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内治法治疗烧伤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医内治法治疗烧伤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8月1日。通过Excel...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内治法治疗烧伤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医内治法治疗烧伤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8月1日。通过Excel软件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并分析中药性味;利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构建中药关联网络并计算中药间的关联强度;利用SPSS 24.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利用中药频次和关联网络拓扑值并根据中药作用筛选核心中药。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HERB数据库获取核心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烧伤靶点,并筛选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并分析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值确定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利用R对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8篇,处方64首,涉及中药121种。治疗烧伤中药的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核心中药为黄芪、地黄、黄芩、金银花;核心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汉黄芩素、地萜薇酮B;核心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白细胞介素-1β、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作用机制涉及调控血脂、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提示,其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紧密。结论中药内治法治疗烧伤多采用寒温并用、补泄兼施的遣方思路,核心中药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内治法治疗烧伤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医内治法治疗烧伤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8月1日。通过Excel软件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并分析中药性味;利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构建中药关联网络并计算中药间的关联强度;利用SPSS 24.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利用中药频次和关联网络拓扑值并根据中药作用筛选核心中药。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HERB数据库获取核心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烧伤靶点,并筛选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并分析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值确定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利用R对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8篇,处方64首,涉及中药121种。治疗烧伤中药的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核心中药为黄芪、地黄、黄芩、金银花;核心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汉黄芩素、地萜薇酮B;核心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白细胞介素-1β、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作用机制涉及调控血脂、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提示,其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紧密。结论中药内治法治疗烧伤多采用寒温并用、补泄兼施的遣方思路,核心中药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