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viral Effects of Urosolic Acid on Guinea Pig Cytomegalovirus In Vitro
1
作者 赵晶晶 陈娟娟 +7 位作者 刘涛 方建国 万进 赵建华 李伟 刘静 赵贤哲 陈素华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6期883-887,共5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ursolic acid on guinea pig cytomegalovirus (GPCMV) and explored the steps of viral replication targeted by ursolic acid. Cytopathic effect assay and MTT method were employ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ursolic acid on guinea pig cytomegalovirus (GPCMV) and explored the steps of viral replication targeted by ursolic acid. Cytopathic effect assay and MTT method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50% cellular cytotoxicity (CC50), 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and therapeutic index (TI) with GPCMV.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anti-viral effect of ursolic aci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ime points, two other medicines, ganciclovir and Jinyebaidu (JYBD), serving as controls, were studied for comparis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C50 of ganciclovir, JYBD and ursolic acid were 333.8, 3015.6, 86.7 μg/mL, respectively; EC50 of ganciclovir, JYBD and ursolic acid was 48.1, 325.5 and 6.8 μg/mL, respectively; TI of ganciclovir, JYBD and ursolic acid was 7, 9, 13, respectively. Similar with ganciclovir, ursolic acid could inhibit the viral synthesis, but did not affect the viral adsorption onto and penetration into cells. We are led to conclude that the anti-cytomegalovirus effect of ursolic acid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ganciclovir or JYBD, and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ursolic acid lies in its ability to inhibit viral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solic acid ANTI-VIRUS cytopathic effect
下载PDF
MTT分析法、空斑减数法及CPE观察法评估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刘媛媛 杨占秋 +2 位作者 何静 石丽桥 肖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比较MTT分析法、空斑减数试验及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3种方法在评估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分析中的优劣,为选择适宜的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 CPE法、MTT分析法和空斑减数试验法评价大黄素于体外... 目的:比较MTT分析法、空斑减数试验及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3种方法在评估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分析中的优劣,为选择适宜的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 CPE法、MTT分析法和空斑减数试验法评价大黄素于体外抗疱疹病毒 1 型、疱疹病毒 2 型和柯萨奇病毒增殖的效果,比较 3 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并分析该方法的实用性与利弊。结果:在抗疱疹病毒增殖的检测中,MTT法与空斑减数法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空斑减数法比MTT法更准确,但对抗柯萨奇病毒增殖的检测,MTT法与空斑减数法无明显差异。结论:MTT法与 CPE法结合,可广泛用于对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但对于疱疹病毒类非杀细胞病毒,使用空斑减数法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变效应 MTT分析法 空斑减数试验 抗病毒作用 大黄素
下载PDF
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电学性能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雄伟 黄锐 +1 位作者 蔡碧华 赖胜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8-54,共7页
