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pth to the bottom of magnetic layer in South Americ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urie isotherm,Moho depth and seismicity behavior 被引量:6
1
作者 Javier Idárraga-García Carlos A.Vargas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8年第1期93-107,共15页
We have estimated the DBML(depth to the bottom of the magnetic layer) in South America from the inversion of magnetic anomaly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EMAG2 gri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BML values, interpreted as... We have estimated the DBML(depth to the bottom of the magnetic layer) in South America from the inversion of magnetic anomaly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EMAG2 gri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BML values, interpreted as the Curie isotherm, vary between -10 and -60 km. The deepest values(〉-45) are mainly observed forming two anomalous zon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Andes Cordillera. To the east of the Andes, in most of the stable cratonic area of South America, intermediate values(between -25 and-45 km) are predominant. The shallowest values(〈-25 km) are present in northwestern corner of South America, southern Patagonia, and in a few sectors to the east of the Andes Cordillera.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estimated the heat flow variations along the study area and found a very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DBML. Also striking is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thermal anomalies of low heat flow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egments of flat subduction, where the presence of a cold and thick subducting oceanic slab beneath the continent, with a virtual absence of hot mantle wedge, leads to a decrease in the heat transfer from the deeper parts of the system.After comparing our results with the Moho depths reported by other authors, we have found that the Curie isotherm is deeper than Moho in most of the South American Platform(northward to -20°S),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table cratonic area at the east of the Andes. This is evidence that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here is magnetic and contributes to the long wavelength magnetic signal. Also,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urie isotherm may be acting as a boundary above which most of the crustal seismicity is concentrated. Below this boundary the occurrence of seismic events decreases drama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layer depth Curie isotherm Heat flow crustal seismicity Flat subduction South America
下载PDF
Crustal Magnetization of Mars: Terra Meridiani and Terra Sirenum
2
作者 Renee A. French Donna M. Jurdy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7年第8期1275-1293,共19页
We examine the crustal magnetization of Terra Meridiani and Terra Sirenum, the region representing the strongest magnetizatio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by downward continuing mapping level data (400 km altitude) fr... We examine the crustal magnetization of Terra Meridiani and Terra Sirenum, the region representing the strongest magnetizatio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by downward continuing mapping level data (400 km altitude) from the Mars Global Surveyor (MGS) Magnetometer