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sculitis with renal involvement in essential mixed cryoglobulinemia:Case report and mini-review 被引量:2
1
作者 Sabiha Anis Khawar Abbas +3 位作者 Mohammad Mubarak Ejaz Ahmed Sajid Bhatti Rana Muzaffar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4年第5期160-166,共7页
The discovery of 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hepatitis C virus(HCV) infection and mixed cryoglobulinemia(MC)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ly rare diagnosis of idiopathic essential MC(EMC).The incidence of EMC is high in r... The discovery of 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hepatitis C virus(HCV) infection and mixed cryoglobulinemia(MC)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ly rare diagnosis of idiopathic essential MC(EMC).The incidence of EMC is high in regions where there is a comparatively low HCV infection burden and low in areas of high infection prevalence,including HCV.The diagnosis of EMC requires an extensive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to exclude all possible causes of cryoglobulin formation.In addition,although cryoglobulin testing is simple,improper testing conditions will result in false negative results.Here,we present a 46-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a case of EMC with dermatological and renal manifestations,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to reacha proper diagnosis.We review the need for appropriate laboratory testing,which is often neglec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which can result in false negative results.This review also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n extended testing repertoire necessary for better patient management.Despite a strong association of MC with HCV infection and other causes that lead to cryoglobulin formation,EMC remains a separate entity.Correct diagnosis requires proper temperature regulation during sample handling,as well as character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cryoprecipitate.Inclusion of rheumatoid factor activity and complement levels in the cryoglobulin test-panel promotes better patient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Consensus guidelines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for cryoglobulin detection and the diagnosis of cryoglobulinemic syndrome,which will reduce variability in inter-laboratory repor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oglobulin characterization cryoglobulin detection ESSENTIAL mixed cryoglobulinEMIA cryoglobulinemic GLOMERULONEPHRITIS Hepatitis C virus Renal MANIFESTATIONS
下载PDF
Cryoglobulinemic vasculitis and glomerulonephritis: concerns in clinical practice 被引量:8
2
作者 Yi-Pu Chen Hong Cheng +1 位作者 Hong-Liang Rui Hong-Rui D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4期1723-1732,共10页
Objective:Cryoglobulinemia often causes systemic vasculitis,thereby damaging to skin and internal organs including kidneys,even life-threatening.This review aimed to introduce the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detection,a... Objective:Cryoglobulinemia often causes systemic vasculitis,thereby damaging to skin and internal organs including kidneys,even life-threatening.This review aimed to introduce the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detection,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n recent years,with a particular concern to clinical practice.Data sources:All the data in this review were from the English or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PubMed and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s as of March 2019.Study selection:This review selected important original articles,meaningful reviews,and some reports on cryoglobulinemia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and