研究了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导电性能和电流-电压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具有明显的导电渗滤效应,在共混比LDPE/CPE>50/50时,导电性能随CPE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炭黑粒子在L... 研究了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导电性能和电流-电压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具有明显的导电渗滤效应,在共混比LDPE/CPE>50/50时,导电性能随CPE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炭黑粒子在LDPE和CPE两组分中的分布不均匀性所致。复合体系的电流-电压特性在低电压下呈欧姆特征,在电压高于一定值后呈现非欧姆特征。非线性欧姆行为主要是由于炭黑粒子之间间隙电阻的负温度系数效应(NTC)所致。随着炭黑和CPE含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非线性欧姆行为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复合导电体系 非线性欧姆行为 LDPE cpe
下载PDF
CPE机组缩口工艺的改进及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纪明 《钢管》 CAS 2010年第2期37-40,共4页
CPE轧管工艺是经过改良的顶管工艺,但其仍然存在成品管长度短、金属收得率低、生产能力低等缺点。为提高该轧管工艺的成材率,武钢集团汉阳钢厂通过具体分析CPE机组缩口工艺的特点,提出了CPE机组减少金属切头损失的工艺创新思路,改进缩... CPE轧管工艺是经过改良的顶管工艺,但其仍然存在成品管长度短、金属收得率低、生产能力低等缺点。为提高该轧管工艺的成材率,武钢集团汉阳钢厂通过具体分析CPE机组缩口工艺的特点,提出了CPE机组减少金属切头损失的工艺创新思路,改进缩口工艺,实施不切"杯底"的技术措施。此技术已在该厂Φ114mmCPE机组上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e机组 缩口工艺 “杯底”不切技术 改进效果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Hep-2及Vero细胞的病变特点及易感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叶芝旭 张梅 +3 位作者 金鑫 阳小凤 崔玉霞 余福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7-10,17,F0003,共6页
目的比较Hep-2细胞与Vero细胞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病变特点、易感性,及RSV在两种细胞上产生的子代病毒的感染性。方法实验分为Hep-2空白对照组、Hep-2实验组、Vero空白对照组及Vero实验组。空白对照组未感染病毒,实验组为RSV以MO... 目的比较Hep-2细胞与Vero细胞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病变特点、易感性,及RSV在两种细胞上产生的子代病毒的感染性。方法实验分为Hep-2空白对照组、Hep-2实验组、Vero空白对照组及Vero实验组。空白对照组未感染病毒,实验组为RSV以MOI=1感染细胞。RSV感染两组细胞后,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免疫荧光检测RSV N蛋白表达及空斑实验测定病毒滴度,并进一步予Hep-2实验组及Vero实验组产生的子代病毒感染A549细胞,空斑实验比较子代病毒的感染性。结果Hep-2实验组感染后48 h,Vero实验组感染后84 h时均可形成明显的合胞病变,两个实验组的细胞病变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免疫荧光检测RSV N蛋白表达特点与细胞病变特点一致,两个实验组均能产生的较高的病毒滴度。但当Hep-2实验组及Vero实验组产生的子代病毒感染A549细胞,发现感染后36、48 h,两组细胞的子代病毒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60 h,Hep-2实验组细胞的子代病毒滴度高于Vero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感染Hep-2及Vero细胞后均可形成明显的合胞病变,均能达到较高病毒滴度,但RSV在Hep-2细胞上产生的子代病毒感染性明显强于Vero细胞产生的子代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病变效应 易感性 子代病毒 病毒滴度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对人甲型流感病毒抑制作用研究
6
作者 黄超文 黄炎明 +1 位作者 肖扬 侯燚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0期3-5,共3页
目的:探究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人甲型流感(FluA)病毒的抑制作用,以提高人体抗病毒感染能力及探索对流感病毒新的治疗手段。方法:进行FluA病毒毒株毒力测定,稀释FluA病毒液,将正常细胞和病毒原液进行对照。收集NK细胞并鉴定,稀释成2.5... 目的:探究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人甲型流感(FluA)病毒的抑制作用,以提高人体抗病毒感染能力及探索对流感病毒新的治疗手段。方法:进行FluA病毒毒株毒力测定,稀释FluA病毒液,将正常细胞和病毒原液进行对照。收集NK细胞并鉴定,稀释成2.5×10^(4)/mL、5×10^(4)/mL、1×10^(5)/mL、2×10^(5)/mL、4×10^(5)/mL浓度的细胞悬液,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细胞病变效应(CPE)观测法观察试验细胞病变状态,噻唑蓝(MTT)法计算细胞保护率,分析CPE观测法及MTT法检测NK细胞对FluA病毒抑制作用。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显示病毒攻击细胞后,细胞可出现固缩、相互融合形成葡萄串状或星状,随着NK细胞浓度增加,细胞病变反而下降。细胞保护率随着NK细胞效靶比的升高而升高。结论:CPE观测法及MTT法初步发现NK细胞对FluA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可探索针对流感病毒的新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变效应观测法 细胞活力法检测 自然杀伤细胞 人甲型流感病毒
下载PDF
凝血酶冻干粉中猪蓝耳病毒感染情况考察
