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风电空心锥形基础水平循环承载特性研究
1
作者 梁昊 吴宇旗 李大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6-314,共9页
通过开展砂土中等幅值和变幅值循环加载模型试验,针对空心锥形基础累积位移、转角和水平刚度进行研究。等幅值加载过程中,空心锥形基础沿加载方向减速移动,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基础尺寸和荷载幅值对累积水平位移和转角影响显著,当荷载幅值... 通过开展砂土中等幅值和变幅值循环加载模型试验,针对空心锥形基础累积位移、转角和水平刚度进行研究。等幅值加载过程中,空心锥形基础沿加载方向减速移动,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基础尺寸和荷载幅值对累积水平位移和转角影响显著,当荷载幅值δ_(b)为0.2和0.5时,位移量和倾角随底板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当δ_(b)为0.8时,位移量和倾角随底板直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δ_(b)为0.2、0.5和0.8时,水平刚度随底板直径的增大分别降低39%、59.7%、43.9%。变幅值加载过程中,空心锥形基础在幅值逐级增加时沿加载方向加速移动,水平刚度随基础底板直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幅值逐级递减时沿加载方向减速移动,水平刚度随基础底板直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位移量和倾角在幅值逐级递增时最大,逐级递减次之,等幅值加载最小。通过对无量纲化累积转角拟合,提出等幅值累积转角计算公式,经验证,计算公式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风电场 基础 循环荷载 等幅值循环 变幅值循环 累积位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自优化动态神经网络的“阶跃型”滑坡变形预测
2
作者 徐志华 杨旭 +3 位作者 孙钱程 何钰铭 张国栋 叶义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2,共9页
传统累计变形预测方法在曲线结构分解和表征模型选择上具有多样性,由此引起了工作量大、预测精度低以及预测方法适用对象较局限等问题,为此考虑降雨量、库水位、库水位变化对滑坡累计变形的影响,基于非线性自回归模型建立了多变量自优... 传统累计变形预测方法在曲线结构分解和表征模型选择上具有多样性,由此引起了工作量大、预测精度低以及预测方法适用对象较局限等问题,为此考虑降雨量、库水位、库水位变化对滑坡累计变形的影响,基于非线性自回归模型建立了多变量自优化动态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在三峡库区典型的“阶跃型”滑坡——白家包滑坡累计位移预测中。通过对滑坡变形累计曲线时间序列的分析,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全曲线模型进行求解,形成了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参数和结构进行优化训练,并将适应度函数均方误差作为预测模型误差偏离标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优化动态神经网络对滑坡多个测点的累计位移拟合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1%左右,预测过程减少了主观因素引起的误差,考虑了滑坡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可为“阶跃型”滑坡累计位移的实时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计位移预测 “阶跃型”滑坡 多因素影响 多变量自优化 动态神经网络
下载PDF
Predicting lateral displacement caused by seismic liquefaction and performing parametric sensitivity analysis:Considering cumulative absolute velocity and fine content 被引量:1
3
作者 Nima PIRHADI Xiaowei TANG +2 位作者 Qing YANG Afshin ASADI Hazem Samih MOHAMED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506-519,共14页
Lateral displacement due to liquefaction(D_(H))is the most destructive effect of earthquakes in saturated loose or semi-loose sandy soil.Among all earthquake parameters,the standardized cumulative absolute velocity(CA... Lateral displacement due to liquefaction(D_(H))is the most destructive effect of earthquakes in saturated loose or semi-loose sandy soil.Among all earthquake parameters,the standardized cumulative absolute velocity(CAV_(5))exhibits the largest correlation with increasing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liquefaction.Furthermore,the complex effect of fine content(FC)at different values has been studied and demonstrated.Nevertheless,these two contexts have not been entered into empirical and semi-empirical models to predict D_(H)This study bridges this gap by adding CAV_(5)to the data set and developing tw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models.The first model is based on the entire range of the parameters,whereas the second model is based on the samples with FC values that are less than the 28%critical value.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higher accuracy of the second model that is developed even with less data.Additionally,according to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geotechnical and earthquake parameters,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via 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using the second developed ANN model that exhibited higher accuracy.