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氏健脾和胃针刺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黄丽 王秋月 +4 位作者 张小晋 范轶斌 丁鲁 金珠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66-2170,共5页
目的:观察陆氏健脾和胃针刺法治疗代谢综合征(Me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Met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及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陆氏健脾和胃针刺法治疗代谢综合征(Me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Met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陆氏健脾和胃针刺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糖、血压的变化。结果:意向性治疗(ITT)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各时间点体质量、腰围及BM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体质量、腰围及B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HDL-C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及HOMA-IR值均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期待值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陆氏健脾和胃法针刺法能有效降低MetS患者的体质量、腰围、BMI,改善血脂、血糖水平,并且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代谢综合征 陆氏针灸 流派传承 随机对照试验 经络 辨证 健脾和胃 远期 疗效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失调探讨“升清降浊”理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袁久术 周明阳 +8 位作者 冷玉琳 张慧漩 王雪茹 胥杰 刘汉宇 黄苏苏 高泓 杜联 谢春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4-1501,共8页
饮食模式转变介导的肠道菌群失衡、糖脂代谢紊乱、宿主免疫失调被认为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态平衡成为改善糖脂代谢、调节宿主免疫、神经介质与减缓神经性疼痛进展的新切... 饮食模式转变介导的肠道菌群失衡、糖脂代谢紊乱、宿主免疫失调被认为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态平衡成为改善糖脂代谢、调节宿主免疫、神经介质与减缓神经性疼痛进展的新切入点。肠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转运、排泄等功能与中医学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相吻合,脾胃“升清降浊”是全身气机正常运行及维系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吸收、转化、代谢的关键枢纽,其功能发挥的主要部位在肠道,而嗜食肥甘导致脾胃“升清降浊”失司,肠腑之气不得畅通,精微物质转化异常,从而引起肠道菌群失养,过剩的糖脂代谢物与炎性介质沉积于脉道,是引起DPN病变的始动之因,糖脂代谢紊乱与免疫炎症互作又进一步使得肠道菌群失衡,脾胃功能受损,清浊相干,精微难散,糟粕难排,随之产生的痰、瘀、毒成为推动DPN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健脾益气升清,和胃通腑降浊为代表的中药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控有着减缓神经疼痛、修复受损神经、调节糖脂代谢和炎性介质等积极作用,为临床治疗DPN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升清降浊 脾胃 糖脂代谢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论述细胞焦亡与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帅 赵玉清 +3 位作者 陈恂 卞昊宇 杨一点 张立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411-1414,1419,共5页
“一气周流”是中医经典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中气(脾胃之气)是整个气机运转的枢纽。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水谷精微运化疏泄失常,日久痰浊瘀血内生,积聚于血管,引起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健脾疏肝方剂柴芪汤对代谢... “一气周流”是中医经典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中气(脾胃之气)是整个气机运转的枢纽。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水谷精微运化疏泄失常,日久痰浊瘀血内生,积聚于血管,引起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健脾疏肝方剂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及相关血管内皮损伤具有较好改善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过程类似于中医“痰瘀浊毒”的积聚。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细胞焦亡与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为中医经典理论和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理论 焦亡 代谢综合征 血管内皮损伤 中气 气机升降 中医经典理论 脾虚肝郁
下载PDF
从脾论治男性不育症合并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新宇 崔云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195-199,共5页
