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数字人:设计、创作与未来展望
1
作者 赖亮鑫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7期117-119,共3页
本文详述了从角色形象设计到最终交互显示的全链条技术流程,包括人物建模、语音合成、动画渲染等关键技术模块,强调了这些技术在塑造虚拟数字人逼真度和交互性方面的作用。深入分析了虚拟数字人角色设计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特点,... 本文详述了从角色形象设计到最终交互显示的全链条技术流程,包括人物建模、语音合成、动画渲染等关键技术模块,强调了这些技术在塑造虚拟数字人逼真度和交互性方面的作用。深入分析了虚拟数字人角色设计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涵盖从概念构思到3D模型构建、纹理材质处理、骨骼动画制作直至最终场景渲染的完整创作过程。面对虚拟数字人的未来发展,文章指出了当前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人 运作原理 角色设计 工艺创作 技术挑战
下载PDF
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极简风格融合之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慧轩 《陶瓷》 CAS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陶艺创作是一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艺术形式,而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陶艺历史,经历代代传承之后,现在中国的陶艺创作迎来了世界文化艺术的挑战,传统的中国陶艺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创作出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审美的陶艺作品,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 陶艺创作是一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艺术形式,而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陶艺历史,经历代代传承之后,现在中国的陶艺创作迎来了世界文化艺术的挑战,传统的中国陶艺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创作出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审美的陶艺作品,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融合是必然经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陶艺 现代陶艺 文化艺术 工艺创造 极简艺术
下载PDF
民国海派旗袍的裁剪法与造物观
3
作者 罗静 阮诺男 余正龙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9,共9页
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独领时尚潮流的风骚,鼎革后的海派旗袍是民国时期旗袍的典型。文章重新界定了民国海派旗袍的范畴,梳理了全盛时期20世纪30—40年代海派旗袍的造型风格和结构特征。通过文献整理、实物研究和民间艺人专访,概括其裁剪... 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独领时尚潮流的风骚,鼎革后的海派旗袍是民国时期旗袍的典型。文章重新界定了民国海派旗袍的范畴,梳理了全盛时期20世纪30—40年代海派旗袍的造型风格和结构特征。通过文献整理、实物研究和民间艺人专访,概括其裁剪法的类别。观摩、记录一款民国典型“厂字襟”海派旗袍的裁剪工艺步骤,还原传统的采寸方式、“偷襟”技巧、“奶裥量”的抽缩、推归拔熨和配领等工艺。深入剖析裁剪法在传统思想观念下体现的“因材施艺”“技以载道”的造物哲学和“全而不分”“惜物节用”等表现形式。旗袍从“人适应衣”向“衣适应人”的含蓄曲线过渡中,体现了“造型美”“工巧美”和“意匠美”的工艺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旗袍 归拔 裁剪法 工艺 造物 审美特征
下载PDF
黎族传统工艺造物传承及知识体系建构研究
4
作者 李康 金嘉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黎族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但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设计转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难以融入现代设计... 黎族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但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设计转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难以融入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之中,设计师需运用创新设计思维,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来进行创新和转化,弱化造物本身的文化内涵。该文通过分析传统工艺造物的发展研究现状,对黎族造物的经验、技术与知识进行系统总结,为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和补充,以解决手工艺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加有路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 传统工艺 造物 知识体系 具身性 隐性知识
下载PDF
客家竹编工艺中的造物思想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智聪 刘文海 杨一垄 《湖南包装》 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