7
作者 聂希霖 邹浩勇 +1 位作者 王智 王文晞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 评价来源于12家不同企业的20批凝血酶冻干粉中猪蓝耳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凝血酶冻干粉中猪蓝耳病毒核酸残留;以猴肾细胞(Marc-145)作为宿主细胞,通过待检样品感染宿主细胞,连续传代(5代)培养观察,以病毒致... 目的 评价来源于12家不同企业的20批凝血酶冻干粉中猪蓝耳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凝血酶冻干粉中猪蓝耳病毒核酸残留;以猴肾细胞(Marc-145)作为宿主细胞,通过待检样品感染宿主细胞,连续传代(5代)培养观察,以病毒致细胞病变(CPE)程度评估猪蓝耳病毒活性。结果 18批次样品检测出猪蓝耳病毒核酸残留,占总样品数的90%(18/20),未检测出有活性的猪蓝耳病毒。结论 凝血酶冻干粉中猪蓝耳病毒检出率高,提示该产品病毒残留风险较高,生产企业应在工艺中增加病毒灭活步骤,降低产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冻干粉 猪蓝耳病毒 细胞病变
下载PDF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仕龙 陈少莺 +6 位作者 程晓霞 林锋强 江斌 王劭 朱小丽 张世忠 李兆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的致病性。【方法】以NDRV分离株NP01、NP03、NPM为供试病毒,分析其对禽胚(番鸭胚、鸡胚)、部分禽类(雏番鸭、雏半番鸭、雏鸡、雏鹅)及细胞的致病性。【结果】NDRV分离株经尿囊腔接种能100%... 【目的】研究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的致病性。【方法】以NDRV分离株NP01、NP03、NPM为供试病毒,分析其对禽胚(番鸭胚、鸡胚)、部分禽类(雏番鸭、雏半番鸭、雏鸡、雏鹅)及细胞的致病性。【结果】NDRV分离株经尿囊腔接种能100%致死12日龄番鸭胚和9日龄鸡胚。2Et龄雏番鸭、雏半番鸭经腿肌、口鼻、爪垫等途径人工感染NDRV分离株后,出现了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病症,NDRV分离株对雏番鸭和雏半番鸭的致死率分别为20%~53%和13%~33%,同时能从病死鸭肝脾中回收到该病毒,耐过鸭大多成为僵鸭;15日龄雏鸡和2日龄雏鹅人工感染NDRV分离株后观察20d,均未表现出NDRV致病的临床症状。NDRV分离株具有较广的细胞亲嗜性,能在MDEF、CEF、AD293、Marc145、Vero、ST、MDCK等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病变细胞呈现巨融合状;但NDRV分离株在PK细胞中盲传3代均未出现病变。【结论】NDRV在致病特性方面明显不同于禽呼肠孤病毒和番鸭呼肠孤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致病性 禽胚 禽类 细胞病变
下载PDF
禽腺病毒江苏分离株的细胞培养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斌 郑其升 +2 位作者 刘华雷 曹瑞兵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的生物学特性,应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肾细胞(CEK)培养禽腺病毒江苏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血凝特性、理化特性、超薄切片观察和PCR检测。实验结果表明,CEF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病变。CEK感染病毒后则表现出很强的聚集... 为进一步研究的生物学特性,应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肾细胞(CEK)培养禽腺病毒江苏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血凝特性、理化特性、超薄切片观察和PCR检测。实验结果表明,CEF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病变。CEK感染病毒后则表现出很强的聚集性并形成细胞团,有的成束状,最后脱落;ReedMuench方法测得其TCID50为每0.1mL10-5.4。CEK核内存在大量70~80nm、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的腺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特性 禽腺病毒 分离株 江苏 鸡胚成纤维细胞 TCID50 生物学特性 PCR检测 血凝特性 理化特性 超薄切片 病毒颗粒 肾细胞 CEF 细胞团 聚集性 感染
下载PDF
双黄连粉针剂体外抗病毒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易世红 王放 +3 位作者 王丽萍 赵春燕 魏强 李凡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 :明确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谱及体外抗病毒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染料摄入法检测双黄连粉针剂对各种病毒的作用 ,改变给药时间、途径 ,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结果 :双黄连粉针剂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 目的 :明确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谱及体外抗病毒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染料摄入法检测双黄连粉针剂对各种病毒的作用 ,改变给药时间、途径 ,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结果 :双黄连粉针剂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型、单纯疱疹病毒 、 型、柯萨奇病毒 B3 、柯萨奇病毒 B4 、柯萨奇病毒 A16、新型肠道病毒 71型的作用 ;对脊髓灰质炎病毒 型、埃可病毒 6型、麻疹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双黄连粉针剂与鱼腥草针剂相比 ,其抗病毒效果显著。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是一种较广谱的抗病毒针剂 ,抗病毒作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粉针剂 抗病毒 细胞病变 中药 药效学
