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6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onal plane stability of cruciate-retain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valgus gonarthrosis patients:A mid-term evaluation using stress radiographs
1
作者 Pruk Chaiyakit Pichayut Wattanapreechanon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8期764-772,共9页
BACKGROU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using implants with a high level of constraint has generally been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OA)who have valgus alignment.However,studies have reported favorabl... BACKGROU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using implants with a high level of constraint has generally been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OA)who have valgus alignment.However,studies have reported favorable outcomes even with cruciate-retaining(CR)implants.AIM To evaluate the coronal plane stability of CR-TKA in patients with valgus OA at the mid-term follow-up.METHODS Patients with primary valgus OA of the knee who underwent TKA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21 were evaluated through stress radiography using a digital stress device with 100 N of force on both the medial and lateral side.Gap openings and degrees of angulation change were determined.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both continuous and categorical variables.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s was evaluated using Cronbach’s alpha.RESULTS This study included 25 patients(28 knees)with a mean preoperative mechanical valgus axis of 11.3(3.6-27.3)degrees.The me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3.4(1.04-7.4)years.Stress radiographs showed a median varus and valgus gap opening of 1.6(IQR 0.6-3.0)mm and 1.7(IQR 1.3-2.3)mm and varus and valgus angulation changes of 2.5(IQR 1.3-4.8)degrees and 2.3(IQR 2.0-3.6)degrees,respectively.No clinical signs of instability,implant loosening,or revision due to instability were observed throughout this case series.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using CR-TKA for patients with valgus OA of the knee promoted excellent coronal plane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gus osteoarthritis knee CRUCIATE-RETAINING Knee arthroplasty Stress radiograph coronal stability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oronal Shear Fractures of the Femoral Neck: Displacement of the Femoral Head and Effect of Osteosynthetic Implants
2
作者 Yukino Mori Hiroaki Kijima +2 位作者 Mei Terashi Takehiro Iwami Naohisa Miyakoshi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4年第3期651-664,共14页
Coronal shear fractures of the femoral neck (CSFF) are the most challenging to treat among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 directly affecting the life expectancy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However, an adequate osteosynt... Coronal shear fractures of the femoral neck (CSFF) are the most challenging to treat among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 directly affecting the life expectancy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However, an adequate osteosynthesis method has not been elucidated ye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splacement direction of the femoral head fragment and its effect on the bone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CSFF was developed from CT image data of a patient with osteoporosis using Mechanical Finder (ver. 11). Subsequently,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six osteosynthesis models under maximum load applied during walking. The compressive stresses, tensile stresses, and compressive strains of each model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ss distributions were concentrated on the anterior side of the femoral neck. Compressive strain distribution in the femoral head and neck was concentrated in four areas: at the tip of the blade or lag screw, the anteroinferior