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Worldwide Success of Chiming Bells Music and Dance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3年第2期30-31,共2页
SINCE August 1983 a showcalled Chiming Bells Music andDance has had a straight runof successes all over the world.Prod-uced and performed by the HubeiSong and Dance Ensemble,thislarge-scale performance of Chineseclass... SINCE August 1983 a showcalled Chiming Bells Music andDance has had a straight runof successes all over the world.Prod-uced and performed by the HubeiSong and Dance Ensemble,thislarge-scale performance of Chineseclassical songs and dances has re-ceived favorable reviews in Japan,Hongkong,USA,Canada,theUkraine and Romania.Foreign di-plomats in China,the former primeminister of Japan,Germany’s Hel-mut Kohl-all have praised ithigh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CE straight favorable ENSEMBLE CaNaDa musicaL instruments DaNCE rites enormous
下载PDF
Only the Works Paying Attention to Technology Could Be More Popular The Application of Instrumental Music Writing Techniques in Composing Pop Music
2
作者 Bo Ma 《Journal of Zhouyi Research》 2014年第4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流行音乐 写作 器乐 技术 应用 作品 流行歌曲
下载PDF
The Art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3
作者 Lou Yulie Wu Lingwe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The attainment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as mainly through rites and musical enlightenment. 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concerns ethics and art. A good combination of moral and art edu... The attainment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as mainly through rites and musical enlightenment. 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concerns ethics and art. A good combination of moral and art education is the highest state of moral pursuit and artistic pursuit, as well.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music is more than a means to satisfy a person's physical appetite; it also serves to inspire people to cultivate a sound and complete personality. No art form can exist in isolation. Art should express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 artists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common pursuit of all human beings. Such a philosophy should be reflected in every piece of artwork. The social guiding rol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key featur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re has been a civilizing influence pervading all aspect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In a profound way,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conveys the mental outlook and joy of Chinese culture. The fundamental humanism of Chinese culture is demonstrated in every aspect of Chinese art, which collectively highlights Chinese people's tastes and cultural pursuits. Therefore, it is easier to approach truths through 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 spirit rites and music enlightenment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pproach truth from art
下载PDF
Life of Mozart
4
作者 Linda M.Chung 《空中英语教室(初级版.大家说英语)》 2021年第2期28-30,53,54,共5页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was born on January 27,1756.His hometown was Salzburg,Austria.He was a musical genius.He created more than 600 works of music.Greg:What are you reading about,Megan?Megan:A really famous person....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was born on January 27,1756.His hometown was Salzburg,Austria.He was a musical genius.He created more than 600 works of music.Greg:What are you reading about,Megan?Megan:A really famous person.Greg:Who?Megan:Moz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LY musicaL created
