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找永恒的爱的真理——《小王子》主旨再论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岳庭 《云梦学刊》 2011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小王子》通过主人公小王子在星际间流浪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荒诞的大人世界,但作者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描绘上,而是进一步揭露了其本质,那就是爱的缺乏。深受"存在主义"文艺思潮影响的作者为了给荒诞世界找到出路,塑造了小王... 《小王子》通过主人公小王子在星际间流浪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荒诞的大人世界,但作者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描绘上,而是进一步揭露了其本质,那就是爱的缺乏。深受"存在主义"文艺思潮影响的作者为了给荒诞世界找到出路,塑造了小王子这一爱的精灵。小王子上下求索,最终寻找到爱的真理的过程是一部成长史,其间寻找的艰辛以及找到真理之后的"凤凰涅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小说写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黑暗时期,其"荒诞"和"爱"的主题其实也是作者对战争本质的揭示以及赢得和平途径的思考,而小王子对爱的真理的寻获也预示了作者对和平到来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王子 荒诞 存在主义 二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风起于青萍之末:丘东平抗战小说的另类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姿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2-95,111,共5页
丘东平的抗战小说描绘炮火纷飞的战场,但不是对前线战事的简单实录;他的抗战小说渲染豪迈的英雄主题,但不是宣传流行的政治理念;他的抗战小说塑造英雄人物,但不是为了呈现"好"与"坏"、"勇敢"与"懦弱... 丘东平的抗战小说描绘炮火纷飞的战场,但不是对前线战事的简单实录;他的抗战小说渲染豪迈的英雄主题,但不是宣传流行的政治理念;他的抗战小说塑造英雄人物,但不是为了呈现"好"与"坏"、"勇敢"与"懦弱"等二元对立的命题。他的笔触锋芒超越了文学功利层面直指战争的本质和人物在战争语境下的复杂心理,描述战争给个体生命带来的摧残和人性的变异。在当时充满政治斗争气息的抗战文学格局中,丘东平的抗战小说显得别具一格和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小说 人性 残酷 战争经验
下载PDF
诺曼·梅勒战争小说中的黑色幽默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116,共4页
作为二战后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诺曼·梅勒在其战争小说中使用黑色幽默反映个人意图与战争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表现战争中生存的荒诞性和庸俗的反英雄人物,展示美国二战时期及战后社会"荒诞的幽默"。然而,悲观、... 作为二战后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诺曼·梅勒在其战争小说中使用黑色幽默反映个人意图与战争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表现战争中生存的荒诞性和庸俗的反英雄人物,展示美国二战时期及战后社会"荒诞的幽默"。然而,悲观、虚无并不是诺曼·梅勒战争小说中黑色幽默想表现的主题,他通过黑色幽默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主义关怀,成为战争和科技理性夹击下晦暗、荒诞精神世界的一抹亮光,使其战争小说带有积极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梅勒 战争小说 黑色幽默 荒诞 反英雄
下载PDF
“冷战”影响下的西方文学及其宗教意识 被引量:1
4
作者 田俊武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50-53,共4页
冷战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作家的宗教观,宗教荒诞派、生态末世论和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宗教等是这一时期文学家宗教意识的主要表现。他们以与以往全然不同的方式对战争、历史、世界、存在、人性、自由、救赎等时代主题进... 冷战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作家的宗教观,宗教荒诞派、生态末世论和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宗教等是这一时期文学家宗教意识的主要表现。他们以与以往全然不同的方式对战争、历史、世界、存在、人性、自由、救赎等时代主题进行反思。这一时期的西方作家们即便没有直接在作品中探讨宗教,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宗教意识兴亡变迁的注脚,间接地反映出了自己通过宗教视角认知这个世界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宗教荒诞派 生态末世论 魔幻现实主义
下载PDF
“局外人”的死亡想象:《死亡之匣》中的存在与荒诞
5
作者 柯英 祝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3,共6页
