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对策——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 被引量:2
1
作者 盛革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地方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统筹“两个大局”与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完...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地方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统筹“两个大局”与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培养机制未精细化、协同培养未全面展开的困境。面对此困境,需要夯实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完善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在满足社会对涉外法治人才需求的同时,提高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教育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培养机制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
2
作者 华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养成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国际法律规则以及“妥善处理”涉外事务,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但目前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存在“法律+X外语”培养模式浮于浅层交叉、... 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养成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国际法律规则以及“妥善处理”涉外事务,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但目前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存在“法律+X外语”培养模式浮于浅层交叉、核心课程设置较为混乱、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和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需要实现“法律+X外语”的深度融合;明确核心课程设置理念;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和充实后备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涉外法治人才 德法兼修
下载PDF
英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3
作者 刘亚军 张羽佳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07-323,共17页
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还存在涉外课程覆盖面不全、缺乏针对性培养方案、涉外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英国法学教育长期位居世界一流水平,本文分析了英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及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和多样性、法学专业人才... 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还存在涉外课程覆盖面不全、缺乏针对性培养方案、涉外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英国法学教育长期位居世界一流水平,本文分析了英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及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和多样性、法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涉外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等方面特点,通过对格拉斯哥大学的案例分析,提出增加涉外课程、推动境外实习、增设多元化考核模式等方案,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涉外法治课程 英国法学教育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雷刚 常云柏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4-17,共14页
探索和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涉外法治的不断发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实现国家战略以及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保障和抓手。梳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探索和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涉外法治的不断发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实现国家战略以及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保障和抓手。梳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发展轨迹:恢复建设时期、平缓发展时期和深化发展时期。但是在实践发展中,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面临人才数量不足、学科体系与课程体系不完备、培养模式亟需优化以及质量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基于此,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为了能更好地培养涉外法治人才,通过目标定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涉外法治人才;采取教育改革以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模式创新使涉外法治人才得以精细化培养;设置质量保障以维系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机制 法学教育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法治思维培育研究
5
作者 宋书强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17,共6页
推进涉外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培养高质量的涉外法治人才方能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法治思维培育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基础任务,为更好地开展法治思维教育,应分别从高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 推进涉外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培养高质量的涉外法治人才方能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法治思维培育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基础任务,为更好地开展法治思维教育,应分别从高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其法律素养,帮助其掌握运用法治视角、法律原则和法律程序分析和解决涉外事务的能力,以缓解当前中国涉外法治人才不足的现状,为涉外法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涉外法治人才 法治思维 养成路径
下载PDF
“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使用与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吉胜 石毅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CSSCI 2023年第3期23-28,93,共7页
外语人才一直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国标》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真正了解和理解中国;真正了解... 外语人才一直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国标》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真正了解和理解中国;真正了解和理解世界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能够用外语准确地向世界讲述中国,向中国讲述世界;能够用外语沟通一些专业性问题。“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本文认为在该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所选文本,兼顾语言和内容两方面,尤其是有意识地拓展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外语之外的专业能力。接着,本文以中国外交为例,探讨在教材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如何进行专业能力拓展,以使所培养的外语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家对外交往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人才培养 专业能力 中国外交 “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
下载PDF
新时代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新博 董昊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7-49,共13页
涉外法律服务任务的性质决定了涉外法律人才是"双科二位一体"型人才,即"精外语(主要是英语)、通专业"的复合交叉(交融)型人才,娴熟的法律和英语应用能力是其基础内核特征。本文认为,高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在本科阶... 涉外法律服务任务的性质决定了涉外法律人才是"双科二位一体"型人才,即"精外语(主要是英语)、通专业"的复合交叉(交融)型人才,娴熟的法律和英语应用能力是其基础内核特征。本文认为,高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在本科阶段应以"法律英语"为切入点,从夯实根基入手。针对通法型、涉法型、护法型等不同规格的涉外法律人才,应以法律英语教学为核心,实行专业错位培养、"双学位"合力培养、微专业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构建多层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律服务 法律英语 人才规格 培养路径
下载PDF
