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描述上两者应该是等效的。针对目前大多数混凝土断裂模型以应力强度因子型的断裂韧度作为判定准则 ,本文尝试从能量的角度出发 ,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和虚拟裂缝区上的黏聚力分布 ,以能量释放率G作为断裂性能判定参数 ,建立了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的双G准则。与双K断裂参数相对应 ,双G准则引入了两个重要的裂缝扩展判定参量 :起裂断裂韧度GiniIc 和失稳断裂韧度GunIc 。其中 ,起裂断裂韧度GiniIc 对应于起裂荷载Pini和初始裂缝长度a0 ;失稳断裂韧度GunIc 对应于极值荷载Pmax和临界有效裂缝长度ac。根据线性渐进叠加假定 ,可以把 (Pini,a0 )和(Pmax,ac)代入线弹性断裂力学相对应的公式直接求得GiniIc 和GunIc 。考虑到起裂荷载Pini的不易确定性 ,本文引入黏聚力分布引起的能量损耗GcIc,通过三者GiniIc 、GunIc 和GcIc的关系 ,给出了起裂断裂韧度GiniIc 和失稳断裂韧度GunIc的适用计算公式 ,并通过三点弯曲梁实验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断裂力学
混凝土
双K准则
应力强度因子
能量释放率
黏聚力
三点弯曲梁
虚拟裂缝区
Keywords
fracture mechanics
concrete
duble-K criterion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energy release rate
cohesive force
three
-point bending beam
fictitious
crack
zone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井“三圈”耦合瓦斯抽采技术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延河
赵晓举
机构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平宝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4275)。
文摘
针对地面井瓦斯抽采浓度低、产气量少、抽采周期短的问题,通过“三圈”对地面井瓦斯运移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同时优化地面井布井位置,在首山一矿开展了采动区、采空区地面井瓦斯抽采试验。结果表明,采动裂隙圈影响地面井的单日产气量,采空区裂隙圈影响地面井的产气周期,覆岩垂直裂隙圈影响地面井的产气浓度,回采作业对于上覆邻近煤层具有一定的卸压效果。采动井布置在采动裂隙圈、采空区裂隙圈和覆岩垂直裂隙圈耦合区域内,抽采浓度高,单井产气量高且产气周期长,其中SSCD-06采动井布置于“三圈”耦合区域内,产气浓度持续100%,最高日抽采量可达4.1万m^(3),已持续产气260 d,累计产气260.7万m^(3)。研究结果验证了地面井“三圈”耦合瓦斯抽采技术的优越性,对优化地面井瓦斯抽采布置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地面井
裂隙圈
“三圈”耦合
瓦斯抽采
覆岩变形
Keywords
surface wells
crack
zone
"
three
Circles"coupling
gas extraction
overburden deformation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三峡地区地球物理异常带的地表地质特征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永成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华南地震》
2000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摘
通过对长江三峡地区(巴东-宜昌段)野外地质调查获得的实际资料研究,认为沿长江北西西向地球物理异常带在地表存在着相应的断层破碎带及裂隙密集带。地下深处与地球物理异常带相对应的基底断裂已切穿中、新生代沉积盖层,在地表形成一组北西西向断裂带,现代地震活动与这组断裂带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
断裂带
长江三峡地区
地震地质
Keywords
Geophysical field
Fracture
zone
crack
zone
The Yangtze River
three
Gorges region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塑性区阻止效应对三维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谢伟
黄其青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5-588,共4页
文摘
在应用片条合成法计算三维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基础上,推导了在小范围屈服情况下考虑塑性区影响时三维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公式,讨论了塑性区大小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其中重点考虑了塑性区对裂纹发展的阻止效应.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给出可供工程应用参考的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塑性区对裂纹发展的阻止效应后,大多数情况下塑性区修正使应力强度因子比未考虑塑性区修正的应力强度因子要小7%~30%.
