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mate Change vs Cultural Heritage: An Adaptation Strategy for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cient Messene
1
作者 Vasiliki Pougkakioti Miltiades Lazoglou Eleni Maistrou 《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2023年第3期456-488,共33页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rchaeological sites, using as a case study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cient Messene in Greece, and proposes an integrated adapta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det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rchaeological sites, using as a case study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cient Messene in Greece, and proposes an integrated adapta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ite’s most significant risks, a climate 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ree different climate emission scenarios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and two future periods (2031-2060, 2071-2100).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ology was adopted to assess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to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such a methodology has been followed in Greece.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ite’s critical hazards are fire, desertification, and flooding.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site in an intensely dry microclimate and the lack of safe and functional electromechanical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increase its vulnerability. The materials of the monuments are indirectly and directly impacted by climate change, whereas the vegetation is negatively impacted by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events, especially wildfir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a five-axis adaptation strategy was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cultural Heritage archaeological site VULNERABILITY RESILIENCE Adaptive Capacity Adaptation Strategy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研究--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2
作者 宁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6-72,86,共8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能够兼顾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前大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主流模式。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运用SWOT理论,系统分析了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及挑战,...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能够兼顾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前大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主流模式。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运用SWOT理论,系统分析了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及挑战,结合遗址区周边环境特征,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探索科学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文化旅游经济 SWOT分析
下载PDF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n the remains of the paleoflood of the Yuxi site 被引量:5
3
作者 BAI JiuJiang ZOU HouXi ZHU C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18-27,共10页
The research of the paleoflood remains from archaeological sit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jobs in the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rchaeological methods and the archaeological finds from the... The research of the paleoflood remains from archaeological sit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jobs in the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rchaeological methods and the archaeological finds from the Yuxi site,Fengdu County of Chongqing,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ultural layers and the possible paleoflood layers from various angles,such as contents,shapes of gravels,pottery,etc.,identifies the possible paleoflood deposit layers,i.e.the paleoflood remains of the Yangtze River,and discusses the periodicity of the flo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flood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CULTURE LAYER POSSIBLE palieoflood LAYER Yuxi site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t rachillae of rice from archaeological sites dating to 7000 years ago 被引量:10
4
作者 ZHENG YunFei SUN GuoPing CHEN XuG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12期1654-1660,共7页
The abscission layer formed on a pedicel situated at the basal part of a short rachilla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for discriminating between wild, japonica, and indica rice. The short rachillae of paddy rice grai... The abscission layer formed on a pedicel situated at the basal part of a short rachilla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for discriminating between wild, japonica, and indica rice. The short rachillae of paddy rice grains excavated from the Kuahuqiao, Luojiajiao, and Tianluoshan sites, loc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dating to 7000 years old,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ort rachilla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a wild type and japonica type.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ice had been domesticated, but was a primitive cultivated rice that retained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ld rice.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rice was changing to resemble japonica type rice. Based on the ratios of wild and japonica types, it was inferred that rice domestication began 10000 years a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水稻 农业生产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Plant Remains from an Archaeological Site as Indicators of Veget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 Between(3 320±400) and(2 080±80) yr BP in Gangetic West Bengal,India
5
作者 Ruby Ghosh Subir Bera +2 位作者 Ashalata D'Rozario Manju Banerjee Supriyo Chakraborty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28-641,共14页
Diverse plant remains recovered from an archaeological site of Chslcollthlc-Early Historic age in the Bhalrabdanga area of Pakhanna (latitude 23°25′N, longitude 87°23′E), situated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Diverse plant remains recovered from an archaeological site of Chslcollthlc-Early Historic age in the Bhalrabdanga area of Pakhanna (latitude 23°25′N, longitude 87°23′E), situated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Damodar river, Bankura district, West Bengal, India, include food grains, wood charcoals, and palynomorphs. Radiocarbon dating of the recovered biological remains reveal the age of the site as (3 320 ± 400) to (2 080± 80) yr BP. The food g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Oryza sativa L. and Vigna mungo L, and seeds of Brassica cf. campestris L. were also found; these indicate the agricultural practice and food habits of the ancient people living at Pakhanna from the Chalcolithlc to the Early Historic period. Sediments Including plant remains have been broadly divided into two zones, considering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and radiocarbon dating. Analysis of the plant remains (I.e, wood charcoals and palynomorphs) in addition to cultivated food grains has revealed that a rich vegetation cover existed in this area, with a prevailing tropical and humid climate, comprising the timber-yielding plants Shores sp., Terminalia sp., and Tamarindus sp., with undergrowths of diverse shrubs and herbs during the Chalcolithic period (zone I) dated (3 320 ± 400) yr BP. Comparatively poorer representation and frequency of plant remains Indicate a drier climate during the Early Historic period (zone Ⅱ) dated as (2 110 ± 340) to (2 080 ± 80) yr BP. Comparisons of the archaeobotanical data recovered from the Chalcollthic and Early Historic period and also a 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is Indicate a change In the climate of the area from tropical and humid at (3 320 ± 400) yr BP to tropical and drier conditions at (2 110 ± 340) to (2 080 ± 80) yr BP. The present-day tropical, dry deciduous vegetation of the area suggests that climate change has occurred in the area since the contemporaneous past. The plant remains database has been utilized to reconstruct the settlement pattern of the community living in the site between (3 320 ± 400) and (2 080 ± 80) yr BP. The community settled near the riverbank, practicing cul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E archaeological site culture India Pakhanna plant remains VEGETATION West Bengal.
