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触发闪电箭式先导和企图先导光电同步观测与模拟
1
作者 蔡力 储汪祥 +2 位作者 韦道明 闫继平 高耀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77-186,共10页
基于同步光学和电场数据分析了人工触发闪电的箭式先导和企图先导的发展过程,测得了两种先导的二维传播速度,箭式先导的二维传播速度的取值范围为1.5×10^(6)~10.9×10^(6)m/s,企图先导二维传播速度在0.4×10^(6)~2.9×... 基于同步光学和电场数据分析了人工触发闪电的箭式先导和企图先导的发展过程,测得了两种先导的二维传播速度,箭式先导的二维传播速度的取值范围为1.5×10^(6)~10.9×10^(6)m/s,企图先导二维传播速度在0.4×10^(6)~2.9×10^(6)m/s之间。企图先导终止前在光学和电场上同箭式先导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企图先导二维传播速度小于箭式先导的速度,放电过程也不如箭式先导强烈。利用分段速度源电荷模型对箭式先导和企图先导的电场波形进行模拟,估算了先导发展时的电荷密度,最终所得的模拟曲线与实测曲线能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箭式先导 企图先导 源电荷模型
下载PDF
先导—回击模型与人工触发闪电特征参数计算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栋 张义军 +2 位作者 吕伟涛 孟青 郄秀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51-157,共7页
在关于地闪通道的“先导模型”和“同击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先导-回击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5年8月2日3次人工触发闪电中观测到的12次直窜先导和继后回击过程的慢电场变化资料进行了闪电通道特征参量的计算。计算结果发现:3次... 在关于地闪通道的“先导模型”和“同击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先导-回击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5年8月2日3次人工触发闪电中观测到的12次直窜先导和继后回击过程的慢电场变化资料进行了闪电通道特征参量的计算。计算结果发现:3次人工触发刚电的高度分别在8.68、4.48和10.59km;直窜先导过程的电荷线密度范围为49.3~130.05μC/m;先导发展平均速度范围为0.23×10^7-1.48×10^7m/s:先导平均电流范同为0.14~1.87kA;先导通道电压范围为7.94-20.33Mv;继后同击中和的电荷量范围为0.16~1.21C:继后回击过程的回击平均速度范围为2.61×10^7~11.86×10^7m/s;回击平均电流范围为1.56—12.59kA。分析表明,“先导-同击模型”降低了对观测点站数和观测环境的要求,同时对通道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直窜先导 继后回击 慢电场变化 先导模型 回击模型 通道参量
下载PDF
多回击负地闪先导通道的辐射和光学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余海 张广庶 +4 位作者 李亚珺 王彦辉 武斌 张荣 吕伟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4-903,共10页
利用闪电VHF窄带干涉仪辐射源定位系统和高速摄像系统,对青海大通地区一次有5次回击的负地闪放电过程进行了同步观测,对比分析了通道传输过程的辐射和光学特征。结果表明,光学通道亮度能补充VHF干涉仪定位先导通道的电流特征,VHF干涉仪... 利用闪电VHF窄带干涉仪辐射源定位系统和高速摄像系统,对青海大通地区一次有5次回击的负地闪放电过程进行了同步观测,对比分析了通道传输过程的辐射和光学特征。结果表明,光学通道亮度能补充VHF干涉仪定位先导通道的电流特征,VHF干涉仪定位弥补了光学设备拍摄弱放电和云内流光通道的不足;在通道分枝结构上,干涉仪定位的通道和光学通道呈现出很好对应。干涉仪定位分枝通道的辐射源点较明显,但分枝光学通道的出现明显落后于干涉仪定位辐射源通道。对用两种不同观测手段探测的先导通道进行速度计算,发现两者计算的直窜先导和直窜梯级先导速度量级一致,均为106 m·s-1,但干涉仪在时间的获取及精确量化上有优势,干涉仪定位计算先导速度的精确度高于光学通道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击负地闪 VHF干涉仪定位 高速摄像 直窜先导 辐射和光学特征
下载PDF
用VLF/VHF信号大容量采集系统观测云地闪电放电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祝宝友 刘亦风 陶善昌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9-473,共15页
简述了一种高分辨、大容量闪电VLF/VHF信号记录系统,报道了一次包含12次对地回击、平均回击间隔70ms、持续时间超过800 ms的地闪放电过程的VLF/VHF辐射波形全景以及分析结果.这一个典型事例揭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1)这次过程的头5 ms出... 简述了一种高分辨、大容量闪电VLF/VHF信号记录系统,报道了一次包含12次对地回击、平均回击间隔70ms、持续时间超过800 ms的地闪放电过程的VLF/VHF辐射波形全景以及分析结果.这一个典型事例揭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1)这次过程的头5 ms出现了强烈的VLF双极性大脉冲序列,标志着云内初始击穿过程启动;对应于一系列VLF辐射事件出现了强烈的VHF辐射爆发,总体上看,前380 ms期间VHF辐射异常强烈,呈现为间歇式准连续辐射,之后强烈VHF辐射则更多地表现为分立脉冲式爆发特征.(2)与回击主电流峰期间VHF辐射较弱不同,地闪最强的VHF辐射来自初始击穿过程和回击后云内放电通道扩展或者新通道形成过程;在初始击穿阶段和回击间歇期,出现了不止一次强烈的VHF辐射爆发并不伴随明显的VLF辐射.(3)回击间歇期间一类云中放电过程产生一系列半宽为3~4μs左右、出现频率约105Hz的VLF快脉冲串,整个脉冲串持续时间约1ms,频谱峰值区域在60~90 kHz,并伴随较强的VHF辐射,这些特征都与直窜先导特征一致.很可能这是一种云内K事件.(4)还给出了江淮地区地闪过程回击VLF/VHF辐射波形的统计特征,统计还显示当相继两次回击间隔小于40 ms时后面回击幅度倾向于比前面回击弱,当回击间隔时间大于100 ms时,后面回击比前面回击强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F/VHF信号大容量采集系统 地闪电放电过程
