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polymer-based modification of blasting sealing materials and optimization of blasting block size in coal seams of open pit mines
1
作者 Xiaohua Ding Zhongchen Ao +5 位作者 Wei Zhou Hao Qin Zhongao Yang Wen An Xiaoshuang Li Honglin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551-1562,共12页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e utilization of a geopolymer-based blasting sealing material to improve the profitability of coal sales and reduce the rate of coal fragmentation during blasting in open pit mines.The study f...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e utilization of a geopolymer-based blasting sealing material to improve the profitability of coal sales and reduce the rate of coal fragmentation during blasting in open pit mines.The study first focused on optimizing the strength of the sealant material and reducing curing time.This was achieved by regulating the slag doping and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modulus.The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increasing slag content and improving the material resulted in an early rise in strength while increasing the modulus of the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extended the curing time.The slag doping level was fixed at 80 g,and the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modulus was set at 1.5.To achieve a strength of 3.12 MPa,the water/gel ratio was set at 0.5.The initial setting time was determined to be 33 min,meeting the required field test duration.Secondly,the strength requirements for field implementation were assessed by simulating the action time and force de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ealing material during blasting using ANSYS/LS-DYNA softwar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ed material meets these requirements.Finally,the Shengli Open Pit Coal Mine served as the site for the field test.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hole-sealing material’s hydration reaction created a laminated and flocculated gel inside it.This enhanced the density of the modified material.Additionally,the pregelatinized starch,functioning as an organic binder,filled the gaps between the gels,enhancing the cohesion and bonding coefficient of the material.Upon analyzing the post-blasting shooting effect diagram using the Split-Desktop software,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the modified blast hole plugging material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rate of coal fragmentation from 33.2%to 21.1%.This reduction exhibited a minimal error of 1.63%when compared to the field measurement,thereby providing further confirmation of the exceptional plugging capabilities of the modified material.This study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establishing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hancing the blasting efficiency of open pit mines and,in turn,enhancing their economic advan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pit coal mine Coal seam blasting Sealing materials Block size optimiz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盾尾密封失效诱发砂土地基盾构管片环失稳坍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钟小春 余明学 +3 位作者 竺维彬 米晋生 黄威然 钟长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4-274,共11页
