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Medical Creation (EMC) <br/>—A New Approach to Improvement of Patient Management in the Standpoint of Hospital Room Environment
1
作者 Satoki Inoue Eriko Takezawa Masahiko Kawaguchi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20年第12期409-421,共13页
Effective Medical Creation (EMC) is a kind of campaign to implement a team healthcare that can provide the most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s) by improving hospital room environment for not only p... Effective Medical Creation (EMC) is a kind of campaign to implement a team healthcare that can provide the most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s) by improving hospital room environment for not only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but also healthcare providers. This campaign wa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Art of Medicine”, which provides everyone a comfortable ICU environment of meditation and feeling with the five senses of sight, hearing, touch, smell, and taste. EMC can provide a healthcare environment that is not restricted by existing and traditional verse rules or style and aims to always provide better healthcare by working on the five senses. Provision of facilities for aromatherapy massage at an ornamental hospital room and landscape through a false window has been the ongoing activity of the EMC at Nara Medical University. These seemed effective in reducing a patient’s stress response in the ICU. However, the effect of EMC on the outcomes of critical<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ll patients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EMC might be one of the promising measures to create environments that positively affect both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this review article, the concept of EMC and practice of EMC at Nar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are presented.</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ive Medical creation Five Sense False Window Intensive Care Unit
下载PDF
Dynamical effects of switching a super-critical well potential on pair creation from a vacuum
2
作者 Qiang Wang Qin-Zhi Xia +1 位作者 Jie Liu Li-Bin Fu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03-108,共6页
The dynamical effects on electron-positron pair creation from a vacuum caused by the switching processes of a super- critical well potential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when the switching on... The dynamical effects on electron-positron pair creation from a vacuum caused by the switching processes of a super- critical well potential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when the switching on and switching off time both increase will the final pair yield converge to the integer of embedded bound states nearly exponentially. But a single adiabatic switching on or switching off cannot lead to an integer pair yield. If the potential is turned on abrup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iscrete and embedded bound states, there is multi-frequency oscillation around the pair number's saturation. The slowly switching on can suppress the amplitude of this oscillation and reduce the final pair yield. The switching off can also reduce the final pair number in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The evolution of a single-pair number shows a robust long rang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ticle and antiparticle. For an adiabatic switching case, the single-pair dominates the early pair creation, their upper limit value is equal to the integer, and these single-pairs will totally disentangle during the switching o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positron pair creation dynamical effect
下载PDF
Quantum Creation of Closed Universe with Both Effects of Tunnelling and Well
3
作者 ZHANGDe-Ha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35-638,共4页
A new 'twice loose shoe' method in the Wheeler–DeWitt equation of the universe wavefunction on the cosmic scale factor and a scalar field is suggested. We analyze both the affections coming from the tunnell... A new 'twice loose shoe' method in the Wheeler–DeWitt equation of the universe wavefunction on the cosmic scale factor and a scalar field is suggested. We analyze both the affections coming from the tunnelling effect of and the potential well effect of , and obtain the initial values and about a primary closed universe which is born with the largest probability in the quantum manner. Our result is able to overcome the 'large field difficulty' of the universe quantum creation probability with only tunnelling effect. This new born universe has to suffer a startup of inflation, and then comes into the usual slow rolling inflation. The universe with the largest probability maybe has a 'gentle' inflation or an eternal chaotic inflation, this depends on a new parameter which describes the tunnelling charac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e quantum creation tunnelling effect potential well effect
下载PDF
Creation of a Non-Expanding, Non-Singular Universe
4
作者 Walter Petry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5年第8期1085-1094,共10页
A theory of gravitation in flat space-time is applied to homogeneous, isotropic cosmological models. There are non-singular cosmological models. A natural interpretation is a non-expanding universe. The redshift is an... A theory of gravitation in flat space-time is applied to homogeneous, isotropic cosmological models. There are non-singular cosmological models. A natural interpretation is a non-expanding universe. The redshift is an intrinsic effect and not a Doppler effect. The universe contains only energy in the beginning, i.e. no matter exists. In the course of time matter and radiation are created from energy where the whole energy is conserved. Matter increases with time but a certain time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universe the creation of matter is finished and the universe appears like a static one. A modified Hubble law is considered which may explain the high redshifts of objects in the universe without the assumption of dark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E Non-Expanding Non-Singular creation of Matter Conservation of Total Energy Redshift Is NO Doppler Effect Modified Hubble Law
