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文尚书撰异》引书考论
1
作者 严雨家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8-64,共7页
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在训诂《尚书》时广征博引,或发扬优长,或探讨争议,或贬斥妄说,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与训诂学价值。经梳栉,其引书内容极为丰富,时间上统贯汉代至清代,既裒辑众家,又兼备经史子集。对《古文尚书撰异》所征引文献的整... 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在训诂《尚书》时广征博引,或发扬优长,或探讨争议,或贬斥妄说,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与训诂学价值。经梳栉,其引书内容极为丰富,时间上统贯汉代至清代,既裒辑众家,又兼备经史子集。对《古文尚书撰异》所征引文献的整理,不仅反映出其为学之笃实,更可以进一步揭示其治《尚书》之学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古文尚书撰异》 引书考
下载PDF
阎若璩与清代学术范式的确立——以《尚书古文疏证》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1-219,312,共9页
阎若璩基于尊经明道的价值观念,以"根柢—枝节"的逻辑结构,运用实证、虚会法排比史料,考辨东晋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孔《传》本《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之伪而成《尚书古文疏证》。这对清代学术范式的确立实有先导作用,因而具有学术... 阎若璩基于尊经明道的价值观念,以"根柢—枝节"的逻辑结构,运用实证、虚会法排比史料,考辨东晋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孔《传》本《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之伪而成《尚书古文疏证》。这对清代学术范式的确立实有先导作用,因而具有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若璩 《尚书古文疏证》 范式 清代
下载PDF
梅鷟《尚书谱》的“武断”与创获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广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7,共8页
明代梅鷟《尚书谱》五卷,迄今未有刊本。阎若璩称此书"殊武断也。然当创辟弋获时,亦足惊作伪者之魄。"其"武断"之处表现在:断定孔壁《古文尚书》十六篇为孔安国伪造;断定东晋《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为皇甫谧伪造;否... 明代梅鷟《尚书谱》五卷,迄今未有刊本。阎若璩称此书"殊武断也。然当创辟弋获时,亦足惊作伪者之魄。"其"武断"之处表现在:断定孔壁《古文尚书》十六篇为孔安国伪造;断定东晋《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为皇甫谧伪造;否定《百篇之目》,断定《尚书》全经七十七篇;臆造"刘向《别录》古文尚书五十八篇"篇目,等等。其"创获"主要表现在:考辨《尚书序》(大序)之伪;考证郑冲未见《古文尚书》;考辨晋人《武成》篇之伪,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鷟 《尚书谱》 《古文尚书》考辨
下载PDF
论梅本《古文尚书》绝对不出于孟子之手
4
作者 吴通福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81-86,共6页
本文通过考察宋以来考辨晚出《古文尚书》的学者的结论,认为以孔子编纂的《尚书》残本构成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孟子润色加工的《尚书》残本构成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二者在汉代合成《尚书》的孔安国家传本,至东晋由梅赜献出而流传至... 本文通过考察宋以来考辨晚出《古文尚书》的学者的结论,认为以孔子编纂的《尚书》残本构成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孟子润色加工的《尚书》残本构成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二者在汉代合成《尚书》的孔安国家传本,至东晋由梅赜献出而流传至今的学术观点不能成立,明确断定:(1)《晚书》二十五篇绝对不可能是孔安国家传本;(2)孟子绝对不可能整理加工过二十五篇伪古文。并以证护伪古文的双方标准一样结论迥异的事实为例,检讨了以文辞格制以及语言、思想等标准来确定作品成书年代的考证方法的限度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 孟子 传本 尚书 孔子 事实 限度 古文 残本 文辞
下载PDF
伪书之争与教育史研究的文献学基础
5
作者 乔卫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6,F0003,共5页
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概述了中国伪书的辨别方法,并以《子夏易传》和《古文尚书》两个伪书公案为例, 说明伪书本身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教育史研究方面的参鉴意义,故而不可一概而废。因此,关注伪书的问题,有助于强化教育史学科的文献学基础。
关键词 教育史 伪书 子夏易传 古文尚书
下载PDF
丁若镛考辨古文《尚书》的基本理路——《梅氏书平》的逻辑基点
6
作者 崔冠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2,共5页
朝鲜学者丁若镛所撰《梅氏书平》一书是专门考辨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一部力作,在古文《尚书》考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丁若镛书中首先确立了考辨古文《尚书》的逻辑基点,即重新考证历史上的孔壁古文《尚书》,然后以此... 朝鲜学者丁若镛所撰《梅氏书平》一书是专门考辨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一部力作,在古文《尚书》考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丁若镛书中首先确立了考辨古文《尚书》的逻辑基点,即重新考证历史上的孔壁古文《尚书》,然后以此逻辑基点来平议东晋梅赜所献二十五篇古文《尚书》的真伪。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丁若镛发现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与孔壁古文《尚书》不仅篇数、篇名不符,而且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亦有出入。丁若镛由此推论,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并非孔壁古文《尚书》。这是丁若镛考辨古文《尚书》的基本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氏书平 古文尚书 逻辑基点