and Electron Reflectometer (MAG/ER). We find that the surface magnetization in both regions can be fit with a small number of sources, with the positive sources stronger than negative ones in both regions. The ratio of the strongest positive to strongest negative source for the regions matches within 2%. For both regions, the locations of strong sources are positioned at the outer rings of ancient impact features. We employ two approaches of source depth estimation. One method employs downward continu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ources from mapping level into the subsurface to extrapolate the depth to magnetization. With this approach, source depths generally range from 80 &plusmn;20 km in Terra Meridiani and 65 &plusmn;25 km in Terra Sirenum. A graphical approach uses the contour map of surface magnetization to estimate depths ranging from 125 km for thick sources in Terra Meridiani and from 82 km for thick sources in Terra Sirenum. These depths require a low (&le;&sim;20 mW/m2) Martian heat flux to permit magnetite, hematite, and/or pyrrhotite (although limited) as carriers through 100 km or more. The upcoming InSight mission will provide invaluable seismic constraints on both crustal and core structure, in addition to the first Martian heat flow measurements that will constrain magnet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S crustal MAGNETIZATION MAGNETIZATION depth InSight Mission GEOPHYSICS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地壳伸展深度依赖性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中杰 刘一峰 +2 位作者 张素芳 范蔚茗 陈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6,共10页
地壳或岩石圈尺度内伸展因子随深度变化特征对于理解岩石圈演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我们利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区深反射地震剖面的地壳分层模型,计算了沿剖面上地壳与全地壳的伸展因子.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壳尺度... 地壳或岩石圈尺度内伸展因子随深度变化特征对于理解岩石圈演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我们利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区深反射地震剖面的地壳分层模型,计算了沿剖面上地壳与全地壳的伸展因子.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壳尺度内伸展的深度相关性(上地壳尺度伸展因子变化范围为1.0~2.0,全地壳尺度的伸展因子变化范围为1.2~2.5);琼东南盆地各构造单元内的上地壳与全地壳伸展具有明显的非均一性(长昌凹陷上地壳尺度伸展最大,乐东陵水凹陷其次,松南—宝岛凹陷最小;长昌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的地壳尺度伸展因子较乐东陵水凹陷大)与各向异性(南东北西剖面较之北东南西向剖面地壳伸展因子大).这些结果预示着琼东南盆地区地壳伸展优势方向为北西向,盆地区东四部的伸展过程或伸展机制可能差异较大拟或存在太平洋岩石圈俯冲角空间差异或地幔岩浆产出时空差异.结合研究区相关研究成果,推断地壳伸展因子的深度相关性可能是共轭大陆边缘低角度拆离控制的简单剪切系统内伴随地幔挤出的动力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 地壳伸展 深度相关性 简单剪切 低角度拆离
下载PDF
深部高地应力下岩石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421
4
作者 周宏伟 谢和平 左建平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9,共9页
越来越多的煤矿和金属矿进入深部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一系列工程灾害如岩爆、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垮落、底板突水等日益严重,且深部开采中巷道与采场的维护理论也与浅部有十分明显的区别.人们认识到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岩石所处的赋... 越来越多的煤矿和金属矿进入深部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一系列工程灾害如岩爆、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垮落、底板突水等日益严重,且深部开采中巷道与采场的维护理论也与浅部有十分明显的区别.人们认识到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岩石所处的赋存环境上的差异,深部与浅部在赋存环境上的差别是所谓"三高"即高地应力、高地温和高孔隙水压,尤其是高地应力条件下岩石表现出十分特殊的力学行为.简要介绍了深部开采现状、深部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深部岩体所处的高地应力环境,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深部高地应力条件下有关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包括高应力条件下岩石的脆-延转化特性、岩石的流变特性、岩石的强度特征、岩石的破坏特征尤其是岩爆等.文章最后指出深部条件下热-水-力耦合模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高地应力 采场 采面 开采深度 高应力 岩爆 岩石力学 孔隙水压 工程灾害