side of the blade or lag screw near the fracture site, and the upper right and lower left near the junction of the blade or lag screw and nail. Thus, the distribution of both these stresses revealed that the femoral head fragment was prone to anterior and inferior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of compressive strains revealed the direction of the stress exerted by the osteosynthetic implant on the bone. The same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all osteosynthetic implants;thus, the findings coul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methods for placing osteosynthetic implants less prone to displacement and the osteosynthetic implants themselves.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CS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coronal Shear Fractures Femoral Neck
下载PDF
An in Vitro Analysis to Evaluate Coronal Residual Dentine Thickness after Different Anterior Crown Preparations
3
作者 Nana Frimpomah Adu-Ampomah Patrick Caldicock Ampofo +5 位作者 Anno Nyako Sandra Hewlett Alexander Oti Acheampong Gladia Toledo Mayari Yabang Stephen Ankoh Ruby Goka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23年第12期442-449,共8页
Background: Knife edge, chamfer, and shoulder are the three distinct finishing lines utilized in crown preparations. Each finishing line has relativ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However, not much scientific data exists re... Background: Knife edge, chamfer, and shoulder are the three distinct finishing lines utilized in crown preparations. Each finishing line has relativ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However, not much scientific data exists regarding which of these finishing lines will leave the most amount of residual dentine coronally on 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s and mandibular incisors.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oronal residual dentine thickness after different cervical finishing lines for anterior crown prepara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cluding mandibular incisors and maxillary laterals that were taken from subjects from 18 to 30 years old. Teeth in each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randomly separated into three cervical margin preparation groups: knife edge, chamfer and shoulder. The teeth were then prepared for single crown coverage using these finishing lines. The teeth were sectioned halfway through the crown preparation, and a digital calipe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sidual dentine thickness at the buccal, lingual, mesial and distal areas. The Tukey test was used for mean comparison, and ANOVA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variation in mean residual dentine thickness. Results: For upper lateral incisors, knife edge finishing lines showed the highest amount of remaining dentine thickness—1.5 mm. lingually, while the upper lateral incisors mesially had the least amount of 0.53 mm for shoulder finishing lines. The least residual dentine (0.53 mm for the shoulder and 0.70 mm for the chamfer finishing line) was found in the interproximal portions of all the teeth that were selected. Lower central incisors had the least amount of residual dentine 0.61 mm for shoulder preparations mesially whiles lower lateral incisors had the least amount of residual dentine for shoulder preparations 0.58 mm distally.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0.001 across the groups. Conclusion: The thickness of residual dentine seen coronally after the three finishing line preparations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the knife edge finishing line provided enough coronal protec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L Finishing Lines Residual Dentine Thickness
下载PDF