原文传递
元宇宙赋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虚实交互创新 被引量:3
6
作者 余洁 易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元宇宙实时交互、拟真体验和全产业融合的特点,可以破解传统大遗址保护利用受地域、时空和传统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提升大遗址文物的可观赏性、可感知性、跨时空、跨地域、古今对话的互动体验。本文通过对元宇宙概念内涵、技术应用和... 元宇宙实时交互、拟真体验和全产业融合的特点,可以破解传统大遗址保护利用受地域、时空和传统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提升大遗址文物的可观赏性、可感知性、跨时空、跨地域、古今对话的互动体验。本文通过对元宇宙概念内涵、技术应用和商业价值等方面内容的综述研究,结合数字经济和文旅融合,分析元宇宙赋能大遗址保护和活化利用虚实互补、虚实智联和虚实融生的交互机理。通过大遗址考古内容数字化、文物资源信息化和数据库平台化实现与元宇宙虚实交互创新的路径,即元宇宙空间场景的沉浸体验、元宇宙技术联通的智慧服务和元宇宙生态系统的万物链接。最后,指出元宇宙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可以促进保护中华文脉种子库的技术创新,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虚实相融,实现大遗址活化与元宇宙用户价值共生共创,加强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文化传承 大遗址 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保护 文化传承发展 虚实交互创新
下载PDF
浅谈四台遗址三组遗存所见文化交流
7
作者 赫昕楠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24-31,共8页
四台遗址是2015年在河北省尚义县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已公布的发掘简报来看四台遗址三组遗存同时具备多种考古学文化的特点,但对于四台遗址三组遗存所体现出的考古学文化特点还没有完备的认识。对于四台遗址三组遗存的文化交... 四台遗址是2015年在河北省尚义县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已公布的发掘简报来看四台遗址三组遗存同时具备多种考古学文化的特点,但对于四台遗址三组遗存所体现出的考古学文化特点还没有完备的认识。对于四台遗址三组遗存的文化交流是十分值得讨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台遗址 兴隆洼文化 裕民文化 北福地文化
下载PDF
遗址公园助力当代城市更新——以浙江考古遗址公园实践为例
8
作者 吴修民 顾爱东 +1 位作者 王微恒 黄滋 《世界建筑》 2023年第11期29-33,共5页
近年来,考古遗址公园作为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了遗产保护理念逐渐从“单一保护管理”向“多元活化利用”转变,尤其在文化产业补链、空间资源配置等方面积极助力城市更新。本文基于浙江多处城市型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 近年来,考古遗址公园作为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了遗产保护理念逐渐从“单一保护管理”向“多元活化利用”转变,尤其在文化产业补链、空间资源配置等方面积极助力城市更新。本文基于浙江多处城市型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实践,聚焦城市更新与遗址公园二者关系问题与对策,探讨以考古前置为基准、遗产保护为内核、公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赋能存量土地,实现遗址公园与城市更新的效益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公园 城市更新 文化赋能 效益统筹
下载PDF
博物馆展览主题、展品、陈列设计的关系探究——以滕州岗上遗址考古展为例
9
作者 孙树林 王传超 +2 位作者 代雪晶 徐文辰 李秀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7期109-114,共6页
博物馆展览主题、展品、陈列设计研究是现代博物馆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一场展览的3个组成部分。基于展览主题的取向,决定着展品的选择。展览必须有展览主题,展品必须围绕展览主题、诠释展览主题、契合展览主题,以便能让观众真正看懂展览主... 博物馆展览主题、展品、陈列设计研究是现代博物馆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一场展览的3个组成部分。基于展览主题的取向,决定着展品的选择。展览必须有展览主题,展品必须围绕展览主题、诠释展览主题、契合展览主题,以便能让观众真正看懂展览主题,有所收益。该文研究博物馆展览的组成部分,以展览为中心,对展览主题、展品、陈列设计进行研究,围绕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分析,并以“文明之光:滕州岗上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为例,选取展览中的精华,进一步探讨它们在展览中的作用,以期为博物馆策展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与博物馆 策展 展览主题 展品 陈列设计 滕州岗上遗址 考古展
下载PDF
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记录的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中轩 朱诚 +2 位作者 张广胜 欧阳杰 王然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5-1159,共15页