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he uncertainties of earthquake parameters on predicting D_(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al spreading displacement cumulative absolute velocity fine conten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sensitivity analysis Monte Carlo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Instability Analysis of Strike-Slip Fault Based on Cusp Catastrophe Model
4
作者 Zaitie Chen WeiWang Dayang Li 《Structural Durability & Health Monitoring》 EI 2018年第1期19-33,共15页
The distribution of many active faults in western China is an important reasonfor the frequent earthquak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manymajor projects have been built there and the existence ... The distribution of many active faults in western China is an important reasonfor the frequent earthquak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manymajor projects have been built there and the existence of active faults is bound to have aninfluence on the safety of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fault slip instability for evaluating the geological stability ofthe region and for the site selection of major projects. In this paper, cusp catastrophetheory is used to establish a cusp catastrophe model with general softened form ofstrike-slip faults on the basis of strike-slip faults. In this model, the influence of thesoftening property of fault zone on fault instability is considered. Based on this model,the conditions of slip instability of strike-slip faults are derived and further the half-slipdistance, far-field displacement and energy release equation of sliding-slip fault arereveal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system stiffness ratio and the softening property of thefault zone on the half-wave displacement, the far-field displacement and the energyrelease are shown. Which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activefault-induced earthquake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p catastrophe model strike-slip fault semi-dislocation far field displacement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Cyclic Shear Behavior of Steel-Clay Interface Under Constant Normal Load
5
作者 YU Shi-wen WANG Jie +1 位作者 LIU Jun-wei WANG Te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519-524,共6页
The degradation of the shear stress between pile-clay interface caused by undrained cyclic jacking affects the jacking force.A series of large displacement monotonic shear,cyclic shear and post-cyclic monotonic steel ... The degradation of the shear stress between pile-clay interface caused by undrained cyclic jacking affects the jacking force.A series of large displacement monotonic shear,cyclic shear and post-cyclic monotonic steel plate-clay interface shear te sts were performed under the constant normal load(CNL)condition to inve stigate the effects of normal stre ss,cyclic amplitude,and number of cycles on a steel plate-clay interface using the GDS multi-function interface shear tester.