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tudy of Anti-tumor Activity of Trichosanthin by Cyclic Voltammogram
1
作者 Gang XU Cheng Cai AN +3 位作者 Jun FENG Yun Xiang CI Jin Hua TIAN Zhang Liang CHENI( National Laboratory of Protein Engineering and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7期597-600,共4页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richosanthin (TCS) has been frequently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 In our experiments,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detect the effects of TCS on human leukemia cells U937. 50 mu g/...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richosanthin (TCS) has been frequently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 In our experiments,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detect the effects of TCS on human leukemia cells U937. 50 mu g/ml TCS treatment for 40 hours can cause irreversibl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viability of U937 cells. This effect largely depends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CS and the time period of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chosanthin (TCS) U937 cells cyclic voltammogram 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s (RIPs)
下载PDF
Pt和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上正丙醇氧化的CV和EQCM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国良 林珩 +2 位作者 郑杏红 陈声培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正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角度指出正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正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角度指出正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正丙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在Pt电极上相比较,正丙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29V,峰电流增加了近2倍.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饱和吸附S原子的Pt电极上正丙醇的电氧化受到抑制.本文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 PT电极 修饰电极 正丙醇 循环伏安 cv 氧化 电催化反应机理 吸附原子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3
作者 薛万清 董雁 +1 位作者 张夏红 赵萍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8-1465,共8页
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石墨烯,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印迹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通过电聚合,构建对羟基苯甲酸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法研究其性能,优化了聚合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洗脱液种类、富集时间... 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石墨烯,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印迹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通过电聚合,构建对羟基苯甲酸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法研究其性能,优化了聚合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洗脱液种类、富集时间及洗脱时间。结果表明,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峰电流与对羟基苯甲酸溶液浓度在1.00×10^(-9)~1.00×10^(-2)mol·L^(-1)范围的内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6,检出限为2.013×10^(-10)mol·L^(-1)(S/N=3),回收率在98.7%~106%,相对标准偏差在2.5%~3.5%之间。制备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作复杂样品的检测,能满足快速现场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循环伏安法(cv)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of Zirconiumin Aqueous and Organic Media
4
作者 Paul Mendy Démo Koita +2 位作者 Theodore Tzedakis Cheikhou Kane Codou Guèye Mar-Diop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AS 2024年第2期99-118,共20页
For the challenging nature of the zirconium environment analysis, this study consists to analyze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Zirconium in both aqueous and organic media. To that end first the electrolytic media wa... For the challenging nature of the zirconium environment analysis, this study consists to analyze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Zirconium in both aqueous and organic media. To that end first the electrolytic media was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ourbaix potential-pH diagram, which provides informations on the predominance of Zr<sup>(IV) </sup> ion and Zr in aqueous media. In aqueous media, analyzes were first carried out in acidic media then in basic media. Studies have thus revealed that the acidic environment is not favourable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of zirconium. Voltammograms obtained in an acidic environment show no zirconium detection