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level of hepatitis B viremi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ompensated cirrhotic patients
1
作者 Wei-Chun Lin Ke Lin +4 位作者 Ming-Kai Li Xiao Liu Yi-Fei Huang Xing Wang Bin Wu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4年第11期1321-1330,共10页
BACKGROUND Whether 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cirrhosis and low-level viremia(LLV)of hepatitis B should receive antiviral therapy(AVT)is still controversial,and published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AIM To investigate the... BACKGROUND Whether 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cirrhosis and low-level viremia(LLV)of hepatitis B should receive antiviral therapy(AVT)is still controversial,and published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AIM To investigate the link between LLV in compensated cirrhosis and prognosis concern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decompensation,and liver-related events.METHODS The PubMed,EMBASE,and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up to March 5,2023.Outcomes of interest were assessed by pooled hazard ratios(HRs).The study was registered with PROSPERO(CRD42023405345).RESULTS Six cohort studies representing 3155 patients were included.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undetectable HBV DNA,patients with LLV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HCC(HR:2.06,95%CI:1.36-3.13;Q-statistic-P=0.07,I^(2)=51%)regardless of receiving AVT or not(AVT group:HR:3.14;95%CI:1.73-5.69;Qstatistic-P=0.60,I2=0%;un-AVT group:HR:1.73,95%CI:1.09-2.76;Q-statistic-P=0.11,I2=50%).The pooled results showed no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LLV and decompensation of cirrhosis(HR:2.06,95%CI:0.89-4.76;Q-statistic-P=0.04,I2=69%),and liver-related events(HR:1.84,95%CI:0.92-3.67;Q-statistic-P=0.03,I2=72%),respectively.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assessment indicated moderate certainty for HCC,very low certainty for decompensation of cirrhosis and liver-related clinical events.CONCLUSION LLV in compensated cirrhotic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HCC,higher tendency for hepatic decompensation and liver-related events.Closer screening of HCC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is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level of hepatitis B viremia Compensated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ic decompensation Liver-related events
下载PDF
The Prevalence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Viremia among HIV-1 Infected Individuals Undergo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2
作者 Farag A. Bleiblo Souad A. M. Moftah +4 位作者 Madiha W. M. El-Awamie Samira F. M. Bo Hagar Asma A. Elamari Aida M. M. Elakeili Aseem Kumar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3年第10期46-54,共9页
HIV infection is an emerging health issue in Libya, particularly among young adults. 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 is a prevalent infectious agent that presents with subclinical and fatal diseases in immunosuppressed i... HIV infection is an emerging health issue in Libya, particularly among young adults. 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 is a prevalent infectious agent that presents with subclinical and fatal diseases in immunosuppressed individuals including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Although the impact of HCMV infection in HIV-positive patients is well documented in several regions, epidemiologic estimates concerning HCMV co-infection among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remain limited in Libya. Hence,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rive data regarding the prevalence of active HCMV viremia among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undergo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from Libya. A total of 90 consented HIV-infected subjects followed by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NCDC) of Benghazi/Libya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and investigated for HCMV-IgG, HCMV-IgM specific antibodies, detection of HCMV lower matrix phosphoprotein (pp65) antigen, and detection of HCMV-DNA using qPCR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HCMV viremia. We determined that 77 (85.56%) of