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nsi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in Beidong District of Guizhou–A Case Study of Tianzhu Community
1
作者 Xing ZHAO Baoling DONG Yingzi ZH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12期92-95,共4页
Beidong minorities living together in Qingshui River valley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Jing and Chu culture. Their ethnic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ollision with foreign culture. In the se... Beidong minorities living together in Qingshui River valley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Jing and Chu culture. Their ethnic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ollision with foreign culture. In the several great social transformations,their cultural ecology was not imbalanced,but evolv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the study on local knowledge of cultural ecology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cestral hall and local- style dwelling house,full- scale drama and Yang Drama,genealogical system,marriage customs,religious belief,sacrificial rites and funeral rites,it is expected to reveal reasons and rules of transition of Beidong ethnic culture,favorable for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promote cultural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zhu community Dong people cultural ECOLOGY TRA
下载PDF
论松桃苗族生态文化的叙事特色及其现代转化
2
作者 罗碧红 余满晖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松桃苗族在长期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在其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耕等独特叙事中凸现出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色,其中包含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以及兼顾自然生态与自身发... 松桃苗族在长期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在其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耕等独特叙事中凸现出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色,其中包含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以及兼顾自然生态与自身发展统筹的生态智慧。鉴于生态文明现代化同化效应的影响,松桃苗族生态文化叙事在坚守本土特色的同时,也亟需通过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健全相关规范制度等多元策略实现现代转化,进而有力驱动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桃苗族 生态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 村规民约 现代转化
下载PDF
So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rodent pest management
3
作者 Florencia G.PALIS Grant SINGLETON +1 位作者 Zenaida SUMALDE Mahabub HOSSAIN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07年第3期174-183,共10页
Rice production in Vietnam is threatened by rodent pests,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mpact reported from 1990through to the early 21st century. Pre-harvest rice losses are typically 5–10%, with losses of >20%... Rice production in Vietnam is threatened by rodent pests,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mpact reported from 1990through to the early 21st century. Pre-harvest rice losses are typically 5–10%, with losses of >20% occurring insome years in some regions. Farmers’ rodent control practices are generally reactive and rely essentially on chemicaland physical methods. Ecologically-based rodent pest management (EBRM) was developed in the late 1990s tomanage rodents in rice-based farming systems in Vietnam and other parts of South-East Asia. EBRM combinesboth cultural and physical rod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synchrony of cropping, short 2-week rat campaignsat key periods in key habitats, increasing general hygiene around villages, and use of a communitytrap-barrier system. Although EBRM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economically profitable, the successful adoption ofthis set of technologies require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issues relating to the adoptionand sustainability of EBRM in lowland irrigated rice fields in the Mekong Delta in Vietnam. We particularly explorethe social and cultur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o further understand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EBRM works and does not work. Positive indications of sustained use of community-based EBRM include: a policy pronouncement from the prime minister directing the use of integrated rodentmanagement;the use of existing cooperatives for developing community actions;budgetary allocation fromprovincial and local governments;diffusion of EBRM to provinces in the south and north that are not involved infarmer participatory field trials;and the adoption of EBRM by a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World VisionVietnam, in their area-development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rodent management cultural mechanisms ecological rodent management social mechanisms
原文传递
苗族鼓舞文化生态变迁的人类学研究——湘西德夯的田野调查报告 被引量:27
4
作者 万义 胡建文 白晋湘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5-699,共5页
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和民族文献整理等方法,对湘西苗族鼓舞文化生态的环境、结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苗族传统鼓舞与现代鼓舞之间的文化生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苗族鼓舞的文化变迁过程,本质上是苗族鼓舞... 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和民族文献整理等方法,对湘西苗族鼓舞文化生态的环境、结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苗族传统鼓舞与现代鼓舞之间的文化生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苗族鼓舞的文化变迁过程,本质上是苗族鼓舞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影响苗族鼓舞文化生态变迁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因素,其次是社会政治制度因素,最后是地理环境因素。民俗体育保护要完善现代体育价值理念,注重文化生态的活态保护,深化政府社会公共政策,保护和教育相结合,增强内源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苗族鼓舞 文化生态 民俗体育 体育人类学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斗戏”民俗的生态保护研究——以黔东南苗族“斗牛”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汪如锋 谭芬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工作法以及参与观察法对黔东南苗族斗牛民俗活动进行了调查,对苗族斗牛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事项进行了梳理。研究显示黔东南苗族斗牛文化的生态传承存在较大危机,建议通过政府立法、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工作法以及参与观察法对黔东南苗族斗牛民俗活动进行了调查,对苗族斗牛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事项进行了梳理。研究显示黔东南苗族斗牛文化的生态传承存在较大危机,建议通过政府立法、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复兴战略、养殖户经济扶持、构建斗牛文化传承机制以及斗牛文化进课堂工程等手段对该文化事项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 斗牛 生态保护