盾构管片环失稳坍塌案例时有发生,探究其失稳坍塌发生条件对于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idas GTS建立30环考虑环缝螺栓作用的荷载−结构计算模型,从盾尾管片环地基掏空和盾尾姿态突变2个方面探讨盾构管片环结构失稳破坏... 盾构管片环失稳坍塌案例时有发生,探究其失稳坍塌发生条件对于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idas GTS建立30环考虑环缝螺栓作用的荷载−结构计算模型,从盾尾管片环地基掏空和盾尾姿态突变2个方面探讨盾构管片环结构失稳破坏过程及失稳坍塌的发生条件。结果表明:盾尾渗漏使盾尾壳体失去了周围地基的有效约束作用,盾尾发生前仰后俯的姿态变化,隧道结构发生横向“横鸭蛋”和纵向挠曲变形,最终导致部分管片环坍塌。盾尾下沉位移是诱发管片环失稳坍塌的主要因素,盾尾下沉导致隧道纵向变形快速发展,快于盾尾渗漏引起管片环周围地基掏空所导致的隧道纵向变形。当盾尾下沉位移大于0.50 m且掏空范围大于5环、盾尾下沉位移大于0.45 m且掏空范围大于10环、盾尾下沉位移大于0.40 m且掏空范围大于11环时,环缝最大张开量超过单根螺栓极限应力时的环缝张开量47.43 mm,部分纵向螺栓被拉断,管片外水土发生喷射,加快管片环外砂土快速流失。当盾尾下沉位移大于0.5 m且掏空范围大于9环时,环缝最大张开量超过65.2 mm,管片环椭圆率超过46.1‰,最终诱发多环管片环失稳坍塌。研究结果可为盾尾渗漏诱发的重大安全风险评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管片环 姿态突变 砂土地基掏空 失稳坍塌 环缝张开 螺栓拉断
下载PDF
转炉一次湿法除尘遗留问题治理
3
作者 董光宇 贾东升 +3 位作者 李春生 姚宝强 高胜利 陈晨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3-56,76,共5页
针对转炉一次湿法除尘升级改造后存在的风机转速波动、放散塔冒烟及溢流水箱安全隐患等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加强排水能力,调整环缝开度及压差并取消溢流水箱的措施,实现了风机稳定运行,烟尘排放指标减低到30 mg/m3以内,提... 针对转炉一次湿法除尘升级改造后存在的风机转速波动、放散塔冒烟及溢流水箱安全隐患等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加强排水能力,调整环缝开度及压差并取消溢流水箱的措施,实现了风机稳定运行,烟尘排放指标减低到30 mg/m3以内,提高了转炉一次湿法除尘效果,保证了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湿法除尘 风机转速 放散塔 环缝开度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切眼支护技术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建军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以9101采煤工作面为工程实例,该采面切眼跨度为8 m,且上覆为8^(#)煤层采空区及煤柱。切眼拟采用分次掘进方法施工,首先掘进巷道宽度4.5 m,后刷扩3.5 m;在掘进期间,通过探测切眼顶板与上覆8^(#)煤层采空区层间距,再设计切眼顶板支护方案... 以9101采煤工作面为工程实例,该采面切眼跨度为8 m,且上覆为8^(#)煤层采空区及煤柱。切眼拟采用分次掘进方法施工,首先掘进巷道宽度4.5 m,后刷扩3.5 m;在掘进期间,通过探测切眼顶板与上覆8^(#)煤层采空区层间距,再设计切眼顶板支护方案;现场应用后,切眼顶底板、巷帮变形量分别为60 mm、73 mm,实现了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切眼围岩变形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采空区 大断面切眼 分次掘进 围岩支护
下载PDF
上行开采条件下巷道修复时机和开切眼位置研究
5
作者 安子雄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36-39,70,共5页
为避免煤矿开采过程中上部采区巷道的重复返修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下伏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特征和巷道塑性区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下伏煤层开采对煤层完整性和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上... 为避免煤矿开采过程中上部采区巷道的重复返修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下伏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特征和巷道塑性区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下伏煤层开采对煤层完整性和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上煤层巷道的修复时机和下煤层工作面开切眼的合理位置。煤矿开采期间,由于受下伏煤层工作面开采的影响,上采岩层塑性破坏严重,虽未出现阶错,但出现整体沉陷,上煤层巷道的修复时机应在塑性区范围趋于稳定后;开切眼位置应综合考虑围岩变形幅度最小及煤炭资源充分利用等情况。现场工程应用表明,采取上述措施后,巷道围岩变形满足煤矿生产要求,避免了巷道围岩变形的多次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 地层破坏 巷道修复 开切眼
下载PDF
基于薄煤层开切眼的锚网索联合支护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关锡镔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73-176,180,共5页