下载PDF
闪电先导传输过程中通道温度的变化
5
作者 袁萍 常轩 +2 位作者 王雪娟 岑建勇 范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0,共7页
依据无狭缝高速摄谱仪获得的闪电梯级先导和直窜先导发展阶段的光谱,分析了先导传输过程中通道温度随时间的演化和沿通道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先导头端温度略高于后端温度,主要与头端集聚的电荷量相对较多有关;另外,梯级先导通道出... 依据无狭缝高速摄谱仪获得的闪电梯级先导和直窜先导发展阶段的光谱,分析了先导传输过程中通道温度随时间的演化和沿通道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先导头端温度略高于后端温度,主要与头端集聚的电荷量相对较多有关;另外,梯级先导通道出现节点的位置上温度有明显升高,亮度也增强;直窜先导通道温度比梯级先导通道的温度高,但低于回击通道的温度,且沿着直窜先导通道的发展方向,通道温度略呈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光谱 梯级先导 直窜先导 通道温度
下载PDF
地闪不规则先导的多尺度熵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婵 张阳 +2 位作者 吕伟涛 郑栋 谭涌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7-353,共7页
针对不规则脉冲簇难以判别问题,将多尺度熵应用于不规则先导分析中,探讨闪电信号不规则脉冲分析应用中多尺度熵关键参量的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将不规则先导与直窜先导及梯级先导闪电信号的多尺度熵进行比较。统计分析表明:不规则... 针对不规则脉冲簇难以判别问题,将多尺度熵应用于不规则先导分析中,探讨闪电信号不规则脉冲分析应用中多尺度熵关键参量的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将不规则先导与直窜先导及梯级先导闪电信号的多尺度熵进行比较。统计分析表明:不规则先导和直窜先导熵值随尺度先增加后趋于平稳,但熵值有很大差异;梯级先导熵值随尺度变化不明显,整体呈增长趋势,与不规则先导的熵值在大于3的尺度上也有所差异,因此当尺度大于3时可将熵值大于1.5的先导归类为不规则先导,熵值小于1.5的先导归类为梯级先导或直窜先导。不规则先导的特征熵平均值为2.0~2.1,最大值范围为2.6~2.8,最小值范围为1.51~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熵 多尺度熵 直窜先导 梯级先导 不规则先导
下载PDF
广东一次雷暴过程负地闪先导的电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余晔 郄秀书 +2 位作者 张义军 刘欣生 陈明理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利用 0 .0 8μs时间分辨率的大容量慢天线电场变化测量系统在广东从化地区一次雷暴过程中观测得到的 44次负地闪电场变化波形 ,对负地闪回击前 2 0 0 μs内的先导电场变化波形进行了分析。发现负地闪首次回击前的先导电场变化波形 ,按... 利用 0 .0 8μs时间分辨率的大容量慢天线电场变化测量系统在广东从化地区一次雷暴过程中观测得到的 44次负地闪电场变化波形 ,对负地闪回击前 2 0 0 μs内的先导电场变化波形进行了分析。发现负地闪首次回击前的先导电场变化波形 ,按最后一个先导脉冲与相应回击间电场变化特征大致可分为三类。通常负地闪先导过程由若干脉冲式变化组成 ,首次回击前先导脉冲间的平均时间间隔为 1 5.8μs(均方差 5.3μs) ;继后回击前直窜 -梯级先导脉冲间的平均时间间隔为 9.4μs(均方差 5.5μs)。首次回击前最后一个先导脉冲与首次回击间的平均时间间隔为 1 2 .7μs(均方差 7.8μs) ,最后一个先导脉冲幅值与回击峰值之比的平均值为0 .1 (均方差 0 .0 4 ) ,且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并用回击传输线模式对这一关系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地闪 直窜-梯级先导 先导脉冲 雷暴过程 分析 回击传输线模式
下载PDF
典型负地闪放电过程的光学观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蕾 蔡汉生 +3 位作者 赵贤根 刘刚 廖民传 屈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00-4308,共9页
雷击放电物理过程的基础性研究对于输电网的防雷性能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基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建立的自然雷电观测平台获取的结果,总结了近2年间广州塔附近观测到的10次典型的负地闪(cloud-to-ground, CG)放电活动。... 雷击放电物理过程的基础性研究对于输电网的防雷性能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基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建立的自然雷电观测平台获取的结果,总结了近2年间广州塔附近观测到的10次典型的负地闪(cloud-to-ground, CG)放电活动。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帧率为12 500帧/s或13 500帧/s)的观测数据,对其中4次放电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光学观测结果表明,首次回击(return stroke, RS)前,负极性下行先导(negative downward leaders,NDL)均表现为明显的分支结构,当先导从较高的云层向地面发展,分支通道发光逐渐变弱,仅先导末端具有明显的亮度。下行负先导的二维平均传播速度为2.90×10^5~7.31×10^5m/s,在下行先导的多级分支中,距离地面较近的分支点对应的分支先导发展速度较快。在其中4次地闪活动中,首次回击前建筑物上方观测到正极性上行先导(upwardleaders,UL),其中1次上行先导在初期阶段产生了分支现象,而另外1次地闪活动中,在同一建筑物上方产生了2个相邻的上行先导,上行先导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78×10^5~8.84×10^5m/s。首次回击后,4次地闪活动中均出现了箭式先导(dartleaders,DL)发展及其引起的后续回击过程,箭式先导的发展速度很快,约为10^6~10^7 m/s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地闪 下行先导分支 上行先导 箭式先导 先导发展速度 光学观测