客家人独特的迁徙历史和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客家竹编。客家竹编是物质生活的基础,凝聚着客家人辛勤劳作的智慧。文章从客家竹编器物、客家竹编工艺的选材与加工工艺、编织工艺角度去深入分析客家竹编工艺中蕴藏的缘由和造... 客家人独特的迁徙历史和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客家竹编。客家竹编是物质生活的基础,凝聚着客家人辛勤劳作的智慧。文章从客家竹编器物、客家竹编工艺的选材与加工工艺、编织工艺角度去深入分析客家竹编工艺中蕴藏的缘由和造物思想,以期更好地发展客家竹编工艺及设计思想,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竹编器物 竹编工艺 造物思想
下载PDF
中国陶瓷艺术的创作美学分野与在地性审美经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怀康 路子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6-1261,共6页
中国陶瓷艺术是民族审美精神及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从创作角度可以将中国陶瓷艺术分为陶瓷工艺美术和现代陶艺两大类型,前者以完整性为追求且注重材质美,后者通过对材料“物性”的释放强调个性美,构成了创作美学的分野。在欣赏过程中产... 中国陶瓷艺术是民族审美精神及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从创作角度可以将中国陶瓷艺术分为陶瓷工艺美术和现代陶艺两大类型,前者以完整性为追求且注重材质美,后者通过对材料“物性”的释放强调个性美,构成了创作美学的分野。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的生理联觉、心理移觉、情感感通,体现了中国陶瓷艺术欣赏的在地性审美经验,彰显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审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工艺美术 现代陶艺 创作美学 审美经验
下载PDF
造物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服饰纹样研究
7
作者 岳冉 邓翔鹏 丁肇辰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6期85-90,共6页
传统纹样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它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还集中展示了古人的才华和智慧。因此,从古人的视角出发,追溯其历史根源,是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聚焦传统造物这一视角,明确和继... 传统纹样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它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还集中展示了古人的才华和智慧。因此,从古人的视角出发,追溯其历史根源,是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聚焦传统造物这一视角,明确和继承沈从文先生所倡导的“以物证史”观,重视考古实物分析的重要性。从施法自然的造物观、造物工艺对纹样的影响、造物与技术进步关系等角度对中国服饰纹样展开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思想 工艺技术 服饰纹样
下载PDF
传统工艺的当代艺术转换——以陶艺作品《晒蓝》的综合装饰与人文创造为例
8
作者 高艳杰 赖军 《陶瓷研究》 2023年第5期39-42,共4页
现代社会的工业扩张导致传统工艺逐渐削弱,如今不少当代艺术家回溯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核,探寻传统工艺当代艺术转换路径。笔者通过学习总结艺术家们关于传统工艺当代艺术转换的创作经验,进行陶艺作品《晒蓝》的艺术实践,试图打破传统工艺... 现代社会的工业扩张导致传统工艺逐渐削弱,如今不少当代艺术家回溯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核,探寻传统工艺当代艺术转换路径。笔者通过学习总结艺术家们关于传统工艺当代艺术转换的创作经验,进行陶艺作品《晒蓝》的艺术实践,试图打破传统工艺的传统印象及工艺门类之间的边界,创新瓷陶瓷材料和烧制方式,用当代艺术形式重新诠释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陶瓷艺术 艺术转换 综合装饰 人文创造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下传统手工艺的文化重塑——以安徽竹编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娟绫 宋怡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应抓住地域文化特色,借助文化重塑提升竹编产品的文化价值。通过对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分析,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定位竹编文创产品的产品方向,提出应将徽派建筑、徽州民间工艺... 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应抓住地域文化特色,借助文化重塑提升竹编产品的文化价值。通过对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分析,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定位竹编文创产品的产品方向,提出应将徽派建筑、徽州民间工艺、徽州民间服饰等艺术元素融入安徽竹编产品的造型与图样设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竹编 文创
下载PDF
文化学视域下的传统“工艺造物”及其审美特性
10
作者 孙发成 《阅江学刊》 201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传统"工艺造物"是偏重于文化学意义的概念,它肯定了造物者的文化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价值,与"工艺美术"的概念相比更具有包容性和完整性。艺术性的"工艺造物"与"工艺美术"的领域无异,非艺术性的&q... 传统"工艺造物"是偏重于文化学意义的概念,它肯定了造物者的文化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价值,与"工艺美术"的概念相比更具有包容性和完整性。艺术性的"工艺造物"与"工艺美术"的领域无异,非艺术性的"工艺造物"则是超越工艺美术的部分。对传统工艺造物的审美观照应该基于其本元文化特征,重视造物者的实践性和主体价值,将工艺造物的"物性"和"人性"内涵统一起来,而不仅仅是对其作哲学上的抽象思考和艺术学上的感性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学 造物艺术 工艺造物 工艺美术 审美