in history,as well as the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underlying diseases which lead to cryoglobulinemia.Results:Diagnosis of cryoglobulinemia relies on serum cryoglobulin test,in which to ensure that the blood sample temperature is not less than 37℃ in the entire pre-analysis phase is the key to avoid false negative results.Cryoglobulinemic vasculitis (Cryo Vas),including cryoglobulinemic glomerulonephritis (Cryo GN),usually occurs in types Ⅱ and Ⅲ mixed cryoglobulinemia,and can also be seen in type Ⅰ cryoglobulinemia caused by monoclonal IgG3 or IgG1.Skin purpura,positive serum rheumatoid factor,and decreased serum levels of C4 and C3 are important clues for prompting types Ⅱ and Ⅲ Cryo Vas.Renal biopsy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diagnosis of Cryo GN,while membranous proliferative GN is the most common pathological type of Cryo GN.In recent years,grea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treatment of Cryo Vas and its underlying diseases,and this review has briefly introduced these advances.Conclusions:Laboratory examinations of serum cryoglobulins urgently need standardization.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ryo Vas and GN need to be popularized among the clinicians in related discip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oglobulin VASCULITIS GLOMERULONEPHRITIS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 Hepatitis C virus AUTOIMMUNE disease
原文传递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早期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新华 王会琳 +2 位作者 张建军 张爱秋 曹春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早期肾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3年2月在玉田县医院及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8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冷球蛋白阳性组(32例)、冷球蛋白阴性组(49例),均予以聚...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早期肾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3年2月在玉田县医院及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8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冷球蛋白阳性组(32例)、冷球蛋白阴性组(49例),均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及停药后24周尿微量蛋白(Um Alb)水平的变化。结果冷球蛋白阳性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46.9%(15/32)低于阴性组75.5%(37/49)(P<0.05);冷球蛋白阳性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及停药后24周Um Alb均高于冷球蛋白阴性组(P<0.05);冷球蛋白阳性组Um Alb治疗结束较治疗前下降,但停药后24周又较治疗结束时上升(P<0.05)。冷球蛋白阳性患者SVR组Um Alb治疗结束及停药后24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非SVR组Um Alb治疗结束较治疗前下降,但停药后24周又较治疗结束时上升(P<0.05),且SVR组治疗结束及停药后24周UmAlb均低于非SVR组(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早期肾损伤,尤其是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患者受益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冷球蛋白 抗病毒治疗 尿微量蛋白
下载PDF
高效价冷凝集素合并冷球蛋白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纠正方法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莉 黄河 洪燕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750-1755,共6页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凝集素合并冷球蛋白对血常规各参数结果的影响,比较四种处理方案的纠正效果,找出最佳的处理方案。方法将含高效价冷凝集素合并冷球蛋白的标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直接上机法、37℃水浴法、血浆置换法、双重加温预稀释法...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凝集素合并冷球蛋白对血常规各参数结果的影响,比较四种处理方案的纠正效果,找出最佳的处理方案。方法将含高效价冷凝集素合并冷球蛋白的标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直接上机法、37℃水浴法、血浆置换法、双重加温预稀释法依次处理,在Beckmen Coulter LH 78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结合血涂片染色对四种处理方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四种方法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均出现巨红细胞,红细胞直方图、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及血小板凝集报警。直接上机法可见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显著减低,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显著增高;37℃水浴0.5 h对MCV、MCH、MCHC无法纠正并有相应的报警信息;血浆置换法及双重加温预稀释法均可使MCV、MCH、MCHC结果趋近真实值,而血浆置换法造成白细胞及血小板丢失,操作繁琐;两种方法血涂片检查仍可见部分红细胞凝集。冷球蛋白未对血常规结果产生影响。结论高效价冷凝集素合并冷球蛋白的血常规标本需第一时间进行血涂片检查,用血小板稀释液人工计数血小板并报告。对于高效价冷凝集素抗体的血常规样本,双重加温预稀释法纠正效果相对较好,且易于操作,更利于实验室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对准确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集素 冷球蛋白 血常规 血浆置换 双重加温预稀释