signal;this is due to the strong presence of H<sup>+</sup> ions in the solution. We have also observed in acidic media the phenomenon of passivation of the electrode surface. In aqueous alkaline media (pH = 13), we have drawn in reduction several Intensity-Potential curves by fixingsome technical parameterslike scanning speed, rotation speed of the electrode. The obtained voltammograms show cathodic waves, starting from -1.5 V/DHW and at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 of Zr<sup> (IV) </sup> to Zr (0). The last phase of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of zirconium in an organic media. In this media, several intensity-potential curves were plotted in reduction and in cyclic voltammetry with various parameters. Through several reduction analysis, the Zr<sup> (IV) </sup> was reduced to Zr (0) to the potential of -1.5 V/DHW. The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of zirconium in organic media seems globally easier to achieve thanks to its large solvent window (i.e. dimethylformamide (DMF) solvent window > 6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RCONIUM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cyclic Voltammetry voltammogram Dymethylformamide
下载PDF
Analysis of Bacterial Cellulose/Ionic Liquid MWCNTs via Cyclic Voltammetry
5
作者 Seyed Morteza Zendehbad Guang Yang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16年第1期34-42,共9页
Cyclic voltammetry based on an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is one of the current methods that measure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 biomaterial samples under conditions. Biomaterial structure was... Cyclic voltammetry based on an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is one of the current methods that measure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 biomaterial samples under conditions. Biomaterial structure was changed by conductive material while these materials caused a connective network in whole of them and was able to transfer electrons inside of biomaterials. These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 by analysis tools such as cyclic voltammetry (CV), X-radiation (XRF) and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UV-Vis). Bacterial cellulose is biodegradable, biosynthesis of A. xylinum which is a three-dimensional nano-network structure with a distinct tunnel and pore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the composite process produced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bacterial cellulose pellicles containing well-dispersed and embedd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Ionic liquids (ILs), as observed in cyclic voltammetry (CV). For this purpose, we used a special tool, called OriginLab which is an industry-leading scientific graphing and data analysis software. The cyclic voltammetry graph presents the behavior of this composite which consists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NT dispersion, conductivity rate and changes in bacterial cellulose structur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cellulose/MWCNT composite was found different with respect to CNT dispers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process was a useful method not only for dispersing MWCNTs-ILs in an ultrafine fibrous network structure, but also for enhanc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polymeric memb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onic Liquid (IL)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Bacterial Cellulose (BC) cyclic Voltammetry (cv) OriginLab
下载PDF
多孔氮化硼掺杂聚吡咯-2,3,3-三甲基吲哚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及多环芳烃的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洁 孙鹏超 +3 位作者 张梦露 连泽特 原凤刚 王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9-798,共10页