《死亡之匣》是苏珊·桑塔格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若虚若实地展现了一个弥漫着死亡气息的世界。主人公企图了结自己荒诞孤独的生命历程,但在死亡的临界状态,他将死亡恐惧寄托于血腥的想象,以谋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证... 《死亡之匣》是苏珊·桑塔格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若虚若实地展现了一个弥漫着死亡气息的世界。主人公企图了结自己荒诞孤独的生命历程,但在死亡的临界状态,他将死亡恐惧寄托于血腥的想象,以谋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证明"我在"。其实在一个孤独的个体自杀与谋杀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宏大的时代叙事,即美国与越南之间的那场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大规模屠杀。桑塔格以个人行为的荒诞为书写对象,矛头却直指战争的恐怖与荒唐,由此为小说镌刻下深深的时代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之匣》 存在 荒诞 越南战争
下载PDF
哈代战争诗的存在主义视角
6
作者 徐勤良 潘华凌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哈代战争诗歌没有直接描述战争场面的血腥和屠戮,而是独树一帜,把焦点放在了对战争本身的荒诞性和人的存在价值命题的思考之上,因此,具有鲜明的存在主义特点。哈代与生命存在哲学有不解之缘,并在其战争诗歌中从战争的荒诞和人的困惑,人... 哈代战争诗歌没有直接描述战争场面的血腥和屠戮,而是独树一帜,把焦点放在了对战争本身的荒诞性和人的存在价值命题的思考之上,因此,具有鲜明的存在主义特点。哈代与生命存在哲学有不解之缘,并在其战争诗歌中从战争的荒诞和人的困惑,人的异化性,个人主体性和自由选择,以及如何诗意的栖居等方面,探讨了人类在战争面前的存在主义命题。哈代的存在主义哲思并非单纯的虚无主义,而是充满乐观主义色彩的生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战争诗 存在主义 荒诞 异化 自由 诗意的栖居
下载PDF
黑色幽默小说视阈中的战争书写——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中心
7
作者 景虹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48-160,共13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对战争题材情有独钟。基于作家特有的人生经验、现实感受、思想观念和美学倾向,他们对于战争的描绘与开掘别开生面。和现实主义小说对战争的表现不同,在黑色幽默小说的世界里,战争被赋予了更为荒诞...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对战争题材情有独钟。基于作家特有的人生经验、现实感受、思想观念和美学倾向,他们对于战争的描绘与开掘别开生面。和现实主义小说对战争的表现不同,在黑色幽默小说的世界里,战争被赋予了更为荒诞的色彩和更接近存在本质的寓意。《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其中的典范之作,从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处理手法和主题立意的表达上,均凸现出这一流派独特的风格、观念。战争在该小说中通过作战部队里形形色色癫狂古怪的人物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离奇事件,呈现出遍布混乱与疯狂的奇异景象;而透过对掩盖在谎言与制度之下的恐怖与荒谬的揭示,战争的无理性与无意义昭然若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幽默小说 《第二十二条军规》 战争 恐怖 荒诞
下载PDF
阿克西妮亚:顿河草原上的一朵恶之花
8
作者 杨正先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2016年第1期38-42,77,共6页
阿克西妮亚是《静静的顿河》中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野性的哥萨克女性.她既有着哥萨克妇女的传统美德:热情、勤劳、诚实、善良,又有着和一般哥萨克妇女不同的个性:勇敢、执着、叛逆、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充满了生命活力;同时又缺乏同情... 阿克西妮亚是《静静的顿河》中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野性的哥萨克女性.她既有着哥萨克妇女的传统美德:热情、勤劳、诚实、善良,又有着和一般哥萨克妇女不同的个性:勇敢、执着、叛逆、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充满了生命活力;同时又缺乏同情心,甚至不乏残忍.她是顿河草原上一朵艳丽的恶之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西妮亚 勤劳 执着 叛逆 同情心 残忍 恶之花
下载PDF
从《永别了,武器》中读海明威的反战观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芳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4-75,共2页
海明威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永别了,武器》被认为是一部当代文学杰作,这部作品成功地描写了一战及其对青年人造成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是不可磨灭、不可愈合的。《永别了,武器》是一部反战题材小说,通... 海明威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永别了,武器》被认为是一部当代文学杰作,这部作品成功地描写了一战及其对青年人造成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是不可磨灭、不可愈合的。《永别了,武器》是一部反战题材小说,通篇都弥漫着反战思想,作品描述了战争的罪恶和残酷无情,它剥夺了人类的幸福。同时这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亨利就是海明威的真实写照。海明威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结合富有诗意的语言,对战争作了有力的抨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反战观 残酷无情