下载PDF
单克隆轻链冷球蛋白血症肾病中巨噬细胞病理学特征
5
作者 李慧峰 曲利娟 +2 位作者 谢飞来 曾德华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4例单克隆轻链冷球蛋白肾病(monoclonal light chains cryoglobulinemia nephropathy,MLCCN)中共同出现的特征性巨噬细胞的病理描述与分析,提高光镜下MLCCN的认知和诊断水平。方法对实验组4例确诊为MLCCN和对照组5例乙肝相关性... 目的探讨4例单克隆轻链冷球蛋白肾病(monoclonal light chains cryoglobulinemia nephropathy,MLCCN)中共同出现的特征性巨噬细胞的病理描述与分析,提高光镜下MLCCN的认知和诊断水平。方法对实验组4例确诊为MLCCN和对照组5例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球内大量蛋白栓石蜡切片均行HE、PAS、PASM-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IgG、IgA、IgM、C3d、C4d、C1q、Fib(纤维蛋白原)、CD68(PMGM-1、KP-1)、CD61(血小板抗原)、κ链、λ链、ApoE、HBsAg、HBcAg染色;实验组例1同时送检肾穿标本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和分析光镜下MLCCN的特殊病理特征及其蛋白栓的组成。结果实验组4例患者均为中年男性,其中3例以肾病综合征、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就诊。4例肾穿光镜病理均表现为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球内大量蛋白栓和单核/巨噬细胞;CD68染色单核/巨噬细胞强阳性,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外周血管袢内,肾小球内单核/巨噬细胞平均数量26.8个;2例κ链阳性,2例λ链阳性;CD61示血管袢内微量阳性。对照组肾小球内可见大量蛋白栓但未见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反应,肾小球内单核/巨噬细胞平均数量1.1个,轻链蛋白仅1例有微量Igλ沉积。结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大量轻链蛋白栓伴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反应是MLCCN特征性形态,有确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轻链 冷球蛋白 肾病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冷球蛋白的变化
6
作者 李新华 王会琳 +1 位作者 张爱秋 曹春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冷球蛋白的变化。方法对8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冷球蛋白阳性组32例,阴性组49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2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血清HCV RN...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冷球蛋白的变化。方法对8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冷球蛋白阳性组32例,阴性组49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2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血清HCV RNA和冷球蛋白,观察治疗前后冷球蛋白变化及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结果①8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32例冷球蛋白阳性,阳性率为39.5%(32/81)。冷球蛋白阳性组年龄、HCV RNA定量高于阴性组(P<0.05)。②冷球蛋白阳性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均低于阴性组(P<0.05)。③冷球蛋白阳性组干扰素治疗后12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冷球蛋白检出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冷球蛋白阳性组中SVR组治疗12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冷球蛋白检出率均低于非SVR组(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阳性的患者抗病毒应答率低于阴性组,经过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冷球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冷球蛋白 抗病毒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血清冷球蛋白定量检测在丙肝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心 王沂 +2 位作者 顾春刚 史勇 刘淑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49-351,3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冷球蛋白(CG)在丙肝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45例,丙肝肝硬化23例,正常对照5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CG含量。将患者按不同年龄、性别及携带HCV病毒不同持续时间的CG含量进行统计分析;血清CG定... 目的:探讨血清冷球蛋白(CG)在丙肝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45例,丙肝肝硬化23例,正常对照5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CG含量。将患者按不同年龄、性别及携带HCV病毒不同持续时间的CG含量进行统计分析;血清CG定量与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型前胶原(PC)及型前胶原(P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G>293.2mg/L组中,HCV感染阳性率为77.8%,丙肝肝硬化阳性率为78.3%;丙肝肝硬化发生率为男性27.8%,女性为28.1%。在丙肝肝硬化组中,>60岁组CG定量为563.2mg/L;携带HCV病毒>15年,CG定量为575.2mg/L。在丙肝肝硬化组A、B、C三级中CG定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G检测有助于慢性HCV感染及丙肝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并发症 肝硬化/诊断 冷球蛋白类/血液