下载PDF
中国东西部地区震后形变有效松弛时间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郝明 王庆良 +1 位作者 占伟 李煜航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3,共5页
顾及脆性转换带上的断层蠕动及其深部黏滞流对震后地表位移的影响,对5次大地震的震后垂直位移进行了最小二乘反演,并估计了有效松弛时间。反演结果表明,中国东、西部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差异很大,其中唐山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最长(10.3年)... 顾及脆性转换带上的断层蠕动及其深部黏滞流对震后地表位移的影响,对5次大地震的震后垂直位移进行了最小二乘反演,并估计了有效松弛时间。反演结果表明,中国东、西部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差异很大,其中唐山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最长(10.3年),邢台地震次之(4.4年),而西部通海、炉霍、共和等3次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则仅为2年多。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上地壳厚度不同以及下地壳、上地幔黏滞系数的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形变 指数衰减 松弛时间 地壳厚度 黏滞系数
下载PDF
帕米尔东北缘地壳结构的P波接收函数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唐明帅 郑勇 +5 位作者 葛粲 王海涛 冀战波 孔祥艳 魏斌 李志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76-3188,共13页
利用位于新疆帕米尔东北缘地带12个固定数字地震台和天山动力学Ⅱ期10个流动宽频带数字地震台记录的高质量远震波形数据,应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研究了帕米尔东北缘的地壳厚度-泊松比特征和部分台站下方的壳内界面深度.研究发现:(1... 利用位于新疆帕米尔东北缘地带12个固定数字地震台和天山动力学Ⅱ期10个流动宽频带数字地震台记录的高质量远震波形数据,应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研究了帕米尔东北缘的地壳厚度-泊松比特征和部分台站下方的壳内界面深度.研究发现:(1)帕米尔东北缘的Moho面起伏变化剧烈,其总体分布呈现东薄西厚、南厚北薄的特征,由塔里木盆地向天山延伸,地壳厚度约从45km加深到55km,从塔里木盆地向西昆仑山延伸,地壳厚度约从45km加深到69km;(2)沿着天山动力学Ⅱ期剖面,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台站的壳内间断面的深度约为13-16km,向北进入天山南麓加深到20km左右,继续向北进入南天山山区壳内间断面不明显,可能暗示塔里木盆地基底向北俯冲,俯冲距离可能到达南天山的山前;(3)研究区地壳泊松比变化复杂(约从0.20到0.31),显示地壳物质组成的复杂性和显著的不均匀构造;(4)整个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天山动力学Ⅱ期剖面的结果表明,从塔里木盆地北缘到西南天山,地壳厚度和泊松比之间存在反相关关系,意味着天山地壳的增厚可能主要是通过以长英质岩石为主要组成成分的上地壳叠置而成;(5)研究区全部地震台地壳厚度与海拔高程的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地壳厚度与海拔的相关性相对较弱(相关系数为0.66),天山动力学Ⅱ期10个台站的地壳厚度与海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可能表明沿该剖面地壳整体上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厚度 泊松比 壳内间断面埋深 接收函数 帕米尔东北缘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程海断裂带莫霍面深度和地壳内S波速度结构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佳 高琼 +1 位作者 王军 邓嘉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0,共9页
利用程海断裂带附近27个数字地震台站远震波形资料,提取每一个台站的接收函数,计算出各台站莫霍面深度同时利用时间域线性反演方法,获得了各个台站下方的横波速度。结果显示:程海断裂带莫霍面深度从南部42km增至北部的54km,南部和北部... 利用程海断裂带附近27个数字地震台站远震波形资料,提取每一个台站的接收函数,计算出各台站莫霍面深度同时利用时间域线性反演方法,获得了各个台站下方的横波速度。结果显示:程海断裂带莫霍面深度从南部42km增至北部的54km,南部和北部莫霍面深度有明显的不同。从程海断裂带下方不同深度S波速度剖面可以看出,宾川及其北东部地区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层,此低速层可能与还没有固结的热物质有关。而永胜南部地区,地壳中S波速度垂直变化剧烈,低速异常高速异常交替丛生,这可能是此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本文对宽频带地震仪和短周期地震仪得到的接收函数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海断裂带 接收函数 横波速度 喜马拉雅台阵 宾川主动源台阵
下载PDF
北京及邻区现代微震重新定位及其构造含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汪素云 许忠淮 +1 位作者 俞言祥 环文林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2-230,共9页
本文采用Powell直接搜索定位方法对北京西北地区(39°-41°N,114°-117°E)1979—1992年3月发生的348个地震重新定位。通过震相到时的复核和补充、定位速度结构模型的修定以及定位... 本文采用Powell直接搜索定位方法对北京西北地区(39°-41°N,114°-117°E)1979—1992年3月发生的348个地震重新定位。通过震相到时的复核和补充、定位速度结构模型的修定以及定位程序的改进等措施,改善了定位效果。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给出震源深度的地震数从原来的132个增至313个;定位结果均方根残差的均值从0.80±0.40s降至0.45±0.18s;各台P波到时残差下降;有近10%的地震震中位置移动了10km以上,它们多位于北京地震遥测台网边缘地区。重新定位后的地震震中集中分布于怀安、宣化、怀来、琢鹿等山间盆地内部并与盆地边缘断裂有关。此外,地震还分布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重新定位 震源深度 活动断裂 微震
