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资本的视觉叙事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1
1
作者 邓伯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是一种以图像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图像资本通过制造“假象”意识形态,激活人们的伪欲望结构,为资本的剩余价值增殖提供源源不断的伪消费驱动。图像资本通过将影像编织成被隔离的“景观”意识形态世界,进而把资本意识形态统治纳入到无意识控制之中。图像资本通过对非实在的象征性的结构化“符号”意识形态的控制,来完成隶属于资本的能指意识形态的再生产过程。图像资本开启了意识形态直接物化的大门,建构了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真实“场境”意识形态,使受众自愿地投入到资本意识形态的逻辑框架之中。从“假象”到“景观”、到“符号”再到“场境”,验证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对于图像资本意识形态依然具有持续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图像资本 视觉叙事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利剑”与“绳结”——成仿吾文艺思想的旨趣及其建构管窥
2
作者 杨奕 王春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成仿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别树一帜的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利剑”与“绳结”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旨趣与鲜明特质。作为“创造社”的三元老之一,他在指认新文学三重使命的过程中,原创性地阐发了“社会—审美”二元式文学功能论。作为现... 成仿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别树一帜的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利剑”与“绳结”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旨趣与鲜明特质。作为“创造社”的三元老之一,他在指认新文学三重使命的过程中,原创性地阐发了“社会—审美”二元式文学功能论。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先驱,他在介绍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基础上,秉持“执两用中”的态度,创造性地阐释了文学批评的应有之义——“同情”与“超越”。成仿吾文艺思想历经从“个人关怀”到“社会关切”的发展转向,在某种程度上确证了现代文学的社会化与大众化取向。总体上看,成仿吾是沉浮于时代风潮中的激进者与建构者,在多元思潮涌现的社会图景中生发了兼具独立品格和灵性的文艺思想,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文艺思想 创造社 文学批评
下载PDF
加速社会的“美好生活”何以可能 ——以反思罗萨共鸣理论的争论为视角
3
作者 詹梦皎 代利刚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1,共8页
社会加速度带来的新型异化偏离了亚里士多德对美好生活的指引,也违背了启蒙现代性的初衷,以罗萨为代表的第四代社会批判理论试图回到哈贝马斯,重振启蒙的理想,呼吁人们应当激发自我效能感,达成与世界的共鸣关系。学界的批评和罗萨的回... 社会加速度带来的新型异化偏离了亚里士多德对美好生活的指引,也违背了启蒙现代性的初衷,以罗萨为代表的第四代社会批判理论试图回到哈贝马斯,重振启蒙的理想,呼吁人们应当激发自我效能感,达成与世界的共鸣关系。学界的批评和罗萨的回应进一步激发了共鸣理论的内在张力:名词还是动词,情景还是矛盾,情感还是反思。争论的解决需要到马克思的情感理论中去追溯共鸣理论的根基,创新出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特质的共鸣理论。共鸣的自我效能以对象化活动本体为载体处于动词化、中介化的过程中,蕴含着情感与批判之间的互塑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社会 共鸣理论 马克思 批判 情感
下载PDF
论居伊·德波对景观社会的批判与超越
4
作者 陈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8-94,共7页
随着商品生产和大众传媒的完美结合,以及整体社会生活的普遍性分离,景观社会具备生成的现实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景观通过集中、弥散与综合的模式统治社会,使整个社会生活陷入伪循环时间的消费陷阱,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也丧失否定... 随着商品生产和大众传媒的完美结合,以及整体社会生活的普遍性分离,景观社会具备生成的现实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景观通过集中、弥散与综合的模式统治社会,使整个社会生活陷入伪循环时间的消费陷阱,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也丧失否定的力量,社会主体最终沉迷于景观的虚幻世界不能自拔。为此,居伊·德波从组织形式、理论批判风格和实践方式的角度提出超越景观社会的前景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波 景观社会 统治 商品 批判
下载PDF
《论犹太人问题》中人的解放思想探析
5
作者 李孟臣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7-20,共4页
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处理犹太人问题方案的批判,揭示了只有将宗教批判上升至市民社会的批判才能触及人的解放。以宗教批判作为过渡,批判政治解放的限度,提出不仅要让犹太人从利己主义犹太精神中获得解脱,更要让整个市民社会之下的人完全... 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处理犹太人问题方案的批判,揭示了只有将宗教批判上升至市民社会的批判才能触及人的解放。以宗教批判作为过渡,批判政治解放的限度,提出不仅要让犹太人从利己主义犹太精神中获得解脱,更要让整个市民社会之下的人完全从犹太精神中解脱出来,通过消灭私有财产和私有制进入“自由人的联合体”,使人类获得真正的解放。这一时期关于人的解放的探讨更是萌发了共产主义思想,也促使马克思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批判 市民社会 人的解放 共产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实践存在论哲学意蕴
6
作者 纪方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74-81,332,共9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他所实现的存在论哲学革命紧密相关。区别于既往的市民本体论式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内含浓厚的实践存在论哲学意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市民社会”本身不具有规范性意味,它在根...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他所实现的存在论哲学革命紧密相关。区别于既往的市民本体论式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内含浓厚的实践存在论哲学意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市民社会”本身不具有规范性意味,它在根本上表征着现实个人生存于其中的资产阶级社会体系;其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既是一种极具现实批判性的“理论”,也是资产阶级社会体系最终得以实现内在批判的实践需要。从对人的存在的崭新理解出发,马克思消解了市民本体论式政治哲学中“理论”相对于实践的霸权地位,他的“市民社会理论”不仅植根于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中的实践境况,而且还参与塑形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实践存在论 现实个人 无产阶级 内在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的“现代”观及其当代意义
7
作者 曹嘉辰 吴文新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4期46-55,共10页
