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民族文学经典英译本误译及其应对——以《尘埃落定》《萨迦格言》《阿诗玛》为例
1
作者 魏清光 李跃平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33,148,共12页
藏族作家阿来创作的《尘埃落定》自出版以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学经典。运用文本对比的研究方法,辅以语篇语言学、小说理论做支撑,发现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林丽君夫妇翻译的《尘埃落定》英译本存在严重破... 藏族作家阿来创作的《尘埃落定》自出版以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学经典。运用文本对比的研究方法,辅以语篇语言学、小说理论做支撑,发现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林丽君夫妇翻译的《尘埃落定》英译本存在严重破坏“文学经典性”的翻译问题,具体表现在误译致费解、违背生活的真实、语篇连贯不当、人物形象不符、精准叙事受损等方面。此现象不是孤例,类似的问题在英语母语者翻译的《萨迦格言》《阿诗玛》等民族文学经典中也同样存在。这些翻译问题阻碍了我国民族文学经典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可能性。对此,我们应遵循文学创作规律,对译者在翻译我国民族文学经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和纠正,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经典 《尘埃落定》 《萨迦格言》 《阿诗玛》 误译 文学创作规律
下载PDF
论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结合历史课堂情境创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彦英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引...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在初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结合历史课堂情境创设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历史课堂 情境创设
下载PDF
戏剧艺术中国式现代化创作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敏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4期79-89,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历史的进程,也是一种文明的创造。它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根脉,以促进新时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民族性和时代性为突出特点,在彰显新时代中国大美中展现人类文明最新最美的形态样貌之一。作为文艺的重要门类,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历史的进程,也是一种文明的创造。它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根脉,以促进新时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民族性和时代性为突出特点,在彰显新时代中国大美中展现人类文明最新最美的形态样貌之一。作为文艺的重要门类,戏剧在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上独具优势。以人民为中心,塑造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是戏剧艺术中国式现代化创作的根本目标。扎根现实,寓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于戏剧艺术创造中,是戏剧艺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创作原则。以人物为核心,藉由丰富多变之境助力人物生命最重要瞬间的美的定型,是戏剧艺术中国式现代化创作的主要策略。以合情合理之境中异于常理的行动突出美,以独具特色之境中博采众长的动作彰显美,是戏剧艺术高峰作品创作的基本规律,也是戏剧艺术中国式现代化创作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高峰作品创作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形象 美的规律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的人民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金彪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8-39,共12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充分认识其中的人民性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充分认识其中的人民性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体确认,即“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党把人民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地位,充分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遵循了中国式现代化特殊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二是主体认同,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成果,是事关全体人民的宏图伟业,代表了全体人民的“美好愿景”;三是主体实现,即“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人民的劳动创造,必须发挥人民的伟大精神,必须汇聚全体人民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至上 历史规律 劳动创造
下载PDF
