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d,l-sotalol and d-sotalol on isoproterenol increased delayed rectifier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in guinea pig myocytes
1
作者 X.Z. Yao, N.C. Yannoulis, J.Kiehn and J.Brachman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51-51,共1页
Objective Catecholamines antagoni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ure class Ⅲ antiarrhythmic agents in vivo. The antiarrhythmic agent d, l sotalol has β adrenergic blocking properties and class Ⅲ activity. However, ... Objective Catecholamines antagoni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ure class Ⅲ antiarrhythmic agents in vivo. The antiarrhythmic agent d, l sotalol has β adrenergic blocking properties and class Ⅲ activity. However, its d isomer without β blockade has been shown to exert significant proarrhythmia.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β adrenergic blocking properties of d, l sotalol on its antiarrhythmic effect, 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d, l sotalol and d sotalol on delayed rectifier K + outward current in the presence of isoproterenol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Methods Time dependent delayed rectifier K + outward currents, I K (I Kr and I Ks ) and tail current (I K tail ) were measured in isolated guinea pig myocytes using the whole cell configuration of the patch clamp technique. Currents were measured in response to 300 ms depolarizing pulses from a holding potential of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University Hospital Heidelberg, Germany (Yao XZ, Yannoulis NC, Kiehn J and Brachmann J) 40 mV in three experimental protocols [control, isoproterenol (10 9 -10 6 mol/L), and isoproterenol (10 9 -10 6 mol/L) plus either d, l sotalol (10 4 mol/L) or d sotalol (10 4 mol/L)]. I K tail currents were measured upon repolarization to 40 mV. Results Isoproterenol significantly inreased I K and I K tail in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I K was significantly amplified in the presence of isoproterenol (10 9 -10 6 mol/L) plus d sotalol. At 10 8 mol/L isoproterenol, I K was increased by 92.3%±23.7% before and 54.3%±13.4% after d sotalol. In contrast, d, l sotalol strongly suppressed the effect of isoproterenol on I K, and compared to control, I K was decreased by 35.6%±8.1% at 10 8 mol/L isoproterenol. Conclusions The β adrenergic blocking property of d, l sotalol maintains delayed rectifier K + outward current block in the presence of isoproterenol in guinea pig myocytes. This may result in its supperior antiarrhythmic efficacy compared to d sotal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d l-sotalol and d-sotalol on isoproterenol increased delayed rectifier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in guinea pig myocytes
原文传递
药物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军奎 于忠祥 崔长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冠状动脉灌注的犬左室心肌楔形组织块模型,同步记录左心室内膜、中层、外膜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跨壁心电图,观察不同浓度D-Sotalol对动作电位时间(APD)、QT间期、跨壁... 目的探讨药物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冠状动脉灌注的犬左室心肌楔形组织块模型,同步记录左心室内膜、中层、外膜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跨壁心电图,观察不同浓度D-Sotalol对动作电位时间(APD)、QT间期、跨壁复极离散度(TDR)、早期后除极(EAD)及Tdp发生的影响。结果浓度为0~100μmol/L的D-Sotalol呈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各层细胞APD,尤以中层细胞最为显著(P<0.05),因而增加TDR;D-Sotalol在中层细胞可诱发EAD,触发室性早博并形成跨壁折返导致Tdp。结论 D-Sotalol在中层细胞诱发EAD、R on T室性早博是其致Tdp的始动因子,在TDR增加的基础上形成跨室壁折返是Tdp得以维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壁复极离散度 早期后除极 尖端扭转型室速 d-sotalol
下载PDF
离体LQT2兔心脏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卢颖如 胡大一 +3 位作者 李翠兰 张怀勤 赵京丹 王川怡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6期31-35,共5页
目的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急诊,长QT综合征(LQTS)所致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为进一步研究长QT综合征,特制作离体LQT2兔心脏模型。方法新西兰兔共12只,取出心脏,立即行逆行主动脉灌注,然后用有齿镊... 目的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急诊,长QT综合征(LQTS)所致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为进一步研究长QT综合征,特制作离体LQT2兔心脏模型。方法新西兰兔共12只,取出心脏,立即行逆行主动脉灌注,然后用有齿镊钳夹房室结造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分别用1000ms刺激周长(CLs)起搏至少100个心动周期,体表心电图提示无ST-T明显压低或抬高,给予低钾低镁台氏液灌流5min,观察EAD及心律失常情况。然后用加有右旋索他洛尔(d-Sotalol)100μmol/L浓度的台氏液逆行Langendorff灌流30min后再分别用上述刺激周期进行刺激,观察:①90%动作电位时程(APD90);②90%复极时间(RT90);③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④早期后去极化(EAD)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⑤平均QT间期等的变化。结果12只新西兰离体Langendorff灌流兔心脏,在心动过缓及高浓度d-Sotalol(100μmol/L)存在时,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延长,TDR明显增加(P<0.001),并诱发出EAD(11/12,91.67%),但TdP发生率低(3/12,25%),在附加的低钾低镁台氏液灌流时,TdP发生率高(10/12,83.33%)。结论d-sotalol可在Langendroff灌流离体新西兰兔心脏上成功制备LQT2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动作电位 早期后去极化 长QT综合征 右旋索他洛尔