下载PDF
基于传统造物精神的施洞苗族女装结构与工艺的文化解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璐 《服饰导刊》 2019年第3期14-19,共6页
造物精神是不同文化体中基于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对制物这一过程的思考结晶,它蕴含了本土文化中深层的审美意趣和价值观念,这种精神的文化认同度较高,可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实践提供持续的指导。少数民族服装是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重要... 造物精神是不同文化体中基于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对制物这一过程的思考结晶,它蕴含了本土文化中深层的审美意趣和价值观念,这种精神的文化认同度较高,可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实践提供持续的指导。少数民族服装是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价值不仅限于自身,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深入探寻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的核心精神。以施洞苗族女装为研究样本,通过实物分析和设计实践的方法,从结构设计、装饰工艺、材料运用三个方面,对服装中体现出的思维特性和视觉效果进行归纳、分析,将这些特性与中国传统的造物精神进行关联性研究,希望为当代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精神 苗族服装 结构 工艺
下载PDF
蚕月祭典——湖州含山蚕花节考察记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立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6,共6页
"蚕月"是开始养蚕的月份,在养蚕之月为祈丰收对蚕神的各种祭祀活动,是我国各地各类农事祭典中大型又壮观的活动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与生产方式的转型,这种祭蚕神风俗几近湮没,但在杭嘉湖平原湖州含山一带,还一直维持着这古老... "蚕月"是开始养蚕的月份,在养蚕之月为祈丰收对蚕神的各种祭祀活动,是我国各地各类农事祭典中大型又壮观的活动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与生产方式的转型,这种祭蚕神风俗几近湮没,但在杭嘉湖平原湖州含山一带,还一直维持着这古老的祭祀习俗。一个历史悠久的蚕女虚构故事,既无爱情描写,又无教化功能,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将蚕女尊为菩萨,蚕女故事又演绎得极富亲切感和人情味,展现出一种精神的渲泄和丰收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月祭典 含山蚕花节 艺术形式 工艺美术 丝绸文化 考察
下载PDF
略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工、巧及其关系
13
作者 罗晓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年第3期64-69,共6页
中国传统工艺在"天—地—人—物—工"的整体思维模式之下展开,一方面要求尽量发挥人工技艺的创造性和可能性,直至巧夺天工;另一方面又刻意规避"人工痕迹",达到"浑然天成"的技艺和艺术境界,这在计成那里... 中国传统工艺在"天—地—人—物—工"的整体思维模式之下展开,一方面要求尽量发挥人工技艺的创造性和可能性,直至巧夺天工;另一方面又刻意规避"人工痕迹",达到"浑然天成"的技艺和艺术境界,这在计成那里表达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而实现这种境界的必由之途则是巧,巧在传统工艺中可分为技巧、智巧和大巧。大巧既是整体的运思之巧,还是造物之巧的最高境界。大巧若拙是想实现"不假人工"的工艺美术技艺和审美要求,尽量避免那种因为人工的刻意雕琢、造成的绚丽、矫饰的"过度设计",追求一种既符合天性,也符合人性的传统工艺美术理念。文章从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工、巧及其关系出发,讨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技艺和审美的基本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 造物 人工痕迹
下载PDF
谈漆论画:我的漆画艺术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向君 《中国生漆》 2019年第1期42-47,共6页
漆画是工艺与绘画相结合的产物,源于髹漆技艺而发展。漆是有生命力绘画媒材,对漆材料的不同认知、感知和体验,会有各各不同的表现和艺术形式。现代中国漆画虽然经过了6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限于绘画语言和材料认识等问题的局限,一直困扰... 漆画是工艺与绘画相结合的产物,源于髹漆技艺而发展。漆是有生命力绘画媒材,对漆材料的不同认知、感知和体验,会有各各不同的表现和艺术形式。现代中国漆画虽然经过了6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限于绘画语言和材料认识等问题的局限,一直困扰着漆画艺术家的创作思维,鲜有突破,发展处于瓶颈。漆画的表现范围既很宽泛又很窄,漆画的创作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突破工艺属性,只有悟出漆画特性,研究漆性,较好地驾驭漆性,才能运用绘画语言表现真正意义上的漆画的视觉审美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画 工艺与绘画 漆性 创作
下载PDF
试论民间工艺的科学涵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亚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37-240,共4页