下载PDF
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技术在M蛋白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辛 林洁 +1 位作者 吴颖稚 张庆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128-3130,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分型技术在M蛋白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及尿蛋白电泳、血清及尿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及其他试验,对2例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和确认。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测及患者临床体征,1例患者确诊为血...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分型技术在M蛋白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及尿蛋白电泳、血清及尿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及其他试验,对2例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和确认。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测及患者临床体征,1例患者确诊为血清单克隆IgA-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1例患者确诊为血清IgM-λ型巨球蛋白血症。结论随着电泳技术发展,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技术在M蛋白鉴定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加强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型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 重链型 轻链型 免疫固定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免疫球蛋白定量 冷球蛋白 M蛋白
下载PDF
溶血对冷球蛋白定量检测的影响
9
作者 蒋萍 任强 +3 位作者 陈朝红 谌达程 吕道远 曾彩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冷球蛋白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间冷球蛋白检测的患者20例,静脉采集2份血标本,1份进行人工溶血作为溶血样本,另1份作为对照样本,对2类样本进行冷球蛋白定量检测,比较2类样本的检测结...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冷球蛋白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间冷球蛋白检测的患者20例,静脉采集2份血标本,1份进行人工溶血作为溶血样本,另1份作为对照样本,对2类样本进行冷球蛋白定量检测,比较2类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溶血组冷球蛋白中位数为246.63 mg/L,对照组的中位数为85.83 mg/L,溶血样本的冷球蛋白定量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样本定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值与对照组冷球蛋白数值呈中度相关性(r=0.56,P=0.01)。结论:标本溶血可导致冷球蛋白定量检测数值升高,升高程度与冷球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积极预防标本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冷球蛋白 定量检测
下载PDF
冷球蛋白血症患者202例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逸辰 李鹏昌 +3 位作者 韩建华 嵇巍 邸茜 苏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分析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冷球蛋白血症的2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包括年龄、性别、首诊临床表现、病因诊断、血清冷球蛋白定性和定量、... 目的分析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冷球蛋白血症的2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包括年龄、性别、首诊临床表现、病因诊断、血清冷球蛋白定性和定量、补体3、补体4结果,以及25例患者的肾脏病理结果。根据冷球蛋白的种类,将冷球蛋白血症分为3型,比较不同类型冷球蛋白血症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特征的差异。结果202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中,Ⅰ型62例(30.7%),Ⅱ型58例(28.7%),Ⅲ型82例(40.6%)。按照病因分类: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56例,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76例,肿瘤相关疾病29例,感染性疾病52例。202例患者常见的首诊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124例,61.4%)和肾脏损害(87例,43.1%)相关的临床症状,其次为关节痛和/或关节炎(50例,24.8%)、周围神经病变(33例,16.3%)、乏力(28例,13.9%)、发热(23例,11.4%)。不同类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29.0%(18/62)Ⅰ型患者出现乏力症状,高于Ⅱ型(10.3%,6/58)和Ⅲ型(4.9%,4/82)(P均<0.05);56.9%(33/58)Ⅱ型和52.4%(43/82)Ⅲ型患者出现肾脏损害,高于Ⅰ型患者(17.7%,11/62)(P均<0.05);仅4例(4.9%,4/82)Ⅲ型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低于Ⅰ型(17.7%,11/62)和Ⅱ型(31.0%,18/58)(P均<0.05)。Ⅲ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冷球蛋白定量为122(82,177)mg/L,低于Ⅰ型和Ⅱ型[分别为695(229,3499)、350(107,1874)mg/L,P均<0.001]。42.6%(86/202)的患者出现补体3下降,49.0%(99/202)的患者出现补体4下降。冷球蛋白肾损害的肾脏病理表现主要包括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6.0%,9/25)和毛细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2.0%,8/25)。结论皮肤和肾脏损害的相关症状是冷球蛋白血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不同类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其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近半数的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出现血清补体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血症 冷球蛋白 毛细管电泳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Ⅰ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转归