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概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方成 丁明德 +5 位作者 陈鹏飞 李川 程鑫 郭洋 戴煜 李臻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南京大学联合中国气象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建议的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羲和二号”,将在国际上首次发射一颗人造探测器至日地系统第5个拉格朗日点,通过精测矢量磁场、揭示三维爆发和精准预警预报,解答“活动区磁场的产... 南京大学联合中国气象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建议的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羲和二号”,将在国际上首次发射一颗人造探测器至日地系统第5个拉格朗日点,通过精测矢量磁场、揭示三维爆发和精准预警预报,解答“活动区磁场的产生演化及其与太阳爆发的物理联系”和“太阳爆发的传播规律及其与灾害性空间天气的关系”这2个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和应用问题。本文重点阐述“羲和二号”的科学与应用目标,简要介绍其科学载荷和初步方案。联合日地连线方向上的太阳探测,“羲和二号”的实施将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拓展人类对太阳爆发机制的理解,为空间天气预警预报带来革命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太阳磁场 太阳耀斑 日冕物质抛射 日地关系
下载PDF
改良膜龈手术在牙龈退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谭葆春 李凌俊 闫福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期2-11,共10页
随着人们对美观需求的日益提升,治疗牙龈退缩已经成为牙周科临床常见的患者诉求。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牙龈退缩,常见的手术包括游离龈移植术、带蒂瓣技术和双层瓣技术,适应证选择恰当时,通常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但上述术式仍... 随着人们对美观需求的日益提升,治疗牙龈退缩已经成为牙周科临床常见的患者诉求。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牙龈退缩,常见的手术包括游离龈移植术、带蒂瓣技术和双层瓣技术,适应证选择恰当时,通常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但上述术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根面覆盖效果不理想等。近年来,学者们针对这些不足陆续提出了一些改良方案来治疗不同程度的牙龈退缩,如改良游离龈移植术,即包含龈乳头及游离龈的牙龈单元移植,可改善受体区血供,提高根面覆盖效果,其针对轻度退缩的部位可获得良好的根面覆盖,同时可增宽角化龈和加深前庭沟,但应用于上颌美学区时可能存在术后牙龈颜色、形态不协调,美学效果欠佳的问题。牙龈瓣采用半厚-全厚-半厚的技术进行制备的改良冠向复位瓣,用于多颗牙牙龈退缩时,以退缩最严重牙为中心的改良切口设计的冠向复位信封瓣技术,可提高根面覆盖效果。不离断龈乳头,使龈瓣形成隧道,以容纳移植物的隧道技术及各种改良的隧道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区的组织损伤,并促进创面愈合。本文通过对各类术式的阐述和文献回顾,总结改良膜龈手术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并提出牙龈退缩的治疗方案建议,同时强调牙龈退缩的对因治疗,以达到稳定的根面覆盖效果。创伤小、疗效稳定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法是今后膜龈手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退缩 膜龈手术 牙龈单元移植 改良冠向复位瓣 冠向复位信封瓣 改良冠向复位隧道技术 前庭切口骨膜下隧道入路技术 改良微创隧道技术 根面覆盖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牙体缺损类型与纤维桩位置对桩核冠修复上颌前磨牙抗折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春霞 张亚东 +4 位作者 柯研 米靖 阳桂芳 石韶青 王永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0-863,共4页
纳入120颗离体上颌前磨牙分成5组(每组24颗),制备360°牙本质肩领(A组)、颊侧180°牙本质肩领(B组)、腭侧180°牙本质肩领(C组)、远中180°牙本质肩领(D组)、近中180°牙本质肩领(E组),分别用树脂核+全冠修复、颊... 纳入120颗离体上颌前磨牙分成5组(每组24颗),制备360°牙本质肩领(A组)、颊侧180°牙本质肩领(B组)、腭侧180°牙本质肩领(C组)、远中180°牙本质肩领(D组)、近中180°牙本质肩领(E组),分别用树脂核+全冠修复、颊侧根管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腭侧根管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颊、腭侧根管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结果显示:A组样本牙的抗折破坏载荷值高于B、C、D、E组(P<0.05),颊侧根管置入纤维桩抗折强度高于腭侧(P<0.05)。提示360°完整牙本质肩领能提供最佳的抗折强度,牙本质肩领不完整时,推荐置入颊侧根管纤维桩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肩领 纤维桩 根管治疗 抗折强度
下载PDF
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陆栋 黄国伟 +2 位作者 周枫 汤志军 王思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对照组接受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研究组接受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随访12个月,比较组间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的影像学资料(内翻角、后倾角、活动度);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于末次随访时评估疗效,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45±0.56)、(3.01±0.34)、(2.56±0.38)分,均低于对照组[(3.88±0.61)、(3.37±0.33)、(2.98±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两组间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内翻角、后倾角分别为(85.11±4.32)°、(5.03±0.35)°,均低于对照组[(88.98±3.16)°、(6.11±0.36)°],活动度为(113.26±13.66)°,高于对照组[(106.56±1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有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相当,但在术后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面半脱位 胫骨平台骨折 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 Wahlquist C型
下载PDF
英国死因裁判制度的功能、特色与镜鉴
8