下载PDF
Mei Lanfang Gold Medal Competition Promotes Peking Opera
5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3年第2期17-17,共1页
THE recent Mei Lanfang Gold Medal Competi-tion revealed the high artistic levels of contem-porary Peking opera performers.It was a bigevent in Peking opera and came on the heels of per-formances,two years ago,commemor... THE recent Mei Lanfang Gold Medal Competi-tion revealed the high artistic levels of contem-porary Peking opera performers.It was a bigevent in Peking opera and came on the heels of per-formances,two years ago,commemorating the 200thanniversary of the first performance of Anhui opera inBeijing.That first performance led to What later devel-oped into Peing opera.The success of the competition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nyartists and the tens of thousands of Peking opera lovers.It constitutes the newest chapter in the development ofChina’s Peking op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Ra PEKING participation attributed aNHUI music esses aUDIENCE creat 口区
下载PDF
中华文化基因视域下礼乐精神的艺术呈现与价值构建
6
作者 蔡晓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2,共14页
在中国文化基因谱系中,礼乐作为“天人合一”的实践媒介,体现出一种将宇宙秩序引入人性与社会的文化模式。自然之律、道德之音、仪式之乐作为礼乐精神的三重维度,以十二音律合于天地之气、以琴乐德音涵养高尚人格、以祭祀乐舞象征伦理... 在中国文化基因谱系中,礼乐作为“天人合一”的实践媒介,体现出一种将宇宙秩序引入人性与社会的文化模式。自然之律、道德之音、仪式之乐作为礼乐精神的三重维度,以十二音律合于天地之气、以琴乐德音涵养高尚人格、以祭祀乐舞象征伦理秩序的深刻意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品质。礼乐精神作为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塑造国家意象,以及审美体验和道德教化的双重作用,涵养人性意蕴,体现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基因 礼乐精神 国家意象 人性意蕴
下载PDF
凝结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以中秋民俗艺术的深层历史内涵与现代转化为例
7
作者 黄意明 孙伯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中秋节起源于月祭,月祭在世界各地早期均有发生,且多与“生殖崇拜”相联系,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但我国自周以来的官方月祭内涵已经从生殖崇拜转向了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尊重,并与礼乐文化及“阴阳”观念结合。除了官方祭月活动,中秋... 中秋节起源于月祭,月祭在世界各地早期均有发生,且多与“生殖崇拜”相联系,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但我国自周以来的官方月祭内涵已经从生殖崇拜转向了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尊重,并与礼乐文化及“阴阳”观念结合。除了官方祭月活动,中秋节的民俗仪式在形成过程中更多地受到民间信仰、神话传说及文人赏月活动的影响。“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是两个与中秋节密切相关的神话,它们在中秋民俗与信仰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考察中秋民俗,可以了解中国人信仰系统中某些美好的理念及长生久视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秋节的传统在当代社会受到了严重冲击,中秋节民俗仪式的重建活动需要抓住“团圆”“平等”“诗意”“生命感”四个核心内涵进行,同时利用当下发达的网络与社交媒体、教育戏剧等新手段进行推广,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俗 创造性转化 中秋节 神话 礼乐重建
下载PDF
主敬与中和:儒家治道思想的根基
8
作者 蔡杰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01-213,275,276,共15页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调节天下百姓的性情,使之和睦而不生怨气,从而维持社会的“中和”形态。从礼乐到“中和”,是以人伦作为勾连,根源在于使民众在伦理生活中产生爱敬之心。爱敬是礼乐的实质内涵,也是施行礼乐的目的所在。爱敬观念背后有一个逻辑圆环:一方面,敬身的实质是敬亲,敬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敬天;另一方面,敬身向外推扩是从父母开始,由近及远至全天下的范围,这一逻辑圆环构成了天人系统的顺畅运行。施教者通过推扩爱敬,向百姓教敬教爱,引导与发掘民众本性中的爱敬潜质,使之在亲子关系中实现出来,由此维持天人系统的“中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教化 礼乐 爱敬 天人
下载PDF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有为”文学主张的内涵
9
作者 丛月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性自命出》篇在言及诗、书、礼、乐等传统经典时,分别提出了“有为为之”“有为言之”和“有为举之”的概括。这一概括不仅是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总结,也蕴含了对文学必须“有为”的理论主张。尤其是其中“有为言之”的...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性自命出》篇在言及诗、书、礼、乐等传统经典时,分别提出了“有为为之”“有为言之”和“有为举之”的概括。这一概括不仅是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总结,也蕴含了对文学必须“有为”的理论主张。尤其是其中“有为言之”的说法,更是关涉语言这一文学的核心问题。基于之前礼乐时代人道的思想立场与文化原则,“有为”之学肯定了人文价值的实在性,与道家的虚无主张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言语形式上,“有为”的理论主张又最终和礼乐文化相结合,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规范之上,由此丰富了儒家与先秦文学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有为 人道立场 言行相顾 礼无不答 礼乐时代