用XRF和ICP-AES方法分别测试了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样品的氧化物含量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恢复了遗址地层中夏代文化层、东周文化层和明清文化层记录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夏代文化层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良好,人... 用XRF和ICP-AES方法分别测试了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样品的氧化物含量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恢复了遗址地层中夏代文化层、东周文化层和明清文化层记录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夏代文化层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良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度高,有原始的手工业活动记录。2)东周时期气候开始进入干旱期,干旱程度在上东周文化层中部逐渐加深(LOI=6.98%),到了上东周文化层顶部气候进入暖湿期。该层Cu含量的异常高值(0.31mg/g)和出土的青铜器表明本文化层反映了青铜社会的繁荣期,而P含量的高值(22.73mg/g)和动物骨屑则反映了该期人们驯养、捕猎动物的普遍性。3)明清时期的气候趋于干凉,明代文化层中部有短暂暖湿期,后又进入冷干期。清代文化层中下部有暖湿特征,之后重新进入干冷期。该层Ca(均值101.5mg/g),Mg(均值60.27mg/g),Zn和Pb的高含量表明遗址曾有过制陶(瓷)业的历史。另外,Mg和Ca含量的高值与耕作区、墙壁灰浆、生活垃圾堆积等人类活动相关。Ca和Mg含量在近现代层逐步升高揭示了人类活动逐渐增强的事实。地层的平均粒径自上东周文化层(<142cm)开始出现振荡,暗示汉江洪水和季节性山洪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表明恶劣环境条件虽然促进了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原始生态系统却遭到破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反馈效应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地层 环境考古 地球化学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桂林甑皮岩洞穴的形成、演化及古人类文化遗址堆积浅议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美良 朱晓燕 +2 位作者 覃军干 吴夏 曹建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研究发现甑皮岩(洞穴)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层堆积不仅具有重要的古人类活动-史前文化研究价值,而且具有旅游观赏价值,是重要的史前文化遗产,是揭示和反映中华远古文明的典型代表。据洞穴石笋、钙华测年及年溶蚀率推测,桂林甑皮岩洞穴形... 研究发现甑皮岩(洞穴)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层堆积不仅具有重要的古人类活动-史前文化研究价值,而且具有旅游观赏价值,是重要的史前文化遗产,是揭示和反映中华远古文明的典型代表。据洞穴石笋、钙华测年及年溶蚀率推测,桂林甑皮岩洞穴形成年代大约是在晚更新世时期。而据文化堆积层中的陶片、古动物化石测年、炭灰和孢粉记录表明,文化层从距今12500年左右开始沉积,并于7600年结束,延续时间长达5000年。该遗址在史前考古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和探求桂林历史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甑皮岩洞穴 年代 遗址文化层 桂林
下载PDF
江苏龙虬庄新石器遗址环境考古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诚 赵宁曦 +3 位作者 张强 张芸 张敏 吴建民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6-292,共7页
龙虬庄新石器文化遗址被列为 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根据1 4 C测年、器物排比法断代、孢粉、粒度、氧化物和磁化率等鉴定分析 ,探讨了遗址区古先民生存的环境 .分析表明 ,龙虬庄地区在经历新仙女木寒冷期之后迎来了全新世暖期环... 龙虬庄新石器文化遗址被列为 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根据1 4 C测年、器物排比法断代、孢粉、粒度、氧化物和磁化率等鉴定分析 ,探讨了遗址区古先民生存的环境 .分析表明 ,龙虬庄地区在经历新仙女木寒冷期之后迎来了全新世暖期环境 ,10 0 0 0~ 70 0 0aBP间气候进入适宜期 ,但当时湿润程度尚不及此后 70 0 0~ 6 0 0 0aBP间的新石器时期 ,当时冬春季节应当有较大的风沙沉积 .6 30 0aBP前后的气温可能更高一些 ,只是在 550 0aBP前后区内气候和环境才逐渐转为干凉 .此项研究表明晚北方期 (82 0 0± 12 6 )aBP ,当南京江北地区处于湿热气候并经历洪水沉积环境时 ,纬度偏北约 54km的龙虬庄地区亦已具备人类生存的适宜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龙虬庄 新石器遗址 环境考古 古环境
下载PDF
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4600~4000aB·P.)遗址出土木材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4
13
作者 靳桂云 于海广 +3 位作者 栾丰实 王春燕 A.P.Underhill 腰希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1-579,共9页
通过分析考古遗址中出土木材样品的树种,能够获得龙山文化前时期区域气候与植被环境的信息。文章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的部分木材样品进行树种鉴定。分析与研究的结果表明:龙山文化前期,两城镇聚落... 通过分析考古遗址中出土木材样品的树种,能够获得龙山文化前时期区域气候与植被环境的信息。文章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的部分木材样品进行树种鉴定。分析与研究的结果表明:龙山文化前期,两城镇聚落周围生长着麻栎、辽东桤木、杜梨和刚竹等树种,反映了比现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状况,龙山文化的繁荣发展,可能与这种适宜的气候环境有关。研究结果还标志着,在我国东部地区,利用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木材等植物遗存,研究全新世时期高分辨率的气候演化过程及其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具有广泛的学术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两城镇 龙山文化遗址 木材样品 植被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仰韶文化人类遗骸古DNA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赖旭龙 杨淑娟 +6 位作者 唐先华 施苏华 李润权 杨洪 高强 李涛 盛桂莲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近 2 0年来 ,古DNA研究技术和方法已迅猛发展 .