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usting of the North Lhasa Block i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6
1
作者 WuZhenhan HuDaogong +2 位作者 YePeisheng ZhaoXun LiuQis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46-259,共14页
A huge thrust system, the North Lhasa Thrust (NLT), was discovered in the northern Lhasa block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geological mapping of the Damxung region and its vicinity, the Deqen-Lunpola traverse and ... A huge thrust system, the North Lhasa Thrust (NLT), was discovered in the northern Lhasa block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geological mapping of the Damxung region and its vicinity, the Deqen-Lunpola traverse and the Amdo-Bam Co profile. The NLT consists of the Dongqiao-Lunpola thrust (DLT), the west Namco thrust (WNT) and the south Damxung thrust (SDT) and ductile shear zones, ophiolite slices and folds extending in a WNW direction. Major thrust faults of the NLT seem to merge into a single deep-seated detachment of the upper-crust and totally displaced southward as far as 100-120 km. Chronological analyses with 39Ar-40Ar of plagioclase and hornblende, Rb-Sr isochron of minerals and fission-tracks of apatite from mylonite within the WNT yield ages of 174-173 Ma, 109 Ma and 44 Ma, showing 3 periods of thrusting in the north Lhasa block caused by subduction of the Tethys oceanic plate and the India-Eur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USTING MYLONITE chronological dating north Lhasa block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LA-ICP-MS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Hf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kinetics of the Daxigou anorthosite from Kuruqtagh block, NW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YUAN Qian CAO Xiaofeng +6 位作者 Lü Xinbiao WANG Xiangdong YANG Enlin LIU Yuegao RUAN Banxiao LIU Hong MUNIR Mohammed Abdalla Adam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07-220,共14页
Kuruqtagh block is the best area for Precambrian geology in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NW China, since it exposed complete Precambrian lithology units. The study of this ancient base will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 Kuruqtagh block is the best area for Precambrian geology in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NW China, since it exposed complete Precambrian lithology units. The study of this ancient base will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cambrian evolution of the Tarim Basin.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petrology, geochemistry, zircon LA-ICPMS U-Pb chronology and zircon Hf isotope of Daxigou anorthosite(DA)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arim craton and discussed the rock formation, tectonic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Zircons from the intrusions display oscillatory zoning and high Th/U ratios(0.39–1.35), implying their magmatic origin.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y formed during the Paleoproterozoic age with the weighted 206Pb/238 U average age of 1818±9 Ma, which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former's Neoproterozoic age, and is coincidentally identical with its associated syenite granite age within the error range. Studies on petrogeochemistry suggest that DA belongs to medium-sodium peraluminous alkaline type, rich in Pb, La, Th and LILE, and poor in HFSE(Gd, Nd, and Ta).