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n monotonic shear tests,change of shear stress took place in the specimen,the shear stress rapidly reached the peak value at shear displacement of 1 mm,and then abruptly decreased to the residual value.In cyclic shear te sts,accumulated displacement was a better parameter to describe the soil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and the degradation degree of shear stress became greater with the increasing of normal stress and accumulated displacement.Shear stress in post-cyclic monotonic shear tests did not generate a peak value an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monotonic shear tests under the same normal stress.The soil was completely disturbed and reached the residual strength when the cumulative displacement approached 6 m.An empirical equation to evaluate shear stress degradation mechanism was formulated and the procedure of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wa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shear steel-clay interface constant normal load cumulative displacement residual strength
下载PDF
基于Newmark方法的四川芦山6.1级地震公路滑坡快速评估
6
作者 李环宇 陈涛 +5 位作者 杨福平 陈奇 徐晓桐 张明 戴陈兵 周怀斌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2期16-21,共6页
2022年6月1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6.1级地震发生后,基于地震震级与历次地震中震区交通状况综合考虑,对震区公路滑坡风险等级开展快速评估工作,使用Newmark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内岩土体永久累积位移并划定地震滑坡风险等级。结果显示,在芦... 2022年6月1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6.1级地震发生后,基于地震震级与历次地震中震区交通状况综合考虑,对震区公路滑坡风险等级开展快速评估工作,使用Newmark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内岩土体永久累积位移并划定地震滑坡风险等级。结果显示,在芦山6.1级地震的影响下,研究区内滑坡风险等级由震中区域向四周逐渐降低,与地震动强度的衰减具有相似的规律;区内北西侧的滑坡风险等级要明显高于南东侧,该分布规律与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相吻合;依据划定的危险性等级,在研究区圈定7个公路滑坡高风险区域,收集到的实际7处受灾路段有6处落在公路滑坡高风险区内。验证表明,基于Newmark模型与路网数据划定的公路滑坡高风险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该地震公路滑坡快速评估方法可以为灾后应急救援力量部署及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 6.1级地震 Newmark模型 永久累积位移 公路滑坡
下载PDF
超厚道床稳定性及结构强化措施
7
作者 李毅 徐旸 +2 位作者 韩宏洋 郄录朝 余文颖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30,共6页
采用增加道床厚度的方式维持线路的平顺性会导致道床厚度突破设计标准,边坡侵入限界,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离散单元法,采用多面体单元模拟真实道砟颗粒外形,通过建立不同厚度的道床离散元模型,对超厚道床的稳定性与结构强化... 采用增加道床厚度的方式维持线路的平顺性会导致道床厚度突破设计标准,边坡侵入限界,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离散单元法,采用多面体单元模拟真实道砟颗粒外形,通过建立不同厚度的道床离散元模型,对超厚道床的稳定性与结构强化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度增加会加剧道床的累积变形,180 cm超厚道床轨枕沉降为35 cm普通道床的4.7倍;道砟颗粒呈现出向边坡流动的趋势,颗粒位移及接触力均随着道床变厚而增加;道床厚度从35 cm增至180 cm,边坡颗粒的最大位移与平均接触力分别扩大了2.7、5.7倍;两侧边坡的扩大使得道床超出建筑限界,可设置挡砟墙增强道床的稳定性;对于180 cm超厚道床,两侧设置挡砟墙后边坡宽度降低了84.1%;设置挡砟墙可增强道床的横向阻力,对降低道床累积变形作用显著,轨枕沉降最高降低了82.5%,颗粒最大位移降低了59.6%,道床横向阻力最高提升了25.7%,道床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厚道床 稳定性 数值模拟 有砟轨道 结构强化 道床累积变形 颗粒位移 接触力
下载PDF
喀斯特地貌区建筑固废填方市政广场变形监测
8
作者 贺美潮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5期74-77,共4页
为应对建筑固废污染及天然砂石等建筑材料短缺和建筑全过程能耗量滞后绿色建筑方针,同时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城市填方广场建设工程可消耗大量建筑固废助力双碳目标。基于此,实施了以山区城市填方市政广场为背景及载体进行建筑固废资源化再... 为应对建筑固废污染及天然砂石等建筑材料短缺和建筑全过程能耗量滞后绿色建筑方针,同时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城市填方广场建设工程可消耗大量建筑固废助力双碳目标。基于此,实施了以山区城市填方市政广场为背景及载体进行建筑固废资源化再开发利用再建设。鉴于主要以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建筑固废覆填混合料特性为表现的新复杂环境工况,重点对建筑固废覆填挖填方广场地表沉降,变形滑坡及支挡结构进行了变形自动监测和结果分析,得出的一系列结论和经验可为将来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区 建筑固废 填方广场 变形监测 累计位移
下载PDF
预应力连续梁桥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监测控制
9
作者 刘正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3年第6期85-89,共5页
