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
1
作者 黎嘉雯 王谨敏 +4 位作者 陈铭杨 季叶薇 陈华琴 苏小琴 郑登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究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方法取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其中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25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法建立脾胃湿热证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 目的探究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方法取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其中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25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法建立脾胃湿热证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清化饮组6只、舍曲林组6只、清化饮+舍曲林组7只。清化饮组给予清化饮27.5 g/kg灌胃,舍曲林组给予舍曲林片5.21 mg/kg灌胃,清化饮+舍曲林组给予清化饮27.5 g/kg和舍曲林片5.21 mg/kg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28 d。末次灌胃结束后,应用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状态,记录大鼠灌胃前后的体重,ELISA法检测血清5-HT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明显长于空白组(P<0.05),清化饮组、舍曲林组、清化饮+舍曲林组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均<0.05);各组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清化饮组大鼠体重变化量明显低于舍曲林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和清化饮+舍曲林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清化饮+舍曲林组明显高于清化饮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体积减小,CA2~CA3区神经元细胞减少,沟回带厚度变薄;各药物组大鼠海马组织CA1~CA3区神经元细胞紧密排列,细胞形态未见异常,沟回带厚度较模型组厚;其中清化饮组、清化饮+舍曲林组海马组织CA1~CA3区神经元细胞紧密均匀排列优于舍曲林组。结论清化饮可改善脾胃湿热证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5-HT水平,恢复海马组织病理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饮 脾胃湿热 抑郁 5-羟色胺 海马组织
下载PDF
田耀洲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采撷
2
作者 陈颖 田耀洲 +1 位作者 林琳 丁金荣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526-1529,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具有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病理主要以胃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为特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积极控制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具有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病理主要以胃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为特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积极控制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病理进展或逆转其病理变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及预防胃癌发生。田耀洲教授认为此病属本虚标实,脾胃虚弱是本,气滞、湿郁、瘀血为标,虚、滞、湿、瘀相互胶结推动着疾病的进展,在辨证上推崇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用药上推崇中西医结合,并擅用经方与药对,精准辨治与用药。田教授开创的自拟方剂芪芝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型CAG的临床症状。今将田教授辨治CAG之经验及自拟方剂分享给大家,以期为临床辨治CAG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经验
3
作者 黄铭涵 何友成 +2 位作者 杨正宁 林尧 杨春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杨春波教授为全国第3届国医大师,擅长运用“脾胃湿热”理论诊治胃肠系统疾患。杨老认为,脾胃湿热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应从“三因制宜”角度辨识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个体化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针对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辨治用药,杨老... 杨春波教授为全国第3届国医大师,擅长运用“脾胃湿热”理论诊治胃肠系统疾患。杨老认为,脾胃湿热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应从“三因制宜”角度辨识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个体化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针对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辨治用药,杨老以清化湿热、调气舒络为总治则,创制“清化饮”为基本方,并结合辨析寒热、分利三焦、顾护正气、扶正防邪等辨治心得立方。作者结合杨老临床验案,阐述杨老辨治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临证经验,以期对指导临床诊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杨春波 脾胃湿热证 胃肠病
下载PDF
Interleukin-12 and interferon-γacting on damp-heat of spleen-stomach syndrome trigger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被引量:5
4
作者 Chen Wanqun Hu Ling +3 位作者 Li Heyuan Luo Qi Fan Dongmei Zhang Yunzh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27-834,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nd interleukin-12(IL-12) and interferon-γ(IFN-γ) in relation to the pathology of damp-heat of spleen-stomach syndrome(DHSS) induc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inf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nd interleukin-12(IL-12) and interferon-γ(IFN-γ) in relation to the pathology of damp-heat of spleen-stomach syndrome(DHSS) induc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infection.METHODS: In total, 114 individual gastric mucosal specimens including 83 DHSS, 19 spleen-qi deficiency syndrome(SQD) and 12 from healthy volunteers(CON) were collected by gastroscop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yndromes and H. pylori infection, individual samples were tested using rapid urease and methylene blue tests.