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 is slightly to the right form. The average ∑REE is 317.2×10-6; HREE show moderate fractionation [average LREE/HREE is 14.71, average(La/Yb)N is 24.77; average(La/Sm)N is 3.85, and average(Gd/Yb)N is 3.46]; and the δEu and δCe are not obvious. Their initial Hf isotope ratios and Hf two-stage model ages range from-6.6 to-4.43 and 2.63 to 2.74 Ga, respectively. Taken together, it is suggested that Daxigou anorthosite is a typical volcanic anorthosite and its primary magma could be contaminated by the partial melt Neoarchaean crust and mainly formed in the arc environment, which recoded the tectonic-magma activities response of the Tarim refers to the amalgamation of the supercontinent Columb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同位素地球化学 U-Pb定年 锆石年代学 Hf同位素 斜长岩 中国 动力学
下载PDF
U-Pb Dating of Anatectic Migmatites in the Yunkai Block, Gaozhou, Western Guangdong
3
作者 王江海 涂湘林 孙大中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1年第1期20-27,共8页
The regional migmatites in the Yunkai Block were formed under low\|pressure metamorphism. The majority of their protolith are biotite\|rich peraluminous gneisses. Detailed field observations, and studies of petrology,... The regional migmatites in the Yunkai Block were formed under low\|pressure metamorphism. The majority of their protolith are biotite\|rich peraluminous gneisses. Detailed field observations, and studies of petrology,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nerals and geochemistry suggest that the leucosomes were derived from anatexis. The single grain zircon U\|Pb dating data indicate that a pulse of migmatization occurred at 394~449 Ma and may have resulted from the large\|scale Caledonian magmatism in the Yunkai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变质岩 锆石U-Pb年龄 广东 岩石学 混合岩 低压变质作用
下载PDF
敦煌地块中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对古亚洲洋俯冲的指示
4
作者 李天虎 康磊 +3 位作者 乔耿彪 彭桥梁 罗先熔 王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2-1990,共19页
【研究目的 】敦煌地块地处塔里木板块、中亚造山带和祁连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其形成时代、构造属性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出露于敦煌地块东北缘的中酸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尝试对解决以上问题提供证据。【研究方法 】通过对3件英安岩样品... 【研究目的 】敦煌地块地处塔里木板块、中亚造山带和祁连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其形成时代、构造属性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出露于敦煌地块东北缘的中酸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尝试对解决以上问题提供证据。【研究方法 】通过对3件英安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中酸性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该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属性等。【研究结果 】锆石U–Pb年代学表明3件英安岩样品的成岩年龄为(533.2±6.1)Ma、(527.7±6.1)Ma、(514.9±3.4)Ma,时代为早寒武世。研究区出露的安山岩具有典型高镁安山岩特征,如SiO_(2)含量51.4%~55.98%,具有高MgO(5.81%~12.31%)和Mg~#(59~72)、高Cr(166×10^(-6)~1020×10^(-6))和Ni(41.4×10^(-6)~169×10^(-6))以及低FeO~T/MgO(0.79~1.56)比值的特征,此外安山岩也具有高的Ti/Zr、Ti/Y比值和低的Rb/Sr比值,具有高的La/Nb、Ba/Nb和Ba/La比值。中酸性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U、K)及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Ti)及HREE,具有近平坦的右倾稀土配分模式,以及较低的Nb/La(0.36~0.46)和Hf/Th(1.02~1.34)比值和较高的Hf/Ta(5.71~8.60)、La/Ta(21.72~29.50)比值,显示了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属性。【结论 】该套中酸性火山岩为敦煌群之上早寒武世火山岩盖层,形成于岛弧环境,可能由俯冲的早寒武世古亚洲洋洋壳熔体(流体)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根据火山岩形成时代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古亚洲洋的俯冲作用最早可追溯至早寒武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地块 锆石U–Pb测年 火山岩盖层 高镁安山岩 古亚洲洋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甘肃合黎山古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阿拉善地块南缘构造环境的约束