基于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郑州至濮阳段工程中的濮阳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配制了5种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研究了单掺和复掺粉煤灰与矿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合比... 基于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郑州至濮阳段工程中的濮阳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配制了5种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研究了单掺和复掺粉煤灰与矿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合比,并建立了反映施工荷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复掺15%粉煤灰与15%矿粉的混凝土各项性能相对最好;模拟预测和实际监测的竖向累计位移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说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精度较高,可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线膨胀系数 收缩率 竖向累计位移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WA联合ELM与OS-ELM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骅锦 许强 +1 位作者 何雨森 魏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1-731,共11页
滑坡累积位移监测曲线往往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增长特性,对此建立了不少相关的预测模型,而以往的预测模型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基于小波函数(Wavelet Analysis,WA),ELM与OS-ELM,提出一种名为WA联合ELM、OS-ELM的预测方法。首先,该方法基... 滑坡累积位移监测曲线往往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增长特性,对此建立了不少相关的预测模型,而以往的预测模型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基于小波函数(Wavelet Analysis,WA),ELM与OS-ELM,提出一种名为WA联合ELM、OS-ELM的预测方法。首先,该方法基于小波函数,将滑坡累积位移分解成受内部地质条件影响的趋势项和受外部影响因子影响的周期项;然后,基于ELM与OS-ELM分别对趋势项和周期项进行预测;最后将趋势项和周期项的预测值叠加得到累积位移的预测值。结果表明,小波函数得到的趋势项展现出良好的趋势性,而周期项也展现出良好的周期性;以Sigmoid方程为核函数,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33的ELM模型能准确高效对趋势项进行预测,而以RBF方程为核函数,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00的OS-ELM模型能准确高效对周期项进行预测;累积位移预测数据的RMSE分别为0.1423和0.1315,预测结果相对较好,能够在滑坡位移预测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累积位移 非线性特性 位移预测 小波函数 ELM OS-ELM
下载PDF
聚合物驱驱替特征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志军 宋考平 +2 位作者 闫亚茹 邓庆军 康少冬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在描述水驱特征曲线的基础上 ,推导出聚合物驱条件下驱替特征曲线的理论表达式 ,并应用大庆萨中油田聚合物工业化应用区块的实际资料 ,在不同坐标系下 ,研究了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液量、累积产水量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聚合物驱替特征曲... 在描述水驱特征曲线的基础上 ,推导出聚合物驱条件下驱替特征曲线的理论表达式 ,并应用大庆萨中油田聚合物工业化应用区块的实际资料 ,在不同坐标系下 ,研究了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液量、累积产水量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聚合物驱替特征曲线的特点 .结果表明 ,在聚驱阶段稳定后 ,累积产油量与累积产水量的关系和累积产油量与累积产液量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呈线性关系 ;累积注入量与累积产油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曲线可为 3段 ,明显表示出聚合物驱油的 3个过程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采 聚合物驱替特征曲线 累积产油量 累积产水量 累积注入量 模型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带最大累积走滑位移量——900km?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李海兵 许志琴 +2 位作者 杨经绥 戚学祥 P.Tapponnier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88-1298,共11页
通过变形构造几何学、岩石学和区域构造对比研究,认为阿尔金断裂西北侧的阿尔金山北缘、南缘近EW走向的蓝片岩-榴辉岩高压变质带、榴辉岩超高压变质带分别与阿尔金断裂东南侧的北祁连山、柴北缘NW—SE/NWW—SEE走向的蓝片岩-榴辉岩高压... 通过变形构造几何学、岩石学和区域构造对比研究,认为阿尔金断裂西北侧的阿尔金山北缘、南缘近EW走向的蓝片岩-榴辉岩高压变质带、榴辉岩超高压变质带分别与阿尔金断裂东南侧的北祁连山、柴北缘NW—SE/NWW—SEE走向的蓝片岩-榴辉岩高压变质带、榴辉岩超高压变质带相对应,并且,高压变质带与超高压变质带的宽度和走向在断裂两侧存在较大的变化。这种在断裂带中宽度变窄、角度趋于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的变化是韧性或韧脆性走滑过程中产生的拖曳构造。因此,阿尔金断裂带走滑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韧性变形,它的最大累积走滑位移量应由韧性和脆性走滑位移量组成,至少大于500km,小于1000km。另外,拖曳构造的几何特征,以及西昆仑库地北蛇绿岩、阿尔金南缘蛇绿岩和柴北缘蛇绿岩在年龄、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均具有相似之处,暗示在早古生代时期西昆仑和阿尔金南缘、柴北缘很可能处于相同的构造背景之中,后被阿尔金断裂所切割。因此,综合得出了阿尔金断裂带最大累积左旋走滑位移量为900~10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拖曳构造 累积走滑位移量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滑坡变形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婷婷 晏鄂川 +1 位作者 胡显明 范彬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5,共5页
