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南与根本行动遵循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蓉生 耿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梳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梳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脉络,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及其理论成果,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的划时代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涵括了文化的地位作用、前进方向、建设目标、实践路径、发展动力等丰富内涵;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人民至上、胸怀天下等理论品格;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的极端重要性、“两个结合”的方法准则、新的文化使命等原创性贡献。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在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务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明确新的文化使命的本质要义和精神底蕴,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自信自强、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在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实践中展现新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共产党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两个文明”相协调的内在逻辑
2
作者 刘日明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极为鲜明地标识出“两个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国特色”所在。近代以来尤其是二战后,现代化作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性环节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这...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极为鲜明地标识出“两个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国特色”所在。近代以来尤其是二战后,现代化作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性环节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这一进程也充斥着“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植根于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条件、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打破了这一迷思。“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所遵循的逻辑,是其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重要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体系
3
作者 杨震 刘小康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5期130-135,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不仅开辟了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维度。通过系统分析二者相结合的历史现实性和可能性,回顾内在的同一性和高度契合性,生动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不仅开辟了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维度。通过系统分析二者相结合的历史现实性和可能性,回顾内在的同一性和高度契合性,生动体现了“第二个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统一。在诠释二者结合内在机制的基础上从现实、理论、实践等三个维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必然和文化应然,为新时代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新的叙述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
4
作者 廖素清 王若菲 金丽娜 《科技资讯》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高职英语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之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职业新人,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路径创新:“培... 高职英语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之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职业新人,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路径创新:“培训+激励”提高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程的胜任力;“PBL+POA”改革教法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实用性+趣味性”为宗旨重构教材文化内容;“互联网+在线平台”信息技术促进文化融入;“三化+三有”课外活动拓展文化素养;“语言+文化”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旨在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华文化 高职英语 融入课程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之源探析
5
作者 吴传毅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和合思维、天下情怀、责任担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炼就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自强品格、斗争精神、统战本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拓宽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世界眼光、思维空间、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理路
6
作者 刘建荣 陈红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思考这一重大命题,可以从“何以可能”“何以必须”“何以实现”三个维度进行审视与建构,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有着重...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思考这一重大命题,可以从“何以可能”“何以必须”“何以实现”三个维度进行审视与建构,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坚守正确政治立场,秉承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用胸怀天下的世界眼光锚定发展良机,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助推民族复兴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 结合
下载PDF
“两个结合”: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被引量:2
7
作者 于安龙 《求实》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M0003,共13页
“两个结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主线。推进“两个结合”,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内在需要,是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殊国情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的应有之义,是中... “两个结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主线。推进“两个结合”,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内在需要,是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殊国情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本质体现。实现“两个结合”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主”与“客”的良性互动、“守”与“变”的有机统一、“正”与“反”的双面启示、“前”与“后”的有效承接等方面。从内在运行机理来看,“两个结合”具有融通性、同步性、共基性和互动性。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是“两个结合”的核心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是“两个结合”的根本主体,党内领袖群体是“两个结合”的重要主体。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两个结合”,必须坚持以与时俱进为“先”、以文化创新为“重”、以人民至上为“核”、以党的领导为“纲”、以调查研究为“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具体实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选择、内涵及特点
8
作者 李久林 张颖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6,共11页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性标志是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存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性标志是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存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选择、内涵及特点也各有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进行了不懈奋斗,经过长期努力,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自身内涵,也有中国特色,同时具有世界现代化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 道路选择 社会发展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生性思考
9
作者 李俊 邓清源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共9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以其历史的主动性和责任担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实践中开创、发展、丰富和确立...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以其历史的主动性和责任担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实践中开创、发展、丰富和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关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的基本原理和现代民族思想为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重要元素和突出特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基因;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成功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共产党 “两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
10
作者 毛华兵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2,共9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鲜明彰显,也是我们党在现代化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置身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鲜明彰显,也是我们党在现代化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置身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题中应有之义。考察二者相结合的思维契合和时代要求,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逻辑肇始、澄明价值旨归、彰显核心要义、厘定创新理念、展望世界图景,科学构建二者相结合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进一步回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诉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把握“马克思主义行”的多重维度探析
11
作者 于亚男 桂翔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共10页
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包括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首先在于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为苦苦寻求国家出路的近代中国人民指... 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包括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首先在于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为苦苦寻求国家出路的近代中国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所展示的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图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二者相融相通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的文化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确证和彰显马克思主义行的现实前提。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两个结合”,既是深刻的历史经验,也是始终保持和激发马克思主义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 “两个结合”