为提高薄煤层工作面回撤速度,更加安全高效地实现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以平煤二矿己17-23010开切眼为对象,研究该开切眼开采前后顶板的破坏机理,并探索锚网索联合支护下开切眼巷道的支护效果。研究表明,开切眼顶板岩体的失稳源于开采扰... 为提高薄煤层工作面回撤速度,更加安全高效地实现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以平煤二矿己17-23010开切眼为对象,研究该开切眼开采前后顶板的破坏机理,并探索锚网索联合支护下开切眼巷道的支护效果。研究表明,开切眼顶板岩体的失稳源于开采扰动的影响,在轴向力和岩体自重的双重影响下发生失稳破坏;与传统的棚式支护相比,锚网索联合支护能极大提高薄煤层开切眼的安全性并提高开采效率,因此建议在薄煤层开切眼中推广采用该种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开采 开切眼 岩层失稳 矿山支护 锚网索联合支护
下载PDF
厚煤层工作面切眼支护设计与应用分析
7
作者 孙枫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古城矿N1306工作面切眼为工程背景进行支护系统研究分析;基于围岩自稳平衡拱理论和悬吊理论分别确定切眼巷道顶板和两帮破坏深度分别为2.28 m和2.39 m,计算确定锚杆和锚索有效支护长度分别2.4 m和10.3 m,并确定支护系统的有效性。得... 以古城矿N1306工作面切眼为工程背景进行支护系统研究分析;基于围岩自稳平衡拱理论和悬吊理论分别确定切眼巷道顶板和两帮破坏深度分别为2.28 m和2.39 m,计算确定锚杆和锚索有效支护长度分别2.4 m和10.3 m,并确定支护系统的有效性。得到数值模拟得到,在两帮位置应力较为集中,应力集中系数1.92,底板变形较大,最大变形量为140 mm。设计的支护系统通过工业性试验确定切眼巷道围岩变形快速增长周期为60天,其中两帮变形量和顶板下沉量最大值分别为162 mm和200 mm,说明支护系统能有效控制切眼巷道围岩变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工作面切眼 支护设计 自稳平衡拱 悬吊理论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的水力旋流器结构优化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文华 李东来 +3 位作者 刘秀林 张宏斌 郭建华 陈淑鑫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3-999,共7页
水力旋流器分离过程难以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操作,现提出一种锥形溢流管的开缝结构。通过研究试验与响应面模型,以旋流器分离效率与压降为目标函数,实现锥形溢流管开缝层数、开缝位置及开缝角度的优化设计分析。针对100 mm型旋流器,采用... 水力旋流器分离过程难以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操作,现提出一种锥形溢流管的开缝结构。通过研究试验与响应面模型,以旋流器分离效率与压降为目标函数,实现锥形溢流管开缝层数、开缝位置及开缝角度的优化设计分析。针对100 mm型旋流器,采用中值粒径为41.52μm的玻璃珠细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开缝定位尺寸对旋流器分离性能影响较小;开缝角度和层数对旋流器分离性能影响显著。得出最优组合是溢流管开缝层数为3层、开缝定位尺寸为5.3 mm、开缝角度为58°的旋流器。较之常规型水力旋流器,经多次实验得出入口流量为920 mL/s,旋流器分离效率增幅率为0.26%,达到最高,压降降低率为24.88%,可见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开缝结构 压降 优化设计 流体动力学 响应面
下载PDF
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矿非工作帮高位煤层回采方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博 李青怡 +3 位作者 汪帅 赵波 吕明家 刘光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57,共11页
在我国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煤矿开采建设过程中,边帮压煤问题普遍存在,但通常只针对下部煤层回采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如何进行非工作帮高位煤层回采的问题,利用初步形成的内排土场为作业平台,考虑边帮边坡稳定性对回采模式的影响,提出了... 在我国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煤矿开采建设过程中,边帮压煤问题普遍存在,但通常只针对下部煤层回采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如何进行非工作帮高位煤层回采的问题,利用初步形成的内排土场为作业平台,考虑边帮边坡稳定性对回采模式的影响,提出了在边坡稳定的前提下沿边帮依次形成“敞口”、“斜坡道”并分阶段回采的模式。结合露天矿实际生产中需满足一定边坡角以确保边帮整体稳定的要求,以经济效益最优为判断准则,将分阶段回采模式分为回收阶段间煤柱和保留阶段间煤柱两种回采方式,并通过定量分析分别给出2者经济可行性的理论判据,随之讨论了2种回采方式所取得的净收益值与煤层厚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回采方式的净收益值与煤层厚度大小正相关,因此可借助分析煤层厚度与净收益值的关系来选择较优回采方式,具体应用过程中回采方式的经济合理性需结合现场实际进行验算。以某露天矿为工程实例:①确定回收阶段间煤柱回采方式更经济,其净收益为6385.320万元,非工作帮残煤回采剥采比为0.758;②可通过降低煤柱高度、增大采场和排土场所对应帮坡角的方式对保留阶段间煤柱回采方式进行改进以提高经济效益。成果可应用于类似露天矿,通过减少煤炭资源浪费,提升矿山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矿山安全、绿色、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水平复合煤层 露天矿 高位煤层回采 回收阶段间煤柱 保留阶段间煤柱
下载PDF
宝日希勒露天矿端帮高位煤层靠帮回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光伟 张靖 +2 位作者 白润才 李红毅 王强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67,共12页
