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ing subsidence rates along road network by persistent scatterer SAR interferometry with high-resolution TerraSAR-X imagery 被引量:5
1
作者 Bing Yu Guoxiang Liu +5 位作者 Rui Zhang Hongguo Jia Tao Li Xiaowen Wang Keren Dai Deying Ma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3年第4期236-246,共11页
Ground subsidenc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damaging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e.g., road networks consisting of highways and railway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o apply the persistent scatterer synthetic aperture r... Ground subsidenc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damaging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e.g., road networks consisting of highways and railway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o apply the persistent scattere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PS-InSAR) approach that uses high- resolution TerraSAR-X (TSX) imagery to extract the regional scale subsidence rates (i.e., average annual sub- sidence in mm/year) along road networks. The primary procedures involve interferometric pair selection, interfer- ogram generation, persistent scatterer (PS) detection, PS networking, phase parameterization, and subsidence rate estimation. The Xiqing District in southwest Tianjin (China) i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This district contains one railway line and several highway lines. A total of 15 TSX images covering this area between April 2009 and June 2010 are utilized to obtain the subsidence rates by using the PS-InSAR (PSI) approach. The subsidence rates derived from PSI range from -68.7 to -1.3 mm/year. These findings show a significantly uneven subsidence pattern along the road network.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SI-derived subsidence rates and the leveling data obtained along the highways shows that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D) of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subsidence rates are 0.1 and 4-3.2 mm/year,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igh-resolution TSX PSI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subsidence information regarding road networks with millimeter-level accuracy. Further inspections under geo- logical conditions and land-use categories in the study area indicate that the observed subsidence is highly related to aquifer compression due to groundwater pumping. Theref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mitigate groundwater extraction for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idENCE Road network - 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 TERRASAR-X HIGHWAY RAILWAY
下载PDF
Detecting land subsidence near metro lines in the Bao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with multi-tempor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被引量:4
2
作者 Tao Li Guoxiang Liu +3 位作者 Hui Lin Rui Zhang Hongguo Jia Bing Yu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4年第3期137-147,共11页