目前从古人类残骸中获取DNA序列 ,进而讨论人类的演化、亲缘关系和迁移成为分子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研究对采自陕西临潼仰韶文化 6 0 0 0多年前的姜寨遗址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层中的古... 近 2 0年来 ,古DNA研究技术和方法已迅猛发展 .目前从古人类残骸中获取DNA序列 ,进而讨论人类的演化、亲缘关系和迁移成为分子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研究对采自陕西临潼仰韶文化 6 0 0 0多年前的姜寨遗址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层中的古人类残骸进行古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获得了 16 9bp的线粒体高变控制区Ⅰ的古DNA片段 ,与现代西安人同源性序列有 2个位点的突变 .另外 ,通过在不同实验室进行重复性实验和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详细地论证了所获得的DNA序列的可靠性 .在所研究的 6个姜寨遗址样品中有 3个样品获得古DNA序列 ,古DNA的提取成功率为 5 0 % ,高于一般的古DNA研究材料的提取率 ,说明姜寨遗址的人类残骸是研究古DNA的理想材料 ,为今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姜寨遗址及其他同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的古人类墓葬及中国古人类分子演化关系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仰韶文化 姜寨遗址 古DNA 可靠性分析 人类遗骸
下载PDF
初论古文化类型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以西拉沐沦河流域和汶泗流域为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崔之久 杨晓燕 夏正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441,共8页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 ,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 ;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 ,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 ,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 ;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 ,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 ,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 ,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 ,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 ,考古文化在时空上 ,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 ,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 ,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 ,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拉沐沦河流域 汶泗流域 遗址堆积形态 自然环境背景 文化传承方式 区域分异
下载PDF
山西翼城考古发掘现场遗址表面腐蚀真菌的群落组成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武发思 苏伯民 +4 位作者 贺东鹏 陈港泉 于宗仁 张文元 汪万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83,共7页
考古发掘现场腐蚀微生物的鉴定与防治一直是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国内外对于文物出土现场微生物腐蚀信息和资料获取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为例,探讨了考古发掘现场遗址表面腐... 考古发掘现场腐蚀微生物的鉴定与防治一直是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国内外对于文物出土现场微生物腐蚀信息和资料获取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为例,探讨了考古发掘现场遗址表面腐蚀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与可能的防治对策;通过现场直接镜检结合后期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确定造成大河口西周墓地土遗址大量污染真菌的群落组成。研究发现,造成山西大河口墓地出土现场腐蚀的优势真菌类群主要隶属于假散囊菌属(Pseudeurot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它们分别占据了整个出土现场腐蚀真菌克隆文库中的23%、21%、和18%。竖直墓道发掘坑道内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较低的空气交换速率是造成发掘现场微生物大面积污染的主要环境因子。该研究为快速获取出土文物腐蚀微生物的群落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后期腐蚀微生物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现场 真菌类群 检测技术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养殖密度、水层和养殖地点对马氏珠母贝选育群体生长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何毛贤 张红玉 袁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1,共4页