现阶段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矿端帮靠帮回采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局限,只是研究了下部煤层的回采,对于高位煤层的回采难度较大,研究较少,因此,为了能在近水平复合煤层中进行高位煤层的回采,通过分析宝日希勒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情况和地层... 现阶段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矿端帮靠帮回采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局限,只是研究了下部煤层的回采,对于高位煤层的回采难度较大,研究较少,因此,为了能在近水平复合煤层中进行高位煤层的回采,通过分析宝日希勒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情况和地层赋存特点,利用FLAC^(3D)构建端帮三维数值模拟模型,计算了借助内排土场平盘靠帮回采高位煤层1-2煤时换填步距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设计确定了靠帮回采高位煤层1-2煤边坡稳定性控制技术及相应的靠帮回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端帮1-2煤高位煤层靠帮回采换填步距不超过80 m,端帮1-2高位煤层靠帮回采时,借助于发展到1-2煤台阶底板上的内排土场平盘布置设备进行靠帮回采,回采方式为分层捣运、内排追踪回填。全区靠帮回采可多回收1-2煤2.260×10~7 t,取得49.72亿元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近水平复合煤层 高位煤层 靠帮回采 FLAC^(3D)
下载PDF
煤层自燃区隐蔽火源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子钧 杨海燕 +5 位作者 李文宇 许云磊 赫云兰 刘卓明 李鹏 黄赳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137,共7页
煤自燃灾害是影响我国许多矿区发展的因素之一,带来严重的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隐蔽火源定位及其分布范围识别是煤矿企业制定预防和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煤火灾害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合适的通风供氧通道是煤层自燃的必备条件,... 煤自燃灾害是影响我国许多矿区发展的因素之一,带来严重的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隐蔽火源定位及其分布范围识别是煤矿企业制定预防和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煤火灾害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合适的通风供氧通道是煤层自燃的必备条件,当煤体的氧化放热速率超过散热速率时,煤体温度不断上升直至引起煤层自燃,因此,找准火区燃烧中心并确定烧空区和垮落带是煤火探测的主要任务。以内蒙古乌海市公乌素露天矿为研究对象,在煤层电阻率与温度关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雷达和圆锥型瞬变电磁法开展了着火点及分布范围探测,结合地面冒烟区位置获得了火区地下通道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而确定了研究区着火通道的分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原岩区和烧结区的物性稳定性较为连续,其顶界面在雷达影像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反射同相轴,在圆锥型瞬变电磁成果中则体现为横向连续的电阻率分布。地下隐蔽着火通道由孔洞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等因素造成,在地质雷达剖面中反映为同相回波弱且不连续,在瞬变电磁拟断面中出现电阻率等值线在横向上下凹或错段。测线方向上高程落差不同处视电阻率范围不同,需要在测区整体电性规律的基础上,分区研究测线局部范围内的物性变化,以界定原岩中物探异常的分布规律。综合圆锥型瞬变电磁和地质雷达两种方法,可对潜在自燃着火点位置及着火范围进行有效识别,为着火区范围的圈定以及着火规律的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自燃 地质雷达 圆锥型瞬变电磁法 视电阻率 露天矿
下载PDF
大倾角极近煤层群大跨度切眼全锚索支护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军 赵磊 +2 位作者 杨永刚 杜坦 李峰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8期292-297,共6页
为解决大倾角极近煤层群大跨度切眼支护难题,以潘二矿潘四东井11215工作面切眼为工程背景,基于普氏理论与改进的全冒落拱高度计算方法得出可能的冒落高度分别为3.64 m和4.04 m,并采用钻孔窥视的方法进行了顶板岩性分布特征探测。据此提... 为解决大倾角极近煤层群大跨度切眼支护难题,以潘二矿潘四东井11215工作面切眼为工程背景,基于普氏理论与改进的全冒落拱高度计算方法得出可能的冒落高度分别为3.64 m和4.04 m,并采用钻孔窥视的方法进行了顶板岩性分布特征探测。据此提出了切眼梯级全锚索支护技术,并分析了其支护机理:应用4.5 m短锚索加长锚固预紧力损失率较低的特性,大幅提高支护结构早期支护强度与刚度,控制岩层离层、错动及新裂隙的产生;应用8.2 m加长锚索,利用其自由段弹性变形,与顶板变形释放相耦合;应用9.2 m超长组合锚索,建立浅部支护与深部锚固的力学联系,结合单体顺山棚被动支护实现切眼顶板支护安全保障。研究提出了切眼梯级全锚索支护技术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矿压观测等方法进行了支护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梯级全锚索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大倾角极近煤层群大跨度切眼的围岩变形,满足了11215工作面切眼的正常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 煤层群 切眼 冒落拱 全锚索
下载PDF
标准指导下的金家渠煤矿大倾角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铭华 吕兆海 +5 位作者 马昆 赵长红 杨洋 靳亚军 杨富龙 李方洲 《中国煤炭》 2023年第6期60-67,共8页