西部地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曦 廖建灵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西部地区在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推动区域对外发展、推行各项改革措施中,形成了对多领域、多层次、多语种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但当下西部地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面临尴尬又无奈的处境,主要体现为人才需求多元但人才结构单一,人才培养... 西部地区在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推动区域对外发展、推行各项改革措施中,形成了对多领域、多层次、多语种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但当下西部地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面临尴尬又无奈的处境,主要体现为人才需求多元但人才结构单一,人才培养形式多样而培养质量不高,人才数量不足又难以留住人才几个方面。这与西部地区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不全密切相关,也跟西部地区薄弱的人才培养基础和欠优的人才环境有相应关系。为纾解困境,通过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础,打造良好人才工作环境,建构起西部地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有助于西部地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和留用,进而服务西部地区涉外法治建设和对外开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荆珍 赵英杰 孙巍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1期62-65,共4页
目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与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涉外法治人才严重短缺,而且培养质量不高。因此,我们亟需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缺失和人才质量不高等重大问题。该文探讨在绿... 目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与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涉外法治人才严重短缺,而且培养质量不高。因此,我们亟需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缺失和人才质量不高等重大问题。该文探讨在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分析我国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出做好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顶层设计、设置绿色“一带一路”相关课程和加强涉外法治实践课程等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一带一路”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机制 培养困境 创新路径
下载PDF
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探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师秀霞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已于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也于201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涉外警务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然而,我国目前的涉外警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涉外警务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已于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也于201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涉外警务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然而,我国目前的涉外警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涉外警务人才的培养路径亟需改进。针对公安院校在读学员和在职民警两类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总体来说,应该做到: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定位和目标;适时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培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院校 涉外警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以比较法为切入点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彦英 《高教论坛》 2012年第9期31-34,共4页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我国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增多,而涉外法律人才总体处于稀缺状态,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以比较法为切入点培养涉外法律人才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宜配备合理的师资队伍,提高法科生的外语水平,提供模拟司法实践场所...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我国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增多,而涉外法律人才总体处于稀缺状态,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以比较法为切入点培养涉外法律人才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宜配备合理的师资队伍,提高法科生的外语水平,提供模拟司法实践场所和辅助设施,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适当的教材和教法选择,延伸并完善其相关理论体系,提高其涉外法律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既通晓内国法,又具备涉外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的卓越法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律人才 比较法 可行性 先决条件 培养路径
下载PDF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机制的涉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宫楠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6期15-16,19,共3页
涉俄法律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瓶颈,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引进俄罗斯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律功底,全面的外语能力,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涉俄法律人才,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 涉俄法律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瓶颈,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引进俄罗斯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律功底,全面的外语能力,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涉俄法律人才,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文章试通过透视涉俄法律人才稀缺的困境,对"俄语+法律"双学位联合办学模式和"国内本科+国外硕士"的本硕连读模式的探讨分析,期望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优化、与俄罗斯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对接等核心环节,对涉俄法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法律人才 复合型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法连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5-15,141,共12页
涉外法治工作的关键是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培养涉外法治专业人才需要厘清以下问题: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要面向涉外法治工作客观需求,以法律英语人才培养为起点,从系统学习法律英语语言走向全面学习英美法知识。涉外法治... 涉外法治工作的关键是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培养涉外法治专业人才需要厘清以下问题: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要面向涉外法治工作客观需求,以法律英语人才培养为起点,从系统学习法律英语语言走向全面学习英美法知识。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是"精英明法","精通法律英语"素养在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地位。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是以法律英语人才培养为起点的系统工程,不可陷入将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简单等同于"法律+英语"人才培养、将"精英"和"明法"割裂开来的认识与实践误区。准确把握法律英语专业意涵,充分认识法律英语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战略意义,完善顶层设计,确立法律英语交叉学科地位,设置法律英语专业,才能系统有效地培养涉外法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法律英语 人才培养 交叉学科
下载PDF
《法学国标》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关系辨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坤轮 《法学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37-52,共16页