以脾的生理、病理功能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认为男性不育症、代谢综合征均与脾胃运化失常紧密相关,脾虚不生精微致精室不荣引发不育,脾虚不运饮食水谷致痰浊膏脂堆积引发代谢综合征。男性不育症合并代谢综合征不是两类疾病的简单拼凑,而是... 以脾的生理、病理功能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认为男性不育症、代谢综合征均与脾胃运化失常紧密相关,脾虚不生精微致精室不荣引发不育,脾虚不运饮食水谷致痰浊膏脂堆积引发代谢综合征。男性不育症合并代谢综合征不是两类疾病的简单拼凑,而是基于类似病因、相同病机、病理上互相影响且论治策略相近的有机联合。因此将脾虚湿瘀作为男性不育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病机核心,健脾祛邪作为男性不育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总则,进而从脾论治男性不育症合并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代谢综合征 中虚精变 脾虚湿瘀 脾胃
下载PDF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4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正 劳绍贤 +3 位作者 黄志新 黄烈平 张向菊 匡忠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从水波代谢来研究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关系。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2例,其中脾胃湿热证20例,脾气虚证12例;另10例正常人为对照。胃镜下取胃体上部粘膜,观察粘膜炎症情况,用免疫组化祛、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AQP4... 目的:从水波代谢来研究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关系。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2例,其中脾胃湿热证20例,脾气虚证12例;另10例正常人为对照。胃镜下取胃体上部粘膜,观察粘膜炎症情况,用免疫组化祛、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AQP4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脾胃湿热证胃粘膜的炎症明显要重于脾虚证和正常人组(P<0.05,P<0.01);脾胃湿热证AQP4蛋白表达量强于脾虚证组(P<0.01)和正常人组(P<0.05);脾虚证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人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QP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水通道蛋白4 免疫组化 水液代谢失衡
下载PDF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诗军 劳绍贤 +4 位作者 周正 黄志新 陈更新 傅肖岩 胡斌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3(AQP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8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其中脾胃湿热证75例,脾虚证组13例,另选择健康的本校学生1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胃粘膜AQP3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3(AQP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8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其中脾胃湿热证75例,脾虚证组13例,另选择健康的本校学生1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胃粘膜AQP3表达。结果:正常人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AQP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人、脾胃湿热证患者AQP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脾胃湿热证、脾虚证患者AQP3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AQP3阳性患者出现口渴少饮、大便溏而不爽的比例要明显高于AQP3阴性患者(P<0.05或P<0.01).出现口干口苦、恶心、纳呆、腹胀或痛的比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AQP3阳性患者辨证为湿重于热的比例要明显高于AQP3阴性患者(P<0.05)。结论:AQP3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AQP3在脾胃湿热证发生中起着某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水通道蛋白3 基因表达 相关性 脾虚证
下载PDF
从脾虚证与物质代谢的关系探讨艾灸温补脾胃的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彭芬 易受乡 +2 位作者 常小荣 彭艳 刘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37-1239,共3页
艾灸温补脾胃即为运用灸法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方法。脾虚时会引起各种物质代谢的紊乱,而灸法对这种物质代谢紊乱,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综述论述了近年来众医家运用艾灸治疗脾胃病时各种物质代谢的改变,以此来探讨艾灸的温补作用,进而指导临... 艾灸温补脾胃即为运用灸法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方法。脾虚时会引起各种物质代谢的紊乱,而灸法对这种物质代谢紊乱,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综述论述了近年来众医家运用艾灸治疗脾胃病时各种物质代谢的改变,以此来探讨艾灸的温补作用,进而指导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温补脾胃 物质代谢
下载PDF