作者 孙大明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源远流长,至今对多国死因调查程序仍有重要影响。从制度初建到系统完善,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既具死因调查的独立性、公开性和全面性等鲜明特色,也展现出制度本身的程序价值和实体功能。在镜鉴英国死因裁判制度优点的基础上... 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源远流长,至今对多国死因调查程序仍有重要影响。从制度初建到系统完善,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既具死因调查的独立性、公开性和全面性等鲜明特色,也展现出制度本身的程序价值和实体功能。在镜鉴英国死因裁判制度优点的基础上,从扩展死因调查方式、理顺与死因鉴定的关系、适当公开死因调查结果以及建立特殊案件死因听证制度等方面完善死因认定制度。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死因调查、鉴定和裁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裁判制度 死因调查 死因鉴定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我国死因查明制度构建研究
9
作者 卫跃宁 王佳星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目前我国死因查明相关规则存在主体不中立、程序封闭、范围不明、救济途径欠缺等问题;针对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调查及死因认定问题而建立专门的死因查明制度,对减少死因争议、防范冤假错案确有必要。结合我国司法制度现状及死因争议中的突... 目前我国死因查明相关规则存在主体不中立、程序封闭、范围不明、救济途径欠缺等问题;针对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调查及死因认定问题而建立专门的死因查明制度,对减少死因争议、防范冤假错案确有必要。结合我国司法制度现状及死因争议中的突出问题,参考世界范围内死因查明制度的先进经验,可在人民检察院设立死因查明委员会作为专门的死因查明部门,以明确的法律规则以规范死因查明程序适用范围、死亡调查、死因鉴定及死因认定程序等,保障当事人参与死因查明程序的权利,并在其对死因结论有异议时提供法律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查明 人民检察院 死因裁判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3种带蒂瓣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露露 俞沁 +3 位作者 龚寅 朱敬慈 王丽雅 朱丽芳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6-49,80,共5页
目的分析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3例牙龈瘤患者,术中切除牙龈瘤后,根据软组织缺损情况分别采用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行软组织修复。术前及术... 目的分析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3例牙龈瘤患者,术中切除牙龈瘤后,根据软组织缺损情况分别采用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行软组织修复。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量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gingival width,KGW)、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龈乳头充填指数(papilla fill index,PFI),记录牙龈瘤切除术后形成的牙龈退缩类型及术后2周患者自主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以评价3组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3组患者牙龈瘤均无复发。与术前相比,采用3种带蒂瓣修复后GI、GR均显著改善(P<0.05);KGW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侧向转位瓣组及双乳头瓣组术后KGW明显宽于冠向复位瓣组(P<0.05);冠向复位瓣组及侧向转位瓣组PF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带蒂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和美学效果,术后角化龈明显增宽,其中侧向转位瓣术及双乳头瓣术优于冠向复位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软组织缺损 冠向复位瓣术 侧向转位瓣术 双乳头瓣术
下载PDF
腰骶弯椎体角度水平化在退行性脊柱侧凸冠状位矫正中的意义
11
作者 李传旭 刘子扬 +4 位作者 付玄昊 江泽华 刘林岩 冯飒 朱如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0-1037,共8页
目的:分析脊柱融合术对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冠状面失衡的矫正情况,探讨腰骶弯最倾斜椎体(L4或L5椎体)角度水平化对冠状面失衡矫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3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行矫正手术的61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 目的:分析脊柱融合术对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冠状面失衡的矫正情况,探讨腰骶弯最倾斜椎体(L4或L5椎体)角度水平化对冠状面失衡矫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3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行矫正手术的61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44例;年龄51~78岁(63.57±8.41岁);体重指数15.79~35.55kg/m2(25.83±3.69kg/m2)。根据术前Obeid分型及融合节段的长短将患者分为凹型长节段组(17例),凹型短节段组(15例);凸型长节段组(15例),凸型短节段组(14例)。在术前、术后3d全脊柱正侧位X线上测量冠状面影像学参数[Cobb角、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冠状倾斜角)]和矢状面影像学参数(矢状面轴向距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比较各组术后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矫正情况。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对凹型和凸型两组病例中腰骶弯最倾斜椎体角度(即L4或L5最大冠状倾斜角)矫正比例和术后CBD的关系进行研究;比较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凹型长节段组、凸型长节段组、凸型短节段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CBD以及L4或L5最大冠状倾斜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凹型短节段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以及L4或L5最大冠状倾斜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凸型患者术后CBD和冠状倾斜角矫正比例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570,P<0.01),术后CBD=32.81-(28.38×冠状倾斜角矫正比例);凸型患者L4或L5冠状最大倾斜椎体角度矫正比例超过45%时,预测CBD能够矫正至20mm以内。凹型患者术后CBD和冠状倾斜角矫正比例相关性不显著(r=0.098,P=0.59)。凸型组及凹型组短节段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小于长节段手术患者,四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中凸侧失衡患者短节段或长节段融合均能矫正冠状面失衡,而凹侧失衡患者需要长节段融合才能矫正冠状面失衡。为获得更好的术后冠状面平衡,凸侧失衡患者L4或L5冠状最大倾斜椎体矫正比例应超过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腰骶弯 冠状倾斜角 冠状面平衡距离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帅冬 杨朝晖 王腾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8-148,共1页