下载PDF
钾通道开放剂对长QT综合征LQT2模型的跨壁复极离散作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洁 胡大一 +2 位作者 李运田 丁国良 郭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钾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对LQT2模型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及跨壁复极离散(TDR)的作用及电生理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LQT2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以d-索他洛尔(Ikr阻断剂)模拟LQT2模型。结... 目的观察钾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对LQT2模型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及跨壁复极离散(TDR)的作用及电生理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LQT2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以d-索他洛尔(Ikr阻断剂)模拟LQT2模型。结果d-索他洛尔(100μmol/L)使三层心肌细胞APD90均增加,但以M细胞APD80增加最为显著,结果使TDR增加。d-索他洛尔作用于M细胞,诱发早期后除极(EADs)和APD交替变异,而心内膜、外膜细胞则未见。吡那地尔(2-6μ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缩短受d-索他洛尔影响而延长的三层细胞的APD,以M细胞为著,因此明显降低TDR,并且消除d-索他洛尔所产生的EADs及APD交替变异。结论对于Ikr缺陷所致的LQTs,钾通道开放剂可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开放剂 长QT综合征 LQT2模型 心室肌细胞 治疗 LQTS 遗传疾病
下载PDF
胺碘酮、索他洛尔与d-索他洛尔对犬心室肌细胞电生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洁 胡大一 +2 位作者 李运田 丁国良 郭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0期817-820,共4页
目的 分析胺碘酮、索他洛尔与d -索他洛尔对犬心室肌细胞电生理作用。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观察胺碘酮、d ,l-索他洛尔 (即索他洛尔 )与d -索他洛尔对犬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APD)及跨壁复极离散(TDR)的作用 ,以研究三种... 目的 分析胺碘酮、索他洛尔与d -索他洛尔对犬心室肌细胞电生理作用。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观察胺碘酮、d ,l-索他洛尔 (即索他洛尔 )与d -索他洛尔对犬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APD)及跨壁复极离散(TDR)的作用 ,以研究三种药物不同的促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机制。结果 胺碘酮 (5 μM)对心室壁三层细胞APD作用不一 ,使M细胞的APD90 缩短 ,而内、外膜的APD90 延长 ,TDR降低。索他洛尔 (10 0 μM)使心室壁三层细胞APD90均延长 ,对M细胞APD延长更明显 ,使TDR增加。d -索他洛尔 (10 0 μM)使心室壁三层细胞APD90 均增加 ,但以M细胞APD90 增加最为显著 ,而且随着d -索他洛尔诱发早期后除极、APD交替变异发生 ,而在心室肌内、外膜细胞则未见上述变化。结论 胺碘酮、索他洛尔及d -索他洛尔三种药物的不同促心律失常作用与其对心室TDR的作用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M细胞 胺碘酮 索他洛尔 d-索他洛尔
下载PDF
索他洛尔诱发兔离体心脏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6
作者 刘纪 王文秀 +2 位作者 万征 李琼 王志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机制。方法应用索他洛尔低钾镁台氏液灌流兔离体心脏,同时记录模拟肢体Ⅰ、aVL导联心电图和左室心内膜单向动作电位(MAP)。结果11只兔离体心脏在台氏液和低钾镁台氏液灌流下,均未见...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机制。方法应用索他洛尔低钾镁台氏液灌流兔离体心脏,同时记录模拟肢体Ⅰ、aVL导联心电图和左室心内膜单向动作电位(MAP)。结果11只兔离体心脏在台氏液和低钾镁台氏液灌流下,均未见早期后除极(EADs)、触发活动(TA)及TdP;在400~1200ms起搏时各个浓度的索他洛尔(5×10-5、1×10-4、2×10-4M)低钾镁台氏液灌流都可延长QT间期和MAP复极90%时程(APD90)。9只记录到EADs,11只都诱发出TA;9只诱发出TdP,诱发TdP的最短起搏周长(CL)为1400ms,所有TdP均能自行终止。5×10-5、1×10-4、2×10-4M浓度索他洛尔各有4、4、7只分别诱发出TdP9、8、13次。结论索他洛尔低钾镁台氏液灌注在起搏频率较低时可反复诱发TdP;EADs引起的TA是发生TdP的基础;高浓度索他洛尔诱发TdP的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他洛尔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单相动作电位
下载PDF
钾通道开放剂与钙拮抗剂对长QT综合征LQT2模型的跨壁复极离散的作用
7
作者 李洁 胡大一 +2 位作者 丁国良 商丽华 李运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4期290-293,共4页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以d 索他洛尔 (Ikr阻断剂 )模拟长QT 2型 (LQT2 )模型观察其对犬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 90 %时程 (APD90 )及跨壁复极离散 (TDR)的作用 ,及钾通道开放剂 (吡那地尔 )和钙通道阻断剂 (硝苯地平 )对d 索他洛尔...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以d 索他洛尔 (Ikr阻断剂 )模拟长QT 2型 (LQT2 )模型观察其对犬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 90 %时程 (APD90 )及跨壁复极离散 (TDR)的作用 ,及钾通道开放剂 (吡那地尔 )和钙通道阻断剂 (硝苯地平 )对d 索他洛尔诱发的电生理变化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LQT2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结果 :d 索他洛尔 (10 0μmol/L)使三层心肌细胞APD90 均增加 ,但以中层心肌 (M)细胞APD90 增加最为显著 ,结果使TDR增加。d 索他洛尔作用于M细胞 ,诱发早期后除极 (EADs)和APD交替变异 ,而心内膜、外膜细胞则未见。吡那地尔 (2~ 6 μmol/L)和硝苯地平 (2~ 10 μmol/L)均呈浓度依赖性地缩短受d 索他洛尔而延长的三层细胞的APD ,以M细胞最为显著 ,因此明显降低TDR ,并且消除d 索他洛尔所产生的EADs及APD交替变异。结论 :对于Ikr缺陷所致的长QT综合征 ,钾通道开放剂和钙通道阻断剂可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开放剂 钙拮抗剂 长QT综合征 LQT2模型 跨壁复极离散 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M细胞 d-索他洛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