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ed sections were examined to grade for the degree of inflammation and inflammatory activity, and expression of IL-12 and IFN-γ was investig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inflammation and inflammatory activity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groups of specimens:DHSS, SQD and CON(P < 0.05). Additionally, greater intestinal metaplasia(IM) and dysplasia were observed in the DHSS group, especially those with H.pylori infection. Expression of both IFN-γ and IL-12 was higher in DHSS samples infected with H. pylori than in uninfected samples and in the CON(P <0.05) but not in the SQD(P > 0.05) groups. Intriguingly, in gastric specimens exhibiting IM and dysplasia, IL-12 translocated from the nucleus into the cytoplasm.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L-12 and IFN-γ are involved in DHSS pathology, but not in SQD, acting as healthy-Qi. DHSS is not just the consequence of those two cytokines but results from the cross-talk between a number of cytokines and/or other proteins, which may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DHSS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 pylo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terferon-gamma spleenspleen Qi deficiencypylori INTERLEUKIN-12 In-stomach dampness heat
原文传递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对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Hp清除率及胃肠黏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婉 汪湃 +3 位作者 晋颖 冯晓洁 王媛媛 刘宏伟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Hp清除率及胃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92例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研...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Hp清除率及胃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92例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予以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p清除率、胃肠黏膜功能、中医证候积分、胃肠道激素、临床疗效的情况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积分、丙二醛(MDA)、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降低,胃泌素-17(GAS-17)、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前列腺素E_(2)(PGE_(2))、胃动素、瘦素表达水平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Hp清除率、临床总有效率升高(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对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中医症状,提升Hp清除率,调节体内的肠道菌群,改善胃肠黏膜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四联疗法 脾胃湿热型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下载PDF
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Hp感染率、NF-κB、TGF-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武一曼 任彦 +3 位作者 葛振华 柯晓 周凡 王若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9-450,453,共3页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及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内 NF-κB、TGF-α。结果:脾胃湿热组 ...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及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内 NF-κB、TGF-α。结果:脾胃湿热组 Hp 感染率(72.73%)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24%,P<0.01);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的 NF-κB和 TGF-α在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基部呈弱表达,脾胃湿热组 NF-κB和 TGF-α呈高表达,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患者有较高的 Hp 感染率,NF-κB和 TGF-α的表达较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 慢性胃炎 Hp感染率 NF-ΚB TGF-Α 基因表达 微生物学 螺杆菌感染 免疫学
下载PDF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热休克蛋白70和核因子-κB炎症通路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玲 崔娜娟 +2 位作者 罗琦 周正 劳绍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87-591,669,670,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改变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因子-κB(NF-κB)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的表达,并以脾气虚证为对照,探讨脾胃湿热证与HSP70及NF-κB炎症通路表达的...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改变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因子-κB(NF-κB)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的表达,并以脾气虚证为对照,探讨脾胃湿热证与HSP70及NF-κB炎症通路表达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胃炎患者51例(包括脾胃湿热证36例、脾气虚证15例),另招募正常志愿者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胃镜下取胃窦黏膜,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炎症改变,快速尿素酶和美蓝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HSP70、NF-κB、IL-8及TNF-α蛋白水平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与脾气虚证Hp感染率相当,但脾胃湿热证Hp感染程度及炎症程度均较脾气虚证明显,尤以脾胃湿热证Hp阳性患者炎症程度最重;胃黏膜炎症程度及活动度与Hp感染呈正相关。脾胃湿热证患者HSP70、NF-κB、IL-8及TNF-α表达均较脾气虚证显著升高(P<0.05)。从Hp感染与HSP70及NF-κB炎症通路情况看,脾胃湿热证Hp阳性患者HSP70、NF-κB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P<0.05);尽管脾胃湿热证Hp阳性患者IL-8、TNF-α表达与Hp阴性患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也呈增高趋势。胃黏膜Hp感染与HSP70、NF-κB及IL-8表达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但与TNF-α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发生与胃黏膜HSP70及NF-κB炎症通路的表达相关。HSP70与NF-κB及其下游炎症因子在胃黏膜的过表达可能部分体现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邪正交争"的亢奋状态;相比之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Hp阳性患者"邪正交争"更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湿热 脾气虚 胃黏膜/病理学