Land subsidence is a major factor that affects metro line (ML) stability. In this study, an improved multi- tempor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MTI) method to detect land subsidence near M... Land subsidence is a major factor that affects metro line (ML) stability. In this study, an improved multi- tempor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MTI) method to detect land subsidence near MLs is presented. In particular, our multi-temporal InSAR method provides surface subsidence measurements with high observation density. The MTI method tracks both point-like targets and distributed targets with temporal radar back- scattering steadiness. First, subsidence rates at the point targets with low-amplitude dispersion index (ADI) values are extracted by applying a least-squared estimator on an optimized freely connected network. Second, to reduce error propagation, the pixels with high-ADI values are classified into several groups according to ADI intervals and processed using a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hierarchical analysis strategy to obtain the distributed targets. Then, nonlinear subsidence components at all point-like and distributed targets are estimated using phase unwrapping and spatiotemporal filtering on the phase residuals. The proposed MTI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ct land subsidence near MLs of No. 1 and 3 in the Bao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using 18 TerraSAR-X images acquired between April 21, 2008 and October 30,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subsidence rates of the stations distributed along the two MLs are -12.9 and -14.0 ram/year. Furthermore, three subsidence funnels near the MLs are discovered through the hierarchical analysis. The test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atisfactory capacity of the proposed MTI method in providing detailed subsidence information near M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temporal InSAR - subsidence Baoshan district - Shanghai Metro lines
下载PDF
First assessment of Noise-Equivalent Sigma-Zero in GF3-02 TOPSAR mode with sea surface wind speed retrieval
3
作者 Junxin Yang Lihua Zhong +3 位作者 Xinzhe Yuan Xiaochen Wang Bing Han Yuxin H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84-96,共13页
Gaofen-3-02(GF3-02)is the first C-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atellite with terrain observation with progressive scans of SAR(TOPSAR)imaging mode in China,which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marine environment mon... Gaofen-3-02(GF3-02)is the first C-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atellite with terrain observation with progressive scans of SAR(TOPSAR)imaging mode in China,which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Given the weak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ean,the system thermal noise superimposed on SAR images has significant interference,especially in cross-polarization channels.Noise-Equivalent Sigma-Zero(NESZ)is a measure o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adar to areas of low backscatter.The NESZ is defined to be the scattering cross-section coefficient of an area which contributes a mean level in the image equal to the signal-independent additive noise level.For TOPSAR,NESZ exhibits the shape of the SAR scanning gain curve in the azimuth and the shape of the antenna pattern in the range.Therefore,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NESZ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borne SAR sea surface cross-polarization data.This paper proposes a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NESZ curve in GF3-02 TOPSAR mode based on SAR noise inner calibration data and the imaging algorithm.A method for correcting