用通过壳高定向选择培育的第三代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的养殖密度、养殖水层和地点对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试验范围内养殖密度对体重增长有显著影响(p<0.05),高密度组(200只/笼)的生长... 用通过壳高定向选择培育的第三代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的养殖密度、养殖水层和地点对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试验范围内养殖密度对体重增长有显著影响(p<0.05),高密度组(200只/笼)的生长较低密度组慢,密度与水层对生长无明显的交互作用。水层对生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存活率的影响明显,2m水深的存活率较高,且水层与养殖密度间有交互作用。不同地点的贝的生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将为珍珠贝优良品种(系)养殖技术的优化和品种推广体系的建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密度 养殖水位 养殖海区 生长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下载PDF
成都平原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诚 徐佳佳 +5 位作者 黄明 杨占风 张娜 江章华 白铁勇 陆福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201,共21页
2014年5月,对四川成都郫县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做了调查,该遗址经度为103°55′39″E,纬度为30°53′37.1″N,遗址海拔为黄海高程499.758 m,遗址的2014CPMT1-T2探方中有古代生长在地下的树根1处、冲刷带来的独木舟1处、古树干9... 2014年5月,对四川成都郫县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做了调查,该遗址经度为103°55′39″E,纬度为30°53′37.1″N,遗址海拔为黄海高程499.758 m,遗址的2014CPMT1-T2探方中有古代生长在地下的树根1处、冲刷带来的独木舟1处、古树干9处。经光学方法鉴定,其中的古树根和古树木主要是秋枫树(Bischafia javanica)。这些木质沉积物平面倾向大都沿NW-NE-SW平面沉积,反映出这些沉积物被水流冲来的方向主要是郫县西北都江堰地区。测得T1-T2探方树干2、3、5和木椽9这4个AMS 14 C年代数据年龄为(2420±70)~(2566±78)a BP,由于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太守李冰于公元前256年率众修建,从马街遗址T1-T2探方出土的古洪水木质沉积物年代分析看,其应是公元前405年-公元前551年都江堰工程尚未开始前的周代(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256年)由古岷江洪水从北向南冲刷到此沉积所致。整个剖面锆石形态鉴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不同,其形态组成有所差异,尤其在约2.6~2.4 ka BP时段的锆石微形态组合中,浑圆柱状比例较大,而四方双锥所占比例略小,表明这段时期可能经历了洪水事件,其大量浑圆状锆石是经过长距离搬运到此的沉积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马街遗址 古洪水事件 考古遗存 宝墩文化
下载PDF
文化遗址的三维真实感建模与虚拟展示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军 耿国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86-290,共5页
以唐小雁塔遗址的数字化展示为应用背景,针对文化遗址的真实感建模和三维虚拟展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场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遗址数字化方案,设计一种基于激光同步扫描图像、采用局部纹理映射的遗址三维真实感建模方法,利用GIS和虚拟... 以唐小雁塔遗址的数字化展示为应用背景,针对文化遗址的真实感建模和三维虚拟展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场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遗址数字化方案,设计一种基于激光同步扫描图像、采用局部纹理映射的遗址三维真实感建模方法,利用GIS和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一个文化遗址三维虚拟展示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证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文化遗址的三维虚拟展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址 三维测量 三维真实感建模 虚拟展示
下载PDF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文化断层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芸 朱诚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56,共14页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的地理位置、14C测年数据及考古学文化年代、地面高程、文化层的连续性、文化层的埋深和厚度、文化断层的埋深和厚度等统计数据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到历史时期考古遗址沉积地层中有5期文化断层:(1...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的地理位置、14C测年数据及考古学文化年代、地面高程、文化层的连续性、文化层的埋深和厚度、文化断层的埋深和厚度等统计数据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到历史时期考古遗址沉积地层中有5期文化断层:(1)城背溪文化末期到大溪文化初期(7200 ̄6000aBP);(2)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三期(5800 ̄5500aBP);(3)夏代(4000 ̄3500aBP);(4)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2500 ̄2200aBP);(5)宋代以来(960A.D.以来)。探讨文化断层与灾变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三峡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环境演变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考古遗址 文化断层 灾变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