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s of several cryptomonad flagellates from China Sea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被引量:2
1
作者 邢小丽 林旭吟 +6 位作者 陈长平 高亚辉 梁君荣 黄鸿洲 李炳乾 何建宗 齐雨藻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5-212,共8页
报道了来自香港吐露港、中国长江口及厦门港的3个属的3种隐藻及1个变种, 即半片藻Hemiselmis sp. Novarino、伸长斜片藻Plagioselmis prolonga Butcher ex Novarino, Lucas & Morrall、伸长斜片藻北方变种Plagioselmis prolonga var... 报道了来自香港吐露港、中国长江口及厦门港的3个属的3种隐藻及1个变种, 即半片藻Hemiselmis sp. Novarino、伸长斜片藻Plagioselmis prolonga Butcher ex Novarino, Lucas & Morrall、伸长斜片藻北方变种Plagioselmis prolonga var. nordica Novarino, Lucas & Morrall、尖尾全沟藻Teleaulax acuta (Butcher) Hill, 并对每个种类的分类特征、生态分布进行描述, 同时提供每个种的光镜和扫描电镜照片。其中, 半片藻属Hemiselmis Parke是中国海区首次记录的属, 而伸长斜片藻Plagioselmis prolonga和尖尾全沟藻Teleaulax acuta可以引发赤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隐藻 半片藻属 半片藻 海洋 新记录 伸长斜片藻 伸长斜片藻诺尔变种 尖尾全沟藻
下载PDF
武汉东湖隐藻门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夏爽 刘国祥 胡征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5,共6页
隐藻门植物在各种淡水水体中很常见,其中卵形隐藻、啮蚀隐藻在国内被多次报道过。但是由于缺乏分类学的资料,国内关于隐藻门植物的报告并不完全准确,其类群也常常被忽视。我们在2009年6月到2010年3月间,不定期从武汉东湖的各个区域采集... 隐藻门植物在各种淡水水体中很常见,其中卵形隐藻、啮蚀隐藻在国内被多次报道过。但是由于缺乏分类学的资料,国内关于隐藻门植物的报告并不完全准确,其类群也常常被忽视。我们在2009年6月到2010年3月间,不定期从武汉东湖的各个区域采集水样,共鉴定隐藻门植物4属8种:卵形隐藻、啮蚀隐藻、蛋白核隐藻、四蛋白核隐藻、马索隐藻、反曲弯隐藻、犀角织隐藻、具尾逗隐藻。其中四蛋白核隐藻和犀角织隐藻为中国新记录。作为具尾逗隐藻的异名,尖尾蓝隐藻此前也曾在国内被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藻门植物 隐藻属 弯隐藻属 逗隐藻属 织隐藻属
下载PDF
海生红藻R-藻红蛋白和隐藻藻蓝蛋白光吸收系数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星 赵明日 +3 位作者 付学军 华萌萌 龚雪琴 孙力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12年第4期269-276,共8页
选用Bradford法和Lowry法,以牛血清蛋白和γ-球蛋白作为标准蛋白,分别对从海生红藻异管藻(Heterosiphonia japonica)和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以及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中分离纯化的异管藻R-藻红蛋白(HR-PE)、多管藻R-... 选用Bradford法和Lowry法,以牛血清蛋白和γ-球蛋白作为标准蛋白,分别对从海生红藻异管藻(Heterosiphonia japonica)和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以及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中分离纯化的异管藻R-藻红蛋白(HR-PE)、多管藻R-藻红蛋白(PR-PE)、蓝隐藻藻蓝蛋白(Cr-PC)进行了蛋白浓度及其特征吸收峰的光吸收系数测定.根据2种方法和2种蛋白针对3种藻胆蛋白的测定结果以及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和比较,Lowry法是进行藻胆蛋白,尤其是六聚体藻红蛋白浓度及光吸收系数测定的更适合、准确的检测方法;在进行同类或相同藻胆蛋白之间相对含量、比例的定量分析时,Bradford法是一种更便捷的测定方法.由于藻胆蛋白光吸收系数值与选用的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及其所用的标准蛋白直接相关,在使用和比较藻胆蛋白光吸收系数值时必须明确检测方法和标准蛋白,否则藻胆蛋白光吸收系数值将不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 隐藻 藻红蛋白 藻蓝蛋白 蛋白定量 光吸收系数
下载PDF
湛江隐藻(Cryptomonas zhanjiangis Hu et Li)核形体的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莉平 胡鸿钧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89-97,共9页
隐藻类的核形体,是存在于其质体周腔内的一个特殊细胞器。除DNA和RNA外,核形体是否含有碱性蛋白,有无核仁或核仁结构成份,以及其功能如何,国内外迄今未见报道。我们用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荧光染色法、Uranyl acetate-EDT... 隐藻类的核形体,是存在于其质体周腔内的一个特殊细胞器。除DNA和RNA外,核形体是否含有碱性蛋白,有无核仁或核仁结构成份,以及其功能如何,国内外迄今未见报道。我们用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荧光染色法、Uranyl acetate-EDTA-Lead染色法、碳酸氨银染色法(AS)和特异性显示核仁纤维区酸性蛋白的Ag-NOR银染法,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对湛江隐藻(Cryptomonas zhanjianagis Hu et Li)进行了核形体细胞化学的研究。除证实核形体中DNA、RNA和极少量碱性蛋白存在外,还首次证实了核形体中类似于核仁纤维区的酸性蛋白的存在。我们认为,隐藻的核形体,作为一个恒定的细胞结构和退化的细胞核残迹,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可能较多地保留了核仁部分而较少地保留了其核质部分。其功能可能与隐藻色素复合体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藻 核形体 细胞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