下载PDF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以湖南凤凰山江苗族文化生态保护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石群勇 龙晓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运行良好能够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保护及传承。本文指出了在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即政府主导力量不足,为保护而保护,造成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失去长效机制;原住民的文化主人身份未... 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运行良好能够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保护及传承。本文指出了在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即政府主导力量不足,为保护而保护,造成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失去长效机制;原住民的文化主人身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造成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原动力的缺失;民族文化开发过度,造成对民族生态文化的严重伤害。并以此对正在建设的凤凰山江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提出建言,以推进凤凰山江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健康、有序、规范、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保护区 安全隐患 苗族 建言
下载PDF
苗族传统生态知识保护与产业扶贫——以宗地乡中蜂传统饲养的田野调查为依据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成 孙秋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7-152,共6页
普同性知识与本土生态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本土生态知识可为当前我国产业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和参考。项目组对贵州麻山苗族传统养蜂的本土生态知识进行了长期的深入调查和访谈后,发现贵州麻山地区的苗族乡民不但... 普同性知识与本土生态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本土生态知识可为当前我国产业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和参考。项目组对贵州麻山苗族传统养蜂的本土生态知识进行了长期的深入调查和访谈后,发现贵州麻山地区的苗族乡民不但还保留着一整套饲养中蜂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还有维护这一传统的制度保障,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麻山苗族文化生态共同体的延续和运行,从而使得麻山地区成为我国中蜂饲养最多的地区之一。在中蜂生存区不断缩减的当前,如能把产业扶贫与之相结合,则既可起到保护中蜂的作用,又可达到脱贫致富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麻山 苗族文化生态共同体 传统养蜂技术 产业扶贫
下载PDF
苗族民间剪纸纹样的文化意蕴及社会功能 被引量:7
8
作者 邱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5,共4页
苗族民间剪纸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产物,与北方民间剪纸一样,它们共同孕育于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沃土中,分别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发育成长,有着不同的文化个性。本文通过对苗族民间剪纸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勾勒,论述了苗族民间剪纸所... 苗族民间剪纸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产物,与北方民间剪纸一样,它们共同孕育于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沃土中,分别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发育成长,有着不同的文化个性。本文通过对苗族民间剪纸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勾勒,论述了苗族民间剪纸所包含的图腾崇拜意识、巫文化印记、民族历史文化史实等文化意蕴,揭示了其所具备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民俗传承功能等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民间剪纸 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意蕴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论葛藤与湘西苗疆苗族文化之关系——兼论对当代的借鉴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振兴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2期11-16,共6页
中国古代文献中,对葛早已有较为完备的记载。而历史时期,葛藤在湘西苗疆苗民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葛藤的块根富含大量的淀粉,是苗民食物补充的重要来源,从其茎皮中抽取出的葛藤纤维是他们衣物原料的主要材质来源。清代,在... 中国古代文献中,对葛早已有较为完备的记载。而历史时期,葛藤在湘西苗疆苗民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葛藤的块根富含大量的淀粉,是苗民食物补充的重要来源,从其茎皮中抽取出的葛藤纤维是他们衣物原料的主要材质来源。清代,在开辟湘西苗疆的过程中才逐渐认识到苗民对葛藤的利用,并见诸官私文献记载之中。通过梳理《苗防备览》中对苗民生计方式的描述,发掘葛藤与苗民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对清廷开辟苗疆历史进程,以及苗族民族文化与所处生态背景适应特点的认识,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葛藤,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藤 苗族文化 生态背景 借鉴价值
下载PDF
苗族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本土社会文化支持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39,共4页
在黔西北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过程中,当地苗族充分利用本民族的生态地方性知识和智慧,成功战胜了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说明了"文化制衡"在当今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除了文化的力量外,当地的社会保障机制... 在黔西北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过程中,当地苗族充分利用本民族的生态地方性知识和智慧,成功战胜了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说明了"文化制衡"在当今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除了文化的力量外,当地的社会保障机制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两者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石漠化 生态 文化 社会
下载PDF
原生态民族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汉文化对黔东南苗侗农耕文化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泽江 关玲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所谓的原生态文化并非原始文化,而是融入了时代元素的传统文化。因而,原生态民族文化也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中创新发展。明清以来,黔东南苗侗农耕文化的发展曾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而不断进步。今天,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原生态民族文化同样... 所谓的原生态文化并非原始文化,而是融入了时代元素的传统文化。因而,原生态民族文化也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中创新发展。明清以来,黔东南苗侗农耕文化的发展曾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而不断进步。今天,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原生态民族文化同样要积极吸收现代化的元素,才能增强本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化 苗族 侗族 原生态 农耕文化 现代化