下载PDF
少数民族元素在街舞中的表达、运用与诠释
10
作者 石晓颖 刘春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5期187-190,共4页
街舞亮相2024年巴黎奥运会,有助于推动街舞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多元发展和文化交流。街舞强调个体在运动中的体验,符合现代青年群体对体育精神的新需求。而将民族元素融入街舞,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基于此,该研究采用文... 街舞亮相2024年巴黎奥运会,有助于推动街舞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多元发展和文化交流。街舞强调个体在运动中的体验,符合现代青年群体对体育精神的新需求。而将民族元素融入街舞,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基于此,该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少数民族元素在舞蹈动作、主题设计、音乐节奏等方面的融合研究,探究民族文化与街舞融合共存中碰撞、创新的时代表达。街舞以其拓宽、开放、延展等特性,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迸发出独有的能量与美感,为国风街舞艺术表达提供了不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舞项目 民族元素 文化自信 创编主题 创编音乐 创编动作
下载PDF
齐文化人才思想的流风遗韵——以叔孙通“起礼乐”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连秀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齐文化人才思想的核心要素为“尊贤上功”的根本指导思想、“大人才观”的选拔标准与“终身树人”的培养思想。通过论证齐国对薛地的长期统治与薛地盛行的礼乐文化与任侠文化、叔孙通“稷嗣君”封号与稷下学风的渊源,可以发现齐文化在... 齐文化人才思想的核心要素为“尊贤上功”的根本指导思想、“大人才观”的选拔标准与“终身树人”的培养思想。通过论证齐国对薛地的长期统治与薛地盛行的礼乐文化与任侠文化、叔孙通“稷嗣君”封号与稷下学风的渊源,可以发现齐文化在薛地长期处于主流地位并影响了身为薛人的叔孙通。通观叔孙通在为汉家“起礼乐”过程中对待人才的方式,本文认为其人才理念与齐文化人才思想基本一脉相承而又有新特征,具体表现为对“大人才观”选拔标准的细化与坚守。叔孙通躬身践行、重视时效的做法,不仅是齐文化“尊贤上功”人才思想的流风所及,也是以稷下学派为代表的、以“务为治”的中华文化精神与先秦士人品格的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人才思想 尊贤上功 叔孙通 起礼乐 稷嗣君
下载PDF
迷失与复归:妈祖之“礼”与“她时代”女性的精神追寻
12
作者 卢皓扬 梁沛好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妈祖是中华民族的一位优秀女性典范,在她身上高度集中地体现出孔子式的礼乐精神和礼乐境界,展现出女性丰盛的人生、圆满的人性和独特的女性精神,这为“她时代”下女性的精神追寻带来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智慧策略。“她时代”下的女性,深受... 妈祖是中华民族的一位优秀女性典范,在她身上高度集中地体现出孔子式的礼乐精神和礼乐境界,展现出女性丰盛的人生、圆满的人性和独特的女性精神,这为“她时代”下女性的精神追寻带来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智慧策略。“她时代”下的女性,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出现传统文化失落的现象,导致身份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迷失的现象较严重。践行妈祖之“礼”,承传和发扬礼乐文化,可破解“她时代”下女性的事业与家庭这个“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大难题,可寻回并体现新时代风范的女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 礼乐 她时代 女性精神 身份归属
下载PDF
诗礼乐“三教”内涵论略
13
作者 彭玲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4-80,共7页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诗教、礼教和乐教各有侧重:诗教侧重“义用”,其旨归是培养达政与专对人才,兴发人的好善恶恶之心;礼教侧重“节用”,其旨归是引导个体出于生命的自觉要求,顺应天地四时之大节大礼,遵守人伦道德规范,使整个人类社会处于...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诗教、礼教和乐教各有侧重:诗教侧重“义用”,其旨归是培养达政与专对人才,兴发人的好善恶恶之心;礼教侧重“节用”,其旨归是引导个体出于生命的自觉要求,顺应天地四时之大节大礼,遵守人伦道德规范,使整个人类社会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乐教侧重“声用”,其旨归是培养人的和通之性,引导个体破除小我局限,体验物我一体的生命舒展感。同时,诗礼乐“三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以人格培养为第一要义,以实现人生的艺术化为立足重心,旨在使人从世俗生活中兴发感动,既顺情适性的生活,又自觉地涵融群体生活,最终达到天人相和、人际相和、身心相和以及家国相和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诗教 礼教 乐教
下载PDF
论古代戏曲美育观念的历史演进及体系建构
14
作者 付桂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8,共10页
“礼乐论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直接渗透和影响了戏曲教化观念的生成和发展。宋元时期,文人开始介入戏曲活动,他们自觉地将“诗教”观念移植进戏曲。高则诚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奠定了“风教观”的基础,明中期剧坛掀起了... “礼乐论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直接渗透和影响了戏曲教化观念的生成和发展。宋元时期,文人开始介入戏曲活动,他们自觉地将“诗教”观念移植进戏曲。高则诚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奠定了“风教观”的基础,明中期剧坛掀起了教化剧风潮。随着教化剧的逐渐僵化,明后期在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下,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一批剧作家提出了“以情为理”的教化观念。清代皇权强化,戏曲中“情”与“理”以调和的态势,逐渐融入审美性的教化观念,成为“戏教”思想的两个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教化 “诗教” 戏曲美育 戏曲教化
下载PDF
心灵与音乐之间的互动机理——基于《礼记·乐记》的音乐心理学研究
15