the error existing in the theoretical curve of NESZ is also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 surface backscattering and wind speed and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of target scattering in the overlapping area of adjacent sub-swaths.According to assessment with wide-swath TOPSAR cross-polarization data,the GF3-02 TOPSAR mode has a very low thermal noise level,which is better than−33 dB at the edge of each beam,and controlled below−38 dB at the center of the beam.The two-dimensional reference curves of the NESZ of each beam are provided to the GF3-02 TOPSAR users.After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alized radar cross section(NRCS)and wind speed,we provide a formula for NRCS related to wind speed and radar incidence angle.Compared with the NRCS derived from this formula and the NESZ-subtracted NRCS of SAR images,the bias is−0.0048 dB,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is 1.671 dB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3-02 TOPSAR Noise-Equivalent Sigma-Zero(NESZ) cross-POLARIZATION normalized radar cross section(NRCS) sea surface wind
下载PDF
地铁隧道盾构下穿既有砌体人防工程影响研究
4
作者 吴院生 张誉 +1 位作者 来启召 高福当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8期102-105,共4页
以郑州市某区间隧道下穿砌体人防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对实际工程进行建模,对盾构双隧道下穿加固区砌体人防工程变形进行分析,考察盾构隧道施工产生的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结果表明,水泥砂浆填充显著减小了既有砌体人防结构位移,未... 以郑州市某区间隧道下穿砌体人防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对实际工程进行建模,对盾构双隧道下穿加固区砌体人防工程变形进行分析,考察盾构隧道施工产生的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结果表明,水泥砂浆填充显著减小了既有砌体人防结构位移,未填充区结构位移显著大于填充区,但都在允许范围内;双隧道相继开挖使得地表沉降曲线呈现不同姿态。通过有限元模型对地层及结构变形进行分析,可为今后类似盾构穿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盾构施工 既有结构 斜穿 地表沉降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长沙市中心城区地表沉降监测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文 刘向铜 +3 位作者 付顶瑶 吴鹏 张峰雪 曹秋香 《江西科学》 2023年第4期690-696,723,共8页
为探究长沙市主城区的地表沉降情况,以2020年7月—2022年7月覆盖长沙市中心城区32景sentinel-1A数据为数据源,使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PS-InSAR)和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SBAS-InSAR)对研究区地表形变信息进行了反演... 为探究长沙市主城区的地表沉降情况,以2020年7月—2022年7月覆盖长沙市中心城区32景sentinel-1A数据为数据源,使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PS-InSAR)和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SBAS-InSAR)对研究区地表形变信息进行了反演,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在监测时段内,研究区域存在地面沉降问题,大部分地区地表形变趋于稳定,且最大年沉降速率约-24 mm/a,沉降较为严重且分布范围较广的区域位于望城区和开福区;2)2种反演结果在沉降区域空间分布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累计沉降量和形变速率量级上具有较小的差异和显著相关性;3)结合历史影像、地质特征、土壤特性等因素分析,发现引起长沙市主城区不均匀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地质情况、建筑和道路等城市工程建设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SBAS-InSAR 长沙市城区 地面沉降 交叉验证
下载PDF
软硬不均地层及不同开挖顺序下双顶管隧道施工对管片及地层的影响
6
作者 刘明友 韦宏业 +4 位作者 么晓辉 马少坤 尉强 刘草平 邵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142,共5页
目的:双顶管隧道穿越软硬不均地层时往往会导致周围地层变形、管片受损等一系列问题。为防止这些问题发生,应深入开展双顶管施工时地层的软硬程度、不同施工顺序对周围地层及管片的影响。方法:以南宁市平花河排水干渠顶管工程为背景,采... 目的:双顶管隧道穿越软硬不均地层时往往会导致周围地层变形、管片受损等一系列问题。为防止这些问题发生,应深入开展双顶管施工时地层的软硬程度、不同施工顺序对周围地层及管片的影响。方法:以南宁市平花河排水干渠顶管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隧道开挖模型,分别研究了左右线同步开挖、先左线后右线两种开挖顺序下隧道横截面中黏土面积占比r 1不同取值的5种工况,并对双顶管穿越不同软硬组合地层对周围土体变形及管片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双顶管隧道穿越不同软硬组合地层所致地面沉降差异显著,地面沉降随r 1的增大而增大,同步开挖工况下全断面黏土层的地面沉降最大值约为全断面石灰岩的2.2倍;双隧道先后开挖所致地面沉降值约为左右线同步开挖时的1.1倍;当隧道顶管机在监测断面往前开挖2倍隧道直径距离后,监测断面的地表沉降基本上不再发生变化;管片最大Mises应力随r 1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顶管施工 开挖顺序 隧道横截面中黏土面积占比 地面沉降 管片Mises应力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过陷落柱技术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颖博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第3期14-16,19,共4页