下载PDF
基于解痉多肽表达化生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探讨胃癌前病变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
8
作者 陈万群 田锋亮 +2 位作者 李延萍 张金卫 杨小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199,I0008,I0009,共7页
目的为了构建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及进行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MXFR)诱导构建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eptide expression metagenesis,SPEM)小鼠模... 目的为了构建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及进行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MXFR)诱导构建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eptide expression metagenesis,SPEM)小鼠模型,并在SPEM模型基础上分别模拟构建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模型,结合TMXFR诱导的SPEM模型具有自恢复的特性,以TMXFR组及生理盐水处理组作为对照组,监测小鼠一般情况,HE染色检测SPEM模型的构建及恢复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胃泌素水平,PCR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miR-7a-5p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表达。结果病证结合的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较TMXFR组、SPEM组织恢复明显延迟;脾胃湿热证较对照组及TMXFR组的胃泌素表达异常升高(P<0.05),SPEM模型组小鼠胃黏膜中miR-7a-5p较对照组水平降低(P<0.05),病证结合的脾胃虚实组miR-7a-5p表达较TMXFR有下降趋势;病证结合的脾胃虚实组IL-1β表达较TMXFR组、对照组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中IL-13表达有升高趋。结论此项研究结果侧面证实了在癌前病灶已形成的前提下,虽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外感湿热之邪、进食肥甘厚腻、饥饱失常、过劳伤脾等诱因下,机体可突破自身代偿修复能力,延缓SPEM恢复甚至使GPL进一步进展。这可能跟miR-7a-5p介导炎症因子IL-1β使得Th1/Th2细胞失衡相关,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 胃癌前病变 脾胃湿热证 脾气虚证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王氏连朴饮对脾胃湿热证大鼠血清ALD、血浆ADH和β-EP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钱益啸 李云鹏 +3 位作者 陈景良 钟伟丽 贺婧 文小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中血清醛固酮(ALD)、血浆抗利尿激素(ADH)及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并探讨王氏连朴饮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王氏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 目的观察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中血清醛固酮(ALD)、血浆抗利尿激素(ADH)及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并探讨王氏连朴饮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王氏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复合因素法(外部湿热环境+肥甘饮食+病原微生物)造成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造模后按不同剂量组给予中药灌胃,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LD、血浆ADH和β-EP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王氏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ALD、ADH以及β-EP水平明显降低(P<0.01);中剂量组与高、低剂量组之间比较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复合因素造模可以使脾胃湿热证大鼠ALD、ADH和β-EP发生异常改变,王氏连朴饮可降低ALD、ADH和β-EP的释放水平,且以中剂量组效果最好,这可能是其清热祛湿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连朴饮 脾胃湿热证 醛固酮 抗利尿激素 Β-内啡肽
下载PDF
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冠林 罗琦 陶双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胃炎患者72例,其中脾胃湿热证57例、脾气虚证15例,另招募志愿者1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胃镜下... 【目的】探讨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胃炎患者72例,其中脾胃湿热证57例、脾气虚证15例,另招募志愿者1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胃镜下取胃窦黏膜,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TNF-αmRNA、IL-1β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TNF-α、IL-1β水平。【结果】脾胃湿热证患者TNF-α、IL-1β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较脾气虚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结论】胃黏膜TNF-α、IL-1β的表达增强可能是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三仁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肾上腺指数及血清Cort、血浆ACTH、β-EP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云鹏 文小敏 +2 位作者 武凯歌 洪冰 任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6-1007,1012,共3页
目的:观察三仁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醇(Cort)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利用复合因素复制脾胃湿热证... 目的:观察三仁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醇(Cort)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利用复合因素复制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通过称量法计算肾上腺指数,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Cort和血浆ACTH、β-EP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肾上腺指数增高,血清Cort及血浆ACTH、β-EP升高,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可以降低模型组大鼠上述指标的水平(P<0.01或P<0.05),且以中剂量组效果最好。结论:脾胃湿热证大鼠神经内分泌发生异常改变,三仁汤可以调节脾胃湿热证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仁汤 脾胃湿热证 CORT ACTH Β-EP