5
作者 董国强 余君鹏 +2 位作者 吴义布 刘涛 张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0-1840,共11页
分布于阿拉善地块南缘的龙首山岩群是金川镍矿的直接围岩,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存在较大争议。在阿拉善地块南缘新发现的侵入于龙首山岩群的合黎山古元古代花岗岩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正长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合... 分布于阿拉善地块南缘的龙首山岩群是金川镍矿的直接围岩,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存在较大争议。在阿拉善地块南缘新发现的侵入于龙首山岩群的合黎山古元古代花岗岩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正长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合黎山花岗岩Al_(2)O_(3)/(CaO+Na_(2)O+K_(2)O)值为0.91~1.06,K_(2)O/Na_(2)O为1.10~1.44,属钾质碱钙性花岗岩,岩石相对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P、Zr、Hf、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俯冲带岩浆弧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合黎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859±12 Ma,侵位于古元古代晚期,揭示龙首山岩群变质地层的形成时代大于1.85 Ga,反映阿拉善地块南缘在古元古代晚期可能处于俯冲消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古元古代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弧构造环境 阿拉善地块南缘
下载PDF
浙江龙游杂岩变质作用演化、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6
作者 曹译文 周喜文 +1 位作者 徐强 龚庭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23-3642,共20页
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的属性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主要集中在是陆内造山作用还是陆间造山作用两种观点。龙游地区变质杂岩作为华夏地块东北部加里东期高级变质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展变质作用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可以为... 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的属性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主要集中在是陆内造山作用还是陆间造山作用两种观点。龙游地区变质杂岩作为华夏地块东北部加里东期高级变质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展变质作用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可以为限定该期构造热事件的成因背景提供重要约束。在详细野外工作基础上,选择了5件代表性变质杂岩样品(2件长英质片麻岩样品和3件变基性岩样品)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岩相学与矿物化学,并结合定量相图计算,确定龙游地区高压基性麻粒岩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质演化过程:(1)压力峰期阶段(M 1),矿物组合为Grt+Cpx+Pl+Hb+Qtz+Ilm,温压条件为855~865℃/1.04~1.15GPa;(2)温度峰期阶段(M 2),矿物组合为Grt+Cpx+Opx+Pl+Hb+Qtz+Ilm,温压条件为870~928℃/0.95~1.11GPa;(3)固相线降温、降压阶段(M 3),矿物组合为Cpx+Opx+Pl+Hb+Qtz+Ilm,温压条件为810~860℃/0.55~0.86GPa。总体构成顺时针样式的PT演化轨迹,反映其成因与造山作用有关。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龙游地区长英质片麻岩碎屑锆石年龄集中于950~800Ma,高压基性麻粒岩碎屑锆石年龄集中于890~680Ma,显示物源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地体,并非古元古代变质基底。龙游地区变质杂岩主要记录了两个阶段的变质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60~440Ma和420~400Ma,前者可能代表了压力变质峰期阶段,后者则相当于温度变质峰期后的地体抬升冷却阶段年龄。综合各方面信息,可以认为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很可能缘于增生后的扬子地块与某一未知陆块发生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基性麻粒岩 变质演化 锆石U-PB定年 龙游杂岩 华夏地块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块铁厂中新世花岗岩成因与构造意义
7
作者 叶雅琪 孙祥 +3 位作者 司晓博 苗珂 郑明俊 梁晓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0-1886,共17页
