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诗歌注释与农村生活经验——以陶渊明、黄庭坚诗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小军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4期96-102,共7页
农村生活经验,往往能和陶渊明田园诗以及其他与田园相关的古典诗歌相印证。历代的注释,可能由于注家不太熟悉农村生活,偶有注释不够充分或者注释错误之处。本文讨论陶渊明诗、黄庭坚诗注释数例,意在说明农村生活经验与农业生产知识,对... 农村生活经验,往往能和陶渊明田园诗以及其他与田园相关的古典诗歌相印证。历代的注释,可能由于注家不太熟悉农村生活,偶有注释不够充分或者注释错误之处。本文讨论陶渊明诗、黄庭坚诗注释数例,意在说明农村生活经验与农业生产知识,对于鉴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田园诗应该是有益的。但这并不是说为了鉴赏古典诗歌,必须要有农村生活经验,因为那些经验已经记录在古今的农学文献里,成为容易获得的知识。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写实的性格和深厚的生活气息,因此,鉴赏古典诗歌往往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条件。农村生活经验及农业生产知识,只是鉴赏相关古典诗歌的必要知识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注释 农村生活经验 陶渊明诗 黄庭坚诗
下载PDF
简论明代的苏诗选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友胜 《惠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4-50,共7页
明代的苏诗选评本较苏文选评本要少得多 ,见于载籍者仅十种 ,主要出现于明中后期。旧题刘弘选录的《苏诗摘律》侧重于苏诗思想内涵的阐释而少作艺术分析 ;阎士选等评释的《苏文忠公胶西集》考评结合 ,尤推重苏诗关心民瘼与语言丰富生动... 明代的苏诗选评本较苏文选评本要少得多 ,见于载籍者仅十种 ,主要出现于明中后期。旧题刘弘选录的《苏诗摘律》侧重于苏诗思想内涵的阐释而少作艺术分析 ;阎士选等评释的《苏文忠公胶西集》考评结合 ,尤推重苏诗关心民瘼与语言丰富生动两方面 ;张岱选评的《和陶集》措意于苏诗的缺乏情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诗 选评 《苏诗摘律》 《苏文忠公胶西集》 《和陶集》
下载PDF
茶陵派陶诗接受与批评初探
3
作者 王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80-87,共8页
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作为明代复古文学运动的滥觞,他们否定了明初台阁体从理学角度批评陶诗的做法,对陶诗的审美特征有了深入的把握。使得陶诗批评逐渐脱离理学思想阴影的笼罩,重新走向诗学正路。同时,茶陵派成员的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 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作为明代复古文学运动的滥觞,他们否定了明初台阁体从理学角度批评陶诗的做法,对陶诗的审美特征有了深入的把握。使得陶诗批评逐渐脱离理学思想阴影的笼罩,重新走向诗学正路。同时,茶陵派成员的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他们徘徊于庙堂与山林之间,表现出越来越依恋田园山林的隐逸心态。这种心态趋向使得陶渊明成为他们诗歌中的日常书写,表现出对陶诗的喜爱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陶诗 接受 批评 影响
下载PDF
“自为一源”:许学夷《诗源辩体》中的陶诗论
4
作者 王征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陶诗几乎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虽然确立了陶诗批评的艺术标准,但其后的前、后七子派及其后学却没有继承之,他们提出"诗弱于陶"的观点,并视陶诗为"偏格",斥陶诗于古... 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陶诗几乎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虽然确立了陶诗批评的艺术标准,但其后的前、后七子派及其后学却没有继承之,他们提出"诗弱于陶"的观点,并视陶诗为"偏格",斥陶诗于古诗宗法对象之外。在明代复古诗学进程中,真正走出陶诗批评困境的是晚明的许学夷。面对七子派及胡应麟等人在"古体宗汉魏"的诗学宗尚影响下所形成的"诗弱于陶"以及陶诗属"偏门"的传统观念,许学夷推崇陶诗之自然风格,提出陶诗"自为一源"的论调,并进而指出陶诗之"流",实属难能可贵,这也反映出明代复古诗学演进过程中对陶诗批评的自我调节与逐渐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学夷 《诗源辨体》 陶诗批评 “自为一源”
下载PDF
现代诗学视域下陶渊明诗歌的“陌生化”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瑞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15,共5页
陶渊明素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誉,其诗歌自然凝炼且质朴淳厚,更于平易中见警策。在现代诗学视域下,陶诗以“陌生化”的表现方式体现真情和至理:语言精工本色,以故为新,语义表达双重化,多用语助词与叠词;在繁复用典的基础上,叠加... 陶渊明素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誉,其诗歌自然凝炼且质朴淳厚,更于平易中见警策。在现代诗学视域下,陶诗以“陌生化”的表现方式体现真情和至理:语言精工本色,以故为新,语义表达双重化,多用语助词与叠词;在繁复用典的基础上,叠加使用比喻、拟人、夸张和讽刺等修辞技巧;通过转换叙述视角,表达隐士与士大夫双重身份下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现代诗学视域 “陌生化”
下载PDF
论释惠洪对陶渊明接受的承袭与创见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莜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4-46,共13页
北宋诗僧释惠洪推崇陶渊明诗文,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惠洪结合“文字禅”理论对“无弦琴”的双重玄学意蕴进行的解读,契合陶渊明的玄学思维以及魏晋“言意之辨”的思想内涵。在诗文风貌评价上,他首次提出“彭泽诗中图画”的创... 北宋诗僧释惠洪推崇陶渊明诗文,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惠洪结合“文字禅”理论对“无弦琴”的双重玄学意蕴进行的解读,契合陶渊明的玄学思维以及魏晋“言意之辨”的思想内涵。在诗文风貌评价上,他首次提出“彭泽诗中图画”的创见,为后代陶渊明诗意题材绘画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惠洪性格率真,赞赏陶渊明委心从性、为人真诚、洞见守节的“坦率”人格。他对陶渊明的接受,既与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主流意识趋同,也有另辟新见之处,体现出宋代三教合流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学 文学接受史 惠洪 陶渊明 无弦琴 诗中图画 三教合流
下载PDF
个人审美与时代的深度融通——锺嵘评陶之辨
7
作者 史子祎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1-83,86,共4页
"锺嵘评陶"历来争议不断,要讨论这一问题必须联系锺嵘本人的诗歌审美理想以及齐梁诗风对其批评标准的影响。总体来说,锺嵘在个人审美之外有着救弊的现实目的,陶渊明恰与此契合。因此锺嵘对于陶渊明的评价在当时是独具慧眼的,... "锺嵘评陶"历来争议不断,要讨论这一问题必须联系锺嵘本人的诗歌审美理想以及齐梁诗风对其批评标准的影响。总体来说,锺嵘在个人审美之外有着救弊的现实目的,陶渊明恰与此契合。因此锺嵘对于陶渊明的评价在当时是独具慧眼的,但同时陶诗也构成了对其批评标准的一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个人审美 锺嵘评陶
下载PDF
统编教材中陶渊明诗文教学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视角
8
作者 周思凡 《林区教学》 2023年第9期99-103,共5页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义务教育乃至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教学及评价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参照。陶渊明诗文中蕴含的人生哲思,异质性的审美追求,倡导的隐逸思想,以及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变革等,均是作为...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义务教育乃至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教学及评价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参照。陶渊明诗文中蕴含的人生哲思,异质性的审美追求,倡导的隐逸思想,以及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变革等,均是作为课程目标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材选编文本中的体现。因此,基于语文教学的时代大背景及作者作品特征,统编教材中陶渊明诗文的教学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选取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陶渊明诗文 统编教材 语文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