多环芳烃(PAH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的一种,大部分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易造成严重威胁。由于环境样品基质复杂且其中PAHs含量低,因此在仪器分析之前需要对环境样品进行必要的前处理。萃取材料的特性... 多环芳烃(PAH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的一种,大部分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易造成严重威胁。由于环境样品基质复杂且其中PAHs含量低,因此在仪器分析之前需要对环境样品进行必要的前处理。萃取材料的特性是决定大部分前处理技术萃取效率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低成本且富含较多官能团的吡咯(py)、2,3,3-三甲基吲哚(2,3,3-TMe@In)为单体,多孔氮化硼为掺杂物,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制备出多孔氮化硼掺杂聚吡咯-2,3,3-三甲基吲哚(Ppy/P2,3,3-TMe@In/BN)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热稳定性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Ppy/P2,3,3-TMe@In/BN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涂层呈现出多孔、多褶皱的枝状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增加涂层的比表面积,从而实现对PAHs的大量富集;在320℃解吸温度下,涂层材料的色谱基线基本稳定,表明该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将其修饰在不锈钢丝表面制成固相微萃取涂层,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影响萃取和分离萘(NAP)、苊(ANY)、芴(FLU)3种PAHs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用于以上3种PAHs检测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10.6~14.5 ng/L,S/N=3)、稳定性好、萃取效率高等优势。将该方法应用于2种环境水样中3种PAHs的检测,在水样1中检测到少量的ANY(1.39μg/L)。通过向2种水样中加入低(1μg/L)、中(10μg/L)、高(50μg/L)3个水平的标准溶液考察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得到了满意的回收率(82.5%~113.9%)。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实现对环境水样中这3种PAHs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循环伏安法 多环芳烃 环境水样
下载PDF
木枣发酵过程中三萜酸、环磷酸腺苷含量以及味觉变化研究
7
作者 张玲 张江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150,共6页
以木枣为原料,利用益生菌对枣汁进行发酵,分析发酵过程中功能活性成分环磷酸腺苷、三萜酸以及味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木枣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逐渐上升,发酵3 d后其木枣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可达1.25... 以木枣为原料,利用益生菌对枣汁进行发酵,分析发酵过程中功能活性成分环磷酸腺苷、三萜酸以及味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木枣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逐渐上升,发酵3 d后其木枣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可达1.25 mg/mL。白桦脂酸的含量也逐渐上升。发酵前木枣汁中白桦脂酸的含量为2.95 mg/mL,当发酵3 d后其木枣汁中白桦脂酸的含量可达8.24 mg/mL,是发酵前木的2.8倍左右。发酵前枣汁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为0.74 mg/mL,发酵1 d后其木枣汁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可增加到1.06 mg/mL,之后其含量增加不明显。同时,该实验利用电子舌对不同发酵时间的木枣汁进行了味觉分析,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木枣汁的酸味值和鲜味值逐渐增加,而甜味值、咸味值和苦味值逐渐减小。经益生菌发酵后的木枣汁中三萜酸和环磷酸腺苷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其木枣汁风味也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枣 益生菌发酵 三萜酸 环磷酸腺苷 味觉分析
下载PDF
用于锂硫电池的均相催化剂四氨基钴酞菁
8
作者 卢茂超 孔祥华 +3 位作者 汤锐 金洪昌 金松 季恒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9-1554,共6页
文章通过将四氨基钴酞菁(CoTaPc)溶解在DOL/DME电解液中构成用于锂硫电池的均相催化剂,促进可溶性多硫化锂(LiPSs)转化从而增强硫正极的反应动力学。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 文章通过将四氨基钴酞菁(CoTaPc)溶解在DOL/DME电解液中构成用于锂硫电池的均相催化剂,促进可溶性多硫化锂(LiPSs)转化从而增强硫正极的反应动力学。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分析CoTaPc在电解质中的添加量、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并进一步采用恒流充放电法研究CoTaPc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TaPc是一种稳定的均相催化剂,能够有效促进LiPSs的电化学转化反应,可以使锂硫电池在0.1 C放电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395 mA·h/g,10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781 mA·h/g,库仑效率接近100%,同时放电倍率为1.0 C时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97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氨基钴酞菁(CoTaPc) 均相催化剂 穿梭效应 锂硫电池 循环伏安(cv)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锰电极在中性水系电解液中的电容特性 被引量:7
9
作者 杨邦朝 张治安 +2 位作者 邓梅根 胡永达 汪斌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36,共4页
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锰。用XRD和SEM进行了材料表征。以泡沫镍作集流体,以KCl、Na2SO4和K2SO4为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的电位窗口、扫描速度和浓度对氧化锰电极电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为无定形的α-MnO2... 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锰。用XRD和SEM进行了材料表征。以泡沫镍作集流体,以KCl、Na2SO4和K2SO4为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的电位窗口、扫描速度和浓度对氧化锰电极电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为无定形的α-MnO2·nH2O,粒径为40~50nm。氧化锰电极在Na2SO4和K2SO4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0.5mol/LK2SO4溶液中,–0.2~0.8V(vsSCE)的电位窗口内,具有良好的电容行为,比容量高达143.7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超电容器 氧化锰 电解液 循环伏安
下载PDF
金属卟啉负载炭黑电催化剂氧还原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奇志 麻晓霞 +2 位作者 谢先宇 阎陶 马紫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97-2603,共7页
合成了四甲氧基苯基钴卟啉(CoTMPP)和四甲氧基苯基铁卟啉(FeTMPP)配合物,分别负载于经过双氧水和硝酸预处理且掺杂了MnOx的炭载体,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讨论了不同中心金属离子、不同载体、不同预处理方法和... 合成了四甲氧基苯基钴卟啉(CoTMPP)和四甲氧基苯基铁卟啉(FeTMPP)配合物,分别负载于经过双氧水和硝酸预处理且掺杂了MnOx的炭载体,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讨论了不同中心金属离子、不同载体、不同预处理方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旋转圆盘电极技术(RDE)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试,利用循环伏安曲线(CV)和Koutevky-Levich关系式评价了电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研究表明,CoTMPP负载于双氧水处理过的炭载体BP2000上活性最好,焙烧的最佳温度是900℃,同时发现在载体中掺杂MnOx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金属卟啉 电催化剂 氧还原 炭载体 循环伏安