下载PDF
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81
11
作者 李凡 易世红 +2 位作者 赵春艳 魏强 王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明确双黄连粉针剂体内外抗病毒谱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染料摄入法 ,检测双黄连粉针剂对不同种病毒的作用 ,改变给药时间、途径 ,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建立病毒性心肌炎、胰腺炎、流感动物模型 ,通... 目的 明确双黄连粉针剂体内外抗病毒谱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染料摄入法 ,检测双黄连粉针剂对不同种病毒的作用 ,改变给药时间、途径 ,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建立病毒性心肌炎、胰腺炎、流感动物模型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法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结果 双黄连粉针剂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型、单纯疱疹病毒 及 型、柯萨奇病毒 B3 ,A1 6、新型肠道病毒71型的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 型、埃可病毒 6型、麻疹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肺炎、心肌炎、胰腺炎的发生 ,疗效与清开灵相似 ,优于穿琥宁粉针剂、鱼腥草、莪术油注射液。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是一个较广谱的抗病毒针剂 ,抗病毒作用是多途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粉针剂 抗病毒作用 细胞病变 中药
下载PDF
疏风解毒胶囊抗病毒及抗菌的体外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13
12
作者 吕伟伟 朱童娜 +2 位作者 邱欢 胡涛 黄升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体外抑制病毒及细菌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法,以利巴韦林颗粒和清开灵颗粒为对照,从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开始,测定疏风解毒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RSV)、柯萨奇病毒B3型(coxs...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体外抑制病毒及细菌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法,以利巴韦林颗粒和清开灵颗粒为对照,从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开始,测定疏风解毒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RSV)、柯萨奇病毒B3型(coxsackie virus B3,CVB3)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的抑制作用。按Reed-muench法计算50%细胞毒性浓度(TC50),最大无毒浓度(TC0),50%抑制浓度(IC50)和药物治疗指数(TI)。采用平皿稀释法及抑菌环试验,以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清开灵颗粒为对照,检测疏风解毒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疏风解毒胶囊的TC50为2-0.3/mL,TC0为2-0.7/mL;利巴韦林分别为2-0.4/mL和2-1.7/mL,清开灵分别为20.7/mL和2-1.7/mL。疏风解毒胶囊对RSV的IC50为2-8/mL,TI为27.7;利巴韦林分别为2-5.7/mL和25.4,清开灵分别为2-9.4/mL和29.1;疏风解毒胶囊对CVB3的IC50为2-5.4/mL,TI为25.1,利巴韦林分别为2-4.3/mL和24,清开灵分别为2-8.3/mL和28;疏风解毒胶囊对HSV-1的IC50为2-6.8/mL,TI为26.5,利巴韦林分别为2-5.3/mL和25,清开灵分别为2-8.3/mL和28。疏风解毒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和乙型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0.05,1.62,0.8,0.8,0.4和1.62,0.8,0.025,<0.025,0.2,0.1 mg.mL-1;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对上述6种细菌的MIC均为0.125μg.mL-1,MBC均<0.125μg.mL-1;而清开灵颗粒对以上6种细菌均无抑菌作用。抑菌环实验证明疏风解毒胶囊对6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弱于对照药头孢曲松钠,而清开灵颗粒未见其抑菌作用。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弱于利巴韦林,但其细胞毒作用较利巴韦林低;其抗病毒和抗菌作用优于清开灵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抗病毒作用 抗菌作用 细胞病变效应
下载PDF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体外增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樊廷俊 王丽燕 +4 位作者 耿晓芬 丛日山 李明玉 于秋涛 杨秀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7-774,共8页