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现代”一词频繁出现,形成了区别于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现代”观。对“现代社会”的理解,构成了解读马克思“现代”观的核心线索,马克思所言的“现代社会”特指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现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关系”“... 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现代”一词频繁出现,形成了区别于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现代”观。对“现代社会”的理解,构成了解读马克思“现代”观的核心线索,马克思所言的“现代社会”特指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现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关系”“普遍交往”“现代阶级”“现代化”等概念的阐发,马克思全方位剖析了“现代社会”。扎根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马克思的“现代”观包含多重维度。“现代”植根于资本逻辑之中、孕育于社会矛盾之中、行进于历史流变之中、呈现于文明视域之中,构成了马克思“现代”观的基本理论空间。相较于西方现代性理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而出现,马克思的“现代”观是更为根基性与建设性的批判。通过揭示“物质的生活关系”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阐明了超越“现代社会”的根本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提供了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观 现代社会 西方现代性理论 资本批判
下载PDF
A New Approach to the Ordered Classification of Critical Factors in the Degradation Processes of River Basins
8
作者 Antonio Cunha Nunes Fernando B.Mainier +1 位作者 Robson Rosa Branco Carlos Alberto Pereira Soar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9年第6期258-267,共10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rough information collected via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to classify critical factor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in the processes of degrad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rough information collected via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to classify critical factor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in the processes of degradation of river basins in countries in development in an ordered way.This study was started with a bibliographical review for gather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in factors,which was submitted to specialists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s via survey developed in a format of answers on Likert scale,with the analyses of data from the respondents as well as their contribution within sample assembly exploratory factorial analysis and the charge factor item from the questionnaire with usage of polychoric correlation matrix with which it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the ordering of the factors relevance as well as their correlations through parametric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the usage of a generalized model of partial credit which belongs to the family of the models for polyatomic gradual answers to the item response theory(IRT)and the applying of cluster analysis(ICLUST)with the usage of both alpha and omega coefficient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variables group,with the R tool.As a result,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on of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ordering of the actions and atten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towards the preservation of urban river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RADATION river basins critical factors society an environment PSYCHOMETRY
下载PDF
On the Ethical Choices of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in Consumer Society
9
作者 SHAO Yun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8期199-201,204,共4页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is Steinbeck's last published novel, which received negative and positive criticism at homeand abroad. Persistent concern for ethics and morality as one of themes displayed by Steinbec...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is Steinbeck's last published novel, which received negative and positive criticism at homeand abroad. Persistent concern for ethics and morality as one of themes displayed by Steinbeck in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Living in the 1950 s of America, Ethan's family were confronting a consumer society. By using the theory of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 tracing back to ethic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this essay aims to analyze the ethical questions that the Ethan's family facedand their ethical choice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UMER society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 ETHICAL CHOICE
下载PDF
AIGC催生学习型社会新格局: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创新范式 被引量:13
10
作者 袁磊 徐济远 苏瑞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3年第3期12-19,共8页