subjects were seropositive for HCMV-IgG antibodies, whereas the seropositivity for HCMV-IgM was 3.33% (3/90 subjects). Our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4.44% (4/90) of participants had viral antigenemia based on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HCMV-pp65. Regarding the PCR, we were able to detect the DNA of HCMV only in 3/90 subjects (3.33%) suggesting an active viremic condition. The detection of HCMV DNA along with the HCMV-pp65 in HIV-positive individuals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early diagnosis to manage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Furthermore, we highly recommend the use of anti-HCMV therapy in viremic individuals in combination with ART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HCMV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MV HIV IgG IGM qPCR viremia PREVALENCE
下载PDF
免疫磁珠富集水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景宏丽 孔玉方 +7 位作者 斯烈钢 王建平 葛明峰 徐胜威 黄呈炜 高隆英 张旻 吴绍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1-644,共4页
为建立一种富集水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技术,本研究利用SVCV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通过对磁珠耦联抗体量的优化,确定该免疫磁珠有效富集SVCV的最低浓度,建立一种富集SVCV的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并联合荧光定量RT-PCR(RT-qPCR)技术... 为建立一种富集水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技术,本研究利用SVCV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通过对磁珠耦联抗体量的优化,确定该免疫磁珠有效富集SVCV的最低浓度,建立一种富集SVCV的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并联合荧光定量RT-PCR(RT-qPCR)技术对水中SVC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 mg磁珠与75μg SVCV多克隆抗体耦联时,耦联的抗体量最大,耦联率为98.48%;耦联后的免疫磁珠对SVCV(200μL,浓度为1.54×10^(6)拷贝/μL)的富集效率最高为91.56%。以该多克隆抗体量制备的免疫磁珠富集10倍倍比稀释的SVCV(3.54×10^(6)拷贝/μL~3.54×10^(3)拷贝/μL),以确定其有效富集SVCV的最低浓度。结果显示,1 mg免疫磁珠能够使200μL病毒液(3.54×10^(3)拷贝/μL)富集率达到61.58%。表明该免疫磁珠能够有效富集SVCV。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合RT-qPCR技术检测水样品中SVCV(浓度约为1.16×10^(4)拷贝/μL)的结果显示,免疫磁珠组富集SVCV核酸量是裸磁珠组富集SVCV核酸量的1.77×10^(3)倍,是未处理组富集SVCV核酸量的1.68×10^(3)倍,免疫磁珠组富集SVCV均极显著高于裸磁珠组和未处理组(P<0.01),裸磁珠组富集的SVCV与未处理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能够有效富集水中SVCV的方法,为SVCV的监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水样品
下载PDF
一线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的发生及治疗策略
4
作者 郑嵘炅 鲁晓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0-883,共4页
强效低耐药口服抗病毒治疗可使HBV复制受到强力抑制,但部分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治疗48周及以上仍存在低病毒血症(LLV)。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抗病毒治疗后LLV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展、失... 强效低耐药口服抗病毒治疗可使HBV复制受到强力抑制,但部分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治疗48周及以上仍存在低病毒血症(LLV)。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抗病毒治疗后LLV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展、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风险以及长期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聚焦有关一线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LLV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和临床危害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为今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LV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核苷类 核苷酸类 低病毒血症
下载PDF
慢乙肝低病毒血症患者继续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远期临床结局: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5
作者 陈和敏 夏明 +1 位作者 郑旭锋 郑积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86-694,共9页
背景一线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经治后发生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的慢乙肝患者,继续使用NAs治疗的远期临床结局的研究尚缺乏.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对慢乙肝经一线NAs治疗的LLV患者继续原NAs治... 背景一线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经治后发生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的慢乙肝患者,继续使用NAs治疗的远期临床结局的研究尚缺乏.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对慢乙肝经一线NAs治疗的LLV患者继续原NAs治疗和更换不同NAs治疗方案远期临床结局情况进行评价.