滇西保山地块新生代岩浆岩是理解印度-欧亚板块斜向碰撞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的窗口。本文对保山地块铁厂地区中新世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二云... 滇西保山地块新生代岩浆岩是理解印度-欧亚板块斜向碰撞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的窗口。本文对保山地块铁厂地区中新世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的岩浆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1±0.1Ma和16.9±0.2Ma,反映岩浆岩形成于中新世。两类花岗岩具有高硅(SiO 2=73.7%~74.2%),富钾(K 2O=6.3%~6.7%,K 2O/Na 2O>1),且相对高碱(K 2O+Na 2O=8.8%~9.3%)的特征,属钾玄岩系列,为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两类花岗岩的CaO/Na 2O比值介于0.25~0.39,具有低Sr(56×10^(-6)~79×10^(-6))、低Ba(155×10^(-6)~211×10^(-6))、高Rb/Sr比值(4.6~6.2)特征。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εHf(t)值为-12.1~-1.5。这些特征表明铁厂中新世花岗岩是变泥质岩脱水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同时代西南三江地区崇山剪切带淡色花岗岩和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对比分析,表明铁厂中新世花岗岩可能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锆石HF同位素 保山地块
下载PDF
扬子陆块西北缘旺苍地区火地垭群沉积时代、物源及构造意义——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约束
8
作者 邓奇 汪正江 +4 位作者 宁括步 崔晓庄 熊国庆 任光明 任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8-1957,共10页
【目的】火地垭群是扬子陆块西北缘前寒武纪重要的地层单元,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石墨矿含矿层位,但其沉积时代、物源及形成的构造背景长期存在争论。【方法】对旺苍地区火地垭群上两组的绢云千枚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 【目的】火地垭群是扬子陆块西北缘前寒武纪重要的地层单元,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石墨矿含矿层位,但其沉积时代、物源及形成的构造背景长期存在争论。【方法】对旺苍地区火地垭群上两组的绢云千枚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与结论】获得碎屑锆石的年龄范围为832~988 Ma,集中分布于832~843 Ma、855~883 Ma、895~936 Ma和952~973 Ma四个区间,最大沉积年龄为837.6±6.0 Ma(MSWD=0.60,n=5)。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将旺苍地区火地垭群的沉积时代限定为910~835 Ma,而非前人长期认为的中元古代;物源主要来自周围的岩体,主体方向为东(南)和西北;综合沉积时代、物源、碎屑锆石年龄及区域地质特征,旺苍地区火地垭群上两组形成于接收双向物源的弧后盆地,是Rodinia超大陆聚合晚期在扬子陆块西北缘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地垭群 沉积时代 物源 锆石U-PB定年 扬子陆块 新元古代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镇巴穿心店地区南华系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物源示踪
9
作者 金姜颖 裴先治 +7 位作者 裴磊 刘成军 李佐臣 赵杰 李瑞保 王茂 王潇 林浩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321-352,I0001-I0008,共40页
扬子地块北缘镇巴穿心店地区发育有完整的南华系—震旦系沉积地层,记录了研究区及邻区南华纪沉积特征,对于研究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晚期构造演化历史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研究区南华系由下至上可划分为4套岩石... 扬子地块北缘镇巴穿心店地区发育有完整的南华系—震旦系沉积地层,记录了研究区及邻区南华纪沉积特征,对于研究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晚期构造演化历史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研究区南华系由下至上可划分为4套岩石地层单位,分别为长安组、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南华系砂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南华系化学风化作用较弱,经历了较低程度的沉积物再旋回作用。砂岩的CIA、CIW、PIA、Rb/Sr等古气候指标显示,研究区南华系具有由寒冷干燥—有波动的寒冷干燥—趋于稳定的温暖湿润—寒冷干燥的古气候演化趋势。在Dickinson三角图解中清晰地反映了南华系各组砂岩具有再旋回造山带和切割岩浆弧物源的特征,同时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指示南华系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南华系长安组、古城组和南沱组3件碎屑锆石U-Pb年龄样品的年龄分布特征类似,主要年龄区间为新元古代晚期(约780~约641 Ma),并显示出约750~约740 Ma的显著峰值。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区南华系沉积时代应为约720~约635 Ma,物源应主要来自位于现今研究区西侧的扬子地块北缘汉南—米仓山微地块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其沉积事件对应于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地块北缘伸展-裂解阶段,为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的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北缘 南华系 锆石U-PB定年 碎屑物源
下载PDF
阿尔金造山带阿中地块塔什达坂西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王令全 陈丽娟 《矿产勘查》 2024年第7期1125-1139,共15页