为促进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地通过陷落柱,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晋城有限公司大通煤矿3503工作面过陷落柱工程概况为例,基于该工作面过陷落柱工程概况与回采工艺,提出了可在陷落柱前方开设外切眼和布设刀把工作面与进行快速搬家两种方... 为促进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地通过陷落柱,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晋城有限公司大通煤矿3503工作面过陷落柱工程概况为例,基于该工作面过陷落柱工程概况与回采工艺,提出了可在陷落柱前方开设外切眼和布设刀把工作面与进行快速搬家两种方案,达到合理的避开陷落柱,最大限度地回采工作面资源的目的,实现工作面快速连续推进的采煤策略。通过应用该策略,综采工作面达到了安全快速过陷落柱的目的,实现了安全高效回采,可为类似工况下的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过陷落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快速过陷落柱 策略 效果
下载PDF
马兰矿采面轨道巷过陷落柱锚注支护技术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志龙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78-79,83,共3页
为解决巷道掘进过陷落柱围岩控制难题,以马兰矿10607采煤工作面轨道巷揭露S158、S163陷落柱为工程背景,巷道过陷落柱采取加强支护技术措施,包括破碎围岩改性提高围岩强度、高强度锚网形成主动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及围岩表层硬化,经现场... 为解决巷道掘进过陷落柱围岩控制难题,以马兰矿10607采煤工作面轨道巷揭露S158、S163陷落柱为工程背景,巷道过陷落柱采取加强支护技术措施,包括破碎围岩改性提高围岩强度、高强度锚网形成主动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及围岩表层硬化,经现场试验表明揭露陷落柱区域巷道位移量相对较大,变形时间相对较长,但巷道整体变形可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过陷落柱 锚注支护 围岩改性 主动支护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对大堤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孙小波 寿凌超 庞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该文对杭州艮山东路过江隧道施工引起的大堤地表沉降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盾构通过时和盾构通过后这2个阶段,沉降值所占总沉降的比值较大,分别为44.5%和25.5%。盾构隧道施工对大堤沉降的影响范围为2.3D(D为隧道直径14.5 m)。
关键词 盾构 过江隧道 地表沉降 大堤 Peck曲线
下载PDF
基于PS和SBAS技术的南宁地表沉降监测对比研究
10
作者 宁文怡 《江西科学》 2023年第3期550-554,564,共6页
基于Sentinel-1A卫星2020年1月—12月的24景影像,采用PS和SBAS技术,进行南宁市建成区期间的地表形变信息监测;PS形变范围位于-16.36~32.61mm/a,SBAS形变范围位于-43.67~18.84mm/a,并对2种方法获得结果进行交叉检验和时序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Sentinel-1A卫星2020年1月—12月的24景影像,采用PS和SBAS技术,进行南宁市建成区期间的地表形变信息监测;PS形变范围位于-16.36~32.61mm/a,SBAS形变范围位于-43.67~18.84mm/a,并对2种方法获得结果进行交叉检验和时序分析。结果表明:2种技术方法获取的结果具高度的一致性,空间分布和形变趋势基本相符;且两者线性关系达0.911;呈现的细微差异主要表现为SBAS-InSAR在空间上形变时间序列更为连续。结合同时段高分辨率影像分析研究区沉降突变点原因,证明2种技术均可获得可靠结果,能有效监测地表沉降,保障该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SBAS-InSAR 地表沉降 交叉检验
下载PDF
综采面陷落柱区域快速推进安全技术分析
11
作者 牛路路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第3期57-59,共3页
针对工作面过陷落柱期间可能出现的冒顶片帮、支架倾倒压死等问题,以成庄矿5308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现场调研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预判陷落柱对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采用超前预注浆加固、矸石松动爆破、加强顶板管理、机电设备... 针对工作面过陷落柱期间可能出现的冒顶片帮、支架倾倒压死等问题,以成庄矿5308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现场调研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预判陷落柱对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采用超前预注浆加固、矸石松动爆破、加强顶板管理、机电设备管理综合性技术措施,确保5308工作面过陷落柱期间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面 过陷落柱 超前注浆 松动爆破
下载PDF
矿山法开挖近距离下穿越既有线隧道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印涛 陶连金 +1 位作者 张飞劲 李晓霖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73-1277,共5页