方法经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使用R 4.3.1软件对纳入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涉及3153例慢乙肝LLV患者,其中7篇文献进行HBV DNA阴转率定量Meta分析,结果提示更换NAs方案组继续治疗24 wk[RR=4.23,95%CI(2.47,7.24),P<0.01]和48 wk[RR=2.90,95%CI(1.75,4.81),P<0.01]后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继续原NAs方案组;纳入6篇文献进行HBeAg阴转率的定量Meta分析,更换NAs治疗方案组24 wk HBeAg阴转率高于继续原方案组[RR=2.31,95%CI(1.28,4.19),P<0.01],但48 wk两组HBeAg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50,95%CI(0.88,2.54),P=0.13];纳入3篇文献进行终末期肝病发生率的定性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继续NAs治疗的LLV组患者远期终末期肝病发生率均高于维持病毒学应答(maintain virological response,MV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换NAs治疗方案可提高慢乙肝LLV患者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但继续NAs方案治疗的慢乙肝LLV患者远期终末期肝病发生率较MVR患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核苷(酸)类药物 临床结局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国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被引量:2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6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 丁小明 林俊 胡小鹏 戎瑞明 郑瑾 薛武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22,共20页
近几年在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诊疗领域,无论是诊断方法还是新型抗CMV药物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对CMV感染的诊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了国内... 近几年在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诊疗领域,无论是诊断方法还是新型抗CMV药物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对CMV感染的诊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了国内多个学科相关领域专家,参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2016版)》和国内外已发表的最新文献和指南,制定了《中国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2023版)》,新版指南更新了CMV流行病学,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普遍性预防的研究进展,新增CMV感染定义,细化CMV血症和CMV病的诊断标准,并对新型抗CMV药物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实体器官移植 巨细胞病毒 感染 病毒血症 巨细胞病毒病 普遍性预防 抢先治疗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向文耀 李仕雄 吕日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5-20,共6页
目的 探讨在恩替卡韦(ETV)治疗后出现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取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经ET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期间HBV ... 目的 探讨在恩替卡韦(ETV)治疗后出现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取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经ET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期间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病毒学应答组(64例)和LLV组(136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根据LLV组抗病毒治疗方案,分为3组:续用ETV为对照组(40例)、换用TMF为序贯组(45例)、ETV联合TMF为联合组(51例),持续治疗48周。比较3组治疗48周时HBV DNA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和肝硬度测定值(LSM)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完全病毒学应答组HBeAg阳性率、HBV DNA、PLT、LSM、ALT、AS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24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组Cr、AST、HBeAg阳性率、HBV DNA、PL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Cr低于对照组和序贯组(P <0.05),HBsAg高于对照组和序贯组(P <0.05);序贯组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 <0.05);序贯组和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PLT均高于对照组(P <0.05),LSM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序贯组、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或联合TMF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ETV治疗后LLV患者完全病毒学应答率,并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恩替卡韦 艾米替诺福韦 肝功能
下载PDF
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8
作者 谢露 刘亚楠 +4 位作者 刘光伟 李鹏宇 胡新宁 康秋佳 郭会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4-134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低病毒血症(LLV)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干预和预防LLV的发生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CRD42023455304。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低病毒血症(LLV)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干预和预防LLV的发生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CRD42023455304。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CHB患者LLV发生及影响因素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7月21日。应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总样本量3408例,包括LLV患者11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治CHB患者LLV发生率为32.8%(95%CI:27.6%~38.3%);HBsAg定量高(OR=2.107,95%CI:1.782~2.491,P<0.001)、HBeAg阳性(OR=3.258,95%CI:2.629~4.038,P<0.001)、高基线HBV DNA水平(OR=1.286,95%CI:1.157~1.430,P<0.001)及有恩替卡韦治疗史(OR=3.089,95%CI:1.880~5.074,P<0.001)是LLV发生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时间≥3年(OR=0.175,95%CI:0.093~0.331,P<0.001)和高基线ALT水平(OR=0.985,95%CI:0.978~0.992,P<0.001)是LLV的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效应值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Meta分析结果相对稳定。纳入研究漏斗图基本对称,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结果提示纳入文献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LLV的影响因素,综合临床证据有效指导决策,降低远期临床风险,避免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低病毒血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华鲟IFNe2的抗病毒天然免疫作用