下载PDF
从《异乡客》中的人物塑造看弗兰克·奥康纳的战争观
10
作者 王冰青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3-95,共3页
爱尔兰小说家弗兰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以1919至1921年的英爱战争为背景,创作了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异乡客》(Guests of the Nation)。小说中,奥康纳从语言、心理、行为等不同角度,通过对人物进行直白而细致的刻画,塑造了一... 爱尔兰小说家弗兰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以1919至1921年的英爱战争为背景,创作了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异乡客》(Guests of the Nation)。小说中,奥康纳从语言、心理、行为等不同角度,通过对人物进行直白而细致的刻画,塑造了一系列战时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由此清晰地表明了他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战争究其本质而言是残酷且荒谬的,交战双方的所有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奥康纳 《异乡客》 人物塑造 战争的残酷性、荒谬性 战争受害者
下载PDF
荒诞派在美国剧坛的移植——爱德华·阿尔比的荒诞派手法探究
11
作者 梁建华 《黑河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8-100,共3页
透过美国现代戏剧家爱德华.阿尔比的三个代表剧探究其独特的荒诞派手法,从语言的贬值、"残酷戏剧"的舞台效果以及人物塑造的"仿真"现象三个方面来看作者如何把源自欧洲的荒诞派风格移植到美国的戏剧土壤。
关键词 荒诞派 语言的贬值 残酷戏剧 仿真
下载PDF
他者的景观:抗战时期域外视阀中的重庆形象研究
12
作者 郎艳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6-70,122,共6页
战争不仅改变着个体的命运,也改写着城市的命运。重庆这座城市就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从西南边陲变为战时首都。重庆不仅呈现在国人眼前,也被来渝的西方记者所记录。文章主要以外国记者拍摄影像资料和游记为主,梳理他者视域中抗战重庆的... 战争不仅改变着个体的命运,也改写着城市的命运。重庆这座城市就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从西南边陲变为战时首都。重庆不仅呈现在国人眼前,也被来渝的西方记者所记录。文章主要以外国记者拍摄影像资料和游记为主,梳理他者视域中抗战重庆的多个面相:它是一个偏远的城市,但险要的地理位置为其提供了军事屏障;创作者传达出重庆虽然经受战争重创却进行着坚强的抵抗;彰显了战争中的人们虽然存在种种心酸,但仍充满了乐观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景观 重庆形象
下载PDF
论《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卡夫卡”元素
13
作者 陈可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4期21-24,共4页
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从表面看,《海边的卡夫卡》贯彻了卡夫卡小说的特点。但是根据这部小说中村上春树对于战争的看法便可以发现,这部小说在思想内核上却是背离“卡夫卡”... 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从表面看,《海边的卡夫卡》贯彻了卡夫卡小说的特点。但是根据这部小说中村上春树对于战争的看法便可以发现,这部小说在思想内核上却是背离“卡夫卡”的。该文从荒诞的底色、希腊文化的影响、思想内核的差异这三方面分析《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卡夫卡”元素,论证《海边的卡夫卡》与卡夫卡的相关性,指出二者的部分差异,并进一步说明卡夫卡小说对《海边的卡夫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卡夫卡 荒诞 希腊文化 反战
下载PDF
中法戏剧交流中的误读现象之浅析——以《赵氏孤儿》、“残酷戏剧”、“荒诞戏剧”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宫宝荣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4,共10页
误读既是文学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也是戏剧交流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造成误读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误读虽然会造成接受者不能正确认识客体,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客体的传播。本文选取了中法戏剧交流中的若干误读现象,分... 误读既是文学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也是戏剧交流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造成误读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误读虽然会造成接受者不能正确认识客体,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客体的传播。本文选取了中法戏剧交流中的若干误读现象,分别对《赵氏孤儿》在法国传播过程中产生误读的原因、阿尔托对中国戏剧以及东方戏剧的误读以及"荒诞派戏剧"在中国的误读等现象进行了独特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读 《赵氏孤儿》残酷戏剧 荒诞戏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