2018年6月~2021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后外侧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9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6~61岁。左侧6例,右侧3例。骨折Dubberley分型:Ⅰ... 2018年6月~2021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后外侧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9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6~61岁。左侧6例,右侧3例。骨折Dubberley分型:ⅠA型1例,ⅡA型3例,ⅡB型3例,ⅢB型2例。合并桡骨头骨折2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外上髁撕脱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 冠状面骨折 微型钢板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上胸段脊柱侧凸的冠状面影像学分型
13
作者 马彦宇 毛赛虎 +5 位作者 李松 朱奕同 周杰 史本龙 朱泽章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9-686,共8页
目的: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上胸段脊柱侧凸(dystrophic upper thoracic scoliosi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DUTS-NF1)进行冠状面影像学分型,验证其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23年12月... 目的: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上胸段脊柱侧凸(dystrophic upper thoracic scoliosi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DUTS-NF1)进行冠状面影像学分型,验证其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数据库中诊断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资料,从中筛选出主弯顶椎位于上胸椎(T1~T5)的患者,根据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上脊柱侧凸的冠状面形态分为:A型,肩颈型;B型,远端弯代偿型;C型,躯干倾斜型;测量各型患者的侧凸Cobb角、上胸段后凸角、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T1倾斜角(T1 tilt)、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头部偏移距离(head shift,HS)、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d distance,CBD),计算畸形角率(deformity angular ratio,DAR)。3位脊柱外科医师经过分型设计者专门培训后根据该冠状面分型方法独立进行两次分型,应用Kappa值对同一观察者两次分型结果进行可重复性分析,对不同观察者间分型结果进行可信度分析。结果:从367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共筛选出29例DUTS-NF1患者(7.9%),其萎缩性主弯Cobb角为78.7°±12.9°。分型设计者的分型结果A型16例,B型8例,C型5例。B型和C型的DAR显著性高于A型(20.6±2.2和20.0±3.0 vs 13.2±1.8,P<0.001);C型相对于A型存在更为显著的头部及冠状面偏移距离(HS:27.6±11.7mm vs 13.5±6.7mm,P<0.001;CBD:34.8±20.5mm vs 13.9±10.9mm,P<0.001);C型T1 tilt显著性大于A型(P<0.05);其余影像学指标三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位观察者使用DUTS-NF1冠状位影像学分型方法共进行174次(29例×3×2次)分型,包括A型96次,B型45次,C型33次,观察者内分型一致率为(82.57±8.44)%,Kappa值为0.771~0.81,属于“基本可信”;观察者间分型一致率为(84.19±8.65)%,Kappa值为0.884~0.886,属于“完全可信”。结论:根据冠状面影像学特征可将DUTS-NF1患者分为肩颈型、远端弯代偿型、躯干倾斜型三型,该分型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与可信度,可为临床提供诊疗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萎缩性脊柱侧凸 上胸段侧凸 冠状面分型 可信度
下载PDF
日冕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苗玉虎 邓林华 +5 位作者 苏江涛 管明祥 夏林中 华韵之 曹雪梅 袁丁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9,共16页
日冕准周期快模磁声波是日冕中较常见的一种波动现象,这种波动现象通常与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爆发相关。根据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列的特征,还可以细分为窄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和宽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研究表明,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包含... 日冕准周期快模磁声波是日冕中较常见的一种波动现象,这种波动现象通常与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爆发相关。根据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列的特征,还可以细分为窄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和宽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研究表明,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包含的关键物理信息可以用来诊断耀斑核心区域特征、测量日冕磁场以及探测能量释放和传输等。简单叙述了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相关的主要观测特征和模拟结果,重点介绍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冕震学应用,讨论了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的激发机制,展望了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研究方法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波 耀斑 磁场 日冕物质抛射
下载PDF
双髋关节MRI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
15
作者 晋继明 郝阳泉 +4 位作者 赵汝顺 张玉婷 姜永宏 许鹏 鲁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0-1896,共7页