以北京地铁某新建线路的区间隧道下穿越既有线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在对应力释放率进行合理确定并充分考虑既有线沉降缝和管棚加固区影响的基础上,采用FLAC^(3D)计算方法,对施工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得出了既有线影响段的沉降,并对该结果进... 以北京地铁某新建线路的区间隧道下穿越既有线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在对应力释放率进行合理确定并充分考虑既有线沉降缝和管棚加固区影响的基础上,采用FLAC^(3D)计算方法,对施工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得出了既有线影响段的沉降,并对该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既有线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施工过程的控制、监控量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隧道开挖 穿越 应力释放
下载PDF
渤海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95
13
作者 汤良杰 万桂梅 +2 位作者 周心怀 金文正 余一欣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8,共8页
在渤海盆地8个主要凹陷各选取一口井,对每口井构造沉降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盆地的构造沉降特征各凹陷不统一,南部和北部先沉降,再逐渐向中部迁移,最后以中部沉降为主,沉降中心明显由周缘向盆地中心迁移,反映构造活动的阶段性和... 在渤海盆地8个主要凹陷各选取一口井,对每口井构造沉降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盆地的构造沉降特征各凹陷不统一,南部和北部先沉降,再逐渐向中部迁移,最后以中部沉降为主,沉降中心明显由周缘向盆地中心迁移,反映构造活动的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在辽东湾选取了一条地质剖面对其做平衡剖面分析,并结合构造沉降史分析,表明渤海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分为以下3个阶段:a.断陷期,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为断陷早期,沙三段沉积时期为强烈断陷期;b.断拗期,沙二段—沙一段沉积时期为断拗早期,东三段—东二段沉积时期为强烈断拗期;c.坳陷期(东一段沉积时期—第四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史 埋藏史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新生代 渤海盆地
下载PDF
地铁双隧道施工诱发地表沉降预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0
14
作者 刘波 陶龙光 +3 位作者 丁城刚 李幻 潘强 高霞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6-361,共6页
地铁施工诱发地层沉降与环境损伤的预测与控制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地铁区间隧道多是同一埋深建造的两条近距离平行隧道,两隧道开挖对地层沉降的影响往往相互叠加,沉降预测更加困难.本文研究了双孔平行隧道施工诱发地表横向及纵向... 地铁施工诱发地层沉降与环境损伤的预测与控制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地铁区间隧道多是同一埋深建造的两条近距离平行隧道,两隧道开挖对地层沉降的影响往往相互叠加,沉降预测更加困难.本文研究了双孔平行隧道施工诱发地表横向及纵向变形的修正Peck法与随机介质法计算公式;对于地铁双孔平行隧道开挖,基于部分实测沉降数据的Powell最优化理论方法,实现了Peck法与随机介质法各自的多参数反分析预测;开发出了地铁隧道施工诱发地层环境损伤预测评价与控制设计的STEAD系统;对多处双孔平行隧道工程实进行了理论预测和验证,实测沉降证明了理论方法与STEAD程序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双孔平行隧道 横向沉降 Peck法 随机介质理论法
下载PDF
电力市场中大用户直购电交易模式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64
15
作者 陈皓勇 张森林 张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85-90,共6页
提出了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的2种模式,即协商式的双边交易模式和撮合式的集中竞价交易模式,并分析了在省内和区域平台上开展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的利弊。对涉及到的交叉补贴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可以通过用户缴纳附加费用和计入输配电价... 提出了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的2种模式,即协商式的双边交易模式和撮合式的集中竞价交易模式,并分析了在省内和区域平台上开展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的利弊。对涉及到的交叉补贴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可以通过用户缴纳附加费用和计入输配电价2种方式收取交叉补贴的思路。最后设计了交易规则和交易算法。上述研究可为推进我国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大用户直购电 交易模式 交易算法 交叉补贴
下载PDF
新疆库车盆地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代的构造演化 被引量:26
16
作者 金文正 汤良杰 +4 位作者 王清华 万桂梅 杨文静 余一欣 彭更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454,共11页
东秋里塔格构造带位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南缘,新生代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挤压和构造沉降。平衡剖面分析、生长地层识别和重点井沉降史的数值模拟表明:古新-始新世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间构造活动微弱并沉降缓慢。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间,构造活... 东秋里塔格构造带位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南缘,新生代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挤压和构造沉降。平衡剖面分析、生长地层识别和重点井沉降史的数值模拟表明:古新-始新世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间构造活动微弱并沉降缓慢。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间,构造活动开始加强,沉降速度加快,并形成了一些小断距的逆断层。中新世构造活动进一步加强,沉降加速,沉积了厚层的吉迪克组膏盐层;康村组沉积时期,构造挤压使得膏盐层发生塑性流动,形成盐枕,康村组发育生长地层。随后的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间,研究区先发生快速沉降,然后,随着南天山急剧隆升,冲断作用迅速向南扩展。约在早更新世,库车褶皱冲断带前锋到达东秋里塔格构造带,并最终定型,使得该区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形成大量的逆冲断裂构造带,膏盐层表现出明显的塑性流动,形成盐推覆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生长地层 沉降史 东秋里塔格构造带 库车前陆盆地 新生代