下载PDF
2014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测定 被引量:20
9
作者 宋秀青 缪发军 +3 位作者 刘双庆 陈向军 王俊 朱元清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2014年2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发生MS7.3地震,随后又发生了一系列余震。本文采用测定震源深度的确定性方法计算了于田MS7.3地震序列的深度,震相数据来自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编目数据库,并结合使用了新疆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 2014年2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发生MS7.3地震,随后又发生了一系列余震。本文采用测定震源深度的确定性方法计算了于田MS7.3地震序列的深度,震相数据来自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编目数据库,并结合使用了新疆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原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深度 地壳速度模型 地震序列 PTD方法
下载PDF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与地壳热结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健 李春峰 +1 位作者 雷建设 张广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8-631,658,共14页
本文应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5年华北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共得到6 225次地震的精确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重定位后的小震更加集中分布于断裂附近,震源深度多为5—15km.利用基于三维分形磁化模型的中心点法获得了华北地区的居... 本文应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5年华北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共得到6 225次地震的精确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重定位后的小震更加集中分布于断裂附近,震源深度多为5—15km.利用基于三维分形磁化模型的中心点法获得了华北地区的居里点深度并计算了磁性层的平均地温梯度,进而利用随温度变化的热导率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获得了华北地区的地壳温度结构.结果显示:1除张渤地震带中东部地区以外,大多数地震均发生在地温梯度较小的地方;2 1966年邢台M_S7.2地震和1976年唐山M_S7.8地震均发生在地温梯度较小的地方,二者发生的温度约为200℃—300℃;3大多数M≥2.0地震发生的温度为100℃—500℃,M≥4.0地震发生的温度多为200℃—400℃.这些温度与实验室地壳岩石脆-塑性变形过渡区的温度测量值相当,表明华北地区的地震多发生在地壳脆-塑性变形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地震活动 居里点深度 地壳热结构 华北地区
下载PDF
走滑断层震间形变GPS观测站点布设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镇宇 江在森 +2 位作者 武艳强 魏文薪 刘晓霞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4,共9页
针对单条断层合理布设GPS站点可准确反映断层形变状态。远场布设的有效距离与近场的布设间隔是影响断层运动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远场有效距离为变形宽度的边界,其与断层闭锁深度之间的关系约为6.31倍;近场间隔利用分段折线近似替代断... 针对单条断层合理布设GPS站点可准确反映断层形变状态。远场布设的有效距离与近场的布设间隔是影响断层运动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远场有效距离为变形宽度的边界,其与断层闭锁深度之间的关系约为6.31倍;近场间隔利用分段折线近似替代断层震间形变曲线,根据形变曲线的变化特点将形变区域分区,得到"近场区"和"过渡区"与断层闭锁深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川滇块体东边界目前站点布设状态对结果可能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可对今后GPS站点布设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观测 变形宽度 闭锁深度 走滑断层
下载PDF
地壳介质的流变性与孕震模型 被引量:34
12
作者 张国民 李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分析归纳中国大陆地区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地壳介质的物理性质 ,特别是地壳介质的流变特征 ,进而探讨了震源深度分布的物理解释和孕震环境。文中应用中国陆区地热研究中的有关成果 ,推导了中国东、西部地区壳内... 在分析归纳中国大陆地区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地壳介质的物理性质 ,特别是地壳介质的流变特征 ,进而探讨了震源深度分布的物理解释和孕震环境。文中应用中国陆区地热研究中的有关成果 ,推导了中国东、西部地区壳内脆韧性转换带的深度 ,给出东部地区壳内脆韧性转换带深度为 2 0~ 2 5km ,西部地区为 35~ 4 5km ,这一结果显示出壳内脆韧性转换带与我国东、西部震源深度的下界面基本一致 ,且中国大陆地震的深度大体上终止于壳内脆韧性转换带。从而表明 ,壳内脆韧性转换带有可能是控制大陆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的主要原因。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大陆强震的震源模型 ,讨论了大陆地震的孕震过程和有关机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介质 流变性 震源深度 脆韧性转换带 孕震模型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与居里点深度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健 张广伟 +1 位作者 李春峰 梁姗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40-1852,共13页