11
作者 韩虹晓 苏薇 +4 位作者 沈恺妮 张路 曹欣欣 周道斌 李剑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7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7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继发Ⅰ型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CG)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7例MM继发Ⅰ型CG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生存结局... 目的:探讨7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继发Ⅰ型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CG)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7例MM继发Ⅰ型CG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生存结局。结果:7例患者中,男5例,中位诊断年龄为56(40~71)岁。4例继发于冒烟型骨髓瘤。CG受累器官包括皮肤(n=5)、周围神经(n=4)、关节(n=4)和肾脏(n=1)。中位冷球蛋白水平为13046.5(693.8~33988.0)mg/L,所有患者均为IgG单克隆型冷球蛋白,与M蛋白类型一致。7例患者均接受了抗浆细胞治疗,其中1例因CG相关急性肾衰竭同时进行了血浆置换。6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均获得了MM血液学缓解,4例有CG相关症状者均达到临床缓解。中位随访37(10~45)个月后,1例失访,1例因治疗相关感染死亡。结论:MM是Ⅰ型CG相对少见病因,对于有皮肤、周围神经、关节等受累表现的MM患者,应考虑到继发性CG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冷球蛋白 Ⅰ型冷球蛋白血症
原文传递
冷球蛋白血症相关性肾小球肾炎3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芮宏亮 程虹 +8 位作者 王国勤 徐潇漪 栾海霞 杨敏 王艳艳 叶楠 董鸿瑞 孙丽君 谌贻璞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总结冷球蛋白血症(CG)及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肾活检诊断为冷球蛋白血症相关性肾小球肾炎(CG-GN)患者的临床资料、CG检验资料和其他相关的实... 目的总结冷球蛋白血症(CG)及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肾活检诊断为冷球蛋白血症相关性肾小球肾炎(CG-GN)患者的临床资料、CG检验资料和其他相关的实验室及肾脏病理检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20例。(2)Ⅰ型的基础疾病均为恶性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Ⅱ型全为感染性疾病,Ⅲ型50%为自身免疫性疾病。(3)2例Ⅰ型CG的成分均为单克隆Ig G1,患者有低补体血症,但类风湿因子(RF)正常。(4)Ⅱ及Ⅲ型患者中,Ⅱ型均可见单克隆Ig M,Ⅲ型均无单克隆条带。在此两型患者中,85.7%的患者具有补体C4和(或)C3水平下降,两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4%的患者RF阳性,Ⅱ型显著多于Ⅲ型(P<0.01)。(5)肾脏病理检查,66.7%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0.0%光镜可见腔内血栓样沉积物,23.3%电镜下可见特殊结晶结构。结论规范血清冷球蛋白检验和提高对CG及其肾损害的认识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因子 补体 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不同检测条件影响冷球蛋白检测结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芮宏亮 程虹 谌贻璞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1-90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检测条件对冷球蛋白定性及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准备5例不同类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标本,分别观察不同温度(37℃和常温20~25℃)、不同观察时间(3 d及7 d)及不同采血量(5 ml及20 ml)对冷球蛋白...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检测条件对冷球蛋白定性及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准备5例不同类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标本,分别观察不同温度(37℃和常温20~25℃)、不同观察时间(3 d及7 d)及不同采血量(5 ml及20 ml)对冷球蛋白定性及定量检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冷球蛋白的分型和其他成分的检测。结果(1)分别在37℃和常温进行采血、凝血和分离血清,结果两组冷球蛋白的定性检测均为阳性,但定量检测中,常温组冷球蛋白的浓度较37℃组下降明显;(2)与观察7 d相比,仅观察3 d可能使冷球蛋白的定性检测出现假阴性,定量检测出现浓度下降;(3)与采血20 ml相比,采血5 ml可能导致冷球蛋白的定性检测出现假阴性,定量检测出现浓度下降;(4)纯化后的冷球蛋白可通过免疫固定电泳法分型,并可进一步检测其中的相关成分,有助于判断冷球蛋白的病因。结论冷球蛋白血症的诊断关键是血清冷球蛋白阳性,不同的温度、观察时间和采血量均可能对冷球蛋白的检测有影响;此外,还通过免疫固定电泳和免疫学、病毒学检测,对冷球蛋白分型和进一步寻找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血症 冷球蛋白 免疫电泳
原文传递
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在冷球蛋白分型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绪珍 李鹏昌 +6 位作者 曹欣欣 李剑 王亚静 刘荔 刘茜 李航 苏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32-836,共5页