以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和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收工作标准为指导,介绍了智能化工作面设备配套原则及其配置标准;针对工作面的空间尺寸规格和形状决定智能化工作面设备的安装质量和作用效果发挥,研究确定了两巷相关参数以及开切眼施工工艺;阐... 以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和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收工作标准为指导,介绍了智能化工作面设备配套原则及其配置标准;针对工作面的空间尺寸规格和形状决定智能化工作面设备的安装质量和作用效果发挥,研究确定了两巷相关参数以及开切眼施工工艺;阐述了金家渠煤矿大倾角煤层110401智能化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等设备以及电缆管道的安装布置工艺;依据工程设计标准,对该工作面进行了安装施工预验收,并参照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20602020智能煤矿建设规范,对该智能综采工作面进行了整体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煤工作面 大倾角煤层 安装标准 开切眼支护 过程管控
下载PDF
预制装配式足尺RC锥形独立基础下压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14
作者 储方舟 国旭 +3 位作者 郁程怡 侯开儒 黄峥 张大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1-219,共9页
由于变电站建筑基础相对尺寸及质量较大,0 m以下基础的模块化装配率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110 kV变电站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建筑钢筋混凝土(RC)锥形独立基础,按照装配式要求提出该基础的模块化及装配式方案,并进行装配模块ZK 1和FK 1尺... 由于变电站建筑基础相对尺寸及质量较大,0 m以下基础的模块化装配率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110 kV变电站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建筑钢筋混凝土(RC)锥形独立基础,按照装配式要求提出该基础的模块化及装配式方案,并进行装配模块ZK 1和FK 1尺寸、剪力键及配筋设计;同时,开展足尺模块化基础浇筑及装配试验。以装配预应力钢棒的预紧力大小为参数,开展小立柱加载的下压试验,考察装配式基础底板下压变形及装配缝张开变形的变化特点;分析装配用钢棒预紧力大小对下压变形、张开变形及残余变形的影响规律,探讨合理预紧力取值。测试并对比剪力键及剪力槽钢筋应变的发展及变化特点,探讨下压荷载下剪力键及剪力槽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当下压荷载为380 kN时,预制装配式RC锥形独立基础没有发生任何失效破坏现象,装配剪力键及剪力槽均没有发生破坏现象;装配式基础的装配预紧力为2.00 F t时,可以满足刚度及挠度要求。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装配式RC锥形独立基础的装配式方案设计、预紧力取值以及剪力键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独立基础 下压荷载 下压变形 装配缝张开 预紧力
下载PDF
铁路敞车下侧门组装质量提升的工艺研究及运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有斌 陈宇 辛运胜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年第4期128-130,133,共4页
以铁路敞车运用反馈的门缝质量、折页座与搭扣座的中心对正性等典型质量项点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车辆制造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性的配件反变形和尺寸内控优化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提升了下侧门的组装质量,... 以铁路敞车运用反馈的门缝质量、折页座与搭扣座的中心对正性等典型质量项点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车辆制造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性的配件反变形和尺寸内控优化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提升了下侧门的组装质量,保证了车辆的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敞车 下侧门 门缝 反变形
下载PDF
特厚煤层8.8 m超大采高综采面切眼放顶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帅 刘建宇 +2 位作者 崔东亮 刘鹏 陈宇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5-69,共5页
上湾煤矿特厚煤层8.8 m超大采高12403综采面顶板不易自然垮落,在工作面初采阶段,易导致顶板初次垮落步距较大,在顶板大面积瞬间垮落时会产生强烈的强矿压和飓风现象,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等。为了保证工作面初采阶段的安全生产工... 上湾煤矿特厚煤层8.8 m超大采高12403综采面顶板不易自然垮落,在工作面初采阶段,易导致顶板初次垮落步距较大,在顶板大面积瞬间垮落时会产生强烈的强矿压和飓风现象,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等。为了保证工作面初采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上湾煤矿通过引进井下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对切眼顶板进行预裂,同时配合切眼三角区强放技术,对特厚煤层8.8 m超大采高综采面切眼进行了初采放顶工作。实践表明:通过在上湾煤矿12403工作面进行煤层顶板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工程施工,有效降低了顶板强度,缩小了初次放顶步距,为矿井安全高效回采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为大采高工作面初次放顶提供了治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超大采高 综采面 切眼放顶技术