滑坡位移监测资料是我们认识滑坡的基本信息之一,但并非任何的滑坡监测资料都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滑坡的变形特征,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三峡库区某滑坡的位移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将滑坡监测点作为变量,找出了能够反映监测资料原始数据的3个... 滑坡位移监测资料是我们认识滑坡的基本信息之一,但并非任何的滑坡监测资料都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滑坡的变形特征,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三峡库区某滑坡的位移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将滑坡监测点作为变量,找出了能够反映监测资料原始数据的3个公共因子,并求得了各公共因子的载荷矩阵。此外,根据因子载荷的分布及其监测点变量反映的信息确定了各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得知库水是影响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降雨次之,监测点所在微地貌形态对变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由因子载荷求出了库水因子作用下的位移量,并通过滑坡主剖面上中前部监测点的累积位移变化趋势,对该滑坡在库水作用下的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库水 降雨 累积位移 变形分析
下载PDF
基于超载法的拱坝坝肩地震动力稳定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海艳 张建海 +3 位作者 刘喜康 王震洲 赵文光 王仁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8-1126,共9页
拱坝坝肩地震动力稳定性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一大热点,然而对坝肩动力稳定性的评判方法和标准的研究还不成熟。为完善坝肩动力稳定分析方法,将有限元法与刚体极限平衡法的优势相结合,提出了地震动力超载方法以及极限累积位移评判标准。首... 拱坝坝肩地震动力稳定性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一大热点,然而对坝肩动力稳定性的评判方法和标准的研究还不成熟。为完善坝肩动力稳定分析方法,将有限元法与刚体极限平衡法的优势相结合,提出了地震动力超载方法以及极限累积位移评判标准。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开展实时动力分析,对坝肩可能的滑移块体采用多重网格应力插值求任意时刻的阻滑力和下滑力,确定其主滑方向,而后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每个滑块的动安全系数;同时,对瞬时动安全系数小于1.0的时段,进行加速度积分,求出滑块累积失稳位移。结合滑块尺寸及滑动面强度参数提出极限累积位移计算公式作为失稳判据,通过比较累积位移与极限累积位移判定滑块的稳定性。基于以上思路开发了一套坝肩动力稳定分析系统SAFEDAM。以沙牌拱坝经受反映5.12地震的人工波为例,开展了沙牌拱坝坝肩动力超载稳定分析,验证了极限累积位移判据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沙牌左岸坝肩超载稳定安全倍数K_(p_0)=3.2,右岸坝肩超载稳定安全倍数K_(p_0)=4.2。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坝肩动力稳定性使用较为方便可靠,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为坝肩动力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肩稳定性 地震 动力超载分析 安全系数 极限累积位移
下载PDF
车辆激励下中央扣对悬索桥梁端位移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连华 孙璋鸿 +2 位作者 崔剑锋 黄国平 胡思聪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4,共7页
为研究中央扣对悬索桥梁端位移的影响,以洞庭湖二桥为工程背景,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效应,建立相应的全桥空间有限元动力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考虑多种行车工况,研究了中央扣对该桥动力特性及在车辆激励下对梁端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 为研究中央扣对悬索桥梁端位移的影响,以洞庭湖二桥为工程背景,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效应,建立相应的全桥空间有限元动力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考虑多种行车工况,研究了中央扣对该桥动力特性及在车辆激励下对梁端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扣能显著提高悬索桥的整体纵向刚度,改变悬索桥的纵飘模态特性.在车辆激励下,设置中央扣明显减小了加劲梁的纵向振幅,提高了加劲梁的振动频率,导致梁端累加位移值增大.双向行驶的车辆越多,增设中央扣后梁端位移峰值减小得越明显.不同类型的中央扣造成悬索桥对应的共振车速和主梁的动力响应各不相同.行车工况下,不同类型中央扣对梁端位移的控制效果各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中央扣 动力特性 纵向位移 累加位移
下载PDF
基于破坏准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倒塌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元 刘伯权 +1 位作者 邢国华 吴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51-60,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倒塌性能,全面总结了各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抗震结构破坏准则在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破坏准则的钢筋混凝土框... 为了进一步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倒塌性能,全面总结了各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抗震结构破坏准则在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破坏准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研究存在的问题,建议应在构件破坏准则的基础上确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倒塌准则和损伤评估指标。研究成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地震倒塌的定量设计及计算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破坏准则 位移延性 倒塌 累积损伤识别