本文选取不同的地壳速度分区模型,应用双差定位法对2008—2017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共得到4921个精确定位结果.重定位后的地震更加集中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以及四川盆地南缘,震源深度多为5~20km.根据NG... 本文选取不同的地壳速度分区模型,应用双差定位法对2008—2017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共得到4921个精确定位结果.重定位后的地震更加集中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以及四川盆地南缘,震源深度多为5~20km.根据NGDC-720地磁场模型计算了青藏高原东缘的三分量磁异常及其梯度张量,重定位后的大多数地震位于负磁异常区域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缘的强-弱磁异常边界.基于三维分形磁化模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居里点深度,并计算了磁性层的平均地温梯度,进而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获得了其地壳温度结构.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缘大多数地震均发生在居里点深度较大、地温梯度较低的区域.大多数M≥2.0地震震源区温度为100~500℃,M≥4.0地震震源区温度多为200~400℃.2008年汶川M_S8.0、2013岷县M_S6.6、2014年鲁甸M_S6.5以及2017九寨沟M_S7.0地震震源区温度均为300℃左右,而2013年芦山M_S7.0地震震源区温度接近约400℃,更多地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与鲜水河断裂交汇处的局部构造应力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地震活动 NGDC-720磁异常 居里点深度 地壳温度结构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东海莫霍面起伏与地壳减薄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志远 高金耀 +3 位作者 吴招才 沈中延 张涛 孙运凡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5,共10页
收集、整理大量由地震剖面提供的沉积层厚度资料,得到东海沉积层等厚图。对完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沉积层重力效应改正后,得到剩余重力异常,利用地震资料揭示的莫霍面深度值来约束界面反演得到东海莫霍面埋深。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莫霍... 收集、整理大量由地震剖面提供的沉积层厚度资料,得到东海沉积层等厚图。对完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沉积层重力效应改正后,得到剩余重力异常,利用地震资料揭示的莫霍面深度值来约束界面反演得到东海莫霍面埋深。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莫霍面深度在25~28km之间平缓变化,地壳厚度为14~26km,西厚东薄;冲绳海槽盆地莫霍面深度为16~26km,地壳厚度为12~22km,北厚南薄。东海陆架盆地东部与冲绳海槽盆地南部地壳减薄明显,拉张因子分别达到2.6和3。初步分析认为冲绳海槽地壳以过渡壳为主,并未形成洋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厚度 莫霍面埋深 地壳减薄 东海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柴达木盆地地震的震源深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启雷 崔煜 +2 位作者 安黎霞 李玉丽 马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3-478,527,共6页
利用青海省遥测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对比分析震相特征,提取出了两次地震记录的sPn震相,并分别推导出单、双层地壳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公式,计算了两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为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进行对比,两者计算... 利用青海省遥测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对比分析震相特征,提取出了两次地震记录的sPn震相,并分别推导出单、双层地壳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公式,计算了两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为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进行对比,两者计算出的震源深度相差1.0 km。但分析相关系数图后,认为由于地震震级较小,滑动窗法在识别sPn震相时存在误差,误差修正后得出的结果与人工识别计算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N震相 震源深度 地壳模型 波形互相关 滑动时窗相关法
下载PDF
川滇构造带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与地震分布 被引量:3
16
作者 傅维洲 贺日政 邱虎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综合前人资料分析了川—滇构造带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地震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滇构造带具有同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相似的某些特征;地震活动主要沿安宁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分布。震源以永仁、渡口和会理三地所... 综合前人资料分析了川—滇构造带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地震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滇构造带具有同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相似的某些特征;地震活动主要沿安宁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分布。震源以永仁、渡口和会理三地所在区域最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构造带 地壳结构 地震分布 震源深度