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创造了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新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催生了学习型社会三种新样态:人机交互学习型组织... 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创造了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新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催生了学习型社会三种新样态:人机交互学习型组织、混质多元化知识环境以及数字侧写个性化路径。然而,学习活动是知识渗入思维的长期过程,只重技术而忽视思维便会显化学习型社会新格局中潜藏的三大风险:信息过载、思维溃决和文化颠覆。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型社会应构建以文化价值为引领、博雅知识为养料、智慧环境为联通的终身学习范式,通过加强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思维来减轻技术隐忧对学习型社会的潜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AIGC技术 批判思维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市民社会批判的双重视域与马克思哲学的自由观——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来 田帅帅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177,共9页
如何理解人的自由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不是抽象地看待人的自由本质,而是将其还原到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之中加以理解。市民社会构成近代社会的基本形态,为探寻人的自由解放之路,马克思基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视域... 如何理解人的自由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不是抽象地看待人的自由本质,而是将其还原到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之中加以理解。市民社会构成近代社会的基本形态,为探寻人的自由解放之路,马克思基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视域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批判,超越了仅仅停留于总结近代市民社会物质运动规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与从抽象出发批判近代市民社会的德国哲学传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这一“双重视域批判”的积极成果,创造性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正是借助于“异化劳动”这一分析工具,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现代奴役制本质和人的自由无法实现的社会现实根源。同时,立足于市民社会批判的双重视域,马克思给出了扬弃近代市民社会、实现人的现实自由的实践方案,即共产主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市民社会批判 异化劳动 双重视域 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从“天国”到“尘世”: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思想跃迁
12
作者 杨宏伟 朱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8期20-26,F0002,共8页
《德法年鉴》时期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其理论视野逐渐从“天国”到“尘世”、触碰人的解放的重要节点。沿着文本的印迹,可以看到:马克思以宗教批判的武器穿透“天国”的迷雾,摆脱了宗教世界;面对德国历史运动的局限和... 《德法年鉴》时期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其理论视野逐渐从“天国”到“尘世”、触碰人的解放的重要节点。沿着文本的印迹,可以看到:马克思以宗教批判的武器穿透“天国”的迷雾,摆脱了宗教世界;面对德国历史运动的局限和政治解放的内在限度,马克思以政治批判的武器跨越了政治国家;面对市民社会原则的化身和人的异己本质的流露,马克思“沉入”市民社会,抓住了当代问题的根源;在探索人的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找到了人的解放的领导力量和普遍路径。马克思在研究视角从宗教世界、政治国家、市民社会到人的解放的不断转换中,走向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德法年鉴》 思想转变 宗教批判 市民社会 人的解放
下载PDF
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张力与论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国勤 王代月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70,158,共10页
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和边界,其中大部分的流派及其主张源于或者属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深入了解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首先,需要阐明它的基本研究范式—话语分析方法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其次,需要梳理其演进过程... 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和边界,其中大部分的流派及其主张源于或者属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深入了解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首先,需要阐明它的基本研究范式—话语分析方法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其次,需要梳理其演进过程中蕴涵在“结构—能动”、“国家—社会”、“批判—建构”三个维度上的内在张力以及相应的调适;最后,需要厘清它所面临的诸多疑问以及所做出的回应,例如如何从话语中读出意识形态、如何摆脱“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立场也属于意识形态”的解释循环等问题。意识形态话语分析长期以来也是在这些调适与辩护中不断发展的,并且最终还是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确定更加合适的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话语分析 结构—能动 国家—社会 批判—建构
下载PDF
阿尔比戏剧《欲望花园》的生态意蕴研究
14
作者 毛冬艳 刘明录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0-103,共4页
《欲望花园》展现了美国现代社会里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而视自然为“他者”并牺牲自尊、道德和精神价值的生态危机问题,戏剧蕴含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结合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失衡解读该剧发现,阿... 《欲望花园》展现了美国现代社会里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而视自然为“他者”并牺牲自尊、道德和精神价值的生态危机问题,戏剧蕴含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结合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失衡解读该剧发现,阿尔比在对美国金钱社会的揭露与辛辣讥讽中展现出了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花园》 生态批评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身
下载PDF
《论犹太人问题》与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建构
15