下载PDF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层序地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曹颖辉 王贵文 朱筱敏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年第4期286-288,共3页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应用地层倾角资料识别层序界面的方法:倾角矢量图法、累积倾角交汇图法和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在塔里木盆地TC1井使用这3种方法后的结果表明:用倾角矢量图法识别不整合面具有方便直观的优点,但其适用范围...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应用地层倾角资料识别层序界面的方法:倾角矢量图法、累积倾角交汇图法和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在塔里木盆地TC1井使用这3种方法后的结果表明:用倾角矢量图法识别不整合面具有方便直观的优点,但其适用范围有局限性(不明显的不整合面不易识别);累积倾角交汇图法可以提高对倾角细微变化的分辨率,但在取样深度不均匀时容易产生假象;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弥补了累积倾角交汇图法的缺陷,但其适用条件仅限于倾角较小的情况.3种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倾角 测井资料 层序地层 应用 倾角矢 倾角矢量 累积倾角 累积水平位移 层序界面
下载PDF
温度作用下考虑残余变形累积效应的曲线梁爬移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杰 冯冠杰 +1 位作者 林丽娟 陈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124-129,共6页
为了明确曲线梁爬移的力学机理,进一步确定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的爬移,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曲线梁的实体模型,采用稳态热分析确定各节点的温度即温度场,在此基础上采用一次荷载代替长期反复荷载、主梁横桥向位移代替爬移变形的方法... 为了明确曲线梁爬移的力学机理,进一步确定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的爬移,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曲线梁的实体模型,采用稳态热分析确定各节点的温度即温度场,在此基础上采用一次荷载代替长期反复荷载、主梁横桥向位移代替爬移变形的方法分析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爬移;然后为了进一步说明曲线梁桥的爬移机理,并探讨摩阻力使橡胶支座产生残余变形进而使曲线梁出现横向爬移的过程,利用Combine39单元模拟桥梁爬移时支座变形的累计效应,近似分析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爬移的力学机理。研究表明:温度效应是曲线梁爬移的重要外部荷载原因,灰尘和垃圾堵塞支座空隙、支座材料老化和支座摩阻力是引起曲线梁桥爬移的主要内在因素,通过Combine39单元模拟橡胶支座的摩阻力-残余变形可以近似分析曲线梁爬移的变形累积过程,该方法能定量解释曲线梁桥横向爬移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梁 爬移 残余变形 累积效应
下载PDF
考虑砂土密实度影响的单桩竖向循环加载模型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勋 黄茂松 刘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14-1920,共7页
采用自主设计的长期循环加载装置,进行了不同密实度砂土中单桩竖向循环加载模型试验,考虑砂土密实度的影响,建立了循环累积位移预测模型,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回归分析表明,第1次循环累积位移与循环荷载比呈指数函数模型... 采用自主设计的长期循环加载装置,进行了不同密实度砂土中单桩竖向循环加载模型试验,考虑砂土密实度的影响,建立了循环累积位移预测模型,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回归分析表明,第1次循环累积位移与循环荷载比呈指数函数模型变化,模型参数与砂土密实度有关。在一定循环累积位移速率范围内,桩顶循环累积位移与循环次数幂函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但循环累积位移速率受砂土密实度的影响,因此,应对桩顶循环累积位移的发展规律进行分区,以考虑砂土密实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竖向循环加载 循环累积位移 模型试验 砂土密实度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方法研究--以大渡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永双 刘筱怡 姚鑫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5-555,共11页
近年来,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区古滑坡复活呈现活跃趋势,并造成重大灾害损失,因此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成为地质灾害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以大渡河流域为例,在古滑坡发育特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nSAR技术的古滑坡复活... 近年来,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区古滑坡复活呈现活跃趋势,并造成重大灾害损失,因此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成为地质灾害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以大渡河流域为例,在古滑坡发育特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nSAR技术的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的一般步骤:①分析古滑坡及周边主要SAR数据源及其适宜性,制定最优InSAR监测方案;②通过InSAR综合观测,获得高质量的长时间序列变形,筛选显著变形部位(特征点);③根据特征点的时序变形曲线,进行古滑坡复活的演化阶段判别和稳定性预测。基于斋藤原理,提出了古滑坡复活的三段式演化过程;结合PS-InSAR监测的累积位移-时间曲线,提出了将弹性变形与匀速变形之间的拐点作为古滑坡复活的起点标志,把匀速变形向加速变形转变的拐点作为复活失稳的标志,为高山峡谷区隐蔽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复活 PS-InSAR技术 累积位移-时间曲线 早期识别 大渡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