分布于阿尔金造山带阿中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隆起带的库木达坂岩体,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岩体。近年来,随着一批以黄龙岭超大型锂矿床为代表的、围绕该岩体产出的大中型锂矿床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的找矿热点区带。笔者在1∶5万区域地质... 分布于阿尔金造山带阿中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隆起带的库木达坂岩体,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岩体。近年来,随着一批以黄龙岭超大型锂矿床为代表的、围绕该岩体产出的大中型锂矿床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的找矿热点区带。笔者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从原库木达坂岩体解体出的新侵入体,该岩体位于塔什达坂西,岩性以粗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前人关于该岩体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岩体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探讨该岩体岩浆作用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塔什达坂西花岗岩体具高硅、富钾、相对贫钠特征,铝饱和指数大于1.1,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有右倾型特征和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Sr、Ti等,具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推断其是在温度为~726°C,压力<8 kbar的条件下,由地壳泥质岩系部分熔融的产物。粗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66.5±3.0)Ma,侵位时代为中奥陶世。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推断其为南阿尔金洋闭合后陆-陆碰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阿中地块 塔什达坂西 花岗岩
下载PDF
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粗面安山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11
作者 李海锋 孙永刚 +1 位作者 许庆林 朱亚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6,共12页
东北亚晚中生代火山岩成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额尔古纳地块北段地区受蒙古-鄂霍茨克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叠合作用的影响,导致火山岩成因更为复杂。本研究通过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地区粗面安山岩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霍... 东北亚晚中生代火山岩成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额尔古纳地块北段地区受蒙古-鄂霍茨克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叠合作用的影响,导致火山岩成因更为复杂。本研究通过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地区粗面安山岩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霍洛台粗面安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霍洛台粗面安山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37.8±1.8 Ma,形成于早白垩世。霍洛台粗面安山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15.83~16.71),Eu异常不明显(δEu=0.84~0.88),岩石明显富集Rb、Ba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h、U、Ta和Nb等高场强元素,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霍洛台粗面安山岩具有较高的Sr(754.24×10^(-6)~945.40×10^(-6))含量和Sr/Y比值(55.09~68.10),低的Y(13.22×10^(-6)~14.15×10^(-6))和Yb(0.97×10^(-6)~1.02×10^(-6))含量,属于典型的埃达克岩,由俯冲大洋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推测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卷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安山岩 岩石成因 锆石U-PB定年 构造背景 额尔古纳地块
下载PDF
断裂带方解石脉ESR定年研究及其对龙蟠-乔后断裂剑川段活动性的指示
12
作者 姬昊 刘春茹 +3 位作者 魏传义 杨会丽 尹功明 常祖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100,共20页