作者 邢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追求人类解放为旨归的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理论建构,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系统展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夯实基本原则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化“历史性”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形成。在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建构... 以追求人类解放为旨归的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理论建构,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系统展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夯实基本原则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化“历史性”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形成。在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建构进程中,《论犹太人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体现在文中阐释的三大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解放探寻——宗教批判及其基础上展开的政治解放,政治批判及其基础上展开的社会解放,市民社会批判及其基础上展开的人的解放,初步回答了解放政治学首个重大理论问题,即“解放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导言》《形态》和《宣言》中持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犹太人问题》 宗教批判 政治批判 市民社会批判 马克思解放政治学
下载PDF
现代性视阈下的风险文化批判
16
作者 雷云飞 郑聪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4-28,124,共6页
风险文化理论的提出是对现代性进行深入反思和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重大理论成果。风险社会是认知和反思现代性的基本理论维度,它也许会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而发生转变,但并不能被相对单一的风险文化彻底地取而代之,这主要因为在风险社会... 风险文化理论的提出是对现代性进行深入反思和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重大理论成果。风险社会是认知和反思现代性的基本理论维度,它也许会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而发生转变,但并不能被相对单一的风险文化彻底地取而代之,这主要因为在风险社会视阈下,以拉什为代表的风险文化理论充斥着重重悖论,而且这些悖论也使得风险文化的乌托邦昭然若揭。对风险文化的深入批判为我们从文化视角对风险进行科学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风险社会 风险文化 批判
下载PDF
市民社会批判:卢梭和青年马克思的相遇
17
作者 张璇 姚新立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6-20,共5页
“卢梭——马克思”是一条联系紧密的思想脉络。由于对如何实现市民社会中人的自由这一根本问题的共同关注,卢梭和青年马克思深刻批判了现实中市民社会的种种痼疾,并走向了克服市民社会问题的不同道路。这表明:一方面,卢梭和青年马克思... “卢梭——马克思”是一条联系紧密的思想脉络。由于对如何实现市民社会中人的自由这一根本问题的共同关注,卢梭和青年马克思深刻批判了现实中市民社会的种种痼疾,并走向了克服市民社会问题的不同道路。这表明:一方面,卢梭和青年马克思思想之间存在深刻的精神共契。卢梭和青年马克思在异化、私有财产、人的自由、共同体等方面的思想碰撞,是他们精神共契的具体展现。另一方面,卢梭和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在具有精神传承关系的同时,也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卢梭并没有身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但他天才般地预见了市民社会的发展脉络,马克思则站在最前沿接受并深化了卢梭的思想。随着理论上的不断成熟,青年马克思后来同卢梭对市民社会的道德批判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市民社会批判 异化 私有财产
下载PDF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潜能研究——基于《论犹太人问题》的一个考察
18
作者 李乐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34-41,共8页
《论犹太人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起始阶段和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宣言,犹太人问题的讨论将其视野范围和思想论域引进到市民社会矛盾解决的现实领域。针对鲍威尔等人宗教解放的错乱药方,马克思将犹太人问题界定为“现实的人”的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起始阶段和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宣言,犹太人问题的讨论将其视野范围和思想论域引进到市民社会矛盾解决的现实领域。针对鲍威尔等人宗教解放的错乱药方,马克思将犹太人问题界定为“现实的人”的问题,通过宗教批判无法使犹太人问题提升为时代问题,只有集中到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才能正确看待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犹太人问题》 现实的人 三种解放 市民社会批判
下载PDF
破除学校神话 走向学习化社会——《去学校化社会》译者导读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康宁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去学校化社会》是当代著名社会批判家、教育思想家伊万·伊利奇的主要代表作。伊利奇在书中对"学校化社会"进行了猛烈批判,包括对现代学校的批判、对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批判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并提出了关于"去学... 《去学校化社会》是当代著名社会批判家、教育思想家伊万·伊利奇的主要代表作。伊利奇在书中对"学校化社会"进行了猛烈批判,包括对现代学校的批判、对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批判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并提出了关于"去学校化社会"的一系列构想,包括强化自我解放意识、改变生活道路选择、更新政治评估标准以及创立全新教育制度。《去学校化社会》可为我们深入反思学校存在问题提供丰富的思想启迪,为我们全面认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提供独特的方法引领,并为我们着力建设学习化社会提供有益的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奇 激进的教育学 社会批判理论 学校化社会 去学校化社会 学习化社会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哲学之要义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晓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马克思对现代经济现象研究的真正成果是经济哲学 ,其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在于其以经济现象分析为基础的一般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之诉诸政治经济学是与“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性联系在一起的 ,并以此在哲学上根本展开他的一般社会历史理论 ... 马克思对现代经济现象研究的真正成果是经济哲学 ,其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在于其以经济现象分析为基础的一般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之诉诸政治经济学是与“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性联系在一起的 ,并以此在哲学上根本展开他的一般社会历史理论 ,这是马克思之“介入”经济学的原则高度。马克思的入手之处在于澄清国民经济学的前提 ,即异化劳动 ,从而以此划定了其哲学批判的界限。这对研究当代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仍具有必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学 市民社会 哲学批判 马克思 经济哲学 劳动价值规律 工资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