慕课教学设计对社群活跃度的影响——基于影视创作规律的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姜晶 毛齐明 +1 位作者 王泰 田媛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慕课社群的活跃度在多数情况下低于预期。文章借鉴社会心理学说服理论支撑下的影视创作规律,从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慕课社群活跃度的教学设计要素。同时,文章以中国大学MOOC网上47门慕课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慕课社群中... 慕课社群的活跃度在多数情况下低于预期。文章借鉴社会心理学说服理论支撑下的影视创作规律,从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慕课社群活跃度的教学设计要素。同时,文章以中国大学MOOC网上47门慕课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慕课社群中主题贴回复数时序模式的变化,归纳出具有重要影响的三个教学设计要素:内在认知负荷、画面呈现的多样性和教师特质。该结果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可以通过提高慕课教学设计的质量提高社群活跃度,并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社群活跃度 影视创作规律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诗的真实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增福 伊慧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5,共6页
亚里士多德“摹仿”的真实涵义 ,应是艺术对大自然创造过程本身的摹仿。这实质上是艺术家以出自心灵的形式之于创造材料的实现过程。因此《诗学》中关于诗的真实问题根本上不是诗人对现实反映的正确与否 ,问题在于诗人将其形式之于材料... 亚里士多德“摹仿”的真实涵义 ,应是艺术对大自然创造过程本身的摹仿。这实质上是艺术家以出自心灵的形式之于创造材料的实现过程。因此《诗学》中关于诗的真实问题根本上不是诗人对现实反映的正确与否 ,问题在于诗人将其形式之于材料的实现方面是否达到整一、和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仿 真实 创造目的 可然律 必然律 可信 诗歌 亚里士多德 《诗学》
下载PDF
“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系统论阐释
7
作者 陈历文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与卢曼“自我创生”系统论具有紧密的逻辑契合。用“自我创生”系统论来建构“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具有更高的自治性和独立性,而且也更有利于其体系... “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与卢曼“自我创生”系统论具有紧密的逻辑契合。用“自我创生”系统论来建构“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具有更高的自治性和独立性,而且也更有利于其体系的构建。根据“自我创生”系统论原理,“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如同一个有生命的实体。一方面,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有自己的作用法则;另一方面,它的进化发展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激扰。“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对外部环境激扰的回应,必须基于体系本身的要素和结构作出,目的是发现并且满足社会对法治人才培养的真正需求。为了更好地构建“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需要从强化数据统计、优化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式和注重理论实践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学教育 德法兼修 自我创生系统论
下载PDF
论经济法律效益的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肃元 冯玉军 刘小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5-73,共9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已成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中心环节之一。本文从法律与经济有机统一的立场出发,对我国经济法律的体系、制度、规范及其运作机制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以效益法律观重构法学理论基础、借助法律制度创新降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已成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中心环节之一。本文从法律与经济有机统一的立场出发,对我国经济法律的体系、制度、规范及其运作机制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以效益法律观重构法学理论基础、借助法律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依法发挥经济立法功能等一系列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法律观 交易成本 法律效益标准 法律创新
下载PDF
当代戏剧创作中的两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汪人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8,共9页
论戏剧创作规律,简单地说就是抓两点,即"说什么"和"怎么说",这是戏剧创作最基本的着眼点。戏剧创作中的"说什么",即作品立意问题,是作品的灵魂。"说什么"是指立意,而不是题材。题材价值决不等... 论戏剧创作规律,简单地说就是抓两点,即"说什么"和"怎么说",这是戏剧创作最基本的着眼点。戏剧创作中的"说什么",即作品立意问题,是作品的灵魂。"说什么"是指立意,而不是题材。题材价值决不等于作品价值,关键还是在于从题材中发现什么、开掘了什么,以及如何表现及其深浅程度。强调"说什么"的重要性,当然不是要求在戏剧创作中主题先行,先确定个主题,然后编故事来印证和说明这个主题。戏剧的"怎么说"实际上是表现立意的重要载体,"说什么"的魂要附在"怎么说"的体上。戏剧创作中特别要注意抓住故事、冲突、人物这三方面的要求,才是符合戏剧自身规律并且吸引观众。对于戏曲而言,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特殊的要求,一是要注意把握戏曲的本体精神,二是要注意把握戏曲表演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戏剧 中国戏曲 戏剧创作 创作规律 "说什么" "怎么说" 审美
下载PDF
人工智能“创作”认定及其财产权益保护研究——兼评“首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侵权案” 被引量:59
10
作者 冯晓青 潘柏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52,共14页