目的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用于冷球蛋白鉴定的方法建立与临床应用。方法参考文献及工作经验,建立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用于冷球蛋白鉴定。严格按照冷球蛋白采样要求,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测冷球蛋白阳性的标... 目的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用于冷球蛋白鉴定的方法建立与临床应用。方法参考文献及工作经验,建立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用于冷球蛋白鉴定。严格按照冷球蛋白采样要求,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测冷球蛋白阳性的标本78份,其中39份分别采用改良的毛细管免疫分型和免疫固定电泳方法进行分型鉴定。结果采用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78例冷球蛋白阳性标本中鉴定出Ⅲ型冷球蛋白最多,其次是Ⅱ型、Ⅰ型,不同类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特点与既往报道相似。在检测速度、结果判读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上,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明显优于免疫固定电泳方法,两者可报告比例为1:0.87。结论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是一种准确而简便易行的冷球蛋白鉴定方法,适于临床实验室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类 电泳 毛细管 免疫电泳
原文传递
冷球蛋白阳性58例临床特征及血清学检测指标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温雯 李春 +1 位作者 贾汝林 栗占国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究冷球蛋白阳性患者的疾病诊断、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明确冷球蛋白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58例冷球蛋白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58例冷球蛋白阳性患者中,自身免疫... 目的探究冷球蛋白阳性患者的疾病诊断、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明确冷球蛋白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58例冷球蛋白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58例冷球蛋白阳性患者中,自身免疫病34例,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12例,感染8例,血液病4例。肾脏受累是冷球蛋白血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42例,72.4%)。所有患者中,自身免疫病患者临床表现分布最广,所有症状及系统受累表现均有发生;8例HBV、HCV感染患者中7例肾脏受累,其他症状及器官受累少见;4例血液病患者中有3例紫癜,2例肾脏受累,2例关节痛,1例乏力,1例血栓形成,1例出现高黏滞综合征,均无类风湿因子升高。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多因肾脏受累就诊,患者(5/11)可有抗核抗体(ANA)阳性。结论冷球蛋白血症疾病谱广,临床常见肾脏受累,自身免疫病患者多系统受累更为明显,乙肝、丙肝患者除肾损害外肝外表现少见,血液病患者需警惕高黏滞综合征发生,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ANA阳性率高,应注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类 自身免疫疾病 肝炎 病毒性 血液病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在Ⅱ型冷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物中的存在状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建华 江警予 黎敏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在Ⅱ型冷球蛋白血症(EMC)冷沉淀物中的存在状态及冷球蛋白中单克隆的IgMκ与HCV的离体作用,以进一步研究HCV在特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分离6例HCV-RNA(+)的原发性EMCⅡ型病人血清中...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在Ⅱ型冷球蛋白血症(EMC)冷沉淀物中的存在状态及冷球蛋白中单克隆的IgMκ与HCV的离体作用,以进一步研究HCV在特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分离6例HCV-RNA(+)的原发性EMCⅡ型病人血清中的冷球蛋白及其组成成分——单克隆IgMκ(Cryo-IgM)与多克隆的IgG,同时分离去除冷球蛋白后的血清中的IgM与IgG,以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检测HCV-RNA,并观察冷球蛋白IgMκ与HCV的离体结合情况。结果6例冷球蛋白中均含有HCV,且从冷球蛋白中分离的IgG中也可检测出HCV,从冷球蛋白中分离的单克隆的IgM中5例HCV-RNA(-),仅1例HCV-RNA(+)。去除冷球蛋白后的血清中的IgM组分均呈HCV-RNA(-),而IgG组分均HCV-RNA(+),HCV的这种分布与基因型与血清病毒含量无关。在离体状态下,冷球蛋白的单克隆IgM不能与HCV结合。结论Ⅱ型EMC病人血清中的HCV主要与IgG结合,然后再与Cryo-IgM连接形成IgM-IgG-HCV冷球蛋白复合体,Cryo-IgM很难与HCV直接结合,更可能是HCV转化B淋巴细胞后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 冷沉淀物 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原文传递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虹晓 曹欣欣 +4 位作者 苏薇 沈恺妮 张路 周道斌 李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61例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中,男性26例(42.6%),中位诊断年龄为53(28~79)岁。继发病因包括丙型肝炎病毒(... 目的探讨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61例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中,男性26例(42.6%),中位诊断年龄为53(28~79)岁。继发病因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21.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21.3%)、自身免疫性疾病(14.8%)和血液系统肿瘤(11.5%)。31.1%患者为特发性。常见首诊症状包括皮肤紫癜、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发热及关节痛。实验室检查显示,中位冷球蛋白水平为215.9(22.0~17075.8)g/L,54例(88.5%)为IgM单克隆。类风湿因子(RF)升高患者占93.2%,C3下降患者占57.6%,C4下降患者占61.0%。共49例(80.3%)患者接受治疗,总体临床缓解率为75.5%,预计3年总生存率为89.3%。结论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病因以肝炎病毒感染多见。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 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