探讨大菱鲆病毒疫苗的研制,以牙鲆鳃细胞(FG细胞)为增殖体系,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为判断指标,对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的体外最适增殖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接种量、病毒吸附时间、... 探讨大菱鲆病毒疫苗的研制,以牙鲆鳃细胞(FG细胞)为增殖体系,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为判断指标,对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的体外最适增殖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接种量、病毒吸附时间、细胞培养条件对TRBIV的体外增殖均有明显的影响,以0.2 mL病毒液接种FG细胞、吸附2 h、用含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于22℃培养时,病毒的增殖速度最快。研究还发现,病毒的收获时间和病毒液冻融次数对所得病毒的感染力均有显著影响,在最佳增殖条件下,病毒在FG细胞中增殖至第4天时进行收获,且只冻融1次,其感染活性最强,反复冻融后病毒的感染活性会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 细胞病变效应(cpe) 牙鲆鳃细胞 增殖
下载PDF
栀子提取物抗病毒试验研究 被引量:112
14
作者 王意忠 崔晓兰 +5 位作者 高英杰 郭姗姗 王秀坤 黄洋 赵晔 巩文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观察栀子提取物ZG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的影响和体外对多种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经滴鼻感染流感病毒造成肺炎模型,观察肺部炎症、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体外抗病毒试验采用CPE法,按Reed-Muench方法计算TCO,TC5O,I... 目的:观察栀子提取物ZG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的影响和体外对多种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经滴鼻感染流感病毒造成肺炎模型,观察肺部炎症、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体外抗病毒试验采用CPE法,按Reed-Muench方法计算TCO,TC5O,IC5O,TI。结果:栀子提取物ZG对流感病毒致小鼠肺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同时降低小鼠血清中NO含量;在体外对流感病毒等6种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栀子提取物ZG对流感病毒等6种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抑制作用与降低血清中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提取物ZG 细胞病变 病毒性肺炎
下载PDF
病毒唑体外抗腺病毒3型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志刚 李洪源 +5 位作者 邱海岩 张凤梅 李霞 王秀芹 刘鑫研 朴英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6-907,共2页
目的了解病毒唑在体外抑制腺病毒3型(ADV3)作用的效果和强度。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病毒唑在人宫颈癌传代(Hela)细胞中对腺病毒3型的抑制作用。结果病毒唑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2056·13μg/ml;抑制腺病毒3型的半数有效浓度(... 目的了解病毒唑在体外抑制腺病毒3型(ADV3)作用的效果和强度。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病毒唑在人宫颈癌传代(Hela)细胞中对腺病毒3型的抑制作用。结果病毒唑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2056·13μg/ml;抑制腺病毒3型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53·03μg/ml,治疗指数(TI)为38·77;病毒唑对腺病毒3型的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关系;在感染后10h以内给药,病毒唑能够有效地抑制腺病毒3型的复制。结论病毒唑在Hela细胞中对腺病毒3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唑 腺病毒3型 抗病毒作用 细胞病变(cpe)
下载PDF
抗病毒无菌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国刚 宋少江 +3 位作者 徐绥绪 张红霞 段淑敏 李晓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33-434,447,共3页
目的为明确抗病毒粉针剂体内外抗病毒谱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MTT染色法 ,检测抗病毒粉针剂对不同病毒株的作用 ,通过改变给药时间、途径 ,探讨抗病毒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通过建立病毒性流感动物模型 ,采用组织病理... 目的为明确抗病毒粉针剂体内外抗病毒谱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MTT染色法 ,检测抗病毒粉针剂对不同病毒株的作用 ,通过改变给药时间、途径 ,探讨抗病毒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通过建立病毒性流感动物模型 ,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法 ,观察抗病毒粉针剂对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结果抗病毒粉针剂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作用 ,抗病毒作用是多途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粉针剂 抗病毒 细胞病变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蓝舌病毒HbC_3对几株人和动物肿瘤细胞的感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肖安涛 董长垣 +3 位作者 Joseph K.