在人类手工造物活动中 ,科学意识一直与人类的生存意识相伴随。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形态的民间工艺 ,历史上有着丰厚的成果与广泛的文化覆盖面。民间工艺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而不断衍生、不断发展 ,其重要原因是 ,人类在制造各种手工艺产... 在人类手工造物活动中 ,科学意识一直与人类的生存意识相伴随。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形态的民间工艺 ,历史上有着丰厚的成果与广泛的文化覆盖面。民间工艺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而不断衍生、不断发展 ,其重要原因是 ,人类在制造各种手工艺产品时 ,融入了科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手工造物 科学涵义
下载PDF
漆材料与漆工艺探究
16
作者 龚国平 《中国生漆》 2019年第3期26-27,31,共3页
从漆画材料与工艺入手去分析现当代漆艺艺术,从漆性之美、漆色之美、漆材料之美到漆语言之美进行分析创作绘画中的材料追求与之相应的原始欣赏美学。漆画很早就在神州大地出现,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懂得用漆,那么作为现代漆画艺术或漆器艺术... 从漆画材料与工艺入手去分析现当代漆艺艺术,从漆性之美、漆色之美、漆材料之美到漆语言之美进行分析创作绘画中的材料追求与之相应的原始欣赏美学。漆画很早就在神州大地出现,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懂得用漆,那么作为现代漆画艺术或漆器艺术,是什么样的形式呢?它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依据其技法不同,漆画又可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漆画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艺材料 漆工艺 漆语言 漆艺创作
下载PDF
“工艺造物”的内涵辨析及其适用性
17
作者 孙发成 《创意与设计》 2014年第1期75-78,共4页
"工艺造物"是与造物艺术、工艺美术、工艺文化等词汇紧密相关但又有独立内涵的概念。工艺造物强调的是造物的工艺性和实践性,偏重于文化学意义。它不仅包含着艺术性的造物形式,而且也包括那些在形式上并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形... "工艺造物"是与造物艺术、工艺美术、工艺文化等词汇紧密相关但又有独立内涵的概念。工艺造物强调的是造物的工艺性和实践性,偏重于文化学意义。它不仅包含着艺术性的造物形式,而且也包括那些在形式上并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形态。因此,"工艺造物"比"造物艺术"、"工艺美术"所包含的内容更广,也有其适用的场域。在学科意义上,"工艺造物"的出现和使用是认知角度的转换,它更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从文化角度认识造物的发展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 工艺造物 造物艺术 工艺美术 工艺文化
下载PDF
粘土性能与陶艺造型成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丽萍 王金灿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6-790,共5页
不同的粘土材料性能,往往产生不同的陶瓷造型艺术效果。可以在不影响粘土固有的烧成效果的基础上,合理添加有益的化学物质或有机物,以改变粘土的性能,以适合成型方式、烧成制度和最终视觉效果呈现。
关键词 粘土性能 陶艺 造型 材料 工艺美术 创作
下载PDF
广州灰塑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琪 陈文俊 姚丹 《湖南包装》 2020年第1期33-35,48,共4页
文章基于前人造物智慧,从历史发展脉络探讨广州灰塑的传统工艺、发展现状调查以及传承与设计创新。运用传承人访谈、文献研究及试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广州灰塑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对广州灰塑的设计研究有助于其技艺的有效... 文章基于前人造物智慧,从历史发展脉络探讨广州灰塑的传统工艺、发展现状调查以及传承与设计创新。运用传承人访谈、文献研究及试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广州灰塑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对广州灰塑的设计研究有助于其技艺的有效传承、保护与发展,从而达到粤港澳地域文化的融通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塑 设计智慧 古代造物 工艺 价值
下载PDF
“技艺之间”——对陶艺创作中技术与艺术双重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丽萍 王金灿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7年第3期52-56,共5页
陶瓷艺术是泥、釉、火结合的艺术,它包含多道工序和多种技艺,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陶艺家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以及时代精神,是陶艺家的技艺美追求的缩影和反射。陶艺家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艺术修养是创作必不可少的两个主... 陶瓷艺术是泥、釉、火结合的艺术,它包含多道工序和多种技艺,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陶艺家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以及时代精神,是陶艺家的技艺美追求的缩影和反射。陶艺家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艺术修养是创作必不可少的两个主要方面,直接影响陶艺作品的最终艺术效果。本文试图在"技艺之间"探求影响陶艺创作的潜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 陶艺 工艺美术 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