健脾清化方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政 徐夏婷 +1 位作者 陶枫 陆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评价健脾清化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及可能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观察28例,通过8周临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分辨血管外彩色多普勒测定肱动脉反应性... 目的评价健脾清化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及可能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观察28例,通过8周临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分辨血管外彩色多普勒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的最大变化率)、血管内皮相关因子(NO、ET-1)、胰岛素抵抗(HOMA2-IR)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肱动脉内径最大变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NO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ET-1浓度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HOMA2-IR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能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降低血浆ET-1浓度、升高血清NO浓度和减轻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血管内皮功能 健脾清化方 《脾胃论》
下载PDF
基于脾胃理论议古代医家痛风病辨病思路 被引量:8
9
作者 尚家驹 孙淳 刘华一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11期1406-1408,共3页
脾胃同居中焦,具有受纳运化、升清降浊的功能。在发病上,脾胃病而痛风生:脾胃虚则痛风发,脾失运化则气血乏源,脾胃气机失调则代谢失衡,脾胃病则痰瘀生。在治疗上,脾胃健则痛风平:脾胃伤则百病生,治病求本在于脾胃,先天不足须补后天,营... 脾胃同居中焦,具有受纳运化、升清降浊的功能。在发病上,脾胃病而痛风生:脾胃虚则痛风发,脾失运化则气血乏源,脾胃气机失调则代谢失衡,脾胃病则痰瘀生。在治疗上,脾胃健则痛风平:脾胃伤则百病生,治病求本在于脾胃,先天不足须补后天,营卫不通须治脾胃。梳理古代医家从脾论治痛风的辨病思维,可以为临床认识和治疗痛风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理论 痛风 代谢紊乱 调畅气机
下载PDF
平胃散调控湿困脾胃证大鼠肠道能量代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继兰 黄秀深 +2 位作者 曾跃琴 秦玉花 周艳霞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探究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肠道能量代谢障碍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平胃散组和自然恢复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造模,给药3 d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空肠Gln含量以及Na+-K+-ATPase、Ga2+-ATPase活... 目的:探究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肠道能量代谢障碍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平胃散组和自然恢复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造模,给药3 d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空肠Gln含量以及Na+-K+-ATPase、Ga2+-ATPase活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平胃散组Gln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K+-ATPase、Ga2+-ATPase活力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湿困脾胃证大鼠肠黏膜能量代谢出现障碍,平胃散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困脾胃证 动物模型 能量代谢 谷氨酰胺 ATP酶
下载PDF
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模型大鼠水通道蛋白1(AQP1)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芳 黄秀深 +3 位作者 张凯文 王吉娥 王琦越 杨旭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以前期较成熟的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平台,研究湿阻中焦证对肺脾肾三脏AQP1含量的影响和不同剂量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肺肝肾水通道蛋白AQP1含量的影响,从AQP1含量变化的角度揭示肺肝肾三脏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 目的:以前期较成熟的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平台,研究湿阻中焦证对肺脾肾三脏AQP1含量的影响和不同剂量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肺肝肾水通道蛋白AQP1含量的影响,从AQP1含量变化的角度揭示肺肝肾三脏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SPF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综合造模法建立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肺肝肾AQP1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AQP1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肾脏中AQP1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其他两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AQP1含量有下降趋势,平均光密度值呈上升趋势。服用平胃散后AQP1含量明显上升,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下降。结论:水液代谢与人体肺肝肾三脏有关,与肾脏关系尤为密切。湿阻中焦证可能影响机体水液的代谢,平胃散能明显改善湿阻中焦证导致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阻中焦证模型 水通道蛋白1(AQP1) 水液代谢
下载PDF
代谢性疾病从脾胃肝肾论治的临床思维 被引量:14
12
作者 蒋里 赵进喜 +2 位作者 王世东 倪博然 张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6-9,15,共5页