面对当前我国国际法治人才匮乏的局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究竟应如何开展?《法学国标》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间是否存在对立紧张关系?通过对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演进历史和《法学国标》基本精神的梳理,可以看出,《法学国标》和涉... 面对当前我国国际法治人才匮乏的局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究竟应如何开展?《法学国标》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间是否存在对立紧张关系?通过对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演进历史和《法学国标》基本精神的梳理,可以看出,《法学国标》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对立的紧张关系。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在于培养过程,不在于作为形式的专业设置。未来要切实提升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质量,应明确目的性理念和工具性理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涉外实践能力提升、依托《法学国标》做好基础以及完善特色性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精准发力,切实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涉外化”“实践化”,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涉外法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法学国标》 涉外实践 协同培养
下载PDF
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培养的困境、理念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丽靖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第5期43-50,共8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对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的紧缺成为制约农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顺应新发展格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对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的紧缺成为制约农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顺应新发展格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掌握农业专业知识、会外语、熟悉经营管理又了解政策法规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协同配合——高校采取激励措施助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师重构身份认同,实现从“教书匠”到复合型教师的转变,提升学生对农学专业和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涉农校企之间加强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协同育人,从而推动农业国际合作不断向多元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走出去” 农业外事人才 人才培养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涉外法治建设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瀚 《法学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法治大国的战略高度,坚持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提出,对贯彻我国法治理论和依法治国理念有重大意义,能够促成我国通过涉外法治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稳健地参与全球...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法治大国的战略高度,坚持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提出,对贯彻我国法治理论和依法治国理念有重大意义,能够促成我国通过涉外法治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稳健地参与全球秩序构建,更有力地破解单边主义,应对相关摩擦。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挖掘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理论内容,统筹推进中国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切实加强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对涉外法治人才实行专门的单独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提高涉外法治人才综合素质,将国际法学科建设和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的标准,纳入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估的议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法治 国内法治 涉外法治 外法治人才培养
下载PDF
论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祥修 《职业时空》 201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是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卓越法律人才中的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更是摆在我国法学高等教育面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有法治信仰、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外语水平、人文底蕴...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是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卓越法律人才中的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更是摆在我国法学高等教育面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有法治信仰、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外语水平、人文底蕴五大基本素养。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应在课程体系的设置、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的创新、国内与海外的合作培养上多下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卓越法律人才 基本素养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国际警务合作视域下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若铭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3-100,共8页
新国际形势下,跨境犯罪威胁不断增加,如何探索更加精准、有效的新型警务合作模式,使国际警务合作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求、加强国家间警务协调与互信、共同维护全球安全与稳定是当前国际警务合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而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 新国际形势下,跨境犯罪威胁不断增加,如何探索更加精准、有效的新型警务合作模式,使国际警务合作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求、加强国家间警务协调与互信、共同维护全球安全与稳定是当前国际警务合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而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型涉外警务专业人才队伍是确保国家安全、构建安全国家的重要保障。以国际警务合作实战为视域基点,有针对性地突破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教学瓶颈、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在未来涉外警务执法工作中的专业能力与工作效率,才能持续增强我国涉外警务人才的职业综合技能素养,为我国高效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警务合作 涉外警务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进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解连峰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有其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工作队伍。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对于建设法治中国至关...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有其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工作队伍。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对于建设法治中国至关重要。现阶段如何充实涉外法治人才队伍,高素质建设、能力强的法治人才梯队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进路
下载PDF
跨学科培养卓越企业法务人才的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宗正 《法学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企业法务被视为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驾马车之一,企业法务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培养需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凸显个人性标准。温州大学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办学定位,着力跨学科培养服务民营企业... 企业法务被视为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驾马车之一,企业法务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培养需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凸显个人性标准。温州大学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办学定位,着力跨学科培养服务民营企业的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基本经验:一是研制包括知识标准、能力标准、素质标准在内的个性化培养标准;二是以法学为主导,组建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师资的虚拟跨学科组织,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三是共建国内第一个依托高校设立的劳动人事仲裁派出庭,做实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法务 人才培养 个性化标准 跨学科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