从客观的表现形式观之,人工智能具有“创作”作品的能力属于事实判断。但对于由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二元保护,存在法律价值判断的诸多争议。由“人格-财产”二元体系建构的著作权,决定了著作权法中关于“创作”的... 从客观的表现形式观之,人工智能具有“创作”作品的能力属于事实判断。但对于由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二元保护,存在法律价值判断的诸多争议。由“人格-财产”二元体系建构的著作权,决定了著作权法中关于“创作”的本质要求。明确“创作”的客体独创性和主体创作意图两项认定要件,区分“创作”的自然机理和法律机理,可以判定人工智能的创作机理并非著作权意义上的“创作”。基于人工智能生成成果不享有著作权的裁判结论,必须明确相关权益的法律属性与权能范围。在现有产权保护体系内,阐明此类数据财产保护的正当性以及利益分配的法律解释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创作 人工智能生成成果 数据财产权益
下载PDF
礼和善:传统“徽式”服饰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云兵 黄萍 +1 位作者 骆王琴 刘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了研究传统“徽式”服饰演变的客观规律,从社会学和设计学的角度,以古籍文献和部分藏品实样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徽式”服饰在形制、色彩、材料、纹样等特征元素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发现不同时期的“礼制”规范和民间对服饰品... 为了研究传统“徽式”服饰演变的客观规律,从社会学和设计学的角度,以古籍文献和部分藏品实样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徽式”服饰在形制、色彩、材料、纹样等特征元素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发现不同时期的“礼制”规范和民间对服饰品“善用”需求的变化,促使了服饰各构成元素及组合方式的演变,并探索了上层建筑、人口结构、经济技术、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在“徽式”服饰演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传统“徽式”服饰演变的客观规律是:在“礼”的外部干预和限制下,达到“善”的内在要求,即“从礼求善”的中国传统造物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式 地域服饰 演变 传统造物思想 客观规律
下载PDF
稳定程式——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长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92,96,共10页
本文分类叙述了中华传统艺术中的程式,分析了艺术程式形成的文化背景,认为艺术程式标志着中华传统艺术炉火纯青高度成熟,教习程式的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合理内核,但是,艺术一旦形成程式,就意味着优秀的成果被稳定被固化,被千遍万... 本文分类叙述了中华传统艺术中的程式,分析了艺术程式形成的文化背景,认为艺术程式标志着中华传统艺术炉火纯青高度成熟,教习程式的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合理内核,但是,艺术一旦形成程式,就意味着优秀的成果被稳定被固化,被千遍万遍地重复,必然导致保守、僵化和倒退。今天的艺术家,理应在程式和创新之间,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艺术 艺术学 艺术样式 艺术创作 规律 艺术程式 美学意义
下载PDF
产品人机界面设计与形式美创造之关系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柯善军 魏莹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9-161,共3页
从信息交互的要求角度解析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再从形式美法则出发,阐述产品形式美创造的基本方法,最后把信息交互与形式美法则二者联系起来,提出“产品人机界面设计和形式美创造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是辨正统一的”这一观点;并就... 从信息交互的要求角度解析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再从形式美法则出发,阐述产品形式美创造的基本方法,最后把信息交互与形式美法则二者联系起来,提出“产品人机界面设计和形式美创造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是辨正统一的”这一观点;并就这一关系在具体设计中的实践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交互 人机界面设计 形式荑法则 形式美创造
下载PDF
论判例法推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洪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62,共13页
英美法的判例制度其运作本质是法官释法与造法,法院通过释法与造法而创制的先例或判例是法律渊源之一。英美法的判例制度其要义不在于法官在案件审理中从先前的判例得到借鉴和指导,而在于它把判例看作是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遵循和适用的规... 英美法的判例制度其运作本质是法官释法与造法,法院通过释法与造法而创制的先例或判例是法律渊源之一。英美法的判例制度其要义不在于法官在案件审理中从先前的判例得到借鉴和指导,而在于它把判例看作是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遵循和适用的规则与原则。在英美法的判例制度中,法官在审判案件中受先例的约束,但法官对待先例具有广泛的酌处权。先例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遵循先例;二是区别先例;三是创制先例与推翻先例。因此,对待先例的推理类型可以概括为:遵循先例的判例法推理、区别先例的判例法推理、创制先例和推翻先例的判例法推理。其推理模式可以概括为:例推模式与类推模式、区别模式、衡平模式与否决模式。而且公开判决理由是通过对话与交流达成共识或多数意见以寻求法律适用统一性或法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例法推理 法官释法与造法 遵循先例与区别先例 推翻先例与创制先例
下载PDF