下载PDF
四溴双酚-A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及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淑娟 元永波 刘利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4-1158,1164,共6页
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法研究了溴化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TBBPA对B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TBBPA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及室温的循环伏安... 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法研究了溴化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TBBPA对B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TBBPA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及室温的循环伏安曲线,证实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说明TBBPA与BSA仅有1个结合位点。由ΔH0和ΔS0分别为-33.06 kJ/mol和-64.73 J/(mol.K),推断范德华力或氢键在二者结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并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光谱研究了TBBPA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TBBPA分子的引入改变了BSA疏水腔内疏水微环境,从而导致BSA的构象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牛血清白蛋白 光谱 循环伏安曲线
下载PDF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石墨-炭黑复合电极性能 被引量:31
12
作者 黄可龙 伍秋美 +2 位作者 刘素琴 李林德 常志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炭黑和石墨材料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炭黑-石墨的复合材料电极,不仅综合了单纯的石墨和炭黑的优点,而且还完整地出现了钒离子电对V2+/V3+、V3+/VO2+和VO2+/VO2+三对氧化还原峰,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在...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炭黑和石墨材料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炭黑-石墨的复合材料电极,不仅综合了单纯的石墨和炭黑的优点,而且还完整地出现了钒离子电对V2+/V3+、V3+/VO2+和VO2+/VO2+三对氧化还原峰,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在所研究的范围内,较合适的质量配比为:m (石墨)︰m(炭黑)=3︰1。分别计算了各种钒离子电化学反应扩散系数D0,其中VO2+/VO2+电对的还原反应中D0可达到4.44×10-5 cm2·s-1,显示了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炭黑 石墨 复合电极 电极性能 电解液 蓄电池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霞辉 黄可龙 +2 位作者 焦飞鹏 赵学辉 于金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4-977,共4页
分别采用脉冲极化法和恒电流法聚苯胶膜的峰值电流合成聚苯胺,用循环伏安曲线对它的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温度对聚苯胺膜的峰值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极化法合成的聚苯胺膜在循环伏安曲线上的峰值电流比恒电流法合成的高,... 分别采用脉冲极化法和恒电流法聚苯胶膜的峰值电流合成聚苯胺,用循环伏安曲线对它的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温度对聚苯胺膜的峰值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极化法合成的聚苯胺膜在循环伏安曲线上的峰值电流比恒电流法合成的高,电化学活性强。扫描电镜照片表明这2种方法合成的膜结构不同,脉冲极化法合成的聚苯胺膜在介质条件分别为0.5mol/LH2SO4和1mol/LHNO3水溶液中合成的膜结构均为纤维状,且在HNO3介质条件下膜纤维形状更好,纤维长度更长;恒电流法合成的聚苯胺呈颗粒状。温度越高,聚苯胺膜的峰值电流越大,电化学活性越强,聚苯胺在对应电位时的电化学储能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脉冲极化 循环伏安 恒电流
下载PDF
碳气凝胶及活化碳气凝胶电极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袁磊 袁秋月 +3 位作者 王朝阳 付志兵 张厚琼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1-674,共4页
以间苯二酚(R)-甲醛(F)为原料,制备了有机气凝胶和碳气凝胶,并对其进行二氧化碳活化。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二氧化碳渗入到碳气凝胶网络结构发生反应,造成(002)峰和(100)峰减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活化没有破坏碳气凝胶的... 以间苯二酚(R)-甲醛(F)为原料,制备了有机气凝胶和碳气凝胶,并对其进行二氧化碳活化。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二氧化碳渗入到碳气凝胶网络结构发生反应,造成(002)峰和(100)峰减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活化没有破坏碳气凝胶的骨架结构,而是增加了大量的nm尺度微孔,从而大大提高了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微孔比例。在1 mol/L KOH电解液中进行了循环伏安和计时电位扫描测试,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在1 mA/s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测试,得到活化前电极比电容为103 F/g,活化后由于比表面积的增加,比电容达到371 F/g,是一种理想的电化学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碳气凝胶 比电容 循环伏安
下载PDF
硫脲浸出液电沉积金银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坚 孟智广 +2 位作者 华一新 田国才 徐存英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70,76,共8页