下载PDF
QCD One-Loop Effective Coupling Constant and Quark Mass Given in a Mass-Dependent Renormalization
5
作者 SU Jun-Chen SHAN Lian-You CAO Ying-Hu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665-672,共8页
The QCD one-loop renormalization is restudied in a mass-dependent subtraction scheme in which the quark mass is not set to vanish and the renormalization point is chosen to be an arbitrary time-like momentum. The corr... The QCD one-loop renormalization is restudied in a mass-dependent subtraction scheme in which the quark mass is not set to vanish and the renormalization point is chosen to be an arbitrary time-like momentum. The correctness of the subtraction is ensured by the Ward identities which are respected in all the processes of subtraction.By considering the mass effect, the effective coupling constant and the effective quark masses derived by solving the renormalization group equations are given in improved expression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results.PACS numbers: 11.10.Gh, 11.10.Hi, 12.38.-t, 1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D renormalization mass-dependent subtraction time-like RENORMALIZATION point effective cou pling constant and quark mass exact ONE-LOOP results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技能工资差距——基于CFPS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韩雷 田知敏慧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9,共15页
随着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必将对中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使技能工资差距呈现新特征。通过测度2018年中国各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Oaxaca-Blin... 随着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必将对中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使技能工资差距呈现新特征。通过测度2018年中国各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Oaxaca-Blinder分解等方法,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低技能劳动者工资收入,且能缩小低技能群体和高技能群体内部中低收入差距;(2)数字经济能通过就业创造效应和时间投入效应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提高工作强度,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但职位晋升效应难以充分发挥;(3)数字经济对不同行业部门和不同社会资本群体的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据此提出继续推进数字技术发展、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对高收入的规范与调节路径、完善对低技能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并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能工资差距 就业创造效应 职位晋升效应 时间投入效应 收入分配
下载PDF
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红权 闫嘉群 +1 位作者 米娜 吕艳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2018、2019级本科学生共94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将本科学生根据教学设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2018、2019级本科学生共94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将本科学生根据教学设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察组则采用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2组均进行连续3个月的教学。比较2组教学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学生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带教3个月后理论考核为(92.52±5.41)分、技能考核中病史采集为(91.15±5.24)分、病例分析为(90.69±5.16)分及体格检查为(93.27±6.42)分,高于对照组的(85.15±4.39)分、(83.27±4.12)分、(84.12±4.52)分、(85.24±6.11)分(P <0.05);观察组教学3个月后学生积极性及兴趣为(91.15±4.69)分、知识理解能力为(89.83±4.51)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为(92.32±5.34)分、团队协作能力为(94.57±5.41)分及临床思维模式建立评分为(93.23±6.26)分,高于对照组的(85.41±3.25)分(、82.17±3.13)分(、84.43±4.39)分、(85.53±4.34)分、(88.21±5.42)分(P <0.05);观察组教学3个月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设计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3个月后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用于口腔医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考核成绩,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可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口腔医学教学 考核成绩 教学效果 综合能力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玉娟 董子婧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6,共16页
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持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程度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是否具有优良的减贫效应,减贫效应是否会因国家属性不同而产生异质性的影响,这种减贫效应又是通过何... 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持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程度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是否具有优良的减贫效应,减贫效应是否会因国家属性不同而产生异质性的影响,这种减贫效应又是通过何种渠道、何种机制来传导的,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对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2009—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63国的面板数据,依照所属区域大致将沿线63个国家划分为六大板块,构建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相关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并采取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探索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降低东道国贫困率的成效显著,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拉力”,显著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贫困人口的减少。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减贫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区域偏向性,也不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绝对界限;以“是否布局有孔子学院”作为代理变量来衡量文化距离的远近,在“文化距离近”的国家效果更为优良,而对于“文化距离远”的国家影响并不显著。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挥减贫作用的过程中,就业创造与基础设施建设承担了部分中介效应的功能,通过这两种机制,东道国经济的自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通过创造就业岗位与完善基础建设“双渠道”,提升东道国的自生能力,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发展步入良性循环。通过关注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因地制宜地挖掘贫困地区潜在市场的比较优势,来实现自主减贫。与“输血式”减贫相比,这种“造血式”的减贫方式以提升自生能力为导向,更为有效而持续。为避免模型中内生性问题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阶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原结论仍然成立;为保证文章实证分析结论的可靠性,采取分别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终的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以就业岗位创造为本、以人才培训为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进一步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促进减贫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减贫效应 “输血式”减贫 “造血式”减贫
下载PDF
“数据要素×应急管理”的乘数效应机理与激活路径
9