下载PDF
芪山配方颗粒治疗肥胖湿热蕴脾证及其对肠道菌群-免疫炎症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魏燕 金剑虹 王雁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88-595,共8页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清胃中药芪山配方颗粒干预单纯性肥胖湿热蕴脾证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免疫炎症途径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单纯性肥胖湿热蕴脾证患者随机分组为中药组和...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清胃中药芪山配方颗粒干预单纯性肥胖湿热蕴脾证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免疫炎症途径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单纯性肥胖湿热蕴脾证患者随机分组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患者给予芪山配方颗粒治疗12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临床症状、肠道菌群数量及组成、血清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和炎症因子水平。根据Th17/Treg比例高低,将中药组患者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进一步分析两组的肠道菌群差异。[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显著好转(P<0.05)患者肠道部分益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Th17/Treg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显著好转(P<0.05)患者肠道部分益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IL-17、TNF-α水平、Th17/Treg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Th17/Treg低水平组患者肠道益生菌总量显著高于Th17/Treg高水平组(P<0.05)。[结论]芪山配方颗粒能够通过肠道菌群-免疫炎症途径,减轻单纯性肥胖湿热蕴卑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湿热蕴脾证 胃强脾弱 芪山配方颗粒 肠道菌群 TH17/TREG IL-17 TNF-α
下载PDF
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小鼠AQP4、IL-6、IL-8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璇 罗燕 +4 位作者 喻斌 王小娟 杜中华 夏蓉 尹姣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9期1599-1601,1679,共4页
目的研究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小鼠水通道蛋白4(AQP4)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IL-6、IL-8)的相关性,探讨其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灭幽汤高浓度组(灭高组)、灭幽... 目的研究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小鼠水通道蛋白4(AQP4)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IL-6、IL-8)的相关性,探讨其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灭幽汤高浓度组(灭高组)、灭幽汤低浓度组(灭低组)、胃三联组(替硝唑+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颗粒),每组14只;采用复合因素(肥甘食物+湿热环境+Hp感染)建立BALB/c小鼠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14 d,采用免疫组化检测AQP4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清IL-6、IL-8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QP4、IL-6、IL-8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灭高组、灭低组、胃三联组小鼠AQP4、IL-6、IL-8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1);灭高组AQP4、IL-6、IL-8低于胃三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灭幽汤可能通过影响AQP4、IL-6、IL-8表达而发挥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幽汤 HP相关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AQP4 IL-6 IL-8
下载PDF
GLP-1作用机制与糖尿病脾胃湿热证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晶晶 黄文瑾 +6 位作者 沙雯君 李俊燕 朱婷 陶枫 姚政 沈远东 周里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33-2036,共4页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机率的升高,国内外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西医学借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检测手段,通过对人体超微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的细微变化的研究,开辟了糖尿病治疗的新天地,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GLP-1类似物治疗...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机率的升高,国内外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西医学借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检测手段,通过对人体超微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的细微变化的研究,开辟了糖尿病治疗的新天地,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GLP-1类似物治疗糖尿病。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研究历史悠久,从有确切文字记载,至少有3500年以上,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辩证分型。随着目前对糖尿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的不断深入研究,我们发现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相关客观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认为GLP-1作用机制与中医糖尿病脾胃湿热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 作用机制 糖尿病 中医分型 脾胃湿热证 从脾论治
下载PDF
庞鹤辨治下肢丹毒经验
15