采用硫脲法选择性地溶浸含金银的物料并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回收浸出液中的金银,可实现金银的有效提取并简化金银的提取流程。以含Fe3+5g/L、硫脲(TU)50g/L、pH 1的硫酸硫脲溶液分别浸出金、银及铜阳极泥中的金、银,所得浸出液中银、金与... 采用硫脲法选择性地溶浸含金银的物料并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回收浸出液中的金银,可实现金银的有效提取并简化金银的提取流程。以含Fe3+5g/L、硫脲(TU)50g/L、pH 1的硫酸硫脲溶液分别浸出金、银及铜阳极泥中的金、银,所得浸出液中银、金与硫脲形成的配离子主要以[Ag(TU)4]+、[Ag(TU)3]+和[Au(TU)2]+形式存在。对硫脲浸出液的循环伏安研究结果表明,Fe3+、H+、[Au(TU)2]+、[Ag(TU)4]+和[Ag(TU)3]+在阴极电还原的起始电位分别为:0.15、-0.25、-0.32和-0.36V,因此金在阴极上优先于银被还原析出,继而与银同时还原析出,并伴随着氢气的析出、RSSR的还原和杂质金属的还原,而阴极析氢是降低电流效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硫脲浸出液 电化学 循环伏安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的电扫描方式对苯胺聚合产物形貌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忠平 褚道葆 +3 位作者 陈君华 过家好 尹晓娟 吴何珍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6-540,共5页
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H2SO4溶液中,以扫描速度50mV·s^-1,扫描电位为-0.1~0.9V,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金属Ti基体上,通过控制扫描方式分别得到了颗粒状、纤维状及管-片状的苯胺聚合产物,分析了形成不同... 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H2SO4溶液中,以扫描速度50mV·s^-1,扫描电位为-0.1~0.9V,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金属Ti基体上,通过控制扫描方式分别得到了颗粒状、纤维状及管-片状的苯胺聚合产物,分析了形成不同形貌聚苯胺的原因,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不同形貌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形貌聚苯胺的形成是由于聚苯胺的成核及生长模式不同,而无论何种形貌的聚苯胺膜都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其中,管-片状聚苯胺的膜层阻抗最小,导电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循环伏安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DMDMH镀液体系中金的电沉积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潇薇 安茂忠 +1 位作者 张云望 张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5-1150,共6页
在以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DMH)为配位剂的镀液体系中研究了金的电沉积工艺和电结晶行为。循环伏安曲线测试中,在-0.88 V附近出现了金的阴极还原峰,在一定的正向电势扫描区间内没有阳极氧化峰出现。计时电流法研究表明,... 在以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DMH)为配位剂的镀液体系中研究了金的电沉积工艺和电结晶行为。循环伏安曲线测试中,在-0.88 V附近出现了金的阴极还原峰,在一定的正向电势扫描区间内没有阳极氧化峰出现。计时电流法研究表明,金在玻碳电极上的电结晶过程符合三维连续成核生长模式。SEM和AFM观察表明,在DMDMH体系中获得的镀金层比DMH体系获得的镀金层结晶更为细小,平整性更好。XRD测试表明,在两种镀液体系中获得的镀金层都沿着(111)晶面择优生长。DMDMH镀液体系稳定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金 DMDMH 电结晶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法
下载PDF
铂电极上异黄樟油和胡椒醛电氧化的SERS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起玲 张小红 +5 位作者 周海辉 温祖标 杨熊元 黄芃 任斌 田中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82-1185,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非水体系中反应物异黄樟油和目标产物胡椒醛在粗糙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发现胡椒醛在电位≥1.50V时将进一步氧化,而且从分子水平证实,在胡椒醛的氧化电位(≥1.50V)下,波长为... 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非水体系中反应物异黄樟油和目标产物胡椒醛在粗糙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发现胡椒醛在电位≥1.50V时将进一步氧化,而且从分子水平证实,在胡椒醛的氧化电位(≥1.50V)下,波长为632.8nm的激光对胡椒醛的氧化有助催化作用.由异黄樟油直接电氧化合成胡椒醛的电位(E)应控制在1.20V<E<1.50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胡椒醛 异黄樟油 电氧化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下载PDF
恒电位条件下制备聚苯胺PAn及其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1
19
作者 傅谊 马建标 何炳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恒电位条件下在玻碳电极上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膜,研究了聚合条件如聚合电位、聚合介质、苯胺浓度等对聚苯胺膜化学性质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制备聚苯胺的最佳聚合方法和条件,并讨论了在不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和不同pH值条件下... 恒电位条件下在玻碳电极上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膜,研究了聚合条件如聚合电位、聚合介质、苯胺浓度等对聚苯胺膜化学性质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制备聚苯胺的最佳聚合方法和条件,并讨论了在不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和不同pH值条件下PAn膜的循环伏安行为,认为550mv出现的氧化还原峰是与阴离子的掺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恒电位 制备 PAN
下载PDF
铬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PO_4F的制备以及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宇展 周震 +2 位作者 任俊霞 高学平 阎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7-482,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2步合成了掺Cr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1-xCrxPO4F(x=0,0.01,0.03,0.05,0.07),XRD测试表明LiV1-xCrxPO4F属三斜晶系。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实验表明:掺Cr后LiVPO4F正极材料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嵌出,材... 采用高温固相法2步合成了掺Cr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1-xCrxPO4F(x=0,0.01,0.03,0.05,0.07),XRD测试表明LiV1-xCrxPO4F属三斜晶系。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实验表明:掺Cr后LiVPO4F正极材料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嵌出,材料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进一步提高,例如,铬掺杂的LiVPO4F样品在室温、0.2C倍率下充放电,循环50周后容量在110mAh·g-1以上。文中还讨论了充放电容量随掺Cr量的关系,nCr含量为0.03的LiV1-xCrxPO4F有着较高的放电平台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VPO4F 铬掺杂 循环伏安(cv)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