下载PDF
《古文尚书撰异》校议
7
作者 李庆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69,共7页
《古文尚书撰异》搜集异文,考辨文字,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本文对其存在的讹误,以札记的形式,一一加以校勘。
关键词 《古文尚书撰异》 讹误 校勘
下载PDF
由怀疑到证实:由宋至清抉发《古文尚书》伪迹的理路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光胜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今文尚书》佶屈聱牙,《古文尚书》平易晓畅,吴棫、朱熹对《古文尚书》的怀疑,主要是出于语言风格的差异。明代梅从语句、文体、史实及传授源流等方面抉摘《古文尚书》的作伪痕迹,和宋儒并无切实的证据相比,他的考据方法有了实质性推... 《今文尚书》佶屈聱牙,《古文尚书》平易晓畅,吴棫、朱熹对《古文尚书》的怀疑,主要是出于语言风格的差异。明代梅从语句、文体、史实及传授源流等方面抉摘《古文尚书》的作伪痕迹,和宋儒并无切实的证据相比,他的考据方法有了实质性推进。清儒阎若璩首先确立孔壁《古文尚书》为真实可信,然后将汉代文献记载中真《古文尚书》的内容与梅赜本对照,由根柢至枝节,全方位抉摘梅赜本《古文尚书》之罅漏。由宋至清,学者们筚路蓝缕,后出转精,最终使"《古文尚书》伪书说"成为学术定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尚书》 朱熹 阎若璩
下载PDF
李绰《尚书故实》考述
9
作者 李辉 《晋图学刊》 2021年第4期75-79,共5页
《尚书故实》是唐代杂俎体著作,篇幅短小,文字精炼,内容来源于宾护张尚书的掌故,多为杂记近事,间有神异怪诞之语,但多数记载都翔实可信。从这些小故事中反映的是前朝的政治事务、人际关系、社会风尚及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对研究历史、... 《尚书故实》是唐代杂俎体著作,篇幅短小,文字精炼,内容来源于宾护张尚书的掌故,多为杂记近事,间有神异怪诞之语,但多数记载都翔实可信。从这些小故事中反映的是前朝的政治事务、人际关系、社会风尚及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对研究历史、文学及社会现状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本文从李绰的生平仕履及《尚书故实》的成书体例、版本流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此书大抵是唐宋史传以外,看前朝轶人轶事最多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绰 尚书故实 体例内容研究 版本价值
下载PDF
由章句到义理:魏晋之际的经学转向——以《古文尚书》重塑过程为中心的考察
10
作者 刘光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149,160,共9页
以清华简《尹诰》《傅说之命》为参照,辑补者有四处抄袭《礼记》郑玄注,可知梅赜本《古文尚书》最终成书当在郑玄之后。以马融为界,《古文尚书》的作伪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而梅赜本属于"经学家"层面的作伪。今传《古文尚书》... 以清华简《尹诰》《傅说之命》为参照,辑补者有四处抄袭《礼记》郑玄注,可知梅赜本《古文尚书》最终成书当在郑玄之后。以马融为界,《古文尚书》的作伪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而梅赜本属于"经学家"层面的作伪。今传《古文尚书》经传体大思精,并非成书于一人一时,很可能是由郑冲、苏愉等人,经过近百年的努力,集体补缀而成。汉代经学重视训诂,宋儒崇尚义理,由训诂向义理转进,是魏晋经学的重要特征。梅赜本古文高扬儒家义理,拒绝经学玄学化,孕育着此后儒学再次复兴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尚书》 清华简 郑玄 经学转型
下载PDF
朱彝尊《经义考》引朱熹古文尚书条辨证
11
作者 解树明 姬瑞丽 《河北科技图苑》 2017年第6期94-96,共3页
朱彝尊《经义考》卷七十四,"古文尚书"条下引朱熹疑《古文尚书》为伪书的说法,后人多误认为是朱熹弟子蔡沈所说,其实是蔡沈引朱子的说法未加标识,以致后人引用时误为蔡沈所言。
关键词 《经义考》 朱熹 蔡沈 古文尚书
下载PDF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辨伪成就试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玮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4-97,共4页
档案文献辨伪作为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文献编纂学中的重要环节。历史上不少杰出的档案文献编纂学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阎若璩及其《尚书古文疏证》就是其中之一。阎若璩对《古文尚书》进行了系统的考辨,运用"由根... 档案文献辨伪作为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文献编纂学中的重要环节。历史上不少杰出的档案文献编纂学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阎若璩及其《尚书古文疏证》就是其中之一。阎若璩对《古文尚书》进行了系统的考辨,运用"由根柢而之枝节"之法,从文体、篇数、篇名等方面逐一考证,内容详尽,有根有据,从而使其论证立于不败之地,在辨伪发展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尚书古文疏证》一书,不仅将《古文尚书》之伪铁定成案,而且,其敢于怀疑经典的辨伪精神与行之有效的辨伪方法,也给后世乃至当代的辨伪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辨伪方法辨伪成就
原文传递
論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的學術史影響及意義——從清華簡《尚書》類文獻談起
13
作者 楊青華 《汉籍与汉学》 2018年第1期83-98,共16页
近年來,清華簡中一些與《尚書》相關文獻資料的發現,重新引起學界對傳世《古文尚書》真僞案的討論。而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因爲在這一公案中影響巨大,一些學者爲了推翻閻氏的結論,試圖全面否定閻氏《疏證》。而我們從《疏證》對乾嘉... 近年來,清華簡中一些與《尚書》相關文獻資料的發現,重新引起學界對傳世《古文尚書》真僞案的討論。而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因爲在這一公案中影響巨大,一些學者爲了推翻閻氏的結論,試圖全面否定閻氏《疏證》。而我們從《疏證》對乾嘉考據學派的影響、《疏證》之後的《尚書》學史、清末民初學術思潮以及辨僞學史的角度看,《疏證》的學術史價值和意義不容抹殺。我們對《疏證》的評價要走出今本《古文尚書》'非僞即真'的評價誤區,客觀看待《疏證》在學術史上的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尚書 乾嘉學派 辨僞 尚書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