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并分析成蚊不同监测频率及监测周期的准确度,进而确定最优化的监测方案,本文以2013年224天24小时CO2法连续性监测作为“标准数据”,以系统抽样方式从中获取不同“监测频率组合”并计算误差率(ERs),同时比较不同“监测周期...为验证并分析成蚊不同监测频率及监测周期的准确度,进而确定最优化的监测方案,本文以2013年224天24小时CO2法连续性监测作为“标准数据”,以系统抽样方式从中获取不同“监测频率组合”并计算误差率(ERs),同时比较不同“监测周期组合”计算成蚊种群密度及构成的误差率(ERs),以误差率≤20.0%为评价标准,确定更加经济有效的监测方案。分析显示,月监测频率增加至3次/月时,成蚊消长误差率降至19.90%(≤20.0%);2次/月时,淡色库蚊与白纹伊蚊构成比平均误差率分别降至7.01%与18.10%(≤20.0%),因此最优的月监测频率为3次/月,同样方法,较优的旬监测频率可确定为2次/旬。监测周期方面, II (16:30-20:00)+III (20:00-次日8:00)时段监测周期与24 h监测周期比较,成蚊整体密度未见显著差异(92.97 vs 82.98只/天, Z=-1.480, P=0.139),白纹伊蚊种群尽管差异显著,但可通过拟合进行校正,因此II+III时段(16:30-次日8:00)可作为较优的CO2法成蚊监测周期。展开更多
文摘为验证并分析成蚊不同监测频率及监测周期的准确度,进而确定最优化的监测方案,本文以2013年224天24小时CO2法连续性监测作为“标准数据”,以系统抽样方式从中获取不同“监测频率组合”并计算误差率(ERs),同时比较不同“监测周期组合”计算成蚊种群密度及构成的误差率(ERs),以误差率≤20.0%为评价标准,确定更加经济有效的监测方案。分析显示,月监测频率增加至3次/月时,成蚊消长误差率降至19.90%(≤20.0%);2次/月时,淡色库蚊与白纹伊蚊构成比平均误差率分别降至7.01%与18.10%(≤20.0%),因此最优的月监测频率为3次/月,同样方法,较优的旬监测频率可确定为2次/旬。监测周期方面, II (16:30-20:00)+III (20:00-次日8:00)时段监测周期与24 h监测周期比较,成蚊整体密度未见显著差异(92.97 vs 82.98只/天, Z=-1.480, P=0.139),白纹伊蚊种群尽管差异显著,但可通过拟合进行校正,因此II+III时段(16:30-次日8:00)可作为较优的CO2法成蚊监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