脾、胃、肝、肾是人体代谢生理的重要脏腑,脾胃之受纳运化、肝之疏泄、肾之气化共同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完成体内物质的利用与更新。在饮食、情志、遗传及体质因素影响下,脾胃肝肾系统失调,会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高尿酸... 脾、胃、肝、肾是人体代谢生理的重要脏腑,脾胃之受纳运化、肝之疏泄、肾之气化共同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完成体内物质的利用与更新。在饮食、情志、遗传及体质因素影响下,脾胃肝肾系统失调,会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从脾胃肝肾论治代谢性疾病,强调在健脾、清胃、疏肝、益肾等基础治法上,关注不同疾病的关键脏腑和辨证特点,以期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疾病 脾胃肝肾 肥胖 代谢综合征 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肾为胃之关”探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梁媛 王小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素问·水热穴论》中"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历代医家的认识多有不同。结合历代医家的认识与临床相关病证的研究,本于《内经》篇目原文,首先论述了"肾为胃之关"的原旨内涵,肾不仅为胃的水液代谢之关,还为胃的... 《素问·水热穴论》中"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历代医家的认识多有不同。结合历代医家的认识与临床相关病证的研究,本于《内经》篇目原文,首先论述了"肾为胃之关"的原旨内涵,肾不仅为胃的水液代谢之关,还为胃的水谷精微代谢之关;其次提出了肾与脾胃相关的认识,并从经脉、生理及病理三个方面对肾与脾胃的密切相关性进行了阐述,以求对此理论进行全面理解;并提出在治疗诸如水肿、消渴、泄泻、便秘等二阴失司所致病证及部分中焦脾胃病时,皆可根据临床辨证从肾论治,以期为临床诸多疾病的论治提供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为胃之关 内涵 水液代谢 肾与脾胃相关 水谷精微代谢
下载PDF
泻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和脂代谢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凯 邢建伟 +1 位作者 李海舟 方剑乔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10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泻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和脂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给以相应的治疗和处理20天,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泻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效应、脂代谢的干预及其与体重变化... 目的:观察泻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和脂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给以相应的治疗和处理20天,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泻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效应、脂代谢的干预及其与体重变化的关系,为临床运用泻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提供有力的依据。结果:实验研究表明泻脾胃针法治疗、常规针刺治疗、盐酸西布曲明治疗均能减轻肥胖大鼠的体重,降低肥胖指数,但以泻脾胃针法治疗为佳。治疗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有一定控制,尤其是总胆固醇水平3组比较,泻脾胃针法组降幅最大。治疗各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上升,动脉硬化指数均有下降,以泻脾胃针法组降幅最大。结论:泻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具有减肥降脂作用,其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或盐酸西布曲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脾胃针法 针灸疗法 单纯性肥胖症 大鼠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大鼠湿困脾胃证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美期 李春苑 +4 位作者 邹忠杰 王淑美 梁生旺 谢媛媛 龚梦鹃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01-1606,共6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寻找与湿困脾胃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综合物理造模方法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大...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寻找与湿困脾胃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综合物理造模方法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大鼠体质量、体长、尾长、腹围指数与自主活动次数;利用UPLCQTOF-MS方法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湿困脾胃证大鼠后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体长、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01),腹围指数明显升高(P<0.001);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鉴定了与湿困脾胃证相关的15、10个血清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9条代谢通路。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的血清代谢表型能产生有效的干预,并使1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产生显著回调(P<0.05)。结论藿香正气口服液对大鼠湿困脾胃证的干预作用可能与调节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口服液 湿困脾胃证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磷脂代谢 氨基酸代谢 能量代谢 大鼠
下载PDF