作者 胡红娟 陈小均 +5 位作者 徐孟娇 袁文雯 金潇 原方 张凡帆 庞鹤(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庞鹤教授认为下肢丹毒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为火毒夹湿所致,多为实证,急性期未得及时治疗则转为慢性丹毒,可见脾虚有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当以祛邪为首要任务,灵活选择清热解毒、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之法;同时还要... 庞鹤教授认为下肢丹毒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为火毒夹湿所致,多为实证,急性期未得及时治疗则转为慢性丹毒,可见脾虚有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当以祛邪为首要任务,灵活选择清热解毒、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之法;同时还要注意引邪外出,使邪气或向外散发,或从大小便而解。此外,在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中均应根据湿与热的轻重程度合理选方,强调活血化瘀、注意顾护脾胃、积极防治变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丹毒 火毒夹湿 清热解毒 凉血解毒 滋阴清热 活血化瘀 顾护脾胃 庞鹤
下载PDF
基于四川地域特色探讨寻常性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16
作者 叶晟桢 凌桂华 +1 位作者 肖敏 陈明岭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348-351,共4页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白疕。历代中医医家非常重视地域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强调气候、饮食、体质等因素在患病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总结,本文提出...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白疕。历代中医医家非常重视地域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强调气候、饮食、体质等因素在患病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总结,本文提出寻常性银屑病以脾虚为本,湿热内蕴为因,皮肤红斑鳞屑为果,提倡以寒温并调、清热利湿、健脾疏肝为治法,以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为目的治疗银屑病,临床常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介绍了川派皮科对银屑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经验,以期为中医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气候 湿热证 寻常性银屑病 寒温并调法 脾胃 体质
下载PDF
刍议“阴火”与慢性前列腺炎证治
17
作者 王旭昀 王杰 +2 位作者 卢冬冬 于旭东 张耀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33-637,共5页
“阴火论”源于《黄帝内经》,是内伤虚损性质的病理之火。由李东垣首次提出,认为阴火可致“淋溲便难”“小便赤或涩”等症,此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多有相似之处。且阴火起于下焦,病位上与男子胞(前列腺)密切相关,故认为可从“阴火”... “阴火论”源于《黄帝内经》,是内伤虚损性质的病理之火。由李东垣首次提出,认为阴火可致“淋溲便难”“小便赤或涩”等症,此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多有相似之处。且阴火起于下焦,病位上与男子胞(前列腺)密切相关,故认为可从“阴火”论治慢性前列腺炎。具体而言,在病因上,脾胃亏损是阴火产生的内在基础,亦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而湿热、郁热均是阴火的重要成因,亦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在治疗上,要抓住脾胃亏损这一本质,补气升阳;同时注意甘寒泻火,以去标热;重视风药,从权用药及重视情志因素等,如此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慢性前列腺炎 脾胃亏损 湿热郁热 证治
下载PDF
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探讨脾胃湿热证防治内涵及临床实践
18
作者 何友成 蒋风茹 +4 位作者 吴月 潘可怡 周淳宇 蔡舒雨 袁建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75-180,共6页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的脾胃复合证型之一。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内涵,认为脾胃湿热证需从“攻无形邪气所据”(祛湿温阳)、“攻治所合之腑”(苦寒直折胃腑湿热)、“随五脏欲恶而攻”(制定脾胃所喜的生活调摄方案)、...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的脾胃复合证型之一。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内涵,认为脾胃湿热证需从“攻无形邪气所据”(祛湿温阳)、“攻治所合之腑”(苦寒直折胃腑湿热)、“随五脏欲恶而攻”(制定脾胃所喜的生活调摄方案)、“随五脏所喜用药”(随脾胃所喜用药)、“各量轻重,从宜施治”(把握细节,辨证施治)5个方面进行综合辨治,并附临证案例一则,为脾胃湿热证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其所得而攻之 脾胃湿热证 辨证论治 理论探析
下载PDF
清化和中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宗湘裕 杨天翼 +1 位作者 葛秉宜 杜长海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1期1647-1651,共5页
目的观察清化和中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CAG脾胃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叶酸片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加清化和中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加铝碳酸... 目的观察清化和中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CAG脾胃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叶酸片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加清化和中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加铝碳酸镁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各症状、病理组织学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G17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胃脘胀痛、黄腻苔、胃脘灼热、口苦口臭、大便黏滞或稀溏、恶心呕吐总有效率及病理组织学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 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 32%,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血清G17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清化和中颗粒可以明显缓解CAG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症及萎缩程度,提高血清G17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脾胃湿热 中药疗法 胃泌素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黄玉婷 谭怡丝 +1 位作者 李元聪 谭劲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中药复方联合糖皮质激素含漱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56例,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选用糖皮质激素含漱治... 目的观察使用中药复方联合糖皮质激素含漱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56例,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选用糖皮质激素含漱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糜烂面积、白纹面积及3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糜烂面积低于治疗前,治疗组白纹面积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糜烂面积和白纹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脾胃湿热型 中西医结合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