关键词
片条合成法
三维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塑性区
小范围屈服
阻止效应
Keywords
modified slice synthesis method,
three
-dimensional
crack
,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IF), plastic
zone
, small yield scope, ameliorating effect
分类号
V215.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点弯钎焊接头裂纹扩展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9
作者
陈兴
周帼彦
舒双文
王琼琦
朱奎龙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机械》
CAS
2014年第6期779-78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5060
50835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WG121402)
文摘
为了研究钎焊接头裂纹起裂和扩展规律,利用内聚力模型模拟三点弯钎焊接头裂纹扩展过程。通过试验得到钎焊接头起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1 364.83N,与模拟值1 392.29N很接近。在裂纹扩展阶段,通过试验得到的载荷-张开位移曲线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内聚力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三点弯钎焊接头裂纹扩展过程。
关键词
板翅式回热器
三点弯钎焊接头
内聚力模型
裂纹扩展
Keywords
plate-fin heat regenerator,
three
-point bending brazed joint, cohesive
zone
model,
crack
growth
分类号
TQ052.5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顶煤工作面立体自燃带动态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赵文彬
刘方顺
石新岩
刘辉
王忠密
李振武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东山古城煤矿有限公司
山东东山王楼煤矿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能源发展集团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974179,52174193)。
文摘
为探究采空区自燃带动态分布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空隙、裂隙结构及氧化速率改变对采空区漏风及氧气体积分数分布特征的影响,揭示综采放顶煤自燃带由采空区后部向工作面顶煤动态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受采动应力及上覆岩层垮落滞后影响,顶煤裂隙及采空区空隙结构随暴露时间延长发生改变;支架后方中上部伞檐空场形成自由扩散漏风;随冒落煤岩体暴露时间增加,耗氧速率增大,顶煤裂隙结构发育,采空区垮落空间上移,中下部内部空隙结构下降,导致自燃带范围由采空区后部向综采支架顶煤范围扩展。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立体自燃带
煤体裂隙
耗氧速率
动态变化特性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three
-dimension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zone
coal
crack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dynamic chang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巷道围岩复合注浆加固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付玉凯
王涛
孙志勇
岳延朋
机构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5-11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415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2JM-280)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项目(2019-TD-QN004)。
文摘
针对深部巷道围岩复杂地质条件下单一注浆方式和注浆材料不能达到理想的注浆效果问题,提出了一种深部巷道围岩复合注浆加固技术。以山西某矿3210孤岛工作面为例,阐述了复合注浆加固技术原理及应用。首先,结合现场试验区域的地质力学测试结果、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等,计算3210回风巷各破裂区的范围;其次,基于围岩分区破裂特点,提出3步注浆工艺,即浅部低压渗透注浆、深部高压劈裂注浆和补充注浆,并根据各分区的范围确定3步注浆工艺中各个钻孔的深度;然后,根据各个分区中裂隙的发育程度和裂隙开度,选择相应的注浆材料:高渗透区宜采用无机水泥注浆材料,中等渗透区宜采用超细水泥注浆材料,低渗透区宜采用高分子化学浆液进行补注;最后,根据现场注浆试验,确定不同破裂区的注浆压力参数。采用注浆加固岩体锚固力、注浆加固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和围岩完整性3个指标综合判断3210回风巷注浆加固效果:采用复合注浆加固技术后,巷帮煤体锚固力提高144%,达到230kN;顶板和巷帮围岩单轴抗压强度分别增加10.9%和18.5%,分别达到50.68 MPa和23.37 MPa;巷帮煤体波速提高15.2%,达到750 m/s。从注浆区域与未注浆区域围岩变形速率和变形量来看,复合注浆加固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深部巷道围岩控制
复合注浆加固技术
破裂区划分
3步注浆工艺
复合注浆材料
Keywords
deep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composite grouting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crack
zone
division
three
-step grouting technology
composite grouting material
分类号
TD265.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煤矿覆岩采动裂隙带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74
12
作者
林海飞
李树刚
赵鹏翔
肖鹏
潘红宇
刘超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34007
51674192
+2 种基金
51604219
51774235)
新疆煤及煤层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资助项目(2015013)
文摘
采动裂隙带卸压瓦斯抽采是工作面瓦斯防治的主要方法,介绍了采动裂隙动态演化规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卸压瓦斯抽采原理。根据瓦斯抽采直接通道的不同,总结提出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分类方法;基于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的大小,提出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技术的分级选择法。对各类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方法的优缺点、布置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述,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以及技术参数,并结合现场实例说明了各种抽采方法的效果。最后通过总结概括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采动裂隙带演化模型三维化、瓦斯高效抽采技术参数精准化以及瓦斯抽采技术装备智能化是覆岩采动裂隙带瓦斯抽采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采动裂隙带
瓦斯抽采
模型三维化
参数精准化
装备智能化
Keywords
nfining
crack
ing
zone
gas drainag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parameter accuracy
equipment intelligent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覆岩裂隙演化的RFPA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王俭
机构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5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198
50834005)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资助项目(SKLCRSM11X01)
文摘
煤体采动导致煤层原始平衡应力发生变化,引起工作面前方支撑压力发生变化,使其上覆岩层发生失稳变形,形成采动应力分布的不同影响区。通过RFPA数值模拟软件,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覆岩裂隙动态演化规律进行模拟,得出覆岩随工作面推进的垮落高度及来压步距,同时得到采动影响下煤层底板应力变化与横三区及支撑压力峰值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裂隙演化
应力分布
支撑压力
横三区
Keywords
crack
s evolution
stress distribution
supporting pressure
horizontal
three
zone
s
分类号
TD31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UASB反应器三相分离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宁春雪
吕建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不详
出处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60-266,30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385)
文摘
为探索UASB反应器中三相分离器沉淀区以及回流缝对分离器内流场及气、液、固三相分离性能的影响,以Mixture多相流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了不同沉淀区高度(0.55,0.65,0.75,0.85m)和不同回流缝宽度(0.2,0.3,0.4,0.5m)对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沉淀区高度为0.75m,回流缝宽度为0.3m,气体分离效果最好.