内湿致病理论在临床常见病诊治中的应用刍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红 《中外医疗》 2018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湿邪为病,其性重浊黏腻,胶着难祛,所以湿邪为患,多呈现出症状缠绵、迁延不愈、变化较缓的慢性病特征。内湿证是机体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湿邪积聚于体内的证候,可见于人体各个系统。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内生湿邪已成为许多临床常见病尤其... 湿邪为病,其性重浊黏腻,胶着难祛,所以湿邪为患,多呈现出症状缠绵、迁延不愈、变化较缓的慢性病特征。内湿证是机体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湿邪积聚于体内的证候,可见于人体各个系统。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内生湿邪已成为许多临床常见病尤其是内分泌疾病中的首要致病因素,主导着这些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只是感邪途径少异,受侵脏腑不同而已。该文亦旨在使用中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部分临床常见病从"湿"论治的治法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湿邪 代谢性疾病 结石类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 内分泌疾病 慢性脾胃疾病
下载PDF
基于辛开苦降酸化法创立的运脾化浊颗粒治疗胃热脾困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高雷 肖洋 +5 位作者 黄倩 祁海燕 杭程 柯婷 成路平 路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5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辛开苦降酸化法创立的运脾化浊颗粒治疗胃热脾困型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确诊的80例胃热脾困型M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基于辛开苦降酸化法创立的运脾化浊颗粒治疗胃热脾困型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确诊的80例胃热脾困型M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运脾化浊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一般指标、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安全性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主症、次症积分及症状总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W、WC、SBP、D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W、W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FINS、TG、AST、UA、HOMA-IR均降低,HDL-C均升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辛开苦降酸化法创立的运脾化浊颗粒治疗胃热脾困型MS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胃热脾困证 辛开苦降酸化法
下载PDF
论代谢病胃强脾弱的病机与治法
18
作者 罗文轩 赵进喜 +6 位作者 魏金艳 刘江腾 阮智超 张楷童 王乐 黄为钧 肖永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041-2044,2049,共5页
胃强脾弱是多种代谢病的共同病机。通过分析胃强脾弱的病机内涵,认为其本质是胃热脾虚,胃热包括胃肠结热、脾胃湿热,脾虚分为脾阴虚、脾气虚及脾阳虚。提出代谢病胃强脾弱可分为胃热盛脾阴虚、胃热盛脾气虚及胃热盛脾阳虚三大类,分别以... 胃强脾弱是多种代谢病的共同病机。通过分析胃强脾弱的病机内涵,认为其本质是胃热脾虚,胃热包括胃肠结热、脾胃湿热,脾虚分为脾阴虚、脾气虚及脾阳虚。提出代谢病胃强脾弱可分为胃热盛脾阴虚、胃热盛脾气虚及胃热盛脾阳虚三大类,分别以清泄结热、养阴润肠,清化湿热、健脾益气,清化湿热、健脾温阳为主要治法,主方分别以麻子仁丸、芩连平胃散、加味连理汤进行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病 糖尿病 肥胖 痛风 胃强脾弱
原文传递
寒热错杂病机实质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葛巍 袁望圆 +4 位作者 艾梓黎 周步高 刘端勇 王海燕 左铮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44-1748,共5页
关于寒热错杂病机概述,张仲景以“阴阳气不相顺接”为基本病机,而阴阳失调的关键在于气机失调。李东垣以“脾胃虚弱”“枢轴不利”为发病基础,强调“元气”和“阴火”的对立关系是导致寒热错杂主症的病理机制。同时二者均以“寒热并用... 关于寒热错杂病机概述,张仲景以“阴阳气不相顺接”为基本病机,而阴阳失调的关键在于气机失调。李东垣以“脾胃虚弱”“枢轴不利”为发病基础,强调“元气”和“阴火”的对立关系是导致寒热错杂主症的病理机制。同时二者均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之法重塑阴阳或气火的平衡,反映出张仲景和李东垣对寒热错杂病机的认识存在相似之处。随着代谢重编程、病理性代谢产物的“元气阴火观”及能量信号、免疫调控的“阴阳观”相继提出,以客观物质基础阐述寒热错杂病机内涵成为可能。文章从寒热错杂主症为出发,探析阴阳、脾胃、气火、能量代谢、免疫调节在寒热错杂证中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脾胃病寒热错杂病机实质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错杂 病机 阴阳 阴火 能量代谢 免疫调控 脾胃 实质
原文传递
基于“胃强脾弱”理论探讨代谢综合征的辨治思路
20
作者 刘晓东 崔鹏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肥胖”“消渴”等范畴,发病与“胃强脾弱”密切相关。结合历代文献,“胃强脾弱”的病机重点在于胃热脾虚。胃火炽盛脾虚导致代谢综合征的腹型肥胖、多食易饥、大便稀溏等症状。选用具有辛开苦降功效的半夏泻心汤... 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肥胖”“消渴”等范畴,发病与“胃强脾弱”密切相关。结合历代文献,“胃强脾弱”的病机重点在于胃热脾虚。胃火炽盛脾虚导致代谢综合征的腹型肥胖、多食易饥、大便稀溏等症状。选用具有辛开苦降功效的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可以达到泻胃健脾、调和脾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胃强脾弱 泻胃补脾 辛开苦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