9
作者 李由申 丁广义 +4 位作者 张书环 郭慧芝 周江 罗凯 许巧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3,共10页
为探究中华鲟干扰素e2(AsIFNe2)的免疫调控作用,本实验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重组中华鲟干扰素e2蛋白(rAsIFNe2),并分析其对抗病毒相关基因的影响及其抗病毒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结果显示,rAsIFNe2能显著激活中华鲟鳍细胞中干扰... 为探究中华鲟干扰素e2(AsIFNe2)的免疫调控作用,本实验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重组中华鲟干扰素e2蛋白(rAsIFNe2),并分析其对抗病毒相关基因的影响及其抗病毒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结果显示,rAsIFNe2能显著激活中华鲟鳍细胞中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如Mx、PKR、Viperin和ADAR4。此外,rAsIFNe2还能通过激活IRFs和IFNes基因的表达,从而帮助宿主细胞迅速建立抗病毒状态。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感染鲤上皮细胞(EPC)模型中,rAsIFNe2能够诱导EPC细胞中Mx、PKR和Viperin的表达,并降低EPC细胞中SVCV病毒G、N和P基因的表达,减少病变效应的产生。研究表明,AsIFNe2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华鲟的干扰素免疫系统以及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干扰素 抗病毒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免疫调控
下载PDF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不规律随访对肾移植术后BK病毒再激活时的病毒载量及受者预后影响
10
作者 吴周庭 王於尘 +4 位作者 曾文利 夏仁飞 邓文锋 徐健 苗芸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不规律随访对肾移植受者术后BK病毒(BKV)再激活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随访时间分为疫情前随访组与疫情期间随访组,随访期限为1年。比较疫情前随...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不规律随访对肾移植受者术后BK病毒(BKV)再激活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随访时间分为疫情前随访组与疫情期间随访组,随访期限为1年。比较疫情前随访组和疫情期间随访组的随访时间间隔,分析两组BKV感染情况,分析BKV感染进程与移植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疫情前随访共计1790例次,疫情期间随访共计2680例次。与疫情期间随访组比较,疫情前随访组术后3个月内、3~6个月、7~12个月的随访时间间隔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肾移植术后1年内,疫情前随访组35例(32%)检出BKV尿症、3例(3%)检出BKV血症、1例(1%)检出BKV相关肾病(BKVAN),疫情期间随访组53例(25%)检出BKV尿症、3例(1%)检出BKV血症、1例(1%)检出BKV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疫情前随访组术后首次检出BKV尿症时间长于疫情期间随访组,首次再激活尿BKV载量小于疫情期间随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首次再激活尿BKV载量与尿BKV载量峰值,BKV再激活后第1、3个月血清肌酐与基线血清肌酐差值呈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不规律随访可导致BKV再激活时间提前、首次尿BKV载量检出值更高,以及延迟诊断和干预,并造成不良预后。亟待建立远程随访体系以满足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肾移植受者的随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BK病毒 术后随访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常态化 BK病毒血症 BK病毒尿症 BK病毒相关肾病
下载PDF
基于高敏检测的乙肝肝硬化低病毒血症患者的预后分析
11
作者 王泽红 石少媛 +2 位作者 牛彩琴 周丽 冯亦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乙肝肝硬化低病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20年至2022年就诊于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经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通过乙肝病毒高敏检测分为未测到靶标组、低于检测下限组、低病毒血症... 目的 探讨经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乙肝肝硬化低病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20年至2022年就诊于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经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通过乙肝病毒高敏检测分为未测到靶标组、低于检测下限组、低病毒血症组,平均随访48周,观察患者临床特点、肝硬化相关并发症、肝细胞癌(HCC)发生率,评估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 251例经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中低病毒血症组(HBV DNA 10~2 000 U/ml)25例,低于检测下限组(HBV DNA<10 U/ml)107例,未测到靶标组(HBV DNA未检测到)119例,3组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既往核苷类药物治疗史及干扰素治疗史具有统计学意义,多数患者接受1~2种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且过半患者可达到HBV DNA检测不到的效果。随访期间3组患者均发现新增肝硬化相关并发症,38例(15.1%)发生HCC,其中7例死亡。结论 HBV DNA控制越好,肝损伤越轻,肝脏合成功能越好。接受抗病毒治疗核苷类药物(NAs)或干扰素(IFN)能显著降低乙肝病毒DNA。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论抗病毒治疗完全应答与否,均应定期检查,及早发现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原发性肝癌并予积极治疗,降低相关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病毒血症 肝肿瘤 DNA检测
下载PDF
艾米替诺福韦再治疗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12