下载PDF
福建仙游M_L5.0级地震波形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杏辉 段刚 张丽娜 《高原地震》 2014年第4期14-18,共5页
2013年9月4日,福建仙游发生ML5.0级地震,这是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建成以来记录到的该区域最大地震。本文就此次地震的记录波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游ML5.0级地震的震相出现规律符合一般近震记录特征;在波形中分析出sPn震相,并据此测定地... 2013年9月4日,福建仙游发生ML5.0级地震,这是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建成以来记录到的该区域最大地震。本文就此次地震的记录波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游ML5.0级地震的震相出现规律符合一般近震记录特征;在波形中分析出sPn震相,并据此测定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1.1km,与Hyposat方法测定结果一致;用初至首波估算出震区的地壳厚度约为25.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相分析 SPN震相 震源深度 地壳厚度
下载PDF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及邻区Moho面深度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彦明 张国清 +1 位作者 陈婧 黄瑞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年第6期1-8,共8页
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具有较强的地震活动性,其北缘是主要历史强震区。本文利用该区域分布的15个固定地震台和36个临时地震台记录的2009—2015年远震数据,应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利用H—κ方法测定地震台站下方Moho面深... 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具有较强的地震活动性,其北缘是主要历史强震区。本文利用该区域分布的15个固定地震台和36个临时地震台记录的2009—2015年远震数据,应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利用H—κ方法测定地震台站下方Moho面深度和V_P/V_S值。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北缘地壳结构横向变化剧烈,具有明显分块特征,块体内结构相对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Moho深度 地壳结构 鄂尔多斯地块
下载PDF
据地壳速度结构推测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大地震震中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清河 张元生 +1 位作者 鲍海英 金淑梅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42,共13页
分析了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大震区附近地壳深部结构特点,以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主要以中地壳低速层和莫霍面深度为依据,对34°~ 36°N,118°~119°E区间按经、纬度和斜向扫描,得到相应地壳... 分析了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大震区附近地壳深部结构特点,以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主要以中地壳低速层和莫霍面深度为依据,对34°~ 36°N,118°~119°E区间按经、纬度和斜向扫描,得到相应地壳速度剖面.对比结果,获得与该地震深部结构特点一致的区域,推测震中范围位于34.8°~35.2°N,118.2° ~118.7°E,较合理的震中位于35.1°N,118.6°E,震源深度约2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68年山东地震 地壳速度结构 速度-深度剖面扫描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深部构造背景浅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琼 肖卓 +2 位作者 武粤 李抒予 高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22,共12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境内的托莱山—冷龙岭断裂附近发生了门源MS6.9地震。结合地壳厚度、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等资料探讨了门源地震的深部构造特征,揭示了门源地震的发震位置与地壳结构变化的密切关联。结果显示:门源MS6.9地震发生在地壳厚... 2022年1月8日青海境内的托莱山—冷龙岭断裂附近发生了门源MS6.9地震。结合地壳厚度、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等资料探讨了门源地震的深部构造特征,揭示了门源地震的发震位置与地壳结构变化的密切关联。结果显示:门源MS6.9地震发生在地壳厚度和vP/vS值都出现快速空间变化的区域;大约在10—20 km深度范围内,震源位于P波速度从浅到深由高速变低速的垂向过渡区,同时也是S波速度和泊松比分布呈现明显横向变化的过渡区域,震源下方存在明显的低速区;冷龙岭断裂两侧相速度的方位各向异性变化比较明显。1月12日的MS5.2余震震中紧邻2016年MS6.4地震震中,揭示出2022年门源MS6.9地震及其余震活动导致了冷龙岭断裂比较充分的破裂,两次门源地震主震之间及邻区短时间内难以积累更大能量,因而短时间内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持续向北扩展所导致的地表隆升和地壳增厚是该地区强震频发的主要构造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 M_(S)6.9 地震 震源深度 速度结构 泊松比 地壳厚度 各向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