下载PDF
胜利露天煤矿煤层可爆性评价研究
17
作者 张京涛 聂守虎 +3 位作者 丁小华 黄月军 邢博康 秦浩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探明胜利露天煤矿煤层的可爆性,实现爆破参数的合理设计,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对胜利露天煤矿煤层进行可爆性分级。选出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可爆性评价指标,通过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测得5种特征指标的详细数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 为了探明胜利露天煤矿煤层的可爆性,实现爆破参数的合理设计,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对胜利露天煤矿煤层进行可爆性分级。选出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可爆性评价指标,通过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测得5种特征指标的详细数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将所得数据使用综合赋权云模型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到煤层可爆性分级,并与使用普氏分级法得到的可爆性相互验证。最终确定胜利露天煤矿煤层的可爆性等级为极易爆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综合赋权 可爆性分析 煤层可爆性 云模型
下载PDF
煤层底板水对煤层开采的内在影响
18
作者 赵建忠 刘兴学 哈斯特尔·胡完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11-14,共4页
以三塘湖石头梅一号露天煤矿9-1煤层底板水为研究对象;结合煤层底板水的赋存状态、水力联系、涌水规律、水化学类型、突涌性情况以及煤层底板岩石力学特征,分析了煤层底板水对煤层开采的内在影响;阐述了煤层底板水产生的危害性,对煤层... 以三塘湖石头梅一号露天煤矿9-1煤层底板水为研究对象;结合煤层底板水的赋存状态、水力联系、涌水规律、水化学类型、突涌性情况以及煤层底板岩石力学特征,分析了煤层底板水对煤层开采的内在影响;阐述了煤层底板水产生的危害性,对煤层底板水危险性进行了分类和评价;为露天采场水害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采场水害 煤层底板水 煤层开采 水害防治
下载PDF
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矿中间搭桥内排运输系统优化
19
作者 蔡明祥 郭满 +3 位作者 汪帅 徐全耀 高金龙 唐彬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7-11,共5页
对于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矿,为发挥其开采优势,开采工作线长度一般较大,从而导致内排运距较大。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在采场中部进行迈步式搭桥的内排方案,并针对保留端帮运输通路前提下的中间搭单桥、双桥2种开采方式分别建立了内排运距计... 对于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矿,为发挥其开采优势,开采工作线长度一般较大,从而导致内排运距较大。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在采场中部进行迈步式搭桥的内排方案,并针对保留端帮运输通路前提下的中间搭单桥、双桥2种开采方式分别建立了内排运距计算模型;利用成本补偿法,分别给出了2种搭桥方式所节约成本的计算方法;以某露天煤矿为例,分别计算2种方式的经济效益,并给出搭桥方案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一次移设范围内剥离物总量大于桥体二次剥离量4.17倍时,经济上具备实施搭桥内排运输方案的条件;当该范围内剥离物总量超过桥体二次剥离量33.89倍时,搭双桥方案更具合理性,即该露天矿采用搭双桥方案经济效果明显;运距节省原则下,中间搭桥宜设置在最下1个排土台阶标高处,服务水平为最下部3个排土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煤矿 内排运输系统 迈步式 中间桥 运距 成本补偿法
下载PDF
松藻煤矿快速石门揭煤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龙建明 李文树 +2 位作者 陈久福 周声才 李宗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38,共4页
针对松藻煤矿煤层松软,透气性差,现有石门揭煤技术工程量大,揭煤时间长等问题,采用深孔预裂爆破和高压水力割缝快速石门揭煤技术,分别对深孔预裂爆破的钻孔布置方式和爆破参数,高压水力割缝的钻孔布置方式和水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应用... 针对松藻煤矿煤层松软,透气性差,现有石门揭煤技术工程量大,揭煤时间长等问题,采用深孔预裂爆破和高压水力割缝快速石门揭煤技术,分别对深孔预裂爆破的钻孔布置方式和爆破参数,高压水力割缝的钻孔布置方式和水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应用结果表明,深孔预裂爆破快速石门揭煤技术可使钻孔平均进尺数下降806.7 m,且石门揭煤时间由72.3 d下降为32 d,揭煤时间缩短55.3%;高压水力割缝快速石门揭煤技术使钻孔平均进尺数下降905.7 m,且石门揭煤时间由72.3 d下降为27.7 d,揭煤时间缩短61.2%。上述2种方法都可解决揭煤时间长,工程量大的问题,其中高压水力割缝石门揭煤技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揭煤 深孔预裂爆破 高压水力割缝 松软煤层 突出煤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