作者 何振文 徐刚 +2 位作者 孟华 陈辉 周庆坤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艾米替诺福韦(TM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诊治的79例CHB患者,均经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4~22(12.1±3.6)年,血清HBV DNA载量为21~1999 ... 目的探讨艾米替诺福韦(TM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诊治的79例CHB患者,均经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4~22(12.1±3.6)年,血清HBV DNA载量为21~1999 IU/mL,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ETV或TMF治疗,在48 w末观察结果。采用高灵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使用FibroScan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常规检测获得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在治疗48 w末,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0.2±4.0)U/L和(31.8±6.2)U/L,与对照组[分别为(30.9±3.6)U/L和(33.7±7.0)U/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HBV DNA载量为25(14.8,51.9)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223.8(87.2,327.5)IU/mL,P<0.05];观察组LSM、FIB-4和eGFR分别为(7.0±0.8)kPa、(1.9±0.3)和(104.9±10.3)mL/min/1.73m^(2),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1±0.9)kPa、(1.8±0.3)和(105.1±11.2)mL/min/1.73m^(2),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66.9±6.9)%、(37.5±4.9)%、(24.0±2.5)%和(1.5±0.3),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7.4±7.3)%、(38.8±4.6)%、(23.6±2.7)%和(1.6±0.4),P>0.05]。结论应用TMF继续治疗处理LLV的CHB患者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其远期获益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艾米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治疗
下载PDF
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周安琪 孟舒婷 +1 位作者 吴应冬 张弦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危险因素。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98例,其中25例接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AF)、43例接受恩替卡韦片(ETV)和30例接受替... 目的探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危险因素。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98例,其中25例接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AF)、43例接受恩替卡韦片(ETV)和30例接受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治疗。纳入患者至少完成24周抗病毒治疗。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使用HISCL-5000高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LV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治疗24周末,发现LLV者43例(43.9%),VR者55例(56.1%);LLV组应用ETV治疗、乙型肝炎家族史、合并脂肪肝占比、血清HBsAg和HBV DNA水平分别为60.4%、60.5%、55.8%、(4.6±0.9)lg IU/mL和(7.2±1.2)lg IU/mL,显著高于VR组【分别为30.9%、40.0%、43.6%、(3.5±0.7)lg IU/mL和(5.7±1.8)lg IU/mL,P<0.05】;在治疗12周和24周末,LLV组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5.3±1.4)lg IU/mL和(0.5±0.3)lg IU/mL,显著高于VR组【分别为(3.4±1.1)lg IU/mL和(0.0±0.0)lg IU/mL,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乙型肝炎家族史、合并脂肪肝、基线血清HBV DNA载量和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反应速度均是影响LL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部分CHB患者在接受NAs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LLV,了解这些容易导致LLV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及时的监测和处理,可能对提高抗病毒疗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低病毒血症 HBV DNA 治疗
下载PDF
恩替卡韦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危险因素及转换TAF治疗疗效研究
14
作者 冉书容 刘洋 雷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81-684,共4页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ETV)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危险因素及转换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ETV经治的CHB患者158例,对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CVR)者继续口服ETV,对发生...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ETV)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危险因素及转换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ETV经治的CHB患者158例,对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CVR)者继续口服ETV,对发生LLV者则转换为TAF治疗,两组均观察48 w。使用超敏PCR检测系统检测血清HBV DNA,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HBeAg和HBsAg定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TV经治CHB患者发生LLV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纳入的经ETV治疗至少48 w的158例CHB患者中,发现LLV者55例(34.8%)和CVR者103例(65.2%);单因素分析发现体质指数、乙型肝炎家族史、合并代偿期肝硬化、基线HBV DNA载量、血清HBeAg阳性和血清HBsAg水平与ETV治疗发生LLV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清HBV DNA高载量(OR:2.793,95%CI:1.579~4.940)、HBeAg阳性(OR:2.337,95%CI:1.455~3.756)和血清HBsAg高水平(OR:1.931,95%CI:1.338~2.786)是ETV治疗CHB患者发生LL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TAF转换治疗48 w末,55例LLV患者获得CVR者36例(65.5%);LLV组血清ALT水平、HBV DNA载量和HBsAg定量仍显著高于CVR组【分别为37.2(19.1,57.0)U/L、(0.9±0.4)lg IU/ml和(3.9±0.6)lg IU/ml对33.5(17.6,39.2)U/L、(0.7±0.3)lg IU/ml和(3.1±0.5)lg IU/ml,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基线血清HBV DNA高载量、HBeAg阳性和血清HBsAg定量水平高是发生LLV的危险因素,而大部分LLV患者转换TAF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恩替卡韦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危险因素 转换治疗
下载PDF
不同疫苗接种对商品猪群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影响
15
作者 王江平 彭小红 +1 位作者 龙娉 李润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3,共7页