下载PDF
马克思精神生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12
作者 梅岚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探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视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向度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在马克思精神生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理论研究的精神生产成果,...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探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视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向度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在马克思精神生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理论研究的精神生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时代优秀精神产品的总和,体现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蕴含的规律性原则,体现着马克思精神生产活动的历史使命。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首先要对伟大精神生产成果进行谱系化传承,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引导力,在党的自我革命的推进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与学习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穿透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党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研究回顾与思考
13
作者 郭国祥 冷文豪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100,153,154,共11页
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凝练形成的党性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钥。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兴衰都与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密切相关。近年来,学术界围绕... 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凝练形成的党性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钥。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兴衰都与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密切相关。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核心要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独立自主思想等方面展开了多向度研究,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深化了对这一宝贵历史经验的准确把握和科学认识。在梳理与评析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独立自主 中国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精神育人”的历史梳理、理论渊源及经验启示
14
作者 谢瑜 刘鸿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百多年中着力实施“精神育人”,历经了四个从自发到逐渐自觉的历史阶段:以思想改造为中心开展精神灌输、以树立榜样为抓手进行精神激励、以伟大事件为主题凝练精神实质、以中国精神为核心建构精神体系。马克思...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百多年中着力实施“精神育人”,历经了四个从自发到逐渐自觉的历史阶段:以思想改造为中心开展精神灌输、以树立榜样为抓手进行精神激励、以伟大事件为主题凝练精神实质、以中国精神为核心建构精神体系。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力量能动作用的科学观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高尚精神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育人”的理论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精神育人史可以得出三点经验启示:一是要处理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精神育人 中国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生态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15
作者 唐艳群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1-10,152,共11页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生死存亡的危机中惊醒,开始学习效仿多种外来的现代化模式,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和发展进行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最终取得了民族独...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生死存亡的危机中惊醒,开始学习效仿多种外来的现代化模式,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和发展进行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最终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完成了中国人选择正确的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40余年,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生态先后经历了从自然而然的稳定状态到被动转型,再从一元主导到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变迁。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乡村文化生态的考察,本文得出的启示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内生性变化与外源性引导相结合,坚持文化继承和借鉴外来文化相结合,坚持一元主导与文化多样性发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文化生态 中国共产党 民族国家
下载PDF
浅论中华文化在和平统一中的新作用
16
作者 韩振然 《西部学刊》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我们党历来重视中华文化在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中的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更进一步将中华文化在推动两岸和平统一方面的作用提高到了全新高度,凸显出对中华文化的重视。一是对“文化”本身的创新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了“文化”... 我们党历来重视中华文化在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中的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更进一步将中华文化在推动两岸和平统一方面的作用提高到了全新高度,凸显出对中华文化的重视。一是对“文化”本身的创新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了“文化”的作用,明确了“文化”的定义,扩展了“文化”的覆盖面;二是在对台工作的表述方面,强调中华文化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关键作用,融中华文化于和平、团结、斗争三方面之中,极大地扩展了工作的范围、丰富了工作的内涵、深化了工作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二十大 中华文化 和平统一 台湾地区
下载PDF
民族复兴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探析
17
作者 冯子珈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在担负历史使命的同时也担负着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与历史使命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同推进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使命主题相呼应,中国共产党分别践行...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在担负历史使命的同时也担负着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与历史使命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同推进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使命主题相呼应,中国共产党分别践行着相应的文化使命主题。基于民族复兴的视域,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百年实践,可以为新时代铸就社会主义新辉煌、以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 文化使命 百年历程
下载PDF
中国式空间正义的历程、特征及意义
18
作者 朱国平 朱国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空间正义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热点,西方聚焦于社会生活批判,国内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思想。在中国仍是“两半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空间权属争夺战、特色道路探寻、美好... 空间正义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热点,西方聚焦于社会生活批判,国内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思想。在中国仍是“两半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空间权属争夺战、特色道路探寻、美好空间建设,实现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既有世界各民族追求空间正义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自我革命为内生动力。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和全世界而言,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空间正义 党的领导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构建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文化传播视角
19
作者 卢佳伶 祝志男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构建既是政党表层内容的外在显现,也是政党内在气质的间接表达。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构建对推进强国建设、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加快民族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深入探究...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构建既是政党表层内容的外在显现,也是政党内在气质的间接表达。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构建对推进强国建设、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加快民族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深入探究并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外宣传党的执政立场和交往意愿,丰富“中国魅力”的文化传播内容;通过运用共通性、故事性、分众化的形式,创新“融通中外”的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打造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加强与国外媒体的沟通、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万物皆媒”的文化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形象 提升路径 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
下载PDF
理解文化主体性的三个向度
20
作者 汪振宇 李昌祖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8-96,119,120,共11页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主体性是关于现实的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哲学话语。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文化主体性并不是将文化视作主体,而是指处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在文化领域中彰显出来的主体意识,可以从全人类、民族与执政党三个向度来...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主体性是关于现实的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哲学话语。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文化主体性并不是将文化视作主体,而是指处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在文化领域中彰显出来的主体意识,可以从全人类、民族与执政党三个向度来理解。从全人类向度来看,文化主体性是人的类本质在文化意义上的逐步实现;从民族向度来看,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表现出鲜明的连续性、独立性与包容性;从执政党向度来看,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内在依据,表现为高度的文化自主性、文化自觉性与文化自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全人类 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