下载PDF
Observation and study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using narrowband radio interferometer 被引量:9
9
作者 ZHANG GuangShu ZHAO YuXiang +3 位作者 QIE XiuShu ZHANG Tong WANG YanHui CHEN ChengP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5期694-708,共15页
A narrowband radio interferometer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to locate the entire sources of VHF radiations from a negative cloud-to-ground (CG) lightning discharge which contains 19 strokes. This system uses five an... A narrowband radio interferometer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to locate the entire sources of VHF radiations from a negative cloud-to-ground (CG) lightning discharge which contains 19 strokes. This system uses five antennas to form an array consisting of short- and long-baselines along two or- thogonal directions. The system error which comes from frequency conversion is reduced by phase detection through direct high frequency amplifying. An interactive graphic analysis procedure is used to remove the fringe ambiguities which exist inherently in interferometry and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lightning radiation sources in two dimensions (azimuth and elevation) as a function of time at a time resolution of microsecond orders. With the developed system, the whole progression process in time and space of a lightning flash can be re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synchronous data of electric filed change and VHF radiation, the whole processes of an example negative CG flash have been studied in detail.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liminary breakdown event of the CG flash started from negative charge region and exhibited firstly a downward pregression and then an upward propagation. There were very intense and continuous radiations during stepped leaders which became much stronger when the first return stroke began. In contrast, there were less and only discrete radiations during dart leaders. Stepped leader and dart leader may transform to each other depending on the state of the ionization of the path. The progression speed of initial stepped leaders was about 105 ms?1, while that was about 4.1×106 and 6.0×106 ms?1 for dart leaders and dart-stepped leaders, respectively. M events produced hook-shaped field changes accompanied by active burst of radiations at their begin- nings. Followed these active radiation processes, M events appeared to contact finally into conducting main discharge channels. The mean progression speed of M events was about 7×107 ms?1,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dart leaders and dart-step leaders. K events and attempted leaders were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dart leaders except that they could not reach the ground and initiate return stro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NING NARROWBAND interferometer dart leader K EVENTS M EVENTS the WHOLE process of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