背景:MRI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金标准,以往基于MRI图像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方法多需要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联合评估。然而由于股骨头坏死好发于双侧,临床上大多医院检查时多行双侧髋关节MRI扫描,但双髋扫描仅可查看冠状面及横断面图像,难... 背景:MRI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金标准,以往基于MRI图像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方法多需要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联合评估。然而由于股骨头坏死好发于双侧,临床上大多医院检查时多行双侧髋关节MRI扫描,但双髋扫描仅可查看冠状面及横断面图像,难以获取矢状面图像,从而影响塌陷风险的评估。因此,建立一种应用双髋MRI可获取的图像评估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的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目的:建立一种应用双髋关节MRI冠状面与横断面图像评估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门诊确诊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11例(181髋)的病历资料。根据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塌陷情况分为2组,其中塌陷组69髋,未塌陷组112髋。在MRI影像系统上测量正中冠状面、横断面或其上下各一个层面图像上的坏死范围角度,以冠状面、横断面上坏死角两角之和作为联合坏死角,并取每髋3种联合坏死角的平均值得到每髋的平均联合坏死角。最后,分析3种联合坏死角及平均联合坏死角与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4种联合坏死角预测塌陷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与结论:①末次随访69髋(38.1%)发生股骨头塌陷,纳入塌陷组;112髋(61.9%)未发生塌陷进展,纳入非塌陷组;②塌陷组与未塌陷组在ARCO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年龄、体质量指数、随访时间、性别分布、发病侧别、致病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提示,4种联合坏死角均与塌陷显著相关(P<0.0001);且ARCOⅠ期、Ⅱ期中塌陷组与未塌陷组患者的联合坏死角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1);④在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中,平均联合坏死角曲线下面积大于正中下一层面、正中层面、正中上一层面上的联合坏死角;⑤平均联合坏死角塌陷预测准确度高于正中下一层面、正中层面、正中上一层面上的联合坏死角;⑥提示平均联合坏死角对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的预测精准度较高,临床实用性较强,可考虑使用该方法对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塌陷预测 MRI 冠状面 横断面 联合坏死角
下载PDF
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的方法及诊断价值
16
作者 王淑文 张涛 +1 位作者 吴婧 卢铃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11,20,共4页
目的 探讨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6例因外伤行鼻骨MSCT检查患者,并将所有患者图像进行两种不同角度冠状位重建(角度1为常规冠状位;角度2为斜冠状位)。比较两种不同冠状位图像鼻骨骨折检出率及诊断结果准... 目的 探讨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6例因外伤行鼻骨MSCT检查患者,并将所有患者图像进行两种不同角度冠状位重建(角度1为常规冠状位;角度2为斜冠状位)。比较两种不同冠状位图像鼻骨骨折检出率及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 常规冠状位骨折检出率84.93%(22例假阴性),斜冠状位骨折检出率100%(3例假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常规冠状位诊断单纯性鼻骨骨折、鼻骨复合骨折、单纯鼻中隔骨折及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分别是76例、36例、4例、8例,诊断准确率为54.00%;斜冠状位分别是80例、57例、2例、10例,诊断准确率高达9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斜冠状位骨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冠状位,在临床应用中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冠状位重建 角度 体层摄影术线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冠状位角度波动与关节功能恢复的关系
17
作者 刘琰 王铠 吴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0-1826,共7页
背景:踝关节骨折术后的踝穴形态指标会出现相应变化,而其中踝穴冠状位角度变化与踝关节的功能恢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既往研究大多探讨患者术后踝穴高度恢复,故研究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冠状位角度的波动与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具有一定... 背景:踝关节骨折术后的踝穴形态指标会出现相应变化,而其中踝穴冠状位角度变化与踝关节的功能恢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既往研究大多探讨患者术后踝穴高度恢复,故研究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冠状位角度的波动与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冠状位角度变化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末次随访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结果分为优良组(n=45)和可差组(n=4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踝关节的踝穴位及侧位X射线片对比术后患者患侧和健侧的踝穴形态指标:包括踝穴宽度和深度、冠状位角度及矢状位角度,以及上述指标患侧和健侧之间的差值,并进一步进行组内比较分析。构建联合模型,利用Cox回归分析评估冠状位角度波动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利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回归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按踝穴冠状位角度从低到高等分为5分位数组(Q1-Q5),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踝穴冠状位角度变化与关节功能恢复不良风险的相关性,建立限制性立方样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剂量-反应关系。