作者 沙勇忠 魏兴飞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文章探讨了应急管理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机理及其激活路径。首先阐释了数据要素的关键特征及其应急管理意涵,而后从DIKW(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模型、应急管理活动以及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互动融合三方面论述了应急管理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文章探讨了应急管理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机理及其激活路径。首先阐释了数据要素的关键特征及其应急管理意涵,而后从DIKW(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模型、应急管理活动以及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互动融合三方面论述了应急管理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场景牵引、数商推进、技术创新和上下分化等应急管理中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激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应急管理 乘数效应 价值创造
下载PDF
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采取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
10
作者 杜德勇 郭丽芳 +2 位作者 王少华 张海涛 孙雷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3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运用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带教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7月神经外科临床实习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21学年度采取传统教学法的40名学生纳入对照组,将2022学年度采取案例及任务驱动教...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运用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带教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7月神经外科临床实习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21学年度采取传统教学法的40名学生纳入对照组,将2022学年度采取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的40名学生纳入研究组,对比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评价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结果教学前,2组教学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力、临床思维能力、主动学习积极性、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期待临床实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理论考核、临床知识、病例分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基础知识理解、重点内容掌握、教学模式可行、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教师教学热情以及师生互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神经外科临床带教采取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教学评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临床带教 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效果 教学满意度 考核成绩
下载PDF
基于PACS系统的翻转课堂在神经外科专培生实习中的效果
11
作者 夏小辉 贺学农 周昌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 探究基于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翻转课堂教学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实习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60名在神经外... 目的 探究基于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翻转课堂教学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实习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60名在神经外科实习的专培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PACS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评估两组专培生实习期间出科考试成绩以及教改实践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技能成绩、综合测评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学能力、促进实习参与意识、增进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PACS系统的翻转课堂应用于神经外科专培生的实习中,可有效激发专培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出科考试成绩,同时提升专培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为临床培育更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PACS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 神经外科 专培生 实习 出科考试成绩 实践教学效果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对林业劳动者的就业效应研究
12
作者 李鹏 富潇睿 +1 位作者 陈语春 王淑芬 《林业经济》 2024年第5期64-78,共15页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也对乡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对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乡村不同技能林业...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也对乡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对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乡村不同技能林业劳动者的就业量进行测度,构建衡量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个体与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林业劳动者就业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区域异质性和个体异质性,分析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不同技能林业劳动者就业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会削弱林业劳动者就业总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林业劳动者就业总量会减少77.26%。(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不同技能林业劳动者就业量存在明显的负向作用,且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影响最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低技能劳动者会减少69.97%;对于中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量影响最小,为38.80%。(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林业劳动者就业总量会减少90.40%,中部地区的中技能劳动者就业量会减少254.76%,对西部地区则无显著影响。文章丰富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效应理论的相关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林业劳动者的深入剖析,能够缓解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乡村林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文章指出我国应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林业劳动者就业产生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积极寻求数字经济助推林业劳动者就业的路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就业效应 替代效应 创造效应
下载PDF
饲料资源创制与利用课程建设初探
13
作者 毕重朋 董娜 +2 位作者 窦秀静 吕银凤 单安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1-94,共4页
饲料资源创制与利用课程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行业发展状态、饲料资源创制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确立研究课题的创造性... 饲料资源创制与利用课程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行业发展状态、饲料资源创制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确立研究课题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独立与协作工作能力。本文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教学内容上引入国内外研究热点、在教学方法上引入互动和任务驱动法、在考核指标上重点考核创新思维能力,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研究生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资源创制与利用 课程建设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科研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复合效应研究——基于知识创造与知识地理溢出的双重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星 惠宁 +1 位作者 韩先锋 崔若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1,共12页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剖析人工智能通过知识创造机制、知识地理溢出机制,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复合效应。利用2012—2021年四大智能制造与数...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剖析人工智能通过知识创造机制、知识地理溢出机制,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复合效应。利用2012—2021年四大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省域面板数据,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上述的复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组织层面,应当以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主体形式;在区域层面,注重区域的软、硬制度要素的构建,推动区域的数字化水平提升和新基建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于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势能,促进人工智能在区域的长期“根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复合效应 知识创造 知识地理溢出