-K.Li 陈冬娥 刘军 张蔚英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用BTV-HbC3感染人肺癌SPC-A-1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星型胶质瘤U251细胞,小鼠星形胶质瘤C6细胞及人胚肺HEL细胞后,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及琼脂双扩散试验检测BTV-HbC3对各种不同肿瘤细胞及人胚肺HEL细胞的感染性;... 用BTV-HbC3感染人肺癌SPC-A-1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星型胶质瘤U251细胞,小鼠星形胶质瘤C6细胞及人胚肺HEL细胞后,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及琼脂双扩散试验检测BTV-HbC3对各种不同肿瘤细胞及人胚肺HEL细胞的感染性;并用RT-PCR技术检测蓝舌病毒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BTV-HbC3对正常HEL不感染,但能在不同来源的某些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增殖,产生不同程度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及调亡现象,终致肿瘤细胞死亡。其中以人肺癌SPC-A-1细胞对其最为敏感。因此,初步认为BTV-HbC3株能靶向性杀死某些肿瘤细胞,从而为深入开展BTV-HbC3靶向性抗肿瘤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呼肠孤病毒科 环状病毒属 动物 肿瘤细胞 感染特性 细胞病变效应
下载PDF
甘草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董艳梅 李洪源 +4 位作者 姚振江 田文静 韩志刚 邱海岩 朴英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 :开发安全有效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新药。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甘草在Hela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甘草半数中毒浓度 (TC50 )为 3 4 3g/L ;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 )为 0 2 5 35g/L ... 目的 :开发安全有效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新药。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甘草在Hela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甘草半数中毒浓度 (TC50 )为 3 4 3g/L ;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 )为 0 2 5 35g/L ,治疗指数 (TI)为 13 5 3;甘草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反应关系 ;在感染后 0h、2h、4h、6h、8h ,甘草均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结论 :甘草在Hela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病毒作用 细胞病变
下载PDF
龙牙楤木总甙抗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凡 田同春 +4 位作者 石艳春 刘晶莹 张绍伦 赵薇 肖春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562-564,共3页
结果表明龙牙木总甙具有明显的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柯萨奇病毒B_3和A ̄(16)、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腺病毒Ⅲ型、埃可病毒6型的活性。表现为能显著抑制细胞病变的发生,使组织培养的细胞得到保护。
关键词 龙牙Cong木 皂甙 抗病毒 细胞病变
下载PDF
桑白皮抗病毒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国刚 黎琼红 +2 位作者 叶英子博 张洪霞 李凡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研究桑白皮中化学成分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利用细胞病变方法进行体外抗病毒筛选试验。结果桑白皮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3在体外有较好的抑制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致病作用;化合物1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延缓腺病毒Ⅲ、H... 目的研究桑白皮中化学成分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利用细胞病变方法进行体外抗病毒筛选试验。结果桑白皮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3在体外有较好的抑制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致病作用;化合物1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延缓腺病毒Ⅲ、HSV Ⅰ致病作用;化合物2和化合物5也有部分抗病毒作用;化合物4能抑制腺病毒Ⅲ、柯萨奇病毒B3 、HSV Ⅰ、副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结论桑白皮提取物对呼吸道常见病毒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 抗病毒活性 细胞病变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