龙蟠-乔后断裂带作为川滇菱形块体的一条大型边界断裂,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发生多次5级以上地震,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该断裂带的活动性研究,并评估其地震危险性。龙蟠-乔后断裂剑川段河南村断... 龙蟠-乔后断裂带作为川滇菱形块体的一条大型边界断裂,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发生多次5级以上地震,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该断裂带的活动性研究,并评估其地震危险性。龙蟠-乔后断裂剑川段河南村断层剖面发育厚层方解石脉,为断层定年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文中利用ESR法对该剖面的方解石脉开展了测年研究,得到4件方解石脉样品(HNC-ESR01、HNC-ESR02、HNC-ESR03、HNC-ESR04)的年龄分别为(7.1±0.8)ka、(7.1±0.9)ka、(7.3±1.7)ka、(6.9±1.5)ka,年龄数据集中,平均年龄为(7.1±1.3)ka,指示该断层在不晚于距今(7.1±1.3)ka的时间段内发生过活动。年龄结果与该地区探槽工作揭示的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6130±30)~(6320±40)a BP)在误差范围内吻合,表明断裂带方解石脉ESR定年是活动断裂和古地震研究的一种有效的年代学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ESR年龄仍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在后续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文中采用了5种拟合函数(LIN、SSE、DSE、EXP+LIN、D_(gamma))计算方解石脉样品的等效剂量值,结果表明,SSE函数提供了最佳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菱形块体 龙蟠-乔后断裂 方解石脉 ESR定年 古地震
下载PDF
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莲沱组底部凝灰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宁括步 邓奇 +3 位作者 崔晓庄 汪正江 任光明 杨青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3-375,共13页
扬子陆块北缘莲沱组是华南新元古代的重要地层单元之一,但其沉积时限、区域对比关系、沉积环境与沉积期古地理存在诸多争论。对大洪山地区莲沱组底部的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凝灰岩样品的形成年龄为798.4±4.5 Ma(... 扬子陆块北缘莲沱组是华南新元古代的重要地层单元之一,但其沉积时限、区域对比关系、沉积环境与沉积期古地理存在诸多争论。对大洪山地区莲沱组底部的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凝灰岩样品的形成年龄为798.4±4.5 Ma(MSWD=0.40,n=1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莲沱组的沉积时限限定为800~714 Ma,区域上可与板溪群及其相当地层中上部、休宁组、澄江组、开建桥组、武当群和随县群进行对比,为“晋宁造山运动”不整合面之上、南华冰期之下的一套裂谷充填产物,代表了裂谷盆地全面打开,沉积范围快速扩大的充填序列,其主体为冲积扇、河流及滨浅海沉积。莲沱沉积时期,扬子陆块北缘形成了一个向北逐渐变深的裂谷盆地,此时大洪山地区的莲沱组为围绕鄂北古隆起分布的冲积扇沉积,向北则变为以随县群为代表的滨浅海—半深海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北缘 莲沱组 凝灰岩 锆石U-PB定年 新元古代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川西金口河地区峨边群枷担桥组变质碎屑沉积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4
作者 杨艾玉 马瑶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4期588-594,共7页
川西金口河地区峨边群是认识扬子陆块西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重要对象之一。该文对峨边群枷担桥组低级变质沉积岩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JKH10锆石U-Pb年龄变化范围为2750~891 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 川西金口河地区峨边群是认识扬子陆块西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重要对象之一。该文对峨边群枷担桥组低级变质沉积岩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JKH10锆石U-Pb年龄变化范围为2750~891 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是891±9 Ma,指示该组最大沉积时代为~890 Ma。同时,本文样品定年结果具有多峰值年龄谱图特征,主要集中于1 888~1724 Ma、1676~1 509 Ma、1439~1231 Ma和1057~891 Ma等4个年龄段,其峰值年龄分别为~1800 Ma、~1600 Ma、~1250 Ma及~980 Ma。综合已有地质资料,本文认为研究区内峨边群枷担桥组地层沉积时代约为890~860 Ma,其碎屑沉积物质主要来自扬子陆块西缘及北缘的古元古代、中元古代与新元古代早期岩浆岩。区域上,峨边群不应该和会理群、登相营群与昆阳群等中元古代晚期地层进行对比,其地层时代与新元古代盐边群更具对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西缘 新元古代 峨边群 碎屑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扬子板块西缘黄草坝A型复式花岗岩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15
作者 黄露玉 陈友良 +4 位作者 郭锐 殷桂芹 范伟 詹国鑫 郭俏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9-2192,共24页
扬子板块西缘分布有一系列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中期的岩浆岩体,是探究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的重要窗口。黄草坝复式花岗岩体出露于扬子西南缘的云南牟定戌街地区,岩性包括有片麻状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这些花岗岩... 扬子板块西缘分布有一系列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中期的岩浆岩体,是探究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的重要窗口。黄草坝复式花岗岩体出露于扬子西南缘的云南牟定戌街地区,岩性包括有片麻状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在主量元素组成上均具有高SiO_(2)(70.77%~78.79%)、高碱(Na_(2)O+K_(2)O=7.15%~8.73%)、高FeO^(T)/(FeO^(T)+MgO)(0.70~0.98)值和高10000×Ga/Al(2.68~6.84)值,以及低P_(2)O_(5)(0.01%~0.06%)、低CaO(0.07%~0.90%)、低MgO(0.02%~0.88%)的地球化学特点。