关键词
UASB反应器
三相分离器
沉淀区高度
回流缝宽度
模拟
Keywords
UASB reactor
three
-phase separator
settling
zone
return
crack
simulation
分类号
X5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埋薄煤层工作面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
15
作者
申琳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科技与创新》
2015年第20期8-9,共2页
文摘
某矿12101工作面开采12下煤层面临顶板三灰水威胁,三灰含水层涌水量为弱至中等,但裂隙较发育,可能会影响到12101工作面的安全开采。为了研究深部薄煤层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发育规律,采用钻孔分段注水法现场实测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12101工作面覆岩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20.02 m,裂采比为16.7,为三灰含水层下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深埋薄煤层
三灰含水层
导水裂缝带
数值模拟
Keywords
deep buried thin coal seam
three
gray water bearing stratum
crack
zon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仰斜开采覆岩应力分布及裂隙演化规律物理模拟试验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树刚
李昊天
丁洋
赵鹏翔
林海飞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7,3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资助项目(51327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57
+1 种基金
51104118)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1JQ7015)
文摘
为揭示仰斜开采过程中采场覆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采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仰斜开采工作面底板支承压力沿推进方向的区域划分,支承压力峰值的变化,以及采场覆岩"三带"高度与卸压裂隙区宽度等随着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仰斜开采
支承压力
覆岩“三带”
裂隙区
相似模拟
Keywords
up-dip mining
abutment pressure
three
zone
s in overburden strata
crack
area
similar simulation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原文传递
题名
宏岩煤矿顺煤层钻孔最佳封孔深度研究
被引量:
5
17
作者
张志荣
赵晶
陈杰
刘永茜
机构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部
出处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6-168,17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4137)
文摘
宏岩煤矿瓦斯涌出主要来自于本煤层瓦斯涌出,为提高本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确定最佳封孔深度,通过分析测试煤层巷道"三带"范围与巷道预排瓦斯宽度带,结合现场4组钻孔对比测试,分别从本煤层孔、穿层孔、封孔深度、是否带压封孔4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影响本煤层瓦斯抽采浓度的主要因素是煤层巷道及钻孔"三带"中卸压带与集中应力带所产生的煤层微裂隙,采用带压封孔12 m是最理想的封孔深度。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封孔深度
巷道三带
煤层微裂隙
抽采浓度
Keywords
gas drainage
hole sealing depth
three
zone
s of roadway
mico-
crack
s in coal seam
drainage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混凝土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被引量:
8
18
作者
王青原
陈红鸟
袁波
黄兴震
赵艳兵
机构
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出处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144)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2016]1040)
贵州省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2016]17)
文摘
由于存在断裂过程区,混凝土材料的断裂行为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材料的断裂性能对水工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评估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混凝土的非线性断裂行为,对带预制切口的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试验,采用电子散斑干涉(ESPI)技术获得梁表面的位移场。通过分析梁试件在15个加载步下的裂纹扩展状态,即COD(裂纹张开位移)与a(裂缝长度)的关系,分析混凝土裂纹扩展规律。鉴于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公式不适用于裂纹尖端附近的位移计算,在ESPI测量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COD-a曲线进行分段分析,建立了适用于裂缝全长度的COD-a的函数关系式。
关键词
断裂过程区
裂纹张开位移
裂纹扩展深度
三点弯曲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
Keywords
fracture process
zone
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
crack
propagation depth
three
-pointbending
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
分类号
TU528.36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随机骨料模型的开裂模拟
王青原
许颖
钱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Y型通风高位钻孔抽采被保护层卸压瓦斯研究
朱红青
张民波
王宁
申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装配式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抗弯试验研究
姜开明
宋启港
周剑
吕长荣
王阳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裂纹尖端塑性区三维有限元分析
刘强
王芳
黄小平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的双G准则
赵艳华
徐世烺
吴智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地面井“三圈”耦合瓦斯抽采技术理论与应用
李延河
赵晓举
《能源与环保》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长江三峡地区地球物理异常带的地表地质特征
陈永成
《华南地震》
200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塑性区阻止效应对三维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研究
谢伟
黄其青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三点弯钎焊接头裂纹扩展数值模拟
陈兴
周帼彦
舒双文
王琼琦
朱奎龙
《化工机械》
CAS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放顶煤工作面立体自燃带动态变化特性研究
赵文彬
刘方顺
石新岩
刘辉
王忠密
李振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深部巷道围岩复合注浆加固技术
付玉凯
王涛
孙志勇
岳延朋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我国煤矿覆岩采动裂隙带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进展
林海飞
李树刚
赵鹏翔
肖鹏
潘红宇
刘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
7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覆岩裂隙演化的RFPA数值模拟研究
王俭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UASB反应器三相分离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宁春雪
吕建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深埋薄煤层工作面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
申琳
《科技与创新》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仰斜开采覆岩应力分布及裂隙演化规律物理模拟试验
李树刚
李昊天
丁洋
赵鹏翔
林海飞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
2
原文传递
17
宏岩煤矿顺煤层钻孔最佳封孔深度研究
张志荣
赵晶
陈杰
刘永茜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
5
原文传递
18
基于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混凝土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王青原
陈红鸟
袁波
黄兴震
赵艳兵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