下载PDF
大跨度隧道CRD法穿越含水软弱层沉降变形控制 被引量:30
17
作者 梁巍 黄明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738-3742,共5页
正在施工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两端陆域段采用CRD法长距离穿越含水软弱层,为保证施工安全快速的通过,施工中通过差分软件计算分析及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探讨CRD法隧道拱顶下沉量及其在各个导坑开挖过程中的分配比例以及导坑施工顺序对... 正在施工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两端陆域段采用CRD法长距离穿越含水软弱层,为保证施工安全快速的通过,施工中通过差分软件计算分析及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探讨CRD法隧道拱顶下沉量及其在各个导坑开挖过程中的分配比例以及导坑施工顺序对沉降的影响。计算及现场量测结果都表明,CRD1开挖产生的拱顶沉降所占整体沉降的比例约为40%,拱顶下沉通常为最后收于一稳定值的台阶状上升曲线,初期支护全封闭后,结构整体仍有一定量的下沉,一般小于10%,尽快闭合仰拱对减小拱顶下沉有很大帮助。施工时应控制施工进尺,相邻导坑间距不大于10~15m,并尽早设置临时仰拱,使支护结构成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交叉中隔壁(CRD)法 沉降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50
18
作者 王信国 曹代勇 +1 位作者 占文锋 刘天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2-596,共5页
运用沉降史和平衡剖面技术分别对柴北缘中、新生代盆地垂向上的升降史和水平方向上的伸缩史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中生代以来,柴北缘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J—K)演化阶段和新生代(E1+2以来... 运用沉降史和平衡剖面技术分别对柴北缘中、新生代盆地垂向上的升降史和水平方向上的伸缩史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中生代以来,柴北缘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J—K)演化阶段和新生代(E1+2以来)演化阶段。中生代演化阶段(J1—J2),沉降史曲线具有伸展盆地特征,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伸展为主,最大伸展率和伸展速率分别达1.9%和19.48 m/(M a.km)。这是受柴北缘周缘地块和柴达木地块运移差异引起的拉张应力场控制,因而具有伸展盆地性质。此外,由于柴达木地块的自身旋转,3个坳陷的沉降速率、伸缩率和伸缩速率也存在差异。新生代演化阶段(E1+2以来),沉降史曲线具有前陆盆地特征,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压缩型为主,最大压缩率和压缩速率分别为4.96%和14.09 m/(M a.km),这是受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所引起的挤压应力场控制,因而具有前陆盆地性质。此外,受喜山运动各期的影响,各坳陷沉降速率和伸缩率均具有“幕式”渐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沉降史 平衡剖面 盆地分析 回剥法
下载PDF
大用户进入电力市场购电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曾鸣 于静冉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结合中国区域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际,提出一种大用户进入市场购电的方案。符合条件的大用户直接进入区域电力交易中心,成为独立的购电主体。进入区域交易中心的大用户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交叉补贴费,交叉补贴根据一定标准按照每个kWh进行分... 结合中国区域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际,提出一种大用户进入市场购电的方案。符合条件的大用户直接进入区域电力交易中心,成为独立的购电主体。进入区域交易中心的大用户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交叉补贴费,交叉补贴根据一定标准按照每个kWh进行分摊。大用户根据具体的市场规则,并按报价支付模式支付购电费用,然后对提供转运服务的电网公司支付输电费用。就新模式的具体方案、对大用户进入市场后的市场规则、交叉补贴费的分担原则,以及输电费的计算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大用户 交叉补贴 输电费
下载PDF
基金系内部交叉补贴行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志新 许宁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80,共8页
从基金基本特征—费用、业绩和年龄入手,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基金系内部交叉补贴行为进行考察.发现基金系内部老基金对新基金、高业绩基金对低业绩基金交叉补贴行为最显著,对费用途径考察结果不明显.文章还对基金系特征与基金系... 从基金基本特征—费用、业绩和年龄入手,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基金系内部交叉补贴行为进行考察.发现基金系内部老基金对新基金、高业绩基金对低业绩基金交叉补贴行为最显著,对费用途径考察结果不明显.文章还对基金系特征与基金系内部交叉补贴途径进行研究,发现大规模基金系与小规模基金系相比,内部交叉补贴现象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系 交叉补贴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