为评价不同免疫方案对商品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防控效果,在一规模化猪场选取240头未经PRRS疫苗免疫且无PRRSV感染的断奶仔猪分成3组,组内包含15头耳牌跟踪猪。其中混合免疫组、弱毒疫苗组在25 d免疫PRRS经典毒株弱毒... 为评价不同免疫方案对商品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防控效果,在一规模化猪场选取240头未经PRRS疫苗免疫且无PRRSV感染的断奶仔猪分成3组,组内包含15头耳牌跟踪猪。其中混合免疫组、弱毒疫苗组在25 d免疫PRRS经典毒株弱毒疫苗,混合免疫组在50 d免疫PRRS经典毒株灭活疫苗;对照组不接种PRRS疫苗。试验前称重并记录各组耗料情况,于44 d(首免后20 d)或猪群出现PRRSV感染后每隔10 d采血监测PRRSV病毒血症以及抗体产生情况,试验后称取各组试验猪重量。结果显示,2个组猪在首免后抗体出现上升,于99 d(二免后49 d)猪群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并持续到试验结束。而混合免疫组在二免后20 d,对照组在69 d监测到有猪开始出现PRRSV病毒血症,弱毒疫苗组于89 d发现有猪出现病毒血症。表明对试验猪免疫1次PRRS弱毒疫苗,可显著降低猪只感染PRRSV后的病毒血症几率,以及病毒血症持续时间;与未接种疫苗的猪相比,接种PRRS疫苗的猪在料肉比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接种该弱毒疫苗免疫25 d的基础上,加免1针灭活疫苗没有显示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弱毒疫苗 灭活疫苗 抗体 病毒血症
下载PDF
鲤Rhbdd3重组乳酸菌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及效果评价
16
作者 刘亚楠 张小明 邵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9-1026,共8页
鱼类Rhbdd3(Rhomboi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蛋白具有抗水生病毒感染功能,然而生产实践中缺乏其大量制备及应用方案。为研制鲤Rhbdd3蛋白重组微生物制剂,利用乳酸菌NICE表达系统,构建了Rhbdd3蛋白重组表达质粒pNZ8148-rhbdd3,并... 鱼类Rhbdd3(Rhomboi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蛋白具有抗水生病毒感染功能,然而生产实践中缺乏其大量制备及应用方案。为研制鲤Rhbdd3蛋白重组微生物制剂,利用乳酸菌NICE表达系统,构建了Rhbdd3蛋白重组表达质粒pNZ8148-rhbdd3,并转化获得了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8-rhbdd3 NZ9000。利用乳酸链球菌素nisin进行Rhbdd3蛋白的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进一步,将重组乳酸乳球菌进行饲料拌喂并开展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人工感染实验,检测鱼体免疫因子表达水平及攻毒后鱼体组织病毒载量。结果显示:经nisin诱导后,pNZ8148-rhbdd3 NZ9000能够表达约为39 kDa的特异性蛋白,与Rhbdd3蛋白大小一致。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最佳nisin诱导浓度为100 ng/mL,最佳诱导时间为5 h。重组乳酸乳球菌饲喂后14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鲤鱼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IFN1、IRF7、Viperin、Mx1和ISG1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此外,SVCV攻毒后,重组乳酸乳球菌饲喂组鱼体组织中病毒滴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其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研究结果为Rhbdd3蛋白的大量制备和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并为鱼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dd3蛋白 乳酸菌 鲤鱼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微生物制剂
下载PDF
经治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序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程婉茜 李茜 杨大为 《肝脏》 202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究经治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序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南京市第二医院诊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根据治疗48周后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低病毒血症组(n=37)... 目的探究经治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序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南京市第二医院诊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根据治疗48周后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低病毒血症组(n=37)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组(n=61)。比较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中血清病毒载量,对造成患者低病毒学症的潜在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低病毒血症组患者基线HBV DNA、HBsAg、HBeAg、AST以及接受ETV或TDF比例分别为8.9(6.9,10.8)log 10 IU/mL、4.4(3.6,4.9)log 10 IU/mL、87.5(0.5,1214.9)log 10 IU/mL、48.5(34.6,70.3)U/L和64.9%,显著高于持续病毒学应答组的5.0(4.1,7.2)log 10 IU/mL、2.9(2.4,3.7)log 10 IU/mL、0.4(0.1,3.8)log 10 IU/mL、25.0(20.8,43.6)U/L和41.0%,年龄、BMI、ALT、接受ALT治疗比例以及接受ETV或TDF联合peg-IFNα-2b治疗比例分别为(44.3±11.8)岁、(22.1±3.2)kg/m^(2)、43.1(27.2,67.7)U/L、18.9%和2.7%,显著低于持续病毒学应答组患者的(48.4±10.2)岁、(24.5±2.7)kg/m^(2)、65.5(39.3,103.7)U/L、42.6%和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病毒血症组患者HBV DNA基线水平和治疗24周时水平分别为8.9(6.9,10.8)log 10 IU/mL和4.9(3.8,5.9)%,显著高于持续病毒学应答组患者的5.0(4.1,7.2)log 10 IU/mL和1.0(0.5,1.4)%,治疗24周时下降值和治疗24周时下降比例分别为2.2(1.5,3.0)log 10 IU/mL和23.0(19.0,29.0)%,显著低于持续病毒学应答组患者的3.8(2.8,4.0)log 10 IU/mL和74.0(60.0,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可知,患者HBV DNA水平(r=0.386)、基线HBsAg水平(r=0.265)、基线HBeAg水平(r=0.152)、基线AST水平(r=0.164)以及接受ETV或TDF治疗(r=0.422)与低病毒血症呈显著正相关,患者年龄(r=-0.085)、BMI(r=-0.095)、治疗中HBV DNA下降比例(r=-0.753)、基线ALT水平(r=-0.155)、接受TAF治疗(r=-0.231)以及接受ETV或TDF联合Peg-IFNα-2b治疗(r=-0.184)与低病毒血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病毒学水平是预后不佳的重要危险因素,转换用药或联合干扰素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低病毒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的研究现状及挑战
18