在稀土元素组成上均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具明显的负Eu异常特征。在微量元素组成上表现为Rb、Th、U、K、Nd、Sm等元素相对富集,Nb、Zr、Hf等元素相对亏损,Ba、Sr、P、Ti等元素强烈亏损。主微量元素特征表明黄草坝复式花岗岩体属于典型的A型花岗岩。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结果显示片麻状花岗岩(1090±24 Ma)和二长花岗岩(1063±5 Ma)均形成于中元古代时期,ε_(Hf)(t)=+4.3~+10.3,T_(DM2)年龄介于1.33~1.62 Ga,表明成岩物质来自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黑云母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782.4±8.2 Ma(ICP-MS U-Pb法),属于新元古代,其ε_(Hf)(t)=-7.3~-2.1,T_(DM2)年龄介于1.80~2.14 Ga,表明成岩物质可能来源于古老地壳。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分析,笔者等认为黄草坝A型复式花岗岩体形成于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时期多阶段造山旋回中的碰撞造山后伸展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西缘 黄草坝岩体 岩石成因 ICP-MS U-Pb年龄 Lu—Hf同位素 RODINIA超大陆
下载PDF
扬子板块北缘米仓山地区野猪塘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16
作者 尼加提·伊里 高阳 +4 位作者 黄岗 贾飞 宇峰 刘芯佟 徐骏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6-757,共12页
扬子板块北缘米仓山地区在新元古代早期发生了强烈的板块相互作用及深部岩浆活动,但区域上同时期的成矿作用发育程度尚不清楚。野猪塘金矿是近年来在米仓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在矿床地质特征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成矿期热液白云母... 扬子板块北缘米仓山地区在新元古代早期发生了强烈的板块相互作用及深部岩浆活动,但区域上同时期的成矿作用发育程度尚不清楚。野猪塘金矿是近年来在米仓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在矿床地质特征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成矿期热液白云母进行了原位Rb-Sr定年,对其成矿时代进行厘定,并探讨其成矿构造背景。野猪塘金矿体主要赋存在中元古界麻窝子组变质沉积岩中,矿体分布受NEE向朱家坝断裂的次级断裂带控制。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体围岩主要为大理岩、石英岩和千枚岩。矿区内可划分出3条金矿化蚀变带,带内硅化、白云母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野猪塘金矿石按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可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黄铁矿矿石、黄铁矿-褐铁矿矿石及褐铁矿矿石。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褐铁矿和自然金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和绢云母等。金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两期,其中,热液期可进一步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和石英-白云母-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热液白云母原位Rb-Sr定年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850±20)Ma,表明金成矿发生在新元古代早期。这一结果与米仓山地区新元古代早期岩浆作用时代相一致,矿床形成于该时期扬子板块北缘的板块俯冲背景。通过金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的对比认为,扬子板块周缘具有较大的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和裂解有关的金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热液脉型 RB-SR定年 变质沉积岩 成矿时代 构造背景 扬子板块
下载PDF
南秦岭大堡组奥陶纪洋岛玄武岩的识别及其构造意义:来自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涛 王宗起 +3 位作者 闫臻 闫全人 张英利 向忠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41-3250,共10页
秦岭造山带以商-丹构造带为界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构造带。大堡组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由灰色-深灰色的泥岩、粉砂岩和炭硅板岩,以及夹含炭硅质岩、灰岩和基性火山岩块体组成。在大堡组中出露的能干上和蚂蝗峡基性岩块夹于黑色的泥岩之中... 秦岭造山带以商-丹构造带为界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构造带。大堡组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由灰色-深灰色的泥岩、粉砂岩和炭硅板岩,以及夹含炭硅质岩、灰岩和基性火山岩块体组成。在大堡组中出露的能干上和蚂蝗峡基性岩块夹于黑色的泥岩之中,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iO_2含量为41.53%~53.59%,富TiO_2为2.14%~3.58%,REE的总量为∑REE=282.3×10^(-6),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La/Yb)_N=8.34],略显Eu正异常(Eu~*=1.13~1.25),具有较高的Ti/Y(300~622)和Zr/Y(3.8~7.4)比值。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K相对富集,无明显的Nb和Ta异常,其Nb和Ta值为N-MORB标准值的10~20倍,为典型洋岛玄武岩(OIB)地球化学特征。锆石SHRIMPⅡU-Pb测年获得能干上和蚂蝗峡基性岩块体分别形成于446Ma和455Ma。这些资料进一步表明,奥陶纪时期南秦岭存在着古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奥陶纪 洋岛玄武岩 识别 构造意义 岩石地球化学 年代学 证据 southern QINLING tectonic significance QINLING oroge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EOCHEMICAL analysis 构造带 high zircon SHRIMP south QINLING 轻稀土元素 岩块 基性岩