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①患者患侧的踝穴宽度和深度、冠状位角度及矢状位角度均显著大于健侧(P均<0.05);且与优良组患者相比,可差组患者踝穴宽度差值、深度差值、冠状位角度差值及矢状位角度差值均更大(P<0.05);②联合模型显示无论冠状位角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冠状位角度每纵向增加1˚,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增加3%;③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年龄过大、早期功能锻炼缺乏、无跟骨牵引、内固定物未取出、术后并发症、踝冠状位角度增大均为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④术后3个月内的冠状位角度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良风险存在独立相关性(OR=1.57,95%CI:1.38-1.76,P=0.002),且术后各时间段冠状位角度从低到高5分位数组趋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趋势<0.001);⑤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显示,男性或女性的踝穴冠状位角度变化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良风险均不存在非线性关系;经Bootstrap自抽样,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⑥提示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冠状位角度减小对关节功能恢复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踝关节骨折术后重点检测踝穴冠状位角度有助于了解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踝穴 冠状位角度 关节功能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8字板治疗儿童膝关节冠状面畸形矫正速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18
作者 孙锡玮 刘方 +2 位作者 华中托 马海龙 张思成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8字板治疗儿童膝关节冠状面畸形矫正速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月采用8字钢板治疗的114例下肢冠状面畸形(膝内翻或膝外翻)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和术后定期随访的X线片,测量股骨远端外侧角(aLD... 目的:探讨影响8字板治疗儿童膝关节冠状面畸形矫正速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月采用8字钢板治疗的114例下肢冠状面畸形(膝内翻或膝外翻)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和术后定期随访的X线片,测量股骨远端外侧角(a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aMPTA)。对患儿一般资料及可能影响8字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平均校正速度为每月0.57°,平均年龄9.78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放置时间、体质量与矫正速度呈负相关,股骨远端矫正速度较胫骨近端快(P=0.039)。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矫正速度受手术年龄、阻滞部位、放置时间影响显著(均P<0.05);股骨远端每月的矫正速度比胫骨近端高0.23°;年龄与放置时间的改变与矫正速度呈负相关。结论:8字板半骨骺阻滞矫正儿童膝关节冠状面畸形矫正速度与手术年龄、放置时间、阻滞部位相关。临床治疗需根据患儿自身情况综合考虑,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面畸形 8字钢板 骨骺阻滞 儿童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侧凸冠状面影像学参数研究进展
19
作者 包志斌 杨物鹏 +1 位作者 王峰 伟乐斯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8期1006-1010,共5页
退行性脊柱侧凸(DS)是因脊柱退变导致的脊柱畸形,在DS中冠状面失衡较常见,且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以影像学参数来评价脊柱平衡状态。目前,脊柱冠状面平衡的影像学评价参数主要包括Cobb角、冠状平衡差、椎体倾斜度、椎体平衡差、... 退行性脊柱侧凸(DS)是因脊柱退变导致的脊柱畸形,在DS中冠状面失衡较常见,且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以影像学参数来评价脊柱平衡状态。目前,脊柱冠状面平衡的影像学评价参数主要包括Cobb角、冠状平衡差、椎体倾斜度、椎体平衡差、双肩相对平衡差等。冠状面影像学参数因测量便捷、运用灵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而备受脊柱外科医师关注。这些参数在DS临床症状的发生、侧凸的进展、脊柱稳定性以及临床诊断分型与治疗策略选择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及价值。关于DS冠状面参数的研究,逐渐侧重于脊柱整体平衡的评价,未来动态参数也将运用于脊柱侧凸的影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脊柱畸形 影像学参数 冠状面参数 COBB角
下载PDF
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岳桐 朱光宇 +5 位作者 田向东 谭冶彤 马晟 薛志鹏 胡元一 李晓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49-3354,共6页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一种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缺乏其对踝关节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患者负重位下肢X射线片上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一种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缺乏其对踝关节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患者负重位下肢X射线片上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40例(41膝),其中女31例,男9例;左膝20例,右膝21例;年龄49-75岁,平均(63.44±6.57)岁。收集术前及术后第2,48周的负重位下肢全长X射线片资料,测量髋-膝-踝关节角、距骨倾斜角、踝关节倾斜角、胫骨踝穴角、胫骨远端关节面角的术前术后变化。结果与结论:①髋-膝-踝关节角由术前的(-6.24±3.69)°改善为术后第2周的(2.59±3.49)°,至第48周为(2.15±3.49)°;踝关节倾斜角由术前的(-7.90±3.11)改变为术后第2周的(-2.51±2.59)°,至第48周为(-2.46±2.4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距骨倾斜角、胫骨踝穴角及胫骨远端关节面角的术前、术后2次随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第2周与第48周各角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提示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在纠正膝内翻的同时,能够改善踝关节的角度异常,且在48周负重活动后该角度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 踝关节 冠状面 影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