作者 王娇娇 蔡大川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虽然新生儿普遍接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疫苗,HBV的感染率开始大幅下降,但2016年我国慢性HBV感染者仍有8600万例。2019年,全球有2.96亿例慢性HBV感染者,且每年约有82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虽然新生儿普遍接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疫苗,HBV的感染率开始大幅下降,但2016年我国慢性HBV感染者仍有8600万例。2019年,全球有2.96亿例慢性HBV感染者,且每年约有82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相关疾病。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规范抗病毒治疗后,可以取得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的疗效。但随着人们对疾病更深层次的认识及检测技术的提升,临床发现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48周后,血清HBV DNA低于2000 IU/mL,但持续或间歇地高于检测下限,即为低病毒血症状态。低病毒血症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相关研究已经表明,HBV低病毒血症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主要表现为促进肝脏炎症、肝纤维化的进展及发生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耐药的风险升高。对于HBV低病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也尚未有明确建议。本文将对HBV低病毒血症的定义、可能的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及临床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介绍,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低病毒血症 核苷(酸)类似物
下载PDF
益气逐瘀解毒颗粒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的回顾性疗效观察
19
作者 董海舰 李晖 +2 位作者 陶雨静 赵芯 郭佳玲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益气逐瘀解毒颗粒治疗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联合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益气逐瘀解毒颗粒治疗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联合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65例口服抗病毒药物(ETV或TDF或TAF)和益气逐瘀解毒颗粒治疗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将其定义为中药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组,根据LSM值分为3个程度:轻度纤维化(39例)、显著/进展肝纤维化(54例)及肝硬化(72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的上述患者治疗前后的LSM值、FIB-4、APRI、GPR及S指数,并进行疗效分析。另将165例患者分为中药联合ETV治疗组(94例)和中药联合TDF/TAF治疗组(71例),根据LSM值分为3组:中药联合ETV治疗组(轻度肝纤维化29例、显著/进展肝纤维化27例、肝硬化38例),中药联合TDF/TAF治疗组(轻度肝纤维化10例、显著/进展肝纤维化27例、肝硬化34例),分别组间比较上述指标。结果:中药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组的轻度纤维化、显著/进展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LSM值均具有明显差异(P<0.01);中药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组仅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FIB-4、APRI、GPR、S指数四个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纤维化及显著/进展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四个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中药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组的轻度纤维化、显著/进展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6.15%、74.07%、63.89%,合计总有效率为63.03%(n=165)。中药联合ETV治疗组与中药联合TDF/TAF治疗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LSM值、FIB-4、APRI、GPR、S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LSM值、FIB-4、APRI、GPR、S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对长期抗病毒治疗(≥5年)的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用药治疗3个月后均有疗效,对显著/进展纤维化患者比轻度纤维化疗效更好;益气逐瘀解毒颗粒联合不同抗病毒药物(ETV或TDF/TAF)治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逐瘀解毒颗粒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低病毒血症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器官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旨文 张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7,共8页
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器官作为一种边缘性器官已经被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中,在有效缓解器官短缺现况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但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和应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逐渐成为现实,这也为丙型病... 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器官作为一种边缘性器官已经被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中,在有效缓解器官短缺现况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但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和应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逐渐成为现实,这也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成为器官移植供者奠定了基础。目前,在抗病毒药物的辅助治疗下,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实体器官移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因此,本文总结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肾脏、心脏、肺脏及肝脏等移植的研究现状,就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情况及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做一综述,探究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在实体器官移植中可行性,以期为扩大器官移植供体池提供参考,减少终末期疾病患者器官移植的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边缘供者 实体器官移植 直接抗病毒药物 持续病毒学应答 病毒血症 供者短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