下载PDF
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 被引量:24
18
作者 吴才来 雷敏 +1 位作者 吴迪 李天啸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3-516,共24页
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哈德森沟岩体的年龄为(413±3)Ma,许给沟岩体的年龄为(254±3)Ma,椅落山岩体的年龄为(251±1)Ma,察汗诺岩体角闪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249±1)Ma和(248±2)... 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哈德森沟岩体的年龄为(413±3)Ma,许给沟岩体的年龄为(254±3)Ma,椅落山岩体的年龄为(251±1)Ma,察汗诺岩体角闪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249±1)Ma和(248±2)Ma,察汗河岩体年龄为(240±2)Ma,晒勒克郭来岩体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50±1)Ma和(244±3)Ma。从年龄上看,这些花岗岩明显地分为两期:早期属早泥盆世(年龄为413 Ma),形成的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碱长花岗岩;晚期属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年龄为254~240 Ma),又可进一步细分为254~251 Ma、250~248 Ma、244~240 Ma三次侵位,对应的岩石组合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期花岗岩类不仅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且还富集部分高场强元素(Zr、Y、Nb等),属A型花岗岩;晚期花岗岩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I型花岗岩。早期花岗岩的87Sr/86Sr比值(0.710 8)和Nd模式年龄(T2DM=2.10 Ga)均高于晚期花岗岩(0.707 6~0.710 7,T2DM=1.41~1.58 Ga),但晚期花岗岩的εNd(t)值(-11.6)低于早期花岗岩(-4.8^-6.8),表明早期A型花岗岩可能起源于古元古代的大陆地壳,而晚期I型花岗岩起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我们认为,早期A型花岗岩的形成与祁连岩石圈拆沉导致欧龙布鲁克陆块北缘减薄、拉伸有关,也标志着宗雾隆裂陷的开始;而晚期I型花岗岩类的形成与宗雾隆洋壳向南俯冲于欧龙布鲁克陆块之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SHRIMP定年 欧龙布鲁克陆块 宗雾隆构造带 乌兰
下载PDF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榴辉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锆石中的包裹体 被引量:37
19
作者 徐向珍 杨经绥 +4 位作者 李天福 陈松永 任玉峰 李兆丽 石玉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40-1355,共16页
拉萨地块榴辉岩样品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值为(242.4±15.2)~(291.9±12.8)Ma,平均261.7Ma±5.3Ma。所有锆石均含有大量的包裹体,主要分布在锆石核部。最常见的矿物包裹体是石榴子石,其次为石英、磷灰石、金红石和绿辉... 拉萨地块榴辉岩样品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值为(242.4±15.2)~(291.9±12.8)Ma,平均261.7Ma±5.3Ma。所有锆石均含有大量的包裹体,主要分布在锆石核部。最常见的矿物包裹体是石榴子石,其次为石英、磷灰石、金红石和绿辉石,可见角闪石、榍石、多硅白云母和钠长石。包裹体具3种组合:榴辉岩相(Grt+Omp+Rt+Phe)、角闪岩相(Amp+Spn+Ab)和不确定相(Qtz+Ap)。锆石中的矿物包裹体与岩石中对应矿物的成分相同。包裹体集中在锆石核部和榴辉岩相矿物的大量出现表明锆石生长发生于变质峰期或峰期之后不久。锆石的Th/U比值均很低,具变质成因锆石的典型特征。区域地质资料对比表明,榴辉岩的原岩可能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早期,是古特提斯洋盆裂解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矿物包裹体 SHRIMP U—Pb测年 榴辉岩 拉萨地块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云开地块西北缘那蓬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江海 孙大中 +3 位作者 常向阳 邓尚贤 张湖 周汉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分布于罗定—广宁断裂北侧的那蓬岩体是典型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它富含堇青石、红柱石和夕线石等富铝矿物。采集于滨北新珠塘采场的花岗岩包含两类石即短柱状和长柱状晶体。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下交点年龄为418±12Ma,而上交... 分布于罗定—广宁断裂北侧的那蓬岩体是典型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它富含堇青石、红柱石和夕线石等富铝矿物。采集于滨北新珠塘采场的花岗岩包含两类石即短柱状和长柱状晶体。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下交点年龄为418±12Ma,而上交点年龄为1607±96Ma,它们分别代表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源岩时代。故那蓬岩体是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花岗岩 云开地块 同位素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