下载PDF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定位——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正江 李颜 《科技和产业》 2009年第1期12-15,40,共5页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十分必要和可行。文章首先提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定位——黎苗文化生态,然后进行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SWOT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中部 民族地区 黎族苗族 文化生态 乡村旅游
下载PDF
特定民族文化观照下的生态伦理观调适与启示——以岜沙苗族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红英 张诗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6,共7页
各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互中,凝炼出了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存之道。这些生存智慧与惯习浸润在他们的器物、精神与制度文化中,支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与审美情趣,进而成为各民族地区古朴深厚的生态伦理文化,岜沙苗族文... 各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互中,凝炼出了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存之道。这些生存智慧与惯习浸润在他们的器物、精神与制度文化中,支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与审美情趣,进而成为各民族地区古朴深厚的生态伦理文化,岜沙苗族文化中传统的器物格局、农耕文化、礼仪习俗、禁忌民约等充分展示了其所秉持的和谐共生生态观、用之有度消费观、代际公平责任观等,为当代人们反思现代社会生态伦理提供了价值观照。重构生态伦理应实现由“关爱自然”之伦理立场向“敬畏自然”之伦理立场、“竞生发展”之思维模式向“共生发展”之生存智慧、“消费主义”之生活方式向“生态主义”之生活方式的转变。当然,于各民族伦理文化而言,学习借鉴者需择善而从,唯此方能引领民族地区发展“促其行而规其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生态伦理观 岜沙苗族 共生智慧 民俗民约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原生态审美文化探微——以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昌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51-55,共5页
以生态美学的视野来探究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从中会发现潜藏在民族文化下的诸多生态智慧及审美理念,这可通过苗侗民族的节日、服饰、歌舞及丧葬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态无不渗透着独特的生态美,正是这些生态美构成了苗侗民族... 以生态美学的视野来探究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从中会发现潜藏在民族文化下的诸多生态智慧及审美理念,这可通过苗侗民族的节日、服饰、歌舞及丧葬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态无不渗透着独特的生态美,正是这些生态美构成了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的基质,而这些生态美又是以和谐为其核心,以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动态平衡性及自娱乐生性为其表现形态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生态美学进行学理构建时应当对少数民族审美文化有所关注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侗民族 原生态 生态美学 审美文化
下载PDF
西南山涧湿地的苗族文化生态研究——以意大利藏“百苗图”所载“爷头苗”的特殊犁具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宝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4期12-21,共10页
意大利地理学会图书馆所藏的"百苗图"中,图文并茂地记载了贵州从江地区"爷头苗"使用的特殊犁具。通过对比"百苗图"不同抄本的绘图,同时辅以当代的田野调查后发现,"爷头苗"犁具特殊的原因在于,... 意大利地理学会图书馆所藏的"百苗图"中,图文并茂地记载了贵州从江地区"爷头苗"使用的特殊犁具。通过对比"百苗图"不同抄本的绘图,同时辅以当代的田野调查后发现,"爷头苗"犁具特殊的原因在于,当地苗族接收、吸纳、消化与创新外来文化,并非机械照搬,而是适应于当地特殊环境的一种文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犁具 “百苗图” “爷头苗” 文化生态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域下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保护研究——以湘西苗族特色民居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群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湘西苗族特色民居是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最重要的物化形式。保护好苗族特色民居,苗族特色村寨建设和保护才有保障。湘西苗族民居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当地政府、苗族民众、社会力量等方方面面。要保护好苗族特色民居,需要提升苗族民... 湘西苗族特色民居是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最重要的物化形式。保护好苗族特色民居,苗族特色村寨建设和保护才有保障。湘西苗族民居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当地政府、苗族民众、社会力量等方方面面。要保护好苗族特色民居,需要提升苗族民众对苗族民居文化价值的认同,有效利用苗族特色民居;需要尊重苗族民众的主体地位,强调苗族民众主体参与行为,推动苗族特色民居可持续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苗族民居 保护
下载PDF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对策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懿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2年第2期191-192,103,共3页
随着湘西地区旅游的兴起,提出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通过深入湘西地区实地调研,根据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分析了湘西地区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 民族文化 生态旅游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下载PDF
原生态苗族文化生存空间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东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原生态苗族文化是相对现代文化而存在的一种文化形式,是苗族在空间资源禀赋中,基于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取向。苗族空间资源禀赋、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原生态苗族文化存在的空间基础,也是构成原生态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 原生态苗族文化是相对现代文化而存在的一种文化形式,是苗族在空间资源禀赋中,基于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取向。苗族空间资源禀赋、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原生态苗族文化存在的空间基础,也是构成原生态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历史演进中,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原生"性将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苗族文化 生存空间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域下湘西苗族鼓舞的变迁与调适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婉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苗族鼓舞是湘西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历史上,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因此对于苗族社会,舞蹈艺术不仅仅是审美和娱乐形式,还是记忆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视角阐释湘西... 苗族鼓舞是湘西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历史上,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因此对于苗族社会,舞蹈艺术不仅仅是审美和娱乐形式,还是记忆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视角阐释湘西苗族鼓舞产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如何在现代变迁中能动的调式自身适应社会的发展,指出应该把握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机会,积极保护传承湘西苗族鼓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苗族鼓舞 变迁 调适
下载PDF
苗族与侗族民歌的文化生态与演唱特点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贵华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8年第2期15-18,共4页
苗族与侗族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而音乐文化尤其独特,运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结合人类学特点,对苗族与侗族民歌的文化生态和演唱特点加以研究,找出其特点与规律,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苗族 侗族 民歌 文化生态 演唱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