试论人工自然的本质和创造及其规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明国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人工自然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工程技术活动创造的产物,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人工自然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人工自然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人工自然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工程技术活动创造的产物,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人工自然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人工自然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它既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自然 创造 规律
下载PDF
我国地方立法的价值取向研究初探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鉴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90,共5页
笔者认为开展地方立法价值取向研究对于搞好我国地方立法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地方立法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 :法制统一的价值取向 ;分权式的价值取向 ;工具式的价值取向等 ,这种取向客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失。法治统一的价值取向 ;制... 笔者认为开展地方立法价值取向研究对于搞好我国地方立法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地方立法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 :法制统一的价值取向 ;分权式的价值取向 ;工具式的价值取向等 ,这种取向客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失。法治统一的价值取向 ;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 ;民主、程序、效益的价值取向应成为地方立法诸多价值取向中最本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工作 法的价值 价值取向 法制统一 法价值 法治 民主 中国 重大 初探
下载PDF
传统中国法的创制与运行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凤春 《政法论丛》 2009年第3期44-48,共5页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律典,彰显统治的正统。由于存在崇古情结等因素,统治者一般对当朝律典不予改动,而是通过立法创制变通的法律形式适应统治的实际需要,同时在司法层面上由司法官通过情理考量灵活处理案件。在这些做...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律典,彰显统治的正统。由于存在崇古情结等因素,统治者一般对当朝律典不予改动,而是通过立法创制变通的法律形式适应统治的实际需要,同时在司法层面上由司法官通过情理考量灵活处理案件。在这些做法的背后,传统中国的经权思想和衡平思想起着深刻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法 法的创制 法的运行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土地政策协调机制创新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玉来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其原因是土地政策法律执行中存在种种矛盾,必须创新土地政策法律协调机制。本文提出应以公平与效率结合、适度、规范、稳制活田、因地制宜为原则,实现土地政策完善机制、观念更新机制、政策法律执行... 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其原因是土地政策法律执行中存在种种矛盾,必须创新土地政策法律协调机制。本文提出应以公平与效率结合、适度、规范、稳制活田、因地制宜为原则,实现土地政策完善机制、观念更新机制、政策法律执行监督机制、中介体系构建机制、责权利协调机制、劳动力培训机制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土地政策 法律协调机制 创新
下载PDF
商法的双向运动与现代商法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延川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5,共8页
近代立法者以民法思维构建传统商法体系,这为传统商法与民法之间的融合创造了前提条件。民法商法化促使商法规范逐渐替换相应的民法规范,为民法带来活力,同时也使自己面临消解命运。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面商化使得民法展现其适应性品格,从... 近代立法者以民法思维构建传统商法体系,这为传统商法与民法之间的融合创造了前提条件。民法商法化促使商法规范逐渐替换相应的民法规范,为民法带来活力,同时也使自己面临消解命运。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面商化使得民法展现其适应性品格,从传统民法向现代民法进行转变。企业家和律师为营业所设计出来的交易模型难以为民法和传统商法所规范,而围绕这些交易模型成长起来的新商法规则体系被称为现代商法。传统商法与民法的逐渐趋同,以及现代商法在交易模型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可以说是未来商法实践与商法学研究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思维 传统商法 民法商法化 现代民法 交易模型创新 现代商法
下载PDF
“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超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2年第3期342-350,共9页
为了揭示新学科的孕育和运动规律,加速新学科的创生和发展,运用历史分析法、推理法和归纳法等,开展新学科孕育和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学科和“学科”学的定义与内涵,提出“新学科”学的新定义及其主要研究任务,阐述新学科... 为了揭示新学科的孕育和运动规律,加速新学科的创生和发展,运用历史分析法、推理法和归纳法等,开展新学科孕育和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学科和“学科”学的定义与内涵,提出“新学科”学的新定义及其主要研究任务,阐述新学科的创生条件和创生阶段的研究程式,归纳了18种新学科的孕育模式和创生新学科的5类常用研究方法,并比较了有无“新学科”学催生的学科发展演化周期。研究结果充实了“新学科”学的学科理论,为“新学科”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学科”学 创生条件 演化规律 孕育模式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