下载PDF
价值共创:社会治理中数字赋能的实现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海军 熊志强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4,158,159,共15页
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为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带来新机遇。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正向效用,实现整体社会公共价值的最大化目标,成为数字技术驱动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已有研究对社会治理中数字赋能的效果仍存在... 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为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带来新机遇。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正向效用,实现整体社会公共价值的最大化目标,成为数字技术驱动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已有研究对社会治理中数字赋能的效果仍存在认知分野,理论预设与经验证据之间饱含张力。基于社会治理内在合作性和价值共创的理论视角,通过回顾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效能衡量及其生成逻辑,阐释提升数字技术效能的价值共识机制、价值共生机制、价值共增机制,并围绕机制间的相互作用与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价值共创 治理效能 公共价值
下载PDF
2022年9月5日泸定M6.8地震预警分析
16
作者 李同林 江鹏 +9 位作者 李萍萍 马康熙 程思智 许艳 王竞 侯泽宇 曾维祖 晋云霞 吴朋 苏金蓉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9,共13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M6.8地震。针对四川地震预警台网部署的EEW和JEEW地震预警处理软件产出的地震预警信息进行分析,从观测数据质量、预警参数测定、减灾效能等方面对地震预警处理过程进行系统性分析,检验预警软件处理结果的...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M6.8地震。针对四川地震预警台网部署的EEW和JEEW地震预警处理软件产出的地震预警信息进行分析,从观测数据质量、预警参数测定、减灾效能等方面对地震预警处理过程进行系统性分析,检验预警软件处理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EEW和JEEW分别在震后4.4、8.2 s产出了首报预警信息,震级偏差分别为−1.6、−0.8,震中位置偏差分别为11.2、0.8 km,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触发台站的增多,预警处理结果最终与正式目录结果趋于一致;本次地震预警盲区半径为14.7 km,预警盲区以外,烈度Ⅵ度以上区域的预警时间为0~21 s,预警有效获益区内减灾效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泸定地震 预警处理结果 减灾效能
下载PDF
模拟与临床相结合的颈内静脉穿刺的教学效果探讨
17
作者 李彭依 金光闪 +5 位作者 李彭欣 金如意 陈佳慧 王志艳 顾连兵 张民皓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1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模拟与临床相结合的颈内静脉穿刺教学法在麻醉科住培医师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12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4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住培学员分为非模拟组和模拟组,每组20名,非模拟... 目的探讨模拟与临床相结合的颈内静脉穿刺教学法在麻醉科住培医师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12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4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住培学员分为非模拟组和模拟组,每组20名,非模拟组采取教学演示的方式进行培训,模拟组采取教学演示加模拟训练的方式进行培训。记录2组住培学员颈内静脉穿刺的时间、成功率、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及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模拟组学员颈内静脉穿刺的平时时间为(9.46±2.38)min、技能操作为(26.85±1.95)分、理论考试成绩为(93.55±3.97)分、授课效果满意度评分为(9.05±0.69)分、课程生动程度评分为(9.10±0.79)分和授课方法推荐度评分为(9.00±0.92)分,均好于非模拟组的(14.50±3.53)min、(23.95±2.61)分、(86.70±5.05)分、(7.70±1.30)分、(7.45±0.94)分和(7.75±1.37)分,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组学员颈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95%,非模拟组为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优化教学成效,在医疗领域采用模拟实际操作的训练模式,将极大地促进技能传授的质量。通过融合超声波定位与仿真模拟人,开展模拟训练,使得住院医师培训学员在临床实践之前能够多次重复练习并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模拟医学教育 临床能力 考核成绩
下载PDF
数字插画技术在服装纹理创造中的角色与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鑫倬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服装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手工艺,而是开始与高级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相融合。数字插画技术成为推动服装设计创新和实现设计理念的核心,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因此,本文针对数字插画技术在服装纹理创造中的角...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服装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手工艺,而是开始与高级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相融合。数字插画技术成为推动服装设计创新和实现设计理念的核心,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因此,本文针对数字插画技术在服装纹理创造中的角色与效果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插画技术 服装设计 纹理创造 视觉效果
下载PDF
财政收支的货币效应:理论机制、经验证据及政策蕴含
19
作者 刘朝阳 张祎 张璐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41,共21页
财政收支的货币效应理论,在财政与金融之间搭建了一座理论桥梁,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部门资产负债表法,通过构建“多元双层”货币供给理论模型,分层揭示基础货币供给与存款货币供给的一般规律。... 财政收支的货币效应理论,在财政与金融之间搭建了一座理论桥梁,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部门资产负债表法,通过构建“多元双层”货币供给理论模型,分层揭示基础货币供给与存款货币供给的一般规律。采用联立方程模型、SVAR模型和梁氏因果检验法对财政收支的货币效应命题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下,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消长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具有“扰动效应”,财政收入引起基础货币与存款货币同时、等量湮灭,财政支出引起基础货币与存款货币同时、等量创造。相比于对存款货币的影响,财政收支对基础货币供给的扰动效应更剧烈。中国存款货币实际供给量已接近现存基础货币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共同决定的货币上限,财政收入缴库引起基础货币湮灭可能会诱发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基于此,应建立财政部门与央行部门的常态协调沟通机制,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存款制度和国库现金余额目标管理制度,财政主动有为,更好发挥在稳金融、稳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收支的货币效应 “多元双层”货币供给 货币创造 货币转移 货币湮灭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研究——兼论“创富、续航”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剑 马露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82,共12页
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富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共同富裕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传导机制及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直接促进共... 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富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共同富裕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传导机制及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直接促进共同富裕,且该作用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创业活跃度和农村产业融合是数字普惠金融间接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前者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强化共同富裕的富裕性,而后者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增强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即具有“创富、续航”效果。比较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在高速起始阶段、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因此,需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确立“励创业、促融合”新导向,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创富效应 可持续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