作者 姜楚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24-27,共4页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音乐文化典籍《礼记·乐记》始终贯彻一个基本逻辑,即音乐来自人的心灵感应。本文基于音乐心理学视角,以《礼记·乐记》为文本,围绕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心态与音乐的互动机理,淫志、溺...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音乐文化典籍《礼记·乐记》始终贯彻一个基本逻辑,即音乐来自人的心灵感应。本文基于音乐心理学视角,以《礼记·乐记》为文本,围绕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心态与音乐的互动机理,淫志、溺志、烦志、乔志等心志与音乐的互动机理,疏达、恭俭、清廉、温良等心理品格与音乐的互动机理,探讨人的心理与音乐之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乐记》 音乐 情感 心志 品格 互动机理
下载PDF
早期中国公共秩序之建构
16
作者 曹胜高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早期中国在自然、生产、行政、生活和社会领域内持续建构公共秩序,并确立了秩序运行的道德原则,将之强化为道德认同,作为衡量社会行为的标准,形成了道德秩序。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礼乐制度,将道德认同作为内在要求,形成了既能别异又能合同... 早期中国在自然、生产、行政、生活和社会领域内持续建构公共秩序,并确立了秩序运行的道德原则,将之强化为道德认同,作为衡量社会行为的标准,形成了道德秩序。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礼乐制度,将道德认同作为内在要求,形成了既能别异又能合同的秩序形态,使之担负价值判断的职能,不断促成公共秩序的运行。两汉将孟子所总结的四端拓展为仁、义、礼、智、信五伦,依托天地自然秩序建构起人伦秩序的运行模式,阐释了公共伦理的基本逻辑,建构了公共秩序的评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秩序建构 道德认同 礼乐制度 公共秩序
下载PDF
文中子乐教思想述论
17
作者 张小雨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文中子王通生于魏晋南北朝乱世末期,由于亲眼目睹政治混乱、兵戈四起带给百姓的灾难,他逐渐孕育出以天下为己任、身体力行传承古代礼乐教化的文化意识。首先,他从理论上界定了乐教的本质,认为乐是对于圣王之德的一种象征与描绘;其次,他... 文中子王通生于魏晋南北朝乱世末期,由于亲眼目睹政治混乱、兵戈四起带给百姓的灾难,他逐渐孕育出以天下为己任、身体力行传承古代礼乐教化的文化意识。首先,他从理论上界定了乐教的本质,认为乐是对于圣王之德的一种象征与描绘;其次,他指出乐教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礼乐将其蕴含的道德精神,以一种具体可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在潜移默化中感动聆听者,使之浸润在道德之善、艺术之美中而受到诱导,最终影响其内心世界与外在言行;最后,他通过点评历代礼乐教化、教育弟子、参与政治等实践,试图在隋初重建礼乐。虽然最终未能实现其愿景,但王通乐教思想仍有不可磨灭、值得研究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文中子 《中说》 儒家乐教 礼乐教化
下载PDF
宋代元会礼乐仪制的新变
18
作者 刘雪青 《阴山学刊》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元日朝会历来颇受统治者及朝廷的重视,且各代的元会礼乐仪制又有所差异。宋代元会仪则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作出较大幅度的增补和改革。诸如宋代在皇帝朝贺皇太后、鸣鞭、炉烟升、帘内再拜及称贺帘外等方面予以增补,并于元会所属类别问... 元日朝会历来颇受统治者及朝廷的重视,且各代的元会礼乐仪制又有所差异。宋代元会仪则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作出较大幅度的增补和改革。诸如宋代在皇帝朝贺皇太后、鸣鞭、炉烟升、帘内再拜及称贺帘外等方面予以增补,并于元会所属类别问题、元会仪次序、贺辞与寿辞的宣读者、上寿仪步骤、行礼方位、皇帝与百官着装、元会仪地点、乐舞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宋代礼乐仪制的诸多变化,既与宋代崇文抑武、崇儒尚雅的治国方略和文化政策有关,又反映出其对前代礼乐制度着力厘革的迫切要求及政治制度化的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元会 礼乐仪制 宾礼 崇文抑武
下载PDF
从《大唐开元礼》看唐朝礼乐制度的新变及影响
19
作者 杜伟 蒋方舟 徐楠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中华文明是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逐渐形成的,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亦是如此。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而开放的封建王朝,其礼仪制度必然对后世影响颇深。唐朝礼仪制度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重要关联,是唐朝统治者根据政治需求结... 中华文明是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逐渐形成的,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亦是如此。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而开放的封建王朝,其礼仪制度必然对后世影响颇深。唐朝礼仪制度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重要关联,是唐朝统治者根据政治需求结合实际条件而制定的封建礼仪制度。《大唐开元礼》作为盛唐时期官修的礼仪制度,可从各个方面展现盛唐时期的礼乐,从中既可以看到对前朝礼乐的继承,也可看到在盛世之下礼乐制度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大唐开元礼》 礼乐制度 变革
下载PDF
思想、生活与生命——论梁漱溟对孔子礼乐思想之诠释
20
作者 宋立林 孔维钊 《济宁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8-35,76,共9页
孔子礼乐思想是其在总结周代礼乐思想基础上,纳仁于礼的创制。梁漱溟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诠释首先在对礼法关系的分梳上,并通过对礼之真情发端于自然、重质轻文、彰显于情理三个层次的疏解,将孔子生活之乐与其礼乐思想相统一,从而使礼乐之... 孔子礼乐思想是其在总结周代礼乐思想基础上,纳仁于礼的创制。梁漱溟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诠释首先在对礼法关系的分梳上,并通过对礼之真情发端于自然、重质轻文、彰显于情理三个层次的疏解,将孔子生活之乐与其礼乐思想相统一,从而使礼乐之教成为生命之理。孔子礼乐思想具有多重内涵,把握梁漱溟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对于考察孔子礼乐思想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梁漱溟 礼乐思想 诠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